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博物馆藏品中发现北宋汝窑瓷器,我国流失在外的文物何时才能回归?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2收藏

德国博物馆藏品中发现北宋汝窑瓷器,我国流失在外的文物何时才能回归?,第1张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历史的积淀让中国拥有了无数的奇宝。1840年的鸦片战争,因拥有而被人觊觎,开启了中国失去珍宝的“悲剧性道路”。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已有1千万件文物流失至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这批外流的文物几乎涵盖了各种类型的文物,包括书法、绘画、青铜器、玉器、陶瓷、雕塑、甲骨、典籍、漆器、丝织品等各种珍品。由于战乱,掠夺,偷盗,经济利益的驱使,中国的文物都被偷走了。

南宋李生《潇湘卧游图卷》,与李公麟同乡的李姓画家所作,墨色浓淡成功呈现出大气微妙的明暗,手法细腻精致,曾深受干隆帝喜爱。现存放在东京国立博物馆,被称为日本国宝。

商代青铜器《猛虎食人卣》。外形十分奇特,猛虎张开大嘴要吃掉小孩,小孩惊恐的大眼刻画生动,不过两者环抱一圈,小孩双脚立在猛虎脚上,又颇有和谐之意。

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这属于春秋青铜乐器和战国。民间有一种说法,龙生九子,蛟和蚩都是龙的儿子。盘尺是青铜纹饰之一。现在在东京博物馆。

看到这幅图画时,文物早已在别国流落,都被称为一件旷世之宝,是我国历史文明的骄傲。遗憾的是,追回的日子还远着呢,真让人伤心。除这些名不见经传的珍宝外,还有更多的不为人知的文物流失,更多的已被他人严重破坏、毁坏或藏于地下交易,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对于这些流失的文物除了哀叹我们还要警醒自己,历史绝不会重演,国耻也永远铭记在心中。

中国海外流失的文物很多,都是不同国家收藏的,“回家”的路还很长。文物画、地方志、古籍中丢失的文物是美国收藏量最大的。“华盛顿的传单博物馆有1200多件;国会图书馆有4000多种地方志。美国有古籍善本3000多种,家谱2000多种。

瓷器文物在法国集美博物馆保存最好。从中国最早的原瓷到明清青花瓷,历代名窑瓷器种类繁多,多为精品。日本甲骨收藏量最大,海外遗失甲骨3万余枚,日本近13万枚。目前中国现存敦煌宝藏2万件,其余散落在国外各大图书馆和研究所。大英图书馆有13700件,法国巴黎图书馆有6000件,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有12000件,英国印度办事处图书馆有近2000件,日本、韩国、美国、瑞典也有收藏。中国文物很难“回家”,因为散落在海外的文物种类多,时间长。

中国的传统艺术:

1、绘画。

中国绘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原始绘画技巧虽幼稚,但已掌握了初步的造

型能力,对动物、植物等动静形态亦能抓注主要特征,用以表达先民的信仰、愿望以及对于生活的美化装饰。先秦绘画己在一些古籍中有了记载,如周代宫、明堂、庙祠中的历史人物、战国漆器、青铜器纹饰,楚国出土帛画等,都己达到较高的水平。

2、书法。

书法,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过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书法和英文书法等。其“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3、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八百多年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

4、音乐。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

5、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参考资料:

