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阅读·《楚辞》(九歌·河伯)节选#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国学经典阅读·《楚辞》(九歌·河伯)节选#,第1张

#国学经典阅读·《楚辞》(九歌·河伯)节选#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横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cānchī)。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灵何为兮水中

采白鼋(yuán)兮浮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隣隣(lín)兮媵予。

[注释]

①骖螭(cānchī):骖,驾驭。螭,蠕龙。

②浩荡:情绪飞扬,无拘无束。

③白鼋(yuán):大鳖。

④隣隣(lín):通“鳞鳞”,鱼贯而行、次第相连之貌。

[译文]

与河神你共同去游览九河,风暴猛烈冲击着水波浪。

我们用水为车用荷叶为车盖,神龙驾车螭龙常伴身旁。

登上昆仑山四处眺望,心思飞扬啊神似浩荡。

时光将暮啊惆帐忘归,只有远水明晓我心肠。

鱼鳞扮屋龙纹饰堂,紫贝砌台珠宝饰官,河伯你为何住在水中

坐着大白鳖追逐花鲤鱼,我与你遨游于黄河浅滩,看那浩瀚河水缓缓东淌。

与你握手告别将远行东方,我送你送至这向阳水滨。

波浪涛涛前来迎你河伯,鱼儿排队为我送行。

中国学术,简称“国学”。国学的范围极广,从时间而言,纵贯5000年的历史与文物;从空间而言,涵盖三江五岳的人文和生活经验,这些都记录在历史的典籍中,表现了华夏民族高度的智慧,以及东方文化丰富的异彩。

以上是我本人的拙见。

给个的答案。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

怎样才能学好国学经典

经典是民族精神的源头,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历史传承记录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是民族千年老人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所承载的是圣贤伟大的思想光辉。然而,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国学经典浩瀚灿烂。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更好地学习中华民族的国学经典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古人学习国学经典的传统方式

前人学习国学经典的传统方式,主要是“死记硬背式”。古代私塾学堂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古代儿童从入学开蒙就开始进行识记和背诵的训练。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授书。这是从先生的角度来说的。从学生的角度,叫“上书”。因为学生要拿着书自己上到先生的桌子那里,所以叫“上书”。授书(上书)又分三个小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点书”,就是学生拿着书,翻到要学习的这一页,交给先生,先生给他点出句读。点书这一环节,如果学生年龄大,会句读了,就会由自己点好给先生修改。

第二个阶段,叫“读书”,就是先生范读,学生跟着读,一句一句地模仿。一般先生是读三遍,也有读六遍的,也有读两遍的。

第三个阶段,叫“讲书”,就是先生要讲解。不仅讲解字义,也会讲解简单的、学生那个年龄段可以理解的篇章意思,也就是串讲。

第二步,背书。“讽诵”作为教学古代经典的一种方式,在我国有悠久历史。“讽诵”,《周礼·春官·大司乐》注曰:“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故“讽”即背诵,“诵”为出声诵读。老师点句领读、学生跟读之后,就是初步完成了教读的任务,然后学生自己去熟读背诵,一遍又一遍,直到背诵如流。

第三步,复讲。复讲就是学生背好书后,把书背给先生听,把先生前面所讲的内容复述给先生听。检查通过,就可以再次上书,所以是学生的智力决定着学习的进度。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学习方法就特别强调熟读背诵,“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读与背是前辈学者学习国学的主要方法,他们从小就熟背“四书”、“五经”,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中国国学大师蔡尚思先生说他七岁入私塾,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死背经书时期”:“入私塾读书,被拉去在‘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前行开学礼以后,就是天天死背儒家经书,背得最熟的是“四书”,光背诵而不了解其意义。真感痛苦;一直到了懂得它的内容之后,才觉得幼时死背书的好处,自恨没有多背些古书。现在无论是自己和别人的有关著作,哪怕只差一个字,我一看就知道其非原文。这比一部分中青年人,我和读过私塾者都是占了便宜的。”这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今天学习国学经典仍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多读、熟读,在读中反复体味,才能增强语感。但这种方法过分注重古代经典诵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体验,割裂了诗文的美学价值,使一篇血肉丰满的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从而使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厌恶感,这正是其不足之处。

