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哪些针灸美容的方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中医有哪些针灸美容的方法,第1张

  针刺和艾灸法是我们在临床上用来刺激腧穴的一种具体的方法,是针灸减肥医生和美容技师临床必须掌握的技能。

 针刺法是用不同规格的针来刺激一定的腧穴部位,运用各种手法来激发经气,以调整人体脏腑功能,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状况;而灸法则是采用艾绒等特定的药物来温灼、熏熨体表的腧穴或一定部位,均是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来治疗损容性疾病和肥胖病,起到美化容貌和形体的`作用。因针刺和艾灸法在临床治疗上常结合应用,所以合称为针灸美容减肥。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中医经络腧穴为基础,传统针灸法与现代科学相结合,形成了许多新的针法和灸法,如:电针、激光针灸、皮肤针、皮内针、刺血法、埋线法等;用传统的经络、腧穴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生物学结合,形成了在特定部位取穴,并有着特定针灸治疗方法的新疗法,如:耳针疗法、手足针疗法、面针疗法、激光针疗法、穴位埋线新法等。

 由于方法不同,具体的操作和适用范围也不同。临床针灸美容除治疗损容性疾病外,还可以用于养生保健、养颜抗衰老。为尽量减少患者痛苦、不破坏正常组织,需要医生和技师非常熟练地掌握针刺手法和艾灸、拔罐等方法,反复训练,不断掌握多种治疗手段,才能在临床上灵活施治,运用自如,达到综合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美容院面对的一般是比较健康的人群,与医院的针灸科不同,所以能够应用的范围比较广。针灸美容法,操作安全、方便,痛苦小,无毒副作用,若能同时配合相应的中药美容产品,常可获得非常好的治疗和保健效果。中医针灸美容是以经络学说为指导,通过药物与针灸相结合,刺激特定腧穴与经络皮部,来调理脏腑阴阳气血,调节人体内分泌与神经体液机能,达到美容效果。尤其对痤疮、黄褐斑、皮肤过敏、湿疹、扁平疣、斑秃治疗有其疗效,颇受人们欢迎。

 中医针灸美容,其实主要根据个人体质、体态来远部取穴;也可以脸部轮廓、肌肉脂肪分布情况来灵活取穴,这样效果才能更明显。

近年来,针灸美容日益得到医学美容界的重视与关注,针灸美容已被广泛应用于祛皱、祛斑、美白、除痘、脱敏等各个方面。为什么针灸能美容呢?因为通过针灸手法可以调整五官、皮肤、肌肉、筋骨、经络、气血、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从而达到祛除美容障碍、美颜美体的作用。另外,在影响美容的因素中,除了内在的疾病外还有六*(风、寒、暑、湿、燥、火)侵袭,一般来说最大的是风邪和热邪(包括紫外线)。人的外在器官饱受风霜寒暑,头面部首当其冲,针灸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人体电位能(人体衰老是电位能相应减低),刺激人体免疫力,从而增强对外邪的抵抗,降低美容障碍的发生,对祛班、除痘的后期维持有以针代药的作用。针灸减肥具有调控食欲与饮食中枢、调节胃肠道功能、消除水肿、降低血脂、消耗脂肪、排毒清肠等作用。针灸祛皱则运用了现代医学针刺后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的原理,利用超细磁针无痛无痕的优势,可多次刺激皮下组织,激活增生肉芽,使断裂的组织生长连接,同时局部皮肤在中药的辅助作用下收紧。再以针代刀分离表皮与表情肌,使因肌肉收紧而凹陷的皱纹松解平伏,一般来讲,细小的皱纹3~7次治疗即平,很深的皱纹如川字纹则需多次。针灸丰胸则具有补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刺激乳腺组织再生、刺激脑垂体提高雌激素水平、延缓绝经期、调节月经等作用。过敏皮肤可用挂针疗法,是把超细的磁美容针浅浅地挂在面部穴位上,利用中医《内经》的“浅刺治疗深痼疾”理论,挂针几秒钟局部则有“红晕”现象,即针刺的得气反应,以起到活血化瘀、抗炎消肿等作用。对一般过敏性皮肤3次即有明显疗效。针灸美容可分针刺法、针灸刺法、灸法、拔火罐法,各法又有诸多具体操作方法,如:针刺法中有毫针法、三棱针刺血法,火针、水针、电针等。灸法有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等;而拔罐法有火罐法、刺络罐法等。

‍‍生活中的美容方法就是很多的,您就要注意选择合理的美容良方,这样才能有最佳的美容效果。所谓针灸美容,就是运用针刺,艾灸的方法,补益脏腑,消肿散结,调理气血,从而减轻或消除影响容貌的某些生理或病理性疾病,进而达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美容益颜的一种方法。

针灸美容包括针法和灸法两种。其中针刺法采用银针刺入穴位及患病处皮肤,再施以适当手法,使病人产生酸麻胀痛及冷热等感觉,达到美容及健身祛病的目的。灸法则是运用艾柱等药物放在相应的穴位及部位上用火点燃,通过药物的渗透及局部热效应,使肌体产生各种生理反应,达到美容抗衰老以及治病的目的。‍‍

我国针灸古籍首次明确提出禁针禁灸穴的为《针灸甲乙经》,在《针灸甲乙经?针灸禁忌第一(下)》中,共载有禁针穴13穴,分别为:神庭、上关、颅息、人迎、云门、脐中、伏兔、三阳络、复溜、承筋、然谷、乳中、鸠尾。其中,颅息、复溜、然谷三穴,属相对禁忌,要求“刺无见多血”;余穴则属绝对禁忌:“禁不可刺”。除此之外,在各经穴项下又有所补充,如石门“女子不可剌灸”、手五里“禁不可刺”、缺盆“刺太深令人逆息”等。另载禁灸穴24穴,分别为:头维、承光、脑户、风池、哑门、下关、耳门、人迎、丝竹空、承泣脊中、白环俞、乳中、石门、、气冲、渊液、经渠、鸠尾、阴市、(膝)阳关、天府、伏兔、地五会、瘛脉。其中,耳门,“耳中有脓,禁区不可灸”;下关,“耳中有干扌适,禁不可灸”;石门,“女子禁不可灸”,属相对禁忌。余穴均为“禁不可灸。”但,该书各经穴项下所载,略有出入,如耳门、瘛脉二穴,可灸三壮;而五处、心俞、素髎三穴列为禁穴。

明代《针灸大成?卷四》所载禁针穴歌介绍绝对禁针穴22个:脑户、聪(囟)会、神庭、玉枕、络却、承灵、颅息、承泣、神道、灵台、膻中、水分、神阙、会阴、横骨、气冲、箕门、手五里、三阳络、青灵。

另有一些穴位则是有条件禁忌和部位禁忌:“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海泉颧髎上,脊间中髓伛偻形;手鱼腹陷阴股内,膝膑筋会及肾经;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清代《针灸逢源》一书,绝对禁针穴又增加:角孙、急脉、会宗、乳中、犊鼻五穴。这样绝对禁针穴达到26穴。

另载有禁灸穴歌,介绍禁灸穴达45个之多,分别为:哑门、风府、天柱、承光、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颧髎、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液、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 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脊中、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环俞、心俞。

至清代,《针灸逢源》载脑户、耳门。禁灸穴总计为47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