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脑血栓形成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西医·脑血栓形成 31 脑血栓形成的诊断 311 诊断要点 312 病史及症状 313 体检发现 314 辅助检查 32 需要与脑血栓形成鉴别的疾病 33 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案 331 一般治疗 332 急性期的治疗 3321 减轻脑水肿、降低颅高压 3322 溶栓治疗 3323 抗凝治疗 3324 抗血小板药 3325 扩容治疗 3326 胞磷胆堿钠 333 手术治疗 334 恢复期的治疗 34 脑梗死的二级预防 4 中医·脑血栓形成 41 脑血栓形成的诊断 42 脑血栓形成的针灸治疗 421 急性期 422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穴位 2 治疗脑血栓形成的方剂 3 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中成药 4 脑血栓形成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脑血栓形成 1 拼音

nǎo xuè shuān xíng chéng

2 英文参考

cerebral thrombosis [朗道汉英字典]

cerbral thrombos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erebral thrombos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T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西医·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1]。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基础上,脑动脉主干或分支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1]。

脑梗死(brain 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管阻塞、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该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1]。脑梗死是脑血管病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70%[1]。依据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通常将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1]。

脑梗死的治疗应根据不同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类型、发病时间等确定针对性、个体化的治疗方案[1]。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颅压等措施[1]。腔隙性脑梗死不宜脱水,主要是改善循环;大、中梗死,如果有脑水肿、颅高压的征象时,应积极抗脑水肿降颅压,防止脑疝形成。在<6小时的时间窗内有适应证者可行溶栓治疗[1]。

脑血栓形成是指脑动脉管壁血栓,导致脑血液循环障碍、脑缺血或梗死。中老年人多见,常见原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3~6小时之内患者应尽早转往有经验和有条件的医院治疗[1]。

31 脑血栓形成的诊断 311 诊断要点

1.中老年患者[1]。

2.有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动脉粥样硬化等[1]。

3.静息状态下或睡眠中急性起病[1]。

4.病前可有反复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

5.数小时或数日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并能与某一动脉供血区功能缺损相一致[1]。

6.CT或MRI检查发现梗死灶可明确诊断[1]。

7.CT血管成像(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脑血管造影(DSA)可以发现狭窄或闭塞的责任血管[1]。

312 病史及症状

有长期脑动脉硬化症状或短暂脑缺血发作史,部分病人有头晕、肢体麻木、乏力等前驱症状,多在安静入睡时发病,意识多清醒,常无头痛、恶心、呕吐,发病时血压多正常或偏高,神经系统局灶性症候与闭塞血管的部位、程度和侧支循环状态等因素有关。病史提问应注意有无上述特点。

313 体检发现

常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同向偏盲、失语、精神症状、排尿障碍及昏迷;也可出现皮质盲、丘脑性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构音障碍、眼肌麻痹、吞咽困难、交叉性瘫或四肢瘫痪、闭锁综合征。

314 辅助检查

少数病人颅内压增高,脑脊液蛋白含量轻度升高;颅脑CT在发病2448h后可发现低密度软化灶;脑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更具优越性,同时可显示闭塞的二级以上脑动脉;外周血的血流变可有异常;颈部血管及经颅血管超声多普勒检查可检测颈部及颅底动脉的病变部位和狭窄程度以及血液流动的异常。

32 需要与脑血栓形成鉴别的疾病

脑血栓形成应与脑出血、脑栓塞、颅内占位病变鉴别。

33 脑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案 331 一般治疗

维持生命体征和处理并发症[1]。

应注意卧床休息,加强皮肤、口腔、呼吸道及尿便的护理,防治各种并发症,2448h不能进食者,应予鼻饲流质饮食。

332 急性期的治疗

急性期一般不使用降压药,以免使病情发展恶化;可用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糖酐,活血化瘀中药(复方丹参、川芎嗪、灯盏花素等),改善脑血液循环;脑水肿者应用20%甘露醇,10%甘油等;发病6h以内的病人可用大剂量尿激酶100万u ~200万u ,溶栓治疗;也可应用具有去纤、抗凝、溶栓作用的tPA激活剂(东菱克栓酶10u 静滴);脑细胞活化剂可应用胞二磷胆堿、辅酶Q10、细胞色素C、脑复康、辅酶A和西比灵等;慎用盐酸**堿、已酮可可堿、盐酸陪他啶、血管舒缓素及环扁桃脂等扩血管药物。

