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嬴荡又是异人,春秋人名字为何如此奇怪?
嬴荡和嬴异人都是秦国国君。嬴荡就是秦武王,公元前329年—前307年在位。而嬴异人就是秦庄襄王,秦始皇的父亲,公元前281年—前247年在位。
《皓镧传》异人剧照
其实,春秋人的名字奇怪的很多,并不止嬴荡和异人。比如,夫差、妇好、勾践、重耳、暴鸢、恶来、狐毛、羊舌赤、周公黑肩(他弟弟叫周公黑背)。春秋人的名字奇怪,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春秋时期文字少。春秋时期被创造出来的文字,远没有后世多。春秋时人取名字的时候,能够使用的字并不多。再加上那个时候文化并不普及,文盲率高,取名字的时候,取了个奇怪的字并不奇怪。
第二,文字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一些我们现在看着奇怪的名字,在当时并不奇怪。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字的本身含义被另外的字代替了,而这个字有产生了其他的意思。而有些我们现在觉得很奇怪的词汇,在当时其实并不存在,所以并不会产生不好的理解。比如嬴荡,“荡”就是“清除”的意思,应当本身就是一个孔武有力的人,喜欢打仗,很适合“荡”这个名字。“异人”多半就是喜欢孩子跟别人不一样,成大器的意思吧。
嬴荡剧照
第三,春秋时期的文字并不统一。由于诸侯国众多,各地发音不一样,使用的文字也不统一,所以很多春秋人的名字属于音译,写出来的字跟名字本身的含义并不相同。比如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这些人的名字,都是音译,因为当时的吴越都是蛮夷之地。
字第四,春秋人的名字结构和现在不同。比如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其实姓子,名纥,字叔梁。叔梁纥是把名和字连称。又比如比如孔子的祖先孔父嘉,是字孔父,名嘉。他的后代以他的字为氏,就称孔氏了,所以才有后来孔子的孔。
古代取名有五个原则:信、义、类、假、象。
1、所谓信,即以出生时与生俱来的特殊标记为名;
2、所谓义,是根据出生时的祥瑞现象命名;
3、所谓象,是以相似之物命名;
4、所谓假,是可以假托万物之名;
5、所谓类,是可以取与其父亲类似的名字。
事实上,古人起名基本上是遵循这些原则。不过,也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出现了很多犯忌的怪名,如熊狂、不寿、圉、乞、丐等等,现代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另外,还有宜臼、杵臼、恶来、洩父等名,也让很多现代人难以理解。
商代流行以时取名,帝王均以天干字为名。到了周代,这种取名方式仍然流行,不仅取天干字,也取地支字,如以午、申、寅等字命名。
另外,还用四季名称、月亮朔望、霜、雪等字命名,如楚王熊严有四子,其中老大和老二的名字是伯霜、仲雪。
扩展资料:
周人取名崇尚质朴
中国的姓名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周代以前的历史记载不像后来那么多,人名有限,我们只能从帝王谱系中找出一些上古时期的取名规则。周朝建立后,史籍渐多,名人辈出,有足够的资料供我们了解各种姓氏的来源和变化多端的取名方式。
就取名而言,通过阅读《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等书,便会发现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取名方式既崇尚质朴,不拘一格,又追求吉祥,时有禁忌。
取名崇尚质朴是三皇五帝以来的传统,从周人的祖先后稷的名字就可见一斑。后稷的名字叫“弃”,这个名字是他的母亲姜原(又作“姜嫄”)给他取的。
传说姜原有一次在野外踩了巨人的足迹,随后怀孕,足月后生下一个儿子,她认为不吉利,便把男孩丢弃在一条窄巷,
却发现路过的牛马都避开不踩他,于是她想把男孩放在人烟稀少的山林,结果发现山林里也有很多人。无奈之下,她只好把他丢在结了冰的沟渠上,但还没离开,就有大鸟飞过来,用翅膀把孩子保护起来。姜原此时觉得这孩子很神奇,便抱回去把他养大。
因当初想丢弃他,便给他取名“弃”。这种质朴的取名方式,也被周人继承下来,人们不认为像“弃”这样的名字很贱很难听。
如周庄王时的周公名叫“黑肩”,鲁成公叫“黑肱”,晋成公的名字更难听,叫“黑臀”,但当时人们都觉得不足为奇,根据生下来的生理特征取名,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取名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这个历史年代歌大家都很熟悉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东周是分为两个时期的。
这两个时期一个是春秋时期,一个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呢,简称为春秋,它是指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这段时间。但是还有一个说法,是指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03年这段时间。
这个时期是周王的势力减弱,而诸侯群雄纷争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他们史称“春秋五霸”。
那诸位看官可能要问了,战国好说,因为正是战争混乱的时候,所以起名战国。那春秋之名又何来呢?
