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淇的最后时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2收藏

淇淇的最后时刻,第1张

作家金辉写

在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生活着世界上唯一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1980年1月,它在洞庭湖被渔民捕获时受了重伤,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放养在专门为它建立的水族馆里,人们给它取名“淇淇”。20多年来,淇淇一直过着独身的生活。1986年,曾捕获一头雌性白鳍豚,取名“珍珍”,和淇淇一起生活了两年多。眼看婚期将至,珍珍却患肺炎死了。现在,淇淇老之将至,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白鳍豚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1999年底,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消息,贵州一个10岁的孩子,得知白鳍豚的危急处境和保护工作因经费不足而难以展开后,每月从零花钱中省下10元,以 “爱淇”之名,寄给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两年多来从未间断。爱淇在一封信中写道:“如果再不抓紧抢救工作,我们的下一代说不定只能从书本上,从我们讲的故事中知道长江白鳍豚了……我决心为保护它们尽一点微薄之力。我想,只要全社会每个人都尽一点力,白鳍豚一定会像大熊猫一样有一个生存的空间”。爱淇的这一感人行动,引起了许多人对白鳍豚的关注。 白鳍豚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特有的珍稀动物,它的大脑同猩猩一样发达,极有灵性,早在几千万年前,白鳍豚就从海洋进入长江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是这条大江中最早的“原住民”之一。在2000多年前汉代古籍《尔雅》中,就有关于白鳍豚的记载。清代作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白秋练》中,讲述了慕生与美丽聪明善良的白姑娘相爱的故事,姑娘的母亲白媪就是白鳍豚的化身。 仅仅30年前,长江中的白鳍豚还有1000多头。由于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的航运(螺旋桨击打)和乱捕滥捞,白鳍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86年,白鳍豚数量约有300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进入2000年的时候,估计白鳍豚大概仅剩下二三十头了。这种可爱的生灵,正在以倒计时向我们作最后的诀别。专家们绝望地称其为“活着的灭绝动物”。 白鳍豚和大熊猫、水杉一样,都有“活化石”之称,都是“孑遗生物”。孑遗生物在地质历史的较古时期,发充生长旺盛,种类繁多,分布很广,但到较新时期或现代,则大大衰退,只剩下一两种孤独地生存于个别地区,有的甚至有逐渐灭绝的趋势。 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中华鲟、白鲟等动物,水杉、银杉、银杏、香果树、树蕨等植物,都是仅存于我国的世界著名孑遗生物,它们是在长江的庇护下才躲过了九死一生的地质灾变。长江流域正是以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世界罕见的孑遗生物避难所。现在,长江正日益失去这种特质。白鳍豚的命运,就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危机的缩影。 登临武汉长江边的黄鹤楼,唐人崔颢的诗句浮上心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我们不禁要问,在长江这部大书中,难道注定要由我们亲手写上“地球上最后一只白鳍豚,已在长江中孤独地死去”这样一笔吗? 要对白鳍豚进行人工繁育,至少需要捕获20头。而1992年就斥资兴建的洪湖新螺和石首天鹅洲两个白鳍豚自然保护区,至今依然空空如也。 一个物种灭绝之后,它便从地球的生命序列中不可逆转地永远消失了,它所具有的独特基因库亦不复存在。欧洲和美国现在的环境保护都搞得不错,但过去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许多野生动物基本上已经灭绝,因此那两片大陆也就丧失了生物的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任何损失,都是即使花再多的钱和用再先进的科技也无法恢复、无法弥补的。 如今,爱淇和许多人还在为保存白鳍豚进行着最后的努力,虽然谁也不敢奢望这种努力能够使白鳍豚进行着最后的努力,虽然谁也不敢奢望这种努力能够使白鳍豚免遭灭顶之灾,但是,如果我们对身边的生灵们的灭绝熟视无睹,灾难降临到人类自己头上,也就为时不远了。 不能容纳白鳍豚生存的长江,最终也必将不能容纳人类的生存。保护长江,保护像白鳍豚一样的珍稀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化石(fossil) 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活动遗迹。化石一词源自拉丁文fossillis,意为挖掘。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它为研究地质时期的动、植物生命史提供了证据。