-传统艺术

颐和园  百科名片  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近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  概况  颐和园(6张)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静明园、静宜园、颐和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拥有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4。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非常好。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  编辑本段  世界文化遗产  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文化建园”为宗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设了国内园林系统内最先进的文昌院博物馆。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颐和园于1987年被批准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北京颐和园,始建于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颐和园,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时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时期;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并于两年后改名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颐和园成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绪在这里坐朝听政、颁发谕旨、接见外宾。  历史沿革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历时15年竣工,是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最后建成的一座。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同遭严重破坏。  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以海军军费的名义筹集经费)修复此园,改名为“颐和园”,其名为“颐养太和”之义。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结束。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1898年,光绪帝曾在颐和园仁寿殿接见维新思想家康有为,询问变法事宜;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长期幽禁在园中的玉澜堂;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再次动用巨款修复此园。1924年,颐和园辟为对外开放公园。  造园手法  万寿山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昆明湖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长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由于岛堤分隔,湖面出现层次,避免了单调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是有意识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使昆明湖益发神似西湖。西堤一带碧波垂柳,自然景色开阔,园外数里的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的玉峰塔影排闼而来,被收摄作为园景的组成部分。从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园外之景和园内湖山浑然一体,这是中国园林中运用借景手法的杰出范例。湖区建筑主要集中在三个岛上。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万寿山的南坡(即前山)濒昆明湖,湖山联属,构成一个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湖、山、岛、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连续、如锦似绣的风景画卷。前山接近园的正门和帝、后的寝宫,游览往返比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区,所以园内主要建筑物均荟萃于此。造园匠师在前山建筑群体的布局上相应地运用了突出重点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从湖岸直到山顶,一重重华丽的殿堂台阁将山坡覆盖住,构成贯穿于前山上下的纵向中轴线。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后者就其体量而言是园内最大的建筑物,阁高约40米,雄踞于石砌高台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攒尖顶的形象在园内园外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轩昂,凌驾群伦,成为整个前山和昆明湖的总绾全局的构图中心。与中央建筑群的纵向轴线相呼应的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东西逶迤的“长廊”,共273间,全长728米,这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前山其余地段的建筑体量较小,自然而疏朗地布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镶嵌在葱茏的苍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庄、典丽的中央建筑群。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后湖的河道蜿蜒于万寿山北坡即后山的山麓,造园匠师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与宫墙的局促环境,在北岸堆筑假山障隔宫墙,并与南岸的真山脉络相配合而造成两山夹一水的地貌。河道的水面有宽有窄,时收时放,泛舟后湖给人以山复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为园内一处出色的幽静水景。  后山的景观与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环境,林木蓊郁,山道弯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须弥灵境”外,建筑物大都集中为若干处自成一体,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的小园林。它们或踞山头,或倚山坡,或临水面,均能随地貌而灵活布置。后湖中段两岸,是乾隆帝时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买卖街”遗址。后山的建筑除谐趣园和霁清轩于光绪时完整重建之外,其余都残缺不全,只能凭借断垣颓壁依稀辨认当年的规模。谐趣园原名惠山园,是摹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成的一座园中园。全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体,环池布置清朴雅洁的厅、堂、楼、榭、亭、轩等建筑,曲廊连接,间植垂柳修竹。池北岸叠石为假山,从后湖引来活水经玉琴峡沿山石叠落而下注于池中。流水叮咚,以声入景,更增加这座小园林的诗情画意。  主要景区  东宫门区  仁寿殿  东宫门区:在颐和园最东边。这一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见大臣的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大戏台、庭院等。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它坐西朝东,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的图案。六扇朱红色大门上嵌着整齐的**门钉,中间檐下挂着九龙金字大匾,上书“颐和园”三个大字,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为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园废墟(安佑宫)上移来的,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后出入。  仁寿殿在颐和园大门东宫门内。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绪时重建,改称仁寿殿。东向,面阔七间,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为南北九卿房,所陈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均极精美。  乐寿堂  乐寿堂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庭院中栽植玉兰、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贵花木,取“玉堂富贵”之意。乐寿堂殿内设宝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风。座旁有两只盛水果闻香味用的青龙花大磁盘,四只烧檀香用的九桃大铜炉。西套间为卧室,东套间为更衣室。室内紫檀大衣柜为乾隆时遗物。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这里的玉兰花很有名,现在邀月门前一株是乾隆从南方移植来的。  玉澜堂  玉澜堂  玉澜堂: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后门直对宜芸馆。后檐及两配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发动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绪皇帝囚禁于此。是光绪皇帝的寝宫。  大戏楼  大戏楼  大戏楼:在德和园内,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德和园大戏楼是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高21米,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戏楼共三层,后台化妆楼二层。顶板上有七个“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个方池。演神鬼戏时,可从“天”而降,也可从“地”而出,还可引水上台。  昆明湖  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湖泊,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南部的前湖区碧波荡漾,烟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  佛香阁  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排云殿  排云殿:  排云殿  在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为他母亲60寿辰而建的大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时改为排云殿,是慈禧在园内居住和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排云”二字取自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  智慧海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最高处一座宗教建筑,是一座完全由砖石砌成的无梁佛殿,由纵横相间的拱券结构组成。建筑外层全部用精美的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的琉璃瓦盖顶,整座建筑显得色彩鲜艳,富丽堂皇。尤以嵌于殿外壁面的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词为佛教用语,本意是赞扬佛的智慧如海,佛法无边。该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的,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为“无梁殿”。  长廊  又因殿内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为“无量殿”。  长廊  长廊: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石舫  石舫:  清晏舫,俗称:石舫  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它的前身是明朝圆静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设计十分巧妙。  画中游  画中游:画中游是万寿山西部一组重要景点建筑。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两层的楼阁,左右各有一楼,名“爱山”、“借秋”。阁后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后边的是“澄晖阁”。建筑之间有爬山廊。由于地处半山腰,建筑形式丰富多彩,楼、阁、廊分别建在不同的等高线上,青山翠柏中簇拥着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的建筑群体,酷似一幅中国山水画。  听鹂馆  听鹂馆  听鹂馆:原是乾隆皇帝为其母看戏所建,内有两层的戏台,因古人常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之为“听鹂馆”。咸丰十年(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改建。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宴饮。现在听鹂馆已成为专营宫廷菜式的餐厅,先后接待服务过上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听鹂馆饭庄是著名的宫廷菜系饭庄。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铜牛与十七孔桥  铜牛:铜牛在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1755年用铜铸造,称为“金牛”。铜牛是为镇压水患而设。  铜牛  铜牛(宝云阁):铜亭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工艺最精致、体量最大的铜铸品之一。建在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院中一座高4米的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于乾隆年间,高75米,重207吨。四面有菱花扇。虽为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门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为内外二层。  文昌阁  颐和园文昌阁  文昌阁:文昌阁在颐和国昆明湖东堤北端。原是一座城关,为清漪园的园门之一。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现存城楼为光绪时(1875-1908)重建。城头四隅角廊平面呈"人"字形,中间为三层楼阁。中层供奉文昌帝君铜铸像及仙童塑像,旁有铜骡一个,极富特色。  文昌院位于文昌阁之东,文昌院博物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规模最大、品级最高的文物陈列馆。馆内设有六个专题展厅,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家具、书画、古籍、珐琅、钟表、杂项等,类。由于颐和园特定的皇家环境,这些艺术品代表了当时最好的工艺水平,许多珍品在当时即为国之重器;馆中还陈展了部分清代宫廷生活用品。  后山后湖景区  后山后湖景区:位于颐和园最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优雅恬静,与前山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一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的苏州街,布局紧凑,各有妙趣。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  谐趣园  。  谐趣园  谐趣园: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清漪园时名叫惠山园”,是仿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重修后,取“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诗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的意思,改名为“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园内东南角有一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的“知鱼桥”三字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争论而来的。  苏州街  苏州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幸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1860年被列强焚毁。现在的景观为1986年重修。  旅游信息  颐和园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  门票  1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  2半价票15元/张(旺季学生票)10元/张(淡季学生票)  3联票60元/张(旺季)50元/张(淡季)  4园中园门票(不分淡旺季,购买联票者不用再买票):佛香阁10元;苏州街10元;文昌院20元;德和园5元。  另提示:门口有工作人员租用“电子感应导游机”服务机器10元/人(押金100元出园即退还),包括园内所有主要景点,讲解详细~~大型接待事件2009年10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曾来园视察工作。  开放时间  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园中园开放时间:8:30—17:00  静园时间为20:00  淡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  大门开放时间:7:00—17:00  园中园开放时间:9:00—16:00  静园时间为19:00  游船服务  游船码头:八方亭、文昌阁、玉澜堂、排云殿、石丈亭、铜牛、石舫、南湖岛  船种:手划船、电瓶船、脚踏船、龙船大型游船包船游览业务  白天包船时间:8:00--17:002.晚上包船时间:18:00--22:00  公共汽车交通路线  -“颐和园”站  330(后沙涧-颐和园)、331(新街口豁口-香山)、332(动物园(枢纽站)-颐和园)、346(凤凰岭-颐和园)、394(六里桥东-颐和园)  718(康家沟-颐和山庄)、690(前门-颐和园)、696(黄港村-香山)、683(颐和园北宫门-四方桥西)  801(祁家坟-颐和园北宫门)、808(颐和园北宫门-前门西)、826(吕营花园-颐和园)  -“颐和园北宫门”站  303(西闸-颐和园北宫门)、330(后沙涧-颐和园)、331(新街口豁口-香山)、346(凤凰岭-颐和园)、375(西直门-韩家川)、384(人民大学-皇后店西站)  563(西直门-香山公园东门)、697(菜户营桥东-颐和山庄)、718(康家沟-颐和山庄)、696(黄港村-香山)、683(颐和园北宫门-四方桥西)  801(祁家坟-颐和园北宫门)、808(前门西-颐和园北宫门)、特10(国防大学-鲁谷公交场站)、特5(北京南站南广场-香泉环岛)  -“颐和园新建宫门”站  374(北京西站-颐和园新建宫门)、437(北京西站-颐和园新建宫门)、74(柳村-颐和园新建宫门)  952(温泉东埠头村-良乡水墨林溪)、  -“颐和园西门”站  469(五路-颐和园西门)、539路  游船线路  玉渊潭八一湖码头乘船到颐和园,单程60元,双程80元。  地铁线路  乘地铁四号线,北宫门下车即到(北宫门)。也可在西苑下车,经由同庆街西行500米到达颐和园东宫门(正门)  旅游小贴士  1去颐和园最好是阳光明媚的时刻,可看风吹浮云、湖面光影变幻。站在佛香阁上可以眺望北京市容。注意,很多建筑上的彩绘很精美。  2去颐和园要穿便于长时间步行的鞋。昆明湖可划船。

