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钓鱼故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姜子牙钓鱼故事,第1张

姜子牙尊称姜太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享有盛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畏佐周武王伐纣灭商。他是今卫辉市太公泉人。 传说姜子牙青年时期生活穷困潦倒,其妻马氏常数叨他命不好,没本事,卖肉肉臭,卖面被风刮。姜子牙心烦,就弄跟竹竿绑上丝线,跑到离家不远的河边,钓起鱼来。傍晚时,姜子牙扛着钓鱼竿回家了。马氏正等着吃姜子牙钓的鱼,一看他空手而归,气得拿起锅碗瓢勺走了。闹得姜子牙饭也没吃成,饿着肚子去睡觉了。 第二天,姜子牙去钓鱼,还是空手而归。马氏骂过后,拿起鱼竿就要折,一看鱼钩是直的,这下可恼坏了马氏,指着姜子牙斥道:“谁钓鱼用个直钩钓呢?第三天,姜妇牙刚坐下垂钓,一个渔翁赶来给他讲钓鱼的门道 。他告诉姜子牙,人有人路,鸟有鸟途,鱼有鱼道。鱼竿、鱼钩、鱼线和鱼线和鱼漂都 要精心选 择。像你这样,啥鱼食也不弄,光想直钩钓鱼,那不成了怪事了。渔翁讲了半天,姜子牙竟无动于衷,漫 不经心地说:”我就直钩钓鱼,听天由命,愿者上钩。” 太阳偏西了,鱼翁提着满满一篓鱼乐哈哈地走了。姜子牙依着大柳树,眼半睁半闭着,嘴里不停地喃喃着:“钓钓钓,钓钓钓,大鱼不到小鱼到,宁在直中取,不在直中取,不在曲中要。”突然,丝线动了一下。姜子牙呼地坐起来,只见丝线向下一沉,鱼竿随之一动,他把鱼竿随之一动,他把鱼竿向上猛一挑,钩上来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姜。 鱼子牙回到家,见马氏正床上躺着。当她看到姜子牙钓了条大鲤鱼,一轱辘爬起来,接过鲤鱼,眉开眼笑地拿起刀子,把鱼肚剖开,“啊----书!马氏地声惊叫,姜子牙忙过来看个究竟。只见鱼膛里没有肠肚,只有一本书。他把书拿出来,见封面上写着“扶周剪商之道”六个字,书内写的则是筏纣灭商用兵之计,治国之策,阴阳八卦。姜子牙如获至宝,捧着书就读起来。 马氏稳了稳神,想去拾掇那鲤鱼,只见它翻过身不翼而飞了,地上只留下一滩水迹。马氏傻望着那水迹,心中似有所悟,知道这是天意。从此,马氏再也不和姜牙吵闹了。 姜子牙得了天书,起早贪黑地又读又记,融会贯通,学会了用兵之道、布阵之法,懂得了很多道理,最后扶周灭商,实现了他的政治抱负。

中国神话传说上古时代三界未分,仙、神、人、鬼、妖、魔、精、怪混住在一起,各有各的部落和地盘,同族之间庇护祭祀,异族之间争斗不休。所以远古奇书《山海经》上记载了N多奇奇怪怪的事物我们现在都看不懂,并且不相信。

说到这得夸一下姜尚,既无缘仙家尊荣,不若退一步尽享人间富贵。姜尚无疑是明智的,做人得知进退,不可强求。

上古时期,神仙妖怪之类有些混居在人群中,有些通过阵法结界占据山林海岛独居一隅,更多的是住在昆仑仙山,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和人类都走得比较近,所以经常传授各种知识给人类,慢慢就发展成山、医、命、卜、相,统称五术。遇到特别的事情,上天还会派人另授机宜。比如,黄帝能打败神农氏及九黎蚩尤统一中原传说就是因为得了《天书文篆》(也叫《金篆玉函》,简称金书)。

后面这部天书又传给了准备下山的姜子牙,姜子牙拿到手一研究,发现不得了,内容太丰富了,包罗万象。可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况且姜尚当时已经年老精衰,所以学不全了,至少占卜那部分他就没学。因为当年周武王准备起兵的时候去太庙占卜不吉,内心很犹豫,姜子牙跑进去一脚踩碎龟壳说: “吊民伐罪,天下大道!当为则为,当不为则不为,何祈于一方朽物?! ” 翻译过来就是:这么屌的国家大事,想做就做,不想做就别做,怎么能靠一块乌龟壳来决定??我揣测姜子牙内心应该是很傲骄的:老子都已经学会天书四分之三了,足以逆天改命,你他娘的居然不信老子反而信一块乌龟壳??事实上,他确实做到了。

姜子牙学会天书之后更加觉得厉害,于是动了私心,只传了一部分下去,并加上一些自己的心得和想法,署上自己的名字,这就是《太公兵法》、《阴符经》、《太公金匮》等,中间到底传给了哪些人我不清楚,但到了后面是被黄石老人所得。

秦朝末年,黄石老人遇见了一位颜值很高不怕被碰瓷的有为青年,连着考验了两个清晨,在第三天一大早,那位年轻人经受住了考验,黄石老人把书交给他,并对他说: “哎呀,后生崽。不得了,我看见你头上有一道灵光从天灵盖飞出,我断定你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我这有套秘籍 ,既与你有缘就10快钱卖给你,从此保护世界的和平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好不好?” 这就是“圯桥授书”的故事,那位不怕碰瓷的后生崽叫张良,凭着此书,他帮汉高祖刘邦夺了天下,成为“四大谋圣”之一。

继续往下说之前,先带大家看一段史书记载: 西汉国家藏书目录《汉书·艺文志》道家类曾有著录曰:“《太公》237篇,《谋》81篇,《言》71篇,《兵》85篇。” 这应该就是张良得到然后又传出来的东西,发现问题没?

没发现也没关系,孤王指点一下。还记得星爷的《鹿鼎记》上部吗?韦小宝进宫之前,师父陈近南要传绝世武功给小宝,拿出一本小册子,小宝好奇绝世武功怎么才这么一点?陈近南说,这只是目录,武功秘籍在后面,转身满满一墙。

问题就出在这,据传说《天书文篆》是一本刻在黄金页片装在玉匣子里的小册子,内容不仅丰富,而且浩瀚,但却非常简洁晦涩,不然怎么叫天书呢?