一、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叫“春秋”的来源
在这里,有书君告诉大家,春秋之名是因为一本书而得名的。这本书就是孔子修订的《春秋》。
在这里一定要敲黑板注意一下,《春秋》这本书不是孔子写的,而是是孔子修订的。这本书是鲁国的史官们记录自己国家,也就是鲁国的历史的。
它并没有记载春秋时期其他国家的历史内容。
有人可能会问了,春秋时期别的国家都不记载自己本国的历史吗?有书君在这里回答大家,各个诸侯国其实也都记载本国历史,而且记录本国历史的书名也叫《春秋》。
可惜的是别的诸侯国写的《春秋》都丢失找不到了,而只有鲁国记录的《春秋》幸运地留传了下来。
孔子本身就是鲁国人,对本国也算是了解,所以他便依据鲁国史官所编写的《春秋》加以整理和修订,也就成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儒家经典之一《春秋》。
这本《春秋》记录着从鲁隐公到鲁哀公,总共十二代君主242年的历史。它把这段时期所发生的大事都记录了下来,以供后人们参照,让人们从历史中借鉴以及吸取教训。正是由于它所记载的这段时期,与东周历史的时间分段是非常相似的,所以我们才把这段历史以《春秋》命名,称为春秋时期。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这段历史以《春秋》这本书命名,称为春秋时期的。
那话又说回来了,这本书为什么叫春秋,它没有记录鲁国夏冬的历史吗?
二、《春秋》这本书,为什么会起名为春秋
《春秋》这本书当然记录了鲁国夏冬的历史了,它之所以起名为《春秋》而不是《夏冬》也是有原因的。
1春秋两季是诸侯朝觐和会盟的 时节,发生的事比较多
因为在周朝,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
这两个季节没有严寒,没有酷暑,天气不冷不热,也正适合诸侯驱车去朝觐周天子。
这样的天气,他们在路上也不会太受罪。
春季去朝觐,各诸候国可以把过去一年,自己国土所发生的事做一个总结,也算是我们现在的一个述职报告了。
而在秋季,丰收时节,各诸侯国也可以备些礼物,带上自己国土的特产为周天子献礼。
周天子呢,在这个时期就会听一听各诸侯国在自己国土职守的情况,也会根据他们提出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或者是再分配一些任务,交待给各诸侯去做。当然在这个时期,周天子也能顺便了解了各诸侯国的衷心程度,让自己心里有数。
而且在这段时间呢,各诸侯国之间的使者也会相互往来,趁着好时节,去拜访拜访邻国,交流交流情感。
有时候几个诸侯国还要时不时地搞个会盟什么的,一起交流交流政治走向,治国之方什么的。
这样看来,很多重要的政治活动都是发生在春和秋这两个季节的。
所以春季和秋季在书中着笔就会占很大的比重,所以会以《春秋》命名。
2农耕为主的古代,春种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
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当然都发生在春秋两个季节了,春种与秋收。
春天正是农忙的时候,各国呢也都不会想着去发动什么战争,先把农耕搞好,这才是首要的。
地都种不好,而去想别的,那这个国家就麻烦大了。
所以呢,在这时候国家的君王为了保证本国今年有个好收成,保证百姓们都能丰衣足食,他也要很忙。
他们忙什么?当然是要把他们治理国家的能力发挥出来呀。
他需要协调国内的资源,处理好农业与各方面的关系,以确保国家有个好收成。
所以呢,许多和农业有关的具有影响的政令都会在这一时期发布。
许多有效的农业方面的改革,也会在这一时期进行。所以呢,春季发生的大事就会比较多,当然记录的也就多了。
3、秋季是粮食丰收和各国酝酿战争的最佳时期,所以记录的事情比较多
秋季是个收获的季节,粮食丰收了。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算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所以也要记录下来。
而有的国家呢,总是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总想骚扰或侵占别的诸侯国。
这个时期由于可以保证粮食的供应,也就具备了发动战争的条件。
而农民在这个时候秋收完毕,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农活了,所以也具备了征调入伍的条件。
因而在这个时期发生战争的事件特别多,因为季节刚好,不冷不热。粮食也备足,不担心后方无粮草供给。那在这一时期记载的战争事件也会比较多。
所以《春秋》主要记载的都是春季和秋季,这两个季节的事件。
一年中春种秋收,以春秋做为一个最重要的交替,也就把春秋也做为一年的代称了。
因此《春秋》就取名为春秋了,从字面上来看也就是指代历史,指代光阴。
一段时期,一部书,这也就是春秋名字的来由。
从《春秋》这部书中,我们窥视到了几千年前我们的先人们所经历的事情。这是一个最坏的时期,但是在这样的时期内,又诞生了璀璨的中华文明。
知道诗经取名吗?很多家长会问如何给宝宝起一个好名字,要好听,典雅,吉利,还不烂大街的名字有没有?哪果只是在网上找一堆名字肯定过时也没内涵,聪明用心的家长在起名时开始把眼光投到了中国的古典文学上面,运用古典诗句,名人名言等来起名,这样名字有内涵好听,而且少重名。今天我们为大家说说诗经取名起名。
