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的描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3收藏

麒麟的描述?,第1张

  麒麟,亦作“骐麟”,简称“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 被称为圣兽王。且是神的坐骑。

  麒麟,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产生、创造的动物。雄性称麒,雌性称麟。从其外部形状上看,龙首,麋身,牛尾,马蹄(史籍中有说为“狼蹄”),鱼鳞有两角,为龙角,其角极为坚硬。为浅灰色,这种造型是将许多实有动物肢解后的新合拼体,它把那些备受人们珍爱的动物所具备的优点全部集中在麒麟这一幻想中的神兽的建构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集美"思想。

  “麒麟”以“鹿”为偏旁,古人造这个词的时候,便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麒麟由鹿演化而来,但它又决不是鹿,比鹿多了一些零件和装备。据说它的身子像麕,也可以写成麇,古籍中指獐子;有牛的尾巴,圆的头顶,却只有一只角。有的说麒是雄的,麟是雌的,形状被描绘得略有不同。但据说麒的开头大略像鹿。它被古人视为神兽、仁兽,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

  明代沈度作《瑞应麒麟图》中的麒麟即是长颈鹿。殷康《古文部首》中解“丽”字为长颈鹿。此古形类长颈鹿。下是鹿字。上有且曲长的颈,最上面的丽字极肖一双长颈鹿角。并提供日语中对长颈鹿的称号音为麒麟(章太炎先生曾说日本东京音近唐音),而索马里亦称长颈鹿音近麒麟。 中国旧时生育民俗。祈子法的一种。传说中,麒麟为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带来子嗣。相传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意谓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虽纬说,实为"麒麟送子"之本,见载于王充《论衡定贤》及晋王嘉《拾遗记》。民间有"麒麟儿"、"麟儿"之美称。南北朝时,对聪颖可爱的男孩,人们常呼为"吾家麒麟"。此后"麒麟送子图"之作。作为木板画,上刻对联"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以此为佳兆。民间普遍认为,求拜麒麟可以生育得子。唐杜甫《徐卿二子歌》:"君不见徐卿二子多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湖南》引《长治新年纪俗诗》:"妇女围龙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龙不及纸龙好,能作麟麟送子来。"原注:"妇人多年不生育者,每于龙灯到家时,加送封仪,以龙身围绕妇人一次,又将龙身缩短,上骑一小孩,在堂前行绕一周,谓之麒麟送子。"按麒麟属于龙族,此乃以龙灯代麒麟者”。

