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胃管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古籍中的胃管简介,第1张

中脘的别名·胃管胃管为经穴别名,即胃脘,是中脘的别名。见《备急千金要方》、《脉经》。《备急千金要方》载:“积聚坚大如盘,冷胀,灸胃管二百壮,三报之,穴在巨阙下二寸。”《圣济总录》:“胃脘穴,主中恶,《针灸甲乙经》云:一名太仓。在上脘下一寸。”“脘”,《脉经》作“管”;《经穴汇解》作“腕”。中脘为经穴名(ZhōngwǎnCV12,RN12)。出《脉经》。《脉经》名中管。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脉经》)、胃募(《千金翼方》)。属任脉。中脘是胃的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任脉的交会穴。中即中间,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之中部,故名中脘。中脘穴主要用于脾胃疾患等:如腹痛,腹胀,胃脘痛,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急性肠梗阻,消化不良,肠鸣,泄泻,痢疾,便秘,失眠,精神病,高血压,黄疸,疳积,虚劳吐血,胃痛,呕吐,吞酸,呃逆,癫狂,纳呆,反胃,食不化,霍乱,吐血,便血,肠痈,脏躁,惊悸,怔忡,癫痫,产后血晕,阴挺,哮喘,痰多,中风,尸厥,急惊风,真心痛,鼓胀,虚劳,痿证,荨麻疹,奔豚,头痛,中暑,疳疾,水肿,胁下坚痛,喘息不止,胃炎,胃溃疡,子宫脱垂,食物中毒等。中脘穴的别名上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胃脘(《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太仓(《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大仓(《西方子明堂灸经》)胃管(《脉经》)中管(《备急千金要方》《脉经》)胃募(《千金翼方》)出处《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纪者,胃脘也,下纪者,关元也。《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难经·四十五难》: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针灸甲乙经》:中脘,在上脘下一寸

详见百科词条:胃管 [ 最后修订于2017/2/20 10:52:58 共705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刘寄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性味偏苦温,主要功效是止血破血,所以刘寄奴有很好的活血化瘀的作用,中药用于治疗各种外伤出血、跌打损伤,还用于治疗各种口腔炎症等等。那么,刘寄奴入药有什么作用?刘寄奴有哪些药用功效?

刘寄奴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ArtemisiaanomalaSMoore的全草。主产于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地。均为野生。8—9月开花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泥土,晒干,切段入药。

药性苦,温。归心、肝、脾经。

功效散瘀止痛,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

应用

1跌打损伤,肿痛出血。本品温散善走,能活血散瘀,止痛止血而疗伤。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可单用研末以酒调服;亦可配伍骨碎补、延胡索等,如流伤饮(《伤科秘方》);治创伤出血,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或配茜草、五倍子等,如止血黑绒絮(《伤科补要》)。

2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本品辛散苦泄,善于行散,能破血通经,散瘀止痛。治血瘀经闭,可配桃仁、当归、川芎等;治产后瘀滞腹痛,配甘草等份为末,水、酒调服

3食积腹痛、赤白痢疾。本品气味芳香,既能醒脾开胃,又能消食化积,适用于食积不化,腹痛泻痢,可单用煎服,亦可配伍山楂、麦芽、鸡内金、白术等。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亦可鲜品捣烂外敷。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破血下胀。多服令人下痢。”

2《日华子本草》:“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徵结,止霍乱水泻。”

3《本草经疏》:“刘寄奴,苦能降下,辛温通行,血得热则行,故能主破血下胀。昔人谓为金疮要药,又治产后余疾,下血止痛者,正以其行血寻迅速故也。”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香豆精,异泽兰黄素,西米杜鹃醇,脱肠草素,奇蒿黄酮,奇蒿内酯醇等。

2药理作用:有加速血液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促进血凝作用;煎液能增加豚鼠灌脉流量,对小鼠缺氧模型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水煎液对宋内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3临床研究:用单味刘寄奴干品50—100g,(鲜品加倍),水煎服,儿童减量。治疗轻、中、重型中暑16例,均愈(江西中医药,1982,(3):23)。用刘寄奴水煎二次,加入淀粉制成片剂,每片含生药1g。成年人每次6片,每日4次,5天为1疗程。治疗34例菌痢,全部痊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21)。此外,刘寄奴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痔疮、急性传染性肝炎、前列腺肥大等有一定疗效。

功效与作用

北刘寄奴的功效:有破血痛经,敛疮消肿等功效,具有治疗经闭经瘕、产后血瘀以及跌打损伤等情况。外伤出血以及局部的肿胀也可使用北刘寄奴,有消炎止痛和防止感染等功效。除此之外,北刘寄奴还有降低转氨酶、治疗病毒性肝炎等功效。

北刘寄奴的作用:

1、对肝脏作用:北刘寄奴对大鼠的高血清谷丙转氨酶的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于麻醉犬以及大鼠也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北刘寄奴中的总生物碱以及总黄酮都能够防止肝损伤导致的大鼠高SGPT。

2、抗菌作用:SGPT对于宋内痢疾杆菌以及志贺痢疾杆菌都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对于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治疗精神性疾病:如同很多的中草药的作用一样,刘寄奴的功效与作用包括治疗精神性的疾病,它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在很多的精神药物当中都是有刘寄奴的成分。

治疗女性疾病:除了可以治疗精神性疾病,还可以治疗女性的疾病。例如痛经、闭经、产后腹痛或者是女性私处问题,在治疗这些方面,刘寄奴都是一味很好的治疗药材。

治疗食欲不振:刘寄奴的功效与作用还包括提高人的食欲,以及对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增强人体的机能的作用。

