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目外眦简介
人体部位名·目外眦目外眦(outercanthus)为人体部位名。即锐眦。又称目锐眦(《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小眦(《医贯》卷四)。即外眼角。《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黄帝内经灵枢·癫狂》:“目眦外决于面者,为锐眦;在内近鼻者,为内眦。”经穴别名·目外眦目外眦为经穴别名,即瞳子髎。见《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瞳子髎为经穴名(TóngzǐliáoGBl)。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目外眦(《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目瞳子(《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后曲(《外台秘要》),太阳(《备急千金要方》),前关(《备急千金要方》),前间(《西方子明堂灸经》),鱼尾(《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属足少阳胆经。瞳子髎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瞳子即瞳孔,髎指骨隙,穴在小眼角外缘骨隙中,横对瞳孔,故名瞳子髎。瞳子髎主治头面、眼目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赤痛痒,目泪出,多眵䁾,目生云翳,青盲雀目,眉棱骨痛,口眼歪斜,喉痹,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怕光羞明,迎风流泪,口眼㖞斜,现代又多用瞳子髎治疗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屈光不正,夜盲,视神经萎缩,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视网膜炎,视网膜出血,睑缘炎,青少年近视眼,白内障,青光眼,视力减退,泪囊炎,夜盲症等。瞳子髎的别名目外眦(《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目瞳子(《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后曲(《外台秘要》),太阳(《备急千金要方》),前关(《备急千金要方》),前间(《西方子明堂灸经》),鱼尾(《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出处《针灸甲乙经》:瞳子髎,在目外去眦五分,手太阳,手、足少阳之会,刺入三分,灸三壮。穴名解瞳子即瞳孔,髎指骨隙,穴在小眼角外缘骨隙中,横对瞳孔,故名瞳子髎。瞳,意指瞳子,《玉篇》:“目珠子也。”子,犹人也。《荀子·王霸》:“谁子之与也?”瞳子,意指瞳人,或称瞳孔。目之精
详见百科词条:目外眦 [ 最后修订于2017/11/13 10:57:27 共309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丰山集》
(明)孙存撰,明嘉靖三十三年刻本。
此书版刻精美,半叶十行十八字,白口,黑鱼尾,左右双边。卷首钤“拙者之庆”竖长方阳文印。《中国古籍善本总目》仅著录本馆有藏,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古文渊鉴》
(清)徐乾学等撰注,清康熙内府刻五色套印本。
此本为清代康熙内府朱墨黄绿蓝五色套印本,版式精美,色泽鲜豔。半叶九行二十字,粗黑口,双顺黑鱼尾,四周单边。
《广金石韵府》
(清)林尚葵辑,清康熙刻本。
此本为清康熙九年周亮工赖古堂朱墨套印本,刻印精良,半叶六行,字数不等,白口,四周单边。
《重刊明心宝鉴》
(元)范立本辑,明嘉靖刻本。
此书刻印精良,宽行大字,粗黑口,双对花鱼尾,有元刻之遗风,且保存完好,品相上乘。此本已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王状元集百家注编年杜陵诗史》
(唐)杜甫撰,(宋)王十朋集注,(宋)鲁訔编年并注,宋刻本。
此书版刻精美,纸墨优良。谢国桢先生认为其所刻字体、刀法、行款与宋黄善夫所刻《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蘇东坡先生诗》大致相同,断为南宋建阳麻沙坊刻本,刻于孝宗之後。此本已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宋)欧阳修等撰,元刻明递修本。
