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2收藏

口腔溃疡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口腔溃疡散药典标准 31 品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性状 35 鉴别 36 检查 37 含量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74 测定法 38 功能与主治 39 用法与用量 310 规格 311 贮藏 312 版本 4 中药部颁标准 41 拼音名 42 标准编号 43 处方 44 制法 45 性状 46 鉴别 47 检查 48 功能与主治 49 用法与用量 410 规格 411 贮藏 5 口腔溃疡散说明书 51 药品类型 52 药品名称 53 药品汉语拼音 54 成份 55 性状 56 口腔溃疡散的功能主治 57 规格 58 口腔溃疡散的用法用量 59 注意事项 510 口腔溃疡散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511 备注 6 《新编中成药手册》方之口腔溃疡散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口腔溃疡散的用法用量 64 功能主治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口腔溃疡散 口腔溃疡散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kǒu qiāng kuì yáng sàn

2 概述

口腔溃疡散为经验方名,出自《新编中成药手册》[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3 口腔溃疡散药典标准 31 品名

口腔溃疡散

Kouqiang Kuiyang San

32 处方

青黛240g、枯矾240g、冰片24g

33 制法

以上三味,分别研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34 性状

本品为淡蓝色的粉末:气芳香,味涩。

35 鉴别

(1)取本品05g,加水10ml,振摇,滤过,滤液显钾盐、铝盐与硫酸盐(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Ⅳ)的鉴别反应。

(2)取本品约40mg,加三氯甲烷5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靛玉红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中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醇(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05g,加乙醚10ml,振摇,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冰片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6 检查

除水分不检查外,其他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B)。

3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3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醋酸溶液(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0nm;柱温40℃。理论板数按靛玉红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3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靛玉红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三氯甲烷-无水乙醇(3:2)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含20μg的溶液,即得。

3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混匀,取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三氯甲烷-无水乙醇(3:2)混合溶液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50kHz)1小时,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三氯甲烷-无水乙醇(3:2)混合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青黛以靛玉红(C16H10N2O2)计,不得少于054mg。

38 功能与主治

清热,消肿,止痛。用于火热内蕴所致的口舌生疮、黏膜破溃、红肿灼痛;复发性口疮、急性口炎见上述证侯者。

39 用法与用量

用消毒棉球蘸药擦患处,一日2~3次。

310 规格

每瓶装3g

311 贮藏

密封。

3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第一增补本

4 中药部颁标准 41 拼音名

Kouqiang Kuiyang San

42 标准编号

WS3B001789

43 处方

青黛 240g 白矾 240g 冰片 24g

44 制法

以上三味,分别研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45 性状

本品为淡蓝色的粉末:气芳香,味涩。

46 鉴别

(1)取本品0 5g,加水10ml,振摇,滤过,滤液显钾盐、铝盐与硫酸盐的鉴别反应(附录42~43页)。

(2)取本品约40mg,加氯仿 5ml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与靛玉红加氯仿制成每 1ml中各含 1mg的混合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层析法(附录37 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乙醇(9 :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7 检查

除水分不检查处,其它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4页)

48 功能与主治

消溃止痛。用于复以性口腔溃疡,疱疹性口腔溃疡。

49 用法与用量

用消毒棉球蘸药擦患处,一日 2~ 3次。

410 规格

每瓶装 3g。

411 贮藏

密封。

5 口腔溃疡散说明书 51 药品类型

中药

52 药品名称

口腔溃疡散

53 药品汉语拼音

Kouqiang Kuiyang San

54 成份

青黛、枯矾、冰片

55 性状

口腔溃疡散为淡蓝色的粉末:气芳香,味涩。

56 口腔溃疡散的功能主治

清热敛疮。用于口腔溃疡。

57 规格

每瓶装3克

58 口腔溃疡散的用法用量

用清毒棉球蘸药擦患处,一日23次。

59 注意事项

1口腔溃疡散不可内服。

2一般症状在一周内未改善,或加重者,应去医院就诊。

3对口腔溃疡散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口腔溃疡散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请将口腔溃疡散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7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口腔溃疡散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10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11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6 《新编中成药手册》方之口腔溃疡散 61 处方

青黛、白矾、冰片[1]。

62 制法

为细末[1]

63 口腔溃疡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适量,外涂患处,日2~3次[1]。

64 功能主治

深靛蓝色:一种蓝色,蓝中带紫的颜色。 靛蓝的形态特征: 有机染料深蓝色用蓼蓝以及菘蓝、木蓝、马蓝等含有吲哚酸成分的植物叶子发酵制成也有人工合成的(古籍中曰: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宋应星《天工开物》)。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退。通称蓝靛,有的地区叫靛青。

靛蓝色:一种蓝色,蓝中带紫的颜色。

靛蓝的形态特征:

有机染料深蓝色用蓼蓝以及菘蓝、木蓝、马蓝等含有吲哚酸成分的植物叶子发酵制成也有人工合成的(古籍中曰: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宋应星《天工开物》)。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退。通称蓝靛,有的地区叫靛青。

靛蓝,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还原染料。战国时期荀况的千古名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源于当时的染蓝技术。这里的“青”是指青色,“蓝”则指制取靛蓝的蓝草。在秦汉以前,靛蓝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

扩展资料

用途:

主要用于棉纱、棉布、羊毛或丝绸的染色,该颜料是重要的还原染料靛蓝的颜料化处理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耐光、耐气候牢度及耐热稳定性,给出蓝色调,并可制备出液体分散体剂型,主要应用于粘胶纤维原浆着色及印染。用于生化药剂和指示剂以及棉纱、棉布、羊毛或丝绸的染色等。

用作食品着色剂,我国规定可用于红绿丝中,最大使用量为002g/kg;在果汁(味)饮料类、碳酸饮料、配制酒、糖果、糕点上彩装、染色樱桃罐头(系装饰用)、青梅中,最大使用量为010g/kg;在浸渍小菜中最大使用量001g/kg。

-靛蓝

-靛蓝色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五福化毒丸的药典标准 41 品名 42 处方 43 制法 44 性状 45 鉴别 46 检查 47 含量测定 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474 测定法 48 功能与主治 49 用法与用量 410 规格 411 贮藏 412 版本 5 五福化毒丸药品说明书 51 药品名称 52 药品汉语拼音 53 剂型 54 性状 55 五福化毒丸的主要成份 56 五福化毒丸的功能主治 57 五福化毒丸的用法用量 58 五福化毒丸的禁忌 59 注意事项 510 五福化毒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511 备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五福化毒丸 五福化毒丸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wǔ fú huà dú wán