一、 判断句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表示判断的,故而又称作“名词谓语句”。 (一)肯定判断句古代汉语肯定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通常不用系词(或叫判断词)“是”。这是因为在上古汉语中没有作为系词的“是”。 韩,天下咽喉也。《战国策"秦策》——韩国是天下的咽喉。 此人力士。《史记"魏公子列传》——这个人是大力士。 古代汉语在典型的判断句形式,通常是在主语的后面加语气词“者”,用来表示提顿;在谓语的后面加语气词“也”,用来煞句并帮助判断。    ① 彼秦者,弃礼仪而上首功只国也。《战国策"赵策》② 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③ 臣之所好者,道也。 《庄子"养生主》④ 法者,治之端也。 《荀子"君道》(根本)⑤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    有时,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形式也可以只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或只在主语的后面加语气词“者”。① 制,巌邑也。《左传"隐公元年》② 虢,虞之表也。《左传"喜公五年》③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④ 天下者,高祖天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二) 否定判断句古代汉语的否定判断句,要在谓语的前面加一个“非”字。这个“非”字是否定副词,用来否定整个谓语,可以译为“不是”。① 鬼,非人也。 《墨子"大取》②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也。《吕氏春秋"贵公》③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④ 此庸夫之怨也,非士之怨也。《战国策"魏策》⑤ 管仲非仁者也。《论语"宪问》 这种用法的“非”字,虽然可以翻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它不是否定性的系词,即不是“不”和“是”的结合体,从它在句中所处的语法地位看,是充当状语的。 l 在古代汉语的肯定判断句中,谓语前面可以加“乃”、“即”、“则”、“亦”等副词做状语,用以加强肯定语气。其中在典型、用得最多的是“乃”。①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②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③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战国策"齐策》④ 吕公女,乃吕后也。《史记"高祖本纪》⑤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⑥ 此则寡人之罪也。《国语"越语上》⑦ 此亦妄人也已矣。《孟子"离娄下》 l 判断句是表示判断的,但是在语言的实践中,我们会遇到某些判断句,它们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不能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来加以分析。这一点和现代汉语是相同的。① 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斤,重币也;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  (千斤——重币    百乘——显使)② 犨(chou)、庞、长沙,楚之粟也;竟陵泽,楚之材也。           《史记"项羽本纪》(长沙——粟    竟陵泽——材)     ③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十年》(战——勇气)     ④夫刑,百姓之命也。  《曹操"选军中典狱令》(刑——命) (三)“是”字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在古代汉语里,有些“是”字往往容易被误认为是“系词”,实际上“是”是指示代词。这种指示代词“是”常常用来充当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 ① 是(主语)吾师(谓语)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② 是(主语)社稷之臣(谓语)也。《论语"季氏》③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喜公三十年》④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史记"秦始皇本纪》⑤ 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荀子"非十二子》⑥ 是非汝所知也。《孟子"离娄下》 ⑦ 歘(xu)而生者,飘骤是也;渐而生者,动植是也。《范缜"神灭论》⑧ 以智说愚者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韩非子"难言》 “是”字作为判断词来用在先秦古书中是非常少见的,但不能说绝对没有:①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② 风伯、雨师、雷公,是群神也。《论衡"祀义》③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死伪》④ 豫章太守顾邵是雍(顾雍)之子。《世说新语"雅量》 从汉语的发展来看,“是”作为判断词正是从由作为指示代词的“是”发展而来的。用“是”作为判断词从汉以后的作品中就逐渐多起来了。 二、疑问句表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在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一般要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句法。 (一)疑问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疑问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① 大王来何操? 《史记"项羽本纪》②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③ 公曰:“太师谁撞?” 《韩非子"难一》④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⑤ 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定公八年》⑥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三) 疑问代词充当介词的宾语一般也放在介词前面。 ①君谁与守?  《孟子"离娄下》②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孟子"梁惠王下》③请问,(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于王公大臣之侧哉?《墨子"尚贤中》  在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也偶尔有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后的:① 子张曰:“子夏云何?” 《论语"子张》 三、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否定句。在古代汉语中,否定句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这也是古代汉语特有的语法。    (一)动词前面有“不”、“未”、“毋”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① 偻句不余欺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②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论衡》③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④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⑤ 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二)以否定性无定代词(莫)作主语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也放在动词的前面。① 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② 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五蠹》③ 古者天下散乱,莫能一之。《史记"秦始皇本纪》  l 在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宾语也有放在动词后面的。(不过在先秦典籍中是比较少见的) ①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论语"乡党》② 有事而不告我,必不捷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③ 莫知我夫!《史记"孔子世家》 一、 陈述句(宾语前提加“之”、“是”复指)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宾语,可以把它提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并在提前了的宾语后面加“之”、“是”复指。 (一)动词宾语提前加“之”、“是”复指1、 寡君其罪之恐,敢与知鲁国之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2、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左传"喜公五年》3、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惠之至也。《左传"喜公五年》 4、 前世不同教,何之法古?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商君书"更法》 这种动词宾语提前加“之”和“是” 复指的句法,有时还在提前了的宾语前面加上一个表示范围的副词“唯”或“惟”字,构成“唯……是……”或“唯(惟)……之……”的句式。① 率师以来,唯敌是求。《左传"宣公十二年》② 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荀子"荣辱》③ 唯利是图。④ 惟命是从。   (二)介词宾语提前加“之”和“是” 复指 叔仲昭伯曰:“我楚国之为,岂为一人行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在这种句式中,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其表现形式有下列两种:l 一种情况是仍旧用这种语法格式强调宾语,只是用来复指的代词一般只用“之”,不用“是”:① 与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谷梁传"喜公二年》② 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l 一种情况是不用复指代词,直接把动词的宾语放到动词之前,不过,这个代词宾语一般只限于“是”,其他代词不多见。① 维叶莫莫,是刈是劐。《诗经"周南"葛覃》②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问是。《齐桓公伐楚》 (四) 介词“以”的宾语提前在古代汉语中,为了强调介词“以”的宾语,可以把宾语无条件地提到“以”的前面。①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进无不人人惴恐。    《史记"项羽本纪》②其有不合者,仰而四之,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③ 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国。”《左传"桓公二年》    ④《诗》三百,一言以弊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二、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和显得汉语的一样,研究的是主谓之间的施受关系。这里说的被动表示法是指借助一定的表示被动的字而造成的句法。 (一)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于(於)”字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①郤客伤于矢,流血及屦。  《左传"成公二年》②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兵法虚实篇》 ③劳新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 (二)在谓语动词前面,用“见”字或“被”字表示被动。  ①人曰:“妪子何为见杀?”  《史记"高祖本纪》  ②国一日被攻,遂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一》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⑤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魏君。《史记"老子韩非列传》⑥ 万乘之国,被困于赵。《战国策"齐策》   (三)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为”字表示被动。①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史记"刺客列传》②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②③④⑥ 这种被动式有时在“为”字和谓语动词之间插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③ 不为酒困。《论语"子罕》《战国策"齐策》④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四)用“为……所……”的句式表示被动① 楚虽削弱,为秦所轻。   《战国策"秦四》②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史记"魏公子列传》③ 汝曹怯弱,为蛇所食。  《收神记》④ 官军加讨,屡为所败。 《旧唐书"黄巢传》⑤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 以上这种“为……所……”的句式表示被动的句式,汉代以后的古籍中极为常见,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汉语的书面语里。

