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平事迹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2收藏

孔子生平事迹简介,第1张

一、早年教育

孔子早年生活极为艰辛,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去世,葬于鲁国东部的防山,孔母未将墓的所在地告诉孔子。颜氏移居曲阜阙里,将其抚养成人。幼年的孔子常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练习行礼演礼,作为一种游戏。

孔子的母亲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希望将父母合葬。为了打听父亲葬处,他将母亲棺殡停于路口(五父之衢),向路人打听。后孔母的邻居曼父之母,告诉孔子叔梁纥的墓处,孔子这才将父母合葬于防山。第二年,孔子在为母亲守丧时,季孙氏宴请士一级的人(飨士)。孔子前往,不想却被季孙氏家臣阳虎训斥并拒绝。但后世学者多怀疑此事有伪。

19岁时孔子为鲁国贵族季孙氏做文书、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仓储和畜牧。娶宋人亓官氏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该子便名为孔鲤,字伯鱼。孔鲤先孔子而死,有遗腹子孔伋,字子思。

23岁时孔子开始在乡间收徒讲学,学生有颜由(颜回之父)、曾点(曾参之父)、冉耕等。鲁昭公十七年,郯国国君郯子访鲁[15]。郯子博学多才,27岁的孔子慕名拜见。韩愈《师说》有语:“孔子师郯子。”孔子先后“问礼于老聃,学鼓琴于师襄子,访乐于苌弘。”

大约三十岁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二、适齐

三十五岁时,鲁昭公被鲁国掌权的三桓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击败,逃到齐国,孔子便离开鲁国到齐国。孔子曾与齐太师谈说音乐,闻习韶乐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说:“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他日又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在节财。”景公想封孔子为尼溪田大夫,遭齐相国晏婴进言劝阻,晏婴认为孔子会干扰齐国的文化。后来得知齐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没有办法,只好辞退孔子,孔子则重回鲁国,聚徒讲学。

三、初仕鲁国

鲁定公九年,51岁的孔子仕鲁,初为中都宰(中都为今山东汶上县),一年后做司空,再升为大司寇,期间亦行摄相事。

鲁定公十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于夹谷,孔子在此事件中“文功武备”,取得外交上的胜利,使齐归还侵占鲁的汶阳等地。

鲁定公十三年,孔子为重新确立鲁公室的权威,策划实施“隳三都”的政治军事行动,希望能够削减三桓的实力,于是先堕叔孙氏之郈,再堕季孙氏之费,但围攻郕邑的攻势功败垂成。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诛杀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但有看法认为少正卯事件是受到法家思想影响的后世学者所杜撰。

由于孔子治下鲁国颇有起色,引起齐人警惧,齐大夫黎鉏设计,向鲁赠送女乐文马使鲁定公不问朝政,并让孔子与鲁定公、季桓子等人之间在道德与政策上的分歧难以弥合,最终孔子去鲁适卫。

四、周游列国

离开鲁国以后,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辗转于卫、曹、宋、郑、陈、蔡、叶、楚等地,然而均未获重用。其间,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险。

五、留卫期间

孔子到了卫国,在前往陈地时,途经匡城,颜刻举策指著郭外缺口说:“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因孔子身材高大,被匡人误以为是鲁国的阳虎,而遭围捕。子路感到愤怒,夺戟准备交战,但被孔子阻止。过程中孔子曾与颜回失散,一度以为颜回已死。

卫灵公提供孔子与仕鲁时同等的俸禄。居住一段时间后,遭人诬谄而离开。

孔子在蒲城滞留几个月后返回卫国。拜见卫灵公夫人南子时,孔子朝着北面,低头俯地,不正视;夫人南子亦于帷幕中再拜孔子。子路得知后,为此事甚感不满,表面上不说,但孔子心里明白,孔子便对着子路向天发誓说:“我如果不对的话,就让老天厌弃我吧!”数月后,卫灵公与夫人南子同车,孔子为次,其余官员在后,招摇游市而过。孔子对此事引以为耻,颜刻问有何耻辱,孔子感叹:“我从未见过像爱好美色那样爱好道德的人啊!”便离开卫国。

六、过宋之危

孔子到了宋国以后,在大树下和弟子习礼。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将大树拔除。弟子打算尽速离去,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七、相失于郑

孔子在郑国时,与弟子失散,孔子独自站立在郭东门。有人告知子贡,东门有人仪表像丧家之犬。弟子终把孔子寻回,并将此话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八、受困陈蔡

吴伐陈、楚伐蔡之际,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随即出发。陈、蔡大夫惧怕孔子为楚国所用,便将孔子围困在陈、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绝粮七日,许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旧讲诵不绝。后来派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接孔子。