这里和朋友们分享一个秘诀——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不管什么行业,有真功夫而且会教你真功夫的,往往都是几句话点破你就懂了,如果还不懂,要么是师傅骗你,要么是你悟性太差。

从正面来说,姜子牙还是做了好事的,他给后人翻译了一遍,让更多的人能看到而且能看懂,包括我们至今还能学点皮毛。但从反面来看,他还是良心大大地坏,我们都知道被人翻译过的东西就不一定准确和完整了,真正厉害的他就没传下来。

从人性上来说,人都会有私心的,大家都一样厉害了,怎么体现我最牛呢?张良若是只靠这些东西怕也成不了谋圣,好在他师傅黄石老人另有奇遇。

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都知道一个成语叫六韬三略,《太公兵法》就叫《六韬》,分别以文、武、龙、虎、豹、犬为标题,各为一卷;而这个三略全称就是《黄石公三略》,所以我说黄石老人另有奇遇才能自创高招(据我推断应该是师承了玄微真人鬼谷子)。三略分别是策略、谋略、战略,也称上略,中略,下略。这个上中下可不仅仅是上中下那么简单,上略策划好了就不用谋了,中略谋好了可能就不需要打战了,实在不行再用战略。这可不是我瞎掰的,孙子兵法也是这个意思——《谋攻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张良凭着“学雷锋做好事”获得的六韬三略完成了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使命,然后立马急流勇退归隐了。上面说过姜子牙也知进退,你看,张良也是,牛逼的人都知进退。韩信就是不知进退,虽然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把王侯将相都做了个遍的男人,可是死得可惨了。

张良归隐后当然是继续研究手上的天书残卷了,只是应了那句话“人老精鬼老灵”,年轻时心灵如璞玉一般的张良老了之后也使坏,把原本就残缺的天书往后传的时候又截留一部分,成了彻彻底底的残本。

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据传说九天玄女把《金篆玉函》赐给黄商的时候,其中有一个内容包含了奇门、六壬、太乙三部分,一共可以演化成各类阵法4096局,而黄帝只推演出1080局就平定中原,还法归天时把天书留在昆仑山。后面又被祖师赐予姜子牙,老姜资质有限,只演化出了72局,所以叫《孤虚72阵法》,再经黄石公传给张良,张良这小子只留下阴遁九局,阳遁九局,合称《奇门遁甲十八局》,当然,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版本比这还不堪。

《金篆玉函》传到这时候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大用处了,日常生活拿来算个命什么的没问题,但要是还想用来辅佐帝王平定天下,那真有些儿戏了。

时间一晃就到了魏晋时期,水镜先生司马徽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机缘从哪把天书残卷弄到手了,然后也成为那个时代藏得最深的幕后策划,他把时势当棋局,教出了几个著名的学生,包括诸葛亮和庞统,还有徐庶等,玩得不亦乐乎。

刘备落难去找水镜先生的时候,司马徽说自己老骨头不堪用了,推荐了两名学生,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请注意水镜先生的用词)

可惜刘备当时听不懂,水镜先生就说有事那找徐庶吧。但是,曹阿满先生一听就急了,立马抓了徐庶老母,断他俩后路。徐庶没办法,只能交底两件事:“1、备哥,让我去救老母吧,你放心,俺这辈子都不会出卖你的。2、我师傅说的伏龙凤雏,不是让您抓蛇煲龙凤汤补身子,而是指我那两师兄弟诸葛亮和庞统,他们比我屌。”刘备一听就放心了,说:“兄弟,你快快上路吧。”一转身三顾茅庐去了。

庞统估计没资格跟水镜先生学天书残卷,不然就不会死在落凤坡了。但诸葛亮肯定是学了,至少学了一部分(我猜水镜先生可能对孔明也藏了私,因为他还要给另外一个更重要的人)。

水镜先生怕是有些低估了诸葛亮的天赋,这个人真是天纵奇才,居然从天书残本中的残本中倒推出了一大部分,然后“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我的天,这是什么概念,就用一堆乱石头东放几块西放几块就能抵十万精兵,这要是摆个十个八个的就是百万大军了。

另外,我还从其它书中看过这么一个故事,姜维降蜀后,对诸葛亮开始并不是特别服气,跟很多人唠叨:“丞相只是兵法厉害,自己并不能上战场。”言语之间显示自己能文能武平衡发展。后来孔明听得多了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不听话始终会出事的,于是就把姜维叫来后院,说:“你最擅长的是枪法吧?我这有一路枪法你看看合不合用。”于是拦扎拿摆弄了几下,姜维彻底拜服,新学了一路更屌的枪法,发展更加平衡了。

我个人认为是可信的,聪明的人一理通百理通,特别是道家中人只要证了大道,就能明天下万理,再说天书本身就是万法总源,包罗万象。孔明既然能推演出阵法,那么能学会枪法也不稀奇,只是他觉得没必要学这些小术而已,就像项羽也说过,剑法枪法不过杀几个人,要学就学万人敌。

另外,诸葛亮的天书也不一定是从水镜先生那里得来的,因为诸葛亮岳父黄承彦也是个相当不简单的神秘人物。陆逊火烧联营后进了诸葛亮的八阵图基本已经死翘了,按道理诸葛亮得为蜀汉报这气死皇帝的国仇大恨(这简直比918和南京还不可原谅),不可能只是吓唬一下陆逊,但是他岳父却不这样认为,跳出来私下放跑了东吴大军。或许他对天命看更透。

按照常理我们可以推出,诸葛亮不大可能去教岳父学八阵图,所以更有可能是黄承彦指点了诸葛亮,毕竟女婿半个儿嘛,何况女儿黄月英长那么丑能嫁这样一帅哥,总得表示表示,但是小诸玩太过份也不行,有违天道呀,他得出来矫正。由此可见,找个好妻子是多么重要,岳父家的资源不能小觑呀。

有人说水镜先生司马徽是魏国的司马懿的亲叔叔,我查过一些资料,至少在13代以内他们俩没有亲戚关系。司马在那时候是个大姓,从官名演变而来。但无论如何,500年前是一家这句话套上去应该没有错,又或者有些事情被司马氏刻意隐瞒了,史料上没留下来。所以,如果天书在水镜先生手上,那么他很可能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分别辅助蜀吴去消耗曹魏的实力,最终让司马氏得天下。