何为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三百篇》。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约成书于春秋时期,到了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韩诗外传》。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诗经》的作者亦非一人,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赋”就是铺陈(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就是兴”就是启发(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经》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伐檀》、《硕鼠》就是“风”的代表作。
诗经取名起名大全
诗经起名在古代就是常用的方法,常以“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之说。今天取名网特为大家说说诗经起名。
自古至今,父母们在给女宝宝起名时,特别钟爱于从《诗经》中起名。这是因为一般女孩子名字,以清新、活泼、可爱为佳。而《诗经》中的很多词句,都是清新、柔美的风格,用这些句子为女宝宝起名,就能使名字看起来和听起来都显得清新、文雅,同时也能为女宝宝平添一股独特的书卷气。
诗经取名名字
静姝——《诗经静女》:“静女其姝”于飞——《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刿刿其羽”。羽飞——《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雨霏——《诗经国风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思远——《诗经国风鄘风载驰》:“视尔不藏,我思不远”。婉如——《诗经野有曼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样”。明哲——《诗经大雅》“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卉迟——《诗经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卉字属木。济桓——《诗经泮水》:“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石玉——《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乔木——《诗经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欲求超脱高雅,可取乔木。另如:长庚、思成、邦宪、维汉、其琛、闻天、梦熊、烈文、自牧、洵美、高冈、琼瑶、锡爵、令仪、令德、万年、大任、淑君、白华、公刘、则虞、常棣、柔嘉、凯风、小宛、华棠、斯年、宜之、作人、绥之、维群、纯德、仁美、秉均、其陈、启明、龟蒙、维高、其馨、徽音、友声、绳武、翘楚、辑熙、白驹、鹤鸣等名字也都出于《诗经》。
诗经取名名人名字著名建筑学家、古建筑研究与保护专家梁思成及其夫人林徽音,这对志同道合之夫妇的名字都取之于《诗经》。思成,见《商颂那》:“汤孙奏假,绥我思成。”徽音,见《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美誉也。词学专家唐圭璋之名源自《诗经大雅卷阿》“颙颙邛邛,如圭如璋”;“圭璋”是珍贵的玉器,比喻人品高尚,为世所重。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杨周翰之名源自《诗经大雅崧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周翰”意为:“周朝首都的垣墙”;比喻国家的栋梁之材。哲学家邢贲思之名源自《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贲然之思”;“贲思”意为:“疾驰而来。”美学家蒋孔阳之名源自《诗经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孔阳”意为:“十分鲜明耀眼。”文艺理论家郑朝宗之名源自《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朝宗”意为:“百川归海。”古文字学家裘锡圭之名源自《诗经大雅崧高》“锡而介圭,以作尔宝”;“锡圭”意为:“赐给大块宝玉”,比喻难得的人才。
好听的诗经取名名字大全
1、蓁蓁(音真)。《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蓁蓁,茂盛貌。
2、燕飞。《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3、淑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淑慎,和善谨慎。如台湾有艺人名萧淑慎。
4、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惠然,顺从貌。
5、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2010版三国里就加了个叫静姝的角色Orz。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6、炜彤。《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彤:红色。炜:光彩。