九、晚年

颠沛流离凡十四年,前484年,年近七十岁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鲁国尊为国老,但未受鲁哀公的任用,这段期间孔子专注于教育和古籍整理。前483年,独子孔鲤先孔子而死。前481年,颜回先他而去世。孔子有所感慨:“昔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哀公十四年夏,齐国陈恒弑其君,孔子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恳请伐齐,哀公让他“告季孙”,后孔子向季康子请求出兵,结果遭到拒绝。

前479年3月9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儒略历3月9日,格里历3月4日,夏历二月十一),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坟6年。回首一生,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扩展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其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即“爱人”,倡导推行“仁政”,且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提出“正名”主张,以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副其“名”;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极其深远。现存《论语》一书,记载有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太岁”的几种含意

  tàisuì

  (1) ∶木星的别称,古代用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纪年,一周是十二年

  (2) ∶传说中神名。古代迷信,认为太岁之神在地,与天上岁星(木星)相应而行,因此兴建工程等要躲开太岁的方位,否则就要不吉利

  (3) ∶一种特殊的生物

  一·木星与“太岁头上动土”

  古人把木星称为“太岁”(或岁星一周天(实际是1186年),并划分周天为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都有特定的名称,说太岁某一年在某一方,这一方就不能动土搞建筑,否则触犯了太岁,就会招来灾祸。后来,人们把别人侵犯自己怒斥为“太岁头上动土”,以显示自己的威风。

  这一说法早在宋朝就已有之。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就曾提到过:朱武和陈达、杨春在少华山落草之后,为了打劫钱粮供山寨使用,预备与官军对敌。朱、杨要打蒲城县,陈达不听朱、杨的劝告,坚持要从史进所住的史家村借条路去打华阴县。路经史家村时,史进召集众庄客截住道路,对陈达喝道:“你也须有耳朵,好大胆,直来太岁头上动土。”敢这样说的当然就是有来头的人,书中所讲的陈达的确不是史进的对手,结果被史进擒获。

  二·太岁之神

  太岁,为道教神明的尊称,又称太岁星君,或者岁君。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太岁又称太岁星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间奉祀的神灵。

  中国传统的纪年方法叫干支纪年法,它是由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依次轮流搭配而成。始于甲子,终于癸亥。一个轮回需要60年,称为六十甲子。

  传说在这60年里面,每一年天上都会派一位神仙出来值年,他负责掌管这一年人间的福与祸,也掌管这一年出生的人一生的旦夕祸福,老百姓尊称这些神仙为值年太岁,60年就有60位太岁,所以统称为60甲子神。

  太岁神从南北朝开始就有六十位,到了清代初期六十位太岁的名字全部更换,成了现在各地有安奉太岁的庙宇里面的六十太岁。

  犯太岁、冲太岁、刑太岁

  一般人的年庚,若与值年太岁相同,民间称为犯太岁,年庚对冲者,则叫冲太岁;诗曰: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按照十二主星宿中记载:“太岁当头有灾祸,刑冲破害鬼推磨,流年若还逢忌神,头破血流难躲过。”因此,无论是那一种,在那一年里必定百事不顺,事业多困厄,身体多病变,因此务必要拜奉太岁星君以保平安。

  六十甲子各有岁神轮值,而当年轮值之岁神称为值年太岁,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岁,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属的名称,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岁。

  什么叫做犯太岁?犯其实即是冲,「冲」亦分为「年冲」及「对冲」。

  “年冲”即是指生肖之年,例如今年是蛇年,属蛇者即为年冲;

  “对冲”即是指生肖之年再加上六年,“对冲”又叫“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以辛巳蛇年为例,巳与亥为相冲,因此肖猪的人仕在辛巳蛇年,便是“对冲”,犯了太岁;凡是遇到“年冲”或“对冲”的生肖,都要到庙里拜太岁,才会诸事顺吉。

  刑太岁,又称“偏冲”,自己的出生年如与流年所属生肖相差三年,便是刑克,即与流年太岁“偏冲”。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例如蛇年,肖蛇为太岁,肖猪为冲太岁,而肖猴和虎为“偏冲”太岁。

  三·不明生物—“太岁”

  “太岁”是一种存在于地球上的不明生物体,它的存在、作用和影响在生物学界始终有争议。

  它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原生质生物。或者说,太岁是可能一种黏菌,是介于生物和真菌之间的一种原质体生物,既有原生物特点,也有真菌特点。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肉芝”,并称其为“本经上品”。古籍《山海经》称“太岁”为“视肉、聚肉、肉芝”,描述它“食之尽,寻复更生”。

