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应龙八宝眼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马应龙八宝眼膏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含量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72 校正因子测定 273 测定法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213 版本 3 马应龙八宝眼膏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32 标准编号 33 处方 34 制法 35 性状 36 鉴别 37 检查 38 功能与主治 39 用法与用量 310 贮藏 4 马应龙八宝眼膏说明书 41 药品类型 42 药品名称 43 药品汉语拼音 44 药品英文名称 45 成份 46 性状 47 作用类别 48 适应症/功能主治 49 规格 410 马应龙八宝眼膏的用法用量 411 禁忌 412 马应龙八宝眼膏的不良反应 413 注意事项 414 马应龙八宝眼膏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415 马应龙八宝眼膏的药理作用 416 备注 附: 1 古籍中的马应龙八宝眼膏 马应龙八宝眼膏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mǎ yìng lóng bā bǎo yǎn gāo
2 马应龙八宝眼膏药典标准 21 品名马应龙八宝眼膏
Mayinglong Babao Yangao
22 处方煅炉甘石327g、琥珀015g、人工麝香038g、人工牛黄038g、珍珠038g、冰片148g、硼砂12g、硇砂005g
23 制法以上八味,煅炉甘石、琥珀、珍珠、硼砂、硇砂分别粉碎成极细粉;人工麝香、人工牛黄、冰片分别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加至经灭菌、滤过后放冷的液状石蜡20g中,搅匀,再加至已干热灭菌、滤过并冷至约50℃的凡士林890g和羊毛脂40g中,搅匀,使凝固,制成1000g,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浅**至浅黄棕色的软膏;气香,有清凉感。
25 鉴别(1)取本品2g,加乙醇5ml,加热使其融化,搅拌5分钟,滤过,取滤渣加稀盐酸5ml,置水浴上加热5分钟,放冷,滤过,滤液加10%氢氧化钠溶液6ml,摇匀,滤过。取滤液1ml,加稀盐酸2ml和亚铁氰化钾试液1~2滴,即生成白色沉淀。
(2)取本品10g,加乙醇20ml,置水浴上加热使其融化,搅拌5分钟,在冰浴中冷却片刻,取出,滤过,取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醋酸(6:32: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2g,加乙醇5ml,置水浴上加热使其融化后取出,搅拌5分钟,在冰浴中冷却,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醚(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6 检查应符合眼用制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Y)。
27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E)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聚乙二醇20000(PEG20M)毛细管柱(柱长为30m,柱内径为032mm,膜厚度为10μm),柱温为140℃。理论板数按水杨酸甲酯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272 校正因子测定取水杨酸甲酯适量,精密称定,加环己烷—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使溶解,并稀释成每1ml含03mg的溶液,摇匀,作为内标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约15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内标溶液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计算校正因子。
273 测定法取本品02g,精密称定,置50ml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0ml,密塞,振摇使完全溶解,冰浴5分钟,滤过,取续滤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冰片(C10H18O)不得少于100mg。
28 功能与主治清热退赤,止痒去翳。用于风火上扰所致的眼睛红肿痛痒、流泪、眼睑红烂;沙眼见上述证候者。
29 用法与用量点入眼睑内。一日2~3次。
210 注意孕妇慎用;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211 规格每支装2g
212 贮藏遮光,密封,置凉暗处。
213 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马应龙八宝眼膏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Mayinglong Babo Yanggao
32 标准编号WS3B109792
33 处方炉甘石 32 7g 琥珀 0 15g 麝香 0 38g 牛黄 0 38g 珍珠 0 38g 冰片 14 8g 硼砂 1 2g 硇砂 0 05g
