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氏放血疗法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武氏放血疗法又叫刺络疗法、刺血疗法、泻血疗法、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往往也是各种治疗方法不显的前提下用放血疗法,常常会有峰回路转的功能和作用。通过数千年的医疗实践,为医家临床所习用,疗效也有所提高,特别对于某些急病重症更有抢救及时,收效迅速,无副作用的特点。
武氏放血疗法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镇定、止痛、泻热、消肿、急救、解毒、化瘀等功效。
普通放血疗法是按“滴”计算,一般是3至5滴即可,放的部位通常为指尖、耳尖、太阳穴、尾中穴。血淤、消化不良等病症放血在10滴左右,合5毫升。治疗静脉炎等病症会在腿部放血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的石器时代。其时,人们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砭刺的工具随着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金属针,以后又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来作放血治疗的“锋针”。
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唐宋时期,放血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衍至明清,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放血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放血疗法。
放较多的血,最多不超过50毫升。
这是藏医治疗学中一种很具特色的治疗技术,具有很好的疗效。主要适用于体质壮实的热性病症患者。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针具或刀具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和一定的部位,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施行放血疗法必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放血时间、部位、手术过程及放血量等等。
1 针灸拔罐放血疗法是怎样的
针灸拔罐放血疗法是将拔罐和针灸放血两种治疗方法结合在一起的中医疗法,其采用三棱针或者比较锋利的针灸针,在特定的穴位或者特定的病灶处、脉络瘀堵的地方进行放血,放完血之后进行拔罐,通过把体内的瘀血拔出形成祛热的作用,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清热的作用。
2 拔罐针灸放血好不好拔罐针灸放血就是根据不同的病情,用三棱针等刺破末梢血管或浅在的静脉,使之出血,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在正规的中医师操作下拔罐针灸放血可对身体有以下好处:
1、退热针刺放血有退热作用,古代医书就有“泻热出血”的记载。《内经刺热篇》主要论述刺血治疗热病,如:“肺热病者……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一般刺血治疗热症主要是外感发热和阳盛发热等实热症。
2、止痛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如果人体发生气滞血瘀,经络闭塞不通,就会出现疼痛。刺血之后,可使气血疏通,疼痛自然可止。此即“通则不痛”之谓。如《素问缪刺论篇》:“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立已”。临床上常以刺血疗法治疗头痛、眼痛、喉痛、腰痛及腹部疼痛,针刺放血之后均可以使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3、急救用针刺放血来急救突然发生的人事不省,古代医家就颇为重视,《素问缪刺论篇》里就记载着末梢放血治疗“尸厥”。而且放血急救这种方法还广泛地流传于民间,可以放血急救的病证如:中暑、一氧化碳中毒、急性呕吐、昏迷、惊厥等。放血用于急救,对某些病可以说是一种简便而甚为有效的方法。
4、抗炎针刺放血对于某些炎症有消炎的作用,早在《素问》中就有放血治疗肿痛的记载,如:“隘中肿,不能内,唾时不能出唾者,刺然谷之前出血,立已”。这样咽部肿,不能下咽和唾涎水的情形,很似咽部的急性炎症,剌中封穴出血,立即使症状消失,可具有消炎之作用。
5、消肿由于跌打损伤而造成局部肿胀、疼痛,是因血瘀和经络壅塞所致,针刺放血可疏通经络,散化瘀血,肿可自消,痛亦可止。《内经》就载了我们祖先的这一宝贵经验,“人有所堕坠,恶血在内……刺足内踝之下,然谷之前,血脉出血,刺足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见血立已”。