2 英文参考

wufu huadu pill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wufu huadu wa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五福化毒丸的主要成分为水牛角浓缩粉、连翘、青黛、黄连、牛蒡子(炒)、玄参、地黄、桔梗、芒硝、赤芍、甘草[1]。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用于血热毒盛,小儿疮疖,痱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出血,痄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五福化毒丸的药典标准。

4 五福化毒丸的药典标准 41 品名

五福化毒丸

Wufu Huadu Wan

42 处方

水牛角浓缩粉20g、连翘60g、青黛20g、黄连5g、炒牛蒡子50g、玄参60g、地黄50g、桔梗50g、芒硝5g、赤芍50g、甘草60g

43 制法

以上十一味,除水牛角浓缩粉外,其余连翘等十味粉碎成细粉;将水牛角浓缩粉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45~55g和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2],即得。

44 性状

本品为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2];味甜、微苦、咸。

4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块片或颗粒蓝色(青黛)。联结乳管直径14~25μm,含淡**颗粒状物(桔梗)。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层纹明显,直径约94μm(玄参)。内果皮石细胞表面观呈尖梭形或长圆形,镶嵌紧密,侧面观类长方形或长条形,壁厚,木化,纹孔横长(炒牛蒡子)。纤维束鲜**,壁稍厚,纹孔明显(黄连)。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甘草)。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连翘)。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地黄)。

(2)取本品水蜜丸6g,研碎;或取小蜜丸、大蜜丸9g[2],剪碎,加硅藻土4~5g,研匀。加乙醚3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对照品、靛玉红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三氯甲烷—丙酮(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水蜜丸10g,研碎;或取小蜜丸、大蜜丸14g[2],剪碎,加硅藻土7g,研匀。加三氯甲烷3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牛蒡子对照药材05g,加三氯甲烷3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牛蒡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40:8: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水蜜丸15g,研碎;或取小蜜丸、大蜜丸2g[2],剪碎,加硅藻土1g,研匀。加盐酸2ml、三氯甲烷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草次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苯—乙酸乙酯—冰醋酸(10:20:7: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4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4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4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理论板数按牛蒡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4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牛蒡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4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水蜜丸,研成细粉,取约03g,精密称定;或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或装量差异项下的小蜜丸[2],剪碎,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 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炒牛蒡子以牛蒡苷(C27H34O11)计,水蜜丸每1g不得少于30mg,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21mg,[2]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64mg。

48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血热毒盛,小儿疮疖,痱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出血,痄腮。

49 用法与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2g,小蜜丸一次3g(15丸),[2]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410 规格

(1)水蜜丸  每100粒重10g   (2)小蜜丸 每100丸重20g   (3)大蜜丸  每丸重3g[2]

411 贮藏

密封。

4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 五福化毒丸药品说明书 51 药品名称

五福化毒丸

52 药品汉语拼音

Wufu Huadu Wan

53 剂型

水蜜丸:每100粒重10g;大蜜丸:每丸重3g。

54 性状

五福化毒丸为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苦、咸。

55 五福化毒丸的主要成份

水牛角浓缩粉、连翘、青黛、黄连、玄参、牛蒡子(炒)、地黄、桔梗、芒硝、赤芍、甘草。

56 五福化毒丸的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血热毒盛,小儿疮疖,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出血,流行性腮腺炎(痄腮)。

57 五福化毒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2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58 五福化毒丸的禁忌

糖尿病患儿禁服。

59 注意事项

1忌辛辣、油腻食物。

2婴幼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6对五福化毒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五福化毒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10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11 备注

  剑道是日本传统的竞技性器械武术。正式比赛通常在室内进行,因选手赤足,因此对场地木地板的质量有较高要求。选手一对一进行比赛,双方均穿剑道服,戴护具,持竹剑,按规则相互击打有效部位,由裁判计点数判胜负。亦可举行团体比赛,由选手数相等的团体双方分别一对一决出胜负后计算总分。

  剑道”一词最早源于中国先秦时期古籍《吴越春秋》。早在两汉时期,中日即有兵器及冶炼铸造技术的交流往来。同时中国一脉相承的双手刀法经过日本官方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官方往来,以及朝鲜半岛和大陆沿海周边地区和日本群岛的民间交流,于隋唐时期流传到了日本。传至日本的刀法经过日本长年的战争岁月不断演变,在日趋稳定的日本江户时期,模仿日本盔甲的样式,制作了剑道护具与竹剑的基本形制,确立了日后体育剑道的雏形。

  一般情况下,剑道(剣道)(けんどう)(kendou)专指现代剑道、又称体育剑道。是近代为适应社会发展而改造过的武术、体育类竞技。 而传统的古剑道,日语叫剑术(剣术),(kenjutsu),(けんじゅつ),是古代日本武士在战斗时所使用的“真正的”武士刀格斗技。

  剑道(kendo)和剑术(kenjutsu)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剑道(Kendo)通常使用竹刀(しない)(Shi Na I)进行训练,而剣术通常使用的是武士刀 (かたな) (katana) (为了安全起见,可能是未开刃的)。剑道、居合道、拔刀术、斩道均是脱胎于古剑道(即剑术)的分支武道。

  起源的传闻

  一、飞鸟、奈良、平安朝时期——日本剑道起源的传闻 最初创定剑法三个段位者“天地人”也就是“上中下”段的人,据传为二世纪初,日本景行天皇之子“日本武尊”。此说乃是记载于距此六百年后(712年)完成的日本最初之书《古书记》和《日本书记》上的,但书上的内容大多属于类似神话的传说,内容就令人怀疑了。到第四纪中叶,在常陆国鹿岛的国摩真人,创出“神妙剑”的剑法,此即为有名的“鹿岛之太刀”,后世流派多源出于它。第八世纪末,桓武天皇的皇宫大夫和气清磨,建立武德殿,武人于此练武,始自桓武天皇于至历代“平安朝”的天皇,每年的五月五日,在此举行“天览比赛"。