34 制法以上八味,炉甘石、琥珀、珍珠、硼砂、硇砂分别粉碎成极细粉;麝香 牛黄、冰片分别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加入到经灭菌、滤过后放冷的液体石蜡 20g 中,搅匀,再加入到已干热灭菌、滤过并冷至约50℃的凡士林 890g和羊毛脂 40g中 搅匀凝固,即得。
35 性状本品为浅土**的软膏;气香,有清凉感。
36 鉴别(1)取本品 2g,加温热乙醇 5ml,搅拌 5分钟,滤过。取滤液 1ml, 置白瓷皿中,加 1%香草醛硫酸溶液 1~2 滴,即得紫色。
(2)取鉴别
(1)项下滤取乙醇后的药膏,加稀盐酸 5ml,置水浴上加热 5分钟 放冷,滤过,滤液加10%氢氧化钠溶液 6ml,摇匀,滤过。取滤液 1ml,加稀盐酸 2ml 和亚铁氰化钾试液 1~2 滴,即发生白色沉淀。
37 检查应符合眼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二部附录 9页)。
38 功能与主治退赤,去翳。用于眼睛红肿痛痒,流泪,砂眼,眼脸红烂等
39 用法与用量点入眼睑内,一日 2~3 次。
310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4 马应龙八宝眼膏说明书 41 药品类型中药
42 药品名称马应龙八宝眼膏
43 药品汉语拼音 44 药品英文名称 45 成份 46 性状 47 作用类别 48 适应症/功能主治退赤,去翳。用于眼睛红肿痛痒,流泪,沙眼,眼睑红烂。
49 规格 410 马应龙八宝眼膏的用法用量点入眼睑内,一日2~3次。
411 禁忌孕妇禁用。
412 不良反应 413 注意事项1.忌烟、酒、辛辣 食物,忌鱼、虾等腥物。2.本品为外用,忌内服。3.小儿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4.用药时有异感或用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者应到医院就诊。5.如与其它眼药同用,应在间隔1小时后方可。6.药物应用后应无明显沙涩磨痛方可应用。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4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5 马应龙八宝眼膏的药理作用 416 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古籍中的马应龙八宝眼膏 《跌损妙方》:头面门第二,后服接骨丹即愈。舌根跌后颈窝内灯芯火二灸。如不应,再用一灸,再灸两耳背,先服红药,后服全身丹水酒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方药分门]头面门接骨丹即愈。舌根跌出者,后颈窝用灯芯火二灸,如不应,再用一灸,再灸两耳背,先服经药,后服全身丹,水
《跌打损伤回生集》:[卷二]总论(一钱)共为末,每服二分,看虚实轻重用之,酒。点眼八宝丹珍珠(五分)玛瑙(五分)甘石(三分)麝(一
《焦氏喉科枕秘》:[卷二]应用良方加银朱少许。同洗净。再治走马牙疳午后汁两钟(即白马粪是也如一时难辨可预取为末临时水泡取汁应用)万年
《验方新编》:[卷二十二痧症]应用群方第十七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小接骨丹的别名 5 来源 6 原形态 7 生境分布 8 性味 9 功能主治 10 小接骨丹的用法用量 11 附方 12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小接骨丹的方剂 2 古籍中的小接骨丹 1 拼音
xiǎo jiē gǔ dān
2 出处《陜西中草药》
3 拼音名Xiǎo Jiē Gǔ Dān
4 小接骨丹的别名活血丹、葎叶白蔹、七角白蔹
5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葎草叶蛇葡萄的根皮。秋季挖根;剥取根皮,晒干或鲜用。
6 原形态
落叶木质藤本。小枝光滑或偶有微毛。卷须与叶对生,分叉。叶互生,阔卵形,长宽7~12厘米,3~5掌状深裂,基部心形,具宽凹,边缘有粗齿,上面光滑,鲜绿色,下面有粉,光滑或脉上有微毛,叶柄长。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总花梗细,长于叶柄。花淡**;萼片合生成杯状;花瓣5;雄蕊5。浆果球形,径6~8毫米,淡**或淡蓝色;种子1~2粒。果期8月。
7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或沟谷。分布东北及陜西、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地。
8 性味辛,热。
9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炎解毒,生肌长骨,除风祛湿。治跌打损伤,骨折,疮疖肿痛,风湿性关节炎。
10 小接骨丹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捣敷。
11 附方①治跌打损伤瘀血:小接骨丹研末,五分至一钱,温酒冲服。
②治疮疖:鲜小接骨丹适量,捣敷患处。
12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小接骨丹的方剂 劳伤药酒
五加5两,白花草1两,白龙须4两,木通根3两,接骨丹根5两,随手香3两,老颧草4两,碎补3两,红毛
玉龙散音:yùlóngsǎn《伤科汇纂》卷七:别名:接骨丹组成:人中白(醋煅7次)。主治:跌打损伤,昏晕
接骨膏踠折伤筋损骨,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用2钱,以小黄米粥相和,摊在油单子上,裹伤折处,3日1易。制
牛膝丸如梧桐子大。《御药院方》卷六方之牛膝丸:别名:接骨丹组成:苁蓉(酒浸)1两,牛膝(酒浸)1两,防风
更多用到中药小接骨丹的方剂古籍中的小接骨丹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宜忌类]上部末药
