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根简介,有什么功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淫羊藿根简介,有什么功效?,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羊藿根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羊藿根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化学成份 27 功能主治 28 *羊藿根的用法用量 29 附方 21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羊藿根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羊藿根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羊藿根 1 拼音

yín yáng huò gēn

2 《辞典》:*羊藿根

21 出处

《纲目》

22 拼音名

Yín Yánɡ Huò Gēn

23 *羊藿根的别名

羊藿根(《分类草药性》)。

24 来源

为小檗科植物*羊藿、心叶*羊藿或箭叶*羊藿的根茎。

25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羊藿"条。

26 化学成份

*羊藿根含去甲基*羊藿甙。

27 功能主治

治虚淋,白浊,白带,月经不调,小儿雀盲,痈疽成脓不溃。

《分类草药性》:"治男子虚淋,白浊,头眩;女人白带,经水不调;并治吼喘。"

28 *羊藿根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或研末为散。

29 附方

①治小儿雀目,至暮无所见:仙灵脾根半两,晚蚕蛾半两(微炒),射干一分,甘草一分(炙微亦,锉)。捣细罗为散。用羊子肝一枚,切开,掺药二钱在内,以线系定,用黑豆一合,米泔一大盏,煮熟取出,分为二服,以汁下之。(《圣惠方》仙灵脾散)

②治痈疽成脓不溃:*羊藿干根一两,水煎,调酒和红糖服。(《福建中草药》)

210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羊藿根的方剂 药酒奇方

名:药酒奇方组成:十大功劳3两,八棱麻根5钱,*羊藿3钱,千年健3钱,红花3钱,当归3钱,五加皮3

古汉养生精

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根据对应的峰面积计算含量,即得。本品含*羊藿甙(C

炼真丸

即樗树叶,中有子1粒,形如凤眼。故名。如无,以樗根皮代之。)制法:上药为细末,用干山药细末调糊为丸

补天育麟丹

50克北五味锁阳各60克人胞1个(火焙)海狗肾1根蛤蚧2条黄连30克砂仁15克制法:上各为末,蜜和

健肾汤

克,山萸肉15克,*羊藿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泽泻30克,苡米根30克,黄柏9克,

更多用到中药*羊藿根的方剂

用到中药*羊藿根的中成药 古汉养生精

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根据对应的峰面积计算含量,即得。本品含*羊藿甙(C

乙肝清热解毒颗粒

白花蛇舌草、北豆根、拳参、茵陈、白茅根、茜草、*羊藿、土茯苓、残杀、野菊花、橘红、甘草等。乙肝清热

壮骨伸筋胶囊

angguShenjinJiaonang处方:*羊藿、熟地黄、鹿衔草、骨碎补(炙)、肉苁蓉、鸡血藤

益肝膏

物荚果蕨Matteucciastruthiopteris(L)Todaro的干燥根茎及叶柄基部。

醒脑再造丸

号:WS3B086791处方:黄芪60g*羊藿35g石草蒲15g红参125g当归125g

更多用到中药*羊藿根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羊藿根 《验方新编》:[卷十四筋骨]积受潮湿四肢不仁方

歌诀云∶十大功劳三两重,八棱麻根五钱轻。*羊藿与千年健,红花当归五加皮。陈皮(去白)六两足,再加无

《本草图经》:[草部中品之上卷第六]*羊藿

中、湖湘间皆有之。叶青似杏,叶上有刺;茎如粟秆;根紫色有须;四月开花白色,亦有紫色,碎小独头子;五

《本草害利》:[肾部药队〔补肾次将〕]巴戟天

肾。安五脏以益精,强筋骨而起阴。〔修治〕二八月采根,打去心阴干,以连珠多肉浓者为胜。用酒浸一宿,锉

《证类本草》:[卷第八]*羊藿

中、湖湘间皆有之。叶青似杏叶,上有刺,茎如粟秆,根紫色有须,四月开花白色,亦有紫色碎小独头子,五月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二卷草之一]*羊藿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耳底子的病因病机 41 肝胆火盛,邪热外侵 42 脾虚湿困,上犯耳窍 43 肾元亏损,邪毒停聚 44 小儿多发脓耳的原因 5 耳底子的症状 6 耳底子的诊断 7 需要与耳底子相鉴别的疾病 8 耳底子的治疗 81 辨证治疗 811 肝胆火盛,邪热外侵 8111 症状 8112 证候分析 8113 方药治疗 8114 外治法 8115 针灸治疗 8116 其他疗法 812 脾虚湿困,上犯耳窍 8121 症状 8122 证候分析 8123 方药治疗 81231 治法 81232 方药 81233 草药 8124 外治法 813 肾元亏损,邪毒停聚 8131 症状 8132 证候分析 8133 方药治疗 81331 治法 81332 方药 8134 外治法 82 方药 83 外治法 84 针灸治疗 841 体针 842 耳针 843 注意事项 9 耳底子患者日常保健 10 耳底子的预防 11 医案 12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耳底子的穴位 2 治疗耳底子的方剂 3 治疗耳底子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耳底子 1 拼音

ěr dǐ zǐ

2 英文参考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urulent ea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耳底子即脓耳[1]。

