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博物院蕴含哪些地方文化?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4收藏

安徽博物院蕴含哪些地方文化?,第1张

安徽博物院蕴含安徽的历史文化。

安徽博物院从多侧面综合展示安徽的历史文化亮点,包括一个基本陈列——安徽历史文化陈列和四大特色陈列。

安徽博物院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怀宁路268号,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占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6万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局部1层,建筑高度377米,展厅15个,馆藏文物218万余件。新馆从侧面综合展示安徽的历史文化亮点,老馆则以陈列安徽近现代特色专题。建筑造型沧桑厚重,体现了“四水归堂、五方相连”的徽派建筑风格。安徽博物院是安徽一标志性文化设施。作为毛主席视察过的唯一一个省级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的新馆,“安徽博物院”使用毛体字作为招牌字。2011年,安徽省博物馆更名为安徽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博物院新馆位于合肥老城的西南面,省文博园位于新区中轴线的西侧,次景观轴的一端。安徽博物院从多侧面综合展示安徽的历史文化亮点,包括一个基本陈列——安徽历史文化陈列和四大特色陈列。新馆位于园区的用地中部,主入口朝东,东南、东北分别是古生物化石博物馆与美术馆,三个文化建筑成品字形布局。整体布局突出公共空间从内部的中庭空间向建筑外部延伸连通的空间效果。东北面有一座小山坡。安徽博物院陈列展览大楼为仿苏式建筑,以大楼为主体的整个馆区平面布局呈“中”字型。大楼为砖混结构,面南背北,建筑面积11580平方米,展览面积7826平方米,正中主楼五层(第五层为塔楼),两侧副楼两层为展厅。造型呈U形,建筑简洁壮观、平面规矩,中轴对称,庄严肃穆。主楼高耸突出,回廊宽缓伸展,是合肥市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建的三大建筑之一。

随着国家发展日新月异,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尝试走出压力圈,去路上探寻快乐。每次旅行,在当时都是辛苦而又疲惫的,手拿地图赶时间,拍照、购物、徒步,听当地人讲风俗,睡不习惯的床和吃不惯的食物。

虽然听上去不怎么样,但是当时间继续前行,当你又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你就发现,那段日子仿佛是从别人生命里借来的岁月,像一枚挂在记忆里,温暖发亮的茧。很多人都在找寻旅行的意义,到头来说不清道不明。

最浅显的认知大概就是视野上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走过的路多了,人的心 怀自然变大,很多不能理解的事突然有了答案,我们踏过万水千山,这途中,你的眼界就会开明。很多人喜欢往大城市扎堆,但却忽略了城市角落里古韵美。

今天要说的是,安徽计划耗资10亿重修的古镇,被称为“安徽乌镇”,国内少有人知, 让我们一起往下看吧。安徽大地锦绣多姿,文化古迹甚多,是中国 旅游 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安徽省的黄山(中国古典山水典范)、九华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天柱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以及以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名扬天下的琅琊山。安徽文化丰富又别具特色,省内有三个城市为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

今天咱们不介绍名山大川,而是一安徽古镇。这古镇名为西河古镇,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南,处于宣城市宣州区、芜湖市南陵县、芜湖县三地交界处,面积约033平方公里,现有共780户,1608人。

据古籍记载,远在西汉时,小镇杂草丛生,水患严重并且人烟寂寥,此处被俗称为"草头湖"。当地有一庵堂建造在此,人们习以称"茶庵"。 洪武年间,开始修建堤坝,百姓搬到这里安居,人来人往逐渐形成小集镇,又因为坐落青弋江西岸,因此得名"西河"。

西河是江南水乡古镇,相传距今已有600多年悠久 历史 。房屋建于圩建两侧,因为每年需要防灾,需要加固堤坝。所以屋面地基低于路面15米左右。街心是青石路面,曲折蜿蜒将近 1200米,街道宽窄不匀,所以又被大家称为“安徽乌镇”。

两旁店铺门面飞檐对峙,窗户比街心都要低很多。沿河处的老房子,墙高陡峭,基础部分石头驳砌,需要拔地数丈高,才能保证汛期时能够任凭水的冲击。外河沿岸是青石护栏,人可以通行。从街心踏青石台阶往下走,即使走进屋子里,也能延伸十余米。

此外,上街外侧有章家巷、土地巷,下街外侧有徐会兰巷、江东巷、中街内侧有芮家巷,均为老街横连,能够通往沈公圩内,也可以通向沿河水运埠头。1983年,西河古镇新建了一条水泥路面。每当太阳升起,这条街就开始活跃,提篮、拉车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向此汇集。

1986年湾西公路通车后,开始为西河古镇注入人口,随后市场繁荣,销售额能日达万元,呈现出 历史 上最兴盛时期。 西河,不再是经济和文化的"西伯利亚",它流出去的是永不枯竭的黄沙资源,以及富有开拓精神的青年,得到的将是物质、精神文明的丰收。

西河古镇作为天然水运码头,古往今来商业发达,世界各地商家络绎不绝。特色小吃也闻名遐迩,特别是古镇秘制腊味,有近300年的 历史 。馄饨混、羊肉、蛋糕、油炸臭干子、方片糕、青弋江小鱼等,肉香醇美,回味无穷,无色素、无添加、无味精,无防腐剂,属于记忆深处的老味道。

近几年西河古镇周边商业街层出不穷,很多现代建筑落户,而西河古镇却仍然保持特色,具备了十分丰富的 旅游 条件。 也正是得天独厚的机会,使得当地政府计划耗资10亿元用于开发古镇,将西河古镇打造成现代化与古韵并存的 旅游 好去处。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392部,2008年3月1日公布;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2392部)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51个)名单,现予公布。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卷帙浩繁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利用好珍贵文献典籍,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方针,以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的公布为契机,加强科学规划,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珍贵古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使中华民族珍贵的文献典籍永泽后世。 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51个) 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 天津图书馆 山西省图书馆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省大连图书馆 黑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 江苏省常熟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福建省图书馆 山东省图书馆 湖北省武汉图书馆 湖南图书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云南省图书馆 山东省青岛市图书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贵州省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 贵州省荔波县档案馆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 南京博物院 上海博物馆 山西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 河南大学图书馆 河南大学图书馆 苏州大学图书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南京大学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16部,2013年3月8日公布。

国务院正式公布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上海图书馆藏北宋拓本《三藏圣教序》、徐州市图书馆藏南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青岛市博物馆藏清蒲松龄《鹤轩笔札》稿本等1516部古籍入选该名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浙江省西泠印社、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等16家单位成为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汉文古籍1218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286部,其他文字古籍9部,3种甲骨文。这是甲骨文首次进入《名录》。《名录》收录宋元拓本71种,明清稿本76部、抄本177部;收录舆图43种,其中,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质地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还是西汉初即已发明造纸术的有力证明;收录的民族文字古籍,涵盖藏文、回鹘文、西夏文、蒙古文、察合台文、彝文、满文、东巴文、傣文、水文、古壮字、布依文等12种民族文字。

其中,西藏博物馆藏元刻本《释量论》,是继元刻《因明正解藏论》之后发现的第二部元刻本藏文古籍。这两部元刻本的发现,推翻了元代无刊印藏文文献和明代以前无藏文印刷实物的旧说。

在此次公布的16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中国嵩山少林寺、西藏博物馆、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西藏自治区罗布林卡、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等5家为宗教、少数民族单位。

截至目前,共有11375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66家单位成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