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耳伤寒·热入营血证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黄耳伤寒·热入营血证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黄耳伤寒·热入营血证的症状 5 证候分析 6 黄耳伤寒·热入营血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612 方药 62 外治法 7 黄耳伤寒患者的护理 8 黄耳伤寒的预防 9 脓耳患者日常保健 10 关于黄耳伤寒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黄耳伤寒·热入营血证 1 拼音

huáng ěr shāng hán ·rè rù yíng xuè zhèng

2 英文参考

coldattackdue to purulent ear with pattern of heat entering nutrientblood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黄耳伤寒·热入营血证(coldattackdue to purulent ear with pattern of heat entering nutrientblood)是指热入营血,以耳内流脓臭秽,突然脓液减少,耳痛剧烈,头痛如劈,项强,呕吐,憎寒壮热,心烦躁扰,但神志尚清,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黄耳伤寒证候[1]。

4 黄耳伤寒·热入营血证的症状

黄耳伤寒·热入营血证患者耳内流脓日久,或流脓臭秽黑腐,突然脓液减少,耳痛剧烈,出现憎寒壮热,头痛如劈,颈项强硬,呕吐,心烦躁扰,但神志尚清,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2][1]。

5 证候分析

热毒内侵,脓汁内流,故耳流脓突然减少,热毒炽盛,邪正相搏,则憎寒壮热;邪热内困,上逆,故头痛如劈,颈项强;热在营血,故心烦躁扰,呕吐;舌质红绛,脉细数无苔,为热伤营阴[2]。

6 黄耳伤寒·热入营血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611 治法

清营凉血、泄热解毒[2]。

612 方药

可用清营汤[备注]清营汤(《温病条辨》):犀角、生地黄、玄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金银花、连翘加减治疗:方中犀角、黄连清心营之热邪,生地、玄参、麦冬、丹参凉血解毒,滋营养阴,金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2]。

或用清瘟败毒散[备注]清瘟败毒散(《疫疹一得》):生石膏、生地黄、犀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牡丹皮、淡竹叶加减治疗,取其大清气血之热而解毒祛邪[2]。

62 外治法

1)清除耳道内脓液:可用消毒棉签揩净。若脓液较粘稠,可先用稀白醋液或3%双氧水洗涤。清除耳道内的积脓,有利于脓液流出,也有利于使用药物。[3]

2)滴耳: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湿去脓作用的药液滴耳,如黄连滴耳液,或用新鲜虎耳草捣汁或入地金牛根磨醋滴耳,每天5~6次。[3]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外俱用酱茄内自然油滴之,俟脓净换滴耳油,时时滴入,肿消生肌自愈。滴耳油,核桃仁研烂,拧油去渣,得油一钱,兑冰片二分,每用少许,滴于耳内。”

3)吹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敛湿去脓作用的药物吹耳,如烂耳散、红棉散等,吹药前应先将耳道内脓液及残留药物清除干净,每次吹入药散也不宜过多,以免药散堆积耳道,妨碍脓液引流而引起不良效果。[3]

《临证指南》:“外用龙骨、五倍子、乳香、枯矾、血余炭,等分为末,卷净吹之”