但如果诸葛亮的天书是来自岳父家的资源,那么上面的推断就不成立了。所以,司马懿究竟有没有学天书我不清楚,但他的的确确笑到了最后,不但儿子做了皇帝,自己也成为了历史四大谋圣中在时间上排最后的那一名。

历史的车轮滚滚不息,再往后唐朝的李靖、明朝的刘伯温据说都看过天书,这些我们就不一一探究了。

杨戬最初并不知道姜子牙拥有天书。直到姜子牙将他收为门徒,教他武艺、修炼法术,并逐步启发他对正义和国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才向他透露了天书的存在和神力的轮廓。 杨戬此后助姜子牙抵抗纣王的残暴统治,为建立夏朝做出贡献。

讲起中国的古籍,很多人就会想到周易、史记、三国志等,而提到上古古籍,许多人又会脱口而出说出“河图洛书”。是的,这些书籍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而且拥有一定的历史。不过值得一说的是,河图洛书并非古籍,而是上古时代的两幅画作。相传能参悟这两幅图案的人就可以成为对圣人,而千百年来,也只有伏羲和周代的文王能够参悟。当然这二人也成为世人心中的圣人。至于像《易经》及战国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大多是源于河图洛书。

其实,在中国上古时期还有一本不亚于河图洛书的古籍,即《奇门遁甲》。“奇”即乙、丙、丁,“门”为开、休、生、伤、杜、景、死、惊。这部包罗万象的古籍曾被誉为是中国最古老的“天书”。那这本书到底有多老呢?这么说吧,战国距今2400多年,夏朝距今4080多年,而这种上古天书则距今4600多年,属于是三皇五帝时的“古书”。只是书中所讲的内容,世人根本无法解读,有点不知所云的感觉。

那么《奇门遁甲》这书到底是哪儿来的呢?其实跟河图洛书一样,也是源于自然。相传河图洛书是在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而关于奇门遁甲也同样有一个传说,那是炎黄时期,除了炎帝跟黄帝所在部落外,还有个强大的部落,即蚩尤。

当时蚩尤的部族在中原一带生存,不过蚩尤是个好战之人,打败了炎帝之后,炎帝合同黄帝对抗蚩尤,不料蚩尤太难对付,于是请天神相助,而后九天玄女下凡,传授奇门遁甲,这才将蚩尤打败。

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奇门遁甲》是真天的“天书”,若是有人可以参透其内容,则可以得到兵法、占卜、政治及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那可就堪比“神人”了。根据先秦古籍记载的奇门遁甲,一开始并非现代的18局,而是共有4096局,也就是说当时的轩辕黄帝已经参悟了这本天书,而后来的周文王、姜子牙等人虽然也参司了,不过那会的天书已经不完整了。

如今,这部神秘又神奇的古籍被认为是“妖书”,是封建迷信的书籍。因此,《奇门遁甲》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张良是学习了黄石公馈赠的《黄石公三书》才成就了汉的辉煌。姜子牙则没有记看了什么书籍,应该是自学成才。诸葛亮则是娶了黄月英后向其妻学习的各种谋略,奇门遁甲。刘基(字伯温)是入郡庠(即府学)博览群书了然于目终成大才。

作为很有中国风的神话故事,脱胎于《封神演义》的《姜子牙》被给予了太多的厚望,但如果要拿它作为弘扬中国文化的影视作品,那可能就要失望了,因为它不够格,而且无论从原著角度,还是抛开原著的角度,本片都不优秀,甚至存在太多败笔。以下仅为个人感受,如有冒犯,敬请原谅。

首先,本人并不排斥颠覆原著,只要颠覆的好,照样是好**。比如“美版西游记”连续剧《荒原》,就等于是对原著的重新解读,但却拍出了别样的韵味;换成之前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它也存在颠覆性设计,且不说灵丸和魔丸,单说李靖这个人物和故事原本核心的反抗父权,就已经被颠覆了,但影片还是相当好看。

这种颠覆,要不是在于原著的基础设计之上,加入新的东西,要不就是直接推倒重建,并通过剧情把重建的信息告诉给观众,从而让观众理解这个新世界。可是本片呢,讲的是封神之后的事,有些默认观众了解原故事的基础设定,应该是想在这些基础设定上加入新的元素,但成片内容却又是完全打破了原基础设定,还没给出足够的解释也展开,这对于了解或看过《封神演义》的观众相当不友好,甚至某些地方也让人难以沉浸,甚至会给人感觉,导演编剧完全没看过《封神演义》,就瞎写胡写了一通后传,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避掉容易被打脸的地方,但还是打脸打的生疼。

其次,抛开原著不谈,单从一部**角度来看,最重要的不外乎是人物和剧情,只要人物立得住,剧情不拉胯,哪怕特效稍微差一点,也基本上都能让人接受,就比如《新白娘子传奇》,它的特效现在看来就很简陋,但它好看吗?好看!太经典了!可惜本片无论是人物还是剧情,都很不OK,尤其是人物的动机和逻辑,完全不知所云。

以下就根据出场的每个人物,来聊聊剧情以及整部**都失败在什么地方,整体叙事依然会和原著进行对比,而后抛弃原著,单聊影片中的重塑。

一、元始天尊与十二金仙

影片最莫名其妙的就是让元始天尊张口闭口都称他们为“神”,但无论是元始天尊还是十二金仙,他们都是“仙”啊,编剧是不是完全不了解“神”和“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呢?

我们都说“得道成仙”,由此可见“仙”都是自由的大能,是很高级的存在,应该都听过“大罗金仙”吧,从没出现过“大罗金神”吧,“十二金仙”也没有被称为“十二金神”吧,所以“仙”的地位按理来说本身是要比“神”更高级的。那“神”又是什么呢?按照现在的职业划分,那就是公务员。

按照封神演义的设定,天帝打算招募元始天尊旗下的十二金仙作为天庭的公务员,吃官家饭,做官家事,同样也被天庭的条条框框限制,但这十二金仙谁又想成为体制内的存在呢,于是便有了封神榜。封神榜是由三清签署,说白了就是给天帝应聘公务员的应聘书,只不过阐教和截教等都被卷入其中,但他们又都有躲避的策略。

元始天尊带领的阐教顺应天时,助周伐纣,还给了一堆法宝,同时让十二金仙广收门徒,让徒弟代师封神,躲过一劫,还有就是让一些门人在一些像“九曲黄河阵”中重回肉体凡胎,自然留不在榜上;而通天教主则告诉门人任何事情都不要出山,只要不出山,自然可以避劫,只是他的门人大多和他性子很像,抱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念,加上申公豹这个从阐教派来的卧底当搅屎棍,自然大部分截教人都难逃最终上榜的命运。另外就是这封神一战,也给了一些本身没机会往上爬的凡人,和一些能力不足的仙人,一个上升的渠道,比如十绝阵死的阐教那些人,还有像土行孙这些十二金仙门下弟子等。

所以,当元始天尊自降为“神”时,就真的很违和了。而且整个封神之战,也变成了是元始天尊挑起来的,这就更让人觉得莫名奇妙了。

那抛弃原著来看,这个人物又如何呢?

