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推荐书目
书 名
编 著 者
出 版 社
版别
中国文学史
中国科学院史文学研究所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中国文学发展史
刘大杰著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3
中国文学史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
中国古代文学史
郭预衡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
中国古代文学
于非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中国历代文论选
郭绍虞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1980
中国文学批评史
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中国文献学
张舜徽著
中州书画社
1982
美的历程
李泽厚著
文物出版社
1981
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
中华书局
1962
诗集传
[南宋]朱熹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诗经注析
程俊英、蒋见元
中华书局
诗经今注
高享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诗经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楚辞补注
[南宋]洪兴祖补注
中华书局
1957
楚辞集注
[南宋]朱熹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楚辞选
马茂元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文选
[梁]萧统编
中华书局
1977
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1980
孟子译注
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1982
庄子集释
[清]郭庆藩集释
中华书局
1961
春秋左传注
杨伯峻注中华书局
1983
左传译文
沈玉成译
中华书局
1981
战国策
[西汉]刘向集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山海经校注
袁珂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古神话选释
袁珂辑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
中华书局
1962
玉台新咏
[陈]徐陵编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
汉魏六朝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乐府诗集
[南宋]郭茂倩编
中华书局
1979
汉魏乐府风笺
黄节笺释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乐府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汉魏六朝赋选
瞿蜕园选注
中华书局
1964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
史记
[西汉]司马迁著
中华书局
1959
史记选
王伯祥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汉书
[东汉]班固著
中华书局
1959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教研室编
中华书局
1962
三曹诗选
余冠英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阮嗣宗咏怀诗注
黄节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陶渊明集校笺
[东晋]陶渊明著 龚斌校笺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6
谢康乐诗注
黄节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鲍参军集注
钱仲联注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59
庾子山集注
[清]倪蟠注
中华书局
1980
洛阳伽蓝记校注
范祥雍校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
水经注疏
[清]杨守敬熊会贞注
科学出版社
1957
汉魏六朝小说选
徐震堮选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5
搜神记
[东晋]干宝著
中华书局
1979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诗品注
陈延杰注
作家出版社
1961
全唐诗
[清]彭定求等编
中华书局
1960
唐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编
中华书局
1975
唐诗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唐宋诗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唐诗杂论
闻一多著
三联书店《闻一多全集》本
1982
唐宋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
中华书局
1963
郭煌变文集
王重民等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唐宋传奇集
鲁迅校录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2
全唐五代小说
李时人编校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