3321 减轻脑水肿、降低颅高压

脑水肿高峰期为发病后3~5天[1]。

提示可能存在颅内压增高的以下情况时可以降颅内压治疗: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血管主干闭塞造成的大面积梗死、影像学提示中线移位、脑沟饱满、脑室变形和小脑梗死等[1]。

常用甘露醇025~05g/kg (1g甘露醇相当于20%甘露醇5ml),每4~6小时1次,每日最大剂量2g/kg;呋塞米10~20mg,每2~8小时1次[1]。

3322 溶栓治疗

在有经验和有条件的单位进行,针对超早期(发病6小时之内)患者可考虑静脉或动脉溶栓治疗[1]。发病3~6小时之内患者应尽早转往有经验和有条件的医院治疗[1]。

常用药物有尿激酶(urokinase,U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时间窗要求在45小时内)[1]。尿激酶常用100万~150万I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200ml,持续静脉滴注30分钟,用药期间严密监护患者[1]。

3323 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血栓的延长及防止堵塞远端的小血管继发血栓形成、防止卒中复发并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可选用肝素、华法林等[1]。

华法林口服,初始剂量45~60mg,三天后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m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调整剂量,最初两周隔天或每天监测INR,稳定后定期监测INR[2]。

心房颤动和瓣膜病患者如无禁忌证和合并者应终生口服抗凝药,但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治疗目标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到20~30或凝血酶原时间(PT)为正常值的15倍[2]。

普通肝素100mg加入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一日1次,速度维持在10~20滴/分内,维持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50~70秒[2]。

或者低分子量肝素(LWM)4000~5000IU,皮下注射,一日2次,疗程7~14天[2]。

肝素使用后改为口服华法林治疗[2]。

注意:使用抗凝剂应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剂量[2]。

3324 抗血小板药

未行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如无禁忌证应在48小时之内服用阿司匹林,急性期推荐剂量为一日1次150~300mg,连用4周后改小剂量口服维持,75~100mg,一日1次[1]。一般不在溶栓后24小时内应用阿司匹林,以免增加出血风险[1]。

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双嘧达莫口服25~100mg,每日3~4次,并联合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2]。

服用阿司匹林过程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仍然频繁发作、高危人群或因消化道症状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时,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75mg,一日1次[2]。

大多数情况均建议以单药抗血小板治疗为主,但急性冠状动脉疾病或近期有支架成形术患者,推荐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2]。

3325 扩容治疗

对于脑血流低灌注所致的急性脑梗死可酌情考虑扩容治疗,如羟乙基淀粉250~500ml,静脉滴注,一日1次;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一日1次。但应注意可能加重脑水肿、心力衰竭等并发症[1]。

3326 胞磷胆堿钠

对于脑卒中所致的偏瘫,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损伤引起的功能和意识障碍,可使用胞磷胆堿钠,静脉滴注一日025~05g,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缓滴注[1]。

333 手术治疗

对急性小脑梗塞产生脑肿胀及脑内积水的病人,可急行侧脑室引流术或去除坏死脑组织;对大面积脑梗塞 脱水治疗无效者,可行颞肌下去骨瓣减压术。

334 恢复期的治疗

恢复期病人,应加强功能锻炼,体疗、针疗,预防性用抗血小板聚集制剂。

34 脑梗死的二级预防

积极处理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抗高血压药、降糖药等[1]。

(1)高血压:原则是既要有效和持久地降低血压,又不影响重要器官的血流量[1]。具体请参见高血压病条。

(2)高血脂:他汀类降脂药不仅能有效降低TCH及LDL水平,还能稳定斑块,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1]。具体请参见高脂血症条。

(3)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叶酸与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联合应用,可降低血浆半胱氨酸水平[1]。一般应以饮食调节为主,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可考虑应用叶酸(5mg,口服,一日3次)和维生素B6(10mg,口服,一日3次)以及腺苷钴胺(500μg,口服,一日3次)治疗[1]。

