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典籍一般以“经,史,子,集”来加以区分,其中数量最多的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2收藏

中国古代的典籍一般以“经,史,子,集”来加以区分,其中数量最多的是?,第1张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周易》、《礼记》、《仪礼》、《春秋》(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孝经》、《尔雅》。 “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

最多的是集

春天,又称春季。由于“春为四季之始”,春天被古人称做天端,意思是一年天时的开端。

此外,春天还有“苍灵”、“淑节”、“昭节”、“韵节”、“阳节”等雅称。

芳春:春天气温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天又有芳春的美称。

阳春:在古籍《管子》书中,春天有泰春、阳春等美称。

青阳:《尔雅·释天》云:“春为青阳”因春天阳光温和明媚,“气清而温阳,根草以遂”。

艳阳:指春天风和日丽,阳光灿烂,故又称“艳阳”。

三春:三春,指春季三个月。

古时,人们根据节气、农事把正月称为孟春或早春,二月称为仲春或酣春,三月称为季春或晚春、暮春和末春,简称“三春”。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春:春季三个月共90天,10天为一春,故又称“九春”。

《管子》是中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齐国政治家﹑思想家管仲及管仲学派的言行事迹。《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史学家章学诚说:《管子》,道家之言也。据中国日本学者统计《管子》全书几乎各篇都有《老子》的语言片段与哲学思想。也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庞博。[5]

《管子》一书以黄老道家为主既提出以法治国的具体方案,又重视道德教育的基础作用;既强调以君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又主张以人为本,促进农工商业的均衡发展;既有雄奇的霸道之策,又坚持正义的王道理想;既避免了晋法家忽视道德人心的倾向,又补充了儒家缺乏实际政治经验的不足,在思想史上具有不可抹杀的重要地位。

《管子》一书原为86篇,至唐又亡佚10篇,今本存76篇,托名春秋管仲著。其实《管子》同先秦许多典籍一样,既非一人之著,亦非一时之书。是一部稷下黄老道家学派的文集汇编。当前,学术界普遍认同这种观点。

总览《管子》全书,内容较为庞杂,汇集了道、法、儒、名、兵、农、阴阳、轻重等百家之学。但其思想的主流是黄老道家思想,其思想特点是将道家、法家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为法治找到了哲学基础,又将道家思想切实地落实到了社会人事当中,这同三晋法家思想是有根本区别的。《汉书》把《管子》分在道家类,《隋志》以后的类书却把它分在法家类。不同的归属恰好说明《管子》的思想特点。同时,黄老道家兼容并包,积极吸收儒、墨等学派的思想长处,将礼义和等级名分的理论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中,主张礼法结合,倡导确立严格的等级名分体系及以之为基础的社会道德规范。这些都适应了战国中期的时代需要,反映了齐国变法时期的政治实践。[6]

《管子》一书中的《心术上》、《心术下》、《白心》、《内业》、《水地》、《形势》、《宙合》、《枢言》、《九守》、《正》、《形势解》“、《版法解》、《势》等等文章侧重于用道家哲学来阐释法家政治,通常被认为是黄老道家的作品⑨。它集中地反映了黄老道家道法结合、兼容并包的学术特点,是继《黄帝四经》之后黄老道家思想的又一大发展,它促使黄老学派的思想进一步走向成熟。[6]

《水地》提出水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学术界有人认为这是管仲的思想﹐也有人认为是稷下唯物派的思想。

《心术》上下﹑《白心》﹑《内业》中﹐提出了精气为万物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精气说﹐认为万物﹑人都产生于精气﹔精气是一种精细的气。说“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文中也讲“道”﹐认为道是“虚而无形”﹐不能被感官直接感知﹐口不能言﹐目不能见﹐耳不能听。道与精气的关系﹐讲得不明确。

管子----管仲,春秋时期齐国人;

老子----李聃,春秋时期楚国人,道家学派创始人;

庄子----庄周,战国时期宋国人,道家学派的继承人;

孔子----孔丘,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孟子----孟轲,战国时期鲁国邹人,儒家学派继承人;

墨子----墨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荀子----荀况,战国时期赵国人,儒家学派继承人。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金庸在《书剑恩仇录》里借乾隆刻于玉上一句话,道出了君子与玉相互衬的关系。自古以来,玉配君子:玉因了君子而大放异彩,君子有了玉而风华绝代。玉养人抑或是人养玉,虽不甚明了,君子却始终如玉。如《礼记·曲礼》所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已然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玉,各型各类,羊脂白,翡翠绿,无论是什么颜色,都脱不去一个“润”字。或温或凉,滑腻的触感一如皮肤。经过千百年的沉淀,玉被赋予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件物件的意义,而是高雅德行,地位高贵的象征。古籍《管子·水地》曰:“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搏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室,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九德而出的玉出于美石,已然高于美石,如是君子源于“君之子”最后也高于此意。君子总归似玉,德也好,貌也罢,文有卿相,武如儒将,洗练的,圆润的。与之相处,甚至远远地看着,都是那么一种美的享受。