7、洵美。《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8、燕婉。《邶风·新台》:“燕婉之求”。燕婉:安静和顺,也指如意郎君。字面漂亮,但这一篇《新台》主旨是讽刺卫宣公的**,上下文的意思不是很好,慎用。
9、如云。《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如云:像云一样众多。《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10、邦媛。《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邦:国家。媛:美女。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11、灵雨。《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灵雨:及时雨。需要指出的是,南方人分不清前后鼻音,该词极易被念成“淋雨”,再取个“落汤鸡”的外号就是顺利成章的事了>12、朝雨。《鄘风·蝃蝀》:“朝隮于西,崇朝其雨”。指早晨的雨。唐时王维有诗曰:“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3、芃芃(音朋)。《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芃芃:草木茂盛貌。值得一提的是,该篇的作者许穆夫人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14、绿竹。《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15、琇莹。《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莹:光亮透明。
16、巧倩、美盼。《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17、佩玉。《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18、琼琚。《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后文还有(大名鼎鼎的)“琼瑶”、“琼玖”。
19、陶陶。《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陶陶:快乐貌。
20、佩玖。《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21、静好。《郑风·女曰鸡鸣》:“琴瑟在御,莫不静好”。静好:安静美好。胡兰成和张爱玲结婚时,写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22、舜华、舜英。《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颜如舜英”。舜华、舜英都指木槿花。
23、德音。《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德音:美好品德。这个词在整本诗经里多次出现,此处不一一列举。个人感觉该词的气场比较大,一般人hold不住吼吼
24、子佩。《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佩和子衿在这里都指对方的衣饰(从而代指对方)。
25、零露。《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零露:零落的露水。然而该词溢满了感伤的气息(延伸义:容易消失的事物),偶的眼前骤然浮现出小说或影视剧中那些林黛玉式的女纸···
26、婉兮、婉如。《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婉:美丽。至于“清扬”,应该没有人想和洗发水重名==
27、琼华。《齐风·著》:“尚之以琼华乎而”。下文“琼莹”、“琼英”,均形容美玉。
28、美清。《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赞美眼睛美丽清亮。东晋陶渊明有诗曰:“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29、如英。《魏风·汾沮洳》:“美如英”,下文还有“美如玉”。如花似玉貌。
30、清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31、素衣。《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素衣:白色的衣服。北宋晏几道词曰:“素衣染尽天香,玉酒添成国色”。BUT在《礼记》等典籍中,“素衣”也指丧服。
32、菁菁。《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菁菁:草木茂盛。
33、采苓。《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诗经》中,“采~”形式的词语多次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采蘩”、“采薇”、“采菲”、“采芑”、“采菽”等。都是采摘某种植物的意思。
34、文茵。《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文茵:车中的虎皮坐褥。这个词外柔内刚有木有!