唐才子传
[元]辛文房著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著
中华书局
1975
新唐书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著
中华书局
1975
陈子昂集
[唐]陈子昂著
中华书局
1960
岑参集校注
陈铁民、侯忠义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王右丞集笺注
[清]赵殿成注
中华书局
1961
李太白全集
[清]王琦注
中华书局
1979
杜少陵集详注
[清]仇兆鳌注
中华书局
1979
杜甫传
冯至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2
白氏长庆集
[唐]白居易著
中华书局
1979
白居易诗选
顾肇仓、周汝昌选注
作家出版社
1962
韩昌黎集
[唐]韩愈著
商务印书馆
1958
韩愈文选
童第德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韩愈诗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柳河东集
[唐]柳宗元著
中华书局
1961
李贺诗歌集注
[清]王琦等注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玉溪生诗集笺注
[清]冯浩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樊川诗集注
[清]冯集梧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花间集
[后蜀]赵崇祚编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5
南唐二主词校订
王仲闻校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词 综
[清]朱彝尊、 汪森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唐宋词选释
俞平伯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唐宋词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全宋词
唐圭璋编
中华书局
1980
宋词三百首笺注
唐圭璋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宋词选
胡云翼选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苏轼词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李清照集校注
王学初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稼轩词编年笺注
邓广铭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人间词话
王国维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
宋诗抄
[清]吴之振等编
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
宋诗选注
钱钟书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欧阳永叔集
[北宋]欧阳修著
商务印书馆
1958
东坡七集
[北宋]苏轼著
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苏轼诗选
陈迩冬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陆游选集
朱东润选注
中华书局
1962
苕溪渔隐丛话
[南宋]胡仔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诗人玉屑
[南宋]魏庆之辑
中华书局
1961
沧浪诗话校释
郭绍虞校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宋史
[元]脱脱等著
中华书局
1977
太平广记
[北宋]李昉等编
中华书局
1961
东京梦华录注
[南宋]孟 元老著邓之诚注
中华书局
1982
梦粱录
[南宋]吴自牧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0
武林旧事
[南宋]周密著
西湖书社
1981
京本通俗小说
[清]缪荃孙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4
清平山堂话本
[明]洪楩 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活本选
吴晓铃等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
中国小说史略
鲁迅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三国演义
[明]罗贯中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水浒传
[明]施耐庵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西游记
[明]吴承恩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5
封神演义
[明]许仲琳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金瓶梅词话
[明]兰陵笑笑生著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7
古代白话小说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0
古今小说
[明]冯梦龙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醒世恒言
[明]冯梦龙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拍案惊奇
[明]凌氵蒙 初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水浒后传