7 黄耳伤寒患者的护理

黄耳伤寒病情变化迅速而危重,故护理上尤其要注意密切观察及详细记录病情的变化,必要时可由专人守护,以便及时进行处理[2]。

如患者神志不清,可急针人中、十宣、涌泉等穴[2]。

如患者呕吐或有痰涎,要将呕吐物、痰涎清除干净,保持呼吸道通畅[2]。

8 黄耳伤寒的预防

及早防治脓耳,是预防黄耳伤寒的关键,脓耳患者,有头痛、呕吐、神志变化等情况出现,要及早处理,以免病情转向严重。

预防脓耳的关键是提高抗病能力[3]。小儿患麻疹、疫喉痧等疾病后,抵抗力降低,容易罹患本病,更要注意预防,发现耳部症状,及时进行诊治,以免致成流脓[3]。

乳儿哺乳 不当,也易引致本病,故要戒除卧位哺乳的习惯,以免由于乳汁滥入耳窍诱发本病[3]。

另外,避免污水入耳,有水入耳时,要及早拭抹干净,保持耳道的清洁卫生[3]。

脓耳初起者,要及早彻底地进行治疗,以免迁延日久演变成慢性,或变生他证[3]。

因眼睑闭合不良,露出白睛,可戴防尘眼镜,或用纱布块覆盖,以防灰尘入眼,引起染毒[4]。

9 脓耳患者日常保健

脓耳的护理,要注意经常将耳内脓液清除干净及正确使用滴耳、吹耳药物,滴耳、吹耳前清除脓液及停积的药粉,滴耳时宜侧卧,患耳向上,滴入药液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使药液能达患处,并停留较长时间。吹耳药物宜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吹入不宜过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碍引流。另外,密切观察病情尤要注意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预防或及时发现脓耳变证。[3]

在饮食上要少食蛋类、豆类制品及其他引发邪毒的食物[3]。

患脓耳而耳膜穿孔未愈者,应禁忌游泳,以免水入耳中,加重病情[3]。

10 关于黄耳伤寒

黄耳伤寒(coldattack due to purulent ear otogenic intracranial infection)为病证名[5]。出于明·孙一奎《赤水玄珠》。又称黄耳类伤寒[2]。是指以耳内流脓、高热如焚、头痛如劈、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神志不清等为主要表现的脓耳变证[1]。是脓耳失治变证中的重候[2]。由脓耳邪毒壅盛,入于营血,扰乱心神或引动肝风而致[2]。若治之不及时,每可危及生命,故应密切注意病情发展,及时积极进行抢救[2]。

有关黄耳伤寒的病源及症状描述,早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凡患耳中策策痛者,皆是风入于肾之经也,不治流入肾,则卒然变脊强背直,成痉也。若因痛而肿生痈疖,脓溃邪气歇,则不成痉。所以然者,足少阴为肾之经,宗脉之所聚,其气通于耳。上焦有风邪,入于头脑,流至耳内,与气相击,故耳中痛,耳为肾候,其气相通,肾候腰脊,主骨髓,故邪流入肾,脊强背直。”

黄耳伤寒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中耳炎颅内并发症的危重阶段[2]。

黄耳伤寒类似化脓性中耳炎、耳源性颅内感染[5]。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耳闭的病因病机 5 耳闭的症状 6 耳闭的诊断 7 需要与耳闭相鉴别的疾病 8 耳闭的治疗 81 辨证分型 82 证候分析 83 方药治疗 831 治法 832 方药 84 针灸治疗 841 体针 842 穴位注射 85 其他疗法 9 耳闭患者日常保健 10 耳闭的预防 11 关于耳聋 12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闭的方剂 2 治疗耳闭的穴位 3 治疗耳闭的中成药 4 耳闭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耳闭 1 拼音

ěr bì

2 英文参考

blocked ea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eafnes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eafnes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ear block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chronic non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耳闭(ear block;chronic non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为病证名[1]。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及听力下降日久为主要表现的耳病[2]。病初起,耳内胀而兼痛者称为耳胀或耳胀痛。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耳闭不可以听。”

《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耳聋证,“…其证有五:曰火闭、曰气闭、曰邪闭、曰窍闭、曰虚闭。”

耳闭与西医的慢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相似[3]。

因耳胀、耳闭、每兼耳鸣,妨碍听觉,故也属“卒聋”、“风聋”、“气闭耳聋”范畴。可与“耳鸣、耳聋”互参[3]。

4 耳闭的病因病机

外感内伤皆可导致耳闭[1]。

耳闭多由耳胀失治,或反复发作,以致邪毒滞留,气血瘀滞,脉络受阻,耳窍闭塞而致,或因脾肾虚损,精气不足,不能上注,耳窍失养,以致闭塞失用而成[3]。

《医林绳墨》卷七:“耳闭者,乃属少阳三焦之经气之闭也。”

