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谈老年性眩晕的三大治疗原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2收藏

中医谈老年性眩晕的三大治疗原则,第1张

进入老年之后,人体的机能会逐渐的下降,很多疾病会不请自来,如老年性眩晕就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那么老年性眩晕该如何治疗呢下面就为大家推荐治疗眩晕的中药验方。

中医认为,思虑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化源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脑失濡养,发为眩晕。或者*欲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

中医认为,老年人眩晕可由痰、风、虚所引起,治疗时有以下三大原则。

一、无痰不作眩

中医认为,脾胃功能受损,水谷精微运化失常而聚溼生痰,痰浊上蒙清窍,令人眩晕。临牀表现为眩晕,头重不举,胸闷恶心,时呕痰涎,不思饮食等。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老年人眩晕怎么办呢治疗时以化溼祛痰为主,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半夏10克,白术15克,茯苓20克,陈皮10克,天麻10克,泽泻15克,牡蛎30克,甘草10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二、无风不作眩

中医认为,肝为风木之脏,主疏泄,性喜条达。忧郁恼怒,疏泄失常,气郁化火,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临牀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口苦耳鸣,面色红赤,血压偏高,此症多因情志 而诱发。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老年人眩晕怎么办呢治疗时以平肝熄风为主,方选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0克,钩藤15克,桅子10克,黄芩10克,石决明30克,川牛膝10克,杜仲10克,夜交藤15克,夏枯草15克,龙胆草10克。水煎2次对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三、无虚不作眩

中医认为,思虑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脾胃素虚,皆能导致化源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脑失濡养,发为眩晕。或者*欲房劳过度,或有遗精滑泄之疾,或年老体衰,肾精耗伤,脑髓不足,也为眩晕之因。

那么,这种情况下的老年人眩晕怎么办呢治疗时可分为两种情况:

若气血亏虚型眩晕,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不华,心慌气短,食少身倦。治宜补益心脾,培补气血,可用归脾汤为主方:黄芪20克,党参2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炒枣仁20克,远志10克,桂圆肉15克,木香10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若肾精耗伤,症见眩晕,精神萎靡,记忆减退,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肾阴虚者,尚可见五心烦热;偏肾阳虚者,尚可见四肢不温。肾阴虚宜滋补肾阴,可用左归饮加减:熟地20克,山萸肉15克,山药30克,枸杞子30克,菊花15克,龟板10克,女贞子15克,牛膝10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肾阳偏虚者,可用右归饮补肾助阳:熟地20克,山药30克,山萸肉15克,菟丝子15克,枸杞子30克,肉苁蓉20克,制附子10克,肉桂10克,鹿角胶15克。水煎2次兑匀,早晚分服,每日1剂。

除了可按照以上中医治则治疗外,还应该注意日常的调理,如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愉快、注意饮食调理等。

眩晕症。一切头昏脑胀,双眼发黑,目眩头晕,民间都叫发晕脑风。西医分析病情复杂而繁琐具体发病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论。

中医认为眩晕。是气血失调。阴阳不平衡。或虚,或痰湿,或阴虚生内风。水湿停聚中焦。上焦二经,心肺气化失力,小肠大肠气机不通调。浊气不能下降。清气不能输送至头顶(何为清气就血液与营养物质及能量)。浊气集聚中焦脾胃,必然影响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和吸收。肾脏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必须经脾胃的运化打磨消化以后,产生的物质和营养。才能够促使人体气血的正常运行。

眩晕症分别分几种类型。虚眩(多为气血不足,心血不足)。痰湿胘(多为水湿浊气下聚中焦脾胃,有胸闷呕吐的感觉)。火眩(分实火眩,虚火眩。实火头眩晕头痛,虚火眩晕头轻脚重)。眩晕症实症少,虚症多。也就是说无虚不成眩晕,十眩有九虚。

辩证辩方治疗:

                      虚火眩晕

<1>虚火胘晕病因,阴虚生内风。无风不作眩晕。眩晕由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而引起,病情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劳累或恼怒而头晕眩,头痛加剧,面色潮红,口苦,血压高。

治疗原则,平肝潜阳,清火熄内风。

附方如下。天麻10g生栀子10g钩藤10g苦丁茶10g黄芩10g石决明20g杜仲15g夜交藤10g牛膝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痰湿眩晕