  古剑道的雏形

  二、平安朝末期、镰仓时期——古剑道的雏形 到了平安中叶的十一世纪初,由过去在战场上实战的经验,发现在马上作战时,使用砍斩的机会比刺击多并较有利,也为了利于拔刀,于是将原来单手使用,以刺击为主,砍斩为副的三尺双刃直剑,改变为双手使用,以砍斩为主,刺击为副的单刃弯刀,这也就成为今日“日本刀”的雏形。 平安时代中末期至镰仓幕府建立,日本国内连年的内战客观上促进了古剑术的进步,掀起了第一次古剑术革命,涌现出许多有名剑术武艺家,其中的代表为: 镇西八郎源为朝,剑技凌驾号称“西陲第一”之乃师,复创“阴阳”也即“左右”两个段位,加上原有的“上中下”其五个段位的构型,成为后世的规范。 源义经(幼名牛若丸),“平治之乱”其父源义朝被平清盛所杀,其母被掳并被纳为妾。而义经得免死,被软禁于山城国鞍马寺,读书习武。一日,于后山山谷中,遇上自称为“天狗”的异人传授剑技。义经将其融入日本刀的使用法,成为源家一统的剑法。此剑法遂经其门下,么一法眼的门下八达人,成为有名的“京八流”或称“鞍马八流”,其支流一直流传至今。 镰仓幕府(1185——1333)建立后,作为日本第一个以武士阶级为基础建立的军事政权,大力推崇军事力量及武艺对社会稳定的作用,在此期间剑术、弓术、骑术是三种最主要的武艺。剑术及其他武艺的发展同时受到佛教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禅宗关于自然与生死的概念及人生哲理等与武士阶级生活方式相结合,使古剑术产生了独特的哲学内涵与教育作用。在这一时期,随着剑术的发展,许多以教授武艺为目的的“武馆”和各有特色的“流派”逐渐兴起。 同时攻防的剑技与武具亦益形进步与发达,为了防御战场上强而有力的矢箭,遂必须穿着厚厚的甲胄。而一旦到了白刃战时,为了对付此类甲胄,遂将三尺以上,甚至于达到四至五尺长的太刀,把剑尖垂斜于右或左后,扬剑从斜上方往斜下方砍下,或从斜下方往斜下方挥斩,所以才产生了“胁构”的构型。

  进一步发展

  三、室町时代、战国时代——古剑道的进一步发展 室町幕府末期长达百年的战国时代大大促进了古剑术的发展。,1544年火绳枪输入日本之后,厚重的甲胄已失去其防护的能力,遂改著用利于进退的轻巧护甲,刀剑的尺寸也改短。由常佩刀(刀刃向下,水平式挂吊于腰带上)改成为刀刃向上,斜插于腰带上,剑技也以攻击颈、喉、腰、腋下、股间与手脚关节等等,护甲所保护不到的地方为主。此时代学习剑法,以真剑、刃引(锻剑时没有嵌入刃锋的刀)、木刀等作“型”的练习。 一代剑圣上泉伊势守信纲,发明以三尺余长的竹子,从留下刀柄的部分,往刀尖方向逐段割成四片、八片、十六片或卅二片,再以厚木棉布作成袋子把它套起来,做成素面素小手,可直接互相击打练习的“袋竹刀”,但一直到后世它除了其传下的新阴流,新当流,和部分一刀流所接纳沿用之外,它的流传并不普遍。

  古剑道的成熟

  四、江户时代——古剑道的成熟及近代化过渡 战国过去,经桃山时代进入到江户时代,天下剑豪辈出,武道之兴盛达最高潮。德川幕府的尚武政策使得安土桃山时代剑术发展成果得以保存和深入发展。1764年前后,中西忠藏仿拟头盔,护胸,笼手而发明了面,胴,小手等护套,并将竹子割成四片,加上先革,中结,约丝,柄革,锷而做成竹刀,然后限定打击有护套保护下的任何地方。当时剑术的练习与比赛,这就是现代“剑道”之雏型。但各流各派,仍保有其各自独创之“型”的剑法,故以真刀实战,仍需辅以型的练习,到德川幕府末期,天下的剑法流派,达二百余流之多。大剑豪千叶周作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出“剑术技を68手”、改进并使用中西派护具竹刀进行日常练习标志着古剑道体系已经完备和成熟,同时为剑道增加了浓厚的艺术色彩。 明治维新后,废藩治县,失去主家的武士们,纷纷沦为浪人。1876年发布除军人警官之外,一般人的带刀禁止令,使原来的武士们,为了生活不得不转事农工商之工作,但却又因不擅其事,以致多陷入衣食无着,生活穷困的地步。各地剑术道场也因此逐渐凋敝,剑术的继承和发展陷入困境。 明治十年西南战争爆发,逐渐认识到剑术仍然是重要军事力量以及武士道等传统民族精神核心的警视局招募全国剑士,组织“拔刀队”讨伐西乡隆盛,明治十二年JCH正式兴习剑术,同年五月,集各地剑士举行击剑会,首创制定“胜负三次”的办法,并由直心影流,鞍马流,宝山流,立身流,一刀流,传流,自源流,无念流,柳生流,镜新明智流等十流中,各采一式,制定成“警视厅流”之剑道型,此型后来也为全国的警察学校所采用。