[清]陈忱著
作家出版社
1956
聊斋志异
[清]蒲松龄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隋唐演义
[清]褚人获著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
说岳全传
[清]钱彩等著
古籍出版社
1980
儒林外史
[清]吴敬梓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7
红楼梦
[清]曹雪芹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镜花缘
[清]李汝珍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官场现形记
[清]李宝嘉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清]吴趼人著
人民史学出版社
1959
老残游记
[清]刘鹗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
孽海花
曾朴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中国戏剧史长编
周贻白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中国戏曲通史
张庚、郭汉城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1
宋元戏曲考
王国维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7
录鬼簿
[元]钟嗣成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
元代杂剧全目
傅惜华编著
作家出版社
1957
明代传奇全目
傅惜华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明代杂剧全目
傅惜华编著
作家出版社
1958
闲情偶寄
[清]李渔著〈〈李渔全集〉〉本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1
元曲选
[明]臧懋循编
中华书局
1958
元曲选外编
隋树森编
中华书局
1959
元人杂剧选注
王季思等选注
北京出版社
1980
元散曲选注
王委思等选注
北京出版社
1981
盛明杂剧
[明]沈泰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六十种曲
[明]毛晋编
中华书局
1958
关汉卿戏曲集
吴晓铃等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8
董解元西厢记
[金]董解元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
西厢记
[元]王实甫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元本琵琶记校注
[元]高明著钱南扬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牡丹亭
[明]汤显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清忠谱
[清]李玉著
《古本戏曲丛刊》本
1955
一捧雪
[清]李玉著
《古本戏曲丛刊》本
1955
长生殿
[清]洪升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桃花扇
[清]孔尚任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
明诗别裁集
[清]沈德潜等编
中华书局
1973
清诗选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近代诗选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级《近代诗选》小组选注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龙榆生编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明文在
[清]薛熙编选
光绪江苏书局刻本
清文汇
沈粹芬、黄人等编
上海国学扶轮社本
纳兰词
[清]纳兰性德著
文学古籍刊行社
1954
龚自珍全集
[清]龚自珍著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59
人境庐诗草笺注
钱仲联笺注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二、参考书目
文史述林
高亨著
中华书局
1980
先秦文学论集
胡念贻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中国神话通论
袁珂著
巴蜀书社
1993
诗三百篇探故
朱东润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诗经学史
洪湛侯著
中华书局
2002
屈原与楚辞
姜亮夫姜昆武著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6
屈原论稿
聂石樵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先秦辞赋原论
姜书阁著
齐鲁书社
1983
赋史
马积高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逯钦立编
中华书局
1983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清]严可均编
中华书局
1958
汉魏六朝诗讲录
叶嘉莹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古诗十九首解
张庚解《艺海珠尘》本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
陶渊明研究
袁行霈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
钱志熙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魏晋风度研究
马良怀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魏晋思想论