甘肃武威磨嘴子,两千年前,最早的汉墨孑遗 如今的书家,多不重视墨!何故?皆因墨来之容易。一瓶三十元的墨汁,就可尽情挥洒数纸。在古代,墨不易得。好墨,更是寸墨寸金。 如此来看,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汉代丸墨,其价值就无法估量了!它是现存最古老的墨之一,是汉墨孑遗。为我们揭开了汉代的制墨工艺。 1先民最早掌握色彩 对色彩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阶段。先民们较早掌握的两种色彩,要算黑色和红色。这一点,从距今八千年前后,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上能看到。 先民们绘制彩陶图案的色彩,多用红黑两色。这两种色彩,也是先民最容易获得的颜色。 黑色源自于炭黑,可以是烧黑树枝,可以是烧火熏出来黑色。故此,在小篆中黑色字形,上面是古「 ”囱”字,即烟囱;下面是「 ”炎”(火)字,表示焚烧出烟之盛,合起来表示烟火熏黑之意。东汉许慎《说文》中说:黑,火所熏之色也。 红色的来源又有所不同,似乎比黑色的来源更多一点。红色可以是红色砂岩,也可红土,也可以是血,人血或者动物的血等等。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民们对红黑两色掌握,也从简单,容易获得的物质,逐渐固定到矿物中,其中黑色来自天然石墨,红色来自丹砂,丹砂也叫朱砂。 先民们用红黑两色,在彩陶上绘制出精美的图案,表达着他们审美,记述他们收获,展现他们的崇拜。可以这样说,对于黑色使用,至少已经延续了八千年之久。 2殷商时期出现墨 那么,墨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呢? 墨,由来已久。上古写字多用竹挺点漆而书。但在殷商时就有墨了。春秋战国,大篆流行,墨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有关墨的词语也多了。不过依旧是石墨磨而书之。石墨,其实是指画眉石。到秦汉之际,墨才渐渐出现。 现存最早的墨,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4号秦墓。这是一块圆柱状的墨,直径12厘米,高12厘米。研究者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人工松烟墨。 从这个墨的形状看,当时墨已经能够大量生产了。 在秦汉时期,墨的加工成型,还没有采用模型,而是采用了后世制作中药丸的方法,加工成丸。古籍中多有丸墨,墨丸之类的词句出现。究其原因,当时墨的颗粒比较粗,似乎掺入的胶也不好,比较松散。到了东汉时期,墨的加工工艺有了突破,逐渐出现了用模具压制的墨锭。 3武威出土的汉墨 甘肃境内出土过多枚丸墨。尤其以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汉代丸墨最有代表性。 这块丸墨,高45厘米,底径28厘米。算是汉墨的孑遗。略近圆柱体,顶部渐收分为圆弧,底平,似细一点的小馒头,一头大,一头小,有磨用过的痕迹。显然,人们用捏着大头,用小头研磨。墨色乌黑透亮。汉墨的基本原料一般采用松烟或桐油烟,故而墨性浓黑光洁,是现存最早的块状合成墨之一,为汉墨中所罕见。为认识墨的源流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汉代的制墨,比先秦时期,有非常大的飞跃。也是一个转折时期,在此之前,墨的主要来源是石墨。这时,制墨的主要原材料,逐渐转向松树,也就今天人们所说的松烟墨。不过,石墨也延续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到了汉末,曹操修筑铜雀台中还藏有大量石墨。 西汉时期,陕西千阳的制墨已经名重一时,为汉王朝办公墨的主要产地。当时,「 ”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糜大墨一枚,小墨一枚” 隃糜即今陕西千阳。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人们讲究百里不贩运,从考古资料来看,陕西、甘肃、河南、山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均出土过墨。可见,各地都能生产墨。 武威磨嘴子出的汉墨,有可能就是武威当地生产的,而且也形成一定规模的墨丸销售市场。《汉书》中提到,当时有人,拿着公款去购买时令水果,谁知他却购买了墨。可见,墨的制作销售,基本上在市场中普及了。 4汉墨从中原传向西域 东汉中期以后,墨的制作逐渐采用了模具。 三国魏晋时,皇象论墨,已有多胶黝黑的说法,魏有韦诞, 晋有张金, 均以制墨著名于当时。卫夫人《笔阵图》曰:「 ”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已上强如石者为之。”墨丸造型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螺子墨。唐时,祖敏以制墨而闻名。至南唐, 李廷珪父子制墨,墨锭大成。宋时出现了香料金箔入墨。此时,墨已至尽善尽美境地。以后,制墨名家不断,元有十余人,明有百余人。 甘肃酒泉的魏晋时期的墓葬中,也出土过墨。有人记述:「 ”西域僧书,言彼国无砚、笔、纸,但有好墨……人们认为,墨逐渐从中原地带向西传播。 有墨,就有收藏。老墨,研后而写,墨色光亮,阳光照下,泛紫色。宋代司马光无所嗜好,独蓄墨数百两,好之成癖。可惜,不知他藏墨的最后归宿了。老墨价格也不低,1930年前后,用漆盒装的康熙吴守默玉堂墨,八锭,价值八百大洋。便宜的康熙曹素功千秋光墨一盒也要四百元。 5墨书写的汉简寸土不丢 武威是河西走廊东端重镇。 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春,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骑,长途奔袭河西走廊浑邪王和休屠王,汉军「 ”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捷首虏八千九百六十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同年夏天,汉武帝又命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乘胜从北地郡再次出兵河西,此次「 ”捷首虏三万二百,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这一战役,匈奴彻底退出河西地区的关键。 西汉踞有河西之后,打通了连接西域的丝绸之路,隔绝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络,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 汉王朝为控制西域,守卫河西走廊,在这里修筑了规模宏大的汉长城。河西走廊的汉长城东起令居,西达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北到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形成了钉子形的防御体系。 为守卫河西走廊,汉武帝下令大量移民实边,移民的主要是「 ”或以关东下贫,或以抱怨过当……”据记载,西汉 ,先后五次大规模移民河西走廊,到西汉末年,在河西走廊的徙民和戍卒数量猛增到50万。 大批戍边将士,生活在这块地方,扎根落户,成为河西走廊的开发者和守卫者 。们留下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展现着大汉王朝崛起时张力。 武威磨嘴子汉墓群位于武威南15公里的祁连山下,杂木河西岸。这是一处高处河岸的黄土地台,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这里先后多次发现汉墓,出土了陶器、木器、漆器、铜器、铁器、简牍、鸠杖等等。这些器物见证了汉代,河西走廊戍边将士们的生活。 墨,从土,从黑。土不可丢。据说,张大帅曾给一东洋人,题字,最后落款「 ”张作霖手黑”。别人说写错了。大帅却言,这叫寸土不可丢。 武威市磨嘴子汉墓出土的随葬丸墨,就是当时戍边将士,书写公文,家书所用的残墨。也是那个年代,大汉王朝开疆拓土,昂扬向上的见证。 ​ 王文元原创作品 请关注 请转发 版权已保护,谢绝转载, 盗用必究!