  现代剑道的产生和发展

  五、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现代剑道的产生和发展 明治时代 1895年(明治28年) -明治二十八年各地武艺家于京都平安神宫内举行武德祭,并重建武德殿,成立“大日本武德会”。 1905年(明治38年)8月 - 京都武术教师培养所成立 1911年(明治44年) - 武术教师培养所改称为武术专门学校,同时剑道成为旧制中学中的正课。 大正~昭和时代 1920年(大正8年)参考讲道馆将“柔术”改为“柔道”的方法,将“击剑”“剑术”等称为“剑道”并逐渐推行。同时重新制定和改良了以往的练习方法,使剑道得以保存和推广。 1929年(昭和4年)5月、第一届剑道天覧试合 1934年(昭和9年)5月、第二届剑道天覧试合 1940年(昭和15年)6月、“皇纪2600年”剑道天覧试合 在此时代中,一方面剑道得以复兴和发展,另一方面剑道精神被军国主义所利用,成为军国主义便利的战争工具,是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万岁突击”、“玉碎”等悲剧的远因。 二次世界大战后 1945年(昭和20年)11月6日、占领军总司令部全面禁止学校中(GHQ武道禁止令)。 1946年(昭和21年)8月25日、限制剑道在社会体育中开展 1946年(昭和21年)~1947年(昭和22年)大日本武德会解散 1950年(昭和25年)3月5日、“全日本挠竞技联盟”成立 1952年(昭和27年)10月14日、全日本剑道联盟结成 1953年(昭和28年)5月19日、文部省解除对社会体育中剑道的禁止 1954年(昭和29年)3月14日、全日本挠竞技联盟以及全日本剑道联盟统合为全日本剑道联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日本,被日本国土占领军总司令部,认定剑道为残酷恐怖的武技,遂与射击、铳剑术等,全面的禁止练习,一般人所拥有的护具,全部没收并予焚毁等。后来由森顺造氏等出面陈情并反驳谓:“剑道并非如贵部所思,专为学习杀刃为本旨之技,其所含更高次元的精神意义为:承习古传诸流攻防体技之间,不仅形而下之体格、体力、健康、长寿等之增进,更能具备形而上之观察、理解、判定、断行、思考、克己、撙节、礼让、信义、仁爱等精神上的教育,故贵部如此禁绝,是否悖民主主义之自由精神,何况,际此原子武器的时代,而却对此剑道有所畏惧而予禁绝,岂不是一件非常可笑的怪事,与浅虑谬误之指施?”,如上反驳提出后,剑道禁止的命令果获停发。昭和廿四年举办战后首次全国剑道竞技选手权大会,向总部提出申请,却未获正式批准,但也并不加以禁止,故就在这样形同“默许”的状态下举行。

  全日本剑道联盟

  1954年全日本剑道联盟成立后,为剑道的复兴和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于1975年重新定义了现代剑道的宗旨,是:“磨练身体与心智,塑造强大的精神力量;籍由正确而严格的训练来使自身剑技得以进步、使人礼仪和荣誉感得以培养、使人学会与人真诚相待,同时提高练习者的文化修养;以促使练习者能热爱祖国和社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广泛的贡献。”

  编辑本段需要的配备

  首先是剑道的服装(在每一次考级或考段的时候,评委会对服装非常在意,因为,服装是剑道中“礼”的一部分。) 剑道服装分为上下身两个部分: 上身为剑道衣(Kendogi)以及下身的袴(Hakama),一般为靛蓝布棉质材料。 其次是用具(剑道不使用真刀,在对练时使用竹刀,但是却是象征着真刀) 竹刀,木刀,是剑道最基本的用品之一,竹刀会根据形状、重心分布等区别划分为“胴张”“古刀”“实战”等多个不同类别,品质也会因竹片本身的因素而各有差异。 木刀一般只用于剑道形(Kendo Kata)的练习,从中让练习者体会刀的使用方法,不会用于实战。 最后是剑道的护具(用来保护身体,尤其是打击部位,非常安全) 剑道的护具由四部分组成,从上至下分别为: 面(MEN):保护头、喉、肩 胴(DOU):保护胸部、腹部 甲手(KOTE):保护手背、拳头 垂(TARE):保护下身 这四部分的护具保护着剑道练习中四个打击部位是:MEN(头顶)、KOTE(小手臂)、DOU(腹部)、TSUKI(咽喉)

  剑道是属于武术的运动,初学时较需要使用体力来施展剑技,当技术成熟后,则较多以智能谋略取胜,所以教学时需因人而异,给予适合的练习时间与次数。但是,学习的态度必须严格认真,才能得到实质的效果。 训练的方式,对初学者,应先以分解动作开始,再由单击动作做到连击动作,然后,逐渐进入连锁式的练习,再转入密集型的冲击训练。训练间倘若发现个人有不易学习的动作时,再给予个别指导。如此演进到全盘性的练习,并且将反击动作巧妙地合并应用在练习当中,再扩展成互相对峙到心对心的攻守对抗。 再者就是,训练的时候自己的头脑要清晰,要不断的思考与分析出对手下面的动作会是什么。当进入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在脑海里面浮现出和对手过招的画面,那就是所说的冥想。

  编辑本段段位

  平成2年(1990年)4月1日 初段 一级资格所有者 中学2年级以上 二段 初段资格获得后1年以上 16岁以上 三段 二段资格获得后2年以上 18岁以上 四段 三段资格获得后3年以上 21岁以上 五段 四段资格获得后4年以上 25岁以上 六段 五段资格获得后5年以上 30岁以上 七段 六段资格获得后6年以上 36岁以上 八段 七段资格获得后10年以上 46岁以上 九段 八段资格获得后 65岁以上 十段 九段资格获得后 练士 具有六段资格,有良好判断能力者 教士 具有练士六段资格,有良好指导能力者 范士 具有教士八段资格,德操高洁、剑理精通、技术娴熟,满55岁以上

  编辑本段剑道基本打击名称

  基本打法

  击面 (MEN-UCHI) 击手 (KOTE-UCHI) 击腹 (DO-UCHI) 刺喉 (TSUKI) 摆震 (SUBURI) 击面切返 (KIRIKAESHI) 碰体 (TAIATARI)

  面部攻击法

  伸击面(NOBI-MEN) 擦击面(SURIAGE-MEN) 手连击面(KOTE-MEN) 面连击面(MEN-MEN) 刺连击面(TSUKI-MEN) 单手击面(KATATE-MEN) 退击面(HIKI-MEN) 面擦击面 (MEN-SURIAGI-MEN) 面擦击腹 (MEN-SURIAGI-DO) 面拔击腹 (MEN-NUKI-DO) 面返击腹 (MEN-KAESHI-DO) 面返击面 (MEN-KAESHI-MEN)

  腹部攻击法

  挑击腹 (HARAI-DO) 擦击腹 (SURIAGE-DO) 手连击腹 (KOTE-DO) 面连击腹 (MEN-DO) 退击腹 (HIKI-DO) 腹返击面 (DO-KAESHI-MEN) 腹落击面 (DO-UCHIOTOSHI-MEN)

  手部攻击法

  挑击手 (HARAI-KOTE) 触击手 (DE-KOTE) 擦击手 (SURIAGI-KOTE) 刺连击手 (TSUKI-KOTE) 退击手 (HIKI-KOTE) 手擦击面 (KOTE-SURIAGE-MEN) 手擦击手(KOTE-SURIAGE-KOTE) 手拔击面 (KOTE-NUKI-MEN) 手返击手 (KOTE-KAESHI-KOTE) 手落击面 (KOTE-UCHIOTOSHI-MEN)

