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千江水,求下联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一湖千江水,求下联对?,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佛手柑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佛手柑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状 28 化学成份 29 佛手柑的药理作用 210 炮制 211 性味 212 归经 213 功能主治 214 佛手柑的用法用量 215 注意 216 附方 217 佛手柑的临床应用 21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佛手柑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佛手柑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佛手柑 1 拼音

fó shǒu gān

2 《辞典》:佛手柑

21 出处

《滇南本草》

22 拼音名

Fó Shǒu Gān

23 佛手柑的别名

佛手(《中馈录)),佛手香橼(《闽书》),蜜筩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福寿柑(《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五指柑(旷西中药志》)。

24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果实。秋季果实呈浅绿色或稍带**时采收。摘下后晾3~5天,待水分大部蒸发,纵切5~10毫米厚的薄片,晒干或阴干,或以低温烘干,密闭贮存,防止香气散失。

25 原形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3~4米。枝上有短而硬的刺,嫩枝幼时紫红色。叶大,互生;长椭四形或矩圆形,长8~15厘米,宽35~65厘米,先端圆钝,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锯齿;叶柄短、无翼,圆锥花序或为腋生的花束;雄花较多,丛生,直径3~4厘米,萼杯状,先端5裂;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淡紫色,雄蕊30以上;雌花子房上部渐狭,10~13室,花柱有时宿存。柑果卵形或矩圆形,长10~25厘米,顶端分裂如拳,或张开如指,外皮鲜**,有乳状突起,无肉瓤与种子。花期夏季。

26 生境分布

栽培于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四川、浙扛、安徽等地。

27 性状

①鲜佛手

下部圆形,近柄处略窄,有残留果柄或柄痕。上部分枝,为圆柱形,如手指状,屈伸不一,长短参差,一般长12~16厘米,顶端稍尖或扭曲,外皮橙**或绿褐色,有纵横不整的深皱,及稀疏的疣状突起,较平坦的地方可见到细密的窝点,皮厚15~4毫米许,内面果肉类白色或黄白色,中心有两条纵行筋络状条纹,直达顶端,质较软而韧,气芳香,味酸苦。

②佛手片

一川佛手,片小质厚,不平整,质较坚,易折断,长4~6厘米,宽约3厘米,绿边白肉,稍有**花纹,气清香,浓郁。二广佛手,片大质薄,多皱,长6~10厘米,宽3~6厘米,厚1~2毫米,黄边白肉,花纹明显,气味较淡薄。以片大、绿皮白肉、香气浓厚者为佳。

主产四川、广东。此外,福建、浙江、安徽、云南等地亦产。

28 化学成份

干的果实中含柠檬油素0007%;还含痕量的香叶木甙和橙皮甙。

29 药理作用

醇提物对离体大鼠肠管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兔、猫在体肠管亦有同样结果,对乙酰胆堿引起兔十二指肠痉挛有显著的解痉作用,而对氯化钡引起者,效力较差,故认为其抑制作用与胆堿能神经有关。猫静脉注射,还有抑制心脏和降压作用。高浓度醇浸物静脉注射(15毫升/公斤),能迅速缓解氨甲酰胆堿所致胃和胆囊的张力增加。抑制平滑肌之成分,并非挥发油。

210 炮制

拣去杂质,用水喷润后,切碎,晒干。

211 性味

辛苦酸,温。

①《滇南本草》:"性温,味甘微辛。"

②《纲目》:"辛酸,无毒。"

⑧《本经逢原》:"辛苦甘,温,无毒。"

212 归经

入肝、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肝、胃二经。"

②《本草再新》:"入肝、脾、胃三经。"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213 功能主治

理气,化痰。治胃痛,胁胀,呕吐,噎膈,痰饮咳喘,并能解酒。

①《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②《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③《本经逢原》:"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④《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

⑤《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

214 佛手柑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8~3钱;或泡茶。

215 注意

阴虚有火,无气滞症状者慎服。

《本经逢原》:"痢久气虚,非其所宜。"

216 附方

①治痰气咳嗽:陈佛手二至三钱。水煎饮。(《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鼓胀发肿:香橼去瓤四两,人中白三两。共为末,空腹白汤下。(《岭南采药录》)

