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都有谁代天巡狩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0收藏

历史上都有谁代天巡狩,第1张

代天巡狩意指钦差大臣代替皇帝到地方巡查。历史上代天巡狩的人物有:谢瑶环(武则天时期)、池王爷(明朝万历)等。

1、谢瑶环:唐代武则天称帝后期,苏州一帮不法之徒,仗恃父兄朝中权势,侵夺民田,强抢民女,导致民怨沸腾,啸聚太湖。尚仪院司籍女官谢瑶环乔装出宫,代天巡狩,严惩豪门勋戚,宣慰江南义民。天官尚书武三思、御史中丞来俊臣获悉,矫诏出宫,拘捕谢瑶环,严刑逼供,诬其私通太湖贼寇。武则天惊闻密报,亲下江南,殊不知谢瑶环已被摧折至死。

2、池王爷:池王爷名然,字逢春,又名德诚。原籍南京,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武进士及第(文中举人,武中进士)。池然为人耿介,居官清正,常怀治国安民、济困扶危之志。

任漳州府道台,途经马巷以东七公里处之小盈岭,路遇两使者,自称奉玉旨往漳州播撒瘟药裁减人口。道台心中忖度:自己上任伊始,漳民将遭穴殃,不如以一己之身代漳郡万千生灵,即设计智取瘟药自服,遂即化身于马巷。

天使将情禀奏天庭,玉帝甚为感动,为嘉奖其高风亮节,赦封为代天巡狩,并委派在马巷元威殿为神。因神恩浩荡,威灵显赫,逐步加封为"总巡王"。后又下坛乩示:玉帝再次加封为"总制"。现惯用衔头:玉旨赦封代天巡狩总制总巡王。

扩展资料

代天巡狩是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钦差大臣代替皇帝到地方巡查。钦差即代表皇帝,所以可谓“代天”。除了上述两位外,还有谢府大人。

谢府大人:谢府大人乃十三省巡按,代天巡狩,东门谢氏子孙皆称祖公、支祖大人,其他姓氏皆称谢府大人,谢府王爷、十三省巡按公等。至于谢府大人名号已无从考证,无人知晓,谢府大人诞辰为农历十月十三。每逢虎年谢府大人就会与七省巡按潘府大人一起出巡。

“巡狩”,《孟子·梁惠王下》云:“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尧典》遂作“巡守”,意为巡行视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狩”,音shòu。与“巡视”“视察”同义。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与“巡狩”相对应的是“述职”,《孟子·梁惠王下》云:“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意为封疆的诸侯向天子汇报工作的完成情况,以评定其是否称职。与“汇报”同义。是下级对上级的关系。

人民网-谢瑶环

-池王爷

-谢府大人

蒙古族早期的社会经济主要是狩猎与游牧,直到13世纪,蒙古族仍然有“围猎“的习俗。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畜牧经济是蒙古族主要的社会经济门类。

直到16世纪,在河流两岸有条件可供耕作的平川上,蒙古族人民才发展了畜牧饲养与农业混合的农耕经济。到20世纪初,各地蒙古族的区域经济可分为畜区、农区、半畜半农区。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蒙古族人口约为650万,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东北,在新疆、河北、青海都有分布,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扩展资料

1949年前,内蒙古人口处于高出生、高死亡、低自然增长阶段。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内蒙古牧区人口开始恢复性增长。1961年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公布:蒙古族人口发展到1213万人,比1947年自治区成长时增长4579%。 

此后由于粮食生产,人口大量进入牧区。1987-2000年,内蒙古牧区人口保持着比较平缓的增长速度,没有大的起伏变化。据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为4226093人 。

-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部和北部、蒙古国和俄罗斯。蒙古族群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中国蒙古族、喀尔喀蒙古人(蒙古国人)、布里亚特人(俄罗斯境内)、卡尔梅克人(俄罗斯境内)等支系,属蒙古人种北方类型,使用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和卡尔梅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原为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蒙古族原住贝加尔湖以南蒙古高原,13世纪曾建立横跨欧亚两洲的蒙古帝国。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正式建立建立了蒙古汗国。经过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东征西讨,蒙古人曾经在中世纪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疆域涵盖中国、俄罗中欧、中亚、西中东、印度、越南、印尼、朝鲜半岛,令世人瞩目。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1271-1368),1279年统一中国。13世纪初创立蒙古文,沿用至今。

中国境内的蒙古族为蒙古族群当中最大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蒙古族原信仰萨满教,后来信仰喇嘛教。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始于元朝,由于元世祖的倡导,源于西藏的喇嘛教宁玛派首先在蒙古族统治阶级内传播发展。明末,喇嘛教格鲁派在内蒙古地区迅速发展。到了清末,内蒙古的喇嘛教寺庙约有千所(其中规模最为宏大的当属现在在呼和浩特的大召寺),“殿宇雄伟,比拟佛国”,清政府给蒙古族的喇嘛教制定了严格、完善的制度。解放后,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群众有信教自由,也有不信教自由。

蒙古国建立后,曾经动员了三次西征,占领了从中亚、西亚到东欧的宽大地皮,他们不仅劫掠了大批财宝,并且还打劫了大批人口,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主妇。

在古代战斗中,主妇也是战利品的一种,特别是年轻、美貌的主妇,更是相当抢手的工具,对付刁悍的蒙古雄师来讲,获得更多女人是他们动员战斗的不断源泉。

在第一次西征中,他们的目的是中亚的美男。他们犹如暴风一般毁灭了表面上很强大的花剌子模。蒙古雄师所到之处均烧杀劫掠,每攻破一城必定屠城,为了“奖励”蒙古军人的战功,成吉思汗还准许他们大掠三天。在这三天里,蒙古人会重复展示他们的兽欲,逢人便杀,遇到女人必定凌辱,整个中亚哀鸿一片。此战之后,蒙古兵士抢的盆满钵满,很多人都领有了中亚籍的女奴。

在第二次西征中,蒙古人的目的是东欧诸国,强大的蒙古骑兵横扫了从俄罗斯到波兰的宽大地皮,而标致的俄罗斯密斯也成为了蒙古人抢手货。据当时的蒙古人记载,斡罗思(俄罗斯)主妇肤白丰满,并且热情奔放,是做女奴的好材料。所以在征服基辅罗斯的战斗中,大批俄罗斯密斯成为了蒙古人的玩物,大部分跟着蒙古人东返蒙古草原。多数跟着拔都汗部下的蒙古兵士,留在了俄罗斯,成为钦察汗国的属民。

在第三次西征中,重要针对工具是阿拉伯帝国。蒙古雄师在旭烈兀的引导下,大北阿拉伯——突厥联军,消亡了阿拉伯帝国。而在此次西征中,宽大波斯、阿拉伯主妇成为了蒙古人的女奴。此中,波斯主妇特别标致,她们是雅利安人,领有欧洲人和亚洲人的两重特性,很受蒙古人爱好。于是在西征中,很多波斯主妇作为女奴存活了上去。

经由过程三次西征,蒙古即使再不受欢迎的单身汉也领有了三妻四妾,蒙古人的帐篷里挤满了女奴,并且来自于分歧的国度,领有分歧的肤色,俨然一个多国军队。家庭由蒙古籍的正妻卖力治理,而男客人只用坐享齐人之福就能够了。

战斗对付通俗公民来讲是个可骇的工作,而对付蒙古如许打劫成性的民族来讲,却犹如一次欢乐的春游,即使最通俗的人,也能从战斗中盈利。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