但是,每一个食物都是会有反面的。上面讲了那么多的刘寄奴的功效与作用,下面讲一下刘寄奴的禁忌,那就是不可以多服,多服会产生恶心呕吐现象。还有就是体质虚弱的人不要服用,否则会拉肚子。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牡荆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牡荆子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状 28 牡荆子的药理作用 29 性味 210 归经 211 功能主治 212 牡荆子的用法用量 213 注意 214 附方 215 牡荆子的临床应用 216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牡荆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牡荆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牡荆子 1 拼音

mǔ jīng zǐ

2 《辞典》:牡荆子

21 出处

陶弘景

22 拼音名

Mǔ Jīnɡ Zǐ

23 牡荆子的别名

小荆实(《本经》),牡荆实(《本草经集注》),梦子(《石药尔雅》),荆条果(《药材学》)。

24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牡荆的果实。8~9月间,当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后,飏去灰屑杂质,藏干燥处。

25 原形态

牡荆(《广志》),又名:楚(《诗经》),荆(《广雅》),铺香、午时草、土柴胡、蚊子柴、山京木、土常山、奶疸、野牛膝、布惊草、蚊香草。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至5米,多分枝,有香味。新枝四方形,密被细毛。叶对生,间有三叶轮生;掌状5出复叶,枝端的间有3出复叶;中间3小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2~3厘米,基部楔形,先端长尖,边具粗锯齿;两面绿色,并有细微油点,两面沿叶脉有短细毛,嫩叶背面毛较密;两侧小叶卵形,长为中间小叶的1/4~2/4;总叶柄长3~6厘米,密被**细毛。圆锥状花序顶生或侧生,长至30厘米,密被粉状细毛;小苞细小,线形,有毛,着生于花梗基部;花萼钟状,上端5裂;花冠淡紫色,长约6毫米或稍长,外面细毛密生,上端裂成2唇,上唇2裂,下唇3裂;雄蕊4,2强,伸出花管;子房球形,柱头2裂。浆果黑色,宿萼包蔽过半。花期7~8月。

26 生境分布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西、贵州等地。产于江苏、广西、浙江、湖南等地。

27 性状

干燥的果实梨形或卵形,长3~4毫米,直径约2~3毫米,棕色,基部呈短尖状,顶端截形,有花柱脱落的凹痕。表面光滑,或有不明显的纵纹。多被有宿萼,萼筒顶端5齿裂,外面有5条明显的肋纹,并密枝灰白色短绒毛。果壳坚硬,内有黄白色种子数枚。气微弱,味淡。

28 药理作用

25%煎液在体外有抗金**葡萄球菌的作用,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抑制较弱。

29 性味

辛微苦,温,

①《别录》:"味苦,温,"

②《纲目》:"辛,温。"

210 归经

《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厥阴经。"

211 功能主治

祛风化痰,下气,止痛。治咳嗽哮喘,中暑发痧,胃庙,疝气,妇女白带。

①《别录》:"除骨间寒热,通利胃气,止咳逆下气。"

②朱震亨:"炒焦为末饮服,治心痛及妇人白带。"

③《国药提要》:"治腓肠肌之痉挛及下肢之浮肿。"

④《广西中药志》:"治哮。"

212 牡荆子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研末或浸酒。

213 注意

《本草经集注》:"防己为之使。畏石膏。"

214 附方

①治寒咳、哮咳:牡荆子四两。炒黄研末,每次二至三钱,每日三次,开水送服。(《江西草药》)

②治中暑发痧:干牡荆果实五钱。水浓煎,或研末为丸,每次一钱,开水送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小肠疝气:牡荆子半斤(炒熟)。入酒一盏,煎一沸,热服。(《纲目》)

④治湿痰白蚀:牡荆子炒为末,每酒服三钱。(《濒湖集简方》)

⑤治停乳奶胀:牡荆子四钱。研末,温开水加酒少许调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耳聋:牡荆子浸酒饮。(《纲目》)

215 牡荆子的临床应用

治疗小儿咳喘:观察小儿迁延性气管炎所致的咳喘22例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36例,结果在3~4天内分别有18例和23例咳喘消失,3例和7例咳喘明显减轻,其余无效。其中有合并症的11例,治后9例痊愈,2例无效。对再发病例应用仍然有效,但对急性期效果较差。认为牡荆子有化痰止喘作用,能促进呼吸道炎症分泌物的吸收,但抗菌力不强。对下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所引起的咳嗽,可以减轻症状。治疗中部分患儿服药后略有出汗,余无副作用。用法:牡荆(叶、籽)15两,加水煎成100毫升,加糖,日服3次,每次10毫升。对有并发症的,结合辨证加用其它中药。

216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牡荆子的方剂 牡荆子丸

惠》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二十八:方名:牡荆子丸组成:牡荆子2两,防风3两(去芦头),皂荚10挺(去