脓耳(purulent ear;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为病证名[2][3]。又称聤耳[3]、耳疳[1]、缠耳[4]、耳底子[1]、耳痈[1]、耳湿[1]、耳中生毒[1],为五般聤耳之一[2]。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耳病[5][4][6]。有急慢、虚实之分[1]。脓耳是耳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多发于小儿。常致听力损害,影响患者学习、工作及生活,甚至可以出现并发症,危及生命,应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外科大成》卷三:“耳疳者,为耳内流出脓水臭秽也。书有云:出黄脓为聤耳;红脓为风耳;白脓为缠耳;青脓为震耳。”

《锦囊秘录》卷六;“聤耳之名,更有五般,常出黄脓者,谓之停耳;常出红脓者,谓之脓耳;耳内疳臭者,谓之冱耳;白脓出者,谓之缠耳;耳内虚鸣,时出青脓者,谓之囊耳。”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名缠耳;出黄脓者,名聤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

脓耳相当于西医的化脓性中耳炎[1]。

4 耳底子的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劳伤血气,热乘虚而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

耳底子的发生,外因多为风热湿邪侵袭,内因多属肝、胆、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如肝胆郁火、三焦湿热以及肝肾不足、虚火上炎等)[1][4]。多由鼻咽部炎症经咽鼓管传入中耳而引起的化脓性病变[4]。

41 肝胆火盛,邪热外侵

风热湿邪侵袭,引动肝胆之火,内外邪热结聚耳窍,蒸灼耳膜,血肉腐败,则生脓汁而成脓耳,如《直指方》说:“耳触风邪,与气相击……热气乘虚,随脉入耳不散,脓出为脓耳。”《辨证录》卷三也说;“少阳胆气不舒,而风邪乘之,火不得散,故生此病。”也有因沐浴污水入耳,水湿之气内侵,湿蕴于中,郁而化热,湿热郁蒸耳窍,化生脓汁形成脓耳。如《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说:“亦有因沐浴水入耳内,而不倾沥令尽,水湿停积,搏于气血,蕴结成热,亦令脓汁出,皆谓之聤耳。”

42 脾虚湿困,上犯耳窍

正气素弱或久病体虚,正气不胜邪毒,邪毒滞留,兼以脾虚运化失健,水湿内生,泛滥耳窍,故成脓耳[1]。

43 肾元亏损,邪毒停聚

先天不足或劳伤肾精,以致肾元亏损,耳窍不健,邪毒易于滞留,使急性实证脓耳演变为慢性虚证脓耳。正如《疡科心得集》所说,本病有“因肾经真阴亏损相火亢甚而发”。肾虚耳部骨质松脆,不堪脓耳湿热邪毒之腐蚀,久则骨腐成脓黑臭,甚则引致邪毒内陷,形成脓耳变证[1]。

44 小儿多发脓耳的原因

儿童的咽鼓管短而粗,故多罹患[4]。

小儿脏腑娇嫩,形体未充,易感邪气疫毒,致患麻疹、烂喉痧、疮痍等病,以致耗伤正气,正气不足,邪毒滞留或复感邪气,邪毒困于耳窍而成脓汁,故小儿脓耳多于成人,且更易演成慢性虚证及引起变证[1]。

5 耳底子的症状

《丹溪心法》卷四:“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浓汁出,为之脓耳。”

临床以耳道流脓及听力减退为主症[4]。

实证者,起病急而常伴寒热、耳痛、流脓黄厚;虚证者,患耳流脓清稀量少,久延不愈,常伴头晕耳鸣等症[4]。

6 耳底子的诊断

耳底子以耳内流脓为主要症状,检查见耳膜穿孔,脓液由穿孔处流出,或由穿孔处见耳膜后有脓液,诊断一般不困难[1]。但有时脓量不多,耳膜穿孔较小或在边缘部位而不容易发现,要注意仔细地检查,以免漏诊、误诊[1]。

7 需要与耳底子相鉴别的疾病

耳底子要注意与耳疖、耳疮进行鉴别,耳疖、耳疮者耳道可有脓液,但耳膜无穿孔[1]。

8 耳底子的治疗 81 辨证治疗

耳部流脓为本病的主要特征。但病情有急缓之分,病程有长短之别。一般来说,急者流脓初起,多属实证;缓者流脓日久,多属虚证,或虚中挟实。按其脓色,又有黄脓、红脓、白脓、青脓、黑臭脓等不同。黄脓者多为湿热;红脓者多为肝经火热,热伤血分;白脓或青脓者多为脾虚;流脓臭秽黑腐者,多为肾虚,又受湿浊困结之虚实兼杂证候,病情多较危重。至于脓量的多少及脓质的稀稠,亦可作为辨证之参考,如脓水清稀量多,多为脾虚水湿停聚耳窍;若脓液稠粘者,多为火热偏盛,热聚化生脓汁。[1]

