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理气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临证医案医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舒肝理气汤 1 拼音
shū gān lǐ qì tāng
2 《临证医案医方》 21 方名舒肝理气汤
22 组成青橘叶9g,青皮9g,陈皮9g,枳壳9g,厚朴花6g,香附9g,苏梗6g,赤芍9g,白芍9g,柴胡6g,郁金9g,甘草3g。
23 功效舒肝,理气,止痛。
24 主治慢性肝炎属气滞型。两胁窜痛,肝区脘腹胀满,舌苔白,脉弦。
25 各家论述
青橘叶、青皮走两胁,入肝胆,可舒肝理气;陈皮、枳壳、桔梗为一组常用理气药,善理中焦及两胁气滞;桔梗性升,枳壳性降,一升一降,气机通调,疼痛可止;芍药、柴胡柔肝舒肝,二药配合,一辛一酸,一舒一敛,一刚一柔,伍用甚妙,为治疗肝胆疾患的要药,临床可用于肝胆疾患的始终,柴胡又为肝胆经的引经药,可引诸药直达病所;郁金理血中之气,解郁止痛;芍药、甘草柔养缓急;厚朴花、香附、苏梗理气止痛。
古籍中的舒肝理气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二十八)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8.曲直汤凝滞,而作热作疼,所以热剧之处,疼亦剧也。为制此汤,以萸肉补肝,以知母泻热,更以当归、乳香诸流通血
《医门补要》:[卷下]医案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栀子仁汤处方栀子仁、赤芍药、大青、知母、升麻、杏仁,各一钱。黄芩(一钱半),石膏(二钱半),柴胡(二钱),甘草(半钱)。功能主治治发斑烦躁,面赤咽痛,潮热。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豆豉五十粒,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圣济总录》卷三十二:栀子仁汤处方栀子仁75克芎藭15克酸枣仁(炒)30克陈橘皮(去白,炒)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各15克豉(炒)75克制法上七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虚烦不得眠睡,呕逆。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一日二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卫生总微》卷七方名栀子仁汤组成栀子仁21个,豉2合,薤白1握(切)。主治小儿伤寒热毒攻于肠胃,下赤汁,或如烂肉鸭肝,壮热腹痛。用法用量上以水2大盏,同煎至1盏,去滓,量大小分作数服,不拘时候。《明医杂着》卷六方名栀子仁汤别名栀仁汤组成郁金、枳壳(麸炒)、升麻、山栀仁(炒)各等分。主治时毒肿痛,大便秘结;热燥而咳者。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服。附注栀仁汤(《医钞类编》卷六)。《外科精义》卷下引《普济生灵方》方名栀子仁汤别名六味栀子仁汤、栀子仁散组成郁金1两,枳壳(去瓤)1两,升麻1两,栀子仁1两,牛蒡子1两,大黄1两。主治时气头面赤肿。用法用量每服3钱,蜜水调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六味栀子仁汤(《景岳全书》卷六十四)、栀子仁散(《杏苑》卷八)。《圣济总录》卷一八四方名栀子仁汤组成栀子仁21个,甘草(炙令赤色,锉)2两,人参2两,黄连(去须)2两。主治乳石发,下痢。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早晨、日午、晚后食前各1次。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卷一八三方名栀子仁汤组成栀子仁10个,黄芩(去黑心)3两,大黄(锉炒)3两,豉2合。主治乳石发,体热烦闷,口中
详见百科词条:栀子仁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5:14:29 共154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金牛汤 1 拼音
jīn niú tāng
2 处方郁金2钱,牛蒡子3钱(炒,研),陈麻黄4分(蜜水炒),瓜蒌皮3钱,苏子1钱半,芥子1钱,沉香5分,贝母2钱,杏仁3钱,橘红1钱,半夏1钱,桑皮2钱,枇杷叶2张(刷毛,蜜炙)。
3 功能主治咳嗽,痰气闭结,语音不出,此为塞金不鸣。
4 摘录《医醇剩义》卷三
古籍中的金牛汤 《校注医醇剩义》:[卷三]咳嗽
)实之甚者,痰气闭结,语音不出,此为塞金不鸣,金牛汤主之。金牛汤(自制)郁金(二钱)牛蒡子(三钱炒
《卫生易简方》:[卷之十二(小儿)]中恶天吊芥穗炒、白矾、腊茶等分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人参汤或薄荷汤调下,仍量大小加减服。又方用钩藤、人参、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二·肝脏部痫]清镇用米醋淬七八次,碾碎)白附子(炮,各二分)生银生金牛黄(如无,以胆制,倍加用之)乌梢蛇头(七八寸许,
《活幼口议》:[卷之十五痫疾症候]夺魂散蒸枣肉为丸如○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二十丸煎金银薄荷汤下朱砂为衣议曰痫之为疾又是一种症候若言惊风所传古
《幼幼新书》:[卷第二十八]伤泻第四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
甘草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
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 蒌(瓜蒌) 贝(贝母) 蔹(白蔹) 芨(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
第三句:藻(海藻) 戟(大戟 ) 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诸参(人参、党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 白芍)与藜芦相背叛
中医药物配伍分为: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所以说十八反是指两种药物相反
用药禁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伍禁忌: 前面“配伍”一节中曾原则地提到,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神农本草经》称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为“相恶”和“相反”。据《蜀本草》统计,《本经》所载药物中,相恶的有六十种,而相反的则有十八种。历代关于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在古籍中说法并不一致。金元时期概括为“十九畏”和“十八反”,并编成歌诀,现将歌诀内容列举于下。
