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口千年古井挖出3.6万册书籍,为何专家说不敢相信古籍记载?
是因为这个古籍记载的东西颠覆了如今考古界或者说整个史学界对于这段历史的认知,这36万册古籍全是秦简,记载的是秦朝的历史。专家们是在湖南的一个小镇中发现的这些古籍,这个湖南小镇叫做里耶,所以这个里耶小镇又被称为秦朝秦简的故乡。
发现这些古籍的经历也蛮好玩的,当时有一群专家来到里耶考古,在这里发现了6000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紧接着,他们又发现了一口古井。这口古井的历史就没有那么长了,但是也有着上千年的岁月。在这个古老的井中,专家们发掘出了大量的古籍,有36万册之巨,而且在附近还发现了大量的兵器。
经过鉴定,发现这些东西是秦朝的,古籍就是秦简。但是当专家解读了秦简上的东西后却大吃一惊。因为这个秦简记载的似乎不同于人们所了解的历史,从出土的秦简和兵器来看,这里曾经是秦楚大战的战场之一。而楚怀王是一名宠信奸臣的昏庸皇帝,所以楚国的战斗力其实比不上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即使如此,秦楚之战也是整整打了一年才结束。
这一批秦简解开了很多历史的谜题,给我国研究秦朝历史做出巨大的贡献。其中记载着在这里居住的少数民族是怎样生存、发展并进行文化交流的。还有就是,在秦楚战争结束后,这里的人们是如何建立起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等等一系列重大史实。因为这些秦简记载的东西,让专家们发现了秦朝不一样的地方,所以专家们都觉得相当不可思议,这也侧面反映出,读史书也要辩证地读。
原文:
36梦中有孕:杨国忠出使于江浙,其妻思念至深,荏苒成疾。忽昼梦与国忠交,因而有孕,后生男名昢(pò,意为日月初出不太明亮的样子。此处的文字和网络流传的版本不同)。洎至国忠使归,其妻具述梦中之事,国忠曰:“此盖夫妻相念情感所致。”时人无不讥诮也。
译文:杨国忠到江浙地区出差了,他的妻子非常思念他,时间久了就得了相思病。有一次,她忽然在白天做了一个梦。在梦中,她和杨国忠几度缠绵。因为这个梦的缘故,杨国忠的妻子怀孕了,后来生下一名男孩,起名为“杨昢”。杨国忠完成使命后,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将梦中之事全都说了出来,杨国忠说:“这大概是夫妻之间的思念之情导致的。”当时,所有人都拿这件事嘲笑他。
点评:也许,在很多人的眼里,杨国忠是个没本事的糊涂虫,但是,在查阅了很多古籍之后,我认为:杨国忠是个可用之材。他的优点如下:
第一,出身高贵,名门之后。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的记载,杨国忠出身于中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弘农杨氏,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裔。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是杨国忠的舅父。
第二,身材高大,皮肤白皙。在《旧唐书》中,没有对杨国忠仪表的正面描写,不过,我们可以通过《旧唐书李林甫传》中的一段文字,推测出杨国忠的外貌。
李林甫曾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有一位皮肤白皙、长着很多胡须、身材高大的男子将他赶走,这人来到李林甫原先的位置上,然后就不走了。
醒来后,狡猾的李林甫立即明白了此梦的寓意:有人即将取代他的地位。不过,李林甫误以为梦中的那个人是时任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的裴宽,所以,以裴宽是李适之的党羽为由贬逐了裴宽。过了不到十年的光景,杨国忠取代了李林甫的职位,杨国忠和裴宽长的很像。