临床时,必须四诊合参,综合局部与全身症状,进行辨证施治[1]。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此证耳内闷肿出脓,因脓色不一,而名亦各殊。如出黑色臭脓者,名耳疳;出青脓者,名震耳;出白脓者,名缠耳;出黄脓者,名聤耳,俱由胃湿与肝火相兼而成。宜柴胡清肝服主之。气实火盛者,以龙胆泻肝汤服之。惟风耳则出红脓,偏于肝经血热,宜用四物汤加丹皮、石菖蒲服之。

811 肝胆火盛,邪热外侵

脓耳·肝胆火盛证(purulent ear with pattern of livergallbladder fire excessiveness)是指肝胆火盛,以耳痛剧烈,痛引腮脑,耳鸣耳聋,鼓膜红赤饱满或紧张部穿孔、流黄稠或带红色脓液,伴发热、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有力等为常见症的脓耳证候[5]。

脓耳·风热外袭证(purulent ear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windheat)是指风热外侵,以急起耳痛并呈进行性加重,听力下降,鼓膜红赤或见小穿孔及搏动性溢脓,伴鼻塞、流涕、发热恶寒,舌质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脓耳证候[5]。

8111 症状

本证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耳痛逐渐加重,或如跳痛,或如锥刺,疼痛牵连至头部,常于剧痛之后,耳膜穿孔,流出脓液,流脓之后,耳痛及其他症状,也随之减缓。局部检查:初期见耳膜鲜红或暗红色,血络显露,耳膜向外突,正常标志消失。耳膜穿孔后,有脓液流出,若穿孔处较小,多呈闪光搏动,耳道见脓液,稠黄或带红色,量较多,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耳聋。[1]

全身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等症,或见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1]。

小儿患者的症状一般比成年人为重,多见高热哭啼,烦躁不安,甚至出现神昏、抽搐、项强等症状[1]。

8112 证候分析

内外邪热困结耳窍,蒸灼肌膜,故耳内疼痛[1]。

气机不利,故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塞感[1]。

热势壅盛,灼烁肌膜,则耳内疼痛剧烈,呈跳痛或锥刺样疼痛,耳膜红赤,血络显露[1]。

热毒炽盛,伤腐肌膜,故而成脓[1]。

热盛则脓稠黄,热伤血分,则脓中带血而红,兼有湿浊者,脓液量多[1]。

脓汁乃邪热伤腐耳膜血肉而成,酝酿成脓之时,邪热亢盛,故诸症剧烈。若脓汁外出,邪热得以外泄,故耳痛、头痛、寒热等症状,都可减轻。[1]

因于风热邪毒侵袭者,正邪抗争,故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等症状。若证见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者,乃是肝胆火热之象[1]。

小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邪毒容易内犯或引动肝风,故症状较重[1]。

8113 方药治疗

初起证情较轻,风热在表,宜疏散风热,解毒消肿,可用蔓荆子散[备注] 蔓荆子散(《东垣十书》):蔓荆子、生地黄、赤芍、甘菊、桑白皮、木通、麦冬、升麻、前胡、炙甘草、赤茯苓加减治疗:本方蔓荆子、甘菊花、升麻体轻气清上浮,善于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生地、赤芍、麦冬养阴凉血,木通、赤苓、桑白皮清热利水去湿,前胡助蔓荆子宣散,助桑白皮而化痰。全方以疏风清热为主,兼以利水去湿而排脓,凉血清热去火邪。[1]

肝胆火热较盛,可加夏枯草、柴胡以增强清泻肝火之力,或用龙胆泻肝汤[备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甘草,以清泻肝火,解毒消肿[1]。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1]。

耳膜穿溃,脓液流出之后,热势减缓,故治疗上重在渗湿解毒,活血排脓,可用仙方活命饮[备注]仙方活命饮(《妇人良方》):穿山甲、天花粉、甘草、乳香、白芷、赤芍、浙贝母、防风、没药、炒皂刺、当归尾、陈皮、金银花加入车前子、地肤子、苦参等渗湿解毒之药[1]。

小儿脓耳,易因邪毒内陷或引动肝风,故要倍加注意,一般可在上述方剂内加入钩藤、蝉衣之类,以平肝息风,若见烦躁、神昏、项强、呕吐等症,则宜清营凉血,解毒开窍,参考“脓耳变证”。[1]

8114 外治法

1)清除耳道内脓液:可用消毒棉签揩净。若脓液较粘稠,可先用稀白醋液或3%双氧水洗涤。清除耳道内的积脓,有利于脓液流出,也有利于使用药物。[1]

2)滴耳: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湿去脓作用的药液滴耳,如黄连滴耳液,或用新鲜虎耳草捣汁或入地金牛根磨醋滴耳,每天5~6次。[1]

3)吹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敛湿去脓作用的药物吹耳,如烂耳散、红棉散等,吹药前应先将耳道内脓液及残留药物清除干净,每次吹入药散也不宜过多,以免药散堆积耳道,妨碍脓液引流而引起不良效果。[1]

4)涂敷:若耳壳或耳后有红肿疼痛者,可用紫金锭磨水涂敷。或用如意金黄散[备注]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生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共研细末。调敷。[1]