牡荆汤

拼音:mǔjīngtāng处方:牡荆子白术各15克芒消75克(研,后下)制法:上三味,牡荆子白术

垂命茯苓丸

泽泻2两,牡蒙2两,桂心2两,牡蛎2两(熬),牡荆子2两,薯蓣2两,杜仲2两,天雄2两(炮),人参

大八风散

半两,细辛半两,天雄半两,萆薢半两,苁蓉半两,牡荆子半两,薯蓣半两,菊花半两,萎蕤半两,山茱萸半两

牡荆片

ian标准编号WS3B193995本品为牡荆子制成的浸膏片。制法取牡荆子2600g,粉碎成粗

更多用到中药牡荆子的方剂

用到中药牡荆子的中成药 牡荆片

ian标准编号WS3B193995本品为牡荆子制成的浸膏片。制法取牡荆子2600g,粉碎成粗

漳州神曲

)5g藕片20g乌药10g紫苏子5g香茅20g牡荆子300g夏枯草5g白茶60g苍耳30g墨旱莲3

源吉林甘和茶

苏梗193g龙胆48g旋覆花145g甘草241g牡荆叶(嫩叶)2760g千里光(嫩叶)2422g玉叶

柏子仁丸

庵(艸闾)子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末)1两,牡荆子半两,青葙子半两,五味子半两,蛇床子半两,桂(

安喘片

方:野马追6250g天仙子156g蝉脱1250g牡荆油5g盐酸克仑特罗12g马来酸氯苯那敏08g制

更多用到中药牡荆子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牡荆子 《新修本草》:[卷第十二]蔓荆实

脂致,长须发。小恶乌头、石膏。小荆即应是牡荆,牡荆子大于蔓荆子而反呼为小荆,恐或以树形为言。复不知

《证类本草》:[卷第十二]蔓荆实

。(恶乌头、石膏。)陶隐居云∶小荆即应是牡荆。牡荆子大于蔓荆子,而反呼为小荆,恐或以树形为言,复不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牡荆

)、弘景曰∶既是牡荆,不应有子。小荆应是牡荆。牡荆子大于蔓荆子,而反呼小荆,恐以树形为言。不知蔓荆

《普济方》:[卷二十八肺脏门]肺脏风毒生疮(附论)

绞取汁涎作膏。临卧浆水洗面牡荆子丸(出圣惠方)治肺脏风毒。皮肤生疮疥。牡荆子(三分)防风(三两去芦头

《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一]治头疮白秃诸方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中暑 31 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中暑 311 中暑的病因 312 中暑的症状 313 中暑的治疗 32 暑风·中暑 33 阴暑·中暑 34 暑日受寒,腹痛吐泻者·中暑 4 西医·中暑 41 中暑的机理 42 中暑的分类 421 先兆中暑 422 轻度中暑 423 重症中暑 4231 热射病 4232 热痉挛 4233 热衰竭 43 中暑的治疗 431 一般处理 432 重症中暑的处理 4321 物理降温 4322 药物降温 4323 对症处理 44 预防中暑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中暑的穴位 2 治疗中暑的方剂 3 治疗中暑的中成药 4 中暑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中暑 1 拼音

zhōng shǔ

2 英文参考

heat stroke and sunstrok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ummerheat strok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suffer sunstroke [朗道汉英字典]

heatstroke [朗道汉英字典]

insolation [朗道汉英字典]

siriasis [朗道汉英字典]

heat apoplexyheatstrokeinsolat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heat stroke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3 中医·中暑

中暑:1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2暑风;3阴暑;4暑日受寒,腹痛吐泻者。

31 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中暑

中暑(heat stroke and sunstroke[1]、summerheat stroke[2])为病名[3]。

《中医药学名词》(2004):中暑是指感受暑邪引起的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

《中医药学名词》(2010):中暑又称暑中,是指感受暑邪,以高热,汗出或肤燥无汗,烦躁,口渴,神昏抽搐,或呕恶,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危急重病[2]。

中暑又名中暍、中热[3]、发痧[4]。现又称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4]。中医认为感受暑邪而发生的一种急性病证[3]。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311 中暑的病因

中暑多由长时间处于烈日下或高温、热幅射环境中所致[4]。

312 中暑的症状

临床上有轻重之分[4]。症见突然闷倒,昏不知人,或身热烦躁,气喘不语,牙关微紧,或口开齿燥,大汗或无汗,脉虚数,甚者昏迷不醒,四肢抽搐[3]。

313 中暑的治疗

轻者仅见头晕倦怠、胸闷烦渴、身热少汗、恶心等症;重者还可出现肢冷汗多、心慌气促,高热昏迷、抽搐等症[4]。治当移患者至凉爽通风处,法当清暑、解热、开窍,先用辟瘟丹、消暑丸灌服,后用益元散、白虎汤、清营汤等[3]。并可配用针刺、刮痧、冰水擦浴等法[3]。

元气不足者,当调补元气为主,少佐解暑[3]。

首先急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并给予饮服清凉盐水,再行治疗[4]。

①体针:轻症取大椎、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为主[4]。头痛加头维;呕吐加中脘[4]。重症取百会、人中、曲池、委中、十宣等穴为主[4]。抽搐加阳陵泉、太冲;肢冷脉微者大炷灸神阙、关元;病情危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4]。

②刮痧法:适用于中暑轻症[4]。用光滑的陶瓷汤匙蘸水轻刮背脊两侧、颈、胸、肩臂及肘窝、胭窝等处,刮至皮肤紫红为止[4]。

32 暑风·中暑

中暑为病名[3]。指暑风[3]。《医碥》卷一:“中暑,或名暑风,以与中风相似也。”

33 阴暑·中暑

中暑为病名[3]。指阴暑[3]。《时病论·中暑》:“洁古曰:静而得之为中暑。东垣曰:避暑乘凉得之者,名曰中暑。其实二说皆是阴暑之证……。”