二、学习国学经典的正确方法

我们认为,学习国学经典必须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注意审美愉悦和文化认知的融合,既彰显重视传统国学修养和关注现实人生之理念,又兼顾人文内涵的完整性和学习过程的个性化,使学习者在国学经典的研习中得到深厚的人文精神熏陶。

(一)要重视熟读国学基本要籍

我国历代著述繁多,浩如烟海,仅以历代史书《艺文志》《经籍志》等所“著录”的图书来说,为数就甚为可观。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收录的图书则有3470部,7918卷;此外,“存目”部分也多达6819部,9434卷。如此之多的古籍,一个人即使穷其毕生精力,也不可全部读完,实际上也完全没有这种必要。因为一个人的生命有限,其读书治学的时间,也就只有数十年,因此,对浩如繁星的古籍要有选择、有侧重地去读。有些基本的典籍,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必须读,有些还需要熟读。这些基本典籍,包含在经、史、子、集之中,如“经部”中的《论语》《孟子》《诗经》等;“史部”中的《史记》《汉书》等;“子集”中的《荀子》《韩非子》《老子》《庄子》等;“集部”中的《楚辞》《文选》《唐诗》《宋词》等。这些基本典籍,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蕴涵宝贵的人生哲理。不仅专治国学的人要熟读,就是治其他学科的,如理学、工学、农学、商学、管理学的人,也都应该好好学习。

(二)要把握学术发展的路径

所谓学术发展的路径,主要有:(1)指每一学术发展的过程。如我国的诗歌,从古诗到乐府,从乐府到律诗,其发展的过程都要明了,才能掌握每一种学术或文体发展的特点。(2)指每一阶段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渊源。了解每一阶段重要学者的学术成果和渊源,可以看出每一时代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清楚地认识学者治学的过程。(3)指每一个时代的学术风尚。了解每一时代的学术风尚,有助于了解每个时代学者学术历程形成的原因及其成就的时代背景。掌握学术发展的路径有两种方法:一是熟读史书中有关《艺文志》或《经籍志》等目录文献。例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等,这些史志除了著录当代人的著作外,还著录前代人的著作。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史志的类目及文献,了解每一时代的著作及当时的学术风尚。二是熟读记述学者传记或学术渊源的书籍。记述学者传记一般收录在史书中的《儒林传》中;介绍学者学术渊源的书籍,有刘元卿作的《诸儒学案》、冯从吾作的《元儒考略》、黄宗羲作的《宋元学案》及《明儒学案》,徐光启作的《清儒学案》,江藩作的《国朝汉学师承记》及《国朝宋学渊源记》等。从这些著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一位学者的学术渊源,以了解某一学派、某一时代的学术发展过程。例如,《明儒学案》是一部系统总结和记述明代学术思想发展演变及其流派的学术史著作。《明儒学案》把明代各派的学术渊源、学者传记和学术宗旨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部系统完整的学术思想史巨著。