8115 针灸治疗

可针刺听宫、听会、耳门、外关、曲池、合谷、阳陵泉、侠溪等穴,每次选2~3穴,用捻转泻法,不留针[1]。

8116 其他疗法

有鼻塞流涕者,用滴鼻灵滴鼻,也有助于脓耳的治疗[1]。

812 脾虚湿困,上犯耳窍

脓耳·脾虚湿困证(purulent ear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dampness retention)是指脾虚湿困,以耳内流脓缠绵日久,脓液清稀无臭味,听力下降,鼓膜中央性穿孔,或有白斑,鼓室或见肉芽、息肉,伴头晕、头重或周身乏力、面色少华、纳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等为常见症的脓耳证候[5]。

8121 症状

患者耳内流脓,经年累月,时重时轻,缠绵日久,流脓量多而清稀,无明显臭味。听力下降。局部检查多见耳膜中央大穿孔,,或有白斑,鼓室或见肉芽、息肉,耳道积脓较多,脓质清稀,甚如水样,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全身可有头晕头重,倦怠乏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面色萎黄无华,唇舌淡白,苔白湿润,脉缓细弱等症状。[1][5]

8122 证候分析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湿而化生气血,输清阳以出上窍[1]。《医学纲目》言:“脾胃一虚,耳目九窍皆病。”

脾胃虚弱,则清阳不升,耳窍失其煦养,更兼脾虚不化水湿,水湿困结耳窍,故耳内脓水经年累月不干,偏于虚则脓稀,兼有热则脓稠[1]。

清阳不升,故头晕耳鸣而失聪敏,面色萎黄而无华,唇舌淡白,乃为脾虚气血不足之象;食少腹胀,大便时溏,也为脾虚有湿之证[1]。

脾虚气血不足,故脉象细或缓弱无力[1]。

8123 方药治疗 81231 治法

健脾渗湿,补托排脓[1]。

81232 方药

可用托里消毒散[备注]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黄芪、皂角刺、金银花、炙甘草、桔梗、白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  茯苓、党参加减治疗[1]:托里消毒散以党参、黄芪、茯苓健脾益气渗湿,川芎、当归、白芍养血活血,兼用金银花、白芷、桔梗、皂角刺解毒排脓,使气血旺盛,正能抗邪,则邪毒可解,脓液可止。若湿热较盛,宜加清热利湿解毒药物,如车前子、地肤子、野菊花、蒲公英、鱼腥草等。[1]

81233 草药

大叶蛇泡勒、鸡血藤、金樱子根、野菊花、山芝麻、狗脚迹各45 g,水煎服,有补养气血,解毒排脓作用[1]。

8124 外治法

1)清除脓液:可用消毒棉签揩净。若脓液较粘稠,可先用稀白醋液或3%双氧水洗涤。清除耳道内的积脓,有利于脓液流出,也有利于使用药物。[1]

2)滴耳:用黄连滴耳液滴耳,或用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许滴耳。[1]

3)吹耳:烂耳散、红棉散吹耳,或用头发于新瓦上煅为灰,加冰片少许研为末,吹耳。[1]

4)有肉芽或息肉者,可涂鸦胆子油,或用手术摘除,以利脓液流出。[1]

813 肾元亏损,邪毒停聚

脓耳·肾元亏损证(purulent ear with kidney origin depletion pattern)是指肾元亏损,以耳内流脓不畅,量不多,耳脓秽浊或呈豆腐渣样,有恶臭气味,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听力明显减退,鼓膜边缘部或松弛部穿孔,有灰白色或豆腐渣样脓,呈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影像学检查多示骨质破坏或有胆脂瘤阴影,伴头晕、神疲、腰膝酸软,舌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脓耳证候[5]。

8131 症状

耳内流脓,日久不愈,或时流时止,反复发作。流脓量不多,或污秽或成块状,或如豆腐渣样,并有恶臭味,听力减退多较明显。局部检查见耳膜穿孔,多在边缘部位或松弛部,有灰白色或豆腐渣样脓,脓稠粘成块状,乳突部X线摄片,多示骨质破坏或胆脂瘤形成。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伴头晕、神疲、腰膝酸软,遗精早泄,舌淡红,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等肾虚症状。[1][5]

8132 证候分析

肾虚耳窍失健,易致邪毒滞留,湿热邪毒久困,则耳内流脓不尽,反复发作[1]。

肾元亏虚,骨质松脆,邪毒侵蚀,腐败成脓,故脓液污浊或成块状,如豆腐渣样,有臭味[1]。

因其骨质破坏较重,故乳突X线摄片可以发现其病变[1]。

耳为肾窍,肾亏耳失濡养,故耳鸣、耳聋尤为明显[1]。

肾虚髓海不足,故头晕、眩晕、神疲。腰为肾府,肾虚髓少不充于骨,故腰瘦膝软无力,不能胜任作强之官[1]。

肾主藏精,精关不固,故遗精早泄[1]。

脉沉细弱也是肾虚之证[1]。

本证以肾元亏虚为本,湿浊久困为标,故病情多较复杂,治之不当,尚可变生黄耳伤寒[1]。

8133 方药治疗 81331 治法

补肾培元,去湿化浊[1]。

81332 方药

以阴虚为主者可用知柏八味丸[备注]知柏地黄九(又名知柏八味丸)(《医方考》):山萸肉、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熟地黄、知母、黄柏加木通、夏枯草、桔梗、鱼腥草等治疗[1]。