首先,他的人物行为动机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他口口声声说这一切都是为了拯救苍生,但问题是狐妖就不属于苍生了?为啥一定要灭了狐妖,他们到底是做错了什么,还是要做什么,所以要被灭?完全没给出相应的解释啊。或许有人说,就是因为狐妖苏妲己祸害天下才要如此,但按照故事本身的逻辑,明明就是元始天尊想要诛杀所有狐妖才设的这个局,所以狐狸苏妲己才开始祸害天下,这因果可不能反啊。

就算妖狐一族真的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元始天尊真的要拯救世人而灭狐妖,但从战力而言,他一个斧子下去,狐妖集团全灭,为什么要搞这么多事呢?还非要人类和狐族绑定才下手,这确定不是脱裤子放屁?麻烦导演编剧告诉我们一下确切原因可以吗?

其次,影片中的封神一战,其目的到底是什么?按照它的表达,肯定不是选公务员,那是拯救苍生吗?可为什么整个封神一战后,反而民不聊生了?影片中小九降生的村落,以及她和姜子牙一路的所见所闻,都暗示这个世界的破败不堪,那元始天尊到底怎样拯救苍生了?他就只是喊喊口号?还是想塑造他就是一个大骗子?而且在狐妖全被镇压(影片中经常提到这世间已难有狐妖)的情况下,到底又是什么导致现在反而更糟糕了?完全没解释!在姜子牙断了天梯之后,突然就国泰民安了,这又是怎么回事?毁了一个天梯怎么就让平民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就算可以说这是元始想要控制三界,所以创造了天梯,才导致三界秩序混乱,但那天梯是凡人上爬之路,而非上面神仙下滑之路吧,他想要管理和统治三界,需要天梯吗?还是说有了天梯,就有了欲望,所以生灵之间互相竞争,才导致悲剧,所以天梯毁了,就没有欲望了,万物都无欲无求了?如果有人能理解的,麻烦告诉我,我真没从影片中得到任何的答案,连暗示都没看到。

再者,毁了一个天梯就不能再造一个吗?而且最后结尾处说元始天尊要去受罚,那他到底是犯了哪些罪过,能不能给些明确的解释呢!另外这个惩罚和姜子牙整部**的所作所为到底有什么关系了,只是因为他打断天梯就要降罪元始天尊?那到底是因为元始天尊扰乱三界而受罚,还是他教的徒弟毁了天梯而受罚呢?如果是后者的话,说明什么都没有改变。别忘了,姜子牙也去受罚了。这一切都感觉太诡异了。

而哪十二金仙在片中就完全是符号化的工具人,没有任何存在感不说,人物造型也很诡异,一点“仙”的味道也没有,说是妖魔也不为过,可能这是想表现这些“仙”其实都不是好东西,而刻意做的造型吧。

二、姜子牙与四不像

作为影片中的第一男主,姜子牙的造型十分骨感,尤其是腿与脚比例真的有些渗人,很难想象这么瘦的小腿和脚踝,能够托起这么大的脚掌。而且从气质上说,他本身应该是那种成熟稳重的不得志的将军气概,完全可以参照《这个杀手不太冷》的里昂和《金刚狼3》的罗根,但本片给人的质感就是不会说话、整天扮成熟中二小鲜肉,从气质上本身就有些怪。

说回正题,影片一直在说姜子牙本应被封神,但只要看过原著都知道,姜子牙绝对没有被封神!按照原著来说,他没被封神原因有三,第一是因为慧根不足,能力有限(元始天尊曾经让他和申公豹进“天书”来看二人心性),不适合成神;第二是因为封神榜是三清敲定,都要有一定能力,而且多一个人都放不进去,姜子牙不过是元始天尊旗下一不够格的小徒(最多算是元始天尊的信使),本身就被排除在外;第三则是被封神之人必须死过一回,魂归封神台才能封神,姜子牙根本就没有真正死透过。而他拥有的打神鞭,也是在封神之后才对那些神有奇效,让他虽是人类,却也是众神之长(元始天尊没有收回,也算是弥补姜子牙无法成神成仙),之前封神一战时还只是常规武器而已。

本片对这个设定大刀阔斧进行了修改,不单单让姜子牙成为了元始天尊的大弟子,还让他文韬武略强的没边,虽然属于有些魔改了,但在不影响正常剧情下,还算可以接受,可关于他的剧情,真的就没问题了吗?

在封神台上,九尾狐威能爆发,姜子牙让所有人气定神闲,不要受幻觉蛊惑,下一秒自己就被幻觉迷了心智,这打脸也打的太快了吧;他被贬下凡,在酒馆被一群妖怪嘲讽,这些妖怪是有多大心眼才敢如此啊,而且小学生吵架也没有说话这么弱zhi的吧;同时他在凡间思过,但到底思了什么完全没能让观众感受到,按照元始天尊的说法,是让他不再受妖狐幻术蛊惑,但怎样才能看破,怎样才算看破,都没能给出明确的方向与定位,是真的只靠他自己修炼啊;另外就是为什么思过的这些年,他的法力会倒退,是思考真相需要消耗法力本源,还是他荒废了练法?当然,片中有说他的法力被封印了,但为何他还可以使用法术?而且这封印不是元始天尊封印的吗,怎么最后他想冲破封印觉醒就能觉醒了?