中国古籍中早已有关于化石的记载,如春秋时代的计然和三国时代的吴晋,都曾提到山西省产“龙骨”,“龙骨”即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化石;《山海经》也有“石鱼”(即鱼化石)的记述;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有对琥珀中古昆虫的记述;宋朝沈括对螺蚌化石和杜绾对鱼化石的起源,已有了正确认识。迄今,发现最早的细菌化石为距今35亿年前的澳大利亚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 形成条件 地史时期的生物,只有一小部分与地质环境相适宜,保存下来成为化石:①生物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硬体,如无脊椎动物的贝壳、甲壳,脊椎动物的骨骼、牙齿,植物的树干、叶子和孢子、花粉等;②生物死亡后必须迅速地被沉积物埋藏起来,免遭生物、机械或化学作用的破坏;③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各种石化作用。生物遗体如果是原地埋藏,就比较容易形成完整的化石,如中国山东临朐晚第三纪中新统山旺组中保存大量完好的动、植物化石。另一种情况是生物死后的遗体可能经受各种搬运作用,这些在异地埋藏的化石,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分选程度较好,有时还有定向排列现象。以生物的遗体、遗迹的埋藏和化石的形成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埋藏学。 保存类型 化石保存类型一般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①实体化石是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全部或部分被保存下来的化石,如中国抚顺第三纪煤层中琥珀内的昆虫化石,是在严密封闭的情况下保存下来的。西伯利亚第四纪冰期冻土中的猛犸象,是在严寒冷冻的条件下整体保存的。但多数化石仅能保存生物的硬体部分,而且经受了明显的变化,即石化作用。具有几丁质、几丁—蛋白质或蛋白质骨骼中容易挥发的成分(氧、氢、氮)经升溜作用而消失,仅留下碳质薄膜,因而又称炭化作用,如笔石和植物的叶子经炭化作用保存下来。生物硬体的组成物质,部分被地下水溶解,由外来矿物质填充代替,就可以保存原来硬体的微细构造,称为交代作用,如硅化木,其年轮甚至植物细胞形状仍能清晰可见。②模铸化石是指生物遗体在底质、围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印模和复铸物。根据化石与其围岩的关系可以分为若干类型,如印痕化石、印模化石、铸型化石和复型化石。③遗迹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生活活动时,在底质沉积物表面或内部留下的痕迹和遗物,如脊椎动物的足迹化石、蠕形动物的爬迹化石和动物的排泄物粪化石或卵化石。广义的遗迹化石还包括旧古器时代古人类的劳动工具、文化遗物等。④化学化石是指古代生物的遗体虽然未能保存下来,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留在岩层中,足以证明古代生物的存在。这类化石叫化学化石。 研究意义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W.史密斯在地层层序律的基础上,根据化石的纵向分布建立了化石顺序律。这不仅利用化石确定地层时代,且为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古生物学家发现地层层位越高,所含化石类别越多,化石的形态构造越复杂,反映了生物类别从少到多、形态构造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规律。 生物化石的古生态研究是重建地史时期古地理、古气候的重要依据。每种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适应环境的结果。各种生物在其习性行为和身体形态构造上都具有反映环境条件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就可以推断生物的生活环境,例如海生生物化石珊瑚、有孔虫等反映海洋环境;陆生植物叶片、树根、昆虫等则反映大陆环境。根据一个地质时期各种生物化石的生活环境和气候条件的研究,就可以推断该时期的海陆分布、海岸线位置和湖泊、河流、沼泽的范围等。古环境和古气候的重建对地质历史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生物的硬体部分还可以形成反映古环境、古气候的岩石标志,如贝壳岩反映海滨环境,生物岩礁反映低纬度暖海环境,泥炭或煤反映潮湿沼泽环境等。 化石资料的大量收集还为古生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基础。现代生物是古代生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发展而成的,各种生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从而建立了一个反映生物界亲缘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自然分类系统。 化石的类群 古生物与现代生物一样,一般分为低级的原核生物和高级的真核生物两大类,共有5个界,即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界以下依次为门、纲、目、科、属、种等单位。 由于生物是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到现代的,地史上各个时期的生物门类都不相同,每个时期的化石类群与当时的生物门类相关。不同地史时期有其发达的生物门类,也就有其特征的化石类群,有些门类在该时期占统治地位,有些门类在该时期衰退或灭绝。总之,按时间的进程,生物门类与化石类群的变化,显示了生物演化的系统发展历史。