肾阳虚为主者,用附桂八味丸[备注]附桂八味丸(又名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方论》):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泽泻、获苓、淮山药、炮附子、肉挂心加减治疗[1]。

由于湿热久困,腐蚀骨质,脓液污浊而有臭味者,宜配合活血祛腐之法,选用桃仁、红花、乳香、没药、泽兰、穿山甲、皂角刺、马勃、鱼腥草等治疗[1]。

8134 外治法

1)清除脓液:可用消毒棉签揩净。若脓液较粘稠,可先用稀白醋液或3%双氧水洗涤。清除耳道内的积脓,有利于脓液流出,也有利于使用药物。[1]

2)滴耳:用黄连滴耳液滴耳,或用胡桃肉捣油,加冰片少许滴耳。[1]

3)吹耳:烂耳散、红棉散吹耳,或用头发于新瓦上煅为灰,加冰片少许研为末,吹耳。[1]

4)有肉芽或息肉者,可涂鸦胆子油,或用手术摘除,以利脓液流出。[1]

82 方药

由湿热火毒,郁结肝胆而致者,耳中肿痛,口苦心烦,治宜清泄肝火,用泻青丸、龙胆泻肝汤[2]。

因风热蕴结成毒而致者,发热,口渴,治宜清热解毒,用银翘散、五味消毒饮加减[2]。

83 外治法

《临证指南》:“外用龙骨、五倍子、乳香、枯矾、血余炭,等分为末,卷净吹之”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外俱用酱茄内自然油滴之,俟脓净换滴耳油,时时滴入,肿消生肌自愈。滴耳油,核桃仁研烂,拧油去渣,得油一钱,兑冰片二分,每用少许,滴于耳内。”

84 针灸治疗 841 体针

取听宫、翳风、风池、合谷、足临泣等穴为主[4]。实证加耳门、外关;虚证加太溪、肾俞、足三里;热盛加大椎、曲池;头痛加太阳、上星[4]。

842 耳针

取肾、内耳、屏间、枕、外耳等穴,中等 [4]。

843 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时须配合耳腔脓液清洗及引留通畅,有利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4]。

9 耳底子患者日常保健

耳底子的护理,要注意经常将耳内脓液清除干净及正确使用滴耳、吹耳药物,滴耳、吹耳前清除脓液及停积的药粉,滴耳时宜侧卧,患耳向上,滴入药液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屏数次,使药液能达患处,并停留较长时间。吹耳药物宜研成极细粉末,每次吹入不宜过多,防止堵塞耳道,妨碍引流。另外,密切观察病情尤要注意流脓、头痛、发热、神志等症状变化,预防或及时发现脓耳变证。[1]

在饮食上要少食蛋类、豆类制品及其他引发邪毒的食物[1]。

患脓耳而耳膜穿孔未愈者,应禁忌游泳,以免水入耳中,加重病情[1]。

10 耳底子的预防

预防耳底子的关键是提高抗病能力[1]。小儿患麻疹、疫喉痧等疾病后,抵抗力降低,容易罹患本病,更要注意预防,发现耳部症状,及时进行诊治,以免致成流脓[1]。

乳儿哺乳 不当,也易引致本病,故要戒除卧位哺乳的习惯,以免由于乳汁滥入耳窍诱发本病[1]。

另外,避免污水入耳,有水入耳时,要及早拭抹干净,保持耳道的清洁卫生[1]。

脓耳初起者,要及早彻底地进行治疗,以免迁延日久演变成慢性,或变生他证[1]。

11 医案

《续名医类案》卷十七:赵养葵治一小儿,患耳脓,医以药治之,经年累月不效,殊不知此肾疳也,用六味地黄丸加桑螵蛸服之愈。

《续名医类案》卷十七:一妇人因怒发热,每经行两耳出脓,两太阳作痛,胸胁 胀痛,或寒热往来,或小便频数,或小腹胀闷,皆属肝火血虚,先用栀子清肝散二剂,又用加味逍遥散数剂,诸症悉退,乃以补中益气而愈。

12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中络中风 5 中经中风 6 中经络的辨证治疗 61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611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所致中风的症状 612 证候分析 613 治法 614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所致中风的方药治疗 62 肝阳暴亢 621 肝阳暴亢型中风的症状 622 证候分析 623 肝阳暴亢型中风的针灸治疗 624 肝阳暴亢型中风的方药治疗 63 风痰阻络 631 风痰阻络型中风的症状 632 证候分析 633 风痰阻络型中风的方药治疗 634 风痰阻络型中风的针灸治疗 64 痰热腑实 641 症状 642 证候分析 643 针灸治疗 65 气虚血瘀 651 症状 652 证候分析 653 方药治疗 654 针灸治疗 66 阴虚风动 661 症状 662 证候分析 663 针灸治疗 67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671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所致中风的症状 672 证候分析 673 治法 674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所致中风的方药治疗 68 中经络的针灸治疗 7 关于中风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中经络的穴位 2 治疗中经络的方剂 3 治疗中经络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中经络 1 拼音

zhòng jīng luò

2 英文参考

apoplexy involving both collateral and meridia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apoplexy involving the channels and their collateral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中经络为病证名[1]。见《寿世保元·中风》 。中风·中经络(apoplexy involving channel and collateral[2])是指病在经络,以口眼斜,肌肤麻木,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一般无神志改变为主要表现的中风轻证[3]。分中络、中经[3]。其病在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但见口眼㖞斜,肌肤麻木,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症[1]。与中脏腑相对而言,病情较轻[1]。

