蛀发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发蛀脱发的辨证分型 41 湿热上蒸 42 血热风燥 43 血热风燥 44 血虚风燥 45 肝肾两虚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蛀发癣的方剂 2 古籍中的蛀发癣 1 拼音
zhù fà xuǎn
2 英文参考insect bitten alopec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androgeic alopec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蛀发癣又称发蛀脱发(insect bitten alopecia androgeic alopecia),是指以头发细软、稀疏、脱落,或伴有油腻瘙痒,白屑增多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病[1]。
蛀发癣相当于西医的雄激素源性脱发[1]。
4 发蛀脱发的辨证分型 41 湿热上蒸发蛀脱发·湿热上蒸证(insect bitten alopecia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steaming upward)是指湿热上蒸,以头发稀疏脱落,头皮有脂性分泌物,头发油腻黏滞,状如油擦,伴多汗、口苦、纳呆、大便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或滑数为常见症的发蛀脱发证候[1]。
42 血热风燥发蛀脱发·血热风燥证(insect bittenalopecia with pattern of blood heat and winddryness)是指血热风燥,以头发干枯,焦黄易落,头顶日见发稀,头皮屑多而痒,伴头部烘热,口干咽燥,溲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而干,脉弦数或细数为常见症的发蛀脱发证候[1]。
43 血热风燥发蛀脱发·血热风燥证(insect bittenalopecia with pattern of blood heat and winddryness)是指血热风燥,以头发干枯,焦黄易落,头顶日见发稀,头皮屑多而痒,伴头部烘热,口干咽燥,溲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而干,脉弦数或细数为常见症的发蛀脱发证候[1]。
44 血虚风燥发蛀脱发·血虚风燥证(insect bitten alopecia with pattern of winddryness due to blood deficiency)是指血虚风燥,以脱发时间较长,头发稀疏,干燥枯黄,头皮迭起鳞屑,自觉疹痒,伴面色少华,头晕心悸,乏力,舌质淡,舌苔薄,脉细为常见症的发蛀脱发证候[1]。
45 肝肾两虚目录 1 概述 2 疾病名称 3 英文名称 4 耳癣的别名 5 分类 6 ICD号 7 流行病学 8 病因 9 发病机制 10 耳真菌病的临床表现 101 耳廓癣 102 外耳道真菌病 11 检查 12 诊断 13 鉴别诊断 14 耳真菌病的治疗 15 预后 16 耳真菌病的预防 17 相关药品 附: 1 治疗耳癣的穴位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耳真菌病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耳真菌病 已经自动替换为 耳癣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概述
耳癣多局限于外耳、侵入中耳者极少,故常称外耳道真菌病或真菌性外耳道炎、真菌性外耳炎,系真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耳廓及外耳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病,占耳感染的15%~20%。是真菌感染所致。这类感染又称耳真菌病,引起耳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石青样毛癣菌及羊毛状小孢子菌等。当外耳道进水或积极存分泌物、常滴用抗生素液等情况下、较易受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为耳廓癣,外耳道真菌病。耳廓癣用复方雷琐辛搽剂或眯康唑霜等,外耳道真菌病宜先清除痂片和耵聍。然后外用制霉菌素软膏。
2 疾病名称耳癣
3 英文名称otomycosis
4 耳癣的别名耳真菌病;真菌性外耳炎
5 分类皮肤科 > 真菌性皮肤病 > 浅部真菌病
6 ICD号
B368
7 流行病学耳癣是一种常见病,占耳感染的15%~20%。多发生于热带、亚热带温暖潮湿的地区。任何年龄均可罹及,但以20~40岁最为多见。常见于单侧且以右侧为多,可能与右手挖耳方便顺手有关。夏季好发。来源于头面部癣的直接蔓延,其他有念珠菌、烟曲霉和黑曲霉。多来源于空中孢子的飘落。
8 病因引起耳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石青样毛癣菌及羊毛状小孢子菌等。来源于头面部癣的直接蔓延或手足癣、体股癣、甲癣等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这类感染又称耳真菌病。