  喉咙攻击法

  双手刺 (MOROTE-TSUKI) 单手刺 (KATATE-TSUKI) 打击刺 (UTSU-TSUKI) 刺擦击面 (TSUKI-SURIAGE-MEN) 刺落击面 (TSUKI-UCHIOTOSHI-MEN)

  编辑本段有效打击的部位与判决认定

  剑道的有效打击部位为面部(包括正面、左右面)剌喉部、腹部(左右腹)、手部(左右手腕)以上均为身体的要害部位。判决认定:所谓有效打击的认定,要依打击时的气势、间距、机会、打击位置、打击力量等条件的符合,来认定是否为有效打击。 如何去欣赏和观看剑道 事实上剑技只是一种手段,双方出手前的对峙;则是心对心的交战,因此,欣赏和观看剑道可从外在的技术和内在的心理两方面来看。就技术方面,动作俐落姿势优美,气势及精神饱满,显现强而有活力的表现。就心理方面而言,观看其临场情绪表现是冷静或浮躁,交战中是否能有敏锐正确的判断力,如何采取妥适的因应对策,如“先发制人”、“以逸待劳”或“反击致胜”的战术运用等,便可看出习剑者的智慧与修练

  编辑本段剑道常用语

  (中日对照)

  普通用语

  Ashi (あし) 脚,足 Ashi sabaki 步法,滑步 Ayumi ashi 步法,滑步(双腿交替式) Bokken 木刀 Bokuto 木刀 Budo Lit Warrior way Chaku za 坐下(正座,Seiza) Chigawa Leather loops on either side of the do Chika ma Close distance Chudan no kamae 中段持刀 Dan 段位 Debana waza 指在对手行动前实施行动(先先之先?) Do 胸/腰的护具 Dogu 泛指护具(Men, Kote, Do,等) Dojo 道场 Domo arigato gozaimasu 谢谢您,非常感谢 Dotatsu (有效)击打 Fumi komi ashi 跃击的步法 Gedan no kame 下段持刀 Hai (はい) 是,好 Hajime 开始 Hakama 道服中的裤子(裙子?) Harai waza 把对手竹刀扫出中间的技巧 Hasso no kamae Guard position with shinai held vertically Hiki waza 退击技巧 Himo 绳(Men Himo, Do Himo, 等) Hiraki ashi 往两侧行动的步法 Isoku itto no maai 一步一击打距离 Jigeiko 自由练习(一般指自由使用技巧的对战) Jodan no kamae 上段持刀 Jogeburi 伸展挥刀,从非常高处挥刀至非常低处 Joseki Higher place Kaeshi waza 指巧妙运用对手攻击力量进行反攻击的技巧(后之先?) Kakari geiko 连续进行的练习(一般指某些套路:Men, Kote-Men, Men-Hiki-Men, 连续做) Kamae (te) 姿势(一般是中段持刀的号令) Kamiza Seat of the Diety (God) Kata 剑道形 Katana 武士刀(打太刀) Katsugi waza Shoulder the shinai technique Keiko 练习 Keikogi Excercise jacket Kensen 竹刀的尖端 Ki 气势,精神 Kiai 喊(Men, Kote, Do, Tsuki, 等等) Kihon 基础 Kiri kaeshi 剑道经典练习(切返?Men, Sayu-Men9, Men, Sayu-Men9, Men ) Ko ( こ)小的 Kodachi 小太刀 Kote 手腕 Kyu 初学者的段位 Men 头部,头盔 Men buton 头盔中起保护作用的垫子 Men gane 头盔上的金属条 Metsuke 凝视,对视(眼神的沟通) Mokuso 沉思,冥想(正座的时候) Mune 胸部 Nanane buri Side to side suburi Nakayui 竹刀中间的皮革绳子 Nidan waza 2个步骤的技巧 Nuki waza 躲闪对手攻击的技巧(先之先?) O same to 收刀 Oji waza 防守技巧 Okii 大的 Okuri ashi 右脚在前的步法(滑步) Onegaishiimasu 请多多关照 Rei 鞠躬 Sakigawa 竹刀尖端的皮革套 Sandan waza 3个步骤的技巧 Sayu men 侧击Men Seiza 正座 Seme 用自己的竹刀破坏对手竹刀在中间的位置 Sempai 前辈 Sensei 老师 Seretsu 站成队列,列队 Shiai 比赛 Shiai jo 比赛场地 Shikake waza 进攻技巧 Shinai 竹刀 Shizentai 自然态,正常的站立姿势 Sho men 团队精神 Shomen 正的,中间的Men击打 Sonkyo 正式的蹲姿 Suburi 泛指挥刀 Suki 疏漏(指没有防范的地方:门户大开?) Suriage waza 破坏对手中段持刀姿势进而进攻的技巧 Tai 身体 Taiatari 身体的碰撞 Tare 放姓氏袋袋的那个护具 Tenogui 头巾 Tenouchi Technique to stop the shinai To ma Outside distance Tsuba 竹刀上圆形的物品,可以起到保护手的作用 Tsuba dome 竹刀上Tsuba的胶皮套 Tsubazeriai Sword guard against sword guard Tsuka 竹刀的把手,手握刀的地方 Tsuki 保护喉咙的护具(和Men一体),攻击喉咙的技巧 Tsuru 竹刀的线 Uchi 砍,挥 Uchi komi geiko 练习者攻击对手特意漏出的部位 Uchiotoshi waza 把对手竹刀击落的技巧 Waki no kamae Guard position with shinai held to the back Waza 技巧 Yame 停止 Zanshin 对周围环境和对手的现状了解(残心?)