上共为细末,每服,加麻油炒黄荆子三分,若重伤加接骨丹三分,酒调饱腹服下。轻伤只用接骨丹一分。一方加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修整法加棉纸数层,再以粉板夹好,过一二日换膏药,日进接骨丹两服。若遇热天用清茶洗净,勿令阻气。若胫骨别出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器用部]七气罂瓶愈久愈妙,必要取其朝天之得精华者,研末入药用。接骨丹绛雪园方∶七气罂口锉末、水飞一钱;古文钱,有半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总论]灸法,又用粉匣板,以长布什穿缚在腋下紧紧缚定,方服接骨丹。凡金井骨在胁下有损,不可夹缚,须捺平正,方用
《金疮秘传禁方》:秘传叶保太仙授接骨奇方临症口诀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麝香接骨胶囊 1 拼音
shè xiāng jiē gǔ jiāo náng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Shexiang Jiegu Jiaonang
22 标准编号WS3B107091
23 处方赤匀 100g 麻黄(蜜制) 70g 牛膝 135g 当归 135g 没药(炒) 70g 黄瓜子 120g 血竭 35g 朱砂 35g 土鳖虫 200g 续断 135g 红花 135g 川芎 100g 儿茶 70g 硼砂 70g 马钱子(炙) 10g 三七 35g 骨碎补(烫) 70g 桂枝 100g 苏木 100g 乳香(炙) 70g 自然铜(煅) 70g 麝香 0 5g
24 制法以上二十二味,将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血竭、三七和麝香分别粉 碎成细粉;当归、川芎、儿茶、自然铜、黄瓜子、马钱子、硼砂粉碎成细粉;赤芍、土 鳖虫、骨碎补、麻黄、续断、桂枝、牛膝、红花、苏木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 3小时, 第二次 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加入当归等合研药粉,干燥,粉碎, 再加入乳香、没药混合,粉碎成细粉;加入血竭、三七、麝香、朱砂粉末,混匀,装入 胶囊,制成3000粒,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色的粉末;味微苦。
26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种皮内侧石细胞成群,**类圆形,壁甚 厚,层纹较明显,孔沟隐约可见。不规则细小暗棕红色块状物,有光泽,边缘暗黑色, 不规则的碎块黑色块状物,无光泽。
27 检查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6页)。
28 功能与主治散瘀止痛,续筋接骨。用于跌打损伤,筋伤骨折,瘀血凝结,闪 腰岔气。
29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5粒,一日 3次。
210 注意孕妇禁用。
211 规格每粒装0 3g
212 贮藏密封。
古籍中的麝香接骨胶囊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总论]倒法牵被,将患人滚右滚左,不得安歇,定然吐出恶物,然后再服虻虫散,而百伤可解矣。《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
《得配本草》:[卷八虫部]虫铜、龙骨等分,加麝香少许,每服三分,酒下,治折伤接骨。去足,或炒,或酒醉死用。如无瘀血不宜用。《得配
《江氏伤科学》:[通用方]吊药方专治接骨入骱,打伤骨头止痛去伤。赤芍(二钱)麝香(五分)乳香(二钱)没药(二钱)各研细末,临用糯米饭
《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宜忌类]麝香膏)黄占(二两)百草霜(一两)细药∶麝香没药麻黄(各三钱)同研入膏摊贴。《秘传刘伯温家藏接骨金疮禁方》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跌打损伤经验各良方]一厘丹目录 1 拼音 2 《接骨图说》:马鞭散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摘录 3 《准绳·疡医》卷五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马鞭散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马鞭散 1 拼音
mǎ biān sǎn
2 《接骨图说》:马鞭散21 处方
生地黄、蒲黄、马鞭草。
22 功能主治骨节疼痛。
23 摘录《接骨图说》
3 《准绳·疡医》卷五 31 方名
马鞭散
32 组成石楠藤、凉藤子、晚祥西、雪里开、马蹄金、铁马鞭、鬼腰带根。
33 主治马(疒皇)。
34 马鞭散的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又用雪里开捣糟炒,缚之。又用樟树根皮、山枇杷根皮捣糟炒,缚之。
古籍中的马鞭散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五]流注根天灯心狗骨子根真珠帘根草根上水煎,入酒和服。马鞭散治马KT。石楠藤凉藤子晚祥西雪里开马蹄金铁马鞭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马鞭草龙牙草(《图经》)、凤颈草。恭曰∶穗类鞭鞘,故名马鞭。藏器曰∶此说未近,乃其节生紫花如马鞭节耳。时珍