(三)要具备起码的古代文化常识

国学经典涉及的人、事、物非常多,学习国学经典,需要了解一些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主要包括古代天文、历法、地理、乐律、礼俗、宗法、职官、科举、姓名、宫室、饮食、衣着、车马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一定古代文化常识,才能更好地读懂国学经典;只有具备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才能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登堂入室、左右逢源。比如在古籍中,就有许多文献是涉及天文知识的,如果不了解起码的古代天文知识,就很难对古籍有较透彻的了解。例如,李白《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两句诗,苏轼《前赤壁赋》中“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其中“参”、“井”、“斗牛”,尽管书上作了解释,但学生们仍然不甚清楚。这就需要掌握古代天文中有关“星区分野”的知识。《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可见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说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也有反过来说某地是某星宿的分野。根据二十八星宿与十二州国分野表,我们可知,“扪参历井”不仅写出了蜀道的高峻艰险,而且说明了其位置。同样,“斗牛”二星也表明了赤壁所在地。掌握了这些文化常识后,在阅读王勃《滕王阁序》开头四句“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据表就可查知“翼轸”二星是楚地分野,滕王阁在南昌,南昌汉时属豫章郡,战国时属楚地。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已经注意到后世读书人缺乏天文知识的状况。他在《日知录》中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四)要学会使用工具书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国学经典,必须熟悉常用工具书的体例和用法。工具书为我们准备了各方面的基本知识或资料线索,可供读书治学随时查阅。要充分发挥工具书的效能,就要勤翻勤查。所谓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善于运用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中文工具书的种类很多,根据编制目的、收录内容和功能用途,一般可分为字典词典、类书政书、年鉴手册、书目索引、表谱图录等几类。其中类书是辑录史实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词骈句的工具书;政书专门记载典章制度,有些类似专科性类书;年鉴汇编一年内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手册汇编某一方面经常查考的文献资料;书目著录图书书名、卷数、著者、版本等项目的目录;索引揭示文献内容出处,提供文献查考线索;表谱包括年表、历表和其他表谱,是供查考历史年月日、历史大事、人物生卒年以及职官、地理之沿革;图录包括地图和其他图录。对于国学经典中不认识的字词,我们可以借助字典词典去解决;利用类书、政书、年鉴、手册、表谱、图录等工具书,能帮助我们从纷纭复杂的名物制度和典故资料中,找到某个名物典故资料。因此,掌握工具书是阅读国学经典必备的条件。

怎样才能更好使用工具书呢?我们认为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了解工具书的编制体例。二是要熟悉工具书的查检方法。三是要了解同类工具书的异同。四是要随时掌握新的工具书与新信息。五是要对工具书的解释作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信从。我国工具书编纂的历史悠久,如果从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和最早的词典《尔雅》算起,至今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历史上工具书的编纂都是服从于一定的目的,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着某个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的认识。因此,工具书的内容不可避免地打上阶级和时代的烙印。例如《说文解字》解释“三”字说:“天地人之道也”。解释“王”字说:“天下所归往也”。解释“神”字说:“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这些都反映了汉代人的意识。它可以使我们对汉代人们的认识有所了解,但不能搬用到今天的生活中,更不能认为这样解释是正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新编的工具书较之古代编的工具书,有了很大的进步,字(词)义的解释不仅科学,而且通俗。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利用新编的有关工具书。总之,工具书往往只能为我们解决疑难问题提出些参考意见或线索,真正解决问题,还要靠自己利用工具书提供的材料,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分析。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我们运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一定会提高。

我国古代将古籍按内容分为四大部类:经、史、子、集,“经史子集”也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例如:《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等,共有十三经;

史:史书,即正史。例如:《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共有二十六史;

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主要是关诸子百家及世道宗教著作,子部主要包括哲学、宗教、科技、医、农、兵、法等诸多方面;

集:文集,即诗词汇编。例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1国学经典文言文短篇精选

  书戴嵩画牛/杜处士好书画

 苏轼〔宋代〕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译文

 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

 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奴仆,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赏析

 此文开篇一句点明了杜处士的喜爱及书画收藏的丰富,接着特意点出“戴嵩《牛》一轴”是杜处士特别珍爱的精品,并以“锦囊玉轴”四个字简洁形象地写出了这幅画在杜处士心目中的地位。然后才转入正题,写杜处士晾画时,一个牧童面对这样一幅珍品“拊掌大笑”,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画的错误——“掉尾而斗”。以牧童特有的天真和对生活的熟悉,一方面说明错误的理由——“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另一方面则通过“此画斗牛耶?”一问和“谬矣”这一肯定的结论,在嘲讽中表现了全文的主题思想,让杜处士不得不“笑而然之”。最后引用古语“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进一步揭示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全文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牧童的天真未凿、处士的豁达冲和均跃然纸上,简洁生动,意趣盎然。