始于某明媚午后,或缘于某干脆面卡片,渐迷于怪力乱神,即所谓“子不语”之属,既慨然乎古人语天马星空之甚,尝抚掌称怪,啧啧曰奇,至于兴致渐增。值多读《山海经》、《搜神记》及《百鬼夜行》诸卷于近日,复窥一二,适往见动漫者数,其有所思,遂广猎之,记之以笔墨,得此列,既自娱自乐,亦飨诸看客。

深思之,较深刻的记忆还属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及的“美女蛇”(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山海经》这部奇书。

作为本系列之首,要讲的便是我最感兴趣的,它就是大名鼎鼎的 九尾狐 。

关于九尾狐的记载,最早见诸《山海经》,有两处,青丘山与青丘国。

于青丘山,《南山经》记:“(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即,《南山经》中的九尾狐是种食人兽,叫声如小儿啼哭,噉其肉令人不逢妖邪之气。

于青丘国,《海外东经》记:“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

郭璞注谓,“其人食五谷,衣丝帛”。以此看出,当时青丘国人民的生活富足安康。

另,《大荒东经》又记:“ 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

郭璞注谓:“太平则出而为瑞也”。此青丘国与《海外东经》所记无异,这也是九尾狐出自青丘国传说的来源。

自东晋以来很多画家为山海经作图,现所能看到的的山海经图,多为明清时代绘画与流传的图本,版本众多,仅示其二。

当然了,当代版本亦是不缺的,个人独独钟爱于 杉泽 的绘本,他现在在绘制“百鬼”系列,相当期待,强烈给大家推荐这位年轻的画师!

下面开始讲九尾狐在我国文化传承中发生的变化。

据《白虎通德论·封禅篇》记:“德至鸟兽,则九尾狐见。九者,子孙繁息也,于尾者,后当盛也。”

《瑞应图》说周文王得到九尾狐而东夷来降。

注释《山海经》的郭璞更是对九尾狐情有独钟,作《九尾狐赞》:“青丘奇兽,九尾之狐。有道翔见,出则衔书。作瑞周文,以标灵符。”

从各古籍记载及后世注解来看,九尾狐最初都被视为灵瑞之兽。甚至于,上古时期,东夷南方有氏族部落以九尾狐为图腾,有史可稽者,有二,曰 涂山氏 ,曰 纯狐氏 。

涂山氏

据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记:“禹三十未娶,恐时之暮,失其制度,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 九尾白狐 ,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者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其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这便是“ 禹会涂山女 ”的故事,其中天人感应色彩浓厚。

据研究表明,这场婚姻带有强烈的政治意图,时涂山氏为东夷大族,军事力量强盛。大禹此举便是为乘东夷之便,以争王位之实。(由此看来,大禹还是个倒插门女婿……)

