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必读这本书真的很差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医宗必读这本书真的很差吗,第1张

《医宗必读》综合性医书。十卷。明·李中梓撰于1637年。作者深通《内经》,临床经验又极丰富,故撰此书以益后学。卷一医论及图说。医论共十四篇,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位及脏腑、生理等。卷二为新著四言脉诀、脉法心参及色诊三篇,提纲挈领地阐述中医的脉学、诊法。卷三-四本草征要,系选录《本草纲目》部分药物的有关内容,旁采诸家学说、参以己见详予注释。卷五-十论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33种病证的因证及治疗,并附医案。病机分析以《内经》理论为纲,选方大多切于实用,在中医门径书中卓有影响。现存三种明刻本,四十余种清刻本,多种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1]

作者简介

李中梓,生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卒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享年六十八岁。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居士。江苏云间(又名华亭、松江府)南汇人。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 李氏自幼丧父,天性聪颖,早年习举业,十二岁就取得生员(秀才)资格,并获有声名。后来因清刚之气、隽上之才,不合“诗文要歌颂者,人物取软滑骨”的录取标准,应考九次而未能中举,仅两中副车(副榜贡生)。因早年多病,父母妻兄及两子被庸医药误而亡,逐转而业医。抱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志向,依靠自学成才。一方面系统学习经典著诈,继承了后世张元素、李东垣脾胃学说,薛立斋补肾学说,吸取张景岳擅用温补,反对以苦寒为滋阴、重视医学心理的论述。另一方面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他还壮年学道,晚岁参禅,颇得真诠。一生治学严谨尚实,勤于探索,有所创新。在学术上主张淹通众家之长,不偏不倚,谨守绳墨,往以变通。学验俱富,临证多奇效,为明清时期著名医学家。弟子众多,一传为沈朗仲,再传为马元仪,三传为尤在泾,流传极广,世称士材学派。从事医学四十余年,先后共撰二十余种,著述屡经兵赘,散佚过半,迄今仅存《医宗必读》、《内经知要》、《伤寒括要》、《颐生激论》、《诊家正眼》、《病机沙篆》、《本草通玄》、《(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解》、 《李中梓医案》九种。

书籍概述

《医宗必读》为李氏学术经验的代表作。全书十卷。

卷一为医论图说,列医论十四篇,论述医学流派,脾肾有关理论,解剖生理,疑似证之辨治及仰人、伏人骨度图,改正内景脏腑图说等,论述精辟,图文并茂。

卷二载新著四言脉诀、脉法心参、色诊,摘引前贤名论,论述个人心得,纠正旧本之误。

卷三、四为本草徵要,论药四百四十余种,分草、木、果、谷、菜、金石、土、人、兽、禽、虫鱼十一部。每药论述了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主治、配伍及禁忌等。各药以歌赋体裁写成,便于诵读,并有小字注文予以阐述。

卷五为伤寒证治,是伤寒证治的重点辑录。

卷六至十,共列伤寒、真中风、类中风、伤风、虚痨、水肿胀满、积聚、反胃噎膈、痢疾、头痛、呕吐哕等三十五种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及医案,详略得宜,按语多有独特见解。 土材主张“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气血俱要,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乙癸同源,肝肾同治”。书中载自制新方七首,如润肺饮、阴阳攻积丸、肺涌神汤、拯阳理痨汤等。治泻九法;治癃闭八法;对积聚证,首倡初、中、末三期分治的原则;重视医学心理现象等,受到后世医著引用,至今仍为医家所遵奉。 现存版本有五十余种,流传十分广泛。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说

15人次讨论 15帖子

28播放

01:00

中医古籍必读经典

vickieppw

补气在补血之先

跟着光就对了

1

小伙垃圾堆中捡到两本书,多年后救了父亲一命,专家:明代医书

学史鉴今

5

医学的教材

LH2KMS

TA们说完了,我也要说

纠错

参考资料

《医学三字经》是清代大医学家陈修园先生所着医学启蒙之作,以《内经》、仲景之书为根本,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旨。由此入门习医,可以不入歧途。我以为,此书不仅初学必读,而且是诊家必备,时时研习,常有心得。以诗赞之:医学启蒙三字经,清源正本圣心明。升堂捷径修园指,理法得来可顺行。

该书卷有保存价值。

此件《校正医宗金鉴》古籍来自湖南聂先生的珍贵收藏,共十五册,包含了《医宗金鉴》的所有内容。全套书采用上等黄纸做底,用浓厚好墨版印,所使用之宋体字的字形方正,笔画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棱角分明,结构严谨,整齐均匀,有极强的笔画规律性,从而使人在阅读时有一种舒适醒目的感觉。

装订精细,虽历经漫长的岁月洗礼,纸面有略微磨损,但大致保存完整,品相较为完美,能够保存到如此程度的古籍属于难得,价值珍稀,值得收藏。

下面是在卓越网搜索到的,仅供参考。

活幼心书,幼幼集成,

明代万密斋儿科全书

医宗金鉴

(

幼科心法要诀

白话

解)

,幼科发挥,

原幼心法

小儿

诸证

补遗

,幼科

惊搐

门,幼科医验,

大医

马氏

小儿脉珍科,幼科折衷

秘传

珍本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据史书记载,东汉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以致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难。其中尤以东汉灵帝(公元168 一188 年)时的公元171 年、173 年、179 年、182年、185 年等几次的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南阳地区当时也接连发生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来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从建安初年以来,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于伤寒者竟占十分之七。

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他痛恨统治者的腐败,将百姓推入水深火热之中。对此,张仲景痛下决心,潜心研究伤寒病的诊治,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建安年间,他行医游历各地,亲眼目睹了各种疫病流行对百姓造成的严重后果,也借此将自己多年对伤寒症的研究付诸实践,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充实和提高了理性认识。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一部名为《伤寒杂病论》的不朽之作。这是继《黄帝内经》之后,又一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术,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张仲景的医者仁心为后世的医者提供了精神榜样,因为世人树立了一块职业丰碑,这样的人,我愿意向其致敬,尊他一声“医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