之后他与小九一路前行,口口声声说着“不能救一人,何以救天下”,但却牺牲掉了四不像和申公豹。哦,原来在他看来,四不像和申公豹都不是“一人”。不过也是,他们一个是宠物,一个是豹子精。但是死了这么多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就是为了解开他的心结?为了他自己得道?为什么他自己不去死呢?牺牲自我救一人或以救苍生不是更有B格吗?感觉他好渣啊!最后他为救小九而法力觉醒,可之后为何要毁天梯,天梯怎么就成了一切罪过的源头了,只是因为他是元始天尊造的?另外就是关于他抱着小九去投胎的戏,那稳定的画面可以再假一点吗?

而关于他最核心的“不能救一人,何以救天下”,元始天尊给的是他太过于悲天悯人,所以不能成神,成神不能有七情六欲?这是为什么啊?没有解释!之后他又给了姜子牙一个看上去是“电车难题”的选择,要么小九活而天下亡,要么小九死而天下兴,但回到最初的问题,到底狐妖和天下命运有什么挂钩的地方啊?!从头到尾都没个解释,你让观众怎么去理解你这个核心?!

而且“电车难题”本身是一个二选一的命题,而本片明明有第三个选择,就是元始天尊给小九与九尾狐解锁,然后斩杀九尾狐便可以行(无论是他自己动手还是让姜子牙动手),为什么他们不试试呢?就因为元始天尊自己说这锁解不了?解不了的话之前为啥姜子牙还想用法力打破这锁?他被降智了?或者用第四个选择,封印九尾狐,让小九好好活着,比如《火影忍者》里面九尾狐和漩涡鸣人的关系,但为为什么没有人考虑过这个可能呢?都被降智了?这矛盾冲突实在是有些太刻意了吧。

所以整个故事核心的矛盾冲突,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姜子牙从头到尾都没能打动我的原因,因为他不是没的选择。另外就是,整部**里,你能看到姜子牙有什么纠结和挣扎的地方吗?他一直都很心如止水,一直处于“看我多面无表情的冷艳”状态,这也让他缺乏成长和人物弧光。

而他强迫症的属性,能看出来是想用这个做一些笑点的,尤其是在片尾彩蛋运用最多,但这个属性对故事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本身这部**就不是喜剧片风格,那强行加这个属性是为什么呢?能看出来导演编剧本身就对故事不自信,想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调味剂来保住票房,却让这一属性,跟全片风格都很脱节。

还有就是四不像,按照姜子牙的说法,它是放弃了静虚宫的庇佑,所以变得了小不点,那为什么在面对九尾狐时,它突然就回归真身了,也是完全没有理由。而且在一般的动画**中,有萌宠这样的形象时,它都会起到调味剂的作用,甚至很多人都会因为喜欢萌宠而喜欢**,比如《卑鄙的我》中的小黄人,或者是《飞屋环游记》和《寻梦环游记》里的狗狗,都是这样,而它们也都有同样的属性:不会死,可本片竟然让四不像死了!重点是,用它死亡来推动剧情也不是不行,但它的死亡到底推动了什么剧情?它的死到底有什么必要性?完全看不来!感觉就是导演编剧觉得,这个时候应该煽情了,就把萌宠写死,逼观众哭,没这个必要吧!

当看到四不像死时,看得真是一脸问号,真想说一声,就这样吧,让这部**毁灭吧!

三、小九(苏妲己)和玄鸟

小九的人物形象是讨喜的,虽然这种幼女的质感,和倾国倾城的天下第一美女去比,实在是有些违和,同时一想到纣王竟然和幼女那啥就感到非常不适(毕竟回忆里小九被送进宫时也是幼女啊!),但很野又很可怜的性子与有主见的人设,是比较符合现代人审美和价值观的,而且本身对于主线剧情来说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可惜剧情完全没撑住她。

首先是她为什么自称“小九”,作为一个失忆的人,为啥称呼还要和九尾狐扯关系,而且就算她有一点生前记忆,叫“苏苏”或“妲妲”不行吗,或者起个其他的名字也行啊。如果这是编剧想在前期制造悬念,让她的身世更成迷,或者让大家误以为她就是九尾狐,那预告片找剧透了,故事开篇的封神台剧情也剧透了,所以到底是为什么一定要起一个这么刻意的名字呢?

其次就是她与姜子牙之间的羁绊是没能撑住的,作为原本被人类所伤之人,她对姜子牙本就没有什么好感,结果在经历士兵亡魂之后,两人的 情感 迅速升温,实在是缺乏铺垫和延展不够,让人难以信服。

然后就是她在本片的究极任务是要证明自己是人,可**自始至终就没能解释,为什么她找到了阿父,就能证明她是人类了,是要全靠阿父口头肯定她原本是人,而后其他所有生灵就会对她的狐狸耳朵视而不见,认为她就是人了?完全没有道理。而且她与阿父的 情感 纽带,也是本片的一大败笔。

按照原著去说,苏妲己和父亲苏护确实关系十分之好,当初纣王要苏妲己时,苏护和其子苏全忠还极力维护,甚至不惜开打也不想让她进宫,直到最后没了办法,苏妲己才自愿献给纣王,但却在路上被九尾狐杀死,最后封神也没有其名(也只有在民间传说之中,让她成为了贪狼星中的桃花星),可以说是绝对的悲剧人物。而本片是如何塑造她和父亲之间的恩爱关系呢?没有!全片中唯一讲他俩关系的,就是苏护把她献给纣王,还抢走了她的娃娃,没有关爱,没有不舍,有的只是无情,而小九也是在之后,因为绝望而被九尾狐蛊惑,与其牵上了锁。那小九为什么心心念念的一定要找父亲,她确定这样的父亲能愿意给她想要的答案?这已经不是幻想主义或浪漫主义了吧,这是无脑主义或脑can主义了吧!