  比赛用语

  Ari (Men/Kote/Do/Tsuki)得分; 例如 Men Ari! Encho 延长 Gogi (裁判间的)讨论 Hansoku 犯规(1/2分) Hantei 裁判的判定 Hikiwake 平手 Ippon 1分 Ippon gachi 1分获胜的比赛 Nihonme (争夺第二分)开始 Shimpan 裁判 Shimpan cho 比赛的主管 Shimpan shunin 主裁判 Shobu (决胜)开始 Shobu ari 比赛结束,胜负以分(裁判举胜者边的手) Wakare 分开 Yuko dotatsu 有效攻击 Senpo 团队中第一出场队员 Jiho 团队中第二出场队员 Chuken 团队中第三出场队员 Fukusho 团队中第四出场队员 Taisho 团队中第五出场队员 常用用语 Migi (みぎ) 右 Hidari ( ひだり) 左 Mae 前进 Atoh 后退 Ichi 1 Ni 2 San 3 Shi (Yon) 4 Go 5 Roku 6 Shichi (Nana) 7 Hachi 8 Kyu 9 Ju 10

  编辑本段剑道形

  学习剑道形可以增加对剑道基本的综合性理论的认识 用剑的原理包括以如何正确使用太刀的理念为首, 刀的握法、身体姿势、对战身法、身体距离、对战技巧、正确的打击时机、气剑体一致、三杀法、气势、呼吸等等,这些都是学会剑道动作由简到繁的不二法门。 另外,如果知道剑道形练习方法的创立,以及其发展的过程,并且能了解一些有关武士道、武道精神和古代武士的锻炼方法等知识的话,对于精神层面的锻炼也能更上一层楼。 再者,剑道形是剑道技法之中,作为最基本的技法而被选定的,换句话说,它包含了正确的打击、机敏的动作、学会控制间距、气势、对坏习惯的纠正。

  编辑本段剑道比赛规则

  第一章 : 一般规则

   比赛场地要求: 比赛场地应为木板地; 比赛场地应为介于 9 -11m宽(包括地线的宽度)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在场地中央画有一个十字交叉,在交叉的两面划上两条“开始线”,与交叉距离相等; 比赛场边以外应有15m 宽的空间; 地线应是5 -10cm宽,白色; 竹剑要求: 比赛的竹剑只可以是由竹、或者经日本剑道大联盟批准的纤维造成的。 其次要注意的是: 剑内不可藏有Sakigawa(固定剑尖的东西)和 Chigiri(连接4片竹的铁片)以外的东西。 竹剑的规格依照大会规定。 Tsuba(剑锷)要是圆形的,直径不可超过9CM。 尺码:为成人男39(A/AA/AAA),女38(A/AA/AAA); 剑道装备要求: 剑道装备应包括“面”、“小手”、“胴”及“垂”; 剑道服装要求: 剑道服装应包括:上衣及Hakama; 名袋应放在垂的外面; 比赛者应在胴绳的交叉点上戴上一条红/白色,长70cm宽5cm的布条,以标明比赛双方。

  第二章 : 比赛规则

   比赛时间: 一场常规的比赛应是5分钟,加时3分钟。主裁判宣告有效得分及暂停比赛的时候将暂停计时。 如何裁定胜负: 比赛多是3分比赛,但有时由于时间关系,也可能是1分比赛。 在3分比赛中,谁先得2分为之胜出;另外,若一方先得一分,其后对手并未能得分,得一分者将胜出; 如在法定时间内双方未能分出胜负,在加时比赛中谁先得分便是胜出。如没有加时,胜负将由裁判决定;或抽签;或是宣布平手。 团体比赛时,胜出者较多的一队便是胜方,如胜出者数目相同,得分多的一方将胜出。如得分也相同,双方将各派出一代表来决胜负。 如比赛是依Kachinuki(胜抜き)方法,双方对打的时候,胜出的一位可继续打下一场,对另一位对手,直至其中一队可先把对方所有对手击败,将为胜方。 开始、终止及暂停比赛: 主裁判应宣布开始、暂停、继续及停止比赛。 任何裁判均可宣告暂停比赛,之后由主裁判宣告继续。 如比赛者因意外等原则不能继续比赛,比赛者可举手示意裁判,讲出原因,要求暂停。 暂停(yame):当裁判叫暂停时,比赛者应返回起点线,等待裁判指示。 Gogi:这是裁判暂停比赛用来商议如何判决的时候的用语,比赛者需返回场边的两端坐低(sonkyo)。 分开(wakare):这是裁判在比赛者交剑或缠斗过久时叫他们分开的用语。比赛者应立即分开,作中段架式。 有效打突:在有气合的情况下准确地用竹剑的有效打击部分,打击有效打击点,击中后有残心为之有效打突。 得分:为一目(也有一本/一分/一枝的说法)。 竹剑用来打击的部位:应是物打的刀锋,物打大约是由剑尖至中结那部份。 有效打击点:面[左面太阳穴至右面太阳穴的位置],小手[手套的前段],胴左右两面[不包括心口位置],及突刺[喉咙部位]。 如攻击时,对手保持中段状态,那攻击并不算有效。 对手在中段状态时,打到对方的左手并不算有效打突。 当比赛者打出有效打突时,裁判会叫有效部位的名称,并举旗示意,这时比赛者应返回场中央作中段架式待裁判宣布得分及继续比赛。

  第三章 : 禁止行为

  1比赛者不可服食违禁药物; 2参赛者不得侮辱裁判或对手; 3使用定明以外之用具; 如比赛者违反了1、2或3,对手将立即胜出,比赛者的得分将等于零; 4比赛时走出场外; 5比赛时跌了竹剑; 6在没充分理由的情况下暂停比赛; 7蓄意打对手的脚; 8蓄意/不公平地把对手赶出场外; 9把手放在或捉住对方的手臂; 10用手捉着对方或自己的剑锋; 11用手臂夹着对方的剑; 12蓄意打对方的膊头位置; 13跌倒后装摸作样; 14蓄意浪费比赛时间; 15作出不公平之攻击; 如比赛者违反了4-15,一般会被减分; 16违反其它在不同比赛时特别定明的规则。

较深的蓝色:靛青,墨青

较正的蓝色:碧穹,天晴,清湛,水色,天河

较浅的蓝色:天青,冰寒,轻云出岫,烟波,淡霭,夕雾

淡蓝、浅蓝、微蓝、天蓝、蔚蓝、湛蓝、亮蓝、钻蓝、瓦蓝、锃蓝、湖蓝、海蓝、深蓝、钴蓝、灰蓝、幽蓝、暗蓝、墨蓝

扩展资料:

蔚蓝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èi lán,形容词,用来形容类似晴朗天空的颜色的一种蓝色。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诗等均有相关记载。

靛青即靛蓝。蓝草浸沤而成的液体,也指深蓝色。靛蓝,有机染料深蓝色用蓼蓝以及菘蓝、木蓝、马蓝等含有吲哚酸成分的植物叶子发酵制成。

靛青也有人工合成的(古籍中曰: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宋应星。《天工开物》)。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退。通称蓝靛,有的地区叫靛青。但是,靛青绝不是绿色,而是蓝色!