6、降压针刺放血可泻热平肝,临床治疗肝阳上亢,可使症状较快的减轻或消失,是治疗血压突然升高和高血压危象的一种急教方法。放血对于一般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效果更为显著。
7、强心对某些心衰病例,中医理论认为属气滞血瘀,因此以刺血理气活血可起到一定作用。临床应用观察,刺血之后,确有增强心力,缓解症状的效果。当然近代医学也有放血减轻心脏负荷来治疗心衰的方法,这和针灸医学中的针刺放血尚不尽同。
8、平喘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喘息为气满胸中,而刺络正可活血舒气以平喘。刺血平喘之作用早见于《内经》,如:“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如食顷已”。
9、解毒放血解救某些中毒也有较好的效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或某些感染之后的中毒现象,均可以针刺放血做为治疗方法之一。
10、镇静针刺放血有安神镇静之功。临床上多用于癫、狂、失眠、抽搐等症,针刺放血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疏肝散郁,使患者安静下来。
3 拔罐针灸放血禁忌人群1、体质差,饥饿、过劳、大汗、水泄等人不宜使用。
2、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有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以及晕血者、血管瘤患者,一般禁止用本疗法。
3、孕妇及有习惯性流产史者,禁用刺血疗法。
4 拔罐针灸放血需注意 1、不宜自己盲目操作虽然放血疗法简单,便于操作,但对于疾病了解不多的普通人来说,很难明确判断是否适宜用该疗法,故不宜自己盲目操作,以免造成危险。
2、做好消毒工作放血疗法定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感染。如情况紧急又缺乏消毒措施时,最好将针具或刀具置火中烧灼后使用。
3、正确操作针刺放血时应注意进针不宜过深,创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划割血管时,切不可割断血管;放血量为5滴左右,宜1日或2日1次;如出血不易停止,要采取压迫止血。一般拔罐针灸放血疗法仅为对症急救应用,待病情缓解后,要全面检查再进行治疗,切不可滥用放血疗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点刺放血针具均采用采血笔或采血针。
(1)十宣穴: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个穴。常用于中风、中暑出现昏迷时的针刺急救。
(2)四缝穴:用于针刺治疗小儿食积,奶积,发烧等。以上穴位广泛用于:点穴、手法、经络收放等
(3)少商穴:大指内侧,指甲角外一分。三棱针刺之,微出血,可泻诸脏热,不宜灸。
主颌肿喉痹,心下满胀,汗出而寒,手挛指痛,咳逆痰饮,唇干,掌热,战栗,喉鸣。
定位 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主治 ①咽喉肿痛,鼻衄。 ②高热,昏迷。 ③癫狂。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不宜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炎、扁桃体炎、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等。一次性采血针点刺主治重症肺炎所致的高热、惊厥、呼吸急促和中风昏迷;配商阳主治咽喉肿痛。
备注肺经井穴,五行属木。
(4)中冲穴 人体穴位配伍:配内关穴、水沟穴治小儿惊风、中暑、中风昏迷等一次性采血针点刺;配金津穴、玉液穴、廉泉穴治舌强不语、舌本肿痛;配商阳穴治耳聋时不闻音
刺灸法:浅刺01寸;出血。
中冲穴 附注:心包经井穴。
穴义: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
运行规律:急速散热降温而行于天之中下部。
功能作用:发散内热。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热则泻针出气(莫出其血)。
操作:浅刺01寸,或一次性采血针点刺出血。
临床运用:中冲穴现代常用于治疗昏迷、中暑、心绞痛等。配水沟、太冲、劳宫、曲泽主治中风昏迷、舌强不语;指压中冲用于心绞痛的应急治疗;配大椎、曲池、曲泽主治中暑;配大椎、合谷、外关主治小儿惊风。
备注:井穴
疾病特征: 中指疼痛中指上的中冲穴,位于包围心脏的心包经上,因疾病不适使心脏受不了时,这里会感到疼痛。