刘大杰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罗宗强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1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著
中华书局
1996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
曹道衡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唐五代文学编年史
傅璇琮主编
辽海出版社
2000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
罗宗强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程千帆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唐代科举与文学
傅璇琮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
汉唐文学的嬗变
葛晓音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隋唐五代文学研究
杜晓勤著
北京出版社
2001
唐诗大辞典
周勋初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
中国散文史
郭预衡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李白诗论丛
詹瑛著
作家出版社
1957
杜甫评传
陈贻焮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白居易年谱
朱金城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大历诗人研究
蒋寅著
中华书局
1995
全宋诗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宋代文学通论
王水照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
唐宋词史论
王兆鹏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
唐宋词风格论
杨海明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7
宋词散论、词学论稿
詹安泰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5
灵溪词说
缪钺、叶嘉莹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南宋词研究
王伟勇著
台湾文史哲出版社
1987
中国词学批评史
方志范等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
祝尚书著
巴蜀书社
1995
唐宋诗之争概述
齐治平著
岳麓书社
1983
宋代文学研究
张毅主编
北京出版社
2001
东坡诗论丛
苏轼研究学会编
齐鲁书社
1983
东坡文论丛
苏轼研究学会编
四川文艺
1986
江西诗派研究
莫砺锋著
齐鲁书社
1986
江湖诗派研究
张宏生著
中华书局
1995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著
东方出版社
1963
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
作家出版社编
作家出版社
1957
元明清戏曲研究论文集二集
作家出版社编
作家出版社
1959
吴梅戏曲论文集
王为民编
中国戏曲出版社
1983
五大名剧论
董每戡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中国古典小说戏曲探艺录
宁宗一著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6
元明清戏曲戏曲探索
徐扶明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
中国古代戏曲论文集
王季思著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6
中国戏曲文学史
许金榜著
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4
关汉卿研究论文集
古典文学出版社编
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8
元杂剧论集
李修生等编
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6
元代杂剧艺术
徐扶明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元曲百科辞典
袁世硕主编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9
元杂剧史稿
李春祥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9
元代文学史
邓绍基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五大名剧评述
孙逊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五大小说评述
李厚基等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
明清传奇史
郭英德著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琵琶记》讨论专刊
《剧本月刊》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6
汤显祖研究论文集
江西文艺研究所编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
李渔研究
黄强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6
中国古代散曲史
李昌集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洪升与《长生殿》研究