第三,能言善辩,勇敢果断。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在杨国忠进京投靠杨玉环之前,他曾与时任剑南节度使的章仇兼琼见过一面。章仇兼琼觉得他“干貌颀峻,口辩给”,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躯干高大,言论敏捷”。
在《旧唐书杨国忠传》中,有以下几句话:“国忠本性疏躁,强力有口辩,既以便佞得宰相,剖决机务,居之不疑”。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杨国忠的性格偏激浮躁,为人强势,擅长辩论,不久,因能说会道得到了宰相之职,他在分析、决断机要事务时,对自己的见解相当自信。”
不过,杨国忠的勇敢绝不仅仅体现在决断政务上面,而是体现在对太子之位的争夺上面。在李瑛被废掉太子之位后,唐玄宗在“立长”理念的作用下,让李亨当太子。但是,宰相李林甫巴结受宠的武惠妃,主张立武惠妃所生的寿王李瑁为太子,唐玄宗没有听从。武惠妃病死后,杨玉环受到了皇帝的宠幸,她以前是寿王的妃子,和朱温的儿媳妇们一样,虽然被年迈的公公强行占有了,但身在曹营心在汉——希望自己的前夫李瑁成为大唐帝国的接班人。所以,杨玉环和她的亲友们都想扳倒李亨,这就和李林甫的想法达成了一致。
李林甫当初拥立的是寿王李瑁,他担心李亨接班后对他打击报复,所以接连制造了韦坚案、柳勣案、王忠嗣案,李亨的党羽几乎被一网打尽,还被迫两次离婚。不过,在办案的过程中,李林甫的党羽杨慎矜发现唐玄宗并无废掉太子的意图,于是,他不再出力,保持中立,采取观望态度。李林甫对这个变了心的爪牙极为痛恨,所以一边和王鉷以“私藏谶书、结交术士、意图复隋”之名陷害了杨慎矜,一边找来杨国忠,让杨国忠审讯这些案子,为杨玉环打头阵的杨国忠果然奋勇当先——只要是能危及到太子的案子,不等李林甫示意,他就把太子诬陷进去,经过连续数年的查办后,数百户人家被杀光(马嵬坡兵变后,杨国忠和他的家人被政敌们杀的一个不剩,真是报应啊),这也与太子李亨结下了血海深仇。
第四,自立自强,百折不挠。也许很多人认为杨国忠是个只知溜须拍马、不求上进、临阵退缩的小人,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件事看出他的内在品质。
第1件事可以总结为知耻后勇,发愤从军。
杨国忠在青少年时期的确有很多不良的嗜好:喜欢饮酒和赌博、多次向别人借贷、品行不端……但自从受到族人和妻子家人的鄙视后,已经年满三十岁的杨国忠决定出外闯一闯,于是,他离开家,到巴蜀地区参军。从老家山西到四川,有数千里路,杨国忠在异乡基本上无依无靠;这两地的方言有很大的差异——那个时候可没有普通话,所以杨国忠与人交流时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因此,身为外来户的杨国忠,处境十分不妙。可是,杨国忠不仅咬牙坚持下来了,还因为工作出色升官了。
第2件事可以总结为拯患救难,不当累赘。
杨国忠的叔父杨玄琰曾在四川担任蜀州司户,在他因罪下狱、死在狱中后,杨国忠挺身而出——和那些见风使舵的人相比,他宁愿自己的仕途受此牵连,也不愿亲人们失去依靠。所以,杨国忠直接搬进叔父的家中,亲自看护和照料叔父的家人。在此期间,杨国忠还和一位堂妹产生了爱情,并结为事实上的夫妻,这位堂妹后来被唐玄宗封为虢国夫人。但好景不长,杨国忠嗜好赌博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带着自己的全部积蓄到成都玩名为“摴(chū)蒲”的赌博游戏,仅用了一天时间,就把钱全输光了。自觉无法面对亲人的杨国忠再次离家出走——他不想寄人篱下,靠叔父家的财产过日子。
第五,忠于职守,临危不乱。