如果说这是一种颠覆,那你颠覆的合理也行,就像温碧霞版的01年《封神榜》,苏妲己和九尾狐变成了亦师亦友,还加入了苏妲己入宫被迫害的戏份,给了她一个黑化的动机,这也是完全的颠覆,但它很好的铺垫了她心境的变化,对于她为何于与狐妖成为一体给了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和本片去比,高了真不知道有多少个档次。

唉,原本所有的泪点都应该从她身上来的,但也因为她人物背景设计的草率,而让人难以感动,只剩下大写的“尴尬”二字。

而玄鸟的设计,以及古风铃和士兵亡魂的设计,本身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它和整个故事的主线到底有什么关系?!难道是想表达,因为封神之战,所以亡魂都没得到超度,然后让元始天尊背锅?或者让观众觉得这很凄凉,要懂得去纪念亡者?呵呵,我只想送给编剧三个字:神经病。

反战主题本身是无过的,但在这里出现,与主线剧情完全没有任何融合点存在,而如果抛弃这一层隐喻,从明面上这一段戏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小九和姜子牙一战成朋友,这作用也是够尴尬的了。而且前一秒姜子牙就说玄鸟很久未出世了,下一秒玄鸟就出来了,这打脸打的也太突然了吧,那它不出世和突然出世是因为什么?就是为了给小九他们制造美美的画面?同时为什么小九在这次经历之后,就完全信任姜子牙了,是因为她自己很傻很天真?从正常的逻辑去看,她经历了那么多迫害,她真的会这么容易信任别人吗?

另外,小九说她原本有个娃娃,上面也系着两个石头,经常发出叮当的响声,这一段真的是太诡异了。如果说这里的石头真的是石头,那我真想知道,为什么要给娃娃系石头,而且要怎么系,才能系的稳,而且石头做的铃铛能发出铃铛响吗;而如果这里的石头是有引号的,也是骨头做的,那这也太恐怖了吧,想想给孩子的玩具上面竟然有……而且这还是给达官贵人的玩具啊!但是回忆里的娃娃哪有系什么石头,结尾出现的那布娃娃也真的不符合朝代,商朝或周朝就有棉花了?说实话,这真有种强和要和骨铃、玄鸟扯关系的架势

四、九尾狐和狐族

按照原著,九尾狐、雉鸡精和琵琶精都是女娲娘娘派来针对商朝的,一方面是因为女娲娘娘被纣王调戏,心里那个气啊,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此乃天数,九尾狐也是因为知道之后可以成神,所以欣然接受。而她最后被斩,没能入了封神榜,一方面可能有着女娲娘娘的食言,而更多的则是她过于残暴,天地容不得才无法成神(这是女娲娘娘的解释),虽然也可怜,但这一切也算是她自己可恶造的孽。而她的狐子狐孙是因为比干在鹿台上识破众仙是狐狸假扮,才放火烧了狐狸洞,甚至将其扒皮做袄,再献给九尾狐(苏妲己),这才惹得九尾狐大怒,有了之后的比干被挖七窍玲珑心。

本片没有雉鸡精和琵琶精倒无所谓,同时挖掘其被利用的属性也不是问题,但这口大锅甩到了元始天尊头上,这就有些莫名其妙了。而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九尾狐就成了三界最大的反派,她这是何德何能啊!而且她们狐族到底做了什么,要元始天尊如此算计,甚至可以理解为整个封神之战都是为了算计狐族、消灭狐族才发动的,这到底是为什么啊?!全片一点解释都没有。特别想问问导演和编剧,如果狐妖都这么不容于天地,那之后聊斋里的狐妖是不是也都不要存在的好?真的很想为她们抱不平啊。

而且同样是妖,其他的妖就可以安居乐业,就只有狐妖被这样区别对待,甚至全世界的生灵都要杀狐妖来博取元始天尊的认可,元始天尊到底和狐妖有什么深仇大恨?而且明明正常情况就能击杀狐妖,为什么一定要让狐妖和人类绑定才击杀,是人类招谁惹谁了,还是狐妖能力太强大,所以要让它们绑定一个最弱的生灵再杀?完全没有理由啊。

还有就是狐族被封印之地为何九尾狐不提前来破,这地方应该不是找不到吧,难道只有元始天尊开启,那个大圆盘才会出现,九尾狐才能破坏?也完全没有解释。而且救了那些狐子狐孙,它们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先养精蓄锐,而是直接和元始天尊开干,真的想给它们鼓鼓掌,它们太六了!而且为什么被封印的还有很多人类亡魂,是因为他们都和狐妖绑定了?还是说他们都和狐族合二唯一了?画面里是一会儿有狐妖形象,一会儿有人类冤魂形象,完全搞不清楚状况,而且他们被绑定了为啥都要缠着小九呢?小九又不能释放他们。对于起,关于九尾狐和她们狐族的剧情,我真的完全没搞明白。

另外,带面具的九尾狐真的很不好看,而且九尾狐宽大的肩膀和尝尝脖子的比例,也让人不太舒服。

五、申公豹和纣王

最后,先聊聊本片另一颠覆性的角色,申公豹。

不管是在原著中,还是在众多封神的影视作品中,他都不是一个伟光正的形象。按照原著来看,他其实是元始天尊埋下的一颗棋子,一直尊于师命,四处搅局,但同时他确实看姜子牙不顺眼,毕竟和姜子牙的铁憨憨属性相比,他要聪明太多,属于智将,而姜子牙却能得到“封神榜”,他还需要经常用小聪明帮姜子牙擦屁股,这让他对姜子牙会有嫉妒、有不爽,只是师命难违,他毕竟要完成元始天尊下达的任务,但也不介意给姜子牙使绊子,甚至还站在了他的对立面,最后登上封神榜也是必然的事。

当然,关于他豹子成精的说法确实是有相应的传说,所以他本身在阐教是有些不受待见也能解释,毕竟阐教之人基本都是以人成仙,认为此才是正道,反而不喜截教那种万物皆可成仙,这也是阐教和截教的区别之一。

那本片对这个人物的处理呢?他成了姜子牙的迷弟且不说,脑子是真的不好用,甚至还公然质疑师父元始天尊,这还是在什么证据都没有,全凭大家口胡,他便完全信任姜子牙和小九,这真的不是二傻子吗?能感觉编剧导演是想把他塑造成一个铁憨憨形象,一方面可以和智商明显被提高的姜子牙文弱形象作对比,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他制造笑点,但本片不是喜剧啊,整体还是有些过了,尤其是开篇封神台的那一幕,就差直接和姜子牙表白了,这确定不是恶意卖腐?而且最后他为了姜子牙牺牲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只是想成就姜子牙吗?问题是姜子牙以前到底怎么成就你了,让你拼的性命都不要,能不能给些铺垫讲清楚啊,否则以观众对封神演义原本的了解,真的会对这个人物非常费解!而且真的一点感动的味道都没有!