穴位名解 (1)中冲。中,与外相对,指中冲穴内物质来自体内心包经。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本穴物质为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由体内外出体表时是冲射之状,故名。 (2)心包经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物质是来自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且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出,故为心包经井穴。 (3)中冲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体内心包经外出体表的高热之气,此气外出体表后急速散热降温,所行为天之中下部而不能上行天之天部,表现出木的生发特性,故其属木。穴位主治中冲穴的穴位主治 昏迷、中暑、昏厥等急症。 心痛。 中冲穴经络图 小儿夜啼、舌强肿痛。中冲穴与便秘治疗 中冲穴位于双手中指尖,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穴位。掐按中冲穴,常用于心绞痛、昏迷、严重痛经等症的急救。临床发现,便秘时用拇指指端掐按点压中冲穴,有缓解紧张、促进排便的作用。掐按中冲穴此法也可用于预防便秘,特别适应于老年人。中冲穴与预防疲劳治疗 人双手中指的指尖是中医经络学上的中冲穴。中医认为,此穴对疼痛较为敏感。人们若在困倦时揉捏此穴,能起到醒脑提神的功效。 方法:先用左手揉捏右手的中冲穴1分钟,再用右手揉捏左手的中冲穴1分钟,然后比较一下两只手的疼痛感。哪一只手的疼痛感较明显,就再揉捏那只手的中冲穴(那只手中冲穴的疼痛感明显,说明这一侧的肢体较疲劳),直到双手的疼痛感相等时停止揉捏。
医学特色 从经络穴位讲,中冲穴是心包经井穴,而心包可以保护和辅佐心脏部分功能,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故捻动中冲穴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之功能,气血调畅、各守其位,起到治愈疾病的效果。中医的整体观念很强,人体表面各部位都与内脏有密切关系,“有形诸内,必形与诸外”,中冲穴可治疗诸多疾病,能起到纲举目张的统帅作用,但必须配以相应脏腑穴位,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灵枢平人绝谷篇》说:“血脉和利,精神乃举”,捻穴疗法是以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来实现治疗疾病的。经络与经络相通的特殊性,相对有其位,不是绝对;平衡有其量,不是永恒;质能有其别,不是不变。相对平衡,物质运动发生变化,共存于统一体中。经络系统,既有不同功用,又有协同作用,以沟通表里,运行气血。如某一经不同于某一经,某一穴不同于某一穴,而又相通的特殊性,更如中冲、合谷穴与不同经络、穴位、部位相通,又有其普遍性。故以中冲穴为纲,配以相应脏腑之穴位,以生物电为动力激发经络之气,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改善微循环,使人体气血充盈而调畅,以得到治愈五脏疾病之目的。
中冲穴 中冲穴按摩可治愈五脏的各种疾病。在手上捻动中冲穴相配五指应五脏的指掌手穴,配合赵氏传授的“宫廷捻穴”疗法可以治愈多种疑难杂症。操作方法与相关穴位运用:患者静态仰卧,伸出手掌,医者左手扶持患者中指,右手拇指尖对准患者中冲穴快速捻动(频率每分钟130转左右),捻动力度以患者承受力为准,一般治疗时间每次约3小时,可因病情轻重减增治疗时间,当捻动病人感觉患部有发热或胀疼直至有跳疼感时,即为疏通病灶经络的病理反应。根据病情可全天或半天治疗;10天1疗程,一般疑难病症约3个疗程即可治愈。
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脏象学说,辩证施治,巧施功力,首推中冲穴(为疏通全身经络主穴),合理配穴,是治愈疾病的重要环节。如治疗心脏病以中冲穴为主,相配内关、劳宫、少冲等心经诸穴,可治愈心肌炎、心律失常、冠心病等。治疗其他各脏腑的疾病,也均以中冲穴为主,相配五指应五脏的指掌诸穴,可治愈五脏的各种疾病。
经临床验证,功力捻动中冲穴,配以五指相应五脏的指掌手穴,对治疗五脏疾病的疗效奇特。《幼科推拿秘书》认为:“大指属脾土,脾气通于口,络联于大指;食指属肝木,肝气通于目,络联于食指;中指属心火,心气通于舌,络联于中指……;无名指属肺金,肺气通于鼻,络联于无名指……;小指属肾水,肾气通于耳,络联于小指。”内经上也说:“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因此,在手上施穴可治疗五脏的各种疾病。
功力捻动中冲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三层火攻为动力,疏通经络、调和阴阳为目的。中冲穴巨大威力的产生,来源于三层火攻,有太阳火(捻入的热量)、激发心脏火(心之搏动与心包摩擦产生的生物电)、命门火(命门主火,为生化之源,为真君真主),三层火汇集成一条火线(能量),即动能激发生物能,生物能又引起肌体反应而产生能量,捻穴使这种能量输送到心脏,使心脏经络畅通,恢复功能,治愈了心脏疾病;输送到肝脏,使肝脏经络疏通,恢复其功能,治愈了肝脏疾病;输送到脾脏、肺脏、肾脏,使脾肺肾经络畅通,恢复其功能,能治愈各脏腑疾病。
(5)商阳穴:井穴,属金。
别名绝阳,而明。
穴义大肠经经气由体内外出体表。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有指及掌背动、静脉网;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气血特点气血物质为纯阳之气,性凉。
运行规律阳气由大肠经的体内经脉外出体表经脉并循经传于二间穴。