杨国忠的政绩一直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他参军后,就因出色的成绩取得了新都尉的官职;2在刚开始侍奉唐玄宗时,杨国忠的工作是管理摴蒲帐薄,他把账目记录的分毫不差,所以受到了皇帝的赞扬,杨国忠也因此升官。3杨国忠在主管出纳钱物、皇宫内的买卖、交易时,积攒了很多财物、钱币,它们在仓库中堆积如山。唐玄宗率领百官检查无误后,非常高兴,再次提升了杨国忠的官职。
即使在最艰险的时候,杨国忠依然处变不惊。
根据《安禄山事迹》中的记载,在安禄山打着讨伐杨国忠的旗号起兵叛乱后,唐玄宗召集宰相等人谋划应对之策,杨国忠多有得意的神色,笑着说:“如今造反的人只有安禄山一个!他的军队和侍从都不想反叛,不出十天,一定会将安禄山斩杀后前来投降,假如他们不这么做,陛下调派军队、讨伐他们,依仗着君臣大义,诛除暴乱的逆贼,不经战斗就能轻易平定叛乱。”其余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吓得脸色都变了。
杨国忠和历史上的很多宰相不同,他还身兼剑南节度使的职位,所以,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挑选了3000名勇士,在皇帝的花园内训练他们,还招募了一万人驻守在灞上,命令他的亲信杜乾运统率他们。杨国忠还在巴蜀地区布置了很多亲信,令剑南节度副使崔圆暗中储备了不少物资,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逃离长安时,杨国忠的表现也值得称赞:1命令宦官曹大仙在春明门外击鼓,假装有军队集合,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2焚烧堆积的稻草,让烟火照亮了天空(逃走时正值清晨),以此掩盖队伍的行踪。3在队伍渡过渭河后,立即下令:毁断便桥。
第六,为政高效,体恤下情。
以前,吏部在选拔官员时需要经过三道程序,从春季开始办公,到了夏季,才能全部完成。杨国忠当上宰相后,他在选拔官员时,将百官聚集在尚书省,和他们一起办公,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选官的效率——只用一天时间就能完成全部的工作。
以前选官时,对参选者的牒文有很高的要求:一旦有一句话不符合程式,就不得调任,所以,有的人考了十年也得不到想要的官职。杨国忠在选官时,注重参选者的功绩,而不刻意追求形式。他定下了新的选官制度:将工龄长的人先补上官职,牒文错了的,可以重写后再上交。
杨国忠的这些新政受到了很多人的赞誉,他的“体恤下情”还体现在对上访人员的处理上。
在唐玄宗执政期间,江淮地区的市场上流通着很多劣钱。有些王公贵戚和大商人经常以一个好钱换取五个劣钱的方式,收购了大量的劣钱,然后带到长安城,按正常的币值消费,这就造成了通货膨胀。
天宝十一年,李林甫将此事上奏,唐玄宗看了奏表后下令,让有关部门拿出粮食、布帛及国库中的好钱,将流通在长安市场中的劣钱换回来,兑换时间为一个月,不交官者问罪。这道皇命让很多商人陷入破产的边缘,于是,他们拦住了杨国忠,向他诉苦。杨国忠将这些人的难处告知了唐玄宗,最后实施了变通的政策:那些不是由铅锡铸成的钱币和有孔的钱币,可以继续流通。
所以说,杨国忠非常讲究办事效率,而且懂得关怀那些失意之人。
第七,知恩图报,不忘旧人。
翻看史书,那些对杨国忠有恩惠的人,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举几个例子:1在杨国忠借献春贡之名,进京投奔杨氏姐妹时,因为贫穷,所以没准备礼物,时任剑南节度使的章仇兼琼送给他价值百万的蜀地货物。后来,在杨国忠的运作下,章仇兼琼入京担任户部尚书、殿中监等职。2采访支使鲜于仲通在杨国忠落魄时,常常接济他。在章仇兼琼物色为他进京跑官的人选时,鲜于仲通推荐了杨国忠。杨国忠得志后,鲜于仲通被杨国忠推荐为剑南节度使。3鲜于仲通接任了剑南节度使后,在讨伐南诏国的战争中失利,士卒死了六万余人,他本人也差一点战死。杨国忠掩盖了鲜于仲通的失败,仍然为他记下战功。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杨国忠的妻子名为裴柔,原是蜀地的一名歌女。杨国忠发迹后,除了和老相好虢国夫人重温旧梦外,并没有其他的外遇。