34 暑日受寒,腹痛吐泻者·中暑

中暑为病名[3]。指暑日受寒,腹痛吐泻者[3]。《六因条辨》上卷:“暑热相逼,好食生冷,不禁房欲,遂至肾阳内歉,腠理不密,寒凉暑湿,乘虚直入,顷刻胸腹闷痛,肢逆汗冷,吐泻交作。此无论动静,而即为中暑也。”

4 西医·中暑

中暑(heat stroke)常发生在高温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5]。以高热、皮肤干燥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5]。

41 中暑的机理

中暑是高温环境下,人体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正常人的体温由大脑皮层、间脑、延髓及视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管理。人体产生的热通过传导、辐射、对流和蒸发而散失,从而维持适当的体温。当外界温度过高,长时间日晒、湿热或空气不流通的高温环境等阻碍了散热时,就会发生中暑。

42 中暑的分类

中暑按轻重分为:

421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5]。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5]。

这时只要改善环境,充分休息,症状很快会改善。

422 轻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症状外,体温升高可达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大汗、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表现[5]。可有呼吸及循环衰竭早期症状。

如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理,常常于数小时内恢复[5]。

423 重症中暑

除上述症状,体温可高达40℃,并有昏迷、痉挛及呼吸、循环衰竭,还可以出现热痉挛,导致低血钠、低血氯、低血钙及维生素缺乏。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5]。

4231 热射病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常为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数小时者或老年、体弱、慢性病患者在连续数天高温后发生。典型表现为高热(>41℃)、无汗和意识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是:脑、肝、肾和心脏。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升高,生化及肝肾功能检查异常,心电图可有心律失常和心肌损害的表现。[5]

4232 热痉挛

热痉挛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中强体力劳动后。表现为四肢阵发性的强直性痉挛,最多见于下肢双侧腓肠肌,常伴有肌肉疼痛、腹绞痛。实验室检查有血钠和氯化物降低。[5]

4233 热衰竭

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慢性疾病患者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气候及环境者。患者可有多汗、疲乏、无力、头痛、头晕、脉搏细弱、血压偏低。[5]

43 中暑的治疗 431 一般处理

中暑患者应立即撤离高温环境,移到通风、阴凉、干燥处安静休息,补充水、盐,有循环衰竭时可酌情给盐水静脉滴注[5]。可口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丸。

432 重症中暑的处理

对重症中暑病人应采取以下措施:

4321 物理降温

尽快冷却体温,降至38℃以下,可进行冷水浴。也可用冰盐水 [5]。

可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安放冰袋,并用50%酒精擦浴。

4322 药物降温

氯丙嗪25~50mg加入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2小时[5]。

氯丙嗪、非那根各25毫克,加生理盐水500毫升,静脉滴注。1~2小时滴完,3小时后可重复使用。如效果不好,可加用10毫克地塞米松。

4323 对症处理

(1)镇静:可用地西泮10mg肌内注射[5]。

(2)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者,可使用甘露醇脱水,1~2g/kg,30~60分钟输入[5]。

(3)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其他支持治疗[5]。每日入水量需达3000毫升。

(4)有循环衰竭时,应早期加用毛地黄药物。

44 预防中暑

重要的是加强宣传,大力提倡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避免发生中暑。

5

刮痧

  刮痧(Skin scraping) ,是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胀玉衡》一书,完整地记录了各类痧症百余种。近代著名中医外治家吴尚先对刮痧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现代科学证明,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

  刮痧的来历与道理:“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刮痧疗法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适应病种非常广泛的自然疗法。早在明代医学家张凤逵的《伤暑全书》中,对于痧症这个病的病因、病机、症状都有具体的描述。他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的话,就可以阻塞人体的脉络,阻塞气血,使气血流通不畅;毒邪由口鼻吸入的时候,就阻塞络脉,使络脉的气血不通。这些毒邪越深,郁积的越厉害,那么它就越剧烈,象发急如燎原之势,对于这种情况,就必须采取急救的措施,也就是必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运用刮痧疗法,将刮痧器皿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治,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象米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孔张开,痧毒(也就是病毒)随即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刮痧原理: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的作用刮痧施术于皮部对机体的作用大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预防保健作用,二是治疗作用。

  一、预防保健作用

  刮痧疗法的预防保健作用又包括健康保健预防与疾病防变两类。刮痧疗法作用部位是体表皮肤,皮肤是机体暴露于外的最表浅部分,直接接触外界,且对外界气候等变化起适应与防卫作用。皮肤所以具有这些功能,主要依靠机体内卫气的作用。卫气出于上焦,由肺气推送,先循行于皮肤之中,卫气调和,则‘‘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灵枢·本脏》)。健康人常做刮痧(如取背俞穴、足三里穴等)可增强卫气,卫气强则护表能力强,外邪不易侵表,机体自可安康。若外邪侵表,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表证,及时刮痧(如取肺俞、中府等)可将表邪及时祛除,以免表邪不祛,蔓延进入五脏六腑而生大病。

  二、治疗作用

  刮痧疗法的治病作用可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活血祛瘀

  刮痧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以促进刮拭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流量,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二)调整阴阳

  刮痧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如肠蠕动亢进者,在腹部和背部等处使用刮痧手法可使亢进者受到抑制而恢复正常。反之,肠蠕动功能减退者,则可促进其蠕动恢复正常。这说明刮痧可以改善和调整脏腑功能,使脏腑阴阳得到平衡。