<2>湿生痰热生风,无痰不作眩晕,眩晕由脾胃失常,致水湿集聚生痰,清阳不升,浊阴不得而降引起。病情表现为眩晕而见头重如包裹(就好像头部被什么东西包住一样,重重的很不舒服)。胸闷恶心,饮食减少。

治疗原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附方如下:天麻10g泽泻10g陈皮10g茯苓30g白术15g半夏15g桂枝5g代赭石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剂。

            虚眩晕(心血虚)

<3>无虚不眩晕,眩晕多为虚。眩晕由心血不足。或肾精亏损,气血不能够充养脑髓而引起。若心血不足常常一有劳累,就会发生眩晕,并且面色苍白,心慌失眠,疲乏懒言,饮食无味减少。

治疗的原则。补气养血见,健运脾胃。可以服用中成药人参归脾丸。

                  肾精虚眩晕

若肾精亏损,常有精神疲乏,耳鸣遗精,腰膝酸软,记忆减退,治疗原则,补肾填精。可以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按说明书正确服用。

附方四首治眩晕。摘录千家妙方。

              1风火痰湿眩晕

化痰熄风安神方:

麦冬15g胆南星15g菖蒲15g生地15g牡蛎25g珍珠母25g丹皮15g赤芍15g焦三仙30g陈皮15g法半夏15g合欢花25g茯苓25g生铁落15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2虚眩晕

止眩晕汤:

钩藤30g菊花10g法半夏10g夏枯草10g茯苓10g竹茹5g白木10g生地30g车前子30g(布包煎)牛膝15g珍珠母30g枸杞子12g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3滋阴定眩汤(虚眩晕)

珍珠母30g沙参30g白芍20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菊花10g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4眩晕汤(虚眩晕气血不足)

枸杞子15g女贞子15g牛膝15g当归15g桑寄生15g党参30g炙黄芪30g菊花10g陈皮10g法半夏10g石菖蒲10g白蒺藜15g生牡蛎30g煅磁石10g(后二味另包先煎二十分钟)。

水煎服早晚饭后服用每日一剂。

本文只代表作者观点,用药需谨慎。

天麻为中药名,出自《雷公炮炙论》。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 的干燥块茎。

天麻在中国已有两千年的使用历史,在历代本草中列为上品,其记述最早见于《神家本草经》。块茎主要含天麻素等成分。性平、味甘,有息风、止痉的功能。主治眩晕、头痛、四肢拘挛、麻木、神经衰弱、失眠、风湿疼痛、小儿惊风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天麻 [ 最后修订于2018/3/13 2:04:09 共356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组成:五味子10克、酸枣仁10克、山药10克、当归10克、桂圆肉(去核)7个。

用法:水煎,每日1剂。

功能:养血补心,镇静止晕。

主治:美尼尔氏病。有严重外感者不宜。

方解:此方取五味子酸敛益肾以止晕,用酸枣仁养心宁神以镇静。此二药为君。当归养血,益心宁神以助君药。山药健脾,古云“无痰不作眩”,脾土一健,脾气旺而可以制阻成痰之化源,共司臣使之职。桂圆益脾兼养心,是为使药。全方配合,颇具古风。

加减运用:除有外邪或肠胃积食者不宜用之外,基本上无其他禁忌或严格的辨证论治要求,故而最为西医界所乐用。如头痛严重者,加石决明、钩藤。伴有高血压者,加代赭石、罗布麻。正气虚弱者,加黄芪。畏光畏声严重者,加朱茯苓。泛恶作呕者,加姜半夏、姜竹茹。便闭者,加草决明、火麻仁。痰浊严重者,加天竺黄、青礞石。