当时,一些出身贫寒的官员在有钱有势之后,喜欢强抢美女为妻:来俊臣的妻子是太原节度使王庆诜(shēn)的女儿,她原已被父母许配给段简了,但来俊臣假作诏书,将这位漂亮的姑娘娶进了家门;侯思止受到武则天的宠信后,也依葫芦画瓢,硬要娶赵郡李自挹的女儿为妻;就连刚被贬官的吉温,都不忘记寻花问柳——他将一位读书人的女儿霸占了,逼迫她做了自己的小妾(此事在《安禄山事迹》中有记载)。
与上面这些人相比,杨国忠的权势要大得多,但是,杨国忠既没有喜新厌旧,也没有冷落结发妻子,他的四个儿子都是裴柔所生,这也佐证出一个客观事实:杨国忠和他的妻子十分恩爱,他们的感情很好。所以,杨国忠的妻子不可能给丈夫戴绿帽。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杨国忠也有很多不足之处:他嗜好赌博、和自己的堂妹有暧昧关系、在富贵后追求及时行乐、收受贿赂、缺乏用人之能、对大臣们颐指气使……
安史之乱的爆发,身为大唐宰相的杨国忠难辞其咎,但客观的说,杨国忠最多起到一个导火索的作用——逮捕安禄山在京城的党羽、杀死为安禄山通风报信的吉温……这些事都可能是唐玄宗在幕后操纵的。如果你仔细研究了那个时期的历史,就不难看出:导致安史之乱的主要责任人应该是唐玄宗和李林甫(安史之乱的爆发原因在《安禄山事迹》文白对照版中有专门的章节加以论述)。
有些人认为:如果李林甫还活着的话,安禄山就不敢造反了——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安史之乱爆发前的情形和三藩之乱爆发前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用康熙的话来说,就是“撤也反,不撤也反”。这种大势岂是仅凭一两个人的力量就能扭转的?
所以,总体来看,杨国忠是个很聪明、有能力、有主见、在危急时刻靠得住的人才。因此,杨国忠深得唐玄宗的宠信:他在侍奉唐玄宗时,常常最后离开皇宫。杨国忠仕途上的辉煌,绝不仅仅是通过裙带关系取得的,大多数成果是凭自己的本事挣来的!
另外,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梦中有孕》这篇故事中的杨昢娶了万春公主为妻,是四位兄弟中最受唐玄宗宠爱的一位。如果杨昢真有文中所述的黑历史,又怎能高攀上皇帝的女儿呢?
那么,为什么李林甫、杨国忠和杨氏姐妹在民间声名狼藉呢?这是他们和太子李亨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在安禄山叛乱后,唐玄宗打算亲自带兵征讨,让太子李亨监国。杨玉环和她的亲友们眼见李亨即将掌握实权,都感到大祸临头。最后,杨玉环口衔土块,以死相逼,才让唐玄宗改变了主意。但这也激化了与李亨集团的矛盾,再加上以前的血海深仇,最终引发了马嵬坡兵变。李亨在兵变后将政敌一网打尽并顺利即位,成为唐肃宗。但是,他不敢去被杨国忠经营多年的巴蜀地区,就和唐玄宗分开了,率领亲信们前往灵武郡。从这时起,唐肃宗集团将曾经的政敌们大肆抹黑。
综上所述,《梦中有孕》这个故事是李亨的党羽们刻意编造出来的,是专门用来抹黑、打击杨国忠的,完全违背了客观事实。
小沙弥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小沙弥
作者:杨言
稍作修改
更新时间2012-6-6 12:55:31 字数:37
为使整部书风格统一,遂近几日开始修稿,更新尽量不误,顺便在此答谢各位书友!
修改
更新时间2012-6-24 21:08:11 字数:22
第四章至第七章稍后改完之后会上传,敬请期待!