35、湄。单名一个“湄”字,取自《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虽然没有上文中的“在水一方”有名,但它更适合取名。
36、渥丹。《秦风·终南》:“颜如渥丹,其君也哉”。渥丹:色泽红润貌。
37、美淑。《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38、舒窈。《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舒:舒缓轻盈貌;窈纠(jiǎo)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体态窈窕貌。但我觉得“舒窈”是个更好听的名字。《月出》是整本《诗经》中非常有意境的一篇,在我大爱的**——徐克的《梁祝》中也有出现,我对她爱不释手。
39、楚楚。《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楚楚:鲜明貌。蜉蝣是一种短命的小虫,故而此篇的基调是消沉的。
40、如雪。《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个人最喜欢刘禹锡的一句:“晚来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
41、荟蔚。《曹风·候人》:“荟兮蔚兮,南山朝隮”。荟蔚:云雾弥漫貌。
诗经取名小雅内容部分名字
1、翕(xī)。单名一个“翕”字,取自《小雅·鹿鸣之什·常棣》:“兄弟既翕,和乐且湛”。翕:和顺。以读音xī为名的人很多,但该字却不常见。《易经·系辞上·第六章》曰:“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静翕”也是一个文静内敛的名字。
2、依依。《鹿鸣之什·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依依:柳枝随风飘摇。在其它语境中也形容不舍。
3、霏霏。《鹿鸣之什·采薇》:“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后文还有:“雨雪雰雰”)。霏霏:雪花纷飞貌。然而该词多用以形容雨雪天气,阴森气氛==如范仲淹《岳阳楼记》:“*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没完没了的下雨必然就令人抓狂了啊!所以凡事讲个度,名中若用“霏”字,一个足矣!
4、燕绥。《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燕:即“宴”,这里指宴请,描述席间的景象;绥:安宁。后文还有“燕笑”、“燕喜”等。
5、令仪。《南有嘉鱼之什·湛露》:“岂弟君子,莫不令仪”。令仪:优雅的风度。取这个名字的知名人士有:包拯他爹包令仪、孔祥熙和宋霭龄的长女孔令仪等。
6、闻天。《鸿雁之什·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个人非常喜欢的一句(总让我想起三国时的凤雏···)。譬如Party早期的Leader同志。
7、金玉。《鸿雁之什·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金玉:比喻珍贵和美好。这里用作动词,指珍惜。
8、攸宁。《鸿雁之什·斯干》:“君子攸宁”。
9、骏德。《节南山之什·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骏德:犹言美好的品德。
10、翰飞。《节南山之什·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翰飞:高飞。
11、巧颜。该名字绝对是个大花瓶,看看《节南山之什·巧言》怎么说的:“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这才叫骂人不带脏字。在《诗经》的语境下,无论“巧言”还是“巧颜”都是很不好的名字,不要被字面给骗了。
12、溱溱(音真)。《鸿雁之什·无羊》:“旐维旟矣,室家溱溱”。和国风篇第一个词条“蓁蓁”是一样的意思,表众多。五行缺水的话可以用“溱”。此字多音,也读秦。
13、嘉卉。《谷风之什·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嘉卉:美丽的草木。是个带着青草气息的名字,小清新范儿。
14、雅南。《谷风之什·鼓钟》:“以雅以南,以龠不僭”。雅和南均指音乐,且相当于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演奏的那种高雅音乐。
15、苾芬。《谷风之什·楚茨》:“苾芬孝祀,神嗜饮食”。苾芬:芬芳。又如《谷风之什·信南山》:“是烝是享,苾苾芬芬”。
16、思柔。《甫田之什·桑扈》:“兕觥其觩,旨酒思柔”。在这里,思是助词,柔指柔和。形容美酒温和。
17、英英。《鱼藻之什·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英英:轻盈明亮貌。在其它语境中,也可指杰出、有才、美好等。
诗经取名大雅内容部分名字
1、维桢。《大雅·文王之什·文王》:“王国克生,维周之桢”,维:维系;桢:支柱,栋梁。后文《周颂·维清》中还有“维周之祯”,祯是吉祥的意思。
2、缉熙。《文王之什·文王》:“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缉熙:光明。《文心雕龙·时序》曰:“并文明自天,缉熙景祚”。
3、鹰扬。《文王之什·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鹰扬:犹言鹰之飞扬,威武貌。《后汉书·刘陶传》:“鹰扬天下”,霸气外露有木有!但该词极易被读成“阴阳”,登时霸气侧漏了···
4、玉瓒。《文王之什·旱麓》:“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玉瓒:天子祭祀时用的酒器。
5、思齐。《文王之什·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这里“齐”字其实读“zhāi”,通“斋”,端庄貌。《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从而衍生出成语“见贤思齐”,这里就读“qí”了。例如的遗孀刘思齐···