定位 食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解剖 有指及掌背动、静脉网;布有来自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背侧神经。
主治 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 ②热病,昏迷。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3-5分钟,左取右,右取左。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急性胃肠炎、中风昏迷等。配少商、中冲等主治中风、中暑;配合谷、少商主治咽喉肿痛。
[1]穴位详解商阳 手阳明大肠经商,漏刻也,古之计时之器,此指本穴的微观形态如漏刻滴孔。阳,阳气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经气由本穴外出体表。人体经脉由气血物质的运行构成内外无端的循环,它分为体表部分和体内部分,体表部分运行在三部九候的表层,也即是地之上部,体内部分运行在三部九候的里部,也就是地之内部。商阳它即是大肠经体内经脉气血向体表经脉运行的出口。
由于人体系统的重力场特征,人体内部的温压场高于外部的温压场,因此大肠经体内经脉所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态物就会由本穴的漏刻滴孔向外喷射。商阳之名正是对本穴气血物质这一运动特征的概括描述,故名。绝阳 绝,断绝也。阳,阳气也。绝阳名意亦可释为阴绝而阳,或曰纯阳。如商阳之解,本穴的气血物质由大肠经体内经脉的阴水所化,出体表经脉后化为纯阳之气,穴内无阴性之水,是绝阴化阳的过程,故名绝阳。而明 而,语气助词,作转折用。明,与暗相对,指可见。而明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可见之物。在中医学中,物质可划分为二大类,一类为阴,一类为阳,阴又为有形之水,阳又为无形之气。有形之水可见,无形之气不可见。穴名冠以而明,它正是对穴内的气态物质处于特殊的可见状态的描述。由于本穴物质由大肠经体内经脉的阴水气化并喷射而出,成为了可见之状,因而明白可见,故名而明。大肠经井穴 井,地之孔也。因本穴的气化之气从地部孔隙而出,故为井穴。本穴属金 属金,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内部外出的高温高压气态物,水湿浓度大,出体表经脉后其变化为散热冷疑,表现出西方之气的秋凉特性,故本穴属金。功能与运用
商阳穴功能作用气化大肠经体内水液,向大肠经体表经脉输送高温水湿气体。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血必淡、色必暗),热则摇孔出气,无见其血。
主治疾病耳聋,齿痛,咽喉肿痛,颌肿,青盲,手指麻木,热病,昏迷。现代常用于治疗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口腔炎、急性胃肠炎、中风昏迷等。
配伍 配少商、中冲、关冲,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中风,中暑。 配合谷、少商,有清热泻火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配合谷、阳谷、侠溪、厉兑、劳宫、腕骨等。有发汗泻邪热的作用,主治热病汗不出。 配少商穴点刺出血治热病,昏迷。
刺灸法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附注手阳明经所出为“井”。商阳穴的研究
五弦琴
少商和商阳是两个与古代音乐相关的穴位名称,此二穴的命名与古代的五弦琴有关。古代的五弦琴有五条弦,最粗的叫大弦,最细的叫少弦。在各弦的中点以远(左侧)每条线各有五个乐音。它们的名称记载于《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和《灵枢五音五味》上。经过整理后排列如下:
上徵 大羽 大宫 大商 大角
上羽 左宫 釱商 釱角 右徵
上宫 左商 判角 判徵 右羽
上商 左角 桎徵 桎羽 右宫
上角 少徵 少羽 少宫 少商
其中的少商就与少商穴同名。古琴的指法左右不同,其中左手常用拇指(不用小指)桡侧的少商穴部位按压琴弦,而右手除小指外都用于拨弦。
当用左手拇指桡侧指甲角桡侧的指肉按压在第五弦(少弦)上的少商音位(只用肉按弦不用指甲按弦)时,右手拨弦后就会有左侧肺经的经络感传发生。其他弦的商音也都有类是感传,但是商音以外的音则无此经络感传现象发生。可能古人只用了比较方便的第五弦做实验,故将此穴命名为少商穴。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当左手拇指按压的角度发生内旋变化(拇指按弦成半甲半肉状态)时,经络感传的路线就会发生变化,变成手阳明大肠经的经络感传了。
使用食指按弦时也是如此,为了突出食指桡侧指甲角桡侧的大肠经感传效果,必须使用半甲半肉按弦法,此按压琴弦的位点在(指侧动脉的)手背一侧,按中医的阴阳分类属阳,故称其为商阳穴。
研究指端的经络感传发现,手足指趾的经络都是表里两经并行的。所以才会有此现象发生。
商阳穴对慢性咽炎的治疗
咽炎
