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书中的经络代表什么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1收藏

中医古书中的经络代表什么呢?,第1张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昔日黄帝40余岁自感身体日渐衰退,自感大业未成的他不免忧虑,于是向上天祈求延寿之法,梦中一天神让他拜师广成之。于是,他师承广成子经半年修炼,打通了任瞥二脉,又炼9年,打通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并有了透视功能,能观察到人体内的365穴。后来,他把这些秘密写进了《黄帝内经》里。之后的周文王、老子、八仙、孙思邈、陈抟、张三丰都深谙经

络、穴位之奥秘。

到了明朝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时,曾反复参阅《灵枢》、《素问》,却始终无法明白四千年前的黄帝是怎么知道人体有这些经络和穴位的,厂后有一道士传给他小周天功,经半年修炼,一日忽大叫“我的任督二脉通了”。惊喜之余,他把自己的亲身体会写进了《本草纲目》,并说:“关于经络腧穴,唯反观内照者得查之!”

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位于南海之滨,南岭以南的地方,有一个省份叫做广东,是中国目前人口最多的省份,地处中国的南大门,走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改革开放后,自1989年起,广东省的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三十年位居全国第1位,成为了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8,在古代历史文化上,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

1、先秦时期

在先秦古籍中,对长江中下游以南沿海地区的部落统称为越,包括吴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等多个分支,也统称为百越,古代的广东就是南越之地,因越字通粤,又被称为南粤。

在距今60万年至80万年时期,就有人类在此地活动,约129万年以前,出现了早期智人,在距今5000年前后,也就是尧舜时代,广东北部、西北部和西部,是苍梧古国的统治地区,而广东东部和东北部,是闽越族系和吴越族系统治地区。

在距今约4000年左右,广东境内出现了驩兜国、缚娄国、儋耳国、雕题国等方国,在战国时期前后,出现了西瓯、骆越两大方国,也是岭南地区方国的鼎盛时期。

2、秦朝时期

公元前222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派屠睢、赵佗率领50万秦军占领岭南地区,设立桂林郡、象郡、南海郡,广东大部分地区属于南海郡,秦朝灭亡后,南海郡尉赵佗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定都广东番禺。

3、两汉三国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派遣陆贾出使南越,赵佗在陆贾的劝说下,臣服于汉朝,吕后临朝后,派军攻打赵佗,于是赵佗脱离汉朝,汉文帝继位后,再次派陆贾出使南越,说服了赵佗归汉。

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兵平定南越国,将南越国划分为九个郡,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岭南地区属于东吴的孙权统治地区。

4、两晋南北朝

两晋时期,广东腹地属于广州,粤北属于荆州,雷州半岛属于交州,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北方士族和百姓纷纷逃往南方,有了大批移民,南北朝时期,设立的州、郡、县多集中在粤中、粤西、粤北地区,粤东地区相对较少,隋朝初期,设立广州、循州,隋炀帝时,废州为郡,改为郡县两级,广东地区分为10郡、74县。

5、唐宋时期

唐朝贞观时期,废郡为州,将全国分为十道,岭南地区属于岭南道,唐高宗时期将岭南45州,分为广州、桂州、容州、邕州、交州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655年以后,5个都督府皆属于广州,潮州汕头一带在唐朝中期曾属于福建,862年,将岭南道分别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这也是两广地区分为东西的开始。

五代十国时期,岭南地区属于南汉割据政权,宋朝开始在岭南设为广南路,宋太宗时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这也是广东、广西名称的来历,北宋末年至南宋末年,北方战乱不断,大批百姓南迁,使广东地区的人口迅速增加。

6、元明清时期

元朝时期,今广东地区分为广东道和海北海南道,明朝时期,将广东道改为广东布政使司,改海北海南道归属广东,广东也成为明朝的十三个布政使司之一,过去长期与广西同属一个地区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划归广东管辖。

清朝时期,将地方行政分为省、道、府、县4级,正式使用广东省这个名称。

足阳明经筋为十二经筋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起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足背,斜向外行至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上结于髀枢(髋关节部),再上沿胁部联属于脊;其直行的一支,从足背向上沿胫骨,结于膝部;由此分出的经筋结于外辅骨部,与足少阳经筋合并;直行的沿伏兔(股四头肌)上行,结于髀部而聚会阴器。再向上布于腹部,上行结聚于缺盆,再上颈,挟口,合于鼻旁颧部(頄)。继而下结于鼻,复从鼻旁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维络上眼睑(目上纲),阳明经筋维络下眼睑(目下纲)。另一支从颧部分出,通过颊部,结聚于耳前。其病症可见本经筋循行、结聚部位掣引、转筋、疼痛,以及疝气、猝发性口角斜。若为寒邪则筋脉拘急目不能合;热则筋肉弛缓目不能开。面颊部筋肉若受寒侵袭,拘急不收,引起口角肌肉偏瘫、歪斜。治以“燔针劫刺”,以痛为腧。足阳明经筋《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邪(斜)外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语译足阳明经筋:起始于足次趾、中趾及无名趾,结于中背;斜向外行加附于腓骨,上结于膝外侧;直行的上结于大转子部;向上沿胁部联系脊柱。直行的上沿胫骨,结于膝部;分支结于腓骨部,合于足少阳经筋。直行的沿伏兔上行,结于大腿部而聚会于阴器。上向腹部而分布开,至缺盆处结集。上向颈部,夹口旁,会合于鼻旁颧部,向下结于鼻部,上方合于足太阳经筋。太阳经筋成为“目上纲”(上睑),阳明经筋成为“目下

详见百科词条:足阳明经筋 [ 最后修订于2015/6/8 17:16:17 共96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印度有许多传统医学流派和分支,其药物多取材于热带植物。 著名的有阿育吠陀医学 (Ayurved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医学体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的吠陀时代,距今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仅供参考

1、印度医学 历史源流 印度医学又称阿育吠陀医学 (Ayurveda Medi-cine),形成于 公元初期的古代印度,以被称为“古印度医学百科全书”的《啫 罗迦本集》的问世为标志。 吠陀时代 (约公元前 14 世纪至前 600 年 ), 主宰印度的雅利安人开创了以婆罗门教为核心的吠陀文化 , 也开启了印度古代哲学和自然哲学的源头。 作为四种副吠陀 (对 吠陀的补充和演绎)之一的阿育吠陀是关于植物和医药的知识。 在梵文中“阿育”意为生命,“吠陀”意为知识、学问。 阿育吠 陀意指生命之学,是印度医学理论的源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