4 中络中风

中络中风(apoplexy involving collateral[2])是指邪在于络的中风最轻证[3]。《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病情较中络略重[4]。《医学正传·中风》:“或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但手足不遂,语言謇涩者,此邪中于经也。”中经亦指风邪袭于经络而见瘾疹者[4]。《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5 中经中风

中经中风(apoplexy involving channel[2])是指邪在于经,较中络略重的中风轻证[3]。

见《医门法律·中风门》。即“邪在于络”(《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4]。中风证情最轻者[4]。《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盖口眼㖞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

6 中经络的辨证治疗 61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 611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所致中风的症状

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㖞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症。苔薄白,脉浮数。[5]

612 证候分析

正气不足,气血衰弱,故肌肤不仁,手足麻木。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得以乘虚人中经络;痹阻气血,故口眼㖞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风邪外袭,营卫不和,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苔薄白,脉浮数。[5]

一般说,中络者,病邪较浅,主要症状为口眼㖞斜,口角流涎,语言不利。若经络皆受邪者,病情较重,可出现半身不遂。[5]

613 治法

祛风、养血、通络。[5]

614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所致中风的方药治疗

大秦艽汤[备注]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秦艽、当归、甘草、羌活、防风、白芷、熟地黄、茯苓、石膏、川芎、白芍药、独活、黄芩、生地黄、白术、细辛加减。方中秦艽、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解表祛风;地黄、当归、川芎、赤芍养血行血,即取“血行风自灭”之意;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无内热者可去生石膏、黄芩,加白附子、全蝎祛风痰、通经络。若有风热表证者,可去羌活、防风、当归等辛温之品,加桑叶、菊花、薄荷以疏风清热。若呕逆痰盛、苔腻脉滑,可去地黄,加半夏、南星、橘红、茯苓以祛痰燥湿。若手足麻木、肌肤不仁加指迷茯苓丸[备注]指迷茯苓丸(《全生指迷方》):茯苓、枳壳、半夏、风化硝、生姜以通利经络。年老体衰者,加黄芪以益气扶正。[5]

62 肝阳暴亢 621 肝阳暴亢型中风的症状

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或绛,苔黄或燥,脉弦有力。[6]

622 证候分析

由于情志所伤,或劳作过度,致使肝阳暴亢。气为血帅,肝阳暴亢,引动瘀血痰浊流窜瘀滞于经络之中,故见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为肝阳上亢之象。口苦咽干、便秘尿黄及舌脉,亦为肝郁化火之象。[6]

623 肝阳暴亢型中风的针灸治疗

[6]

治法:平肝潜阳,疏通经络。

选穴:以督脉、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曲池、内关、极泉、外关、环跳、阳陵泉、太冲。

随证配穴:舌强语言不利者,加金津、玉液、廉泉。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方义:督脉“入属于脑”,水沟属督脉,内关属手厥阴经络穴,可开窍醒神,为治疗中风的主穴之一。三阴交既可疏通经络,又可滋肝肾之不足,为标本兼治之穴,亦为治中风主穴之一。太冲平肝潜阳,清泻肝火。曲池、极泉、外关、环跳、阳陵泉疏通经络。

624 肝阳暴亢型中风的方药治疗

治法:滋阴潜阳,平肝熄风。

处方:天麻10克,生地、赭石、草决明、右决明、丹参各30克,玄参、赤芍、全蝎、僵蚕各10克,牛膝、菊花各20克,蜈蚣2条。

加减:头痛眩晕加蔓荆子;恶心呕吐加竹茹、赭石;便秘加大黄、番泻叶。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镇肝熄风汤等。

63 风痰阻络

中风·风痰火亢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hyperactivity of windphlegmfire[2])是指风挟痰火,上犯脑神,以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发病突然,心烦易怒,肢体强急,痰多而黏,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中风·风痰瘀阻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windphlegmstatic blood[2])是指风痰瘀阻经络,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歪,舌暗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中风·痰湿蒙神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phlegmdamp clouding orifices[2])是指痰湿上蒙心神,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神昏,痰鸣,二便自遗,周身湿冷,舌歪,舌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滑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631 风痰阻络型中风的症状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6]

632 证候分析

痰浊瘀血流窜于经络之中,故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痰浊瘀血内停,筋脉失于温煦濡养,故见肢体麻木或拘急。痰浊蒙闭清窍,则见头晕目眩。舌脉为痰湿内盛之象。[6]