孟繁树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
汤显祖传
黄文锡关凤雏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6
《长生殿》讨论集
中山大学中文系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8
散曲通论
羊春秋著
岳麓书社
1992
中国古典小说史论
夏志清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话本小说概论
胡士莹著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主义辨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 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 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 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 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 但从未有过象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所以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我们每一位龙的传人都应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医学而感到骄傲,为我们的杰出的祖先而感到自豪,并为沉睡了两百年的祖国中医的现代化及世界化而做一些诚挚的努力, 因为仅有极少数人的努力是不足以推动这个伟大的事业的!可以预见,只有当伟大的中医真正复兴的那一天才将是整个中华民族真正意义上复兴的那一天!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素问》,在汉魂、六朝、隋唐各代皆有不同传本。为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焘等在其著作中所引用。主要有:(1)齐梁间(公元6世纪)全元起注本,是最早的注本,但当时其中的第六卷已亡佚,实际只有八卷。这个传本先后被唐·王冰、宋·林亿等所引用,至南宋以后失传。(2)唐、王冰注本,唐·宝应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自称得自其师秘藏的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灵枢》,亦称《九卷》、《针经》、《九灵》、《九墟》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抄传出现多种不同名称的传本。唐·王冰所引用古本《针经》传本佚文与古本《灵枢》传本佚文基本相同,说明为一共同的祖本。但与南宋史崧发现的《灵枢》传本(即现存《灵枢》传本)则不尽相同。史载北宋有高丽献《针经》镂版刊行,今无书可证。至南宋初期。《灵枢》和《针经》各种传本均失传。绍兴二十五年(1155),史崧半其家藏《灵枢》九卷八十一篇重新校正,扩展为二十四卷,附加音释,镂版刊行。至此,《灵枢》传本基本定型,取代各种传本,而一再印行,流传至今。
《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张仲景《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三世纪初。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张仲景《金匮要略》
汉代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
《金匮要略》妇人三篇,论述妇人妊娠、产后、杂病脉证并治,内容丰富。共有原文45条,载方40首,病种包括了经、带、胎、产、杂病。篇中对妇产科病的辩证论治严谨,治法、剂型多样,已具中医妇产科学的雏型,为后世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唐本草》亦称《唐新修本草》,有时简称《新修本草》,是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编修成功的,由唐朝政府颁行,这是国家颁定药典的创始。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而外国最早的药典--牛伦药典是1546年由牛伦堡政府刊行的,经《唐本草》晚九个世纪,所以《唐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新修本草》原指三部分文献而言,即《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据多数文献记载以上三部分共五十四卷;《本草》二十卷,《本草目录》一卷、《药图》二十五卷、《药图目录》一卷、《图经》七卷。《本草》部分是讲药物的性味、产地、采制、作用和主治等内容,《药图》是描绘药物的形态,《图经》是《药图》的说明文。《图经》和《药图》早已失传,无可考见。仅有《本草》这一部分,宋朝以后虽也不再流传,如今只有残卷本,但其内容绝大部分保留在后世本草中,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我们现丰所说的《新修本草》实际就单纯指《本草》这一部分内容而言。
《新修本草》本书共载药850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药物114种。对每味药物的性味、产地、采收、功用和主治都作了详细介绍。在编纂体裁上有所创新,为了便于采药和用药时的正确辩认,除传统用文字记述的《本草》外,还首创详细绘画《药图》,且以《图经》加以说明的方式,后者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
《新修本草》是一部以政府名义编纂的药典,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巨大著作。此书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药物学更向前发展。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实地考察,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7年编成。全书52卷,约200万言,收药1892种(新增374种),附图1100多幅,附方11000余首。是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收录了中药一千八百三十二种,共五十二卷。