还有另一个人物,也同样让人费解,那就是工具人纣王。

是的,他就是工具人,他的出场目的只是为了展示一下小九和九尾狐牵上了锁,然后就狗带了,这种用完就杀的角色……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纣王在原著当中确实脑子不够好使,而且残暴好色,本片将他塑造成一个痴情种和神经病并不是什么问题,但他口口声声说“还我爱妃”就是问题了,因为不管是根据原著还是本片的叙事来看,他的爱妃在进宫前就是九尾狐幻化的了,所以他要的爱妃就是九尾狐,那他到底在找哪个爱妃啊,可以再 搞笑 一点吗?

另外,按照原著来看,他最后被封为掌婚事与生育的天喜星,这和月老的连姻缘是有不同的,给他的寝宫搞那么多红线,还让他来牵红线,真的好违和啊。而且小九明明是来寻父的,父亲下落如何完全没有交代,反而变成找到了纣王,而后便解释了所有事情,那铺垫她寻父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煽一下煽不动的情?还不如她觉得这里有她身世之谜的答案,但她并不知道是什么呢。

总的来说,本片给人感觉根本没有正儿八经的研究过《封神演义》的人物和背景设定等,完全只是借了它的一个壳子,然后拍摄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可原本这种借鉴再创造的手法并没有大问题,但人物的动机和逻辑几乎没有一个是通畅的,甚至很多人物存在的价值也很尴尬,人物的设定与死亡各种草率,最终导致剧情的全面崩塌,完全不能自圆其说,让整个故事都显得得过且过,还把各种大道理没有来由的硬拼接在一起,没有真正的中心思想,只有假大空、不接地气、看似很高深莫测很有B格的理论,并怕观众没看懂的很直白的用台词全告诉了你,好像在告诉你不要带脑子来看这部**一样。

说白了,这和那些胡写乱写的抗日神剧,还有那些明明是职场剧,实际上却是偶像恋爱剧的剧情有什么不同?哪怕它的画面做的再好再美,也遮不住它糟糕的本来面容。

(豆瓣作者名:空瓶子)

姜子牙——历史上的第一任谋士诸葛亮鲍文收集并公布了校易搜的以下文字材料。让让我们快速浏览一下!

姜子牙诸葛刘亮博文

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所处的时代不同,没有可比性,但后人喜欢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首先,他们都帮助他们的君主当上了皇帝,得到了一份工作。姜子牙帮助周文王征服世界,建立了周朝的封建制度。诸葛亮辅佐刘备称霸蜀汉,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帝国,都是辅佐乱世的朱明;第二,他们三个都是聪明人;第三,他们都有管理世界的天赋。

姜子牙雕像

姜子牙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帮助皇帝实现远大抱负的智者,在三人中吃的最多,最终成为姜。他的事迹数不胜数,姜子牙钓鱼和想上钩的人的故事深得长辈们的喜爱。如果比较三人的才华,我个人更喜欢他,因为据说他十分之九的天书都非常熟悉。他的军事谋略被后人学习,后人以此为榜样,希望超越他。他的故事也是三者中最神秘的,后人可以他们的史料无从考证。

诸葛亮雕像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颗翡翠星在冉冉冉冉升起。东汉末年,卧龙老师诸葛亮深受后世文人景仰。君主可以放下身份,邀请谋士。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就没有三国鼎立。他把一生都献给了舒的发展。虽然他没能实现三国统一,但至少他尽力了。有人说,我们熟知的诸葛亮是吹牛的结果。在真正的史学中,他并不感到惊讶或钦佩。他的才华更多体现在治理天下上。事实上,我们的后代可以不能很好地理解它,只能依靠传世史料来推测。但至少可以证明诸葛亮在三国时期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能够向姜子牙等智者取经。

刘伯温雕像

相比前两者,刘伯温更差。他帮助过面积最广的明帝国,他的一生可歌可泣。他工作了一辈子,但他不能。t逃脱朱元璋我怀疑他。我不我不知道他死前是否后悔过。如果他有选择,他会选择朱元璋。以诸葛亮为例。他又立了一块牌匾,希望后人知道他是这样的冠军,想证明他不比诸葛亮差。虽然他没有尽管他对天文地理没有前两者了解,但他的成就是实实在在的。他运用他的军事才能一次又一次地策划战斗。

它可惜他们生在一个不好的时代,不然真相很想知道他们三个谁更厉害,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谋士。

刘伯温和李善昌

明朝开国以来,人才辈出,但刘伯温和李善长是最好的谋略。所以很多人喜欢比较这两个人,从各方面分析他们谁更有能力。

李善长肖像

刘伯温不善于为人处世。他老实,但李善长善于奉承朱元璋。他缺少刘伯温自力更生,狂妄自大。所以他可以在朱元璋面前跳一会儿舞,但刘伯温可以他在李善长之前被朱元璋处死。

两人在战略上各有主张。刘伯温点子多,总能看清大局,笼络万里。李善长也不错。擅长后勤和与朱元璋共享幕后的李善长,是朱元璋最早的团队。两个人就像肖恩和萧何在刘邦身上扮演的角色。有人认为李善长是大明第一功臣。毕竟他的贡献和努力,甚至他的价值,都远远高于刘伯温。

两个英雄的关系不是特别好。归根结底,都是权力斗争的结果。在淮西派和董哲派的斗争中,两个宫廷派别是对立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另外,刘伯温没有给李善长面子,坚持

随着两家矛盾的加剧,甚至到了鱼死网破的境地,朱元璋深知这一点,但他没有我根本没有劝阻他的意思,因为他怀疑英雄。胡这样一个无名小卒的出现,大大改变了这种局面。他加剧了刘伯温的垮台。你生病的时候他追着你杀了你。以胡、胡为代表的淮西学派打败浙东学派,一代谋士灭亡。

可悲的是,这两个人是怎么争到上风的,最后的结果也是被朱元璋给灭了。我不不知道他们死的那天上帝有没有为他们哭泣,这是明朝的一大损失。

刘伯温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他是明朝的重臣,尽力帮助朱元璋,但也是治理天下的专家。他善于惩治贪官污吏,以礼待人,诚如唐代的魏徵。他是朱元璋在擦自己的镜子。

刘伯温画像

他的鲍文是众所周知的,但他的原名刘基已被许多人忽略,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历史上的影响。

朱元璋起义时,他以谋士的身份进入中书,这逐渐吸引了朱元璋的关注。朱元璋起义始于今天的浙江,并迅速发展。但由于缺乏基础,遭到了敌人的猛烈攻击。他的实力不足以直接对抗张士诚和陈友谅。在这个关键时刻,他认为张士诚没有称霸的野心,而陈友谅却在挟持他的老主子。他的名字是错的。何在上游。他应该早点打电话。朱元璋心,先灭陈友谅,后灭张士诚。两个对手都被消灭了。我为什么要担心成为皇帝?