(1)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2)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此后的《本草纲目》及《药鉴》等书所记,略有出入,但不如十八反、十九畏歌那样普遍认可和传播习诵。
《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尔,勿合用也”。自宋代以后,将“相畏”关系也列为配伍禁忌,与“相恶”混淆不清。因此,“十九畏”的概念,与“配伍”一节中所谈的“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同。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2.妊娠用药禁忌: 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元以致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根据药物对于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二类。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通经去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等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凡禁用的药物,绝对不能使用;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斟情使用。但没有特殊必要时,应尽量避免,以防发生事故。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简称食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忌口。在古代文献上有常山忌葱;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鳖肉;茯苓忌醋;鳖甲忌苋菜:以及蜜反生葱等记载。这说明服用某些药时不可同吃某些食物。另外,由于疾病的关系,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粘腻、腥臭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高烧患者还应忌油。
目录 1 拼音 2 《江西中医药》:金黄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金黄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金黄汤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金黄汤 1 拼音
jīn huáng tāng
2 《江西中医药》:金黄汤21 处方
金果榄10克,黄精18克,密蒙花6克,谷精草8克,急性子9克,菟丝子9克,枸杞子13克,炙甘草5克。
22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肝补肾,明目退翳。主实证热证。
23 金黄汤的用法用量水煎2次服,每日1剂,日服2次。第3次加入杭菊花9克,白蒺藜12克,水煎后熏洗患眼,每晚1次。
24 摘录
《江西中医药》
3 《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31 方名
金黄汤
32 组成郁金(锉)1两,瞿麦穗1两,生干地黄1两,车前叶1两,芒消1两,滑石1两。
33 主治小便出血,水道中涩痛。
34 金黄汤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35 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古籍中的金黄汤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六]小便出血钱匕、搅匀,食前温服。治小便出血,水道中涩痛,金黄汤方郁金(锉)瞿麦穗生干地黄车前叶芒硝滑石(各一
《幼科心法要诀》:[卷四喘证门]肺虚作喘虚喘气乏声短涩,洁古黄汤效捷,百合固金化虚痰,本事黄清虚热。注虚喘之证,气乏声音短涩,以洁古黄
《喉科指掌》:[卷之五大舌门第六]左雀舌根。初起将针挑破,以去其血,吹金不换。六味汤加三黄汤、凉膈散治之。如久之必烂,用龙骨生肌散收功。(三
《张氏医通》:[卷十五]舌门黄连泻心汤(伊芳尹三黄汤下)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凉膈散(方祖)甘露饮(二冬膏下)金沸草散(咳嗽门)
《原要论》:总附鼻涕鼻衄诸方论目录 1 拼音 2 《宣明论》卷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神芎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附注 3 《医宗必读》卷八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神芎散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神芎散 1 拼音
shén xiōng sǎn
2 《宣明论》卷三 21 方名神芎散
22 组成川芎2钱,郁金2钱,荆芥穗、薄荷叶、红豆各等分。
23 主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上壅鼻塞眼昏,并牙齿闷痛。
24 神芎散的用法用量鼻内搐23剜耳许。力慢即加药,病甚兼夜搐。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盆消2钱,研匀。
26 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神功散”。
3 《医宗必读》卷八 31 方名神芎散
32 组成青黛2钱5分,蔓荆子1钱2分,川芎1钱2分,郁金1钱,芒消1钱,石膏1钱5分,细辛根1钱,薄荷叶2钱,红豆1粒。
33 主治风热上攻,头痛鼻塞。
34 神芎散的用法用量搐鼻。
3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神芎散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卷十四眼目门]眼目总论上为细末,每服少许,纸捻子蘸药,任之鼻。神效!神芎散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上壅鼻塞眼昏,并牙齿闷痛
《医经国小》:[卷之五治法第五]辨证用药例略痰通经去风之剂青州白丸子三生饮省风汤风热天麻散神芎散防风通圣散川芎石膏汤宣明仙术芎散伤风分六经用药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眩晕下。瓜蒂神妙散(见头痛,但河间方无瓜蒂一分。)神芎散治风热上攻,头目眩痛,上壅鼻塞,并牙关闷痛。川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五十三头痛门]药方分)冰片(少许)上研匀,用一字,口含水搐鼻中。神芎散治前证。川芎郁金(各二钱)荆芥薄荷(各二钱半)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一·外科]痈疽本文2023-08-08 11:06: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