  (三)舒筋通络

  肌肉附着点和筋膜、韧带、关节囊等受损伤的软组织,可发出疼痛信号,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使有关组织处于警觉状态,肌肉的收缩、紧张直到痉挛便是这一警觉状态的反映,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肢体活动,从而减轻疼痛,这是人体自然的保护反应。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是治疗不彻底,损伤组织可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纤维化或疤痕化,以致不断地发出有害的冲动,加重疼痛、压痛和肌肉收缩紧张,继而又可在周围组织引起继发性疼痛病灶,形成新陈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不通则痛”的病理变化。

  临床经验得知,凡有疼痛则肌肉必紧张;凡有肌紧张又势必疼痛。它们常互为因果关系,刮痧治疗中我们看到,消除了疼痛病灶,肌紧张也就消除;如果使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则疼痛和压迫症状也可以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有利于病灶修复。

  刮痧是消除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主要机理有:

  一是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二是在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直接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

  三是紧张或痉经脉与十二皮部的关系:“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十二经循行分布为依据的,即十二经脉都各有分支之络,这些络脉浮行于体表,有各自的分布区域,因为经脉有十二,所以皮部也分为十二,手足六经相合则称为六经皮部。

  经脉的分支为络脉,皮部又可说是络脉的分区,故《素问·皮部论》又说:“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部之经络的关系对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意义。《素问·皮部论》:“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舍于府藏也。 ”指出病邪由外入内,经皮呻络呻经呻腑挛的肌肉通过用刮痧板为工具配用多种手法作用下得以舒展,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四)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各脏器的固有频率及生物电等),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就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

  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这是刮痧治病和保健的依据之一。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内关穴,输入调整信息,可调整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延长左心室射血时间,使心绞痛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改善冠心病心电图的s—T段和T波,增加冠脉流量和血氧供给等。如用刮法、点法、按法刺激足三里穴,输入调整信息,可对垂体、肾上腺髓质功能有良性调节作用,提高免疫能力和调整肠运动等作用。

  (五)排除毒素

  刮痧过程(用刮法使皮肤出痧)可使局部组织形成高度充血,血管神经受到刺激使血管扩张,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及搬运力量加强,使体内废物、毒素加速排除,组织细胞得到营养,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增加了全身抵抗力,可以减轻病势,促进康复。

  (六)行气活血

  气血(通过经络系统)的传输对人体起着濡养、温煦等作用。刮痧作用于肌表,使经络通畅,气血通达,则瘀血化散,凝滞固塞得以崩解消除,全身气血通达无碍,局部疼痛得以减轻或消失。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另外刮痧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强局部血液供应而改善全身血液循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瘀血斑的现象,此等血凝块(出痧)不久即能溃散,而起自体溶血作用,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能加强局部的新陈代谢,有消炎的作用。

  自家溶血是一个延缓的良性弱刺激过程,其不但可以刺激免疫机能,使其得到调整,还可以通过向心性神经作用于大脑皮质,继续起到调节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和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痧症中医的“痧症”是以症状而起的名字,是指刮痧后痧痕明显的病症。刮痧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出血点),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特征之一。

  痧症多胀。所谓胀,就是痧症多有头昏脑胀,胸部闷胀,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明、清时代,我国有位对痧症有研究的医生叫郭志邃的,曾写过《痧胀玉衡》,就是一本介绍痧症的专门书籍。

  “痧”的概念

  又叫做“瘴气”等。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从广义来讲,一方面是指“痧”疹征象,即痧象;另一方面是指痧疹的形态外貌,即皮肤小现红点如粟,它以指循皮肤,稍有阻碍的疹点。清代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说:“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如。”它是许多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巾,反映在体表皮肤的—种共性表现。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病,许多疾病都可以出现痧象,痧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证候,统称之为“痧证”,故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痧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什么病?目前尚难确定。痧证所包括的范围很广,现存中医古籍中,有关痧证的记载涉及到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痧惊合壁》—书就介结了40多种痧证,连附属的共计100多种。根据其所描述的症状分析:“角弓反张痧”类似现代医学的破伤风;“坠肠痧”类似腹股沟斜疝;“产后痧”似指产后发热;“膨胀痧”类似腹水;“盘肠痧”类似肠梗阻;“头疯痧”类似偏头痛;“缩脚痈痧”类似急性阑尾炎等。此外民问还有所谓寒痧、热痧、暑痧、风痧、暗痧、闷痧、白毛痧、冲脑痧、吊脚痧、青筋痧等,名目繁多。

  从狭义来讲,痧证是特指一种疾病。古人认为,痧证主要是内风、湿、火之气相搏而为病。天有八风之邪,地有湿热之气,人有饥饱劳逸。夏秋之际,风、湿、热三气盛,人若劳逸失度,则外邪侵袭肌肤,阳气不得宣通透泄,而常发痧证。—年四季都布发生痧症的可能,但以夏秋季为多见。痧证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痧点,二是酸胀感。根据病情轻重,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一般表现与急重表现:1)一般表现:多表现为头昏脑胀,心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意无力.胸腹灼热。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邪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为蓄为淤;遇食积痰火,结聚而不散.则皖腹痞满。甚则恶心、呕吐。2)急重表现:起即

  心胸憋闷烦躁,胸腔大痛,或吐或泻,或欲吐不吐、欲泻不泻,甚则卒然眩晕昏例,面唇青白,口噤不语,昏厥如尸,手足厥冷,或头额冷汗如珠,或全身无汗,青筋外露,针放无血,痧点时现时隐,唇舌青黑,均为病情危重的表现。