《证类本草》:[卷第十一]马鞭草马鞭草主下部疮。陶隐居云∶村墟陌甚多。茎似细辛,花紫色,叶微似蓬蒿也。唐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痈、疽醋贴。)箬叶红蓝花苎根益母草金丝草大戟水仙根飞廉马鞭草漏芦荷根鸭跖草续断大蓟根薇衔火炭母泽兰地杨梅地
《疡医大全》:[卷二十八诸风部]大麻疯门主方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来源 4 原形态 5 生境分布 6 性状 7 化学成份 8 性味 9 功能主治 10 大叶骨碎补的用法用量 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大叶骨碎补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大叶骨碎补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大叶骨碎补 1 拼音
dà yè gǔ suì bǔ
2 拼音名Dà Yè Gǔ Suì Bǔ
3 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vallia divaricata Bl[Dformosana Hayata;Dorientalis CCh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一般48月挖取,去净泥土,除去附叶,鲜用或晒干,或蒸熟后晒干,或再用火燎去毛茸。
4 原形态
植株高50150cm。根茎粗壮,横生,连同叶柄基部密被亮棕色、披针形鳞片,边缘有微齿。叶近生;无毛,叶柄长3050cm,向上光滑;叶片三角形,长、宽各约6080cm,先端渐尖并为羽裂,先端以下四回羽状或五回羽裂;羽片有长柄,基部1对最大,长2030cm,宽1218cm,中部羽片逐渐变小;小羽片有短柄;末回裂片常2裂成不等长的尖齿。孢子囊群多数,生于上部分叉小脉的基部,沿末回裂片每齿上各有1个;囊群盖盅形,先端截形,有金**光泽。
5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附生于海拔600700m的沟谷林中树干或巖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6 性状1.性状鉴别 根茎圆柱形,通常扭曲,长415cm,直径约1cm。表面红棕色至棕褐色,具明显的纵沟纹和圆形突起的叶基痕,并有残留的黄棕色鳞片。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红棕色,有多数**点状分体中柱,排列成环,中心2个较大。气微,味涩。
2.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扁平细胞,外被角质层,鳞片着生于表皮的凹陷处。基本组织薄壁细胞的胞壁呈波状弯曲。维管束周韧型,1420个散列成环,中心的2个较大,呈新月形;每个维管束的外周有内皮层,由1列细胞组成;导管多角形。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7 化学成份根茎中含三萜成分:骨碎补酸(davallic acid),24去甲羊齿4(23),9(11)二烯(24norferna4(23),9(11)diene],何帕21烯(hop21ene),何帕22(29)烯[hop22(29)ene],新何帕12烯(neohop12ene);黄烷3醇糖甙及原矢车菊素糖甙成分:左旋表儿茶精3OβD吡喃阿洛糖甙(epicatechin3OβDallopyranoside),左旋儿茶精3OβD吡喃阿洛糖甙(catechin3OβDallopy ranoside),左旋表儿茶精3OβD(2"O香草酰)吡喃阿洛糖甙(epicatechin3OβD(2"Ovanillyl)allopyranoside],左旋一表儿茶精3OβD(3"O香草酰)吡喃阿洛糖甙[epicatechin3OβD(3"Ovanillyl)allopyranoside],原矢车菊素β2,3"ODβ吡喃阿洛糖甙(procyanidin β2,3"OβDallopyranoside),表阿福儿茶精(4β→8)表儿茶精3OβD吡喃阿洛糖甙[epiafzelechin(4β→8)epicatechin3OβDallopyranoside],表儿茶精(4β→8)表儿茶精(4β→8)儿茶精3OβD吡喃阿洛糖甙[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4β→8)catechin 3OβDallopyranoside],原矢车菊素(procyanidin),原矢车菊素三聚物(trimeric procyanidin);4β羧甲基()表儿茶精(4βcarboxymethyl()epicatechin]及其钾、钠盐;4β羧甲基()表儿茶精甲酯[4βcarboxymethyl()epicatechin methylester],表儿茶精(4β→8)4β羧甲基表儿茶精[epicatechin(4β→8)4βcarboxymethylepicatechin]及其钾、钠盐,表儿茶精(4β→6)表儿茶精(4β→8)表儿茶精(4β→6)表儿茶精[epicatechin(4β→6)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4β→6)epicatechin];叶子中含有左旋表儿茶精3OβD吡喃阿洛糖甙,左旋表儿茶精3OβD(2"反式桂皮酰基)吡喃阿洛糖甙(epicatechin3OβD(2"transcinnamoyl)allopyranoside〕和左旋表儿茶精3OβD(3"反式桂皮酰基)吡喃阿洛糖甙(epicatechin3OβD(3"transcinnamoyl)allopyranoside]。
8 性味苦;温
9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补肾壮骨;祛风止痛。主跌打损伤;肾虚腰痛;风湿骨痛
10 大叶骨碎补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11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大叶骨碎补的方剂 骨碎补散
