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熬中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怎样熬中药,第1张

怎样熬中药

 很多人看中医后将药带回家,自己遵医嘱而熬中药。那么,如何熬制中药,才能使药效发挥得最好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怎样熬中药的知识,欢迎阅读。

 1煮药需用白开水

 现在人们熬药经常是打开自来水直接用,其实熬药最好是把烧开的水放凉后再使用。因为一些地方的水多用氯消毒,或多或少都有残留;同时自来水中的钙、镁离子较多,也容易和药材中的化合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

 2先煎后煎分药性

 贝壳类、矿物类、骨甲类等先煎10分钟后再放入其他药物。

 有些药房要求一味药或几味药后煎,也就是在其他药煎10分钟后再放入药罐。因为有些药材久煎无效,如钩藤等;有些药材带有芳香味,久煎降低药效,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

 此外,有些药久煎却可以减低药的毒性,如马钱子等。煎药前最好先把药材用温水泡40分钟,让中药泡透,以便将药中有效成分更多的煎出。

 3开盖关盖要注意

 一些挥发性药材及一些补益类药物应该盖上盖子,需要在容器内用小火慢煎久熬,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来,以防止药物在慢煎久熬中随水蒸气丢失。

 一些重量轻、体积大的药材,如果熬药容器不够大,盖上盖子易使药液溢出来。另外,有些不易溶解的药材,煎熬时要经常搅拌,这样的药材最好不要盖上盖子煮。当然搅拌最好顺着一个方向,这样使药材均匀受热,使有效成分完全溶解,一般间隔10分钟翻动1次。

 4用火用锅有讲究

 有的药要久煎微火,有的药要猛火、时间短。滋补药应微火久煎,增强药效。

 伤风,感冒药物猛火、时间短

 煎药最好用砂锅,因砂锅受热均匀,药煮开时它的滚动就像浪头,有撞击力,再用筷子不断地搅拌,像洗衣机将衣物的赃物洗掉一样,这样才能把药里的`有效成分全部煎出来。用高压锅煎药就没有撞击力和搅拌作用,药的成分会受影响。

 5药汁最好煎180毫升

 煎取的药汁多少非常关键。煎三次,一次煎180毫升左右为好。如果药汁多了,药渣里的有效成分就会少了;反之如果药汁少了,药渣会把药的有效成分吸附回去,也就浪费了。当然这里讲的是正常药方,而不是特殊大方。

 假沸的药多熬一会儿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药咕嘟咕嘟沸腾了就是熬好了,但沙参、田七、牛膝等药物在温度没有达到100℃时就会开始沸腾,如果此时把药从火上拿下来,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没有充分溶解,药效就会充分受影响。

;

将中药用纱布包起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只要将中药里的粉末和细小药剂装入纱布中即可,纱布一般药店都有卖。之所以是将粉末等部分用纱布包起来,是为了防止这些粉末在熬的过程中糊掉。中药里的大块药剂不易糊底,所以可以不用包在纱布里。如果实在买不到纱布,就在药店里买个口罩,自己再将其缝制成小口袋即可。

浸泡中药。将所有中药放入砂锅中,包括装了中药的纱布包。倒入凉水,加入的水量是五碗水,平时吃饭的碗就行。倒完水后,水基本刚刚没过了所有的中药为最佳。水浸泡中药的时间为45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

开始熬制。浸泡好药后,将砂锅放在炉子上加热。先是大火加热,等水开了之后,用筷子在砂锅里轻轻搅拌,特别是纱布包,要仔细翻滚下,防止纱布包糊底。然后调整火候为小火慢熬。盖上砂锅盖,每隔5~10分钟,搅拌一次。这时一定要注意火候,防止中药糊底。