5 耳闭的症状

患者耳内胀闷堵塞及听力下降日久,闻声不真[1][2]。

患者耳内胀闷堵塞感,日久不愈,甚则如物阻隔,听力减退,逐渐加重。耳鸣如蝉,或声音嘈杂[3]。

检查见耳道干净,耳膜内陷明显,甚至粘连,活动度减低,耳膜有灰白色沉积斑块[3]。

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3]。

全身症状不明显,或有脾虚、肾虚的症状表现[3]:

脾虚,则饮食减少,腹胀,便溏,疲倦,唇色淡白无华,舌质淡白,脉缓细[3]。

肾虚则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症状比较明显,头晕眼花,失眠多梦,遗泄;以肾阴虚为主者兼见五心烦热,咽干舌燥,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以肾阳虚为主者,兼见面色㿠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3]。

6 耳闭的诊断

耳闭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症状,但耳道检查,并无物堵为其特点[3]。每兼有耳鸣、听力下降,病变有新久不同[3]。

7 需要与耳闭相鉴别的疾病

临床诊断时,要注意排除其他耳病引起的耳内胀闷症状[3]:

耳内有耵聍或异物堵塞而出现胀闷堵塞感者,将耵聍或异物取出,耳胀闷堵塞感等症状便随之消失或减轻,故容易鉴别[3]。

脓耳耳膜未穿溃时,也有胀闷堵塞感,但脓耳耳内疼痛较剧烈,耳膜红肿也较明显,在剧烈耳痛之后,耳膜可以穿溃而流脓,故可以鉴别[3]。

8 耳闭的治疗 81 辨证分型

耳闭·气滞血瘀证(ear block with pattern of 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是指气滞血瘀,以耳内胀闷堵塞感,日久不愈,听力明显减退,鼓膜极度内陷,甚则粘连,或鼓膜增厚,有灰白色沉积斑,舌质淡暗,或边有瘀点,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耳闭证候[2]。

耳闭·脾虚湿困证(ear block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是指脾虚湿困,以耳内胀闷堵塞感,日久不愈,听力渐降,鼓膜内陷、混浊或有积液征,或伴胸闷纳呆、腹胀便溏、肢倦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红,或舌体胖,边有齿印,脉细滑或细缓等为常见症的耳闭证候[2]。

82 证候分析

耳胀失治或反复发作,以致邪毒滞留耳窍,气滞血瘀,故耳内堵塞胀闷感明显,日久不愈,甚则如物阻隔,听力减退,逐渐加重[3]。

脾肾精气亏虚,不能上荣耳窍,以致耳膜内陷,失去正常光泽,或见灰白色沉积斑块[3]。

因耳膜失其正常功能,故声音传导受到障碍,听力减退,日渐加重[3]。

由于有以脾气虚弱为主,有以肾阴虚或肾阳虚为主,故临床见症也有不同[3]。

83 方药治疗 831 治法

宜行气活血,通窍开闭[3]。

832 方药

可用《医林改错》方通气散或《医学准绳六要》方通气散。两方药物虽不相同,但总以行气活血通窍为宗旨,临床可以根据病情不同而选用[3]。

通气散(《医林改错》方)[备注]通气散(《医林改错》):柴胡、香附、川芎加赤芍、菖蒲等药:通气散中香附、川芎、赤芍行气活血,柴胡为入少阳经主药,轻清行气,配以石菖蒲行气通窍,使耳窍之气行血活,故能通窍开闭[3]。

若症情较重,可配合通窍活血汤[备注]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生姜、红枣、麝香:借麝香芳香走窜之力雄厚而通窍,配合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行气活血,佐以生姜、红枣调和营卫而散邪[3]。