633 风痰阻络型中风的方药治疗

治法:化痰通腑,通络熄风。

处方:半夏10克,橘红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胆星、菖蒲各15克,白术12克。

加减:痰涎壅盛加竹沥、天竺黄;眩晕加钩藤、菊花;舌红烦躁加鲜生地、沙参、麦冬。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导痰汤、涤痰汤等。

634 风痰阻络型中风的针灸治疗

[6]

治法:利湿化痰,疏通经络。

选穴:以督脉、足太阴脾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内关、环跳、阳陵泉、极泉、曲池、外关、足三里、阴陵泉、丰隆。

随证配穴:胸满痞闷、不思饮食者,加中脘、内关。语言不利者,加金津、玉液。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水沟、三阴交、内关已如前所述。足三里、阴陵泉、丰隆相配,健脾利湿化痰。余穴疏通经络。

64 痰热腑实

中风·痰热腑实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excessive fuviscera caused by phlegmheat[2])是指痰热结于胃肠,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头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腹胀便干便秘,舌歪,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641 症状

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6]

642 证候分析

腑气不通,胃肠积热,耗伤津液,则见腹胀便秘、大便干结。热伏于内,脾胃之热熏蒸于上,故见口粘痰多。身热面赤,为阳明热盛之象。舌脉乃为痰热腑实之象。半身不遂等如前所述。[6]

643 针灸治疗

[6]

治法: 通腑清热,疏通经络。

选穴:以督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内关、上巨虚、丰隆、天枢、环跳、风市、阳陵泉、极泉、曲池、外关。

随证配穴:口干口臭者,加里内庭、劳富。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上巨虚为大肠的下合穴,天枢为大肠募穴,再配以通便要穴丰隆,共达通腑清热之效。余穴已如前所述。

65 气虚血瘀

中风·气虚血瘀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2])是指气虚血瘀,经脉不畅,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面色晄白,气短乏力,自汗,舌歪,舌暗淡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651 症状

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舌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细缓或细涩。[6]

652 证候分析

痰浊瘀血流窜经络,故见半身不遂、舌歪语蹇。气主动,主煦之,气虚则肢体软弱、面色淡白、气短乏力。气主化津,又主摄津,气虚不能化水则手足肿胀。气虚不能摄津,则心悸自汗。舌脉为气虚血瘀或气不化津之象。[6]

653 方药治疗

治法:益气活血,祛瘀通络。

处方:黄芪30~120克,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牛膝各10克,鸡血藤30克。

加减:肢瘫重加桂枝、杜仲;语蹇加菖蒲、远志;纳呆加砂仁;痰多加瓜蒌、陈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补阳还五汤等。

654 针灸治疗

[6]

治法:补脾益肾,疏通经络。

选穴:以督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气海、足三里、肾俞、大椎、环跳、风市、阳陵泉、极泉、曲池、外关。

随证配穴:便溏、纳呆者,加天枢、中脘。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或加灸。

方义:气海、肾俞补益元气,足三里补后天之本以益气行血。若加灸,其效更著。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有助阳止汗的作用。余穴已如前所述。

66 阴虚风动

中风·阴虚动风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wind stirring due to yin deficiency[2])是指阴虚风动,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舌歪,舌红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661 症状

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舌红,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6]

662 证候分析

肝肾不足为酿成中风的根本,肝肾之阴不足,则筋脉失养,故见肢体麻木。阴虚则阳亢,故见眩晕耳鸣。风从内生,风主动,故手足拘挛或蠕动。虚火内生,内扰神明,故心烦失眠。舌脉亦为阴虚内热之象。[6]

663 针灸治疗

[6]

治法: 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选穴:以督脉、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水沟、三阴交、肾俞、太溪、神门、大陵、太冲、极泉、曲池、环跳、阳陵泉。

随证配穴:咽干便秘者,加照海、廉泉、天枢。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

方义: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故以肾俞、太溪补肾阴而治其本。太冲为肝经原穴,可潜降上亢之风阳以治眩晕耳鸣。用心与心包经的原穴神门、大陵调心气,与补肾阴之穴相配可交通心肾而治心烦失眠。余穴已如前所述。

67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

中风·风火上扰证(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upward disturbance of windfire[2])是指风火上扰清窍,以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减退或消失,病势突变,神志迷昏,颈项强急,呼吸气粗,便干便秘,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腻而干,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中风证候[3]。

671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所致中风的症状

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㖞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或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5]

672 证候分析

肾阴素亏,肝阳上亢,故平时头晕头痛,耳鸣目眩。肾阴不足,心肾不交,则少寐多梦。风阳内动,挟痰走窜经络,脉络不畅,故突然口眼㖞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脉弦主肝风。弦细而数,舌质红系肝肾阴虚而生内热。若苔腻,脉滑是兼有湿痰。[5]

673 治法

滋阴潜阳,熄风通络。[5]

674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所致中风的方药治疗

镇肝熄风汤[备注]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淮牛膝、龙骨、生白芍、天冬、麦芽、代赭石、牡蛎、玄参、川楝子、茵陈蒿、甘草、龟版加减。方中白芍、玄参、天冬滋阴柔肝熄风;龙骨、牡蛎、龟版、代赭石镇肝潜阳;重用牛膝引血下行;加天麻、钩藤、菊花以增强平肝熄风之力。痰热较重者,加胆星、竹沥、川贝母以清化痰热。心中烦热者,加栀子、黄芩以清热除烦,头痛较重者,加羚羊角、石决明、夏枯草以清熄风阳。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龙齿、夜交藤、茯神以镇静安神。[5]