倒出熬好的药。当砂锅中的中药(水)还剩一小碗左右时,关闭火,将药(水)倒到一个大瓷碗里面,然后把大瓷碗放在阴凉出。

进行第二次熬制。在砂锅里加凉水,水量四碗左右。因为此时砂锅里的中药材已经含有水分了,凉水刚没过中药材即可。第二次熬制不再需要浸泡直接进行加热。先是大火加热,等水开了,再改为小火熬制。盖上砂锅盖,每隔5~10分钟,搅拌一次。

倒出第二次熬好的药。当砂锅中的中药(水)还剩一小碗左右时,关闭火,将药(水)倒到刚才的同一个大瓷碗里面,也就是将两次熬出的药倒在一起,然后把大瓷碗放在阴凉出。

进行第三次熬制。在砂锅里加凉水,水量三碗左右。因为此时砂锅里的中药材已经含有水分了,凉水刚没过中药材即可。先是大火加热,等水开了,再改为小火熬制。盖上砂锅盖,每隔5~10分钟,搅拌一次。

倒出第三次熬好的药。当砂锅中的中药(水)还剩一小碗左右时,关闭火,将药(水)倒到刚才的同一个大瓷碗里面,也就是将三次熬出的药倒在一起,然后把大瓷碗放在阴凉出。其实一般情况下,熬两遍就可以了,第三遍的药力很低了,但可以熬完用药汤泡脚。

关于喝药。以上步骤是三次熬药,倒在大瓷碗中的熬好的中药是三小碗的药量,每日两小碗,早上一碗,晚上一碗,第二天早上再喝一碗。如果是两次熬药,则去除最后一次熬制,其余步骤一样,两次熬药的话,熬出的药就是两碗的药量,一天两小碗,早上一碗,晚上一碗。

许多人看病会选择中医,而在中医中少不了的就是中药了,中药的品种繁多,一般都是用来熬制给病人服用的,许多人拿着中药却不知该如何熬制中药,中药的熬制对器具、火候等都有要求,那么熬制中药要注意些什么?如何正确熬制中药呢?

1、熬药器具的选择

熬煮中药最佳的器具是砂锅,因为它受热导热均匀,保温效果好,蒸发掉的水分量少,可以很好的保证中药的疗效。而最忌讳使用的器具是铁锅、铝锅、铜锅等,因为中药多数都是酸性或碱性,容易与铁锅、铜锅等材质的熬药器具产生化学反应,使铁离子、铝离子等大量游离出现,与药物相互作用产生很多有害身体健康的物质,如鞣酸铁等,不仅影响中药疗效,还很容易使服用者出现呕吐、中毒等副作用。

2、熬药水量应适中

熬煮中药关键是加水量的控制,水量过多或过少,会直接影响药汤的浓稠度。通常情况下,熬煮中药需要分两遍进行,第一遍时水量应高于药物表面3-5厘米。熬煮第二遍时,应保证水量高出药物表面2-3厘米。对于煎煮时间过长,如20分钟以上的有毒性中药材,可以适当多加些水,以每次熬煮剩小半碗的汤汁为宜。

3、熬药的火候把控

熬药时火候的大小,直接影响着药物的发挥。比如芳香类、解表药物,在大火急煎下,药效才会最大程度的发挥;而滋补性中药,应小火久炖,才会使药效达到最高。不过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先武火煎煮10分钟,再转为文火煎煮20分钟,两遍熬煮合计1小时左右即可。

4、熬药遍数及药液量

当中药熬煮2遍时,80%左右的药物成分就会被有效析出,所以一般中药熬煮2-3遍为最佳。而药液量的多少,需要因人而异,若是成年人则留大半碗的药量300ml左右;若为儿童或厌烦喝中药的人群,则留取小半碗的药量200ml左右即可。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为,早饭前、晚饭后,1日2次。

5、煎药中的注意事项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年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7、特殊药的煎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性质,在处方中开出带注脚的药物。

中药是中医文化中的一种,不同的疾病可以利用不同的中药来缓解或治疗,但是在熬制中药的时候,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那么中药怎么熬效果最佳?怎么熬中药?这个需要看具体的情况了,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如何熬制中药效果最好吧。

