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根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茄根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茄根的别名 24 来源 25 生境分布 26 性状 27 茄根的药理作用 28 性味 29 功能主治 210 茄根的用法用量 211 附方 212 茄根的临床应用 213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茄根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茄根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茄根 1 拼音
qié gēn
2 《辞典》:茄根21 出处
《开宝本草》
22 拼音名Qié Gēn
23 茄根的别名茄母(《摘元方》)。
24 来源
为茄科植物茄的根和茎。9~10月间,全植物枯萎时连根拔起,除去干叶,洗净泥土,晒干。
25 生境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26 性状干燥的茎多已切成小段,根为须状,通常弯曲错综,主根不明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中心为木质部。茎圆柱形或扁压状圆柱形,有分枝,切断的枝条长12~20厘米,表面棕灰色,光滑,除具细密的细纵皱纹外,并散布黄白色的点状皮孔,叶痕半月形,微隆起,每个叶痕上有残存的枝条或枝痕。质轻而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不平坦,纤维性,中央有空穴,气微弱。以干燥、无叶者为佳。
27 药理作用根的提取物有某些抗菌作用。
28 性味甘辛,寒。
①《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②《医林纂要》:"辛咸,寒。"
③《陆川本草》:"性寒,味甘,有小毒。"
29 功能主治治久痢便血,脚气,齿痛,冻疮。
①《开宝本草》:"主冻疮,可煮作汤渍之良。"
②《日用本草》:"烧灰敷冻疮穿烂处。"
③《滇南本草》:"行肝气,洗皮肤瘙痒之风、游走引风,祛妇人下阴湿痒,阴浊疮。""根、叶,蒸热治瘫痪。"
④《纲目》:"散血消肿,治血淋,下血,血痢,阴挺,齿匿,口蕈。"
⑤《医林纂要》:"散热消肿,治风痹。"
⑥《分类草药性》:"治风湿筋骨瘫痪,洗痔疮。"
⑦《天宝本草》:"去下焦湿热,痰火,脚气。"
⑧《岭南采药录》:"有收敛性。治赤白下痢。"
210 茄根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入散剂。外用:煎水洗、捣汁涂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211 附方①治久痢不止:茄根(烧灰)、石榴皮等分。为末。以沙糖水服之。(《简便单方》)
②治牙齿龋痛:一茄根捣汁,频涂之。二陈茄根烧灰敷之,先以露蜂房煎汤漱过。(《海上名方》)
③治牙痛:茄科以马尿浸三日,晒炒为末,每用点牙即落。(《鲍氏小儿方》)
④治女阴挺出:茄根烧存性,为末,油调在纸上,卷筒安入内,一日一上。(《乾坤生意》)
⑤治夏月趾肿,不能行走者:九月收茄根悬檐下,逐日煎汤洗之。(《简便单方》)
⑥治口中生蕈:用醋漱口,以茄母烧灰,飞盐等分,米醋调稀,时时擦之。(《摘元方》)
212 茄根的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将茄子根制成每毫升含生药2克之糖浆,每次50毫升,日服2~3次,10天为一疗程,连服三疗程。试治68例,近期控制22例,显效21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本药的祛痰作用较好,平喘作用较差,对肺部罗音消失不够满意。服药后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肝、肾功能未发现明显的影响。
213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茄根的方剂 茄根散
音:qiégēnsǎn《普济方》卷一一二:方名:茄根散组成:茄根、雄黄。主治:赤白癜风。用法用量:和
文蛤膏疮。用法用量:填入裂缝内。冻耳,姜汁煎涂;冻脚,茄根煎洗;冻拆,油胭脂烘热敷之。制备方法:五倍子为末
通络利湿汤芍、秦艽、川牛膝、川萆薢、干地龙、归须、黄柏、白茄根、桑枝。功效:通络利湿。主治:肝肾阴亏,阳明湿热
洗痔神方:曲曲菜、小虫卧单、马齿菜、猪牙草、花椒、槐条、茄根。主治:痔漏。用法用量:煎水,先熏后洗,后用珍珠
生虎骨丸毛狗脊8两,五加皮2两,仙灵脾2两,牛膝2两,白茄根2两,油松节2两,独活1两。主治:由于劳力伤损,
更多用到中药茄根的方剂用到中药茄根的中成药 藏茄流浸膏
ao标准编号:WS3-B-3731-98本品为藏茄根经加工制成的流浸膏。制法:取藏茄根1000g粉碎
中华跌打酒过江龙毛老虎穿破石两面针鸡血藤丢了棒岗梅木鳖子丁茄根半边莲独活苍术急性子栀子制川乌丁香香附鉆朗风桂枝
强身壮骨酒釉500g防风100g桑枝625g党参625g白茄根3062g黄芪250g甘松8758红花100
豹骨酒0g续断30g何首乌30g桂枝20g陈皮30g白茄根30g麻黄10g川牛膝30g制法:以上二十八味,
豹骨木瓜酒艽15g天麻30g当归30g红花30g川芎30g茄根30g续断30g玉竹60g五加皮30g木瓜90g
更多用到中药茄根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茄根 《本草纲目》:[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三]茄
属土,故甘而喜降,大肠易动者忌之。老实治 裂,茄根煮汤渍冻疮,折蒂烧灰治口疮,俱获奇效,皆甘以缓火
