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介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介绍,第1张

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习俗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限于篇幅有限,我就挑选8个端午节传统习俗详细分享一下吧。

1、吃粽子

说到端午节大家肯定都会想到吃粽子吧。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代表食物,一说是为了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噬咬屈原遗体;二说是因为粽子的棱角像一把刀子,可以将疾病、灾害铲除。经过数千年传承发展,现在的粽子大多用箬叶包裹,加入糯米、黄米制成,不同地区的做法还有不同,比如分口味的甜粽、分材料的肉粽等。端午节吃粽子,不仅承载着家国情怀,更蕴含着家人朋友相聚团圆的浓浓真情,粽子被称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

2、赛龙舟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端午节赛龙舟的来历是为了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3、挂艾草

在农村有句谚语,叫「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所以每年的端午时节,家家户户过节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插艾叶和菖蒲,所以端午节也称“菖蒲节”、“艾节”。把庭院打扫干净,在门楣上插上艾叶、菖蒲,或悬挂在屋中,可以防蚊虫、祛病辟邪。也用艾草、菖蒲、大蒜、榴花、龙船花等,制成香包,佩戴在身上,能驱除瘴气。干枯后艾草可以泡水熏蒸,可以消毒止痒,它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4、吃咸鸭蛋

咸鸭蛋是最受欢迎的端午美食之一,各大超市里的端午节礼品盒里也都是粽子加咸鸭蛋的经典组合。咸蛋的生产极为普遍,全国各地均有生产,其中以江苏高邮咸蛋最为著名,个头大且具有鲜、细、嫩、松、沙、油六大特点。俗话有云:“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为端午节过后预示着炎热的夏天来临,各地流行的“五黄”、“十二红”等端午节食俗都是起到辟邪避暑的作用,而咸鸭蛋是各地都认证的美味。

5、配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我小时候妈妈就会在端午节这一天给我佩戴一个香囊,那时候我可珍惜了,每天睡觉的时候都要把它压在枕头底下呢。

6、饮雄黄酒

雄黄酒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饮品,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一般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7、避五毒

五毒是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这五种有毒动物合称五毒。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影响,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也不尽相同,古代中国北方一些地方民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于是便有了避五毒的习俗。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8、戴长命缕

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戴长命缕,也称续命缕、续命丝、长寿线、延年缕等。长命缕一般用五种颜色的线搓成彩色线绳,或者做出各种形状的小饰品,在端午节的那一天,挂在小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者脖子上,据说可以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以上就是我所知道的端午节的八大传统风俗了,你还了解哪些呢?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

2:“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

3:是的,端午节纪念很多人,包括屈原,伍子胥和曹娥等等

4,5: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6:(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春秋战国时期人

7: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

8:五彩是由红、黄、兰、绿、紫等五个颜色组成。明代 五彩是由红、黄、绿、紫四种釉上彩和釉下青花组成。

端午节的习俗:

划龙舟

挂艾草与菖蒲

端午食粽

放风筝

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风筝,即纸鸢。它是玩具,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据说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

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打午时水

端午,是五月初五,“五”(午)是阳性,古人认为这一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午时驱邪最佳,所以端午当天有取“午时水”的说法,用来煮饭、烧水、煮汤,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 

端午节的传说故事和寄予的含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纪念介子推说以及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南北朝时代,南朝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方记载了端午节纪念屈原说,梁人吴均《续齐谐记》也有类似记载。

值得注意的是端午节划船比赛,在纪念屈原前该活动早已出现。而在东吴,是纪念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又说竞渡源于勾践操练水军;显然,端午竞渡之俗因地域不同而所纪念人物说法不同。代表了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对大自然表示今年丰收的感谢,纪念屈原的高盛节操。