《吕氏春秋》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也就是说,大禹只告了四天“婚假”,即“复往治水”。后来《史记》又记:“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站在涂山氏女的角度来看,大禹的这些行为确是令人寒心。夙夜盼夫得归的涂山女娇,望穿秋水,心声转化成流传千古之音,“ 候人兮猗 ”。如《吕氏春秋》所记:“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而这被称为 南音之始 ,是有史可稽的 中国第一首情诗 ,也成为爱情诗规格和气质的圭臬。涂山女娇,也因此成为中国远古神话中的诗歌女神。后来的《诗经》、《楚辞》用“兮”这个字,都明显是受到了这首歌的影响。

众所周知,商之前的华夏大地处于云雾缭绕的神话社会阶段,至于夏是否真实存在过至今存疑。自然地,这个故事在流传中便掺杂进更多的神话成分。说,大禹娶的涂山氏女娇即是那只九尾白狐。如此,九尾狐一族跟大禹是姻亲关系,此风光无两之事,后世文学作品中狐狸精们言必涂山后裔,以耀血统之高贵。

纯狐氏

发生在纯狐氏身上的故事与后羿有关(没错,就是后羿),故事是这样说的。

夏朝有穷国君后羿的妻子纯狐氏也是纯狐部落(国)的人(以国名为姓),与寒浞合谋,在三年时间内,陆续害死大臣武罗、伯因、熊髠、尨圉等人。后羿十九年(己卯,前2022),在后羿寝宫,寒浞与纯狐通奸时,被酒醉后的后羿捉奸在床。后羿欲杀死寒浞,反而被寒浞杀死在床上。寒浞随即宣布后羿的罪状,然后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寒,立纯狐为正妃,以庚辰年(前2021)为寒浞元年。(后羿也是悲剧,被反杀了)

以上便是上古时期狐的形象,与女性色彩关系密切,但 狐女的品行则很不同。此中孕育出了后来的分支演化。

图腾是神圣的,作为图腾崇拜的动物,在当时的文化观念里也被当作神灵来对待,既能降福也能降灾。

到了后来战国时期兴起符命文化,狐因图腾的神圣性而进入了符瑞文化体系,被作为祥瑞之物,在战国时期的一些文献中记载狐、九尾狐等贡品,青铜器上有九尾狐图纹。

到了汉代,符命文化大兴,汉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不过 从西汉起,狐观念开始出现分化,出现了妖化狐的倾向 。相比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灵物如龙凤,狐一直生存在人们的视野中,寻常而行为不端,高高在上的神化色彩难免渐失,导致人们的崇拜心里也渐失。简单来讲,就是物以稀为贵。

到魏晋和南北朝仍是如此。间或有祥、妖并存的看法。 从六朝开始,“狐媚”、性*的观念就一直延续下来,狐的妖精化开始定型 ,且密切地与性有关。狐开始会“象人之声”,逐渐化为人形,以此法作祟祸害妇女,南北朝时期志怪之谈流行,此期*惑人的大部分还是雄狐。后来,雄狐的妖行也被转移到雌狐身上。《搜神记》引道士云:“狐者,先古之*妇,其名曰阿紫,化而为狐。”

隋唐时期,社会风气开放,狐文化大盛。唐传奇中有大量关于狐妖狐魅的作品。唐代流行狐神崇拜,且在家中进行祭祀,因此这是一种民间的信仰。但是这里的狐神已不是正神,而是妖神。《朝野佥载》记:“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当时有谚云:“无狐魅,不成村”。

及至北宋初期,九尾狐被大幅度妖魔化并彻底妖化。宋《侯鲭录》里说:“钱塘一官妓,性善媚惑,人号曰九尾野狐。”。田况《儒林公议》说宋真宗时陈彭年为人奸猾,善于“魅惑”皇帝,所以“时人目为九尾狐”。可见九尾狐在人们心中已经不是什么好东西了。

到了明清时期, 小说文化盛行 ,九尾狐的形象被《武王伐纣平话》和《封神演义》彻底颠覆,深入人心,且至今都没被平反。这两本小说里的九尾狐,更准确地说是千年九尾金毛狐,附身于有苏氏妲己,奉女娲之命下凡祸乱殷商,行尽残暴之事。妲己的结局是在武王克殷后被姜太公用葫芦取了首级,之所以费如此周折,是因为行刑的刽子手被她那“千娇百媚眼”撩拨得无法下手。