4 中医·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3]。指供应脑部的动脉系统中的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局部脑组织坏死[3]。多由于动脉硬化或脑动脉内膜炎,加上心力衰竭、休克、出血、疲劳、睡眠等引起的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血液黏度增加,或血凝固性增高,即可在脑动脉系统内形成血栓[3]。

41 脑血栓形成的诊断

①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病[3]。

②大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数日以至数周有前.驱期症状,如头痛、眩晕、语言障碍、肢体麻木或单瘫[3]。

③脑局灶体征根据梗死不同部位而异。如颈内动脉系统以内囊附近病变所致的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最多见;椎动脉系统以延髓后外侧病变所致的眩晕、眼球震颤、共济失调、一侧球麻痹、交叉性感觉障碍等最多见[3]。

④意识多清醒或仅有轻微意识障碍[3]。

⑤多见于有动脉硬化、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等病史的中、老年人[3]。

⑥可作脑脊液检查、CT检查及脑血管造影等[3]。

42 脑血栓形成的针灸治疗 421 急性期

急性期以风池、风府、承浆、人中、十宣等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留针。同时应配合中西药物积极抢救。

422 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以内关、水沟、三阴交为主穴,极泉、尺泽、委中为辅穴。

吞咽障碍加风池、廉泉、翳风;手指屈曲不能加合谷;失语加金津、玉液。

操作上,先取主穴,据症加用辅穴[4]。先直刺双内关10~15寸,用提插捻转手法(泻法)1分钟;继刺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五分,用雀啄法(泻法),至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斜刺(与皮肤呈45°角)三阴交,深10~15寸,用提插法(补法),至下肢抽动3次为度;分别直刺极泉、尺泽及委中,深10~15寸,用提插法(泻法),至上肢或下肢抽动3次为度;分别刺风池、翳风,针尖向喉结,深25~30寸,采用快速捻转手法,以吞咽部麻胀为度;合谷针尖宜指向三间处,第二掌骨下缘部位,用提插法(泻法);金津、玉液以三棱针点刺[4]。

每日可根据症状,针刺1~2次,不留针。另外,也可采用电针、头针、耳针、眼针、芒针等方法来治疗[4]。

5

01

锻炼小脑要多走平衡木因为小脑是运动维持平衡器官 锻炼大脑可以多做数学题和英语题或是一些逻辑上的问题多思考下。

02

我们习惯于向前走,但这使肌肉分为经常活动和不经常活动的两部分,影响了整体的平衡。其实早在古籍《山海经》中就有了关于倒走的记载,道家人士也常以此法健身。

03

倒走与向前走使用的肌群不同,可以弥补后者的不足,给不常活动的肌肉以刺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倒走可以锻炼腰脊肌、股四头肌和踝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从而调整脊柱、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长期坚持倒走对腰腿酸痛、抽筋、肌肉萎缩、关节炎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由于倒走属于不自然活动方式,可以锻炼小脑对方向的判断和对人体的协调功能。对于青少年来说,倒走时为了保持平衡,背部脊椎必须伸展,还有预防驼背的功效。

04

提醒:1进行退步走要注意安全,不要跌倒。2锻炼时不要向后扭头,否则,不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你的颈椎也吃不消。3可以前后走交替进行。

0

最新回答 (2条回答)

匿名用户

2019-04-04 回答

第一、对于患者平衡能力的锻炼方式,先是在患者的面前放上一面镜子,让患者通过面前的镜子来改正自己的不是很协调的坐姿,在患者开始坐下的时候可以给患者提供有椅背的作为,等过一段时间之后开始给患者提供没有椅背的座位。然后就就可以让患者进行一些抬腿和抬臀的动作练习,这样对于锻炼患者的协调能力是十分的有效的。

第二、当患者能够在静态的动作中保持平衡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对于一些动态的动作进行训练了,开始的时候患者只需要在室内练习行走即可,不会有任何的束缚,但是在后来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锻炼,比如说是让患者开始在平板上进行行走。