  越南——安南

  菲律宾——吕宋

  马来西亚——柔佛 / 马六甲

  文莱——泥国

  朝鲜 / 韩国:Korea

  中国古称:乐浪 / 高句丽 / 百济 / 新罗 / 高丽

  来源:汉朝设置乐浪郡。公元4世纪时,在今天的朝鲜半岛上建立了新罗、高句丽、百济三个国家。其中高句丽本来是中国的民族,因为抢地盘,打不过鲜卑族著名的慕容家族,被慕容氏赶出国门,流放到朝鲜半岛北部。高丽为高句丽的简称(但高句丽与高丽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公元918年王建建立了王国,国号“高丽”,并于936年统一了朝鲜半岛,高丽王国历时近500年,为各国所熟知,所以至今外文名称音译仍为 Korea(高丽)。1392年,高丽三军都总制使李成桂建立李氏王朝,定国名为“朝鲜”,意为清晨之国、朝日鲜明之国或晨曦清亮之国。《东国舆地胜览》一书说:“国在东方,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朝鲜语中朝字读作Zhao,今转读成Chao。

  在汉朝,如今的韩国地区,分布着三个原始部落,为“三韩”,即马韩、辰韩和弁辰(弁韩)。1897年2月,朝鲜国王高宗宣布改国号为“大韩帝国”。不过这个“大韩帝国”很短命,在1910年就被日本废除了,又改回“朝鲜”。