扩展资料

中国其他传统节日: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民间习俗

编辑

传统民俗

端午习俗 [61]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仲夏端午是龙升天的节日,以扒龙舟形式祭龙是端午节的重要礼俗主题,此俗至今在我国南方沿海一带仍盛行。此外由阴阳术数及季节时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端午习俗。根据阴阳术数,午为阳,重午为至阳;斗指正南,卦象为离,天干丙丁,地支曰午,五行属火,时在仲夏之月,当其时也,万物生长,其势盛极。古人把端午日午时,三午相重,视为极阳时分,最能辟阴邪。古人还把端午这天正好逢上夏至看作吉祥的年份,称为“龙花会”,有“千载难逢龙花会”之说。夏季是阴阳二气相争的时节,阳动于上、阴迫于下,午月纯阳正气,乃阴邪之所惧。夏季也是一个驱除瘟疫的季度,仲夏端午阳气旺盛,万物至此皆盛,是草药一年里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这天采的草药祛病防疫最为灵验、有效。由于端午日天地纯阳正气汇聚最利辟阴邪以及这天的草药神奇特性,因此自古传承下来的很多端午习俗都有辟阴邪与祛病防疫内容,如挂艾草、午时水、浸龙舟水、拴五色丝线辟邪以及洗草药水、薰苍术祛病防疫等等习俗。 [62-66] 

习俗活动

端午节杂糅了避邪、防疫等多种民俗为一体,因而后世有认为端午节是由来于古人为了“避邪防疫”而设的节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老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老节日的形成蕴含了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古老节日重视祖先神灵信仰与祭祀活动,祖先神灵信仰是古老传统节日的核心,并非挑个日子避邪防疫就成为流传万古的民俗大节;端午节由来于古人“避邪防疫”之说,是后世对古老节日文化内涵的误解。拜祭祖先不仅涵盖了中国所有的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民俗节日永远的主题。关于端午节的祝福语,大部分民俗学家认为,是先有端午节日之后,才将传说历史人物纪念附着在节日上,赋予节日以其它意义,但这些意义也只是端午节其中的一部分。许多古人的诗词都描绘了端午节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端午节自古就是食粽与扒龙舟的喜庆日子,古代端午节时热闹的龙舟表演,欢乐的美食宴会,都是庆贺佳节的体现,端午节快乐才是传统。端午是个好日子,据《荆楚岁时记》: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 [63]  [67-69] 

在传统节日当中,论民俗之繁多复杂,或只有端午节能和春节可比拟,两节都有着祈福、消灾等礼俗主题,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端午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端午习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等等。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端午节期间通过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很好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端午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1]  [70-73] 

各种传统民俗活动:

扒龙舟

扒龙船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乃遗俗也。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5] 

扒龙舟历史悠久,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74]  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划龙舟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75-76] 

挂艾草与菖蒲

挂艾草与菖蒲(3张)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来源亦久。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如挂艾草于门,《荆楚岁时记》:“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是由于艾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时正值文生长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们也就争相采艾了。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 [77]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如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76]  [78]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粽,即“粽籺”,俗称“粽子”,属“籺”的其中一种。“籺”是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习俗。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馅料和箬叶(或柊叶)等,其花样繁多。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79-81] 

历史上跟粽子沾边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西晋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粽最初是用来拜祭祖先和神灵,具体起源年代无考。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为广东碱水粽。到了晋代,正式定粽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品。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明清两代,粽子成了吉祥食品;据说那时凡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在赴考场前,要吃家中特意给他们包的“笔粽”,样子细长很像毛笔,谐音“必中”,为的是讨个口彩。 [80]  [82] 

放纸鸢

放纸鸢

纸鸢,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 [83] 

洗草药水

草药水,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关于洗草药水习俗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末的《大戴礼记》中,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此俗至今尚存,且广泛流行。在广东,儿童用苦草麦药或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煮水洗,少年、成年男子则到江河、海边冲凉,谓之洗龙舟水,洗去晦气,带来好运。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草、菖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 [84-86] 

拴五色丝线

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87-88] 

在端午节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驱邪。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89] 

打午时水

午时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时于井里打上来的水。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重午日的午时,阳上加阳,所以“午时水”有“极阳水”、“龙目水”、“正阳水”之称。古人把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这天的午时阳气最盛,端午日午时驱邪最佳,具有辟邪、净身、除障的效果。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洗目,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90-93] 