鼻饲法注意事项中叙述正确的有(ABD)。A 长期鼻饲者应每日进行口腔护理;B 服用药片时应将药片研碎、溶解后再注入;C 应隔周与晚间末次喂食后拔管;D 拔管时夹紧胃管末端轻快拔出

鼻饲法主要是用于那些不能用嘴巴吃饭的人,为了保证这一部分人营养的摄入,不会造成营养不良,一句话不会饿死他们,插一个管子,把食物打烂了,然后通过管子输送到胃部,解决患者的吃饭问题、喝水问题或者是吃药的问题,适用于以下病人:

第一、昏迷的病人没有任何意识了,不能吃了。

第二、痴呆的患者痴呆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不会使用咽喉部的肌肉了,不能吞咽了。

第三、由于咽喉部的肌肉有了病变,不能正常的下咽食物,这部分人意识是清楚的,见于咽喉部咀嚼肌的问题,病变可以引起来各种疾病,可以引起来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疾病,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也会引起来,也会有吞咽困难或者是神经的损伤导致的,格林-巴利综合征这种,这是神经根的损伤,颅神经炎甚至于上运动神经元的损伤,

比如说双侧的皮质脑干束都受累的时候,会造成假性的球麻痹,或者是脑干损伤的时候造成真性球麻痹,都会导致咽喉部的吞咽障碍,这部分患者都得要插管鼻饲。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金创痉的病因病机 5 金创痉的症状 6 金创痉的诊断 61 潜伏期 62 前驱期 63 发作期 64 辅助检查 7 需要与金创痉相鉴别的疾病 71 化脓性脑膜炎 72 狂犬病 8 金创痉的治疗 81 辨证治疗 811 风毒在表 8111 症状 8112 辨证分析 8113 治法 8114 方药治疗 812 风毒入里 8121 症状 8122 辨证分析 8123 治法 8124 方药治疗 813 阴虚失养 8131 症状 8132 辨证分析 8133 治法 8134 方药治疗 82 外治法 83 针灸治疗 831 体针 8311 方一 8312 方二 832 耳针 84 其他疗法 841 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 842 镇痉 843 支持疗法 9 金创痉的预防 10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金创痉的穴位 2 治疗金创痉的方剂 3 治疗金创痉的中成药 4 金创痉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金创痉 1 拼音

jīn chuàng jìng

2 英文参考

traumatic tetanu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金创痉(traumatic tetanus)为病名,出《诸病源候论》。是指外伤所致的破伤风[1][2]。

破伤风 (tetanus[3])为病名[4][5]。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称金疮痉[5]、伤痉、金疮中风痉[4]。是指感染破伤风杆菌后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1]。其临床特点是,有皮肉破伤史,有一定潜伏期,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阵发性抽搐,抽搐间歇期全身肌肉仍紧张强直,伴有发热,但神志清醒,多因并发症而死亡。

破伤风病名首见于宋代《太平圣惠方》,云:“身体强直,口噤不能开,四肢颤抖,骨体疼痛,面目喁斜,此皆损伤之处中于风邪,故名破伤风。”

风毒之邪广泛存在,不仅发生于皮肉破伤,手术中消毒不严格,或新生儿脐带污染,或生产及流产处置不当,或褥疮染毒,也可引起破伤风。外伤所致者,称金创痉;产后发生者,称产后痉;新生儿断脐所致者,称脐风摄口。

本病西医亦叫破伤风。

4 金创痉的病因病机

金创痉因风邪侵入皮肤破伤或疮口受邪而致抽风[4][5]。为风毒自创口袭于经络,引动内风所致[5]。现代医学已证实本病为破伤风杆菌从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迅速繁殖产生细菌毒素而引起症状[5]。

金创痉的病因为皮肉破伤,又感受风毒之邪。风毒之邪乘皮肉破伤之处侵袭人内,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外风引动肝风内动,风毒人侵日久,化热化火,使脏腑失调,气血失和,阴损及阳,甚至阴阳离决而死亡。

5 金创痉的症状

初起四肢无力、头痛、两腮酸痛、口噤、颈部转动不灵、发热发冷,进而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舌强口噤,流涎,甚则全身肌紧张,阵发性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频频发作,最后语言、吞咽、呼吸均困难,甚或窒息而死[4][5]。发作频频,轻微 即可诱发抽搐发作[5]。病程进展较快者,预后较差[5]。