《封神演义》描绘的九尾狐狸精妲己的形象,把古来关于*妇型狐妖媚人的观念推向极致,也把女色禁忌观念和“从来女色多亡国”的女祸观念推向了极致。

从九尾狐涂山女到九尾狐妲己,九尾狐的神圣和光荣彻底丧失,九尾狐成为最*最魅最坏的女人的象征。从万众企盼到人人唾弃,不得不说是九尾狐的悲哀,是万万千千的通俗小说家们“齐心协力”把她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简直是千古奇冤。

作为我国大唐王朝铁杆粉丝的日本,与我国盛极一时的狐文化一脉相承,九尾狐形象在其文学作品和 ACG 领域频繁出现。

漂洋过海来到日本,这里也有一只极负盛名的九尾狐,岛国人民称其为 玉藻前 。实际上,从江户时代开始,玉藻前与酒吞童子以及大狱丸(也有说大天狗),并称 日本三大妖怪 。

时日本境内,有武士,苦于年长无子,遂前往寺庙拜佛求子。假此良机,一 白面金毛九尾狐 化为女婴,现身于武士回家途中,心地善良的武士夫妇感念心声得到佛祖回应,便将女婴收养,取名为藻。

藻女天生丽质,美艳惊人,以至乡邻尽知,其18岁时被召选入宫。很快,她就成为了天皇鸟羽上皇的嫔妃。因其貌美如花,能歌善舞,深得天皇垂爱,可谓集后宫三千宠爱于一身,被誉为“ 自体内散发出光芒的贤德姬君 ”,因此被赐名为玉藻。天皇无心朝政,整日与其寻欢作乐,传说中她施展狐媚之术吸食天皇精气,天皇便一天天憔悴下来,并最终卧榻不起。御医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查明病因,这引起了大臣们的猜忌和怀疑,于是请当时知名 阴阳师安倍泰成 (安倍晴明的后代)暗中对她进行了占卜,并使其暴露本体,她见事情暴露,便匆忙逃离京城。

随即,天皇派出讨伐大军紧追其后,双方在 那须野 (地名)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由于玉藻前妖术无边,讨伐军伤亡惨重。但随后讨伐军再次出击,对玉藻前展开了更加猛烈的追击。无处可逃的玉藻前在讨伐军将领的梦中化为他母亲的模样,祈求他放弃攻击,然而这一切未奏效。她最终被贯穿腹部,砍下头颅,就此气绝。

但玉藻前死后,野心和执念不灭,尸体变为巨大的毒石,散发出的毒气杀死了附近的动物。村人后来称之为“ 杀生石 ”,其毒气在鸟羽上皇死后也未散去。期间人民多次请高僧为其镇魂,但都为其毒气所害。直到南北朝时代(日本的一个历史时期)会津元现寺的第一代主持玄翁和尚才将杀生石成功破坏,而被破坏的杀生石飞散到日本各地。

要注意的是 ,关于玉藻前的早期传说中被没有提及她的出生事迹,直到高井兰山《 绘本三国妖妇传 》这本书(江户时代文化元年(1804年)),日本才开始将她与中国和印度的历史和神话人物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现代玉藻前身份的设定。

鉴于在中国流传已久的妲己妖狐祸国殃民的故事,与玉藻前的故事有惊人相似之处,且能跟中国的妖怪攀上关系算是一件昭显身份的事情,于是岛国人民脑洞大开,玉藻前便有了一个完整的“狐生”经历。

故事得接着从妲己说起 ,当时附身于妲己的千年九尾金毛狐只是肉体被斩杀,其元神却得以逃脱。本受女娲指派,助吾王伐纣,奈何事成之后,女娲翻脸不认账。

女娲娘娘曰:“吾使你断送殷受天下,原是合上天气数;岂意你无端造业,残贼生灵,屠毒忠烈,惨恶异常,大拂上天好生之仁。今日你罪恶贯盈,理宜正法。”

这让九尾狐吃了一个哑巴亏,出力不讨好,脏活累活全干了,最后还惹来一身骚,作为一介小妖(相比于女娲),敢怒不敢言,于是它踏上了复仇之路,决定要报复世界。

九尾狐选择往西逃往印度,她以太子妃 华阳夫人 的样貌示人。在此期间,狡诈的她假传了神谕,让班足太子宰杀一千位国民祭祀湿婆的化身“大黑天”。不过在此过程中,白面金毛九尾狐被仙草点出了原形,而后落荒而逃。