  现代医学认为,痧是皮肤或皮下毛细血管破裂,是一种自然溶血现象,易出现在经络不通畅,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它不同于外伤淤血、肿胀。相反,刮痧可使经络通畅,淤血肿胀吸收加快,疼痛减轻或消失,所以刮痧可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工具、体位: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

  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肩周炎、腰肌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刮痧禁忌证: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白血病,血小板少慎刮。

  3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

  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

  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

  刮痧手法详述:古钱币是刮痧疗法使用的最常用的工具。目前已经发展到专业工具:刮痧板。

  刮痧手法有十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90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

  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肤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着经络适当刮一刮对身体还是比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应用于疏通经络方面。常见有些患有肩周炎的50岁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疗法疗效比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

  刮痧疗法对皮肤有一定的损伤,所以一次刮完后要等过一段时间,一般为五至七天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刮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调整阴阳、舒筋通络,排除毒素等作用,操作方便,疗效显著,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

  (1)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

  (2)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

  (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

  在刮痧的过程中和刮痧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刮痧治疗时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刮试部位。

  2.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

  3.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进行再次刮试出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间隔3-6天,以皮肤上痧退为标准。

  4.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并休息15-20分钟。

  “出痧”会损害皮肤吗?红红的皮肤何时能恢复正常?

  “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不管怎么红,都不必担心,因为这对皮肤是没有损害的。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 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迟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不仅不会损害皮肤,而且由于这种方法活血化瘀,加强了局部的血液循环,会使皮肤变得比原来还要健康、美丽。

  刮痧的工具有很多,使用哪一种最好呢?

  如同刮痧法一样,刮痧的用具也十分简单、方便,只要是边缘比较圆滑的东西,如梳子、溏瓷杯盖子等,都可以用来刮痧。当然,如果长期使用或作为治疗,还是用正规一些的刮痧板比较好。刮痧板选用天然水牛角为材料,对人体肌表无毒性刺激和化学不良反应。而且水牛角本身是一种中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和润养作用。

  另外,刮痧之前,为了防止划破皮肤,还要在皮肤表面涂一层润滑剂,香油、色拉油都可以用。当然,有条件的话,最好采用专门的“刮痧活血剂”。它是一种采用天然植物油加十余种天然中药,经传统与现代高科技结合的方法提炼加工而成的刮痧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开泄毛孔、疏通经络、排毒驱邪、消炎止痛等作用。

  刮痧治疗法的历史发展

  中国刮痧健康法是在传统刮痧疗法的基础上的继承发展,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刮痧工具外部构造、表面光洁度等方面更加适合人体各部位刮痧的需要,而且以水牛角为材料的刮痧板更加体现了绿色生态自然之法的特点,而且亦避免了金属类器械所造成的疼痛、易伤皮肤、产生静电等不良反应,亦避免了瓷器类、生物类器械易碎、不易携带等因素,还避免了现代化学用品如塑料制品给人体皮肤可能造成的危害。

  中国刮痧健康法不仅在刮痧工具上选择更为合理,而且更在刮痧手法上结合按摩、点穴、杵针等手法,使刮痧成为不直接用手的按摩、点穴疗法,不用针刺入肉的类杵针样的针灸疗法,不用拔罐器的拔罐疗法。

  由于以上特点,中国刮痧健康法的治疗范围得到的扩大,已能治疗内科、妇科、男科、儿科、外科、皮肤科、伤科、眼科等十一大类400种病症。在理论方面,中国刮痧健康法以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指导,比传统刮痧疗法的经验方法有系统地提高。

  刮痧疗法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由原采粗浅直观单一经验的治疗方法发展到今天有系统中医理论指导,有完整手法和改良工具,适应病种广泛既可保健又可治疗的一种绿色生态自然疗法。中国刮痧健康法以其易学、易会、简便易行、疗效明显的特点必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阳泽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功效与作用 13 主治病症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研究进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阳泽 1 拼音

yáng zé

2 英文参考

Qūchí LI11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阳泽为经穴别名[1][2]。出《千金翼方》。即曲池[1][2]。

穴位 曲池 汉语拼音 Quchi 罗马拼音 Chuchih 美国英译名 Bent Pond 各

号 中国 LI11 日本 11 法

国 莫兰特氏 GI11 富耶氏 GI11 德国 DI11 英国 Li11 美国 LI11

曲池为经穴名(Qūchí LI11)[3][4]。代号LI11[3]。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阳泽、鬼臣、鬼腿[3]。属手阳明大肠经[3][4]。曲池是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的合穴,五行属土[3][4]。曲即弯曲,池即池塘,指体表凹陷,屈肘取穴,在肘横纹桡侧端陷中,故名曲池[4]。主治热病,半身不遂,风疹,手臂肿痛无力,臂肘疼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瘰疬,伤寒,发热,流感,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胸中烦闷,咳嗽,气喘,肺炎,扁桃体,颈肿,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齿痛,目不明,目赤痛,腹痛,吐泻,泄泻,痢疾,便秘,肠痈,高血压,消渴,水肿,月经不调,丹毒,疮疡,疔疮,疥疮,湿疹,瘾疹,荨麻疹,麻疹,皮肤干燥,癫狂,瘛疭,善惊,中暑,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4 阳泽的别名

鬼臣(《备急千金要方》),阳泽(《千金翼方》),鬼腿[3]。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