6 金创痉的诊断 61 潜伏期

一般在10天左右,短者可1—2天,长者半月至2个月不等。脐带染毒多在5—7天发病,故又称七日风。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62 前驱期

时间较短,仅l一2天,表现有乏力,头晕,头痛,全身不适,咀嚼无力,畏寒低热,烦躁不安,下颌稍感紧张,张口略感困难。反射亢进。创面多于陷无脓,周围皮肤暗红,有疼痛感和牵制感。

63 发作期

典型发作症状是肌肉强直性痉挛和阵发性抽搐。肌肉强直性痉挛,最初是咀嚼肌,依次为面肌、颈项肌、腹背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病人开始感到咀嚼不便,张口困难,随后牙关紧闭,口角向外上方牵引,前额出现皱纹,双眉举起,呈苦笑面容。继而颈项强真,头向后仰,痉挛向四肢延伸,呈现不能坐起,头后仰不能前屈,腰部前凸,称为角弓反张。四肢肌肉收缩时,因屈肌比伸肌有力,肢体可出现屈膝、弯肘、半握拳等姿态。

膈肌和肋间肌痉挛,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直肠和膀胱痉挛可引起便秘和尿潴留。发作性抽搐是指病情严重者,在肌肉强直性痉挛中又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呈自发性、阵发性发作。

在抽搐间歇期患者的肌肉也呈痉挛状,为本病抽搐的特点。亮光、声音、风吹、饮水、触动等都可引起抽搐发作。每次抽搐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患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汗出淋漓,流涎,口吐白沫,牙齿有摩擦声,呼吸气促。

非典型发作的,仅出现破伤部位局部的肌肉强直,不延及全身。

病变后期,患者由于长期肌肉强直、痉挛、抽搐及摄人不足,致体力消耗,面色光白,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合苛肺部感染,或呼吸肌麻痹引起窒息,心肌麻痹引起死亡。

64 辅助检查

发作期血白细胞增高,创口脓液培养有破伤风杆菌生长。

7 需要与金创痉相鉴别的疾病 71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与破伤风一样出现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表现,但化脓性脑膜炎无阵发性抽搐。还有剧烈头痛,高热,喷射性呕吐,易嗜睡昏迷。脑脊液检查有大量白细胞。

72 狂犬病

狂犬病有被犬、猫咬伤皮肉的病史,但狂犬病患者呈兴奋、恐惧状,看见或听到水声,便发生吞咽肌痉挛,称“恐水病”。可因膈肌收缩产生大声呕逆,如犬吠声。

8 金创痉的治疗

破伤风的治疗,初宜祛风定痉,服玉真散或五虎追风散,或脱凡散(蝉衣30g,研极细末)热黄酒送下,取微汗[4]。外治宜清创、扩创及敷玉真散[4]。后期当祛风、解毒、镇痉,用木萸散加减,并配合针灸[4]。或注射破伤风抗毒素[4]。

81 辨证治疗 811 风毒在表

破伤风·风毒在表证(tetanus with pattern of windtoxin in exterior)是指风毒在表,以轻度吞咽困难和牙关紧闭,周身拘急,抽搐较轻,痉挛期短,间歇期较长为常见症的破伤风证候[1]。

8111 症状

轻度吞咽困难,牙关紧闭,周身拘急,抽搐较轻,痉挛期短,间歇期较长;舌淡,苔薄白,脉数。

8112 辨证分析

肌肤破伤,感受风毒之邪,外邪入侵,气血不畅,经络拘急,则吞咽困难,牙关紧闭,周身拘急;风邪在表,受邪较轻,则痉挛期短,间歇期长;舌淡、苔薄白、脉数为风邪在表之象。

8113 治法

祛风镇痉。

8114 方药治疗

玉真散合五虎追风散加减。

812 风毒入里

破伤风·风毒入里证(tetanus with pattern of windtoxin entering interior)是指风毒入里,以角弓反张,频繁而间歇期短的全身肌肉痉挛,高热,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痰涎壅盛,胸腹满闷,腹壁板硬,时时汗出,大便秘结,小便不通,舌质红绛,舌苔黄糙,脉弦数为常见症的破伤风证候[1]。