  日本:Japan

  中国古称:扶桑 / 倭奴 / 东夷 / 海东 / 东洋 / 东瀛

  来源:古代中国人认为日本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故常以“扶桑”来表示,《淮南子》中就有“日朝发扶桑,入于落棠”语句。日本最初的文明实际上起源于中国文明,中国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了关于日本的记载。战国时代,中国最早称日本为“倭”,如古地理书《山海经·海内北经》说:“盖国在矩燕南、倭北、倭属燕。” 这说明当时中国人仅知道日本的地理方位。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才明白地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另据范晔《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后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到隋唐时,始称“日本”。《旧唐书·东夷传》中将“倭” 与“日本”分列并叙,还对改称日本作了说明:“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使者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旧唐书·日本国传》载明:“或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Japan 是英语“漆器”的意思,是西方对它的称呼。

  越南:Viet Nam

  中国古称:瓯越 / 占婆 / 林邑 / 环王 / 占城 / 交趾 / 安南 / 南越

  来源:公元前3世纪后半叶,在红河三角洲建立瓯雒国,由瓯越和越两个部落合并而成。中国史书上的占婆(又称林邑、环王、占城等),是越南史上的古国。汉朝设置交趾郡。唐朝设安南都护府。五代时从中国独立出来。1054年李朝改国名为大越。以后几个王朝称为安南或大越。1802年阮福映称帝,改国号为南越。1803年清政F改安南为越南。1804年册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越南之名便始于此。越南族就是中国的京族。

  老挝:Lao

  中国古称:堂明 / 南掌 / 寮国

  227年,堂明王遣使拜访东吴。1353年,琅勃拉邦的孟斯瓦王子法昂在真腊帮助下,统一老挝全境,建立了以佬族为主体的封建国家——澜沧王国。明代永乐二年,澜沧国获得中国的承认,封为“老挝宣慰司”,史称南掌。国内第一大民族老挝族(又称“老龙族”,中国称其为“寮人”)占全国总人口1/3以上,以族为国名。

  柬埔寨:Cambodia

  中国古称:扶南 / 真腊 / 吉蔑 / 甘孛智 / 澉浦只

  来源:元代称“甘孛智”,明代转音为“柬埔寨”,为“山地之国”。

  泰国:Thailand

  中国古称:堕罗钵底 / 暹罗

  来源:公元6世纪,孟人在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堕罗钵底国。“泰国”泰语中为“自由国度”,“泰族”为“自由人民”。泰族就是中国的傣族。

  缅甸:Myanmar

  中国古称:掸国 / 骠国 / 蒲甘

  来源:掸国,骠国,蒲甘,都是宋以前中原对它的称呼。公元1106年,缅使随大理使节到宋,宋鉴于缅甸山川遥远,道路阻隔,因此称为“缅”,又因中缅边区一带称山间谷地为“甸”,“缅甸”即其合称。

  马来西亚:Malaysia

  中国古称:柔佛 / 马六甲

  来源:Malay 是亚欧大陆最南端的半岛。生活在这个半岛上的人,又称为 Malay 人。后来把整个东南亚的所有群岛,统称 Malay 群岛。柔佛为 Malay 半岛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刺加王国统一了 Malay 半岛的大部分。1963年,Malay,与加里曼丹岛上的沙捞越和沙巴地区,共同组成了一个联邦国家,就叫 Malaysia。

  新加坡:Singapore

  中国古称:淡马锡 / 星洲

  来源:公元8世纪,这个海盗猖獗的海岛曾叫Temasek(淡马锡)。Temasek,爪哇语“海市”之意,由于季节的影响,海运的船舶经常云集在此,所以逐渐成为一个船舶停泊的商埠。

  传说,苏门答腊室利佛逝王国的一位王子,为了寻找理想地点建立新城市来到淡马锡。在洁白的沙滩上,王子突然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怪兽向他致意后急弛而去。这怪兽红身、黑头、白胸,雄健敏捷。王子很喜欢,便问随从:“那是什么动物?”随从信口答到:“狮子。”王子十分高兴,认为这里是吉祥之地,便决定在此建都,并取名“狮城”。在樊文中,Singa 意即“狮子”;pore 意即“城堡”。

  菲律宾:Philippines

  中国古称:吕宋

  来源:菲律宾群岛的主岛就是吕宋岛。1543年,西班牙占领了这里,便以西班牙国王 Philippe 的名字命名。

  印度尼西亚:Indonesia

  中国古称:爪哇 / 三佛齐

  来源:爪哇和三佛齐都是印度尼西亚最著名的古国。Indonesia,希腊语中“大海上的群岛”,意为“千岛之国”。

  印度:India

  中国古称:婆罗多 / 身毒 / 天竺 / 信度 / 忻都

  来源:古印度,一个名叫“婆罗多”的国王建立起一个国家,于是把这个国家命名为“婆罗多”。古印度人以“信度”一词表示河流。这条河就是著名的印度河。后来“信度”这个地名所指的范围不断扩大,从印度河流域开始,又包括恒河流域,渐渐的席卷整个南亚次大陆。我国用“印度”这个词始自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书中载:“译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归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印度”。

  不丹:Bhutan

  自称:竹域

  中国古称:主域 / 布噜克巴

  来源:不丹的梵文意思为“西藏终端”。自称为“竹域”,意为“神龙之国”

  斯里兰卡:Sri Lanka

  中国古称:锡兰

  来源:Sri 是该国的自称,即“神圣”之意,Lanka 是“光辉灿烂”之意。

  伊朗:Iran

  曾用名:Persia 波斯

  中国古称:安息

  来源:古代 Aryan (雅利安人)从东迁往波斯,占据了伊朗高原或其东南部地区,并在这儿创造了古代文明。古希腊、古罗马将这片地区称为 Aryana ,意为“雅利安人的地区”。Iran为其转音。Persia(波斯帝国)是伊朗历史上最显赫的一个帝国。(其实 Persia 并不单只是一个国家,而是许多不同的朝代,都被称为 Persia 。)