刘伯温与朱元璋

另外,刘伯温在机场的主战中处于前线,陷入冷战。偏偏陈友谅大举进攻金陵,双方实力相差甚远。陈友谅可能以3比1的比分超过朱元璋,而朱元璋美国的文职和军事官员陷入混乱。有重大战役,撤退保权,投降有那么多独立见解,却没有战胜敌人的建议。上帝还是关心朱元璋的。在此之前,刘伯温已经投奔了他的帐下。以赤壁之战为例,他经常派人去劝降陈友谅的戒心。最后被炮火重创,失去一座山,逃回老山洞。然后他占领了一个大的州府。

刘伯温美国的功绩远不止这些。之前的小规模战争只是帮朱元璋打下了一些基础,并没有消灭陈友谅的力量。你可以拖延,但时间不会。上一次战败后,陈友谅升起了大旗,率领着号称百万雄狮的雄狮。1363年夏,他在潘阳湖与朱元璋决一死战。恰好刘伯温和朱元璋在一条船上讨论军事问题。当他发现刘伯温体内的鸟儿都被吓到了,他才猛然醒悟,知道陈友谅是想集中力量攻打朱元璋。所以他避免了和朱元璋的锋芒。还没等他的脚站稳,就发现前面的船被陈友谅的炮火狠狠撞了一下,这让朱元璋直冒冷汗。陈友谅觉得朱元璋在船上。他确信对面的指挥官已经被杀,于是下令进攻。但令他吃惊的是,朱元璋没有不会死。相反,他率领军队誓死奋战,不断鼓舞士气。最后的结果是陈友谅死在潘阳湖,朱元璋赢了。这也是我们历史上著名的战役,通常被称为潘阳湖战役。

刘伯温的明朝栋梁朱元璋想给他宰相的头衔。然而,刘伯温知道如何做官,而君主却不知道。我不希望他的臣子带头。况且朱元璋也不是那种宽宏大量的皇帝,所以他晚年退隐,回家时还不忘告诉朱元璋一声。虽然他的提前退休避开了朱元璋他对自己的死有历史怀疑,认为自己的死与朱元璋密不可分南

一代伟人刚刚隐退江湖,但他们的丰功伟绩仍被后人称颂和传颂。

历史上的刘伯温

对于朱元璋来说,刘伯温是个英雄,甚至有点功勋。明朝建立后,刘伯温不贪名利,也不居功。他一次又一次地嘲笑自己。他只被授予伯爵,名为诚意,年薪远低于同等级。但是这就是全部。刘伯温的气节仍然令执政的总理李善长、甚至胡等人恼火。他逐渐失去朱元璋的信任,60岁时绝望地退出政坛。

刘伯温水墨画

刘伯温的故居,有一个地方叫滩羊,在那里盐商和小偷相处得很好。刘伯温没有不喜欢这样,就委托儿子听,并建议朱元璋在这里设立监察署,管理这个伺机制造骚乱的刁民。不过,这是一个善意的建议,胡咬了一口,认为谈海、面山是风水宝地。刘伯温想据为己有,成为自己的墓地,但当时只是被当地居民阻拦。所以他想成立一个考察部门,方便管理对他不满意的人。事件的起因是刘伯温的自私。

所以朱元璋下令让刘伯温知道这件事,刘伯温知道这是对他的提醒,希望他能处理好这件事,否则就要背上谋反的大帽子,让自己无可奈何。刘伯温能想到的就是去北京打朱元璋,但是朱元璋没有我不想见他。刘伯温知道自己受了极大的委屈,却得不到君主的原谅。他非常沮丧,很快就睡着了。胡拿着所谓的补药去拜见刘伯温。刘伯温吃了之后,胸口难以下咽,病情加重。朱元璋还没有他没有很好地管理他的财务。刘伯温最后一出戏是让人们知道刘伯温病了,可以不要起床。据说他可以坐官船回故居。

不久后,刘伯温去世。有人说胡毒死刘伯温,是朱元璋授权的,但这是一个谜。我们不t不知道,但我们可以知道建国后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元璋改变了主意,开始怀疑英雄并消灭他们,这也是激怒刘伯温的一个重要原因死亡。

字体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人们从古人出生和死亡的地方了解他们。从过去的事迹中,他们认识了一系列的人的历史。

刘伯温墓

毫无疑问,刘伯温出生在青田县南田。他的籍贯是丽水还是温州有争议,但不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我们关注他的目的地。中国人有一个爱好。等他们老了,回到家乡,树叶又会落回到自己的根上。作为伟人,刘伯温也不例外。病危的时候,朱元璋下令让他回老家,刘伯温绝对可以葬在南天。可是苏州来凑个脚,说是埋在自己地盘的固定花园里。没有办法。在他被埋葬的地方,至少尸骨还能安详的活着,这并没有让刘伯温夏侯_的心感到冰冷。

他死后不久,朱元璋就封他为文成公,提高了他陵墓的规格,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了许多文化遗址。占地800多平方米,石碑上镌刻着对他一生的肯定。据说刘伯温前面有个小土堆的墓,它看起来像一个龙珠,左边有一个笔筒形的山,上面写着品字。可见他的墓不是简单的墓,而是具有一定的风水性,必然符合他生前风水师的身份。

他的墓虽然有点风水,但也不是特别高。据史书记载,他的两个孩子叫他用石头建一个墓,但是这个墓被刘伯温撕毁了。刘伯温说:人活一世不靠坟。模仿诸葛亮和西恩。他们只是一个土制的坟墓,但谁不是呢我不记得他们了?是的,一座形似普通平民的坟墓,埋葬的是一代开国功臣。

刘伯温墓有很多人来凭吊,来往的人也很多,可见刘伯温的魅力太大了,他实现不了人生目标。要想低调,不一定要被大家忽视,否则会适得其反,出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