有些白衣卿相,生来就像那么一块墨玉,沉淀了深深浅浅的墨色,触手而凉。他如此美好,在他面前,甚至连呼吸都变得轻微,生怕玷污了什么。融化在了空气里的贵气,清爽干净,一身闲散,《诗经·卫风·淇奥》里“如圭如玉“的君子,让我想起了魏晋的飘逸容止。

一袭白衣,学问自不必说,从容的,旷达的,甚至在谈话间的“戏谑”都不使人怨恨。在淇水边上,静谧的竹林旁,丰神俊朗的男子怎不让人一见钟情?如果说女子于桃花夭夭下“灼灼其华”,那么这竹林幽翳里的男子,便是惊为天人了。神情高雅不可攀附,却是温柔到滴水的人,在那儿遗世独立,许是一把素琴抚一曲《广陵散》,或是一支横笛吹一支《鹧鸪飞》,什么也不干也无妨,依旧赏心悦目。恨不得就这么一直看着,贪婪地看着,不挪开一丁点儿眼光。

谁拒绝得了这样一个人?

似那春秋战国里的纵横家思想家,他们仪表堂堂,才华横溢,口若悬河地高谈阔论着,许是天下,许是苍生……他们善于观察人心,算无遗策,一个眼色就足以看清局势,一个动作也蕴含着许多意义。他们谦谦度日,看起来是柔弱的,仿佛覆灭弹指间,然而他们怀抱着信仰,坚挺的脊梁,并不为什么屈服,咬着牙,“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即使是被迫害,如玉一般,在与地面相触的刹那,依旧唱一曲脆生生的金声玉振。

失了形也依旧存有魂。

那样温润而风雅的人物,不管在多么熙闹的人群里,总是恬淡着,让人一眼就辨识出来。从容的神采,潇洒的气度,加之惊才绝艳的才华,成熟而温柔的男子,那是每一个女子心目中的爱人。如若有幸得君如此,真是万劫不复也不在意了。

《诗经·秦风·小戎》里女子的郎君,便是那么一位君子,亦是那么一位儒将。“君子,谓夫也。”李贤如此注:与文人白衣轻飏不一样,儒将更多添了些英气。

但有些人,怎样的血污,都沾染不上,在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厮杀着,却依旧是一个女子的良人,温和的,像玉一般美好,丝毫不带血腥味。《诗经·秦风·小戎》里那么浅浅一句“言念君子,温润如玉”,似乎可以看到那个自豪的女子,骄傲地高扬着头,对每一个人提及她那温柔的郎君,不厌其烦地描述着那个英姿飒爽却始终温润如玉的丈夫临走的模样:在那浅色调的缠着皮条于辕上的车厢上,安稳地控制着“骐骝是中,騧骊是骖”的马儿,所有的什物都安放在对的地方,繁杂而华丽。

那端方温良的君子,现是我三生石上刻下名姓的夫君,我怎能不自豪?她定是这般想着。

她看着她心爱的人走向出征的路,她知道,他“若功成,冠翎归故里”的时候,必是荣光满身。他驾着战车,征讨西戎,为国出力,他“秩秩德音”,笑得那样风淡云轻,他是她一辈子的荣耀。

但她依旧是思念着的,直至辗转反侧,她不知道何时是归期,就这么念着念着……燃起的灯火是等待的印记,她始终不肯熄灭引路的沉香,直至看朱成碧。夜未央,起起伏伏永不止息的,除了窗外嘶鸣的风和沉沦的暗夜,就只剩下刻骨相思。

他是完美的,至少在她的眼里,因此即便是“问归未有期”,那样一个“厌厌良人”也是值得等的。她不肯显出一点哀怨情绪,即使整个屋子只剩下她自己,她依旧“不肯作此败兴语”(《诗经评释》刘守亮),埋尽伤悲,笑着。她要守好这一方土地,她和他的家,为他的安好归来祈福。忍不住想起“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有的是文采和计谋的公瑾在战场上驰骋着风华绝代的时候,小乔是否在江东,心心念念的满是郎君的身影,连睡去都嫌奢侈?

我们已经无法得知那样一个战火纷飞血染江山的年代里,怎样培养出如此贤良的郎君,让她在岁月流转间,靠着旧时光里的眉眼轻笑就可以执着的安然等待。

说来,君子如玉,只是那么一种感觉,让每一个见过的人都折服移不开眼的感觉,让每一个女子都心甘情愿地沉沦的感觉。这是一种需要修炼的能力——如骨需切,如象需磋,如玉需琢,如石需磨。因为磨砺,所以成竹在胸,所以风度翩翩,所以“乱我心曲”,但并不因为此而改变本心。洗去了青涩,满腹经纶的,英姿飒爽的,沉稳的,成熟的,从容的,圆润的,这便是了。

“玉在渊则川媚,玉在山则草泽 ”(《孔子家语·问玉》),玉所在之处皆能受到其感化,如同君子,雍容的气度涵容万物,德行惠泽四方。那在家的女子,即便是丈夫出征也毫不怨怼,止于相思的女子,不正是受君子的影响,以一种骄傲的姿态去践行家国为首么?

“君子端方,温良如玉,谁人解其意?”(《长风万里》)君子如玉呵,不过是一群对尘世有着玲珑骰子心的人,不显山不露水,内心的强大和外表的美一体,如玉一般,端方温良地,生存。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