  俄罗斯:Russian

  曾用名:КИЕВ Росс 基辅罗斯 / 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 苏联

  中国古称:罗刹

  来源:9世纪下半叶,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诺曼人在东斯拉夫人地区建立基辅罗斯大公国。斯拉夫人把来他们称为 Varangians 或者 Rus意思是商人。这个词起源于古诺曼语 ruotsi,意指“划独木舟的人”,后来为斯拉夫人所采用。元朝称俄罗斯为“罗斯”或“罗刹国”。蒙古人在拼读俄文 Rocia 时,在字母R前面加了一个元音,所以 Rocia 就成了 Oroccia。清朝时期,Oroccia 转译成汉语时就成了“俄罗斯”。苏联曾是俄罗斯最强大的历史时期。

  西班牙:Spain

  中国古称:佛郎机(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称)

  来源:西班牙最早是迦太基的殖民地。这里野兔出没,迦太基把野兔叫做 spa(腓尼基语 Shaphan)。渐渐的,转换成 Spain。

  葡萄牙:Portuguese

  中国古称:佛郎机(对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称)

  来源:葡萄牙最早的城市 Oporto 波尔图的名字演变而来的,本来翻译成波秋歌更为恰当

  意大利:Italy

  中国古称:大秦

  来源:古希腊人殖民到亚平宁半岛的普利亚地区附近后,把这里的维图利部落称为 Italoi。后来罗马人沿用了这个名称,拉丁语 ltalia,并用它作为意大利半岛上很多部落的共同称呼。

  汉民族的祖先, 居住、采集、耕种的土地是黄的, 洪水期饮的河水是

  黄的, 到了晚期智人阶段, 自己的皮肤也是黄的。应该说, 我们的祖先,

  在和森林对比中, 在和禾苗对比中, 在和蓝天白云对比中, 很早就认识

  了**。

  早在五六千年以前, 母系氏族的晚期, 黄河流域活动着一位大政治

  家、大发明家, 他曾经征服了黄河流域诸多氏族, 组成氏族联盟, 作了氏

  族联盟的领袖。人们尊重他, 纪念他, 称他为“ 黄帝” 。“ 帝”是“ 王天下之

  号” 见《说文》, “ 黄帝”就是黄土地上的王天下者。人们把“ 黄”送给了

  五帝之首的氏族联盟领袖, 自此, “ 黄” 便成为华夏氏族的民族色, 国

  色。

  “ 黄”代表吉样、尊贵

  《周易》的作者大约已从传说中接受了黄帝以来尚黄的观念。《周

  易》经文中, 凡出现“ 黄”的事物为喻, 其占断便绝对是大吉大利, **成

  为吉祥、尊贵的代表。如《离》六二“ 黄离, 元吉。”高亨注传义说“ 离,

  附丽也。黄离, **附丽于物也。色不能独存, 必附丽于物。如黄金是

  **附丽于金, 黄裳是**附丽于裳等是。《易传》认为黄是美丽之色,可比人之美德。黄离比人有美德附丽于其身, 故大吉。”

  此后, “ 黄”几乎成为吉祥之兆的代名词。凡与祥瑞之兆有关者, 常

  冠以“ 黄”字, 如“ 黄星” 出现为祥瑞, 晋代王嘉《拾遗记· 轩辕黄帝》说黄

  帝“ 以戊巳之日生, 故以土德称王也。时有黄星之祥” 。这也是以为尚黄

  自黄帝始的传说。以“ 黄气” 、“ 黄云” 、“ 黄瑞” 、“ 黄旗” 、“ 黄旗紫盖” 、“ 黄

  龙”为天子之气。《宋书· 符瑞志上》说“ 帝尧之母曰庆都, 生于斗维之

  野, 常有黄云覆护其上。”谢眺《始出尚书省》诗“ 青精翼紫驮, 黄旗映

  朱邸。”李周翰注“ 青精, 星也。黄旗, 瑞云也。皆王者将兴之符应也。

  紫驮, 天子车也。朱邸, 明帝所居。谓青精辅车, 黄旗映于帝宅, 此谓明

  帝将即位之时瑞也。” 载汉代术士尝言“ 黄旗紫

  盖, 见于斗牛之间, 江东有天子气。”

