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痿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湿热痿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湿热痿的方剂 2 古籍中的湿热痿 1 拼音

shī rè wěi

2 注解

湿热痿 病证名。痿证之一。见《医学纲目》卷十七。指湿热伤于筋、肉而致的痿证。《素问·痿论》在论述痿证诸多病因中,列“脾气热”和“有渐于湿”等记述;《素问·生气通天论》则有“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之说。湿热痿除腿足痿软、微肿、足趾麻木外,常兼见身重胸闷,小便赤涩,脉濡数,苔黄腻。治以清热燥湿、健脾渗湿等法。用加味二妙丸、东垣健步丸、清燥汤,或用萆薢丸加味方。参见痿证条。

治疗湿热痿的方剂 太阳二妙丸

án《症因脉治》卷三:组成:黄柏、独活。主治:湿热痿软之症。湿热在表,身体重著,走注疼痛,首如裹,

四制柏术丸

功效:滋阴降火,开胃进食,尽除周身之湿。主治:湿热痿证。用法用量:每服30丸,早酒下,午茶下,晚白

丹参牛膝煮散

寒热积聚。破症瘕,止烦满,益气;牛膝《本经》治寒热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故首推二味,以之命方

二妙散

;下部湿疮,加龙胆草、泽泻、赤小豆、土茯苓。若湿热痿证,可加豨莶草、木瓜、萆薢等,以祛湿热强筋骨。

更多治疗湿热痿的方剂

古籍中的湿热痿 《证治汇补》:[卷之七腰膝门]痿

者。有死血者。有食积妨碍升降道路者。当明辨之。湿热痿湿热痿者。雨湿浸*。邪气蒸脾。流于四肢。自觉足

《症因脉治》:[卷三痿症论]外感痿症

湿热痿软之症身体重著,走注疼痛,首如裹,面壅肿,小便黄赤,手足发热,小筋湿热痿软之因时令之

《本草害利》:[脾部药队〔温脾猛将〕]制附子

舌干,心经有热,梦寐纷纭,下部湿热,行履重滞,湿热痿痹,湿热作泻,湿热香港脚,小儿急惊内热,痘疮干

《杂病心法要诀》:[卷一]痿病治法

理,当审证治之,始收全功也。加味二妙汤加味二妙湿热痿,两足痿软热难当,防己当归川萆,黄柏龟版膝秦苍

《症因脉治》:[卷三肿胀总论]外感肿症

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只要湿邪少了,一切所谓的现代病都会远离我们,一切恶心、慢性的疾病也会失去存在的倚仗。

平时也可用中药调理,德浦湿清草茶调理,内部调理,祛走“湿”气。

1、喝薏米红小豆粥(用豆浆机做):

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

赤小豆,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去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赤小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不给脾胃造成多大负担。夏天正好是暑气连天的时候,内湿外也湿,用这两味药正好能起到一个养血、祛湿的作用。

关于薏米和赤小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周围十个里面起码有五六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而已。去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赤小豆,而实践证明,薏米赤小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

别名金莲丸(《医学入门》卷七)。处方白茯苓(去皮)石莲肉(炒,去心)龙骨(生用)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远志(洗,去心,甘草水煎)柏子仁(炒,别研)紫石英(火煅七次,研令极细)当归(去芦,酒漫)酸枣仁(炒,去壳)龙齿各3Q克乳香15克(别研)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滋阴养心,益肾化瘀。治思虑伤心,便下赤浊。用法用量每腹7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枣汤送下。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医学集成》卷一方名瑞莲丸组成焦术、莲米、芡实、淮山药、扁豆、广皮、白蔻、百合、生姜、甘草。功效补脾土。主治上下失血,六脉浮细无力者。附注服理阴煎去桂,或五阴煎、寿脾煎以调心脾,左归丸去龟胶以培真阴,兼服本方,以补脾土。《济生》卷四方名瑞莲丸别名金莲丸组成白茯苓(去皮)1两,石莲肉(炒,去心)1两,龙骨(生用)1两,天门冬(去心)1两,麦门冬(去心)1两,远志(甘草水洗,去心)1两,柏子仁(炒,别研)1两,紫石英(火煅7次,研令极细)1两,当归(去芦,酒浸)1两,酸枣仁(炒,去壳)1两,龙齿1两,乳香半两(别研)。主治思虑伤心,便下赤浊。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温酒、枣汤任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附注金莲丸(《医学入门》卷七)。《医方大成》卷四引《经验方》方名瑞莲丸别名宫方瑞莲丸、瑞莲丸子组成苍术1斤(酒浸4两,醋浸4两,米泔浸4两,生用4两),枸杞子2两,莲肉1斤(去心皮,酒浸软,入猪肚内煮极烂,取出焙干,研猪肚为膏,每1斤约猪肚2个),北五味子2两(去枝),熟地黄2两(酒浸,蒸),破故纸2两(炒)。功效定心暖肾,生血化痰。治湿定心,消痰,暖肾水,匀血,去黑痣。主治虚损。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心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煮猪肚膏同酒糊丸,如梧桐子大。附注宫方瑞莲丸(《得效》卷八)、瑞莲丸子(《医学入门》卷七)。《丹溪心法》卷三方名瑞莲丸组成酸

详见百科词条:瑞莲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1:31:46 共109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正确祛湿的方法?

祛除湿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要排除外湿的侵入,日常生活中,不要贪凉饮冷,少吃或者不吃寒凉的蔬菜、瓜果、海鲜、甜品的,比如西瓜、冰淇淋、蟹类、冰淇淋等。在冬季要做好保暖工作,在夏天少吹空调。

第二、要防止内湿,中医讲脾喜燥恶湿,脾气强健,则脾主运化水液的功能正常,湿气有所去路。脾气亏虚,脾之运化功能受损,水液代谢障碍,则易聚集成湿。

因此,补气健脾为祛除内湿的重要办法。

一、可以摄入具有补气健脾利湿功效的食物和药物;

薏米粥

薏米有祛湿的功效,可配芡实、红枣、高粱米、莲子一起蒸煮,祛湿健脾的效果更好,早晚喝一次,或者下午茶来一杯都是不错的选择,祛湿又有营养,没有时间的朋友也可以直接食用薏米芡实莲子粉粥,又称五珍粉,效果是一样的,只是比较适合工作时间紧迫,没有时间熬粥的朋友,薏米芡实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都是常用的祛湿食材,生活中也很容易买到,可以试试效果。

玉米须煮水

将玉米须和玉米叶子一起煮水喝,有排湿利尿的功效,用这个水去除湿气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不要睡前吃,因为睡前吃不仅不会排除湿气,反而会让湿气加重,最好是早晨到中午之前这段时间饮用,效果更佳。

二、要保持情志舒畅,避免忧思伤脾。

三、运动祛湿

有的人可能在平时运动比较少,从而导致身体里面的湿气没有办法顺利排出体外,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多多跑步、打球,这样可以让汗水顺利的排出来,也可以让毛孔因此变得更为通畅,在帮助身体里面湿气排出和帮助毒素排出方面效果都很不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