此书具有典型元刻风格,书中有三页出现三黑鱼尾,上顺下对,原刻与递修本都有刻工。元刻遗留已罕,虽经递修,亦属难得,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版本价值。此本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唐)陆德明撰,明汲古阁影宋钞本。此书系明末汲古阁毛氏影宋钞本,墨妙笔精,与真刻无异。本叶钤有“席鉴之印”、“ 萸山珍本”等印记。此本已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版框的中央部位留有一条不刻正文的空白处,因为宋元时代通行蝴蝶装,文字向里对摺,故此部位称为版心。
书版的中央留有一条不刻正文的部位叫版心。版心的作用是在将印刷叶对摺起来时作为标准,以免参差不齐,因为宋元时代流行蝴蝶装,文字向里对摺,此部位在中心,故名版心;明初以后改行包背装及线装,文字摺向外面,此部位也变成向外部位,故又名版口或书口。
版心结构
版心的上下各有一道横线,从此横线至上下边栏形成上下各一个空格,叫作象鼻。象鼻中空白的称为白口;中间有一道细黑线地称为细黑口或线口;若为粗黑线或全黑地称为大黑口或阔黑口。如果上象鼻中刻有书名的,称为花口。
版心中间离上面约1/4高的地方,有一「︻」形,称为鱼尾。仅有一鱼尾者,称为单鱼尾;有时版心下半也有一个鱼尾,称为双鱼尾,如下端无鱼尾就画一道横线。上下鱼尾的分叉处是全版面的中线,也就是对摺时的标准线。上下鱼尾之间系供刻记书名、卷数及叶次。
花鱼尾一般来说是高丽朝鲜刻本,这种鱼尾受元代刻本的影响很大。花鱼尾古籍在韩国旧书市场比比皆是,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元刻,因为很多书用赵体。后来才知道都是朝鲜刻本。
图为朝鲜末期刻本。
是指书籍的形式,再具体点可以说是单指书籍的外形,而不包括书籍的内容,也不包括书籍的材料,以及抄写、刊刻或其他印刷的方法。
“旋风叶”是从卷子演变成册叶的第一步,或者可以说是从卷子到册叶的过渡形式。翻到哪里就可翻到哪里,查找起来极其方便,即使从头到尾翻一遍也极其迅速,迅速得像旋风一样,于是给它起了个“旋风叶”的名称。旋风叶进一步演变就成了“蝴蝶装”。到蝴蝶装书已不用长条木板印刷而改用长方块木板印刷,成为若干单页装订起来的书籍。纸面上印版所占的地方,叫“版面”。版面以外空白的余纸,上边叫“天头”,下边叫“地脚”,左右都叫“边”。版面的四周叫“版框”,拼成版框的粗线叫“边栏”,也叫“栏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左右叫“左右栏”。边栏只有一条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在粗线内侧现加一条细线叫“双边”或“双栏”。有“四周单边”、“左右双边”、“四周双边”三种形式,而绝无作上下双边而左右单边的。版面用直线划分成若干“行“。版面中间一行,不刻正文(当然也不刻小注),叫“版心”,也可叫“中缝”。版心往往用花纹或横线分划成三段,花纹按其形状叫“鱼尾”。只有上面一个鱼尾,下面用横线的叫“单鱼尾”,上下都有的叫“双鱼尾”。
蝴蝶装有个缺点,即由于书页的后半页的背面和第二页前半页的背面不相连,读下去必须连翻两页,平时打开书来,也往往遇上空白的背面,不方便。于是,有人把书页的反面对后面折起来(像后来的线装书那样),让书页的两个外边粘在书背上,就成为“包背装”,也叫“里背装”。
现在的线装,是明代中期出现的。其所以出现,当是由于包背装在书背处易于破损,破损了光靠两三个纸捻不能把书脑部分压平伏,书的右上右下两角卷起来很不美观。于是在包背装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即在打孔订好纸捻后,不再用整张书衣而改用两张半页大小的书衣,分置书前书后,然后在书脑处再打孔穿线订成,所以叫线装。线装是有一定规格的,一般只打四个孔,叫“四针眼装”,厚一点的书有时在上下角各多打一个孔,叫“六针眼装”。书衣在明代多用蓝色(也称磁青色)和棕色(也称古色、古铜色),清代则棕色多一点,个别也用混金的,但清末民国时又喜用蓝色。绝大多数用纸裱两至三层,也有用绫或绢裱制的。在前后书衣和正文之间至少订进一张空白纸,有时可多至两三张,叫“护页”或“副页”,也有人称之为“看页”。
明清时喜欢给线装书做“书套”,雅一点也称之为“函”。用硬纸做亲里,外面裱糊蓝布,里面裱糊白纸,把书四边包起,用两个牙签插紧,只空出书头和书根,讲究的则不用蓝布而用锦,有时还把书头和书根也包起来,叫“四合套”。四合套中讲究的更把书头、书根的两块接边处挖成云纹镶嵌,叫“云字套”。但这些书套因为用桨糊裱 ,易被鼠咬,日子外了又易散坏,因此好多人喜欢用所谓“夹板”。这是用两块和书册一样大小的木板,上下两头各穿上一根布带子,把书册夹住扎牢。木板要结实,多用梓木、楠木、花梨木、枣木、樟木之类。此外,还有些文物性的善本书除了用书套或夹板外还常做精致的木匣子或小木箱子装起来,匣里或社会公德同上刻上书名、版本、册数以及收藏者姓名字号。
本文2023-08-08 10:26: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8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