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记录海陆变迁思想的古籍是哪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最早记录海陆变迁思想的古籍是哪部,第1张

最早记录海陆变迁思想的古籍是唐朝颜真卿的《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

海陆变迁思想在我国起源较早。周代就有“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认识。

东晋葛洪(283-433)在他所著《神仙传•麻姑传》中,更是借用一位女神麻姑之口说“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即东海由海变为陆地已有三次了。 

但在唐代之前,都没有对这一思想进行科学的论证。直到唐代颜真卿才以实际观察到的实物证据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科学论证。

颜真卿(709-785),是唐代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注意实地考察的学者。他不满足于闭门读书,而是勤于考察,并由此获得了非常宝贵的地理知识。

唐大历六年(771年)夏四月,任抚州刺史的颜真卿在今江西省临川市城县的麻姑山山顶的一座古坛附近,发现了一些夹在岩石中石化的螺蚌壳(即一种化石)。于是他认真分析了这一现象,认为这里原来应是海洋下面的地,后来才变成了陆地,这些螺蚌化石就是海陆变迁、地壳抬升的证据。

此后,他还特地将此事及结论记录在《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颜鲁公文集》卷十三)一文中,并刻石记述这一发现。《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中说:“麻姑自言: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

又说“高石中犹有螺蚌壳,或以为桑田所变”。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以实际观察到的实物证据,论证海陆变迁思想的地理学事件,标志着我国古代自然地理认识的一大进步。

此后的沈括和朱熹等都继续发展了这一思想。如南宋的朱熹说:“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朱子大全•天地》) 欧洲直到达·芬奇(1452-1519)才明确提出这一思想。

扩展资料:

在地球表面某位置发生的由海变为陆或由陆变为海的变化叫做海陆变迁,海陆变迁即洋陆转化。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为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

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为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拗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

地壳运动控制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影响各种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形成各种构造形态,改变岩层的原始状态,所以有人也把地壳运动称构造运动。按运动规律来讲,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有些升降运动是水平运动派生出来的一种现象。

《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记载: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所谓大陆者,皆浊泥所湮耳。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

凡大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之类,悉是浊流。今关陕以西,水行地中,不减百余尺,其泥岁东流,皆为大陆之土,此理必然。

释义:我奉命出使河北察访,沿着太行山北行,山崖的岩石间往往夹杂着螺蚌壳及像鸟卵的石子(鹅卵石),横亘在石壁上像带子。这里应是昔日的海滨,东距大海已有近千里。所谓大陆,看来都是由重浊的泥沙积淀而成的。古史记载尧杀鲧于羽山,旧说羽山在东海中,而如今却在陆地上。

凡黄河、漳水、滹沱、涿水、桑干等河流,全都是混浊的水流。关陕以西,水在低于地面的峡谷中流动,最深处不下百余尺,所携带的泥沙每年向东流,都成为造大陆的泥土,大陆由此造成也就是必然之理。

-海陆变迁

赣读音是gàn。

部首:贝。笔画:21。笔顺: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横、竖、撇、横撇、捺、横、竖、横、竖、横折、撇、点。赣是汉语通用一级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赣一音gòng,义为赐予。又音gàn,水名,即赣江。赣江是江西最大的河流,所以江西别称赣。

一、基础释义:

1、赣江。2、江西的别称。3、同“贡(gòng)”。

二、详细释义:

1、〈动〉通“贡”。赐给赣,赐也。——《说文》

2、一朝用三千钟赣。——《淮南子·要略》。高诱注:“钟,十斛也;赣,赐也。一朝赐群臣之费三万斛也。”

3、今赣人敖仓,予人河水,饥而餐之,渴而饮之。——《淮南子·精神》另见gàn。

三、古籍释义: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竝古送切,音贡。《说文》作赣。赐也。从竷省声。籀文作。《韵会》通作贡。《礼·乐记》子赣见师乙而问焉。

