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忠肃公名谦 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于忠肃公名谦 翻译,第1张

于忠肃公名谦,字廷益,他的祖先是河南人。二十三岁中进士,任命为江西道监察御史。于谦品格气概美好而高奇,言谈宏博而畅达。每次在朝廷前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皇帝一定倾听他的话。当时顾佐(谥端肃)为都御史,主管御史台的事,他管理官员很严格,却唯独认为于谦有才能,以为自己不如于谦。过了一段时间,朝廷议定增补各部右侍郎,管理各市镇的粮税,兼管训练士兵安抚百姓。皇帝亲手写了于谦的姓名交给吏部。于是越级任命为兵部右侍郎,同时管理河南、山西,这时他年仅三十三岁。于谦感激皇帝赏识重用,早晚不停地到各地安抚慰问,邀请访问父老来消除百姓病苦而得到便利。年成丰收就多支出官钱,买进农民的粮谷归入各仓;歉收就运出谷仓粮谷减低价格而卖出。这样公私能够双方充足,对百姓尤其有利。

齐、秦之地百姓饥荒,迁入河南的,于谦命令当地各自分给田地,供应他们耕牛和种子,而且按照等次征收田税,不能让他们与土著人一样交税。黄河水势将要冲破堤坝,于谦领导厚筑堤坝阻挡洪水,在堤坝上多栽榆树柳树,五里设一亭舍,亭舍有亭长和士兵,要求他们修堤坝。甚至他访问的地方经由的官道,全都要求栽树,间隔地挖井,使行者有荫渴者有水。他在山西不认为大同在塞外,巡按御史不能到,官员往往忽视而不负责任,请求朝廷另外设御史连同上谷一起治理,他又全部剥夺了大同镇将役使士兵开垦的私田为国家屯田,边境粮食用物很充裕了。于谦在吏术民事上无所不精通,而且尤其把备足军粮、明确举措、整顿法度作为急务。在这时,身处朝政要职的是三杨,他们都重视于谦,于谦奏请的事,早上呈送,无不晚上答复可行。因此于谦能按他的志向做事。满了九年,升为左侍郎,享受二品俸禄。于谦在官已外,威严仁爱到处流传。他曾带很少的人骑马从河内经过太行山,遇到了窥探打劫的盗贼,于谦高声呵斥他们,他们都很吃惊散开逃跑,说:“不知道是我们于公啊!”在他入朝议事时,有人对他说:“即使不用口袋装些银子去,难道也不带一两样土产品作为交际用吗?”于谦笑着举起他的衣袖说:“我只有清风而已!”于是他写了诗表明心态。

忠肃公的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某某官某某做妻子。忠肃公的夫人非常疼爱女儿,每逢接女儿(回娘家),女婿(都)坚决不让(她)走,(并且)怨怒地对忠肃公的女儿说:“你父亲执掌铨选官吏的工作,(如果)调我担任京城的官职,那么你就可以早晚侍候你的母亲了,况且调动我的官职,就像摇动树让枯树叶落下来一样容易,可是(你父亲却)坚决不肯出力,为什么(呢)”女儿托人带话给母亲。一天晚上,夫人摆上酒和菜,跪着(把女儿托人带的话)告诉了忠肃公,忠肃公(听了)非常愤怒,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出门,坐车住到朝房里(去了),十天(以后)才回到(自己的)府第。他的女婿到底没有调到京城来。忠肃公做都御史(的时候),跟太监某某(一起)镇守辽东。某某(太监)也(很)守法,同忠肃公相处得很好。后来忠肃公改调两广(任职),(这个)太监挥泪送别,赠给(忠肃公)大珠四粒,(忠肃公)坚决推辞。太监抽泣着说:“这不是受贿赂得来的东西,当初先皇赏赐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给左右近臣,我得到了八粒。现在拿一半给您送别,您本来(应该)知道我不会贪污啊。”忠肃公接受了珍珠,放入自己穿的披袄(的夹缝)中,把它缝好。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找到了太监的两个侄子。忠肃公询问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苦于穷困吧!”(二人)都说:“是的。”忠肃公说:“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助你们钱。”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忠肃公无法办到,只不过表示表示老朋友的情意罢了,(所以)都假装答应说“是”。忠肃公一再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话办。两个人于是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价钱五百两银子,告诉了忠肃公。忠肃公拆开披袄,取出珍珠交给他们,原来封好的记号仍然是当时那样。