逃回中国的九尾狐,暂时过著隐姓埋名的生活,它在等待一个时机。

终于,在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者吉备真备到中国来,九尾狐趁机溜进了吉备真备的船里,成功抵达日本。

这就是那只跨越了不同国度,活了几千年的九尾狐。

可以看出,无论是妲己、华阳天、玉藻前,她们的故事大同小异,关系很明显,日本九尾狐神话就是受中国和印度神话的直接影响。

说到妖怪,这里我要吐槽的,是我一直想不通的一点。日本的妖怪 90% 来源于中国,且至今日妖怪文化繁荣盛行,相关主题在游戏、漫画中生根发芽,欣欣向荣。反观国内,做个游戏涉及到妖怪时,言必和风系,还真有那么多人买账,真是白白浪费了老祖宗们花费在《山海经》、《搜神记》等奇书上的心血,它们都躺在灰尘下睡大觉,岛国赚得是盆满钵满。不得不承认,在某些文化传承上,日本做的比我们好太多。

说来也神奇 ,刚好写完这篇稿子后,我的chrome new tab 背景图恰好切到了一只幼狐,且眼睛就那样死死盯着我,这大半夜的

1 《山海经》

2 鸟山石燕 《百鬼夜行》

3 玉藻前 维基百科

1 “引”字的一词多义

1)(会意。

从弓丨。(丨表示箭。

箭在弦上,即将射发。本义:拉开弓)(2) 同本义 [draw a bow] 引,开弓也。

――《说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引弓而射。

――《淮南子·说林训》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战国策·楚策》长城以后,引弓之国,受命单于。

――《史记·匈奴列传》丁壮者,引弦而战。――《淮南子·人间训》柄铁折叠环复…引之长丈许。

――明·魏禧《大铁椎传》(3) 又如:引手(引箭手);引弓(拉弓);引满(拉弓至满)(4) 拉,牵挽 [draw] 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

――《吕氏春秋·察今》引相如去。――《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引车避匿。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之),拉他(表示好感)。

――《世说新语·方正》(5) 又如:引日(拉转日轮);引手(拉回手);引曳(牵拉)(6) 延长;延续 [lengthen;continue] 子子孙孙,忽替引之。――《诗·小雅·楚茨》(7) 又如:引日(拖延时日);引年(延长年寿);引时(迁延时日)(8) 伸着 [stretch] 引首顾曰。

――马中锡《中山狼传》使者持刀趋前,济引颈待之。――《新唐书·卓行传·甄济》(9) 又如:引首(伸长头颈,抬起头。

形容殷切盼望);引手(伸手);引颈(伸长颈项);引臂(伸臂)(10) 牵连;攀供 [involve in] 果引张胜。――《汉书·李广苏建传》(11) 又如:引附(攀附);引逮(株连捕)(12) 引导 [guide] 引之表仪。

――《左传·文公六年》(13) 又如:引转(扭转;转回);引风吹火(引风助火势。喻指煽风点火,加重事态);引商刻羽(指讲究声律、造诣很深,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14) 带领 [lead] 复夜引兵。

――《资治通鉴·唐纪》(15) 又如:引奏(向帝王禀告、上书);引领(带领);引线(告密、引路捕人者)(16) 引决、自尽 [suicide] 感三良之殉秦兮,甘捐生而自引。――《文选·潘岳·寡妇赋》(17) 又如:引决(自杀);引诀(引决);引药(服毒自杀)(18) 援引 [cite]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诸葛亮《出师表》引入上谕中。――清·梁启超《谭嗣同传》(19) 又如:引喻失义(援引例证以明理而失去大义);引经据古(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20) 荐举 [remend] 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

――《史记·魏其武安侯传》(21) 又如:引援(推举;引荐);引预(引荐,使之参与)(22) 招致 [incur] 必亲引问。――《资治通鉴·唐纪》(23) 又如:引纳(招致接纳);引惹(招惹)(24) 执持 [hold]。

如:引杖(持杖);引杯(举杯。指喝酒)(25) 退避 [retreat] 自引而起。

――《战国策·燕策》引次江北。――《资治通鉴》(26) 又如:引避(引退,回避);引遁(退却,逃走)(27) 选用 [elect]。

如:引贤(选用贤才)(28) 吸引 [attract] 引入黄婆洞。――《广东军务记》(29) 又如:引类呼朋(呼引同类);引狗入寨(比喻主动把敌人或坏人引进来);引流(导引水流)(30) 辞职 [resign]。