蒲黄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泽兰叶半两,没药(研)半两。主治:腕折,手足热肿疼痛。
莲叶散。用法用量:童便调12服,大便下瘀血愈。若身弱气虚,用八珍汤加骨碎补、续断服。摘录:《跌损妙方》
五灵至圣散方:五灵脂9克(研极细末)白薇9克细辛15克骨碎补15克功能主治:治多食肥甘,齿牙破损作痛,时
蠲痹防痿汤,酒炒川断2钱,炙去毛狗脊2钱,制淮牛膝3钱,骨碎补6钱,生黄耆1两,全当归3钱。功能主治:壮筋健
秋用接骨散》:方名:秋用接骨散组成:姜黄1两,蒲黄1两,骨碎补(炒)1两,无名异(煅)1两,生地黄1两,生姜
更多用到中药大叶骨碎补的方剂用到中药大叶骨碎补的中成药 骨碎补丸
骨脂2两,熟地黄2两,川当归2两,续断2两,石楠叶2两,黄耆2两,石斛2两,牛膝2两,杜仲2两,萆
伤湿丸显微镜下观察:非腺毛由1~7个细胞组成,多碎断。叶肉组织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束长74~270μm。
蛤蚧在补丸)38g续断(盐制)63g杜仲63g黄精63g骨碎补(炒)63g制法:以上十八味,取山药、狗脊、骨
接骨续筋片:WS3B222696处方:蜥蜴500g骨碎补(炒)333g穿山龙167g制法:以上三味,取
二十五味马宝丸檀香100g巴夏嘎250g骨碎补350g芒果核200g蒲桃200g大托叶云实200g银朱100g刀
更多用到中药大叶骨碎补的中成药古籍中的大叶骨碎补 《证类本草》:[卷第二]序例下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自然铜(平)木鳖子(温)骨碎补(温)无名异(平)《药对》∶续断(微温。臣)瘀
《疡医大全》:[卷二十胸膺脐腹部]脐中出血门主论脐中出血,乃肾火外越也。以六味地黄加骨碎补一钱饮之即愈。六味汤滋其水则火自息焰矣!骨碎补功能止窍补
《本草便读》:[草部石草类]骨碎补骨碎补苦能坚肾。温可补虚。行瘀血以理劳伤。长须发并除风气。(骨碎补一名
《本草新编》:[卷之三(角集)]骨碎补骨碎补,味苦,气温,无毒。入骨,用之以补接伤碎最神。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同补血药用之尤
《本草蒙筌》:[卷之三草部下]骨碎补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 41 组成 42 功效主治 4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45 用药禁忌 46 方解 47 七厘散的临床应用 48 各家论述 49 附注 410 歌诀 411 摘录 5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51 组成 52 主治 5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55 摘录 6 《伤科补要》卷四方之七厘散 61 组成 62 功效 6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64 制备方法 65 摘录 7 《遵生八笺》卷十八方之七厘散 71 组成 72 主治 7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75 摘录 8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方之七厘散 81 组成 82 功效主治 8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85 摘录 9 《文堂集验方》卷四方之七厘散 91 组成 92 主治 9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95 用药禁忌 96 摘录 10 《跌损妙方》之七厘散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05 附注 106 摘录 11 《古方汇精》卷二方之七厘散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15 摘录 12 《青囊全集》卷上方之七厘散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124 摘录 13 七厘散药典标准 131 品名 132 处方 133 制法 134 性状 135 鉴别 136 检查 137 浸出物 138 含量测定 13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38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38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384 测定法 139 功能与主治 1310 用法与用量 1311 注意 1312 规格 1313 贮藏 1314 版本 1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七厘散 1 拼音
qī lí sàn
2 英文参考Anisodus carniolicoides CYWu et CChe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qili powd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qili s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七厘散同名方剂约有九首,其中《同寿录》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朱砂36g、麝香036g、冰片036g、乳香45g红花45g、没药45g、血竭30g、儿茶72g,具有散瘀消肿,止血定痛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或刀伤出血。并治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本方是伤科名方。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扭挫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褥疮、肌注部位硬结、腱鞘炎、手术后切口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乳痈、产后乳汁不下等病症。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方成药药典标准。