注释:

公一女:公,指王翱。

嫁为畿辅某官某妻。畿辅: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畿,古代王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辅,亦指京城附近的地方,如汉朝京城之外有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政区,称三辅。某官某:作什么官的某人。某,前一个代官职,后一个代其人姓名。《明史·王翱传》云:"婿贾杰官近畿"。从公女启笔。公只有"一女",暗示其身娇;点出婿为畿辅之官,则为其图谋迁京一事伏笔。

公夫人甚爱女,○"甚爱",因"一女"之故,更见女娇,公夫人必千方百计满足其要求,为下文"迎女"、"白公"伏笔,亦为其婿积极设谋徇私要挟张本。

每迎女,婿固不遣,固:副词,坚决,坚持。不遣:不让回娘家。遣,打发走。

恚(huì)而语(yǔ)女曰:恚:怨怒。语:告诉。○"迎女"因"甚爱"所致。"迎"而"不遣",故意留难,抓住"甚爱"心理,乘机进行要挟。"每"字,见其时期之长,次数之多,从无例外,矛盾由来已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固"、"恚"二字,更见其情绪对立,怒气冲天,要挟之甚,顽固且又恶劣的态度。"语女",言其不敢面公直言,而利用其妻疏通关节,藏而不露,可谓乖巧甚!

"而翁长(zhǎng)铨(quán),意谓你父亲为吏部长官。而:你,代词。翁:父。长:长官。这里用为动词,做……长官。铨:铨选,唐宋至清选用官吏的制度,由吏部按照规定任免、考核、选拔官吏。故吏部亦称"铨部",其长官称尚书。○先言"而翁"官大,颇有徇私弄权之便。

迁我京职,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迁:古代调动官职叫"迁",一般指升职。

则汝朝夕侍母;则:连词,那么。汝:你。朝夕:天天,时时。○次言徇私之利:"我"可迁京,汝可侍母,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且:连词,况且。表示意思上的更进一层。振落叶: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振,摇动。耳:而已,罢了。○"且"字意进一层,以形象生动的比喻与前语"而翁长铨"相应,极言"迁我京职"之易。满嘴巧言,以动女心。

而固吝(胁)者何"而:可是。固吝者何:为什么硬要这么吝惜力气呢。固,坚持。○"而"字一转,以怨尤之言激怒其女。迁京极便而"固吝",见其"恚"、"不遣"之原因,煞句用一"何"字反诘,见不满情绪之强烈,使其目无法纪,只图徇私舞弊,咄咄逼人的情态,跃然纸上;亦反衬出王翱奉公守法,耿直方正的高贵品德。

女寄言于母。寄言:寄语,托人带话。○心为巧言所动,求助于母。"寄"字与上文"固不遣"呼应。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白:告诉。○由婿"语女",由女"寄言于母,"再由母"白公",关节一路通来,背面敷粉,恣意铺叙,为公之出场,蓄足气势。文章用一"白"字,将爱女之情,迁京之利,弄权之易,徇私之请,尽蔽其中,文笔简练,惜墨如金。一"置"一"跪",郑重其事,见其爱女之深,求情之切,及因不情之请,自知理亏,心虚惴惴之状。以恭敬之行动写其用心之良苦,刻画栩栩如生。亦反衬出王公的刚正不阿。

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案:几桌,此指餐桌。一说,古时进食用的短足木盘。

出,驾而宿于朝房驾:坐车。朝房:官吏上朝前停留休息的房舍。

旬乃还第。旬:十天。乃:才。第:府第,王公大臣的住宅。○笔回事转,风云突变,一触即发,掀起轩然大波。一"击"一"出",疾恶如仇,盛怒难制,摹形绘神,纤微毕现。文章以墨饱情酣之笔,极写王公之廉直奉公而约己,与其女婿等所作所为,恰成鲜明对照。