如:引老(告老。年老辞官);引去(离去;退去)(31) 举起;竖起 [lift] 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战国策·燕策》(32) 又如:引耳(竖着耳朵);引饮(举杯而饮)(33) 承认 [recognize] 权引咎责躬。――《三国志·吴志》(34) 又如:引伏(服罪);引过(承认过失);引罪(承认罪过)(35) 延请 [send for]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史记·魏公子列传》(36) 取过来,拿出 [take;get;get sthout] 引佩刀。――《汉书·李广苏建传》引壶觞。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

《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3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大全

爱:吝啬者。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梁惠王上》敬重,爱护。

“吴广素爱人,士卒皆为用者”《史记。陈涉世家》喜欢,喜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爱惜,珍重“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吝啬,舍不得“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

梁惠王上》安:安逸的坏境“不念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兵器,武器“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六国论》军事”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朝: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朝代”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朝会“相如每朝时,必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使来朝见“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朝拜“燕赵韩巍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除:任命“承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辞:言语,言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魏公子列传》文辞,措辞“其文约。

其辞微”《屈原贾生列传》告别,辞别“旦辞爷娘去”《木兰辞》离开“我去年辞帝京”《琵琶行》信:本义是话语真实。(1)形容词。

意为“诚实”“忠诚”“守信”。如:A信臣精卒。

(《过秦论》)B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2)动词。

意为“相信”。如:A余固笑而不信也。

(《石钟山记》)B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屈原列传》,这里“信”可进一步引申为“亲近”“宠爱”之意。)

附虚词用法:用作副词。(1)表随便,可译为“随意”“随便”。

如: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2)表确凿,可译为“实在”“确实”“的确”等。

如:烟波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兴:本义是共同把一件东西举起来。

用作动词:(1)兴起,发生。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2)发动。如成语“兴师动众”。

又如:怀王大怒,大兴师伐秦。(《屈原列传》)(3)兴办,创办,复兴,振兴。

如成语“百废待兴”。又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伶官传序》,一说“兴”为形容词,意为“兴旺”“兴盛”,在此活用为使动词。)行:本义是道路,读háng。

(1)动词。读xíng。

①运行。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观沧海》)②行走。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③行动,执行,奉行。如成语“行之有效”,又如:A而操皆冒行之。

(《赤壁之战》)B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行古道:奉行古人求师之道。)

(2)名词①读xíng,意为“品行”“品德”。如: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B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②读xíng,一种古诗体,属歌行杂体。如:《琵琶行》③读háng,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如:(陈涉)蹑足行伍之间。(《过秦论》)附虚词用法:副词,读xíng,可译为“将要”“即将”。

如成语“行将就木”。又如: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归去来兮辞》,行休:即将完结。)幸:本义是幸运。

(1)动词①宠爱,宠信。如: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特指皇帝到某处,可译为“驾临”“来到”。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阿房宫赋》)③庆幸。如成语“幸灾乐祸”。

附虚词用法:副词,有两种情况:(1)表情态,可译为“侥幸”“幸亏”“幸好”。如:A……则幸得脱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B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鸿门宴》)(2)表尊敬,相当于“希望”,有时不必译出。

如:A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屈原列传》,冀幸:希望。)

B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不译。)

4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1、将 田园将芜 ----将要;出郭相扶将----语气助词;将功赎罪----用

2、引 引壶觞以自酌----举;引喻失义---引用,借用;将军夜引弓 ---- 拉

3、策 策扶老以流憩---名词;策之不以其道----驾驭;执策而临之----鞭

4、行 感吾生之休---?;三人行 则必有我师----队伍,行伍;余嘉其能行古道----施行

5、以 家叔以于贫苦----因为?;既自以心为行役---用;农人告予以春及----用

6、见 遂见用于小邑----任用;虎见之,庞然大物也----看见;真知灼见----见解

7、之 知来者之可追----它

5 文言文中,以、固、因、焉、其的一词多义最好完整点啦谢谢

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固gù (1)动词 ①坚守,安守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军多次打败赵国的军队,赵军坚守营寨不肯出战 ⑥巩固,安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巩固国防不必靠山河的险要(2)形容词 ②固执,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你的思想这样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程度 ③坚决,坚持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增加:坚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赤壁之战》) ——荆州和我国邻近接壤,江山险要坚固(3)名词,险要的地势 ⑤秦孝公据肴函之固(《过秦论》) ——秦孝公占据着肴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4)副词 ④表本来,原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生在我的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要早 ⑦表确然,确实,实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这实在是百世难得的际遇啊!增加:表让步,固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人固然有一死,只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