1、砂锅熬

熬中药最理想的器具是砂锅,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次是搪瓷锅和耐高温的玻璃器皿,一定不能用铁锅、或含金属元素的锅熬制中药。

2、药材泡一泡

药材在熬煮之前泡一泡,可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出,药效会更佳。浸泡不够的话,药不容易煮透。夏天一般浸泡30分钟效果较好。

3、加水要适量

将中药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以浸满药面或超出2厘米为宜。熬中药最好用冷开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氯,会影响药效。

4、用火有讲究

熬中药时,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熬煮,一直保持在微沸的状态,这样有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汤药也不会熬干。

5、时间要把控

中药熬煮时间对药性也有影响。一般第一煎沸腾后需再熬30分钟,第二煎沸腾后再熬20分钟。滋补类的药物可以适当延长熬制时间。

6、熬中药注意事项

熬中药时,应当煎出一次后,再加水煎第二剂,取药汁保存。药渣则不宜留存太久,否则药性将大打折扣。

7、熬中药须知

第一:器具的选择

中医告诉我们,在熬中药的时候最好能够选择砂罐,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砂锅,这些砂锅是由陶瓷制作而成的,最能够让中药材的功效发挥最大。除此之外,不锈钢也是一个很好的材质选择,不会生锈同时在市面上也更加常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熬中药的时候千万不能够选择铁锅或者是铜锅,这些都会影响药效。

第二:做好清洗工作

事实上,在专业药店中购买来的大部分药材都是不需要清洗的,大家不要担心不干净。如果说一定要对药材进行清洗,那么只需要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快速的清洗一下就可以了,千万不能够浸泡着清洗。如果说需要熬煮的药材属于小颗粒的,例如车前子以及决明子这种类型的,在清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千万不能够被冲走了。

第三:水的用量

重要是使用清水来进行熬煮的,所以水的用量需要特别的选择。很多人都说在熬煮药材的时候将三碗水煎煮成为一碗水就可以了,这种说法真的是正确的吗?事实上,这种方法并不科学,因为首先碗的大小每个家庭中的就不一样大了。在熬中药的时候,加入的清水一定要能够淹没药材水面两到三厘米,也可以用手摁住药材,刚好能够漫过手背就可以了。其中还需要特别的注意,一些中药材的吸水量比较大,特别是花草类的药材,这些再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之后水位就会下降,这个时候一定要继续增加一些,然后再开始熬中药。

第四:火候大小

有经验的老中医告诉我们,一般在熬中药的时候火候也是会影响药效的。建议在熬中药的时候,一开始应该大火,煮开之后再改成小火。但是,如果煎煮的是一些具有治疗外感功效的药物,那么应该在水煮开之后继续大火,熬煮大约十五分钟就可以了。

第五:熬中药的时间

熬中药注意事项,所需要的时间是很多人都关心的一个问题。一般情况下,大火令水烧开之后进行小火煎煮。如果是一般中药,那么这个过程第一次煎煮的时间应该控制在二十到二十五分左右,第二次煎煮则是应该控制在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如果熬中药煎煮出来的药效是解表类的,第一次煎煮的时间要减少,控制在十到十五分钟,第二次十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滋补类重要,那么煎煮的时间应该适量增加,第一次控制在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而第二次则是要控制在二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

第六:第二次熬中药注意事项

中药并不是煎煮一次就可以了,一般中药都是需要煎煮两次,如果是滋补类的中药那么煎煮的次数还需要增加,例如三次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一些医生开出的药量比较大的方子,最好也要煎煮三遍左右,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渗出药效。

建议患者将两次煎煮出来的药液混合之后,分为两次服用,如果是煎煮了三次的中药材,那么以此类推就可以了。这样服用之后药效比较均衡,避免让身体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第七:药液的过滤

建议在熬中药解暑药液煮好之后,立即对药液进行过滤,不能够将中药长时间的放在锅中,这会影响药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