《马培之医案》:[鹤膝风]附论痛。大豆卷防己赤芍秦艽川牛膝川萆干地龙归须黄柏白茄根桑枝二方养阴清络饮治鹤膝肿热日久,夜分痛甚者。炙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五]流注地马梢根白马骨铁马鞭头形花根鸡屎子诈死子马蹄金山茄根狗骨根对节金惊根上水煎,入酒和服。钓钩藤散治马肿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一]唇牙部六十二)风牙肿痛(马苋二百三十二,验方九。)虫牙疼痛(茄根二百三十六,验方五。)虫牙疼痛(韭子二百二十,验
《普济方》:[卷一百十二诸风门]紫白癜风(附论)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翻花痔的方剂 2 古籍中的翻花痔 1 拼音
fān huā zhì
2 注解
翻花痔 病名。指痔之形似翻花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本病因患痔夹感热毒,气血壅滞所致。症见肛肠痔脱出,其形如翻花状,肉色紫黑,痛流血水。出血者:治宜凉血解毒。内服犀角地黄汤;脱出者:可补益升提用补中益气汤加味。外治用荆芥、防风、朴硝煎汤熏洗,或配合擦万忆膏及结扎疗法;热毒炽盛者可服中黄丸。相当于三期环状内痔。
治疗翻花痔的方剂 木鳖子散源流犀烛》卷二十八:组成:木鳖子、郁金。主治:翻花痔,肿溃不堪。用法用量:水调敷之。若有熊胆和入,
乌玉丸厚朴2钱半,帜壳1两,猪牙皂角半两。主治:内外翻花痔。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米汤送下。制备方法:
壮气收肠汤
广木香1钱,金银花1钱,川连1钱,升麻7分。主治:翻花痔,肠落不收。用法用量:加黑枣2枚,水煎服。
中黄丸为末,用大柿饼肉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治翻花痔。用法用量: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空腹清汤送下。
立效散成:苦参1两,卷柏1两,泽兰叶1两。主治:蜂窠烂痔。用法用量:每服2钱,无灰酒调下。制备方法:上焙
更多治疗翻花痔的方剂古籍中的翻花痔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六痔漏门]诸痔
通手淋洗。一方。鳖仁研土矾末。水煎熏两三次。治翻花痔。用生木瓜为末。鱼身上涎调贴。以纸拓上两三次即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七痔漏门]痔漏。立效。一上河水方(出本事方)治痔漏下血不止。翻花痔。用城市河中水一桶。脱衣坐水中。频洗即止。痔亦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痔缩为主。用四物解毒加枳壳、白术、槐角、秦艽。治翻花痔。荆芥防风朴硝上煎汤洗之。次用木鳖子、郁金研末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五痔漏门]诸痔斑蝥同炒焦。取斑蝥煎汤了。洗。须臾乌玉丸治内外翻花痔。大黄(一两炮)浓朴(二钱半)枳壳(一两)猪牙
《续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痔《幼幼新书》卷三十引《惠眼观证》组成芍药1分,大黄1分,甘草(炙)1分,当归1分,朴消1分。主治小儿大小便下药不通者。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水1盏,瓦器中煎至半盏,去滓服。制备方法上为末。《圣济总录》卷一七○组成芍药1分,芎1分,(庶虫??)虫(炙令焦)1分。主治小儿夜啼腹痛。用法用量1月及百日儿,每服1字匕,用乳汁调服,半岁至1岁儿,每服半钱匕,连夜4服。制备方法上为散。《圣惠》卷二十七组成白芍药1两,黄耆2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熟干地黄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当归1两,前胡1两(去芦头),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诃黎勒皮1两。主治虚劳里急,四肢疼痛,气引胸胁不利。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纳饴糖枣许大,更煎12沸,食前温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散。用药禁忌忌菘菜。《圣惠》卷八十二组成赤芍药半两,桂心半两,芎半两,黄芩半两,薯蓣半两。主治小儿夜啼不止,胸滞气胀,膈中气逆,呕吐腹痛。用法用量1月及百日儿每服1字,粥饮调下,半岁及1岁儿每服半钱,连夜35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散。《圣惠》卷八十九别名芍药汤组成赤芍药1两,黄耆3分(锉),犀角屑半两,槟榔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主治小儿心气不足,舌本无力,令儿语迟。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粗散。附注芍药汤(《圣济总录》卷一八一)。《普济方》卷五十四引《圣惠》组成赤芍药半两,白芍药半两,川芎半两,当归半两,甘草半两,大黄半两,木鳖子半两。主治热壅生风,耳内痛与头相连,脓血流出。用法用量每服4钱,食后、临卧水煎服。制备方法上锉散。方出《千金》卷六,名见《鸡峰》卷十组成生竹皮1升,芍药2两,芎1两,当归1两,桂心1两,甘草1两,黄芩2两。主治脏气虚,膈气伤,吐血,衄血
详见百科词条:芍药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0:13:34 共336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本文2023-08-08 15:23: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9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