6、徽音。《文王之什·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徽音:美誉。
7、静嘉。《生民之什·既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静嘉:洁净美好。
8、清馨。《生民之什·凫鹥》:“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9、柔嘉。《荡之什·抑》:“敬尔威仪,无不柔嘉”。柔嘉:柔和美善。《荡之什·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10、柔惠。《荡之什·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柔惠:柔和仁惠。
11、懿德。《荡之什·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懿德:美德。感觉这个词儿一般都用作什么皇太后的谥号···
12、穆清。《荡之什·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穆清指清和之气。
13、哲成。《荡之什·瞻卬》:“哲夫成城”。
诗经取名三颂内容部分名字
1、秉文。《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2、德纯。《周颂·维天之命》:“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德纯:品德纯正。
3、骏惠。《周颂·维天之命》:“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骏﹑惠二字平列﹐皆为顺之意。
4、振鹭。《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振鹭:振翅高飞的白鹭。
5、和铃。《周颂·载见》:“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6、馨宁。《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馨:馨香;宁:安宁。
7、纯熙。《周颂·酌》:“时纯熙矣,是用大介”。纯:大。熙:光明。
8、其琛。《鲁颂·泮水》:“憬彼淮夷,来献其琛”。琛:珍宝。如外交部原部长。
好听的诗经辞楚名名字大全
子奕-奕奕寝庙,君子作之。《诗经巧言》
一诺-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上湖南崔中丞》
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
子佩-青青子佩,悠悠我思。《诗经)
子慕-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楚辞》
一川-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志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昊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两句诗词首字组合而成。)
子荣-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全唐诗韦道安》
子文-松萝长稚子,风景逐新文。《秋日夏口涉汉阳,献李相公》
婉清-水木清华,清扬婉兮。《诗经》
云泥-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上湖南崔中丞》
竹猗-占彼淇澳,绿竹猗猗。《诗经》
兰泽-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古诗十九首)
玉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清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海若-海若不隐珠,骊龙吐明月。《全唐诗赠僧行融》
梦泽-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晴川-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烟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凌波-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青玉案》wwwyw11com我们免费取名
月桥-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青玉案》
凤玉-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淇猗-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诗经卫风》
正则-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
灵均-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
丹青-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溢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日晴-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进思-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豫立-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观良-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月梭-光阴似箭,日月如r/>
凌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青山-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
沙平-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送张判官赴河西》
