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中所有修辞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木兰诗》中所有修辞,第1张

一、摹状: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二、映衬: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三、设问: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四、顶真:”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五、排比: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户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六、对偶:

1“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2“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4“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七、夸张: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八、借代:

1“朔风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九、复沓: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十、反复: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十一、错综: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十二、互文: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十三、比喻与反问: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共有62句,其中54句用了修辞格,修辞手法达14种之多,还有8处用了多重修辞格,堪称使用修辞格的典范。

木兰不图名利、不图高官厚禄,,,白马篇的壮士也是一样,但是木兰是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她也没什么高超的武功,但是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去打仗,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白马篇的壮士却就会武功,而去参军的,,,具体不一样的就是木兰很坚强,孝顺父母,,语言你自己组织一下吧,,是语文基训吧

1壮士是男的 而木兰诗女的

2壮士是为了得到施展抱负的机会才参军 而木兰是因为父母

3壮士有底子 木兰是靠自己坚强的意志

白马篇写的是身经百战的将军,而木兰诗写的是巾帼女英雄

(说法不一,为免改来改去,现全部列上)

一,木兰故里在虞城,有花木兰祠为证。在京九铁路线上,有个虞城木兰站,不远处即为花木兰祠,是隋朝木兰故居所在地。祠始建于唐代,占地面积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门、大殿、献殿、后楼和各院落,共有百余间。大门过道内,塑有花木兰的高大战马;大殿内,塑有花木兰戎装出征像和两侧侍卫;后楼塑有花木兰少女像、全家合欢像;祠殿内外,有历代官吏、名人赞美花木兰的撰文、题诗、书画等碑刻十余通。如唐代杜牧诗:“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佛云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毁于1943年一场战火,近年重修,尚有清代祠碑保存完好。

二,木兰家在亳州,至今遗址尚存。《亳州志烈女志》载:木兰,魏姓,西汉谯城东魏村人(今亳州魏园村)。魏园村为淮北一普通村落,高约5米的木兰出征塑像,为故里平添无限光彩。村民指其村后即木兰故居,墓冢犹存。墓周苍松环护,翠竹成林,春来芍花飘香,蔚为壮观。《光绪亳州志》载:木兰祠在关外,相传祠左右即木兰之家。今祠已毁,遗址尚在。

三,木兰为黄陂人氏,木兰山下是其家。木兰山在黄陂城北30公里处,山高600余米,峰峦耸翠,风景秀丽,古迹甚多。传说当地有朱氏名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这,立功封为木兰将军。她不受朝禄,解甲归田,恢复红装,侍亲以终。历代在山上祭祀木兰,唐建木兰庙,明建木兰宫,后修木兰殿。现木兰殿在绝壁之上,朱柱青瓦,殿门额刻“忠孝勇节”四个大字。殿内端坐木兰鎏金塑像,男装女貌,英俊神武。两侧山墙,有“登山求嗣”、“河畔习武”、“代父出征”、“凯旋归时等木兰故事彩色壁画,栩栩如生。

四,木兰葬于延安,圣地有胜迹。木兰家住延安城南花山乡花塬头村,为花姓,北魏人。死后葬于村旁山上,称“花家陵”。皇帝还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阶,两旁分列石人、石马、石狮、石羊。1984年,在延安万花山修复了木兰陵园。该园雕梁画档,典雅壮观,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书的“木兰诗”、“花将军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诗人歌颂花木兰的诗词。园内遍植木兰喜爱的牡丹花,塑有木兰戎装石像,跃马横剑,逼真再现了木兰当年的飒爽英姿。

史家关于木兰记载甚少,木兰究竟魂归何处,如云彩一般飘忽难定,以至传说众多。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