操作方法:常规皮肤消毒后,用一次性采血针快速刺入一侧或双侧商阳穴01寸,针刺挤出5~10滴血,以出血颜色转为鲜红为限。每天1次。同时紧按患者食指中节的两侧止痛。症状较重者在商阳穴针刺出血的同时增加少商穴。1个疗程症状如无明显改善,可连用2~3个疗程。
慢性咽炎多为肺虚脾滞、痰湿上逆,表现为局部红肿瘀血等特点,商阳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穴,具有泄毒利咽、统通经络之功效,为治喉痹之主穴。少商穴为手太阴肺经之井穴,具有清肺止痛,解表退热之功效,对急性咽喉肿痛有特殊功效。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采用上述两穴具有通经化瘀,调和阴阳,疗效迭加之功效。针刺出血疗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内经》中记载:“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此法用之得当,确能破滞开结,疏通经脉,扶助正气,是祛邪治病之捷法。动物实验证明:井穴刺血能提高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花环率,维持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数稳定,迅速提高白细胞的作用。采用商阳、少商穴针刺出血的疗法,使患者咽后壁局部病变粘膜达到充分的通经化瘀、活血止痛、祛毒利咽,加常规抗菌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此法同样也适应单纯慢性咽炎患者。 商阳穴的保健作用 商阳穴是男性性功能保健的重要穴位,就位于食指尖端桡侧指甲角旁,刺激该穴具有明显的强精壮阳之效,可延缓性衰老。其按摩方法也简便易行,可在上下班乘公共汽车或地铁时,用食指钩住车内的扶手或吊环,或在闲暇时两手食指相钩反复牵拉,也可利用伞柄等按摩食指等。
(6)关冲穴:位于人体的手环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指甲根。皮肤薄,由尺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皮下筋膜薄而疏松,并有纤维束连于皮肤和骨膜。手指的静脉多位于背侧。浅淋巴管与指腱鞘、指骨骨膜的淋巴管相通。手的动脉每指有4条,即两条指掌侧固有动脉和两条指背动脉分别与同名神经伴行。均位于指掌、背面与侧面的交界线上。因指背血管及神经较细短,所以指的掌侧及末二节指背侧皮肤和深层结构,均分布有掌侧的血管和神经。
人体穴位配伍:配内关穴、人中穴治中暑、昏厥。
穴义:三焦经体内经脉的温热水气由此外冲体表经脉。三焦经井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后循三焦经传于液门穴。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手部部分穴位
(1)关冲。关,关卡也。冲,冲射之状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体内经脉的温热水气由此外冲体表经脉,阴性水液被关卡于内。本穴物质为来自三焦经体内经脉外冲而出的温热水气,而液态物由于压力不足不能外出体表,如被关卡一般,故名。
(2)三焦经井。井地部孔隙也。本穴为三焦经体内与体表经脉的交接处,气血物质是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连通,故为三焦经井。
(3)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三焦经体内经脉外出的温热水气,此气出体表后散热而变为凉性水气,表现出肺金的凉冷特性,故其属金。
关冲穴-功能与主治
手少阳三焦经
特异性:五输穴之一,本经之井穴,五行属金。
功用: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
主治病症:为急救穴之一。
1、头面部疾病:古代记述:头痛、寒热、头眩、心痛、心烦、昏厥、目痛、口干、口苦、舌卷、舌缓不语、喉痹、耳聋鸣、肩背痛、臂痛、肘痛。现代实验研究报道:急性扁桃体炎、喉炎、结膜炎、角膜白斑等症。
2、其他疾病:脑血管病、热病、小儿消化不良等。
刺灸法:
刺法:1、浅刺01-03寸,局部胀痛。
2、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主治:刺灸法: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配伍:
配少商、少泽,有泄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配人中、劳宫,有泄热开窍的作用,主治中暑。
配风池、商阳,有退热解表的作用,主治热病无汗。
(7)少冲穴
定位方法
在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俯掌的姿势,少冲穴位于左右手部,小指指甲下缘,靠无名指侧的边缘上。
主治病症
少冲穴的主治病症为: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热病,昏迷、喉咙疼痛等。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指掌侧固有神经。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配伍