铸阳燧

东汉王充的《论衡》记载了端午节“铸阳燧”的礼仪习俗:“阳燧取火于天,于五月丙午日中之时,消炼五石,铸以为器,摩励生光,仰以向日,则火来至,此取真火之道也”。古人认为,午月午日午时具三重之火,是阳气极盛之时,在此时刻以火克金,是最佳的熔金铸镜的时刻,铸成的铜镜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力。以镜辟邪的习俗,在南方沿海一带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遗传,常能见到出生不久的小孩子,身上佩带着银制的镜子等饰物,这类银饰小镜子等,就是用于孩子们辟邪。新建的寺庙道观,其屋脊的正中也往往装饰着铜镜。就是现代小区崭新建筑的门、窗上方,也往往能发现悬挂着的镜子,这些都是用于所谓的辟邪。由此可见镜子辟邪的文化信仰在民间根深蒂固。 [94-95] 

浸龙舟水

“龙舟水”成因示意图

端午前后的强降水,人们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仲夏端午苍龙群星飞升于正南中天。在民间信俗中龙是吉祥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龙飞天,行云布雨。自然现象上,每年的端午节前后,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广东和广西、福建、海南交汇,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当端午强降水来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为扒龙舟提供了良好的场地条件。浸龙舟水是流行于华南地区的传统习俗,因为龙舟水寓意吉祥,龙舟水及龙舟滑过的水人们都认为是“大吉水”,按照传统说法浸龙舟水寓意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96-100] 

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贴午时符

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午饭后,家家贴“午时符”。符用宽约一寸,长近一尺的黄纸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官非口舌疾病蛇虫鼠蚁皆消除”等字样。在大门上悬挂菖蒲、凤尾、艾叶等,并扎上一束蒜头,涂以朱砂避邪。也有些人家还在门上贴上用黄纸写的小对联:“艾旗迎百福,蒲剑斩千邪。” [101] 

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102] 

薰苍术

薰苍术是端午节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在民间用苍术消毒空气,即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 [103] 

躲端午

躲端午,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地方民俗,是旧时流传于我国北方的端午节习俗。古时北方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104] 

避五毒

五毒

端午在古代北方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避五毒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北方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这才形成此习惯。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77] 

采药、制凉茶

采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习俗之一。民俗认为,端午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在端午采药与设置种种可驱邪的花草,其来源久远,这一风俗在汉代时已影响广泛,后来也逐渐影响到东亚各国。西汉末《大戴礼记‧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中国民间至今仍普遍保留着端午所采之药最为灵验的信仰。支撑这类俗信的原理,自然也是基于一种宇宙论式的解说:端午或这天午时,由于季节变动致使阳气极盛,但同时也是各种草药的生长最为茂盛之时,所以,这天采的草药最为灵验、有效。[84-85]  [87]  [105]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

雄黄酒

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

药料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84] 

端午雨

端午下雨南方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洗龙舟水能去晦气、带来吉祥。北方认为端阳无雨是丰年,端午日雨,鬼旺人灾;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种俗信在很久以前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104] 

跳钟馗

跳钟馗

跳钟馗: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据悉,跳钟馗,源自北宋,是古徽州遗存下来的一种传统民俗表演,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种内容,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的刚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在民间,“钟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征,端午跳钟馗,寓意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寿年丰。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 [106] 

斗草

斗草是一种由采草药衍生而成的民间游戏,於端午日外出,找些奇花异草互相比赛,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起源无考,普遍认为与中医药学的产生有关。汉以前不见斗草之戏(《历代社会通俗事物考·尚秉和》)。斗草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趣;儿童则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再换一叶相斗。 [107]  据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

打马球

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中国北方民族没有端午龙舟竞渡的习俗,但会在端午这天射柳和打马球,这很明显是来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竞技遗俗。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108-109] 

特色饮食

粽籺

   

粽籺:端午节食粽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的形状很多,品种各异,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由于中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110] 

   

雄黄酒

   雄黄酒: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雄黄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五黄

   

五黄: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是指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雄黄酒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的黄酒代替雄黄酒)。也有其它说法,咸鸭蛋可以用黄豆替代。农历五月,江南人称五黄月。

   

打糕

   打糕:端午节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隆重的节日。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捶打制而成的米糕。这种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节日的气氛。 [111]     

煎堆

   煎堆: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煎成。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111]     