漪涵-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全唐诗纳凉》
雨烟-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梦游天姥吟留别》
玉垒-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
寒光-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一飞-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冰心-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江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高洁-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玉材-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天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金风-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
思远-视尔不藏,我思不远。《诗经载驰》
清扬-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诗经野有蔓草》
明哲-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经大雅卺民》
素荣-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橘颂》
飞扬-大风起兮云飞扬。《刘邦大风歌》
养怡-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曹操龟虽寿》
南翔-群燕辞归燕南翔。《曹丕燕歌行》
雄杰-岂若雄杰士,功名从此大。《阮籍咏怀》
飞鸿-潜虬媚柔姿,飞鸿响远音。《谢灵运登池上楼》
陶然-陶然共忘机。《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采薇-不得顾采薇。《王维送綦母潜落第还乡》
清秋-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芳原-微雨蔼芳原。《韦应物东郊》
锦茵-当轩下马人锦茵。《杜甫丽人行》
予心-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馨音-惟闻钟馨音。《常建破山寺后蝉院》
玉珂-因风想玉珂。《杜甫春宿左省》
荷风-荷风送香气。《孟浩然夏日南享怀辛夫》
秋岚-新雨带秋岚。岑参永亭送华阴少府还县》
洪波-洪波振大壑。《李白古风》
海云-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世才-时危始识下世才。《杜甫狄明府》
一羽-万古云曾一羽毛。《杜甫咏怀古迹》
冰清-诗似冰壶彻底清。《韦应物绝句》
虚竹-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池上竹》
占春-柳占三春色。《温庭筠太子西池》
别韵-香中别有韵。《崔道融梅花》
弄影-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念远-满目山河空念远。《晏殊浣溪沙》
双燕-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采桑子》
梅妆-呵手试梅妆。《欧阳修诉衷情》
平林-平林新月人归后。《欧阳修蝶恋花》
疏桐-缺月挂疏桐。《苏武卜算子》
余生-江海寄余生。《苏武刮临江仙》
素娥-素娥淡停。《晁元礼绿头鸭》
诗经取名注意事项
易写易读。即使从诗词中选,也不要挑那种生僻的字词。生僻字不好记,别人不认识,或者字典、电脑里都没有,以后就很麻烦。
如今,很多家长为了避免重名率,都希望给宝宝取一个独特的名字,但是这“独特”也被特意地演化为“繁复”,因为,大家都不认识你的名字,难免会引起一些笑话。这样的结果是不仅给别人带来麻烦,还给孩子增添了一份苦恼。其实,用最简单的字组合成最有意义的名字,才是最难的,用些生僻字不算本事,象、刘少奇这样的名字都是很常见的字组成的。
读音洪亮。有些名字很好看,但读起来是在拗口,名字就是用来让人唤的,所以尽量别挑变扭的词。还要注意方言中的读法。
新颖别致。本来不想提这个的,因为用诗词取名已经很新颖别致了,但以前看到有人居然推荐明月这个名字,容许小编小小的汗颜一下吧……
避免多音字。被别人叫错名字的感觉不好受。一生中要被很多人问自己名字到底怎么读。
您还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咨询八字起名、周易起名、公司店铺起名,还有宝宝起名,我们会根据宝宝出生年月日和时间,为宝宝起一个带着好运的好名字!
感觉春秋时期的人名字很奇怪,这其实是正常的。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华夏各国的人,比如孔子他老爹叫“叔梁纥”,这名字怪不?还有姓叔的人?再比如老夫子去见过的那位著名的风流女南子,这名字也够奇怪的,难道是姓南名子?翻开春秋战国的历史,看到一个个人名,总会觉得很怪异,读起来非常咬口,比如公孙臼、晏婴、荆轲、商鞅。如今,很少有人用这些字取名,在那个时代,为什么会起这种古怪的名字呢?
其实,每个朝代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因此也有自己流行的名字。古代用“伯仲叔季”来算排行,与现代的张三李四王五差不多意思。晋朝时期,人们普遍信佛,因此当时人们的名字大多叫某某之、某僧某;唐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并存,宗教意味很浓,人们大多喜欢起这样的名字,某玄某、某道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就是父亲一辈人,因为爱国热情正浓,大多数人爱叫建国、卫东之类的名字;到七八十年代,也就是我们一辈人,因为父母的希望,大多数人的名字叫某强、某博、某洋;到九零后和零零后,因为父母爱看琼瑶剧的原因,就起了一堆子涵、子轩、子豪这样的名字。