配太冲、中冲、大椎治热病、昏迷。
附注
手少阴经所出为“井”
按摩方法
功效:减轻疲劳引起的头痛不舒服,有助于醒脑提神。
做法:要求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左手小拇指指甲两侧的凹陷处,以垂直方式轻轻揉捏此穴位。此穴位是脑部的反射区,要慢慢地出力揉捏,不要用蛮力,左右手可以互相按。
(8)少泽穴
定位
少泽穴
小指尺侧指甲角旁0l寸。
解剖
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指背动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主治
①乳痈、乳汁少等乳疾。
②昏迷、热病等急证、热证。
③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人体穴位配伍〗 配膻中穴、乳根穴治乳汁少、乳痈。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孕妇慎用。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神经性头痛、中风昏迷、精神分裂症等。配肩井、膻中主治产后缺乳;配人中主治热病、昏迷、休克。
备注手太阳经所出为“井”。
少泽穴 井穴,属金。
〖别名〗小吉穴,少吉穴。
〖穴义〗小肠经体内经脉的高热水气由此外输体表。
〖名解〗 1)少泽。少,阴也,浊也。泽,沼泽也。该穴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本穴因有地部孔隙连通小肠经体内经脉,穴内物质为小肠经体内经脉外输的经水,经水出体表后气化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如热带沼泽气化之气一般,故名。
2)小吉、少吉。孝少,阴也、浊也。吉,吉祥也。小吉、少吉名意指本穴中的气化之气为无火的炎上特性的水湿之气。本穴物质虽为小肠经体内经脉的外输湿热水气,但因其从体内出体表后水液气化散去了较多热量,成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后其温度并不算高,无火的炎上特性,因而对于天部中的金性之气来说是吉祥之事,故名小吉、少吉。
3)小肠经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本穴属井,是因本穴有地部孔隙直通地之地部,故为小肠经井穴。
4)本穴属金。属金,指本穴的气血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小肠经体内经脉外输体表的水湿之气,其运行变化为散热冷疑缩合,表现出肺金的秋凉特性,故其属金。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温热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水湿之气不断地散热液化,所散之热上传天部,液化之液归于地部。
〖功能作用〗生发金气。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通之,热则泻之。
少泽穴-治疗
治疗手指疼痛
小指疼痛:是心脏或小肠有毛病。靠无名指一侧的小指指尖有少冲穴,另一侧有少泽穴。少冲与心脏有密切关系,所以心脏病发作时,用力按压小指指尖,可使发作缓和些,少泽穴是小
少泽穴
肠的经穴,小肠情况不佳时,可用力按压此指尖。
无名指疼痛:是喉痛或头痛时发生。在无名指的三焦经上有一个关冲穴,感冒发烧时揉此部位即可。
中指疼痛:因炎热以致心脏不适时,这里会感到疼痛。中指上有一个中冲穴,位于包围心脏的心包经上,出现不适可按摩应急。
食指疼痛:食指上有与大肠相关的商阳穴,有便秘现象而压这个手指深感疼痛者,大肠可能有问题。
拇指疼痛:拇指中的少商经穴,与肺息息相关。如肺有疾患压这个部位时,会疼得跳起来。发现有这些征兆要急时检查。
治疗头痛方法
从小指的外侧的少泽穴开始,到耳旁的听宫穴。小肠经这条经根据它的循行走向可以看到,它主要是治疗肩背、颈椎、脸部、耳朵,它的循行走向就是它所主的病症。
从第一个穴位开始是少泽穴,凡是在指端末梢的这些穴位都是一些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这个穴位开始是从井里而发,这种穴位治疗热症,所以通常是用刺血的方法效果最好。比如像少泽穴,我咽喉痛,发烧了,牙肿了,用三棱针点刺一点少泽穴出一滴血,这些问题就可以当时缓解,但是来讲,这些穴位不适合按摩,按摩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少泽穴-应用
少泽穴为手太阳小肠经之井穴,按压此穴治疗昵逆,效果显著。方法:医者拇、食指按压患者少泽穴,力量由轻到重,成人可用指甲顶压,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陈x,女,3岁。1990年4月13
少泽穴日诊。早饭后遇凉风吹,卒发呢逆,不能自止。遂用右手拇、食指捏压患儿左手少泽穴,以患儿能够耐受为度。当即以酌七,继续按压一分钟巩固。体会:小儿脏气清灵,用此法治疗,随拨随应。对千年龄大者,反应较迟钝,可用指甲顶压穴位,或点刺出血。其为井穴,气之所出,其脉极浅。《灵枢·官针》云:···二~脉浅者勿刺,按绝其脉乃刺之,无令精出,独出其邪气耳。”