8121 症状

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高热寒战,全身肌肉痉挛,间歇期短,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痰涎壅盛,胸腹满闷,时时汗出,大便秘结,小便不通;舌红,苔黄,脉弦数。

8122 辨证分析

风邪入里引动内风,故四肢抽搐,角弓反张,肌肉痉挛;风从火化,阳明燥热,故时时汗出,胸腹满闷,大便秘结;热壅于肺,则呼吸急促,痰涎壅盛;热壅于膀胱,则小便不通;邪人肝经,则面色青紫;邪正交争,则高热寒战;舌红绛、苔黄少津、脉弦数为毒邪内盛之象。

8123 治法

熄风镇痉,清热解毒。

8124 方药治疗

木萸散加减。

813 阴虚失养

破伤风·阴虚邪留证(tetanus with pattern of yin deficiency and lingering pathogen)是指阴虚邪留,以抽搐停止,头晕,心悸,口渴,面色萎黄,时而汗出,牙关不适,偶有痉挛或屈伸不利,或肌肤有蚁行感,舌质红,脉细弱无力为常见症的破伤风证候[1]。

8131 症状

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屈伸不利;舌红少苔,脉细无力。

8132 辨证分析

正邪剧争,风毒受挫,正气亦伤,阴血亏耗,不能上荣,则头晕眼花,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阴血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失眠;经脉失养,则手足发麻,屈伸不利;舌红少苔、脉细无力为阴血亏虚之象。

8133 治法

补血养阴,疏通经络。

8134 方药治疗

四物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82 外治法

在使用破伤风抗毒素1小时后,可行清创切除坏死组织,开放创口,先用双氧水冲洗,再用双氧水湿纱布填塞。每天换药时都须用双氧水冲洗,换药后敷料等应严格消毒。创面有残余坏死组织时可用七三丹掺布;创面干净时用生肌散掺布。

83 针灸治疗

注意:体针和耳针疗法均可每日治疗1~3次,或长时间留针数小时至1~2日,但须严防滞针、折针[5]。症状控制后,可用皮内针留置数小时至数日[5]。一般来说,本病多采用综合疗法,针灸可作为一种辅助疗法[5]。

831 体针 8311 方一

取大椎、风府、人中、筋缩、风池、太冲、合谷、阳陵泉等穴为主[5]。牙关紧闭加下关、地仓、颊车;角弓反张加腰阳关、承山、后溪;四肢抽搐加阳陵泉、太冲、曲池[5]。

8312 方二

牙关紧闭取穴下关,颊车、合谷,内庭。

角弓反张取穴风府,大椎、长强、承山、昆仑。

四肢抽搐取穴曲池、外关、合谷、后溪、风市、阳陵泉、申脉、太冲。

832 耳针

取脑、枕、心、神门、缘中等穴,中强 [5]。

84 其他疗法 841 破伤风抗毒素的应用

一经确诊,应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抗毒素的剂量首次应大,以后视病情需要酌情减少,第一次用5万~10万单位,加于500~1000mL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以后视病情变化,可每日由静脉或肌肉注射l万~2万单位,连续用7天。抗毒素注射前应作过敏试验,以免发生过敏反应。皮试阳性者应行脱敏注射:新生儿破伤风,可用破伤风抗毒素0.5万—1万单位,青霉素3万~5万单位,加入0.5%普鲁卡因溶液l0mL做脐周封闭。

842 镇痉

使用镇痉药可以使患者安定,减少对外界 的敏感性,而使痉挛不发或少发,使病人较长时间处于安静和睡眠状态,则治愈的可能性大为增加:一般可用10%水合氯醛,每次口服1015mL或3040mL ,4—6小时1次。巴比妥类药物,如鲁米那0.1—0.2g,肌肉注射。或安定5一l0mg,口服,每日3—4次,或l0mg静脉注射。抽搐特别严重时可用10%~25%硫酸镁溶液l0mL肌肉或静脉注射,在紧急时可肌肉或静脉滴注2.5%硫贲妥钠,每次0.5一1G,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一1000mL中缓慢滴注,用药时应密切观察,以防发生呼吸抑制。