在药物解说方面,本草纲目包括八个部分:
释名,罗列典籍中药物的异名,并解说诸名的由来;
集解,集录诸家对该药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等的论述;
修治,介绍该药的炮制法和保存法;
气味,介绍该药的药性;
主治,列举该药所能治的主要病症;
发明,阐明药理或记录前人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正误,纠正过去本草书中的错误;
附方,介绍以药为主的各种验方及其主治。
李时珍根据古籍的记载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对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炮制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通过严密的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他在书中介绍和考证了许多来自南亚的药物,并广征佛书,给其中许多药物注出了梵文译名,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吴鞠通《温病条辨》
吴塘,字鞠通,江苏淮阴人(1758-1863),清代著名医家。他19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他心中悲愤,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感到为人子而不懂得医学,就无法尽孝,于是他立志学医。4年后,他的侄儿患了喉疾,请了大夫以后,使用冰硼散吹喉,可病情反而加重了,又请来几位大夫,胡乱治了一番,竟然全身泛发黄疸而死。吴鞠通当时学医未成,深感锥心疾首,他的境遇竟与汉代张仲景感于宗族数百人死于伤寒而奋力钻研极其相似。吴鞠通发奋读书,精究医术,终成温病大家,是温病学派的最高成就。
他曾在北京检核《四库全书》,得见其中收载了吴又可的《温疫论》,深感其论述宏阔有力,发前人之所未发,极有创见,又合于实情,便仔细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对叶天士更是推崇,但认为叶氏的理论“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于是他在继承了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撰写了《温病条辨》5卷,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他认为温病有9种,吴又可所说的温疫是其中最具传染性的一种,除此之外,另外还有其他八种温病,可以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这是对于温病很完整的一种分类方法。书中创立了“三焦辨证”的学说,这是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三焦辨证”法:就是将人体“横向”地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人体脏腑归类方法,此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体系的辨证和治疗,诊断明确,便于施治。而且确立了三焦的正常传变方式是由上而下的“顺传”途径,“温病由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口气通于胃,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始上焦,终下焦。”因而,由传变方式也就决定了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降不安;治下焦如沤,非重不沉。”同时,吴氏对《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同样采取了积极采纳的态度,认为“伤寒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本节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这些理论,虽然从立论方式和分析方法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仍是对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法的继承,并对其进行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对疾病变化的认识上,是可以权衡协调的,二者并无矛盾之处。同时,三焦辨证法也完善了叶天士卫气营血说的治疗法则。叶氏的《温热论》中没有收载足够的方剂,而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十之八九。
吴塘对中医学的贡献,在于对中医立法上的革新和理论上的完善,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他对于理论的发挥和留下的诸多方剂,可以说使得中医的基本治法在外感病和热性病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划分中医“四大经典”的时候,有一种划法,就是将吴氏的《温病条辨》与汉代的《黄帝内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比读的“四大经典”。可见该书在中医理论发挥上的重大意义。吴鞠通,是中国医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具有建设性的代表人物之一。
古书的意思是什么?古书是什么意思?