后记
更新时间2013-6-17 22:14:52 字数:545
这本书作于二零一二至二零一三年间,其时我本意不过是想写几篇有关佛学哲理的小故事,是以匆匆赶了十几万字,自以为能予人启发,宽慰心灵,但写到后来,却发觉自己也有许多事难以看开,执着于人世间的喜悲忧怒,既然自己堕于迷中,又有何颜面发醒世人?索性撕掉重写。但主人公的名字并未改动,仍作勿执。勿执本意见于字面,并不深奥,但要真正做到,可就千难万难了。勿执原为无量寺的一个小和尚,后来因种种缘由,终究过不了情字一关,到得后来,蓄发还俗,与小果双宿双飞,隐居于黄山朱砂峰下。回头来看,这应该是一个讽刺故事,自己对主人公也并不十分喜欢,但人物性格便是如此,自己也不能强求。勿执本心向善,却经常做些错事,虽身不由己,但若他心中并无恶念,又如何会作出违背良心之事?书中所涉及的人物,有许多是为历史中真实人物。自己并非历史学出身,但自幼常受书柜里三侠五义、儒林外史、说文解字等古籍熏陶,难免避不开这些“旧疾”。所书人物尚有不饱满之处,对历史人物知悉浅薄,亦不能代表其本身,望读者见谅。历史人物是正是邪,后人评说殊不足道,仅……
“女真”在15世纪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 生女真,部落众多,居处更为分散。
完颜部,世居安出虎水(阿术浒、安术虎、案出浒),分布在黑龙江哈尔滨东郊阿什河;
温都部,分布在来流水(今拉林河)以南,匹古敦水(今蜚克图河)以北地区;
蒲察部,分布在阿什河及伊通县境内;
斡勒部,分布在阿什河之北;
徒单部,分布在黑龙江木兰县布雅密河(今白杨木河)流域;
泥庞古部,分布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境内;
术甲部,世居琶里郭水,分布在木兰县佛特库河(今黄泥河)流域;
加古部,分布在黑龙江五常市境内的活龙河流域;
术虎部 (乌虎部),分布在来流水流域;
乌萨扎部,分布在来流水流域;
裴满部,分布在五常市境内;
乌林答部,分布在瑚尔哈河(今牡丹江)的支流海浪河(今海兰河)流域;
唐括部,分布在黑龙江五岳河附近;
达鲁古部,世居洮儿河、嫩江下游一带,分布在吉林前郭县境内;
纥石烈部,分布在星显水(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陶温水(今汤旺河)、徒笼古水(今多陇乌河)流域;
温迪痕部,分布在统门水(今图们江)、胡论水 (今活龙河)、移离闵(今饮马河)流域;
乌古伦部,邻近奥屯部、乌塔部;
乌塔部,邻近乌古伦部;
陀满部,分布在图们江附近;
乌延部,分布在蝉舂河(今延边嘎呀河)、星显水、阿不塞水流域;
斡准部,分布在苏滨水(今绥芬河)流域;
职德部,分布在绥芬河流域;
含国部,分布在乌苏里江上游一带;
兀勒部,世居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合流处的东兀勒河一带;
主偎部,分布在扎伊芬河流域;
秃答部,分布在都尔河流域;
鳖古部,分布在布库河及松花江、黑龙江汇流处;
婆离八部,又称颇里八部,分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伯力一带。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的意思是: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经过深秋寒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原文传世有两个版本:
原文
版本一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版本二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⑴山行:在山中行走。
⑵远上:登上远处的。寒山:深秋季节的山。石径:石子铺成的小路。
⑶生:明万历赵宦光刊本《万首唐人绝句》、明高棅编《唐诗品汇》、清陈梦雷编《古今图书集成》和康熙《御定全唐诗》作“深”。
⑷坐:因为。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⑸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于:比。
译文
弯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云升腾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风格明丽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的,起铺垫和烘托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这样写,从题意来说,写出了“行”的特点,而从构图来说,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山势幽深平缓的形体特点,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出来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本文2023-08-08 20:10: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