靛蓝色是一种比颜料靛亮但比萤幕靛暗的色彩。网页色为#blueviolet。颜料靛:通常由颜料或色铅笔调色出来。靛色不应看作单独的色彩,而应属于蓝色系色或紫色系色。

形态特征

有机染料深蓝色用蓼蓝以及菘蓝、木蓝、马蓝等含有吲哚酸成分的植物叶子发酵制成也有人工合成的(古籍中曰:凡蓝五种、皆可为靛——宋应星《天工开物》)。用来染布颜色经久不退。通称蓝靛,有的地区叫靛青。

靛蓝,是一种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还原染料。战国时期荀况的千古名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源于当时的染蓝技术。这里的“青”是指青色,“蓝”则指制取靛蓝的蓝草。在秦汉以前,靛蓝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了。

问题一:豆制品中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D-异抗血酸钠、I和G均在A2表里,是可以在各类食品里面按生产需要量添加的。(表A2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问题二:豆腐有哪些添加剂可以高产 你好,目前比较好用的只有豆腐多脂,豆腐洁白细腻,出品率高,划开不淌水。

问题三:豆腐适合什么添加剂 [编辑本段]豆腐的制成  豆腐是怎样做成的呢?把黄豆浸在水里,泡胀变软后,在石磨盘里磨成豆浆,再滤去豆渣,煮开。这时候,黄豆里的蛋白质团粒被水簇拥着不停地运动,仿佛在豆浆桶里跳起了集体舞,聚不到一块儿,形成了胶体溶液。 要使胶体溶液变成豆腐,必须点卤。点卤用盐卤或石膏,盐卤主要含氯化镁,石膏是硫酸钙,它们能使分散的蛋白质团粒很快地聚集到一块儿,成了白花花的豆腐脑。再挤出水分,豆腐脑就变成了豆腐。豆腐、豆腐脑就是凝聚的豆类蛋白质。我们喝豆浆,有时就在重复这个豆腐制作过程哩。有人爱喝甜浆。往豆浆里加一匙白糖,豆浆没有什么变化。有人爱喝咸浆。在豆浆里倒些酱油或者加点盐,不多会儿,碗里就出现了白花花的豆腐脑。酱油里有盐,盐和盐卤性质相近,也能破坏豆浆的胶体状态,使蛋白质凝聚。这不和做豆腐的情形一样吗? 豆浆点卤,出现豆腐脑。豆腐脑滤去水,变成豆腐。将豆腐压紧,再榨干去些水,就成了豆腐干。原来,豆浆、豆腐脑、豆腐、豆腐干,都是豆类蛋白质,只不过含的水有多有少罢了。牛奶和豆浆差不多,也是胶体溶液。在新鲜的牛奶里,酪素,也就是蛋白质包裹着奶油,在水里分散开来,不停地运动,所以,牛奶总是均匀的乳白色液体。让牛奶发酵,做成酸牛奶,酪素就聚集拢来,凝结成块,象豆腐脑似的。

豆腐是我国的一种古老传统食品,在一些古籍中,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叶子奇的《草目子》、罗颀的《物原》等箸作中,都有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的记载。中国人首开食用豆腐之先河,在人类饮食史上,树立了嘉惠世人的丰功。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丰富的营养。以下是几种主要动植物蛋白食品蛋白质价(以标准蛋白质价为100时)的比较:鸡蛋为100,牛肉为83,鱼肉平均为70,稻米为67,全麦粉为53,玉米为59,大豆粉为74,这说明大豆的蛋白质价可与鱼肉相媲美,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大豆蛋白属全价蛋白,其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好,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它都有。除蛋白质以外,大豆中含有18%左右的油脂,其绝大部分可以转移到豆制品中去。大豆油脂的亚油酸(人体必需的主要脂肪酸)比例较大,且不含胆固醇,不但有益人体神经、血管、大脑的发育生长,而且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病、肥胖病等常见病发生。大豆中也含有一些蛋白酶物质、皂甙和破坏维生素的成分,它们对人体健康有不良影响,但只要适当加热即可消除;另一方面,用大豆直接制成食品,人体对其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只有65%,而制成豆腐以后,消化吸收率就可以提高到92%到95%。可见,豆腐是大豆家族中于人最有益处的。

豆腐不仅是味美的食品,它还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中医书籍记载: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解毒的功效,可用于赤眼、消渴、休痢等症,并解硫磺、烧酒之毒。这些,都陆续为现代医学、营养池所肯定,比如,豆腐确有解酒精毒的作用;豆腐可消渴,是糖尿病人的良好食品。俗话说“青菜豆腐保平安”,这正是人们对豆腐营养保健价值的赞语。经过千百年的演化,豆腐及其制品已经形成为中国烹饪原料训的一大类群,有着数不清的地方名特产品,可以烹制出不下万种的菜肴、小吃等食品。这是同豆腐及其制品具有广泛的可烹性分不开的。比如:它可以单独成菜,也可以作主料、辅料,或充作调料;它可以作多种烹调工艺加工,切成块、片或丁或炖或炸;它可做成多种菜式,多种造型,可为冷盘、热菜、汤羹、火锅,可成卷、夹、丸、包等等还可调制成各种味型,既有干香的本味,更具独一无二的吸味特性,“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由于豆腐及其制品具有这么多的优点,难怪它脍炙人口,久盛不衰了。

当今>>

问题四:能让豆制品变得柔软细嫩的添加剂有吗做豆腐干的 点脑时 点的嫩一点 压榨时 均匀向下压就可以了 别一次硬压 豆腐产品就好很多 不建议加添加剂 --被查不好办

延边

问题五:豆制品作坊查出来有添加剂会负法律责任吗 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组织结构或贮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54条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8条,以及《食品营养强化剂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中国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按照GB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2] ,对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只要添加的添加剂在法律要求范围内,就是合法的。

问题六:有增加豆`制品口味的添加剂吗 柠檬酸、D-异抗血酸钠、I和G均在A2表里,是可以在各类食品里面按生产需要量添加的。(表A2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问题七:常见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一、抗氧化剂