古书的意思是:★「古书」在《汉语大词典》第3430页 第3卷 24★「古书」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古书gǔ shū(古书,古书) 1 指古文尚书。 ▶ 《汉书•王莽传上》:「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 2 泛称传世的古籍。 ▶ 晋·葛洪《抱朴子•钧世》:「然古书者虽多,未必尽美。」 ▶ 宋·曾巩《<列女传目录>序》:「自唐之乱,古书之在者少矣。」 ▶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桌上有一盆佛手……两三本古书。」亦专指经史之外的古代著作。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述类例》:「书作于经史间,而非经史可附者,概曰古书。」 3 指隶书以前的古代字体。 ▶ 唐·张怀瓘《书断上•八分》:「既言古书,岂得称隶。」 4 指古人手书。 ▶ 元·虞集《题吾子行小篆卷后》:「丹书所载,器亡文存,所尤可思者,古书之不可复见也。」——————————古书gǔ shū 补证条目 1泛称传世的古籍。▶ 汉王充《论衡•案书》:「夫俗好珍古不贵今,谓今之文不如古书。」
古书的拼音gǔ shū
古书是什么意思
★「古书」在《汉语大词典》第3430页 第3卷 24 ★「古书」在《重编国语辞典》的解释 古书gǔ shū(古书,古书) 1 指古文尚书。 ▶ 《汉书•王莽传上》:「征天下通一艺教授十一人以上,及有逸《礼》、古《书》……史篇文字,通知其意者,皆诣公车。」 2 泛称传世的古籍。 ▶ 晋·葛洪《抱朴子•钧世》:「然古书者虽多,未必尽美。」 ▶ 宋·曾巩《<列女传目录>序》:「自唐之乱,古书之在者少矣。」 ▶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桌上有一盆佛手……两三本古书。」亦专指经史之外的古代著作。 ▶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述类例》:「书作于经史间,而非经史可附者,概曰古书。」 3 指隶书以前的古代字体。 ▶ 唐·张怀瓘《书断上•八分》:「既言古书,岂得称隶。」 4 指古人手书。 ▶ 元·虞集《题吾子行小篆卷后》:「丹书所载,器亡文存,所尤可思者,古书之不可复见也。」——————————
古书gǔ shū 补证条目 1泛称传世的古籍。 ▶ 汉王充《论衡•案书》:「夫俗好珍古不贵今,谓今之文不如古书。」
《周易辞典》(张善文)1992上海古籍版,可查阅。
《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师范大学版,了解周易的起源、流派、作者及考古中的新材料。
《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2000人民出版社,了解近现代易学史。
《周易——商周之交史事录》1995汕头大学版,以史证易。
『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叶德辉著1957,1987·北京
『文献学论著辑要』张舜徽编1985·西安
『中国古代书籍史』李致忠著1985·北京
『中国图书史』陈力1996·台北
『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概要』来新夏著1987·天津
『中国图书史略』昌彼得著1976·台北
『文献学讲义』王欣夫述1986·上海
『中国文献学』张舜徽著1982·郑州
『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来新夏等著1990·上海
『古典文献学』罗孟祯编著1989·重庆
『中国古文献学史』上下孙钦善著1994·北京
『中国文学文献学』张君炎著1986·南昌
『中国文献学概要』郑鹤声·郑鹤春著1930,1967·台北
『古籍整理论文集』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1984·兰州
『版本目录学论丛』1/2昌彼得著1977·台北
『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商务印书馆编1983·北京
『张元济书札』商务印书馆编1981·北京
『简明中国古籍辞典』吴枫主编1987·长春
『中国文学目录学』谢灼华编著1986·北京
『访书见闻录』路工著1985·上海
『印刷发明前的中国书和文字记录』钱存训著郑如斯增订1988·北京
『肩朴集』李致忠著1998·北京
『文字の文化史』藤枝晃著1971·东京
『图书の历史と中国』刘国钧著松见弘道译1980·东京
『图书馆と汉籍』松见弘道著1981·东京
『书学序说』山岸德平著1977·东京
『汉籍整理法』长泽规矩也著1974·东京
『近藤正斋全集』第三卷1906·东京
『中国典籍之最』徐状华著1987·兰州
『图书馆古籍编目』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合编1985·北京 『书目丛编叙录』乔衍☆辑
『东湖丛记』清蒋光煦撰用光绪九年刊云自在龛丛书本影印
『古文旧书考』岛田翰撰用明治三十七年民友社排印本影印
『千顷堂书目』清黄虞稷撰用民国五年适园丛书本影印
『经籍访古志』森立之等撰覆昭和十年用稿本影刊本影印
『艺风藏书记』缪☆孙撰用光绪二十七年缪氏原刊本影印
『艺风藏书续记』缪☆孙撰用民国二年缪氏原刊本影印
『滂喜斋藏书记』清潘祖荫撰用民国十三年陈氏慎初堂排印本影印
『拾经楼 书录』叶启勋撰用民国二十六年叶氏拾经楼排印本影印
『日本访书志』杨守敬撰用光绪二十七年杨氏邻苏园刊本影印
『文禄堂访书记』王文进撰用民国三十一年文禄堂书籍铺排印本影印
『善本书室藏书志』丁丙撰用光绪二十七年丁氏刊本影印
『曝书杂记』清钱泰吉撰用同治七年杜文澜重刊本影印
『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清瞿☆撰用光绪二十四年瞿氏重刊本影印
『五十丌卷楼藏书目录初编』清莫伯骥撰用民国二十年莫氏排印本影印
『荛圃藏书题识·补遗·刻书题识·补遗』清黄丕烈撰用民国八年刊本影印
『荛圃藏书题识续录·杂著』清黄丕烈撰用民国二十二年刊本影印
『藏园群书题记初集·续集』傅增湘撰用民国二十七年三十二年排印本影印
『宋元旧本书经眼录』清莫友芝撰用同治十一年刊本影印
『读书敏求记校证』清钱曾撰管庭芬章☆校证用民国十五年刊本影印 『书目续编叙录』乔衍☆辑
『内阁藏书目录』明张☆等撰用民国五年适园丛书本影印
『适园藏书志』张钧衡撰用民国初年张氏家塾刊本影印
『仪顾堂题跋』清陆心源撰用光绪十六年序刊本影印
『仪顾堂续跋』清陆心源撰用光绪十九年序刊本影印
『百宋一廛赋注』清顾广圻撰黄丕烈注用嘉庆十年刊黄氏士礼居丛书本影印
『徵刻唐宋秘本书目』清黄虞稷·周在浚撰用昭代丛书本影印
『澹生堂藏书约』明☆承☆撰用知不足斋丛书本影印