  东汉尚红不如现在尚红得厉害,话说当年张角起义都是用的**,起义军也称黄巾军,而不是红军。西汉也尚黑色。

  在我国传统“ 五行”观念中· 居于最高地位的即是黑色。黑色纳“ 五色”于一体, 是“ 五色”的还原与复归, 可以此界定黑

  色在“ 五色”观念中的永恒本质。长期积淀于人们色彩视觉情感

  中的理念模式通过抽象的经验形式和摹仿性“ 心理视象” 的移入而

  导致民族色彩审美图像一“ 尚黑”色彩通感的发生。原始思维结构中的宇宙观念是浑沌而玄虚的, 人类置身于幽

  玄的黑色时空而生发对宇宙和天地万物的猜度与诊释。老子哲学

  体系中以黑色作为带有生殖崇拜意蕴的象征性色彩, 推衍其与宇

  宙万物和人类肇始的密切联系, 贯穿着“ 尚黑”思想的主线, 这条主

  线曾经伴随着史前审美风尚演进的漫长历程, 表现出相对稳定的

  色彩心理取向。

  二、“ 尚黑”观念之孕育

  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的众多发现表明, 以黑色石料打制的石器

  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显然为我们认识史前人类黑色视觉心理的官

  能感应提供了材料学依据。广西柳州白莲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

  的石器, 多为坚硬的黑色隧石打制而成, 年发掘所得件石

  制品中, 黑色隧石制品就有件。③值得注意的是, 在该遗址附近

  的都乐河和古柳江河道中却极少有此类黑色隧石, 目前尚难确切

  知道它的来源。由此看来, 至少可以相信原始人类对黑色隧石的择

  取绝非信手攫来。广东南海县西樵山遗址出土的数千件细石器也

  大多为黑色隧石④ , 从工具发生学角度来看, 原始人类对工具制作

  材料的选择更关注于厚重、坚硬的质感, 而黑色隧石除自身所具有

  的坚硬质地外, 相对于其他石料还拥有更强烈的色彩视觉感受, 从

  而引发出黑色视觉心理的官能感应, 即黑色视觉形态的原初形式。

  从目前所能看到的早期旧石器标本中不难发现, 对制作材料

  的选择似乎流露出漫不经心的色彩经营尚且没有充分理由言其

  审美意识的渗入。然而, 却无法排除原始人对工具制作的经验攫取

  和功能思考, 这一阶段的实践活动包含着较多的偶发形态。对于器

  物形状、色彩的理性观照溶人了原始的色彩情感体验, 产生色彩理

  念驱动状态下的视觉惊奇和感官愉悦, 且正是由于对工具制作技

  术和能力的驾驭而获得的自我实现的满足与快感, 才引发某些工

  具纯实用功能的摈弃, 进而演变为具有宗教统慑力量和审美意蕴的“ 象征物” 。

  吴兴钱山漾四层文化出土的石斧新石器时代, 两面以黑彩

  饰绘回纹、云纹、折线纹等纹饰, ⑤流露出明确的宗教动机, 似乎在

  传达着邀远的“ 尚黑”讯息石峡文化、裕泽文化、薛家岗文化皆发

  现有彩绘石斧。黑色饰纹虽然包含有审美遐想的成分, 但更多是

  作为原始宗教传媒的色彩语言符号, 并由此得以实现其文化潜移

  和功能逾越。倘若史前“ 尚黑”观念的萌发有可能籍以此类黑色符

  号刺激为取象契机, 那么, 至少多半归附于原始宗教复合性心理结

  构的涵化促动作用。

  黑彩饰绘的石斧应为原始部族宗教活动的一种仪仗或权杖。

  河南临汝仰韶文化遗址所出彩陶缸《鹤鱼石斧图》, 即有以浓重黑

  彩描绘的带有“ 丫”符号的石斧, 它是具有崇高寓意的仪仗或杖

  标, 有可能成为夏代所崇尚的黑色斧饭类仪仗的蓝本⑦ 。

  新石器时代的艺术已基本上具备了自律性的审美观念, 而不

  再由严格意义上的功利性动机来统慑, 由对黑色视觉感受实用目

  的的追求转人黑色审美抽象意义上的概说, 出现了较多的黑色饰

  品。如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出有黑色石墨磨制的带钻孔的小装饰品

  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出有黑色煤精石磨制的饰品⑧沈阳新乐

  遗址出有煤制的黑色圆泡形饰、耳挡、圆珠等饰品⑨河南浙川下

  王岗遗址出有大量以黑、红色彩绘的陶、石、玉质环饰, 独具匠

  意。⑩此外, 我国北方地区细石器文化的黑色石制品也达到了高度

  工艺化程度, 蕴含有玄秘的色彩视觉感受, 包孕着“ 尚黑”审美情绪

  的胚芽。

  由色彩陌生感无关注一色彩认知感有关注一色彩情感模

  式色彩崇尚秩序的逐渐凸显, 构成色彩认知、发生、演进的原始

  系统结构图式, 史前“ 尚黑”观念正是在这种原始结构图式的转合

  下悄然孕育萌发。从史前工具、饰品、陶器制作中尚能隐约窥见“ 尚黑”观念孕

  育、萌发的轨迹, 那么,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文化阶段则可以界

  定为“ 尚黑’,观念的勃兴期。

  典型龙山文化黑陶“ 尚黑”之风是否可以视为夏代“ 尚黑”观念

  的源头, 尚且毋敢定论, 然而, 从文化传承的脉络来看, 夏文化确是

  承袭龙山文化而来。

  探索夏文化遗存中的“ 尚黑”遗痕, 王城岗、王湾、陶寺和二里

  头文化无疑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王城岗一期文化登封王城岗、禹县瓦店等皆为灰砂黑陶和