冬眠疗法:效果较好,常用冬眠工号(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杜冷了l00mg),或冬眠合剂m号(工号中氯丙嗪改为乙酰普吗嗪20mg,其他相同),每次1/3—1/2剂量,每4—8小时肌肉注射1次,或1个剂量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成人每日可用1—2个剂量。

843 支持疗法

应给患者以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质等高热量、高营养饮食,用大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以及足够的水分和电解质,并注意纠正酸堿平衡失调,必要时可输新鲜血或血浆。如患者不能进食,可采用鼻饲或静脉高营养疗法:

9 金创痉的预防

1.创口早期彻底清创,宜用双氧水反复冲洗,特别是污染或较深的创口。

2.破伤后常规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最迟伤后不超过24小时。

3.患者隔离监护,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光、声、振动。注意口腔及皮肤的护理,注意营养的摄人。

10

胃癌容易发生肝胰的转移,如果出现黄疸,应当早饭后,喝50—100毫升20%甘露醇注射液。

⑥如果病人呕血便血,应当吃云南白药。

⑦有了腹腔积液,不要抽腹水,更不要腔内化疗。要吃云南白药,应当喝加味[开胃汤]。

⑧巨大肿块会压迫腹腔脏器。压迫肠管,会引起肠道的不全梗阻;应当早饭后,喝50—100毫升20%甘露醇注射液。如果压迫静脉,会引起下肢水肿;如果压迫输尿管,会引起肾盂积水,造成肾功能损害,病人会出现全身水肿;应当在加味[开胃汤]里加入桂支5克,白芍10克。

⑨如果发生骨转移,一定要吃钙片。

⑩如果发热。一般都是癌细胞坏死,引起的吸收热。应当在加味[开胃汤]里加入金银花100克,草决明20克。注意:体温正常之后,要继续治疗7天。

总之,胃癌是危重的,因为他们的胃气已经有问题。如果再使用西医的死光,吃了中西医的毒药,使病人完全丧失了胃气,那就不可救药了。

肝癌都是从慢性肝损伤而来。中国大陆有10%的人有慢性肝损伤,因此肝癌已经逐渐成为第一癌。治疗慢性肝损伤是容易的。然而很多病人却接受了有害的治疗,尤其是化学药物的再伤害。许多人认为维生素是好东西,其实维生素是化学药品。许多人认为,迅速降低转氨酶的药物,是特效药,其实这种药物是化验的干扰剂。许多人认为干扰素是好东西,其实干扰素促进癌基因活跃。那么怎样治疗慢性肝损伤?告诉你,轻的喝点儿加味[开胃汤],喝点牛筋汤;重的再吃点儿[变疰散]就行了;什么大三阳,小三阳,脂肪肝,肝硬化,慢慢就没有了。

③肝癌的关键问题是胃气。由于长期消化吸收机能很差。喝加味[开胃汤]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出现饥饿感。

④肝癌病人在喝加味[开胃汤]的同时,要喝肉汤。一天最少喝六次。鱼肉的份量,不必拘泥于2斤,最好要多一些。同时喝西红柿汁。就像婴儿那样,耐心喂养。最初肉汤里不要加东西;直至病人嚷嚷喝肉汤还是饿,才能用肉汤熬稀饭,用肉汤做面条;但是一定要熟烂。病人又嚷嚷喝肉汤的稀饭,还感觉饿;这时可以吃软的普食。

⑤肝癌病人必需吃软食。一个是肝脏本来就不好,门静脉受阻;另一个是肿块压迫门静脉;就会造成食道静脉曲张。曲张的静脉,像蚯蚓一样,盘绕在食道壁,稍微碰破一点,就会大出血。因此绝对不能吃硬食。有些病人不听这一套,吃月饼,吃油条,甚至吃一块饼干,都发生了大出血,都死了,没有一个活的。

