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识:中国回族穆斯林的文化特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4收藏

宗教知识:中国回族穆斯林的文化特色,第1张

一、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教育体制——经堂教育

早在伊斯兰教初传中国之初,回族穆斯林就在宗教活动和宗教生活中自发地进行伊斯兰启蒙教育。到了明末,陕西咸阳渭城人胡登洲首倡经堂教育。他率先出资在家中招收弟子,讲经传道。后来,他转向清真寺办学,半靠自己的财力,半靠清真寺的供给和穆斯林的施舍,其弟子越来越多。就这样,胡登洲揭开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序幕。后来,各地清真寺纷纷效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教育体制。

我国清真寺建筑是左右对称的风格,一般在主体建筑礼拜大殿的前边建有南北对称的厢房,北边的厢房作为阿訇讲经的地方,称为经堂。胡登洲因在清真寺经堂办学,所以称作经堂教育、寺院教育或回文教育。

经堂教育有小学、中学和大学三个层次,其中,小学部也称为经学,一般招收 6-7 岁的穆斯林儿童入学,主要教授初级阿拉伯语的拼读和一般的宗教常识。大学专门培养新的阿訇,学生称作“海里凡”、“满拉”或“老师夫”。教师为特聘阿訇,被尊称为经师、明经、开学阿訇或乌斯托等。

早期经堂教育所使用的教材及经典,主要依靠学生抄写。在经堂教学中,师生们主要使用“经堂语”进行教学。经堂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将汉语、阿拉伯语、波斯语中的不同词汇或词组拼合成句子和文章。

经堂教育为伊斯兰教培养了大批人才,造就了一批、学者和阿訇,使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由口授家传转变为学校教育,同时启动了汉文译著活动。

二、开展了独具特色的汉文译著活动

回族穆斯林的汉文译著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明末王岱舆译《正教真诠》开汉文译著活动的先河,张中、伍遵契先后加入汉译活动,此为汉文译著活动的第一阶段。上述作者的译著中虽有儒家或佛教的影子,但伊斯兰教的特征比较明显。他们敢于同佛教、道教就宗教问题和世俗问题进行对话,也敢于质疑宋明理学的一些观点。

第一阶段汉文译著活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有:王岱舆的《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希真正答》;张中的《归真总义》、《四篇要道》、《克理默解》;伍遵契的《修真蒙引》、《归真要道》等。

汉文译著活动的第二阶段从马注开始译著《清真指南》始,至金天柱完成《清真释疑》为止。此时期有代表性的汉文译著,已看不出单纯的伊斯兰特质,而采取了明显的伊斯兰教与儒家文化结合的形式,同时具有伊斯兰教和儒家学说的双重特征。本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马注的《清真指南》、刘智的《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和《天方至圣实录》等;金天柱的《清真释疑》等。其中,以刘智的著作影响,他本人也被认为是将“以儒诠经”运动推向高潮的代表人物。刘智的《天方典礼》还被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存目中,这也是惟一收入其中的中国伊斯兰教著作,可见其重要性和代表性。

随着活动中心逐步转移到了云南,遂进入汉文译著的第三阶段。此时期的汉译范围扩大到了天文、地理、文学和《古兰经》。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有:马德新的《大化总归》、《四典要会》、《性命宗旨》、《道行究竟》和《视天大赞集解》等。

以儒诠经运动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使中国伊斯兰教的民族化特色更为突出。

三、建筑、姓名、服饰的中国化

在清真寺建筑方面,中国内地的多数清真寺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形式,照壁矗立门前,雕梁画栋、楹联匾额存于寺内。这与阿拉伯国家绿色圆顶清真寺有鲜明的区别。

在宗教节日方面,中国穆斯林十分重视伊斯兰教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古尔邦节在中国还被通用汉语的穆斯林称为 “忠孝节”,显示出融合了中国儒家文化的伊斯兰特色。中国穆斯林的圣纪节也很有特色,可以在教历 3 月里任意一天举行,作“尔麦里”(即念经作善事)、宰杀牛羊,设宴聚餐,纪念穆圣。这与阿拉伯国家的圣纪节完全不同,他们的圣纪节是在教历 3 月 12 日 纪念穆罕默德诞辰。