 思想上,此文通过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画牛的错误之处,清楚地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深入浅出,耐人寻味;同时运用了寓言的手法,在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当中,寄寓了“实践出真知”的真理,发人深思。

 艺术上,此文有以下特点:

 首先,此文叙述故事简炼生动。全文用字不多,却能扣人心扉。先写杜处士所藏“戴嵩《牛》一轴”,百里挑一,裱装精美,随身携带,爱不忍释,从而把戴嵩之画抬得很高,然而抬得高就摔得重;接着写对牛十分熟悉的牧童一眼看出了名画的瑕疵,指出它的失真谬误处,名画的价值也就一落千丈,顿失光彩。前后对照,大相径庭,使人心为之动,顿感可叹、可笑、可惜。

 其次,此文用人物的语言情态表现人物的形象。牧童看见这轴画牛的名画,不假思索,顺口发问:“此画斗牛耶?”通过发问指出此画是“斗牛图”。由于牧童熟悉牛的习性,了解“斗牛”时牛尾所在的位置,于是接着说:“牛斗,力在角,尾搐之两股间。”而画中的“斗牛”则不然,与“斗牛”的常态不合,违背生活现实。牧童因而一语破的,明确指出:“今乃掉尾而斗,谬矣!”这是内行话,是其它行业的人所讲不出来的。在“知牛”这一点上,高于画家的牧童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语言,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形象是小说文体惯用的手法,此文能够运用这种手法,初步显示出小说的雏型,可以说是小说的萌芽,把这类小文看作是古代的“微型小说”也许无所不可。“情态”也是如此通过人物情态的描写,自然可以表现人物的形象,例如文中牧童“抚掌大笑”和“处士笑而然之”两种笑态,所表现的内容即有所不同:前句“抚掌大笑”是牧童耻笑画家的失真,喜笑自己能够指出其谬,洋洋得意;而后句杜处士的“笑”则笑得很勉强,自己珍爱的名画被牧童指出谬误,而牧童的话又是对的,无法驳倒,杜处士只好以“笑”表示赞同了。

 最后,此文引用了古语“耕当向奴,织当间婢”,引用得恰到好处,在文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一,点题。“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是为了说明“画牛当问牧童”,充分肯定了牧童熟悉生活,对名画批评得当。作者运用“引用”法,在篇末点题,不但突出主题,而且使主题得以升华,带有普遍意义。第二,结尾。引用古语结尾,留有余味,发人联想。第三,精警。此文所引用的古语,一共两句八字精炼深刻可以说是优美的“警句”,比用作者自己的话来叙述要精炼生动得多,从而节省了文字,效果也好得多。

2国学经典文言文短篇精选

  列子一则/伯牙鼓琴

 佚名〔先秦〕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 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简析

 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伯牙绝弦”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他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

3国学经典文言文短篇精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孟子通过论述战争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人民,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人民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人民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人民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国学经典文言文短篇精选

  孙权劝学

 司马光撰〔宋代〕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鉴赏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而其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白传神,以“话”塑人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侧面烘托,展示变化

 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言简意赅,表现有力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5国学经典文言文短篇精选

  大道之行也

 礼记〔先秦〕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同:鳏)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不是为了占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叫做理想社会。

 赏析

 主题思想

 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总之,此文中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幸福憧憬。虽然主观目的,只是论说礼仪、阐释古制、宣传儒家思想,但其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却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圣贤留给全人类的思想财富。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心。

 分层解析

 第一层

 (一、二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第二层

 (三、四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1、满足生存需求:人人得到社会的关爱。

 2、满足发展需求: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3、满足精神愉悦上的需求: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第三层

 (第五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