『流通古书约』清曹溶撰用知不足斋丛书本影印
『藏书纪要』清孙从添撰用昭代丛书本影印
『☆宋楼藏书志·续志』清陆心源撰用光绪八年陆氏十丌卷楼刊本影印
『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後编』清乾隆·嘉庆勒撰用光绪十年王氏刊本影印
『史略』宋高似孙撰用古逸丛书本影印
『子略』宋高似孙撰用四明丛书本影印
『授经图』明朱睦☆撰用惜隐轩丛书本影印 『书目三编叙录』乔衍☆撰
『文选楼藏书记』清阮元撰李慈铭校订用越缦堂抄本影印1969·台北
『双鉴楼善本书目』傅增湘撰用民国十八年序刊本影印
『双鉴楼藏书续记』傅增湘撰用民国十九年序刊本影印
『孙氏祠堂书目内编』清孙星衍撰用光绪中李氏木犀轩丛书本影印
『孙氏祠堂书目外编』清孙星衍撰用光绪中李氏木犀轩丛书本影印
『平津馆鉴藏书籍记』清孙星衍撰用光绪中李氏木犀轩丛书本影印
『平津馆鉴藏书籍记续编』清孙星衍撰用光绪中李氏木犀轩丛书本影印
『平津馆鉴藏书籍记补遗』清孙星衍撰用光绪中李氏木犀轩丛书本影印
『廉石居藏书记内外编』清孙星衍撰用光绪中李氏木犀轩丛书本影印
『开有益斋读书志』清朱绪曾撰用光绪六年翁氏☆古阁刊本影印
『群碧楼善本书目』☆邦述撰用民国十九年序刊本影印
『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邦述撰用民国十九年序刊本影印
『☆圃善本书目』张乃熊撰用抄本影印 『书目四编叙录』乔衍☆撰
『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现存书目』同馆编用民国二十二至二十五年排印本影印
『☆山书影』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编用民国十八年同馆石印本影印
『江南图书馆善本书目』同馆编用同馆排印本影印
『铁琴铜剑楼宋金元本书影』瞿启甲辑用民国十一年常熟瞿氏石印本影印 『书目五编叙录』张寿平著
『思适斋集外书跋辑存』清顾广圻撰用民国二十四年百拥楼刊本影印
『方志商』甘鹏云撰用民国戊寅崇雅堂刊本影印
『留真谱初编』杨守敬编用光绪二十七年杨氏刊本影印
『留真谱二编』杨守敬编用民国六年杨氏观海堂刊本影印
『☆亭知见传本书目』清莫友芝撰用民国二十二年序排印本影印
『续校雠通义』清刘咸☆撰用民国十七年刘氏自刻本影印
『观古堂书目丛刻』叶德辉辑用民国八年叶氏观古堂刻本影印
『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二卷宋绍兴改定叶德辉考证
『古今书刻』二卷明周弘祖撰
『南☆志经籍考』二卷明梅☆撰
『百川书志』二十卷明高儒撰
『丌卷堂书目』四卷明朱睦☆撰
『绛云楼书目补遗』一卷清钱谦益撰
『静☆堂宋元人集书目』一卷清曹溶撰
『徵刻唐宋人秘本书目』一卷清纪映锺等撰叶德辉考证
『孝慈堂书目』四卷清王闻远撰
『佳趣堂书目』一卷清陆漻撰
『竹☆☆传钞书目』一卷清赵魏撰
『结一庐书目』四卷付宋元本书目清朱学勤撰
『别刻结一庐书目』一卷清朱学勤撰
『求古居宋本书目』一卷清黄丕烈撰
『潜采堂宋元书目』一卷清朱彝尊撰
齐鲁四大名著是指齐鲁书社出版发行的四大名著。
齐鲁书社先后出版了一大批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具有深厚文化积累价值的精品图书,诸如《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二十五别史》、《全清散曲》、《全明散曲》、《全明诗话》、《孙子集成》等,引起海内外读者广泛瞩目。
同时,齐鲁书社出版的许多高品位的学术专著,如《校雠广义》、《中国美术史》、《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中国美学思想史》、《中国古籍版刻辞典》等,或代表了该学科的一流水平,或填补了该学科的空白,赢得学术界的普遍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齐鲁书社简介
齐鲁书社,成立于1979年春,是一家以出版文史古籍和学术著作为主的专业古籍出版社。建社以来,该社始终坚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的原则,脚踏实地地走出了一条葆特色、出精品、创名牌、树形象之路,被海内外读者誉为“文兴齐鲁,功在学林”。其出版物在全国各级图书评比中多次荣获大奖。
没有这样的法律法规。图书馆哪些书不外借一般是各图书馆自己制定外借典藏制度进行规范,而且不同图书馆也不尽相同。不过,珍贵古籍不外借是业内共识,大部头的百科全书和以查阅为主的各种工具书主要供馆内阅览,也是图书馆的通行做法。
《大汉和辞典》的编纂人诸桥辙次早年在中国留学期间,发现自己每天耗费在图书馆的时间有三分之一是用来查找词语的,于是决心编一部完备的辞典。
一九二七年,大修馆书店经理铃木一平与诸桥辙次签订《大汉和辞典》的出版契约。一九三三年诸桥辙次在学生的帮助下编成收录约五十万个词语的辞典。可是无论哪个印刷厂备有的汉字字模都只有八千字左右,无法排印。为不使工作半途而废,铃木一平筹建一所字模工厂,造出了五万个汉字字模,并配齐六种型号。
一九四三年九月出版了第一卷,可是由于时局不稳,以后的出版工作无法进行。一九四五年二月,神田遭空袭,九万三千七百多公斤的辞典铅版全部被毁。
战后,整整十三卷的辞典校样仅剩下三册。诸桥辙次在眼睛几乎失明的情况下,支持着用朱笔校对。铃木一平让在大学读书的长子退学,动员次子放弃升大学,一起投入辞典的工作。到一九五五年,《大汉和辞典》第一卷出版。五年之中,第二卷至第十三卷全部出版发行。这时,诸桥辙次已有七十八岁,铃木一平也七十四岁了。
《大汉和辞典》(共13册,49万词条,40万单词)
《大汉和辞典》是日本人诸桥辙次在大修馆书店经理铃木一平强力支持下、历时35年编纂的特大型汉和词典,收汉字49964个、汉语词条50万个。《大汉和辞典》按部首分类,同一部首按笔画多少排列,字头除汉字正字外,兼收俗字、简写字以及日本的国字等,词汇包括成语、熟语、格言、俚语、诗文典故和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动植物名以及政治经济等学术用语、现代汉语词语等。资料以殿版<康熙字典>为中心,参考了《说文》、《玉篇》、《广韵》以及《中华大辞典》等中国辞书,并引证了大量的中国古籍编著的全书13卷,最后一卷是总索引。这本辞典是用日语解说的中国古汉语,古籍辞典特点十分明显。
一直到1990年代中期,大部分西方研究中国古典文化的学者还都以《大汉和辞典》为古典汉语的最高权威,至今仍然不少人抱着这本辞典不放。
本文2023-08-04 01:16:4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