引起外耳道感染的病原菌绝大多数为烟曲霉和黑曲霉。其中黑曲霉占90%以上。其他有念珠菌、肯霉、犁头霉、柱顶孢、短帚霉、根毛霉、共头霉等,多来源于空中孢子的飘落。80%~90%的外耳道炎可发现各种细菌,如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微小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棒状杆菌等,当与真菌共存时。可使真菌感染加重。
局部原有皮损如外耳道湿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以及局部潮湿、外耳道损害如挖耳及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9 发病机制引起耳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石青样毛癣菌及羊毛状小孢子菌等。来源于头面部癣的直接蔓延或手足癣、体股癣、甲癣等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这类感染又称耳真菌病。引起外耳道感染的病原菌绝大多数为烟曲霉和黑曲霉。其中黑曲霉占90%以上。耳道湿疹、银屑病、脂溢性皮炎等以及局部潮湿、外耳道损害如挖耳及长期局部使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等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10 耳癣的临床表现 101 耳廓癣开始为红色丘疹、水疱。继而脱屑并逐步向四周蔓延扩大成大片红斑,上覆鳞屑。边缘清楚,有丘疹或水疱。可延及外耳道、全耳、颈面部。患者多有局部外用皮质激素史。自觉瘙痒明显,常为一侧。可伴手足癣、体股癣、头癣等。刮取鳞屑加10%KOH液直接镜检可见分枝分隔的菌丝。培养有皮肤癣菌生长。
102 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真菌病由皮肤癣菌以外的真菌引起。若病原菌为皮肤癣菌,应称外耳道癣。外耳道真菌病主要表现为外耳道红斑、鳞屑、水肿或结痂,耵聍堆积。自觉瘙痒。耳有饱胀感或听力减退,有时疼痛。若同时伴发细菌感染,则有脓液和臭味。严重者可累及耳软骨。
外耳道痂多呈筒状,表面有绒毛状或粉末状真菌生长。颜色依病原菌不同而呈黑、黄、绿、灰褐等色。去除痂片可见表皮红肿,有轻度糜烂。鼓膜可充血、增厚或有湿性分泌物。
取耵聍或痂片加10%KOH液检查可见菌丝和孢子。有时可见分生孢子头。培养有真菌生长。
11 检查检查所见可因真菌种类及病变程度而异,常见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或烟黑色霉苔,其状如薄膜或粉丝。甚似发霉一样,有时呈简、块状。揭去苔膜后,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表现轻度糜烂、或有少量渗血、将霉苔置于载玻片上,滴少许10%氢氧化钾溶液,盖妥并适当加温,若于显微镜下见到菌丝体或芽胞状物,即可明确诊断。耳道中有少量积脓,可直接检查和培养,有细菌生长。有助诊断。
取耵聍或痂片加10%KOH液检查可见菌丝和孢子。有时可见分生孢子头。培养有真菌生长。
12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直接检查即可确诊。
13 鉴别诊断外耳道真菌病应和细菌性外耳道炎相鉴别。后者一般起病急,红肿热痛明显,尤以耳痛为主。慢性外耳道炎则自觉瘙痒,耳道中有少量积脓,直接检查和培养有细菌生长。
14 耳癣的治疗1耳廓癣用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咪康唑霜等。
2外耳道真菌病宜先清除痂片和耵聍。然后外用制霉菌素软膏或1%两性霉素B液、克霉唑霜、制霉菌素液等,连用3~4周。若外耳道皮肤有急性炎症和少量渗液。可用2%~4%水杨酸氧化氧化锌粉或制霉菌素10万U加入1g硼酸粉中,撒入耳内。
3有并发细菌感染者局部加用氯霉素或金霉素或其他抗生素制剂。
15 预后外耳道真菌病严重者可累及耳软骨。
16 耳癣的预防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保持外耳道干燥,勿用不洁之物挖耳,水入耳后及时拭净并滴入酒精,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等。
17 相关药品咪康唑、两性霉素B、克霉唑、水杨酸、氧、氧化锌、硼酸、氯霉素、金霉素
治疗耳癣的穴位 玉枕神经炎,嗅觉减退,青光眼,近视眼,鼻炎,口疮,足癣等。出处:《针灸甲乙经》:头眩目痛,头半寒,玉枕
鬼路,癔病,小儿惊厥,吞咽困难,食欲不振,齿龈炎,手癣等。劳宫穴的别名:五里(《针灸甲乙经》),鬼路(