4 《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其组成为血竭一两,红花、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儿茶二钱四分,麝香、冰片各一分二厘,朱砂一钱二分。为细末,每服七厘,黄酒或白开水送下,外用白酒调敷患处。功能活血散瘀,止痛止血。治跌扑损伤,骨折筋伤,创伤出血,瘀血肿痛,无名肿痛,烧伤烫伤等。近代常用于骨折、外伤性关节炎等外伤疾病,以及中毒性心肌炎、冠心病等属血瘀兼热之内伤疾病。方中主以血竭化瘀止痛,生肌止血;辅以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消肿生肌;麝香、冰片辛香走窜,通络开窍止痛;朱砂镇心安神;儿茶清热止血,生肌止痛。诸药相合,具有瘀血能消,出血可止,内服、外用均可,而开窍止痛之功卓著等特点[1]。
41 组成血竭一两,红花、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儿茶二钱四分,麝香、冰片各一分二厘,朱砂一钱二分[1]。
上朱砂1钱2分(水飞净),真麝香1分2厘,梅花冰片1分2厘,净乳香1钱5分,红花1钱5分,明没药1钱5分,瓜儿血竭1两,粉口儿茶2钱4分。
朱砂36g、麝香036g、冰片036g、乳香45g红花45g、没药45g、血竭30g、儿茶72g[2]
42 功效主治《同寿录》卷尾方之七厘散具有散瘀消肿,定痛止血。活血祛瘀,止痛收口。消肿。舒筋之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瘀血肿痛;刀伤出血,无名肿毒,烧伤烫伤。金疮,血流不止,金刃伤重,食嗓割断。汤泡火灼。闪腰挫气,筋骨疼痛,瘀血凝结。
4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治外伤,先以药7厘,烧酒冲服;复用药以烧酒调敷伤处。如金刃伤重,或食嗓割断,不须鸡皮包扎,急用此药干掺。
共研细末,密封贮藏备用。每服05~1g,用酒或温开水冲服。外用适量,以烧酒调敷伤处。[2]
44 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黄蜡封口,贮久更妙。
45 用药禁忌本方药性走窜,耗气堕胎,不可多服;孕妇忌服。
46 方解本方是伤科名方。外伤瘀血肿痛、出血,治宜散瘀消肿,止血定痛。方中重用血竭活血祛瘀止痛为君。红花活血祛瘀,乳香、没药祛瘀行气,消肿止痛;麝香、冰片辛散走窜,善于行气血,止疼痛;共助君药活血祛瘀止痛,使瘀散气行,肿消痛止,为臣药。儿茶清热止血生肌;朱砂镇心安神,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散瘀消肿,止血定痛之功。[2]
47 七厘散的临床应用1.本方是一首既可内服,又可外敷的著名伤科方剂。不仅对外伤瘀血疼痛确有疗效,而且对于内伤血瘀胸痛、吐血等病症也有很好的疗效。还可用于一切无名肿毒、烧伤、烫伤等,内服外用均可。[2]
2.本方用治筋断骨折,可加三七、土鳖虫、自然铜、接骨茶等,以增强活血止血、接骨止痛的作用。[2]
3.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急性扭挫伤、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肱骨外上髁炎、褥疮、肌注部位硬结、腱鞘炎、手术后切口感染、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咽炎、乳痈、产后乳汁不下等病症。[2]
4冠心病:七厘散加减治疗100例冠心病患者,气阴两虚型加用黄耆、首乌、太子参,阴虚阳亢型加用首乌、寄生、勾藤等。对心绞痛总有效率为708%,对心电图总有效率为47%。疗程最长已达二年,无不良反应。
5带状疱疹:治带状疱疹11例。治疗日期36天,平均46天。服药12天后疼痛减轻或停止,23天红斑丘疹消退,46天水疱变干,结痂,无后遗症。
6痔疮:本方为主治疗痔疮20例,内痔15例,犥外痔5例。痊愈17例,好转3例。疗程短者1520天,长者30天。先用温开水3000毫升,加入高锰酸钾1g,洗浴 半小时,再用疮药膏或磺胺软膏5g,加七厘散3g调糊状,涂于 内外患处,每晚一次,连用24周,忌食辛辣及饮酒,避免重体力劳动。
48 各家论述《中医方剂学讲义》:本方是伤科名方。方中血竭、红花祛瘀活血;乳香、没药行气祛瘀,消肿止痛;儿茶清热止血;朱砂镇心安神;麝香、冰片辛散走窜,善于行气血,止疼痛。合用以奏活血散瘀,定痛止血之效。惟方中香窜走泄,行气祛瘀之药,皆能耗气堕胎,故孕妇忌服。
49 附注《辽宁中医杂志》(1982;2:12):两例局部外敷七厘散患者,发生过敏性皮炎,皮损呈红斑、水肿、水疱大泡,为急性、亚急性起病。经局部用3%硼酸水湿敷,口服强的松和抗组织胺药,静注10%葡萄糖酸钙,均在1周内痊愈,斑贴试验证实,血竭是主要致敏原。
410 歌诀七厘散治跌打伤,血竭红花冰麝香;乳没儿茶朱共末,外敷内服均见长。[2]
411 摘录《同寿录》卷尾
5 《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51 组成地鳖虫(去头足)8钱,血竭8钱,硼砂8钱,蓬术(醋炒)5钱,五加皮(酒炒)5钱,菟丝子5钱,木香5钱,五灵脂(醋炒)5钱,广皮5钱,生大黄6钱,土狗6钱,朱砂4钱,猴骨4钱,巴豆霜3钱,三棱3钱,青皮3钱,肉桂(去粗皮,不见火)3钱,赤芍(酒炒)2钱,乌药(炒)2钱,枳壳2钱,当归(酒炒)2钱,蒲黄(生熟各半)2钱,麝香1钱5分。