发个介绍给大家参考:心天泻血疗法简介
一、心天泻血疗法的概念:
心天泻血疗法是韩国人朴南羲“发明”的医疗技术。
二、心天泻血疗法的内容:
心天泻血疗法是通过在人体58个穴位(说明:2004年为51个部位,受中国方面影响,2009年增加到53个部位,到2011年增加到58个部位)用采血针进行针刺,然后拔罐放血,以达到一定的保健和理疗作用的一种常规方法。
三、心天泻血疗法的由来:
朴南羲先生自诩为心天泻血疗法“发明人”,并强调其疗法为不同于西医,也不属于中医的“另类医学”。
引用朴南羲自己的话:
“朴南羲 1985 年因事业受挫,对金钱、生活失去信心,怀着极其苦闷的心情,走进深山老林过起了野人生活。丢弃了一切杂念时,似乎见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时有机会接触到《东医宝鉴》,可是当知道在那里找不到问题答案的时候,继续怀着“为什么”的疑问和冥想,最终找到了《东医宝鉴》的局限性和西方医学的弱点,取而代之,创立了泻血疗法。”
“我是从学习《东医宝鉴》开始的。但在读《东医宝鉴》后开始产生了疑问,背诵处方笺的时候,只说明哪个部位生病了就用哪种药多少克,而没有从理论上说明这种药进入人体后通过什么作用使疾病得到了治疗。我当时就想,这就是《东医宝鉴》的最大的弱点和中医未能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
《东医宝鉴》的介绍,参考“”:东医宝鉴
“《东医宝鉴》选方丰富实用,收载15类,1400多种药材。每方均注出处,并收录民间单方。主要纂辑自中国古代医书如《素问》、《灵枢》、《伤寒论》、《证类本草》、《圣济总录》、《直指方》、《世医得效方》、《医学正传》、《古今医鉴》、《医学入门》、《万病回春》、《医学纲目》等80多种,“纂辑”的另一说法其实也可以说是抄录,换言之,《东医宝鉴》就是转抄引述80余种中医典籍的图书,而此书另外所引述的两本朝鲜人的著作《医方类聚》与《乡药集成方》也均是介绍中医的书籍,其中《医方类聚》是仿中国医学古籍《圣惠方》编写的,其中参考了中国医典100多部,《乡药集成方》则是仿照当时中国本草的体例,对朝鲜的本地药材进行的介绍,除名称标注本地名称外,其余所载药性均依照中医观点。在中国,像《东医宝鉴》这样的中医著作,有数百本之多,其与《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中医药典籍的地位则无法相提并论。”
“2009年7月31日,《东医宝鉴》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记忆遗产(Memory of the World)名录的医学著作。但有中国权威中医专家认为:把一本九成以上内容均辑录自中国中医典籍的医书说成“韩医学的集大成之作”无论如何是不妥当的,而试图通过此书的申遗以确立“韩医学是韩国传统医学的正体性”更是对东亚文明与历史的无知。”
四、心天泻血疗法的特点:
心天泻血疗法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
1、理论简单:“从人体结构来看,只要形成良好的血液循环,就既不会生病也不会死亡。”
2、学习操作简单:只要记住58个放血点及其适应症,会操作采血笔和拔罐器就学会了。
五、心天泻血疗法的疗效:
按朴南羲的说法,其疗效如下:
1、“一切疾病,只要抽出瘀血,就能治好”。
2、“只要在 2-3-6-8 点放血,这个地球上因疾病而痛苦的患者中 80% 以上都可以从病魔中解脱出来”。
3、“用我的医术来针对现代医术认为是不治之症的心绞痛、高血压、痴呆、关节炎、癫痫病、低血压、神经痛等,都可以毫不费力地去治好的。”
4、“我可以保证,此泻血疗法普及到我国全体国民手中的时候,能减少 60% 的患者。”
5、“从人体结构来看,只要形成良好的血液循环,就既不会生病也不会死亡。”
注:时至2012年10月为止,二十多年来“心天泻血疗法”从未成立一个这样有“神奇疗效”的医院。
六、心天泻血疗法发明人
朴南羲,韩国人,男,1957年3月出生(未确定的韩方资料),自称为泻血疗法发明人。
这位58个穴位针刺泻血疗法的“发明”人,既非医药行业,也非医学专业人士,声称“泻血疗法”是自己在深山里“悟”出来的。
1985年前从商,作为一位商业人士,朴南羲先生在四十岁前并无建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见证了泻血疗法的神奇,多次目睹了他人操作刺血疗法。作为一位精明人的商人,朴南羲认为泻血疗法的神奇疗效和百姓的口碑决定了它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商业项目,通过偷师学艺,凭着自己的“聪明”,自我包装一番后,自号“心天”,自编两册通俗读物《心天泻血疗法》,自诩泻血疗法发明人,以此为道具,开始敛财,以收取培训费和销售心天食品为赢利手段,从自称“对金钱失去信心”到今天已经拥有几百万平方米的山庄、房产以及医疗器械和保健食品公司。
七、心天泻血疗法的现状:
在韩国,朴南羲“发明”的“心天泻血疗法”从未得到韩国政府和医学界的认同。但是在离首尔几百公里外的忠清南道锦山郡郊,朴南羲以面向社会非医学界人士招募初、中、高级学员和销售工具产品的形式商业运作。学习完三个级别的课程费用折合人民币过万元,与此同时,朴南羲还推出了极为昂贵的心天食品。但是,因为缺乏专业性,心天泻血疗法在韩国出现过多次责任事故,十多年来,在韩国很多从事心天泻血疗法的人因此而吃官司。对此韩国主要二十多家电视台曾连续多次给予曝光。到2012年,已经没有多少韩国人学习和使用心天泻血疗法。