注:此方作者在1955年《新中医药》3月号第88页发表后,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其中很多是西医界朋友,来函讨论或询问。至今西医界也多采用。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使用的“五味子合剂”,完全原方照录。他们的评价是“治疗轻症眩晕,有一定疗效”(见朱纪如编《美尼尔氏病》第195页)。如其能运用中医的辨证加减,相信“重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杨氏家藏方》卷八:五生丸处方天南星(生姜汁浸一宿,焙干)半夏(汤洗七次)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天麻白矾(枯)各30克朱砂6克(别研为衣)制法上药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风痰上扰,头目眩晕,呕吐痰涎。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生姜汤送下。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证治准绳·类方》卷五:五生丸处方南星半夏川乌白附子各30克大豆(去皮称)75克制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痫证。用法用量每服3~5丸,不过7丸,姜汤下。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准绳·类方》卷五方名五生丸组成川乌头半两,附子半两(各生用,去皮脐),天南星半两(生),半夏半两(生),干生姜半两。主治风痫。用法用量每服5丸,冷酒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煮大豆汁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普济方》卷二四二方名五生丸组成川乌、草乌、南星、五灵脂、没药各等分(生用)。主治风毒,干湿脚气,浑身一切风痛,及服诸药不得效者。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以醋调五灵脂末作膏子,研和为丸,如梧桐子大。《玉机微义》卷四十一引李仲南方方名五生丸组成南星1两,半夏1两,川乌1两,白附子1两,大豆(去皮)1两。主治风痫有痰,阴脉弦细缓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至5丸,不过7丸,生姜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普济方》卷二四一引《卫生家宝》方名五生丸组成金毛狗脊1两(去毛),川乌1两,防风1两(去芦),川萆薢1两,蓬莪术1两(日晒干)。主治脚气,及风气攻四肢。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盐汤、盐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圣济总录》卷十五方名五生丸组成干姜1两(不炮),乌头1两(生,去皮脐),半夏1两(生用),附子1两(生,去皮脐),大豆末(生用)。主治痫疾。用法用量每服3丸,冷酒送下。制备方法上药除大豆末外,细锉,捣

详见百科词条:五生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3:40:27 共81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急救回生丹处方朱砂45克冰片09克薄荷冰06克粉甘草(细末)3克制法上药共研细。功能主治解毒强心,辟秽和中。治霍乱吐泻转筋,诸般痧证暴病,头目眩晕,咽喉肿痛,赤痢腹疼,急性淋证。用法用量分三次服,开水送下,每隔半小时服一次。服后温覆得汗即愈。服一次即得汗者,后二次仍宜服之,若服完一剂未全愈者,可继续再服一剂。备注原书谓:“若其吐泻已久,气息奄奄有将脱之势,但服此药恐不能挽回,宜加服急救回阳汤。”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衷中参西》上册方名急救回生丹组成朱砂(顶高者)1钱5分,冰片3分,薄荷冰2分,粉甘草1钱(细末)。主治霍乱吐泻转筋,诸般痧症暴病,头目眩晕,咽喉肿痛,赤痢腹疼,急性淋证。用法用量分作3次服,开水送下,约半小时服1次。若吐剧者,宜于甫吐后急服之;若于将吐时服之,恐药未暇展布即吐出。服后温覆得汗即愈。服1次即得汗者,后2次仍宜服之;若服完1剂未全愈者,可接续再服1剂。若其吐泻已久,气息奄奄,有将脱之势,但服此药恐不能挽回,宜接服急救回阳汤。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药禁忌体弱者及孕妇忌服。临床应用霍乱脱证:辽宁寇姓媪,年过六旬,孟秋下旬染霍乱,经医数人调治两日,病势垂危。其证从前吐泻交作,至此吐泻全无,奄奄一息,昏昏似睡,肢体甚凉,六脉全无,询之略能言语,唯觉心中发热难受。处方:镜面朱砂一钱半,粉甘草一钱(细面),冰片三分,薄荷冰二分,共研细末,分作三次服。病急者四十分钟服一次,病缓者一点钟服一次,开水送下、复诊:将药末分三次服完,心热与难受皆愈强半。各家论述朱砂能解心中窜入之毒,且又重坠,善止呕吐,俾服药后不致吐出;此方中冰片,宜用樟脑炼成者,因樟脑之性,原善振兴心脏,通活周身血脉,尤善消除毒菌,特其味稍劣,炼之为冰片,味较清馥,且经炼而其力又易上升至脑,以清脑中之毒也;薄荷冰善解虎列拉(即霍乱)之毒,且其味辛烈香窜,无窍不通,无微不

详见百科词条:急救回生丹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5:03:34 共91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