《医林改错》卷上:“耳孔内小管道通脑,管外有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晚服此方,早服通气散,一日两付,三二十年耳聋可愈。”

通气散(《医学准绳六要》方)[备注]通气散(《医学准绳六要》):茴香、木香、人参、延胡索、陈皮、菖蒲、羌活、僵蚕、川芎、蝉衣、穿山甲、甘草:以茴香、木香、延胡索、石菖蒲、川芎行气活血通窍,并用人参、甘草、陈皮、僵蚕等健脾益气,除痰通络[3]。

若见脾虚症状,宜健脾益气配以通窍之法,用补中益气汤[备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黄芪、炙甘草、党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合通气散加减;若肝肾阴虚者,宣滋补肝肾配以通窍之法,用耳聋左慈丸[备注]耳聋左慈丸(重订广温热论):熟地黄、淮山药、山萸肉、牡丹皮、泽泻、茯苓、五味子、磁石、石菖蒲合通气散加减;肾阳虚者,宜温补肾阳配以通窍之法,用附桂八味丸[备注]附桂八味丸(又名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泽泻、获苓、淮山药、炮附子、肉挂心合通气散加减[3]。

84 针灸治疗 841 体针

除在耳周局部取穴外(参考“风邪侵袭,经气痞塞”型),脾虚者,选加足兰里、中脘、脾俞等;肝肾阳虚者,选配三阴交、关元、肝俞、肾俞等有强壮作用之穴位;虚寒者可用艾灸法,每天1次[3]。

842 穴位注射

取听官、翳风、耳门等穴,注入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03~05 ml[3]。

85 其他疗法

宜常行鼓气吹张法,即捏鼻、闭唇、鼓气,使气进入耳窍内,此时耳膜可有向外膨胀的感觉,若鼓气吹张失败时,则无这种感觉。若有鼻塞流涕多者,不宜行此治法[3]。

也可采用咽鼓管金属导管吹张法[3]。

9 耳闭患者日常保健

耳胀初起,多有鼻塞流涕等症状,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适当使用滴鼻药物,擤鼻涕要有正确方法,防止将鼻涕推入耳窍,加重耳胀痛症状,或引起染毒,演变为脓耳[3]。

10 耳闭的预防

预防耳胀,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积极防治伤风感冒及鼻部疾病。“鸣天鼓”导引法对本病有保健预防作用[3]。

11 关于耳聋

耳聋(deafness)为病证名[4]。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是指以听觉障碍,轻者听而不真,重者不闻外声为主要表现的耳病[2]。先天、后天、外感、内伤、外伤、老年等皆可致耳聋[4]。耳聋是耳病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也像耳鸣一样,可以作为许多疾病的并发症,也有单独发作者。

《左传》:“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

《释名》解释为:“聋,笼也。如在蒙茏之内,听不察也。”

症状名耳聋是指不同程度听力减退的表现[2]。

详见耳聋条。

12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枣花内障的方剂 2 治疗枣花内障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枣花内障 1 拼音

zǎo huā nèi zhàng

2 注解

枣花内障 病名。见《眼科捷径》。即枣花翳内障。详见该条。

治疗枣花内障的方剂 枣花翳还睛散

风2钱,黑参2钱,黄芩1钱半,茯苓2钱。主治:枣花内障。怒伤肝胆,脑邪热冲入目中,风轮旁边,白睛之内

四胆丸

研)1钱。主治:偃月内障,翳如凝脂,一边厚,一边薄,状如偃月,针后;及内障枣花翳针后。用法用量:每

堕翳丸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内障浮翳及枣花翳针后。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

枸杞菟丝汤

、密蒙花、当归、石决明、龙胆草。功能主治:枣花翳内障。用法用量:上水煎,磨石蟹汁冲入,食后服。摘录:

鹿茸石斛丸

能主治:退昏,除内障膜。主肝肾虚,血气不能营养于睛,致目久视(目巟)(目巟),有黑花簇簇,雾气昏昏,

更多治疗枣花内障的方剂

治疗枣花内障的中成药 补肾丸

(洗),枸杞子1两,青盐1分(后入)。主治:圆翳内障,眩晕目糊,或齿痛脓耳。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