八、心天泻血疗法在中国:
拥有五千年中医文化的中国,是朴南羲目前最大的,同时也是唯一的海外市场。失去本地市场后,朴南羲曾经多次来中国推广他的“心天泻血疗法”,但与其有实质合作的也均为非医学专业、并且喜好商业炒作的民间人士。而且,历次与其合作者无一例外最后都放弃了与他的合作。究其原因,均是朴南羲所谓的“发明”医疗技术“心天泻血疗法”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缺乏辩证,自然也不能够象其声称的:“只要对2-3-6-8号泻血,就能根治百分之八十的常见病。”甚至常见疾病泻血过程中出现的简单问题,他都无法正确回答。朴南羲先后在中国延吉市、郑州市、西安市、荷泽市等地作过个人“讲座培训”,炒作者们将其推崇得象明星一样,但是最后无一例外让所有参会者对朴南羲及其“发明”的技术彻底失望。
九、心天泻血疗法的局限:
朴南羲说自己四十岁学“医”是“从学习《东医宝鉴》开始的。”其发明的“泻血疗法”(不是西医,也不是中医)则是在深山中“悟”出来的。在其《心天泻血疗法》书中,受专业的局限性,一些说法让人哭笑不得。如:
1、“中医把坏死的血液看作是瘀血,作为分析医学的西医却把胆固醇看作是瘀血,我认为瘀血是这两种东西的混合物。”
2、“‘气’是指体内存在的电流,电流能使人体产生运动。而电流的强弱是由血液流动的速度决定的”。
3、“针灸的效果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内容:第一,使针灸周围的体温上升的效果;第二,使白血球集中到针周围的效果;第三,使神经线的电流产生逆流的效果”。
4、“腰疼的人不断地进行登山运动,可能会出现不疼的现象”。
5、“中药的药性之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使入侵病菌变得无力”。
6、“把我知道的药味按不同的药性可分为以下几类:
·苦味(阴):具有分解瘀血、脂肪酸、蛋白质的功能
·甜味(阳):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
·辣味(阳):具有提高人体体温增强活力的功能。
·麻味(阴):具有麻醉,减少疼痛的功能
·腥味(中):解毒、利尿功能
·咸味(阴):具有解热作用和让侵入的微生物变弱的功能,还有化解瘀血的功能”。
十、心天泻血疗法的实际:
“心天泻血疗法”是韩国人“朴南羲”“发明”的。自从成为“心天泻血疗法”的“发明人”之后,朴南羲从来不着正装,而是每天穿着类似汉服、韩服或道袍的长衫。并且自号“心天”,束发髻,留长须。不足五十岁,便使人看起来象一位健康长者,仙风道骨与众不同。
朴南羲是一位非医学专业的商人,四十多岁开始,自称“对金钱失去信心”,走进深山“发明”了“泻血疗法”。同时声称:他了解医学是从《东医宝鉴》开始的。《东医宝鉴》就是中医著作的韩文译本,而且58个泻血部位也基本上取于中医穴位。但是朴南羲坚称:他发明的心天医学,是另类医学,不是西医,也不是中医,这是公然的欺师灭祖。
没有人知道朴南羲是发明了58个穴位、发明了刺血针、发明了拔罐器,发明了“瘀血”、还是发明了“心天”这个名字。也许应该向给他交纳昂贵学费的学员、买了他高价工具的客户、吃了他天价保健品的消费者们去解释一下。心天泻血疗法的方式只不过是中医刺血疗法的一部分,其内容只是中医刺血疗法的皮毛而已。可以肯定的是:朴南羲的“另类医学”永远不会得到韩国以及中国政府和学术界的认同,花时间整理此文,是希望我国有志于中医理疗事业的仁人志士能够全面了解并正确认识韩国人朴南羲“发明”的心天泻血疗法。
中医放血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这么做?
中国传统医学的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放血疗法是根据经络学说和针刺原理,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调气理血,促邪外出。
中医的放血疗法操作方法分为:点刺(又称速刺);挑刺(多用于胸背部及耳后部位放血);缓刺(多用于肘部、腘窝部的浅静脉放血);围刺(又称散刺。用于皮肤病等病灶周围点刺出血)等。
在护理方面严格提示:体质虚弱、孕妇及凝血机制不良者不采用此法。特别强调手法宜稳、准、轻,而不宜过猛,且放血不可过多。可见,中医的放血疗法在护理中的应用是有严格规范的!
我们通常用的活血化瘀药,也仅仅是把血活一活化一化,但瘀滞的废血仍然还是在血管里流动,只是挪个位置而已。运用刺血疗法就完全不同!
通过刺血可以激活造血器官细胞的造血功能,正常状态下,血管空间被充足的血(包括瘀滞的废血)占据着,造血细胞无法工作(因为血管里的血液充足,造出的新血无处承载),可机体一旦失血,担任造血工作的细胞立即开足马力,开始制造新鲜血液以替补失血的血管空间,一泻一补,淤血祛除,新血再生。
所以它不仅是直接将瘀滞的气血排出体外,还能起到"祛瘀生新"的功效。
刺血疗法就是从瘀滞的浅静脉血管中或穴位上直接排出瘀血,以达到调和气血、改善微循环障碍、治疗疾病的目的。
本文2023-08-08 13:55: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9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