郄中鹅掌风 鹅掌风生在两手掌。鹅掌风生掌心间,皮肤燥裂紫白斑,杨梅余毒血燥热,兼受风毒凝滞源。 注:此症生于掌心,由生杨梅余毒未尽又兼血燥复受风毒凝滞而成,初起紫白斑点叠起白此坚硬且厚干枯燥裂,延及偏手,外用二矾散洗之,三油膏擦之,内用祛风地黄丸料加土茯苓白鲜皮当归为佐,作丸服之甚效,若年久成癣难愈,又有不因杨梅后无故掌心燥痒起皮甚则枯裂微痛者名掌心风,由脾胃有热,血燥生风,血不能荣养皮肤而成,宜服祛风地黄丸,外用润肌膏,久久擦之即愈。 祛风地黄丸 生地、熟地,白蒺藜、川牛膝酒洗,知母、黄药、枸杞子,兔丝子酒制、独活。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黄酒送下,夏月淡盐汤送下。 方歌:祛风地黄除血热,鹅掌风生服即瘥,知药蒺藜牛膝兔,独杞同研炼蜜和。 二矾散 白矾、皂矾各四两,茶儿五钱,侧柏叶八两。水十碗煎数滚听用,先以桐油涂患处,再用纸拈桐油浸透火点向患处薰片时,次用前汤乘热贮净木桶内手架桶上以布将手连桶口盖严,汤气薰手勿令泄气,待余热将汤倾入盆内蘸洗良久,一次即愈,七日切不可见水。 方歌:二矾掌起紫白斑,矾与儿茶柏叶煎,先以桐油搽患处,油拈燃薰后洗痊。 三油膏 牛油、柏油、香油、银朱各一两,官粉、射香各二钱。将三油合火化入黄蜡一两溶化尽,离火再入朱射官粉等末搅匀成膏,搽患处火烘之,以油干滋润为度。 方歌:三油膏润鹅掌风,初斑渐裂燥痒攻,牛柏香油朱粉射,蜡熬擦患火上烘。 鹅掌风,发起病于手掌或手指,早期皮肤干燥,伴有米粒大的疙瘩,时而剧痒,易传染;中期手掌脱皮,皮研增厚、皮肤坏死、皲裂;后期引起指甲、骨节肿大、骨节变型、手指流脓等症状,也可以导起脚掌。手脚皮肤粗糙,是风湿病在手皮肤上的表现,形如鹅掌,故而叫鹅掌风。 鹅掌风发病起因大致有三种:一是因接触化学药品或原料等物质,受手皮肤真菌感染(过敏)而引的真菌性鹅掌风。该症属皮肤浅层感染,时而剧庠,易传染。二是因长期使用不洁净冷水,皮肤受霉菌感染而得致的霉菌性鹅掌风。如家庭妇女、餐冷饮洗刷工、屠宰工等患者。该症属深层感染。三是血液病毒性鹅掌风。 鹅掌风的典型症状为:手掌局部有境界明显的红斑脱屑,皮肤干裂,甚至整个手掌皮肤肥厚、粗糙、皲裂、脱屑,亦可出现水疱或糜烂,自觉瘙痒,或瘙痒不明显,多始于一侧手指尖或鱼际部。 对此病中医采用辨证论治,即根据症状分型治疗。 一、风湿蕴肤 症状 手掌或指间水疱如晶,涸干脱屑,境界明显,渐次扩大,或指间潮红、湿烂。舌红,苔白或腻,脉滑。 治则 祛风除湿 治法 1内治法 若无全身症状,一般不需内治。 2外治法 (1)药物: ①潮红湿润者,雄黄膏或皮脂膏外涂,每日2次。 ②水疱为主者,用1号癣药水,或2号癣药水,或复方土槿皮酊外搽,每日1~2次;或在大暑期间,用鹅掌风浸泡方浸泡。 ③五倍子膏:五倍子60克,去湿药膏或凡士林240克混匀。每日2次外搽。 (2)针灸: ①毫针法:局部取穴:合谷、后溪、外关、中渚、八邪。远端取穴:曲池、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手法为提插捻转,留针20~30分钟,隔日或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夜间外敷偏方:生熟杏仁、大枫子(去皮)各60克,生猪油或羊板油200克,捣碎成膏,须用三分厚。 ②灸法:以火柴灸法选好皮损区、合谷、曲池等灸点,划着火柴,待火药刚燃时 (切不要燃及火柴部),即将火灭,迅速按压于灸点上,待冷后移开,由外向内,每个灸点灸一次,灸点间隔5毫米,合谷、曲池交替使用,每日1次,两次后改为1~2日1次。 (3)其他疗法:浆泡法:豆腐浆两大碗,加入川椒15克,透骨草15克。熬五、六 滚,待温凉适宜时,洗患处约两小时。连用3~4次可愈。 二、血虚风燥 症状 手掌皮肤肥厚粗糙,干燥,龟裂,或水疤不显,干涸脱屑。舌淡红,苔薄,脉细。 治则养血祛风。 治法 1内治法 药物:祛风地黄丸(《医宗金鉴》) 生地 熟地 白蒺藜 川牛膝 知母 黄柏 枸杞子 菟丝子 独活 2外治法 (1)药物: ①疯油膏外涂,每日1~2次。 ②半边莲60克,煎汤待温,每晚睡前浸泡患手15分钟,再厚涂疯油膏,用塑料袋 套扎患手,次日晨擦去药膏。 (2)针灸:先用生附子切厚片于鹅掌风上,以艾团灸之,再用葱汁调下方药末敷贴
针灸能治皮肤病。针灸可以治疗一些皮肤病,但不能治疗所有的皮肤病。这要看是那种皮肤病。常见的皮肤病有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疱疹、酒渣鼻、脓疱疮、化脓菌感染、疥疮、疤痕、癣、鱼鳞病、腋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秃、脱发、婴儿尿布疹、鸡眼、雀斑、汗疱疹、螨虫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灰指甲、硬皮病、皮肤瘙痒、脱毛、黄褐斑以及性传播疾病有梅毒、尖锐湿疣、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需要对症治疗的。
你说的脸上长癣是不是季节性的啊,有指甲大小,发红还有脱皮现象,如果是的话,可能就是过敏性的,我的脸到了春天就这样,朋友给我推荐了一个小偏方很管用,那就是用婴儿用的护肤霜,我今年用的是小铃铛,而且是抗花粉的,3元一瓶,既便宜又特别管用如果你的症状和我说的不一样的话,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后看医生怎么说吧
本文2023-08-08 09:33: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8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