山药丸

1两;阳弱,加续断1两。制备方法:上为细末,蜜同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魏氏家藏方》卷四:方名:山

石膏散

钱。主治:《眼科全书》卷三方之石膏散主治雷头风,内障。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水煎,食后服。制备方法:

更多治疗枣花内障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枣花内障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总纲]枣花翳歌

。   坠翳丸方见偃月内障下   注[1]枣花内障者,风轮傍边,白睛之内,映出白翳,如枣花锯齿之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六十一眼科]病机

色,其翳上下皆平,中有如横剑之状,宜服还睛丸。枣花内障(十)此证头旋脑热,痛痒不休,眼前常见黄黑花,

《眼科心法要诀》:[卷一]枣花翳歌

车知茺。人参防黑黄芩茯,坠翳丸服可收功。注枣花内障者,风轮傍边,白睛之内,映出白翳,如枣花锯齿之

《明目至宝》:[卷二眼科七十二证受疾之因]枣花内障

枣花内障图\p05c17a13bmp鹧鸪天肝脏停留热贼风,痛如针刺病来攻。周遭微细如鱼子

《医宗金鉴》:[外科卷下总纲]内障总名歌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定义 4 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的症状 5 关于脓耳眩晕 6 关于脓耳变证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的穴位 2 治疗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的方剂 3 治疗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的中成药 4 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 1 拼音

nóng ěr xuàn yūn ·pí xū shī kùn zhèng

2 英文参考

vertigo due to purulent ear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vertigo due to purulent ear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是指脾虚湿困,以眩晕反复发作,头额重胀,耳鸣失聪,耳内流脓,缠绵不愈,脓液腐臭,伴胸闷泛恶、痰涎多、倦怠无力、纳少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白润,脉缓弱或濡滑等为常见症的脓耳眩晕证候[1]。

4 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的症状

脓耳眩晕·脾虚湿困证患者眩晕反复发作,头额重胀,耳鸣失聪,耳内流脓,缠绵不愈,脓液腐臭,伴胸闷泛恶、痰涎多、倦怠无力、纳少便溏、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苔白润,脉缓弱或濡滑[1]。

5 关于脓耳眩晕

脓耳眩晕(vertigo due to purulent ear)是指以耳内流脓、头晕目眩、天旋地转为主要表现的脓耳变证[1]。

6 关于脓耳变证

脓耳变证(deteriorated case of purulent ear)是指脓耳变生的耳后附骨痈(耳根毒)、脓耳面瘫(脓耳口眼㖞斜)、脓耳眩晕及黄耳伤寒等病证[1]。

脓耳变证多因脓耳邪毒炽盛,或治疗不当,邪毒久蕴,腐蚀骨质,脓汁流窜,邪毒扩散而变生他证。故病情更为复杂、严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2]。

脓耳(purulent ear;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为病证名[3][4]。又称聤耳[4]、耳疳[5]、缠耳[6]、耳底子[5]、耳痈[5]、耳湿[5]、耳中生毒[5],为五般聤耳之一[3]。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耳病[1][6][7]。有急慢、虚实之分[5]。脓耳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多发于小儿。常致听力损害,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及生活,甚至可以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应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外科大成》卷三:“耳疳者,为耳内流出脓水臭秽也。书有云:出黄脓为聤耳;红脓为风耳;白脓为缠耳;青脓为震耳。”

《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之名,更有五般,常出黄脓者,谓之停耳;常出红脓者,谓之脓耳;耳内疳臭者,谓之冱耳;白脓出者,谓之缠耳;耳内虚鸣,时出青脓者,谓之囊耳。”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名缠耳;出黄脓者,名聤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

脓耳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中耳炎[5]。

详见脓耳、脓耳变证条。

7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