春秋战国时期也有自己流行的名字,只是因为时间太久远,许多文化或者消失,或者变味了。比如臼、婴、轲、鞅等字都是名词,臼是一种农具,现在看到的人很少;轲是一种车,已经淘汰了两千多年,没人见过;婴指项链,现在没有这种含义了;至于鞅,指的是套马的皮带,虽然意思相差不大,但是很少有人接触。
当然,除此之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些常见的名字,比如嬴政、孙武、李信等等,好像不论哪个时代,这种常见的名字都会有人取。
参考文献:《周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古人名字的字数都挺有意思的,会在某一个时间段内集中出现单字或双字的名字,就比如乱世三国都是单字,曹操、董卓、张飞等,而后来比如唐宋时期就没那么集中,双字的也非常多,李世民、辛弃疾、房玄龄与杜牧、王勃、杨炯,都是这一时期的。那么,这又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呢
《汉书王莽传》中记载,王莽新政倡导的一条就是“去二名”的政策,就是说,国家有规定,谁都不允许取两个字的名,如果你之前是两个字,那就必须去掉一个,如果你犯了罪,那么会恢复你之前的两个字,用以表示处罚。所以,在那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士族出身的人叫做王某某、张某某,那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犯过罪,要么是自己偷偷地没有改名。但是毕竟律法如此,没有改的情况可能性比较低。
而在此之前,单字或双字是通行的,比如商周时期人们喜欢用天干地支作为人名,比如太甲、沃丁等。春秋战国则是习惯于在姓与名中间加一个“不”,吕不韦、申不害等,而这个习惯一直到东汉还有,除此之外,春秋时期还有加“之”的,烛之武、介之推(又称介子推)。那段时期,人们取名其实是非常随意的,根本不会像现在这样翻字典查古籍,基本上看到什么就叫什么,像是孔丘、墨翟、李耳,很随意的。
而从王莽实行的律法开始,一直到隋朝时期,基本上人们都是单字的名,但这其实是史书上记载下来的人名中看出来的,还有很多史书无法记录的平民,我们无从得知他们是不是也叫两个字。王莽那道律法针对的是士族,要取单字名,双字表字,可以说是将阶级很明显地划分开了。三国的吕布、郭嘉、孙权、周瑜,都是单字,魏晋南北朝的嵇康、卫阶、山涛等,但也有王羲之、刘义龙、祖冲之等三个字的,但是这些都是在原本一个字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有之、玄、法、道等。毕竟王莽时代已经过去,最初为了避讳采用的这条规则,也被五胡乱华给打破了。
再后来,基本上都是单字双字并行的年代了,只是在明清时期,基本上都是双字居多,采用双字名的人数逐步上升到了六七成,朱允炆、蒲松龄、黄宗羲等。王莽时期,为了避免人们随意取名犯了先人的名字,制定了只可取一个字的规定,只是最终随着时代的结束,人们还是逐步恢复到了单双并存的时代,现在甚至还有取三个字四个字的。
没听说起名要遍翻九部「四书五经」的,一般只是翻「四书五经」中的三部,即《论语》、《诗经》、《易经》,外加一部《楚辞》。
所谓「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是也,这里的「周易」就是「五经」中的《易经》,不是少林寺的《易筋经》哦。
我只想说说「女诗经」。
之所以女生要从《诗经》中起名,是因为诗经中有很多花花草草的名字,又是渗透到中国人血液中的诗歌,所以用,诗经起名的话,会显得比较美。
一般来说,起名的话,都要图个吉祥,图个动听,最好还有有深意,深意越深越好。我举个例子。
2015年,中国有个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奖,她获得的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名字叫屠呦呦。她的名字就来源于《诗经》中的一首诗,这首诗叫《鹿鸣》。
据说,屠呦呦出生的时候,屠呦呦的父亲听到屠呦呦的哭声很像鹿是叫声,随手就吟出了《鹿鸣》中的句子——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所以,屠呦呦的父亲就给屠呦呦起名为屠呦呦。
《鹿鸣》是一首描写宴会的诗,属于「风雅颂」中的「雅」,非常地「雅」,非常地美。用「呦呦」这样的拟声词来给女孩儿起名,既有音乐感,又朗朗上口,还显得有文化。
这就是用《诗经》起名的方法,要跟孩子出生的一些事有联系,让孩子长大以后觉得父母是用心起名的,而不是随便翻书找好听的字眼,二是要美,三是要有深意。
有人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早在《鹿鸣》这首诗中就有预示,因为这首诗中有这样两句——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这两句可以解出声名远播的意思来。
但咱们不能迷信,说屠呦呦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屠呦呦的名字起得好,屠呦呦的名字的确是起得好,从这首《鹿鸣》中,我们可以看到屠呦呦父亲对屠呦呦成名成腕的希望,但说到底,这也只是一种希望而已,屠呦呦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奖,还是跟屠呦呦的个人奋斗有关,也离不开历史的进程。
当然,男孩也可以在《诗经》中起名,古往今来,也有很多人男人的名字是从《诗经》中来的。
像清朝桐城派大文豪方苞的名字,应该就是从《诗经》中来的,《诗经》中有一首叫《生民》的诗,诗中有这样一句——
「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这两句诗描写的农民把种子种到地下以后,种子渐渐地发芽,渐渐地长高,最终结出结识的果实。
寓意非常地美好,寓意孩子可以像种子一样茁壮成长,最终做出一些成绩。
必须要指出的是,「实方实苞」的「方」是通假字,通「放」,虽然这里的「方」是通假字,但仍旧没有任何疑问,方苞的名字,如此地巧合,肯定是从《生民》中来的。
本文2023-08-08 13:55: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9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