52 主治《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主治跌打损伤,瘀血攻心者。
5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伤轻者服7厘,重者服1分4厘,最重者服2分1厘,陈酒冲服。
54 制备方法上药各为末。
55 摘录《救伤秘旨》方之七厘散
6 《伤科补要》卷四方之七厘散 61 组成乳香1钱,没药(各去油)净1钱,巴霜(去油)1钱,血竭1钱,自然铜(煅)1钱,硼砂1钱,半夏1钱,归尾2钱。
62 功效《伤科补要》卷四方之七厘散有散瘀定痛之功效。
6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每服7厘,老酒调下。
64 制备方法上为末。
65 摘录《伤科补要》卷四
7 《遵生八笺》卷十八方之七厘散 71 组成雄黄1钱,白滑石3钱(共为细末,听用),巴豆3钱(去油)(捶千下,听用),杏仁3钱(去皮尖油)(捶千下,听用),真轻粉1钱2分(研细末)。
72 主治《遵生八笺》卷十八方之七厘散治五痈。
7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每服7厘或1分,空心姜汤送下。
74 制备方法将真轻粉用人乳和为1丸,外用面皮包,入锅内,甘草水蒸半炷香,面熟取出;去面,就热和前4味捶,为丸如卜子大。
75 摘录《遵生八笺》卷十八
8 《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方之七厘散 81 组成龙骨5分,硼砂5分,血竭(酒洗)5分,儿茶5分,天芝麻(即土连翘)5分。
82 功效主治《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方之七厘散有止痛之功效。治金刃伤。
8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每服7厘。
8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85 摘录《本草纲目拾遗》卷三引《杨氏便易良方》
9 《文堂集验方》卷四方之七厘散 91 组成赤练蛇(煅存性)。
92 主治《文堂集验方》卷四方之七厘散治无名恶毒,诸药不效者。
9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每服7粒,症重者加至14粒,好酒下。
94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芥菜子大。
95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煅灰时,勿犯铁器。
96 摘录《文堂集验方》卷四
10 《跌损妙方》之七厘散 101 组成归尾1钱,红花1钱,桃仁1钱,大黄(酒浸)1钱,自然铜(醋煅7次)1钱,地鳖虫(去头足,炙焦)5钱,黄麻根(烧存性)3钱,乳香3钱,没药3钱,儿茶3钱,朱砂3钱,雄黄3钱,骨碎补3钱,古铜钱(醋煅7次)3钱,麝香5分。
102 主治《跌损妙方》之七厘散治折伤。
10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每服,大人1钱2分,小儿7厘,陈酒送下。汗出为度。
104 制备方法上为末。
105 附注《种福堂方》有血竭三钱。
106 摘录《跌损妙方》
11 《古方汇精》卷二方之七厘散 111 组成归尾2两,儿茶6分,朱砂2钱8分,乳香2钱8分,没药2钱8分,红花8钱,雄黄8钱,冰片2分4厘,麝香2分2厘,血竭2钱4分。
112 主治《古方汇精》卷二方之七厘散治一切跌打伤损。
11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每服7厘,烧酒调,百花酒送下;并用酒调敷伤处。
114 制备方法上药各为极细末,和匀,以瓷瓶收贮。
115 摘录《古方汇精》卷二
12 《青囊全集》卷上方之七厘散 121 组成田三七1钱,豆砂5分,梅片5分,乳香1钱,没药1钱,儿茶1钱,红花1钱5分,猴结1钱5分(研末)。
122 主治《青囊全集》卷上方之七厘散治跌打损伤。
123 七厘散的用法用量口服,每用7厘;或搽涂。
124 摘录《青囊全集》卷上
13 七厘散药典标准 131 品名七厘散
Qili San
132 处方血竭500g、乳香(制)75g、没药(制)75g、红花75g、儿茶120g、冰片6g、人工麝香6g、朱砂60g
133 制法以上八味,除人工麝香、冰片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血竭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人工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134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至紫红色的粉末或易松散的块;气香,味辛、苦,有清凉感。
13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块片血红色,周围液体显鲜**,渐变红色(血竭)。不规则团块无色或淡**,表面及周围扩散出众多细小颗粒,久置溶化(乳香)。花冠碎片**,有红棕色或黄棕色长管道状分泌细胞;花粉粒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60μm,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红花)。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朱砂)。
(2)取本品02g,加乙醇2ml,振摇,滤过。取滤液5滴,置白瓷皿中,加1%盐酸溶液3滴与0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乙醇溶液2ml,置水浴上加热,溶液周围应显紫色或紫红色。