各国端午节美食 

韩国:艾草糕+樱桃茶+醍醐汤

在韩国,端午节用于祭祀祖先、祈求丰年、保佑身体平安。端午节期间韩国人多喜食艾草饼与艾草糕、品樱桃茶、喝醍醐汤。 [112] 

日本:粽子/槲叶糕+菖蒲酒

粽子在日本古代称为“茅卷”,呈圆锥形。最初是将粳米蒸熟捣碎成年糕状后用茅叶包裹,再如水煮熟。后来改用菖蒲叶、竹叶、芦苇叶等包裹,制作方法也逐渐多样化。 [113] 

新加坡:娘惹粽

每年端午节,新加坡人也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其中娘惹粽是新加坡特有的端午美食。独特香料“芫荽粉”配上酱油,精心腌制上等瘦肉,再配以香甜爽口的冬瓜条混炒,最后裹入透白晶莹的糯米之中。

越南:黄姜糯米饭+方形粽子

端午节时,越南人会准备黄姜糯米饭,来感谢祖先的恩惠给子孙后代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并祈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此外,越南人认为黄姜饭里的黄姜有避瘟疫、解毒和防疮等功效。 [

  《春》:莺歌戏柳碧天晴 望日明

  莺歌戏柳碧天晴,柳碧天晴望日明。明日望晴天碧柳,晴天碧柳戏歌莺。

  《夏》:香荷翠叶滚珠凉 柳影长

  香荷翠叶滚珠凉,叶滚珠凉柳影长。长影柳凉珠滚叶,凉珠滚叶翠荷香。

  《秋》: 秋凋叶瘦菊黄洲 冷水流

  秋凋叶瘦菊黄洲,瘦菊黄洲冷水流。流水冷洲黄菊瘦,洲黄菊瘦叶凋秋。

  《冬》: 红梅傲雪逗寒风 喜酷冬

  红梅傲雪逗寒风,雪逗寒风喜酷冬。冬酷喜风寒逗雪,风寒逗雪傲梅红。

  附吴绛雪原玉:

  《春》: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炭炙寒风御隆冬。冬隆御风寒炙炭,风寒炙炭透炉红。

  连理回文诗春、夏、秋、冬各一首,但十字,成四韵。回文诗顺读连下四字,逆读连上四字,故成四韵。其春诗是世庙(嘉靖皇帝)首倡,御制盖是宫体,而夏秋冬则严(嵩)、夏(言)、李(春芳)三相依次应制者也。春诗曰:莺啼岸柳弄春晴,晓日明。夏诗曰: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诗曰: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冬诗曰:红炉透炭炙寒冬,遇雪风。”c6c永康新闻网

  依此读法即得春夏秋冬四季连理回文诗各一首。承上所示,并将作者姓名分标其诗之题目下,云:c6c永康新闻网

  c6c永康新闻网

  春诗 嘉靖皇帝朱厚熜c6c永康新闻网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日明。c6c永康新闻网

  明日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c6c永康新闻网

  c6c永康新闻网

  夏诗 少师严嵩c6c永康新闻网

  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c6c永康新闻网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c6c永康新闻网

  c6c永康新闻网

  秋诗 少师夏言c6c永康新闻网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浅水流。c6c永康新闻网

  流水浅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c6c永康新闻网

  c6c永康新闻网

  冬诗 少师李春芳c6c永康新闻网

  红炉兽炭积寒冬,炭积寒冬遇雪风。c6c永康新闻网

  风雪遇冬寒积炭,冬寒积炭兽炉红。c6c永康新闻网

  c6c永康新闻网

  最早记载此四季连理回文诗和君臣四人故事的就是这部《长安客话》,它成书于万历年间,此时去嘉靖未远,而蒋一葵又久居京城,资料来源比较可信。且君臣唱和,自是朝廷风雅之事,转眼传为美谈,而原诗便辗转抄录,不胫而走。此事全过程都发生在明嘉靖朝,这与相距百余年清康熙初年的吴绛雪何涉?此乃悖论,不合情理,这是一。c6c永康新闻网