  泥质黑陶二期文化开始出现精美的磨光黑陶。王城岗晚期与夏文

  化十分接近, 以崇尚泥质黑陶为其文化的主体标志。二里头一、二

  期文化盛行夹砂黑陶和泥质黑陶, 出现较多的鼎、颤、三足盘、豆、

  平底爵、盂、筒形瓤等器型, 被考古界确定为夏文化的下限。山西襄

  汾陶寺遗址出有一批木器, “ 器物外表彩绘所用调合粘接剂⋯ ⋯与

  漆器较为接近的漆类物’嗯与韩非子所说“ 禹作祭器, 墨染其外, 朱

  画其内”的特征极其一致。同期出土的彩绘陶器皆施以黑色陶衣,

  如泥质褐陶壶、瓶、盆、盘等器表磨光施黑色陶衣, 再在其上分别以

  红、白二色彩绘变体动物纹、折带纹、几何纹、蟠龙纹等纹饰, 类似

  舜制木质食器“ 流漆墨其上” 、“ 犹漆墨之”的记述。

  再如, 安庆张四墩遗址出土夏文化陶系崇尚黑陶, 器型有黑陶

  鼎、豆、盘、篡、杯、罐、瓤、壶、盆等等, 极为丰富。其中, 夏文化早期

  黑陶瓤由淮北花家寺大汝口黑陶杯演进而来, 并且逐渐变化为细

  腰高颈喇叭口的瓤, 为商代铜瓤的鼻祖, 从中不难看出由大坟口文

  化到龙山文化及至夏文化陶器“ 尚黑”之风的源流关系。

  值得关注的是, 从众多史前文化遗存的发掘情况来看泥质黑

  陶由夏代极其盛行至殷商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实际上从一个侧面

  反映了“ 尚黑”之风由夏代的勃兴鼎盛至商代趋弱的演化轨迹。

  夏代考古发掘中使我们得以看到的实物仅仅是一些不易腐烂

  的陶器或木器而已, 无疑只能窥其“ 尚黑”观念之一斑。然而, 见

  诸于古籍文献记载的夏代“ 尚黑”史料却是十分丰富的。

  《史记· 夏本纪》“ 帝锡禹玄圭, 以告功于天下之。”玄圭, 即黑

  色的玉圭。帝舜为表彰禹及其辅佐大费治理水土功绩, 分别赐其黑

  色的玉圭和黑色的族旗飘带, 将黑色的特定意义与水之玄色纽系

  在一起。由此推衍, “ 五行”北方所配黑色及其黑色之君额项、水官

  之臣玄冥绝非空谷来风。

  其实, 早在禹之前业已凸显出“ 尚黑”的端倪。《集解》引应劲

  日“ 黄帝受命, 有云瑞, 故以云纪事也。⋯ ⋯冬官为黑云。”与“ 五

  行”北方黑色之君相符。黄帝、帝尧等衣着服饰皆尚黑。舜时, 黑色

  增帛被规定为高辛氏后裔朝见之礼品。使用黑增的高辛氏为夏后

  氏之先祖, 故其后裔仍沿袭崇尚黑色, 笔者以为, 夏后氏“ 尚黑”之

  风即缘于此。

  夏后氏时, “ 尚黑”之风极盛, 渗透于人们行为活动的诸多方

  面如服饰、车乘、祭祀、仪礼、居室等等, 无不为“ 尚黑”审美风尚所

  统慑, 《礼记》等对此多有记载。如

  “ 夏后氏尚黑, 大事敛用昏, 戎事乘骊, 牲用玄。” 《礼记· 檀弓

  上》

  夏代不仅对车乘和祭祀用牲以及器物、服饰等作出严格规定,

  还以黑色作为“ 贡维土五色”之主色, 供天子筑坛祭天立社和诸侯封地的证物, 作文绣服色, 明确服装之等第。同时, 夏代“ 尚黑”之风

  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美与丑的审美评价。“ 昔有仍女生女, 叛而甚

  美, 光可以鉴, 名日玄妻。’, ⑧皮肤颗黑光可照人, 而仍以为美丽之

  至, 可见对黑色崇尚之极。黑色虽然成为夏代崇尚色彩之主流而为

  至上之美, 但在局部意义上也包涵有丑的审美评价, 认为“ 己恶而

  掠美为昏, 贪以败官为墨, 杀人不忌为贼。’, ⑩“ 墨”为“ 流肴五刑”之

  一, 即黯面, “ 先刻其面, 以墨窒之。”通过以黑色刺刻面部而作为一

  种罪恶和丑陋的象征。

  夏代“ 尚黑”之风至秦仍有所遵循, 如同“ 殷人尚白” 的色彩崇

  尚模式一样主导着这一时期的审美风尚。虽然, 自夏以后的“ 尚

  黑”之风渐趋衰褪, 而作为一个时代最具坚实根抵的审美风尚的影

  像投射总难以被抹去其残垣断迹, 这是由“ 尚黑”观念的流变性所

  决定的, 也是文化运演的相对不可徙移性所导致的文化形态和审

  美风尚传承的恒常现象。

  中国史前“ 尚黑”观念孕育、萌发、勃兴的轨迹并非清晰可鉴

  然而, 透过众多史前文化遗存残留的“ 尚黑”遗痕, 仍可得以窥视这

  个东方古老民族时断时续的色彩崇尚历程。

  殷人虽然崇尚白色, 却仍以玄鸟为其部族图腾。玄鸟, 燕子, 因

  燕子的羽毛是黑色的, 故称玄鸟。《诗经· 商颂· 玄鸟》“ 天命玄

  鸟, 降而生商。”包孕有黑色之图腾色彩。周虽尚赤, 但周天子在冬

  季则要“ 居玄堂” “ 乘玄路, 驾铁骊载玄旗, 衣黑衣, 服玄玉’, ⑩ , 似

  乎毫无尚赤之意, 相反却构筑了一个黑色氛围的生存空间。秦汉时

  期, “ 秦得水德而尚黑” 邹衍语黑色施用于器物、服饰等, 汉初随

  秦制, “ 尚黑”之风依然盛行, 曾规定按五时分别朝服色彩, “ 至朝皆

  着皂衣”成为约定俗成的宫廷官显着装仪礼。

  黑色对于冕服制度的影响初始于商代, 《书经· 樱篇》“ 绣以五彩, 彰施于五色, 作服汝明。”其中的翻为斧形, 刃白身黑, 取意决

  断宗彝则为纯黑。“ 作绩黑也” , 黑色遂成为十二章纹之主色。此

  外, 三代盛行“ 玄冠”之式,《仪礼· 士冠礼》“ 主人玄冠” 。年

  殷墟西北岗商墓所出浮雕人形玉饰, ⑩头戴高冠, 冠上透空, 周边

  有扉棱, 上附装饰品, 研究者认为即是“ 玄冠”之原型。殷商文化遗

  存中残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