(3)取本品02g,加乙醚5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血竭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两个斑点。
136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B)。
137 浸出物取本品约2g,称定重量,用乙醇作溶剂,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 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热浸法)测定。
本品含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0%。
138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138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40nm;柱温为40℃。理论板数按血竭素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138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血竭素高氯酸盐对照品约9mg,精密称定,置50ml棕色量瓶中,用3%磷酸甲醇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血竭素高氯酸盐36μg,相当于每1ml含血竭素26μg)。
138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010~015g,精密称定,置15ml具塞试管中,精密加入3%磷酸甲醇溶液10ml,密塞,振摇3分钟,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ml,置5ml棕色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138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血竭以血竭素(C17H14O3)计,不得少于55mg。
139 功能与主治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跌扑损伤,血瘀疼痛,外伤出血。
1310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15g,一日1~3次;外用,调敷患处。
1311 注意孕妇禁用。
1312 规格每瓶装 (1)15g (2)3g
1313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1314 版本药 材 名鹗骨别 名鹗,睢鸠,王睢,沸波,鱼鹰,下窟乌,雕鸡,食鱼鹰名称考证鹗《纲目》,又名:睢鸠(《诗经》)、王睢(《尔雅》)、沸波(《淮南子》)、鱼鹰(《禽经》)、下窟乌(《理伤续断秘方》)、雕鸡、食鱼鹰(《纲目》)。科目来源鹰科动物药用部位鹗的骨胳。性味归经咸、平肾经。功效主治接骨。治骨折。古籍考证出自《本草纲目》:"鹗,雕类也,似鹰而上**,深目,好峙。雄雌相得,鸷而有别,交则双翔,别则异处。能翱翔水上捕鱼食,江表人呼为食鱼鹰,亦啖蛇。其肉腥恶不可食。" 相关选方接骨:下窟乌骨(烧存性)、古铜钱(煅,醋淬七次)等分。为末,骨断夹缚讫,用药一钱,以酒调下,不可过多;病在下,空心服;在上食后服。(《理伤续断秘方》) 原生形态雄鸟体长约50厘米。嘴黑,蜡膜暗蓝色。虹膜**。头顶和颈后羽毛白色,有暗褐色纵纹;头后羽毛延长成矛状;耳羽黑褐,形成一宽纹,向后延至颈侧;上体包括两翼的表面概暗褐色,上背特浓,各羽具有棕色狭端;飞羽黑褐,内翈基部均缀以白色,并具黑斑;尾羽褐色较淡,除中央一对外,各羽内翈均转为白色,并杂以褐色横斑。下体白色,上胸稍杂棕褐色纵纹。脚和趾近**,具锐爪黑色,趾底遍生细刺,外趾复能由前向后反转,适于捕鱼。雌鸟与雄鸟相似,但体形较大。头部羽毛暗褐色,颏和喉的羽干暗褐;胸部具较宽的暗褐色横斑,羽缘为淡黄和白色。常见于江河海滨,掠取鱼类为食。营巢于海岸或岛屿的岩礁上。参考出处《本草纲目》
目录 1 拼音 2 回生再造饮的别名 3 处方 4 制法 5 功能主治 6 回生再造饮的用法用量 7 注意 8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回生再造饮 1 拼音
huí shēng zài zào yǐn
2 回生再造饮的别名回春再造丹、回春再造散
3 处方五铢钱5文(火煅7次),木香1钱,自然铜1钱,麝香1分。
4 制法上为细末。
5 功能主治接骨。主
6 回生再造饮的用法用量
回春再造丹(《秘传打损扑跌药方》)、回春再造散(《外科百效》卷五)。
7 注意如骨未断勿轻服。
8 摘录《跌损妙方》
古籍中的回生再造饮 《跌损妙方》:全身门用药
(三钱)共为末,损伤十分,服此药八分,神效。回生再造饮接骨药也,如骨未断,勿轻服。五铢钱(五文,火
《验方新编》:[卷二十三方药分门]全身门火)、鹿胎、血竭、琥珀各五钱,人参一钱,自然回生再造饮∶接骨药也,如骨未断,勿轻服。五铢钱五文(火
《验方新编》:[卷十一阴疽诸症]内外备用诸方眩咳嗽,及伤食腹痛,痞满气痛,呕吐,泄泻,痢疾,饮食不进,不服水土等症。大人每服三钱,小儿一钱,多
《本草简要方》:[卷之二草部一]人参。姜三片。水二钟煎至一钟。温服。治脾胃气虚。不思饮食诸病。(按古方中所用人参皆今之党参。亦可酌量病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消化法本文2023-08-08 09:48:5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8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