6 特异性

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

7 穴名解

曲即弯曲,池即池塘,指体表凹陷,屈肘取穴,在肘横纹桡侧端陷中,故名曲池[4]。

《书·洪范》“木曰曲直。”曲有屈曲不直之义;《广韵》:“停水曰池。”穴在肘外侧,屈肘时当肱骨外侧与肘横纹桡侧端之中点陷凹中,屈肘穴处凹陷,其形如池,故名曲池[5]。

8 所属部位

肘[6]

9 定位

标准定位:位于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屈肘取穴[3][7]。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8]。

曲池在肘区,尺泽( LU5)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4]。

曲池位于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屈肘取穴[3]。

曲池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曲池穴的位置

曲池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曲池穴的位置(肌肉)

曲池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

屈肘成直角,当肘弯横纹尽头处。

在肘区,尺泽( LU5)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4]。

屈肘成直角,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9]。

11 穴位解剖

曲池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肱桡肌、肱肌。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分布著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皮肤由臂后神经分布。皮下筋膜内还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经过。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经前臂筋膜,深进桡侧腕长、短伸肌,由肱桡肌的后而进入该肌肉,穿过桡神经干可抵肱肌。以上诸肌除肱肌由肌皮神经支配外,其他肌肉则由桡神经深支支配。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伸肌和桡侧腕短伸肌→肱桡肌[4]。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长、短伸肌→肱桡肌→肘肌[7]。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前臂后皮神经分布;深层有桡神经千经过,并有桡神经肌支、肌皮神经肌支、桡侧副动脉(肱深动脉分支)和桡侧返动脉分布[7]。

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侧深层为桡神经;并有桡侧返动、静脉的分支通过[3]。

12 功效与作用

曲池有清热和营,降逆活络的作用。

曲池有清邪热、调气血、祛风湿、利关节的作用[4]。

阳明经多气多血,阳气隆盛,曲池穴为手阳明经合穴,行气活血、通调经络的作用较强,又本穴配五行属土,土乃火之子,泻之具有清热作用,所以本穴既可清本经之热,治疗头面五官病,清大肠腑热,治泄泻、痢疾、肠痈等,又可清全身之热而用于热病[9]。

阳明经多气多血,又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故曲池可调和气血、疏风解表,治疗风邪蕴于肌肤所引起的瘾疹等皮肤病[9]。

曲池有疏风解表、调和气血之功,治偏风、喉咽、肩臂肘腕等处之症,以经络之所过也[5]。

癫狂多由于心肝火盛,挟痰上攻所致,阳明经属燥金,金克木,曲池穴配五行属土,乃火之子,故调之可化痰浊之邪,泻之可去心肝之火,故有清心、抑肝、化痰的作用,可用于癫狂的治疗[9]。

曲池还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以治疗手臂肿痛、半身不遂等[9]。

13 主治病症

曲池穴主治热病,半身不遂,风疹,手臂肿痛无力,臂肘疼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瘰疬,伤寒,发热,流感,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胸中烦闷,咳嗽,气喘,肺炎,扁桃体,颈肿,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齿痛,目不明,目赤痛,腹痛,吐泻,泄泻,痢疾,便秘,肠痈,高血压,消渴,水肿,月经不调,丹毒,疮疡,疔疮,疥疮,湿疹,瘾疹,荨麻疹,麻疹,皮肤干燥,癫狂,瘛疭,善惊,中暑,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曲池穴主治热病、半身不遂、风疹、手臂肿痛无力、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腹痛吐泻、痢疾、高血压、瘰疬、癫狂[7]。

主治发热,咽喉肿痛,目赤,齿痛,臂肘疼痛,上肢不遂,腹痛,吐泻,痢疾,瘰疬,丹毒,疮疡,湿疹,荨麻疹;以及中暑,高血压,神经衰弱等[3]。

曲池主要用于外感、头面五官、胸腹及运动系疾患等:如伤寒、发热、头痛、眩晕、耳聋、目赤、咽喉肿痛、齿痛、胸中烦闷、咳嗽、气喘、腹痛吐泻、痢疾、便秘、肠痈、消渴、水肿、手臂肿痛及月经不调、丹毒、麻疹、瘰疬、癫狂等[4]。

现代又多用曲池治疗流感、肺炎、扁桃体、胸膜炎、肋间神经痛、高血压、贫血等[4]。

曲池主治发热,咽喉肿痛,目赤,齿痛,臂肘疼痛,上肢不遂,腹痛,吐泻,痢疾,瘰疬,丹毒,疮疡,湿疹,荨麻疹;以及中暑,高血压,神经衰弱等[3]。

曲池穴调和气血、通经活络的作用较强,以治疗经脉病、皮肤病效果最好[9]。主治头痛,眩晕,咽喉肿痛,齿痛,目不明,目赤痛,耳鸣,耳聋;腹痛,泄泻,痢疾,便秘,肠痈;瘾疹,荨麻疹,丹毒,疔疮,疥疮,皮肤干燥;癫狂,瘛疭,善惊;上肢不遂,手臂肿痛,肩背疼痛,瘰疬;发热,月经不调,感冒,消渴,水肿,疟疾,颈肿[9]。

曲池为强壮穴之一,每日如按压曲池1~2 min,使酸胀感向下扩散,有预防高血压的作用[9]。

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肘关节炎;

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性感冒,肺炎,扁桃体炎;

五官科系统疾病:咽喉炎,牙痛,麦粒肿,甲状腺肿大;

其它:乳腺炎,高血压,皮肤病,过敏性疾病。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1~15寸[3][7]。