婿竟不调。竟:终于。不调:没有调职。○秉公执法,邪不侵正,婿之如意算盘,终成泡影。以此结局,托出深旨。写王翱断然拒绝女婿调迁京师之事,表现了他不弄权谋私的刚正品格。

公为都御史,都御史:都察院的长官。都,总。御史,明清是监察官吏的官,属都察院。

与太监某守辽东。太监:自唐以后,为宦官之通称,专为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明代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拥有出使、监军、镇守、侦察臣民等大权。辽东:明朝在今辽宁省内设辽东都指挥司,防守边境。○交代职务、有关人物及地点,从远处涉笔,追溯其源。

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甚相得:相处得很好。相得,互相投合。○奉公守法,是其友谊甚笃的基础。文章特意点明某之守法,宛如绿叶扶红花,映衬出王公行事为人之廉洁,亦暗示下文赠珠之非贿。

后公改两广,改:改任,改换官职或另任某官。两广:广东和广西两省。王翱调任总督两广军务时在代宗景泰三年(1452),时年六十九岁。

太监泣(qì)别,泣:小声地哭。

赠大珠四枚(méi)。枚:本义为树干,引申为计量单位,犹"个"、"颗"等。○知己远别,见面之期难卜,故依依不舍而赠珠,反衬出王公对太监的深厚情谊。

公固辞。为了避嫌,纤芥不苟,见其秉公守廉,重情义而轻财货的品德。

太监泣日:"是非贿(hùi)得之。是:指示代词,这,指大珠。贿得:通过受贿得到。贿,贿赂,这里指接受贿赂,用作"得"的状语。○言珠之清白,非不义之财。

昔先皇颁(bān)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先皇:先朝皇帝。先,对已去世者的尊称。此处指明成祖或明宣宗。颁:赏赐。僧保:人名,不详。货:买。西洋:泛指南洋群岛、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东非等地。明成祖时,曾命郑和等七次下西洋。于:给。侍臣:皇帝左右的近臣,包括太监。

某得八焉,某:自称之词,指代"我"。焉:语气助词。○言珠之来路,光明磊落,益见太监情切谊挚,愈衬出王公清廉。

今以半别公,别:赠别。

公固知某不贪也。"固:副词,本来。○处处言太监"不贪",无不为衬写王公之廉洁。亦为后文"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伏笔。

公受珠,内(nà)所著(zhuó)披袄中,内:同"纳",放入。著:"着"的本字,穿。披袄:穿在外面的上衣,大多是夹的或棉的。

纫之。意谓把珠缝在披袄中。纫:缝。○盛情难却,只得受之;然仅为其保管,故藏珠极为认真,见准备日后物还原主之决心。

后还朝,○叙时间,情节之推移。与上文"公改两广"呼应。

求太监后,后:后代,此处指太监的继承人,过继之子或养子。

得二从子。从子:兄或弟的儿子、侄子。○求其"后",则见故人已不在世,与上文"泣别"呼应。"求"字,见其寻找之主动、急切,终不改还珠之初衷。

公劳之曰:劳之:慰问他们。

"若翁廉,意谓你们的老人很廉洁。若,你们,代词。

若辈得无苦贫乎"得无:犹言"莫非"、"恐怕",表示对事实的测度。苦贫:苦于贫穷,为贫穷所困。○深知太监生前廉洁,死后家境必然萧条,其后代一定受穷,故求问苦。与上文"公固知某不贪也"句呼应。