  四季连理回文诗与坊本相较,文字除少数异文外,则几乎完全相同。异文是万历本“晓日”,坊本作“夜月”;万历本“兽”,坊本作“透”;万历本“积”,坊本作“炙”;万历本“遇”,坊本作“御”。其余文字音韵、格律皆完全相同。这是什么原因致此呢?不问可知,是出于同一祖本之故。祖本不是别的,就是《长安客话》,除了它,至今尚未发现同记此事的某种古籍,也许这就是唯一的一种,这是二。c6c永康新闻网

  记载这条资料的作者蒋一葵,字仲舒,号石原,明万历年间常州(今属江苏)人。官京师西城指挥使。著有《长安客话》、《尧山堂外纪》(现存世有明万历刻本,藏美国国会图书馆)、《尧山堂偶隽》、《唐诗偶语》(有碧琳琅馆丛书本)等多种。时人说他写作态度严谨,笔不妄下,他的著作可以“资文而襄治”。这可说是当代人记前朝事,应是绝对可信的,这是三。c6c永康新闻网

  四季连理回文诗这四位作者,都是历史上显赫的人物。春诗作者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时即聪颖过人,“万机之暇,喜为诗文。尝改大学士杨一清诗句:‘爱看冰轮清似镜’,帝改为‘爱看金莲明似月’,一清疏谢。”(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夏诗作者严嵩,字惟中,分宜(今属江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为历史上有名的奸相。所著《钤山堂集》“清丽婉弱,有风人之致。”(引书同上)秋诗作者夏言,贵溪(今属江西)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少师赋才敏捷,奏对应制,倚待立办。诗余小令,草稿未削,已流布都下,互相传唱。”(引书同上)冬诗作者李春芳,字子实,扬州兴化(今属江苏)人,生卒年无考。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第一。历官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学士,参与机务,居官持平谨慎,因善撰青词,为帝所激赏。隆庆初为首辅,称帝意,卒赠太师。上述这四个人的身份地位,总之,无论哪一方面都与四季连理回文诗内容相表里。而蒋一葵的记载眉目又清楚,绝不是空穴来风,何况他们一个是皇帝,三个是丞相,作者怎敢信口雌黄,自干罪戾?这是四。c6c永康新闻网

  最后还须以吴绛雪诗集作证。吴绛雪诗集现存最早的当是清道光壬寅年(1842)吴廷康序刻本。在此之前,有东阳王崇炳抄本(原为武义李氏藏书),即吴氏之祖本,现已佚失。另有民国初年永康石印本,然书名已改为《永康徐烈妇诗钞》。我曾持此两本对校,发现道光本有而石印本所无的即有题为《李蒙泉世兄从京师寄馆阁诗并惠回回锦玉如意》七律一首。两本文字互有异文,当以道光本为佳。因石印本后出,故新增有潘树棠《吴绛雪别传》和俞樾《吴绛雪年谱》以及若干名家题诗题辞,都是比较有文献价值的。然而纵观全集,根本没有发现这所谓吴绛雪的四季连理回文诗。她写的回文诗,是有,但不是它,而是收入卷末的《同心栀子图》,这才是吴绛雪竭一人之聪明才智独立创作完成的天才杰构。康熙壬子年(1672)吴绛雪在写给其妹素闻的信说:“惠贶频承,惭乏桃李,谨具玉镯二、香囊三、古镜一、镜箔一,箔上回文,乃鄙人所意为者。托六出之奇葩,表寸心之萦结。传苏家之锦字,稍约其文;视侯氏之龟纹,较畅其旨。命之曰:同心栀子图。”它体式宏伟,旨趣深沉,匠心独具,任人解读。可见此图的创作难度和所达到的水平,皆远在四季连理回文诗之上。自东晋苏蕙璇玑图后的一千六七百年间,仅吴绛雪一人而已。因此,即使吴绛雪不曾作过四季连理回文诗,也丝毫无损于一个天才女诗人的光辉,她在极其短暂的年华里,曾以自己清新俊逸的诗篇(有《六宜楼诗存》和《绿华草》两诗集传世),终于铸就了她作为才华横溢的女诗人的形象,长留在浙东这块古老土地的历史星空之上。c6c永康新闻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