又《集韵》,水名,出豫章。或作灨,通作赣。

又《集韵》古禫切,音感。《前汉·地理志》豫章郡赣。注:豫章水出西南,北入大江。如淳曰音感。

又《集韵》古暗切,音绀。《前汉·地理志》琅邪郡赣楡。注:师古曰:赣,音绀。

● 钖

(鍚)

yáng ㄧㄤˊ

马额头上的金属装饰物,马走动时发出声响。

盾背的装饰。

英语 frontlet

燚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读作yì。由四个火字组成,燚有两个意思,一是火貌(新华字典解释:形容火剧烈燃烧的样子),二是在人名里有平安的意思。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拼音

释义

火貌

目录

百科目录

燚简介

基本释义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字形书写

输入法

音韵集成

用法搭配

相关组词

关闭

基本释义

燚  yì ㄧˋ

火貌。[2]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巳集中火字部燚 ·康熙笔画:16 ·部外笔画:12

《五音篇海》以日切,音亦。火貌。[3]

古汉语词典与古汉语字典区别为:解释内容不同、用途不同、使用对象不同。

一、解释内容不同

1、古汉语词典:以解释古语词的意义为主,如果有双音节以上的词也加以解释。

2、古汉语字典:以解释古代文字为主。比如一个字的读音变化,字形结构等,但它也解释一个字的意义。

二、用途不同

1、古汉语词典:主要以查阅古代汉语的词语的意义、用法为主。

2、古汉语字典:主要以查阅古代汉语中的字的注音、释义、用法等为主。

三、使用对象不同

1、古汉语词典:具有中级识字能力的使用对象,知道大部分的基础汉字。

2、古汉语字典:具有初级识字能力的使用对象,知道基本查询用汉字。

 暖字的含义:现代汉语常用字,读音nuǎn,原字为“煖”,火,代表火炉;爰,代表援助。造字本义,援用火盆或火炕加温御寒。后来用“日”取代“火”,表示借晒太阳来加温御寒。“温”指加热浴盆;“暖”指烤火或晒太阳。出自《辰集上》,《广韵》,《楚辞·天问》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煖,温也。从火而声。——《说文解字》。字亦作煗、作暖。

 《康熙字典》

 ⑴《辰集上》《日字部》

 ⑵《广韵》同㬉。《礼·月令》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楚辞·天问》何所冬暖。又《集韵》许元切,音暄。柔貌。《庄子·徐无鬼》有暖姝者。《音义》吁爰反。柔貌。又《集韵》火远切,音咺。义同。

  形容词

 字形及读音:同“煖”(xuan)、“餪”、“煗”(nuǎn)字义:(形声。从日,爰(yuán)声。“煗”,从火,耎(ruǎn)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同本义warm

 诗句:

 海多大风,冬煗。——《国语·鲁语上》

 孔席不煗。——《汉书·系传上》

 七十非帛不煖。——《礼记·王制》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早莺争暖树。——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狐裘不暖。——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歌台暖响。——唐·杜牧《阿房宫赋》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敦 [dūn、duì]

敦(拼音:dūn、du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基本字义:1、厚道,笃厚;2、诚心诚意;3、督促;4、姓。

石墩

基本含义(字义):

1、土堆:土~。

2、厚而粗的木头、石头等;座儿:桥~。菜~(切菜用的砧类器具)。树~。

3、量词,用于丛生的或几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一~谷子。柳~。

4、古同“蹲”。

笔顺:横、竖、提、点、横、竖、横折、横、横撇/横钩、竖钩、提、撇、横、撇、捺

“墩”笔顺图

古籍释义:

繁体惇,如夏侯惇。

释义①厚,厚道;诚恳:敦厚|敦请。

②勉励

③姓。

说文解字:

(敦)怒也。诋也。一曰谁何也。皆责问之意。邶风。王事敦我。毛曰。敦厚也。按心部惇、厚也。然则凡云敦厚者、皆假敦为惇。此字本义训责问。故从攵。谁何见言部。从攴。

字源解析

组词:墩台、墩堠、墩布、墩官、墩子、墩木、墩座、墩锁、墩堡、墩子武生、坐墩、油墩、烟墩、锁墩、树墩、塔墩、石墩、边墩、赐墩、坟墩、烽墩、高墩、锦墩、门墩、木墩、炮墩、青墩、桥墩。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