皆曰:"然。"然:表应对的副词,常单独成句,可译作"是的","对"。果如所料。

公曰:"如有营,营:经营,置办,指做生意或买房产等。

予佐尔贾(jiǎ)。"予:我,代词。佐:辅助,帮助。贾:同"价",钱。○由问苦而佐贾,诚心相助,欲还珠而不明言,用心良苦。

二子心计,心计:心里盘算。

公无从办,无从办:无法办到。

特示故人意耳。特:副词,只,不过。故人:旧友,老朋友。○二子亦深知王公虽身居高位,却两袖清风,无力资助;同时饱尝人间炎凉,故以为其"佐贾"之允,不过是作作姿态,虚与委蛇。

皆阳应曰:阳:通"佯",假装。

"诺(nuò)"。诺: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顺从。犹"是","好吧"。○以"阳应"与"佐贾"对比,进一步反衬出王公的清白廉洁与诚心相助。

公屡促之,必如约。如约。按照约定的办。如,依照。○更见相助之诚,还珠之切。

乃伪为屋券(quàn),乃:于是,就。副词。伪为屋券:假造一张买房子的契约。为,动词。券,契据。古代的券常分为两半,各执其一作为凭证,如今之合同。

列贾五百金,列贾:开列的价钱。贾:通"价",价格。五百金:五百两银子。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先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yì),一镒称一金;汉代以黄金一斤为一金;后来以银子为货币,银一两称一金。告公。○"伪为",又一"阳应"手段,只是因"屡促"所致,由此更反衬出王公的高风亮节。

公拆(chai)袄,出珠授之,授:给予,交给。

封识(zhì)宛然。意谓原来封好的记号仍然是那样,即仍是原来包裹的样子。识,同"志",标志,记号。宛然,依然。○完璧归赵,珠还原主,清廉自守,信而有征。与前文"公受之……纫之"遥相呼应,韵悠意远。写王翱将某太监之赠珠归还其后代之事,表现了他廉洁自持的品德。

译文:

王公有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做什么官的某人为妻。王公的夫人十分疼爱女儿,每当接女儿回娘家,女婿坚决不让走,他怨怒地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那么你就可以时时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像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罢了,可是你父亲硬要这样吝惜力气,是何道理"女儿托人带话给母亲。夫人一天晚上摆上酒,跪着禀告王公。王公十分生气,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走出门外,坐车到朝房里住宿去了,十天后,才回到自己的府第。女婿终于没有调进京城。

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给大宝珠四枚。王公坚决辞谢不受。太监哭着说:"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给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王公接了宝珠,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找到了他的两个侄子。王公安慰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公说:"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你们出钱。"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都假装答应说:"是"。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的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公。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

译文:

王翱,字九皋,河北盐山人,是明朝永乐年间的进士。明宣宗宣德元年,通过杨士奇举荐,被提拔为御史,当时官吏们犯罪,不论罪行轻重,都允许赎罪官复原职。王翱奏请朝廷,犯贪赃罪的官吏,只许赎罪,不能再复职,以此来惩戒贪污腐败。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王翱担任吏部尚书,忠诚清廉被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所深信。第二个孙子凭着上代的余荫而取得监生资格,即将参加秋试,拿有秋试主管官加印的卷子禀告王翱,王翱说:“你凭才学可以考上(的话),我怎么能忍心埋没你如果你因为事前拿到考题而考中,则妨碍了一名苦读学子的前程,况且你有以监生资格做官的机会,何必强求自己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来妄求达到非分的奢望呢”撕裂考卷烧了。

王公有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做什么官的某人为妻。王公的夫人十分疼爱女儿,每当接女儿回娘家,女婿坚决不让走,他怨怒地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那么你就可以时时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像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罢了,可是你父亲硬要这样吝惜力气,是何道理?”女儿托人带话给母亲。夫人一天晚上摆上酒,跪着禀告王公。王公十分生气,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走出门外,坐车到朝房里住宿去了,十天后,才回到自己的府第。女婿终于没有调进京城。

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给大宝珠四枚。王公坚决辞谢不受。太监哭着说:“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给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王公接了宝珠,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找到了他的两个侄子。王公安慰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公说:“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你们出钱。”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都假装答应说:“是”。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的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公。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

原文:

王翱,字九皋,盐山人,永乐进士。宣德元年,以杨士奇荐,擢御史,时官吏有罪,不问重轻,许赎罪还职。翱请犯赃吏但许赎罪,不得复官,以惩贪黩。帝从之。

公为吏部尚书,忠清,为英皇所信任。仲孙以荫入监,将应秋试,以有司印卷白公。公曰:“汝才可登第,吾岂忍蔽之哉!若汝因之中选,则妨一寒士矣。且汝有阶得仕,何必强所不能,以幸冀非分邪?”列卷火之。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简析:

本篇所节选的“拒婿调迁”和“珠还原主”两则故事,表现了王翱公正无私、廉洁自持的性格品德。这在弊端如山,贪官污吏横行,贿赂成风的腐朽的封建社会里,是难能可贵的,即使是在今天,对那些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污腐化,搞不正之风的人来说,也还有一定的现实的教育意义。

1、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2、公为都御史,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3、王公有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做什么官的某人为妻。王公的夫人十分疼爱女儿,每当接女儿回娘家,女婿坚决不让走,他怨怒地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那么你就可以时时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象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罢了,可是你父亲硬要这样吝惜力气,是何道理?”女儿托人带话给母亲。夫人一天晚上摆上酒,跪着禀告王公。王公十分生气,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走出门外,坐车到朝房里住宿去了,十天后,才回到自己的府第。女婿终于没有调进京城。

4、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给大宝珠四枚。王公坚决辞谢不受。太监哭着说:“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给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王公接了宝珠,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我到了他的两个侄子。王公安慰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公说:“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你们出钱。”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都假装答应说:“是”。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的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公。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

翻译节选: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给大宝珠四枚。王公坚决辞谢不受。

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崔铣〔明代〕

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公夫人甚爱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语女曰:“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且迁我如振落叶耳,而固吝者何?”女寄言于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击伤夫人,出,驾而宿于朝房,旬乃还第。婿竟不调。

公为都御使,与太监某守辽东。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公固辞。太监泣曰:“是非贿得之。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某得八焉,今以半别公,公固知某不贪也。”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后还朝,求太监后,得二从子。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公曰:“如有营,予佐尔贾。”二子心计,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皆阳应曰:“诺。”公屡促之,必如约。乃伪为屋券,列贾五百金,告公。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作品译文

王公有一个女儿,嫁给京城附近做什么官的某人为妻。王公的夫人十分疼爱女儿,每当接女儿回娘家,女婿坚决不让走,他怨怒地对妻子说:“你父亲做吏部的长官,把我调任京城的官职,那么你就可以时时侍奉母亲;况且调动我就象摇下正在凋落的树叶罢了,可是你父亲硬要这样吝惜力气,是何道理?”女儿托人带话给母亲。夫人一天晚上摆上酒,跪着禀告王公。王公十分生气,拿起桌上的器物打伤了夫人,走出门外,坐车到朝房里住宿去了,十天后,才回到自己的府第。女婿终于没有调进京城。

王公做都御史时,同太监某人镇守辽东。这个太监也奉公守法,同王公相处得很好。后来王公改调两广任职,太监哭着送别,赠给大宝珠四枚。王公坚决辞谢不受。太监哭着说:“这大宝珠不是受贿得到的东西。以前先皇把僧保所买来的西洋珠赏赐给左右近臣,我得到八枚,今天拿一半给您赠别,您本来就知道我并不是贪财的人啊。”王公接了宝珠,

放进自己所穿的披袄,把它缝在里面。后来回到朝廷,寻找太监的后代,找到了他的两个侄子。王公安慰他们说:“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为贫穷所困吧?”二人都说:“是的。”王公说:“如果你们要有所经营,我帮你们出钱。”太监的两个侄子心里盘算,王公无法办到,只不过是表表老朋友的心意罢了。都假装答应说:“是”。王公几次催促他们,一定要按照说定的办。于是他们就假造了一张买房子的契约,开列的价钱是五百两银子,告诉王公。王公拆开披袄,取出宝珠交给他们,那包裹的记号,仍然是原来的样子。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