从宗教习俗来看,中国穆斯林在姓名、衣着、婚丧等方面都已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因素。

回族在元代多使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作名字,如忽撒马丁等。元代政治家典赤·瞻思丁之子纳速拉丁在陕西做官时,生有 9 个儿子,将自己的名字拆成四姓纳、速、拉、丁分给儿子后,又按穆罕默德的名字划姓马、哈、穆、达。还因回族崇尚白色,又使用“白”姓。因此,回族中姓这 9 个姓的较多。在和汉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回族穆斯林使用汉姓。回民大多有经名即阿拉伯文名,用历有名的 25 个先知、大贤的名字给男孩起经名,如易卜拉欣、穆萨等。女孩多用圣妻和女贤的名字起经名,如海底彻、麦尔彦等。在社会交往中,汉文名之前加上经名,形成中国回族特有的姓名,如男子用阿里·哈德宽,妇女用阿依莎·丁莉等。

回族先民的服饰与汉族服饰有很大差别,明朝以后回族服饰逐渐汉化,但仍保留着回族特征:妇女戴盖头,男子戴白帽。所谓盖头,实际上是妇女使用的特殊头巾,佩戴时,将头发、耳朵、脖子等遮在头巾里面。回族男子爱戴白色平顶小圆帽或五角、六角、八角白色小帽,这种帽子又被称礼拜帽,男子做礼拜时都要戴。

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伦理道德体系

在伦理道德方面,回族伊斯兰学者以中国传统的“三纲五常”、“忠孝名教”等伦理道德来阐释伊斯兰教的“认主独一”和伊斯兰教的功课。一方面坚持了伊斯兰教的根本信仰和《古兰经》、《圣训》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也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并将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道德体系。

伊斯兰教教义中有六大信仰: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后世、信前定,其中最根本的是“认主独一”即信安拉。明末清初的王岱舆、刘智等伊斯兰学者将“认主独一”的教义与儒家的太极学说有机结合起来。在承认万物统一于五行,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本无极的太极学说的前提下,又提出在无极和太极之先,还有一个“造化之原主”——真主(或称真一、真宰)。真主才是造化天地万物的本体和世界万物的总根源。这样既坚持了伊斯兰教关于“一切非主,惟有真主”的基本信仰,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认主独一”的教义。

对于神权与王权的关系,伊斯兰教认为必须“忠于真主”,但这违背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为了调和这一矛盾,中国伊斯兰学者提出,只忠 于 君,不忠于主,不是“真忠”;只忠于主,不忠 于 君,不是“正道”。必须忠于主,也忠 于 君。很好地解决了伊斯兰教在中国遇到的神权与王权的矛盾。

在伦理方面,回族穆斯林将《古兰经》和《圣训》的基本原理与儒家伦理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伦理体系。刘智在《天方典礼》一书中,用“五典”概括了这一体系,“五典”内容及其排列须序为: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

刘智认为安拉创造了天地万物和人类始祖阿丹、哈娃,同时创造了“五典”,并把“五典”作为人类行为准则。伊斯兰教还设立了“五功”:念作证词(简称念),坚持礼拜(礼),斋戒一月(斋),交纳天课(课),麦加朝觐(朝)。要求以“五功”完成天道,以“五典”完成人道。

另外,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融合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地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回族伊斯兰教门宦制度。

可见,中国伊斯兰教的民族化特色是十分鲜明的。它把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意识形态加入到理解、注释伊斯兰教的经典中;把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哲学和儒家伦理道德进行了有机地结合;适应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环境形成了中国回族穆斯林的文化特色,使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更好地适应了中国传统和现实社会,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人口有64万人。在区域分布上,全省各县(市、区)几乎都有回族居住。

村寨介绍:

民回族村落主要由民居楼、清真寺及街区等建筑群组成,并有园林园艺景致点缀其间,较完整地表现了云南回民建筑的布局风格与构建特征。

民居建筑:

民回族村落主要由民居楼、清真寺及街区等建筑群组成,并有园林园艺景致点缀其间,较完整地表现了云南回民建筑的布局风格与构建特征。

宗教信仰:

信仰伊斯兰教,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信徒称之为“穆斯林”。回族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遵奉《古兰经》、圣训,履行五大功课。

礼仪习俗:

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遵循教规,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不吃动物的血液和自死动物以及凶猛禽兽的肉,尤其禁食猪肉、狗肉、马肉、驴骡肉,穆斯林甚至避讳谈“猪”字,把它称为“黑牲口”。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

语言:

回族的通用语为华语,第二语言为阿拉伯语。

婚俗:

回族的婚姻必须遵循伊斯兰教的规定,视结婚为天命和圣行。婚姻须双方同意,在自愿的原则下,经家长和媒人施以聘礼,合乎教规手续,才能举行婚礼。婚前要由男方下聘订亲,并择婚礼日期。订新叫吃粮茶,结婚要请阿訇赞圣证婚,“赞圣”就是赞美安拉促成了这一对青年的美满婚姻,并由阿訇向新郎、新娘讲授伊斯兰教常识,要求男女双方遵守“依玛尼”(信德),背诵清真言,问他们各自的“经名”(宗教名字),新郎是否已送新娘“迈赫尔”(礼物),因为礼物是夫妻恩爱的象征。最后由阿訇正式含“尼柯哈”是婚礼必行之礼,有了证婚词,才能说明婚姻得以宗教的正式承认。其后还要举行扒果活动。待客人走后,夫妻共享,表示夫妻恩爱,同甘共苦,白头谐老,也是阿訇对新婚夫妇的良好祝愿。

服饰: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无檐圆帽,俗称“小白帽”或“礼拜帽”,有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回族妇女一般都戴披肩盖头。服装方面,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褪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兰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锈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

文化:

“錾花四系铜扁壶”、“阿拉伯文桥耳带座黄铜炉”、“阿拉伯文景泰蓝瓶”等传世文物见证了回族日常生活;泥洼喔、排萧、口弦在演绎着这个民族多才多艺的才情。

饮食:

主食与藏民一样,吃青稞、豌豆,三餐离不开糌粑和酥油茶。在肉食方面禁忌颇多,一切禁忌中首推禁猪,在兽类方面还有狗、狼、虎、驴、猫等;在禽类方面有鹰、鹞等凶禽。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

歌舞:

在歌舞艺术上回族民间广为流传的有:一是民间“花儿”,大都以歌颂爱情为主要内容,舞蹈较为欢快奔放;二是“宴席曲”,多是男子对舞,是一种边歌边舞的形式,动作粗犷、剽悍,潇洒大方;三是“口弦舞”(“坐舞”),音乐细腻多变,清脆悦耳,;四是《念舞》(“拜舞”),动作朴实,舒展大方。

节日:

在回族中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这三个节日既是回族的民族节日,也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宗教节日。除此之外,还有小的节日和纪念日,如法图麦节、登霄节、阿舒拉节等。这些节日和纪念日都是以希吉来历(伊斯兰教历)计算的。节日里,人人穿上洁净的衣服,家家炸好香甜的“油香”、“馓子”,男人们洗净全身,到清真寺集体礼拜。

云南民族村

怒族寨

满族院

苗族村

拉祜族寨

景颇族寨

壮族村

僳僳族寨

哈尼族寨

布朗族寨

佤族寨

独龙族寨

基诺族寨

阿昌族寨

蒙古族村

白族村

布依族寨

德昂族寨

瑶族寨

水族寨

藏族寨

纳西族村

彝族村

云南民俗博物馆

回族一直信奉的教派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始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回族形成后,各地回族一直延续着这一信仰。

伊斯兰基本信条为 “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中国穆斯林习惯将其称为“清真言”,代表伊斯兰教 “认主独一” 的基本信念。具体又有六大信条之说。

从名称上其特点是清真,即清清白白做人,真诚待人;从教义上是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从实践上是:敬主爱人,劝善戒恶。

扩展资料: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 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伊斯兰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信仰(伊玛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简称“六大信仰”)。实践部分包括伊斯兰教徒必须遵行的善功和五项宗教功课(简称“五功”)。所谓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简称“念、礼、斋、课、朝”。

-回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