68 中经络的针灸治疗

半身不遂者取肩髃或极泉、手五里或曲池、外关或内关、合谷或阳池、环跳或居谬、阳陵泉或足三里、解溪或悬钟、昆仑或风市等[7]。

病程日久者,上肢宜配取大椎、肩外俞;下肢宜配取腰阳关、白环俞[7]。也可配刺健侧穴,或加电针[7]。

语涩加廉泉、通里,肌肤不仁可用皮肤针轻叩局部[7]。

口眼歪斜取地仓、颊车、合谷、迎香、颧髎、下关等穴[7]。

流涎加承浆、地仓[7]。

7 关于中风

中风(zhòng众)(apoplexy[2][8])为病名[9]。又称卒中[9][7]。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是指以突然昏扑,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2][8]。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以中风名之[5]。

中风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6]。患者表现为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㖞僻不遂为主症[5]。中风患者多在中年以上[6]。发病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症状[6]。

中风属于脑血管病范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病[6]。

针灸对中风疗效满意,近年研究证实针灸不仅擅治中风后遗症,且在急性期也有卓效。中风急性期,出现高热、神昏、心肺衰竭及消化道大出血者,应进行综合治疗,及时抢救。[6]

详见中风条。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8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草药汇编》:味牛膝 21 味牛膝的别名 22 来源 23 生境分布 24 性味 25 功能主治 26 味牛膝的用法用量 27 备注 2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味牛膝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味牛膝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味牛膝 1 拼音

wèi niú xī

2 《全国中草药汇编》:味牛膝

21 味牛膝的别名

味膝、尾膝、未牛膝、土牛膝、窝牛膝

22 来源

爵床科味牛膝Strobilanthes grossus C B Clarke 或 S forrestii Diels,以根入药。

23 生境分布

湖北、四川。

24 性味

酸、苦,平。

25 功能主治

行瘀血,消肿痛,强筋骨。主治经闭症瘕,淋痛难产,腰膝痹痛。

26 味牛膝的用法用量

1~3钱,水煎服。

27 备注

据谓功效不甚显著。

2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味牛膝的方剂 牛膝汤

为散。《圣济总录》卷九十五方之牛膝汤:别名:三味牛膝汤组成:生牛膝根并叶1握,黄芩(去黑心)半两,

五将丸

40丸,食前冷酒送下。制备方法:上除牛膝外,4味用米醋浸,逐渐入锅内炒,至醋尽为度,焙干为末,再

补益牛膝丸

济方》引作“牛膝丸”。《圣济总录》本方用法:上五味,将菟丝子、地骨皮、枳壳捣罗为末,以牛膝、地黄汁

牛膝丸

治风劳攻注,背膊疼痛,四肢沉困,日渐瘦弱,饮食无味。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空心、日午、夜卧

加味苍柏散

黄各四分,木瓜、槟榔、羌活、独活,木通、汉防己、牛膝、甘草一分。苍术1钱,白术8分,知母5分,黄柏5

更多用到中药味牛膝的方剂

用到中药味牛膝的中成药 加味天麻胶囊

60g地枫皮30g附子(制)10g制法:以上十五味,将地黄、玄参、萆、独活、地枫皮、千年健等六味

木瓜片

40g牛膝160g鸡血藤40g海风藤80g人参40g制川乌40g制草乌40g制法:以上十二味,白芷

追风活血膏

0g草乌50g木香50g桃仁50g制法:以上十七味,乳香、没药、海龙、肉桂粉碎成细粉;骨碎补,川乌

罗布麻降压片

80g泽泻70g珍珠母50g牛膝50g山楂50g菊花50g制法:以上八味,珍珠母、泽泻、钩藤粉碎成细

无比山药丸

治虚劳损伤,肌体消瘦,腰酸膝软,目暗耳鸣,饮食无味等症。无比山药丸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WubiS

更多用到中药味牛膝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味牛膝 《临证指南医案》:[卷五]痰

红黑栀皮郁金苦丁茶煎汤法丸暮服熟地淡苁蓉杞子五味牛膝茯苓远志线胶蜜丸。早服。曹(五一)色鲜明。属上

《本草述钩元》:[卷二十四枳]枸杞

药采无刺味甜者。其有刺者服之无益。得地黄麦冬五味牛膝青蒿鳖甲地骨皮。除虚劳内热。或发寒热。加天冬百部

《女科经纶》:[卷八杂证门]前阴诸证

姜、白芍、桂心,酒煮温服。又方,疗嫁痛,一味牛膝,或一味大黄,酒煮服。又,乌贼鱼骨烧末,酒吞之,外用

《血证论》:[卷二]咳血

封镇其气。则气自不咳逆矣。或用肾气丸。加麦冬五味牛膝。借桂附以引气归元。陈修园谓肺肾不交。水天俱虚

《外科选要》:[卷下]十二经补泻药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