⑥要密切注意大便。如果每天大便稀软,不超过三次,你应当放心。但是如果出现便秘,这是相当危险的;因为肝管堵塞了,就要发生黄疸。你一定在早饭后,喝50—100毫升20%甘露醇注射液。让他的大便稀软,而又不超过三次。

⑦病人容易发生腹腔转移,如果出现黄疸,应当早饭后,喝50—100毫升20%甘露醇注射液。如果病人呕血便血,应当吃云南白药。有了腹腔积液,不要抽腹水,更不要腔内化疗。要吃云南白药,应当喝加味[开胃汤]。

⑧巨大肿块会压迫腹腔脏器。压迫肠管,会引起肠道的不全梗阻;压迫静脉,会引起下肢水肿;应当早饭后,喝50—100毫升20%甘露醇注射液。如果压迫输尿管,会引起肾盂积水,造成肾功能损害,病人会出现全身水肿;应当在加味[开胃汤]里加入桂支5克,白芍10克。

⑨如果发生骨转移,一定要吃钙片。

⑩发热是肝癌最常见的症状。原因有二:第一是管道阻塞造成了继发感染;这时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也可以使用西药抗生素;但是分泌物继续存在,因此要反复发热。第二是癌细胞坏死,引起的吸收热。鉴别这两种症状是困难的,由于癌病人的全血下降,因此白血球不会上升。应当在加味[开胃汤]里加入金银花100克,草决明20克。注意:体温正常之后,要继续治疗7天。

鼻饲时误吸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输注营养液应抬高床头30°,使患者采取半卧位,注意鼻饲管输注速度,监测胃潴留量,胃管出口作一标记,吸痰时动作应轻柔,尽量减少刺激。

鼻饲操作错误的是注入少量温开水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

鼻饲操作注意事项,先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给膳食最后用温开水冲管。药品要研磨碎注入以防胃管堵塞。每次注入量不超过200毫升间隔不小于2小时。鼻饲完毕反折胃管末端,避免灌入空气引起腹胀。夹闭胃管拔管迅速。验证胃管是否在胃内用注射器抽吸出胃液或听气过水声。

鼻饲是一种胃肠内营养的支持方式,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给患者提供必需的食物、营养液、水及药物的方法。

一般鼻饲法可用于以下情况:昏迷患者。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患者,上消化道肿瘤引起吞咽困难患者。不能张口的患者,如破伤风患者。其他患者,如早产儿、病情危重者、拒绝进食者等。进行鼻饲时,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到40度,避免过冷过烫。

鼻饲就是在特殊情况下人工把胃管经鼻腔置入食道中,先把食物用磨碎机打糊,用大注射器连接胃管接头下面的大注食口,连接牢固后,手动加压推杆活塞往患者胃中打水和食物,帮助不能自主吞咽的患者提供水和食物,维持体内代谢、体重和营养。

鼻饲输注的速度过快与量过大易引起恶心、呕吐,可减慢输注速度,液量以递增的方式输入,溶液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以减少对胃肠的。

人因为胃肠蠕动慢,并有输入的营养液潴留于胃肠内,每次输注溶液前先抽吸,以了解胃是否已排空,进食4小时后,可从胃管自胃腔抽出食物则提示有胃潴留,需延长输注间隔,可加服胃动力药,促进胃排空。

常见的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腹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百分之六十二。通常发生于鼻饲开始使用高渗性饮食,胃肠道分泌大量水以稀释溶液的浓度,肠道蠕动加速,易产生腹泻。恶心呕吐:鼻饲输注的速度过快与量过大易引起恶心、呕吐,可减慢输注速度,液量以递增的方式输入。高血糖与低血糖:高糖血症与大量鼻饲高渗糖饮食有关,由于过分强调营养补充,使其配方中呈高糖成分。低糖血症多发生于长期鼻饲饮食而突然停止者。脱水:可由腹泻、尿糖或者摄水不足引起,护理中应逐渐增加饮食的浓度与量,并经常监测电解质变化及尿素氮的水平。误吸: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衰弱、年老或昏迷的病人,有食道返流者尤易发生液体饮食返流,吸入气管。胃潴留:病人因为胃肠蠕动慢,并有输入的营养液潴留于胃肠内造成。需延长输注间隔,促进胃排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