一般直刺05~10寸[4],深刺可透少海,局部有酸胀感,或向上放散至肩部,或向下放散至手指[9]。

直刺08~12寸,深刺可透少海穴,局部酸胀或向上放散至肩部或向下放散至手指。

治肘部疼痛时,可用“合谷刺”、“齐刺”、三棱针点刺放血[9]。

注意:曲池穴禁用于脑血栓形成、伴有血压不稳定的患者。针刺时不可强 ,以防脑出血。[9]

142 灸法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可灸[4]。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3]。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5~20分钟。

注意:禁用直接灸[9]。

15 配伍

曲池穴配风池治外感[4]。

曲池配大椎、十宣治高热[4]。

曲池配肩髑、合谷治上关节疾患[4]。

曲池配足三里、人迎治高血压[4]。

曲池配支沟、足三里、三阴交,治月经不调[9]。

曲池配肩髃、合谷、手三里、中渚、阳谷,治上肢不遂[9]。

曲池配神门、鱼际,治呕血[9]。

曲池配少泽、合谷、太冲,治瘛疭、癫疾[9]。

曲池配血海、足三里,治皮肤病[9]。

曲池配人迎、内关、风池,治高血压[9]。

曲池配合谷、外关,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作用,主治感冒发热,咽喉炎,扁桃体炎,目赤。

曲池配合谷、血海、委中、膈俞,有散风清热,调和营卫作用,主治丹毒,荨麻疹。

曲池配内关、合谷、血海、阳陵泉、足三里、太冲、昆仑、太溪、阿是穴,有温阳散寒,活血止痛作用,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曲池配合谷、血海、三阴交,有扶正解毒作用,主治冬眠灵药物反应。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伤寒余热不尽,曲池主之。胸中满,耳前痛,齿痛,目赤痛,颈肿,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干热,曲池主之。肩、肘中痛,难屈伸,手不可举,腕重急,曲池主之。目不明,腕急,身热,惊狂,躄痿痹,瘛疭,曲池主之。癫疾吐舌,曲池主之。

《针灸大成》:主绕踝风,手臂红肿,肘中痛,偏风半身不遂,恶风邪气,泣出喜忘,风瘾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烦满,臂膊疼痛,筋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伸难,风痹,肘细无力,伤寒余热不尽,皮肤干燥,瘛疭癫疾,举体痛痒如虫啮,皮脱作疮,皮肤痂疥,妇人经脉不通。

《针经标幽赋》: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

《备急千金要方》:耳痛。举体痛痒如虫噬,痒而搔之,皮便脱落作疮,灸曲池二穴,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

《千金翼方》:瘾疹,灸曲池二穴,随年壮神良。

《医宗金鉴》:主治中风,手挛筋急,痹风疟疾,先寒后热等症。

17 研究进展

降血压作用:针刺曲池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脑血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降压机制与脑内阿片受体部分介导及降心率效应有关[9]。

降血糖作用:以曲池、三阴交、阳陵泉三穴为主穴,结合分型配穴治疗糖尿病,2个月为一疗程, 75%患者血糖有不同程度降低[9]。

对血液循环系统有明显影响:针刺曲池可增强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收缩力,使其心率减慢,对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有一定的治疗作用[9]。

对血氧饱和度有调整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针刺组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不针)提高631%。在开胸术中可以看到,手术中虽有开放性气胸存在,且肺脏萎缩,但动脉血氧分压仍升高,没有缺氧[9]。

针刺家兔“曲池”,可使人工气胸后的血氧饱和度有明显增高;对皮层活动有抑制性影响;并能提高痛阈[4]。

针刺曲池、阳陵泉,观察急性中风患者的脑血流图,可见患者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起针后脑血流量增加仍可维持35 min,脑血管阻力降低却不显著。这说明电针曲池、足三里能减小脑梗死面积,并对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9]。

对血液的影响:观察脾切除术后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经针刺足三里、曲池等穴后,全部患者的血小板数目随针刺治疗而渐趋下降,直至恢复正常。针刺曲池对炎症灶白细胞的游出有一定抑制作用[9]。

对胃肠蠕动的影响:针刺曲池等穴,可见空肠、回肠的蠕动有即时性的改变,蠕动弱者增强,蠕动强者减弱。另外对阑尾炎患者针刺足三里、曲池,无论在X线下观察或直接手术观察,均可见阑尾蠕动明显加强,紧张度增加,或阑尾弧度变动、移位,呈卷曲摆动,或见分节气泡移动加快,内容物排出,有的阑尾血管收缩,原来充血者变为缺血状态[9]。

针刺曲池等穴,对胃肠蠕动、胃蛋白酶、胃酸含量有良性调整作用[4]。

对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的影响:针刺曲池可使多数正常人空腹血糖升高,说明肾上腺髓质分泌功能增强。对血糖的影响因手法不同而效果各异,如用烧山火手法可使血糖上升、用透天凉手法可使血糖下降[9]。

对体温的影响:电针家兔的“大椎”、“曲池”可使大部分发热家兔的体温降低,同时观察脑脊液中钙离子含量,发现电针后脑脊液中钙离子含量明显升高,血清钙离子也相应升高,这说明电针后脑脊液中钙离子含量升高是针刺降温的重要机制之一[5]。

抗过敏作用:用胎盘组织液腧穴注射,或针刺曲池、血海、足三里等穴,可治疗荨麻疹。

曲池穴注射胎盘组织液,或加服扑尔敏治疗荨麻疹有较好效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