③治妇女白带:佛手五钱至一两,猪小肠一尺。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217 佛手柑的临床应用

治疗小儿传染性肝炎:1~3岁每日取陈佛手10~15克,3~5岁15~20克,5~7岁20~25克,7~10岁30克;加败酱草每日每岁1克,10岁以上每2岁增加1克,水煎10~15分钟,分3次服。7~10天为一疗程。治疗64例,平均4~5天黄疸消失,精神及食欲转佳。

218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佛手柑的方剂 佛手柑饮

拼音:fóshǒugānyǐn处方:佛手柑15克白糖适量制法:将佛手柑15克,白糖适量,泡茶。或将

佛手柑粥

拼音:fóshǒugānzhōu处方:佛手柑1015g。功能主治:健脾养胃,理气止痛。主年老胃弱

祛寒平胃散

5分,茯苓2钱,木香5分,砂仁1钱,郁金2钱,佛手柑5分。主治:邪气结胸,胃阳不通,中脘痞满,四肢

温中化浊汤

,厚朴1钱,当归1钱5分,茯苓2钱,白术1钱,佛手柑5分。主治:感寒下痢,腹痛,手足冷,舌白,口不

肝胃二气丹

,吴萸1两,元胡1两,五灵脂1两,蒲公英1两,佛手柑1两,当归2两,制香附1两5钱,炙草5钱(上9

更多用到中药佛手柑的方剂

用到中药佛手柑的中成药 制金柑丸

:WS3B216796处方:金橘2160g佛手240g砂仁288g肉桂288g沉香288g豆蔻

复方制金柑冲剂

厚朴(制)6g乌药6g高良姜6g干姜6g枳壳6g佛手6g毕澄茄6g陈皮6g青皮6g藿香6g吴茱萸3g

更多用到中药佛手柑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佛手柑 《滇南本草》:[第一卷]佛手柑

佛手柑,味甘、微辛,性温。入肝、胃二经,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家寒痰,治

《滇南本草》:[第一卷]香橼叶、香橼

橘柚而大。至滇中则形锐益大,有尺许长者。主治较佛手柑稍逊了。本草但有佛手柑名,香橼本名枸橼,无此香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枸橼

原附豆蔻下,今分出。释名香橼(俗作圆)、佛手柑。时珍曰∶义未详。佛手,取象也。集解藏器曰

《本草害利》:[肺部药队〔补肺猛将〕]人参

炖透,冲入诸煎剂汤和服。独参汤加入陈皮数分,或佛手柑玫瑰花之类亦可用。炖汤服,则不滞气也。按秋冬采

《验方新编》:[卷二十二痧症]救急小方第十三

佛手瓜已成为人们十分喜爱的蔬菜新品种。种植管理好佛手瓜可产量高,风味好。佛手瓜的高产栽培技术有以下几点: 1、定植时间。佛手瓜易受冻害,一定要选择霜期过后定植。各地可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选择适宜的定植时期。一般选择在“五一”节前后移栽,移栽后喷施新高脂膜,在植物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禾苗茁壮成长。2、整地施肥。根据地理条件,选择好地块先挖一个长宽各1米左右的深坑,用混合均匀的农家肥回填深坑。如果连片种植,一般4-6平方米植1株为宜。为提高农家肥肥效,可在每100千克的人粪尿中加5-7千克过磷酸钙,搅拌均匀,存放5-10天发酵后,在每坑穴内适量施用。 3、精选瓜苗,覆膜防冻。选择健壮、无病的带土坨瓜苗,放入坑穴内,用农家肥和细土将之与地面平齐埋好,细水足量浇好围坑内。如果定植偏早,要采用薄膜覆盖,以防冻害。 4、加强管理。佛手瓜前期要及时抹去太多的萌芽,每株保留3-5个粗壮的枝蔓为宜。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进入爬蔓期,要尽早搭架固秧。越夏时注意及时浇水,土壤保持湿润,入秋是佛手瓜结瓜的旺盛时期,必须及时施肥浇水,适时喷施壮瓜蒂灵,能使瓜蒂增粗,强化营养定向输送量,促进瓜体快速发育,瓜型漂亮,汁多味美;生长周期不落花、不落瓜、无裂瓜、无畸形瓜。同时注意防治病虫,确保丰收。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