在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生活着世界上唯一一头人工饲养的白鳍豚。1980年1月,它在洞庭湖被渔民捕获时受了重伤,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治疗,放养在专门为它建立的水族馆里,人们给它取名“淇淇”。20多年来,淇淇一直过着独身的生活。1986年,曾捕获一头雌性白鳍豚,取名“珍珍”,和淇淇一起生活了两年多。眼看婚期将至,珍珍却患肺炎死了。现在,淇淇老之将至,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白鳍豚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1999年底,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消息,贵州一个10岁的孩子,得知白鳍豚的危急处境和保护工作因经费不足而难以展开后,每月从零花钱中省下10元,以“爱淇”之名,寄给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两年多来从未间断。爱淇在一封信中写道:“如果再不抓紧抢救工作,我们的下一代说不定只能从书本上,从我们讲的故事中知道长江白鳍豚了……我决心为保护它们尽一点微薄之力。我想,只要全社会每个人都尽一点力,白鳍豚一定会像大熊猫一样有一个生存的空间”。爱淇的这一感人行动,引起了许多人对白鳍豚的关注。

  白鳍豚是我国长江中下游特有的珍稀动物,它的大脑同猩猩一样发达,极有灵性,早在几千万年前,白鳍豚就从海洋进入长江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是这条大江中最早的“原住民”之一。在2000多年前汉代古籍《尔雅》中,就有关于白鳍豚的记载。清代作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白秋练》中,讲述了慕生与美丽聪明善良的白姑娘相爱的故事,姑娘的母亲白媪就是白鳍豚的化身。

  仅仅30年前,长江中的白鳍豚还有1000多头。由于江水的严重污染、繁忙的航运(螺旋桨击打)和乱捕滥捞,白鳍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86年,白鳍豚数量约有300头,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进入2000年的时候,估计白鳍豚大概仅剩下二三十头了。这种可爱的生灵,正在以倒计时向我们作最后的诀别。专家们绝望地称其为“活着的灭绝动物”。

  白鳍豚和大熊猫、水杉一样,都有“活化石”之称,都是“孑遗生物”。孑遗生物在地质历史的较古时期,发充生长旺盛,种类繁多,分布很广,但到较新时期或现代,则大大衰退,只剩下一两种孤独地生存于个别地区,有的甚至有逐渐灭绝的趋势。

  大熊猫、白鳍豚、扬子鳄、中华鲟、白鲟等动物,水杉、银杉、银杏、香果树、树蕨等植物,都是仅存于我国的世界著名孑遗生物,它们是在长江的庇护下才躲过了九死一生的地质灾变。长江流域正是以其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成为世界罕见的孑遗生物避难所。现在,长江正日益失去这种特质。白鳍豚的命运,就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危机的缩影。

  登临武汉长江边的黄鹤楼,唐人崔颢的诗句浮上心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我们不禁要问,在长江这部大书中,难道注定要由我们亲手写上“地球上最后一只白鳍豚,已在长江中孤独地死去”这样一笔吗?

  要对白鳍豚进行人工繁育,至少需要捕获20头。而1992年就斥资兴建的洪湖新螺和石首天鹅洲两个白鳍豚自然保护区,至今依然空空如也。

  一个物种灭绝之后,它便从地球的生命序列中不可逆转地永远消失了,它所具有的独特基因库亦不复存在。欧洲和美国现在的环境保护都搞得不错,但过去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许多野生动物基本上已经灭绝,因此那两片大陆也就丧失了生物的多样性。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任何损失,都是即使花再多的钱和用再先进的科技也无法恢复、无法弥补的。

  如今,爱淇和许多人还在为保存白鳍豚进行着最后的努力,虽然谁也不敢奢望这种努力能够使白鳍豚进行着最后的努力,虽然谁也不敢奢望这种努力能够使白鳍豚免遭灭顶之灾,但是,如果我们对身边的生灵们的灭绝熟视无睹,灾难降临到人类自己头上,也就为时不远了。

  不能容纳白鳍豚生存的长江,最终也必将不能容纳人类的生存。保护长江,保护像白鳍豚一样的珍稀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