1.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是比较复杂的,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如有的抗氧化剂是由于本身极易被氧化,首先与氧反应,从而保护了食品。如VE。有的抗氧化剂可以放出氢离子将油脂在自动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过氧化物分解破坏,使其不能形成醛或酮的产物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等。有些抗氧化剂可能与其所产生的过氧化物结合,形成氢过氧化物,使油脂氧化过程中断,从而组织氧化过程的进行,而本身则形成抗氧化剂自由基,但抗氧化剂自由基可形成稳定的二聚体,或与过氧化自由基ROO。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如BHA、BHT、TBHQ、PG、茶多酚等。

2.几种常用的脂溶性抗氧化剂

(1)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因为加热后效果保持性好,在保存食品上有效,它是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抗氧化剂之一,也是我国常用的抗氧化剂之一。和其它抗氧化剂有协同作用,并与增效剂如柠檬酸等使用,其抗氧化效果更为显著。一般认为BHA毒性很小,较为安全。

(2)BHT:二丁基羟基甲苯。与其它抗氧化剂相比,稳定性较高,耐热性好,在普通烹调温度下影响不大,抗氧化效果也好,用于长期保存的食品与焙烤食品很有效。是目前国际上特别是在水产加工方面广泛应用的廉价抗氧化剂。一般与BHA并用,并以柠檬酸或其他有机酸为增效剂。相对BHA来说,毒性稍高一些。

(3)PG:没食子酸丙酯。对热比较稳定。PG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较BHA和BHT强些。毒性较低。

(4)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是较新的一类酚类抗氧化剂,其抗氧化效果较好。

二、漂白剂

这类物质均能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遇水则形成亚硫酸。除具有漂白作用外,还具有防腐作用。此外,由于亚硫酸的强还原性,能消耗果蔬组织中的氧,抑制氧化酶的活性,可防止果蔬中的维生素C的氧化破坏。

亚硫酸盐在人体内可被代谢成为硫酸盐,通过解毒过程从尿中排出。亚硫酸盐这类化合物不适用于动物性食品,以免产生不愉快的气味。亚硫酸盐对维生素B1与破坏作用,故B1含量较多的食品如肉类、谷物、乳制品及坚果类食品也不适合。因其能导致过敏反应而在美国等国家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

三、着色剂

又称色素,是使食品着色后提高其感官性状的一类物质。食用色素按其性质和来源,可分为食用天然色素和食用合成色素两大类。

1.食用合成色素,属于人工合成色素。食用合成色素的特点:色彩鲜艳、性质稳定、着色力强、牢固度大、可取得任意色彩,加上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但合成色素大多数对人体有害。合成色素的毒性有的为本身的化学性能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有的或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在生产过程还可能被砷、铅或其它有害化合物污染。

在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樱桃红)、新红、诱惑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和它们各自的铝色淀。以及合成的β-胡萝卜素、叶绿素铜钠和二氧化钛。

2.食用天然色素,使用天然色素主要是由动植物组织中提取的色素,人天然色素成分较为复杂,经过纯化后的天然色素,其作用也有可能和原来的不同。而且在精制的过程中,其化学结构也可能发生变化;此外在加工的过程中,还有被污染的可能,故不能认为天然色素就一定是纯净无害的。

合成食用色素同其它食品添加剂一样,为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需进行严格的毒理学评价。包括①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纯度、在食品中的存在形式以及降解过程和降解产物;②随同食品被机体吸收后,在组织器官内的潴留分布、代谢转变和及排泄状况;③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在机体内引起的生物学变化,亦及对机体可能造成的毒害及其机理。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对>>

问题八:国家食品添加剂标准在哪有啊,非发酵豆制品的添加标准是什么?? 按照如下要求准备好之后,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申请考核验收就OK了!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产品。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两大类。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经发酵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腐乳、豆豉、纳豆等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非发酵性豆制品是指以大豆或其它杂豆为原料制成的豆制食品。包括豆腐、干豆腐、腐竹、豆浆等产品。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豆制品分为2个申证单元,即发酵性豆制品和非发酵性豆制品。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和申证单元名称,即发酵性豆制品、非发酵性豆制品。豆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2501。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一)基本生产流程。

(二)关键控制环节。

1选料和清洗。

2菌种的选择、发酵的温度和时间。

3煮浆温度和时间。

4凝固成型。

5生产加工中环境卫生的控制。

6成品的贮藏和运输。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

1.杂菌的污染,造成半成品和成品的腐败变质;

2蛋白质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过低;

3食品添加剂的超量和超范围使用;

4加工中使用非食品原料。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厂房设计合理,应有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原料库、加工车间、成品库、包装车间,生产发酵豆制品的企业应有相应的发酵场所。加工车间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包装车间应密闭有消毒措施,生产场所应与生活区分开。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原料处理设备(如浸泡罐等);

2制浆设备(如磨浆机、煮浆罐等);

3蒸煮设备(如蒸煮罐等);

4成型设备(如切块机、压榨机等);

5发酵设施(如发酵笼、屉等);

6干燥设施(如干燥机等);

7包装设施(如包装机等)。

除以上设备以外,生产企业根据其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必须具备其相应的生产设备和设施。如灭菌、油炸等相关设备。

腐乳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5、7。

豆豉、纳豆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3、5、7。

豆浆、内酯豆腐等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7。

豆腐、干豆腐等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7。

腐竹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6、7。(分装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7。)

油炸等豆制品生产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1、2、4、7。(外购豆胚的企业必备生产设备为:7。)

四、产品相关标准

GB2712-2003《发酵性豆制品卫生标准》;GB2711-2003《非发酵性豆制品及面筋卫生标准》;SB/T10170-1993《腐乳》;相关的地方标准、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企业生产豆制品所用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有关规定;不得使用变质或未去除有害物质的原料、辅料,油炸豆制品所用油脂应符合相关卫生标准要求,禁止反复使用。发酵豆制品所使用的菌种应防止污染和变异产毒。不得将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等工业原料作为食品添加剂在豆制品加工中使用。所使用的稳定剂和凝固剂必须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

如使用的原辅材料为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必须选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

六、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

(一)发酵性豆制品。

1分析天平(01mg);2酸度计(PH001);3天平(01g);4干燥箱;5灭菌锅;6微生物培养箱;7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

问题九:豆制品加那种添加剂?能怎加产量 加食用胶 会包住水分 能增产 最好再配合色素使用 颜色还好看 不过被举报的话会场钱 一般是5到20万

问题十:豆制品中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 柠檬酸、D-异抗血酸钠、I和G均在A2表里,是可以在各类食品里面按生产需要量添加的。(表A2 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