6 急求 高中文言文100个常见的一词多义

这个太多,也用不着。

多积累就可以了,文言文通常考查120实词:高考考点—120个文言实词集锦 1、爱 吴广素爱人(爱护,加惠)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喜爱)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喜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喜欢)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阿》(爱护) 而臣衰,窃爱怜之《触》(怜爱)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吝惜)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齐》(吝啬)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静女》(通“薆”,隐蔽) 2、安 君者,知人安民(安抚)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安享,感到舒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怎么)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安稳,安定) 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勾》(怎么,哪里)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季》(使……安稳) 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3、被 泽被后世(施及,加于……之上,引申为蒙受) 被火之后,无处安身(遭受) 文天祥被执于五坡岭(介词,表被动) 被发行吟泽畔《屈》(通“披”)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通“披”,穿) 凝霜被野草(覆盖) 操吴戈兮被犀甲(穿) 4、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加倍) 倍以结之, 不倍(背叛背弃) 愿伯俱言之不敢倍德也《鸿》(违背) 5、本 本在冀州之南《愚》(副词,本来) 墨之道,兼爱为本(根本,基础) 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活》(量词,册) 6、鄙 齐孝公伐我北鄙(边境) 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报》(平庸,卑微) 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自谦,代词) 蜀之鄙有二僧《为》(边境) 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边境)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地位低下)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边境) 越国以鄙远《烛》(以……为边境) 7、兵 可汗大点兵(军队) 兵刃既接《寡》(兵器)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军队) 勒兵,下令军中《信》(军队) 8、病 君之病在肠胃(疾病)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担心,忧虑)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患病)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困苦不堪) 9、察 徐而察之《石》(细看,观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明察,了解) 微察公子《信》(观察) 人又能以身之察察《屈》(洁白的样子)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陈》(考察,举荐) 10、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朝廷)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 期年不听朝(朝政)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早晨) 能谤讥于市朝《邹》(朝廷)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上朝,朝见) 11、曾 曾益其所不能《愚》(通“增”增加) 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经) 曾不若孀妻弱子《愚》(竟然,简直)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竟然,简直)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竟然,简直) 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兰》)(竟然) 12、乘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乘坐) 可以乘虚直抵其城(趁机)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卫风 氓》(登上) 13、诚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假如,果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啜泣而就也《祭》(假如,果真)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也《祭》(确实)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假如,果真) 可谓智力孤为,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确实) 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祭》(真诚的心意) 14、除 洒扫庭除(台阶)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修治,整理)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承蒙国恩,除臣冼马《陈》(任命官职) 15、辞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告别,辞别) 臣等不肖,请辞去《廉》(告别,辞别)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道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言辞,文辞)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托辞,说辞)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告别)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托词,辩解之辞) 归去来兮辞(古代一种文体) 16、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跟随)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 顺从,跟随)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听从) 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介词,由)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通“纵”缔结盟约)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通“纵”缔结盟约)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介词,由)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使……跟从) 17、殆 骊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大概,恐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怠”,懈怠)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几乎,近乎)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 秋水》(危险)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报》(大概,恐怕) 农者殆则土地荒(通“怠”,懈怠) 18、当 当窗理云鬓(对着,向着)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抵御) 非刘豫州。

7 有关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 高分

过1走过,经过。如:雷霆乍惊,公车过也。(《阿房宫赋》)2超过,胜过。如: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3探望,看望。如: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4过失,错误。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5责备。如: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鸿门宴》)

患1忧虑,担心。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2灾难,祸害。如:死亦我所恶,所无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辞也。(《鱼我所欲也》)3疾病,毛病。如: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下》)

就1接近,靠近。如:金就砺则利。(《劝学》)2成就,完成。如:然嬴欲就公子之名(《》)3上(车、路)。如: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信陵君窃符救赵》)4就任,赴职。如: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5接受。如: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

太难打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