  历史记载

  其实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经》中就有关于太岁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太岁也被称为 “视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带个肉字,说明可以食用。据《山海经》记载,“视肉”最早是作为古代帝王生前喜欢食用的物品出现在古帝陵前的。具有 “食之尽,寻复更生如故”,“食一片复一片” 的特点,也就是说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长。至于吃了以后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说法,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确有记载。据《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在《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类,与我们现在见到的灵芝,并称为“本经上品”。《本草纲目》里还列举了几部以“芝”为主的药方,说明对一些疑难病症有着特殊疗效,其共同的特点是:“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于它具有自生自长的特点,显得更加珍贵所以历代帝王都千方百计去寻找它,其中据说古代帝王将相寻找肉灵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找药最为著名。

  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作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听说东方有一种仙药,食用以后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于是在秦二十八年亲自率将东行寻找仙药,他来到了山东省的琅琊镇,寻访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医徐福,命为其寻找到长生不老的仙药,并赐给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随即率五百童男童女东行,来到了山东蓬莱寻找仙药不成。于是徐福又修造船只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扶桑,到达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现在的日本列岛一带继续寻找仙药。据说秦始皇让徐福寻找的仙药当中就有肉灵芝。

  晋代著名学者郭璞在注释《山海经》时,对“视肉”做的解释是:“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复更生如故。”

  唐代著名学者虞世南的《北堂书抄》中也有一条关于“土肉”的记载,他的史料转录于《临海异物志》,文中说:“土肉,正黑,大如小儿,臂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大如钗股,浚克食。”

  《广异记》中记载:晁某性情刚烈,有关于鬼神的传说或是禁忌,他从来不相信,也不觉得害怕。他经常故意在冲犯太岁的方位大掘其土,某天,竟在太岁方位上掘出了一块蠕蠕而动的白色肉团。他将这块蠕动的肉,鞭打了数百下后,丢到马路边,之后派人偷偷的在旁边观察周围的动静。

  就在半夜三更时分,街上不知从何处出现了大队车马,围绕聚集在那块肉团的四周。车上有个人问太岁:「你为什么甘愿受到这种屈辱,却不报仇呢?」太岁回答说:「他的气势正旺,血气正刚,我也拿他没办法呀!」

  研究与发现

  从古到今有关发现“太岁”的消息就不断传出。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陕西、内蒙古、吉林、山东等地就先后有报道。虽然如今发现“太岁”已算不上什么重大新闻,但无论是民间还是科学界,都一直对“太岁”大感兴趣,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吉林、陕西等地的科学家已纷纷展开对“太岁”的研究。

  太岁的形状,颜色,大小均没有固定值,似乎会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长大。

  生物性与物种猜测

  根据西北大学对外发布的信息显示,它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同时有呼吸作用,就是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直接测定,就证明了它有一个代谢过程,有二氧化碳的产生,那就证明它是活的。

  ●说法一:黏菌群复合体

  专家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发现,组成“太岁”的是非常多的菌体,而且品种各异。结合 “太岁”的个体带有一定弹性,还不时分泌出有丝性的黏物等现象,当时专家的结论是,所谓的“太岁”应该就是一种“特大型罕见黏菌复合体”。既有原生质生物的特点,也有真菌的特点,是活的生物体。专家估计该黏菌是以细菌、酵母菌、霉菌孢子等其它微生物为食,以纤维素、儿丁质、甲壳质等为营养,含有蛋白质约 50%,以及核酸、酵母菌和霉菌等。但当时受科研仪器的限制,没有对这些菌体作更深入的分子分析。

  ●说法二:粘细菌

  吉林大学微生物专家解释,“太岁”是介于原生物与真菌之间的粘细菌,生活于土壤中,生命力极强。

  ●说法三:高等真菌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白玉华教授将“太岁”切片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体内具有菌丝,初步确定为高等真菌。

  ●说法四:并非黏菌群复合体

  中科院微生物所形态学专家茆晓岚多年前曾研究发现,该物体含大量的水;做蛋白质实验,没有蛋白质反应,也没有核酸反应。而放于火上烧,能闻到呛鼻的味道,他估计有醛基、醇基或羟基成分。因为黏菌必须具备蛋白质和核酸成分,因此他判断“怪肉”不是黏菌群复合体。

  ●其他说法

  有专家还认为,“太岁”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古生物活体标本,是“人类和一切动物的祖先”。但李泰辉研究员和施苏华教授都表示,虽然“太岁”为黏菌群复合体的说法基本可以认定,但关于“黏菌群复合体”这一概念是非常模糊的,还不能清楚解释“太岁”为何种物种,惟有通过分子系统分析等研究,才能将“太岁”身上的秘密一一揭开。

  热捧多年只因至今仍是谜

  其实科学界对“太岁”的研究早已陆续开展,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无论是民间,还是科学界对“太岁”的热捧依然有增无减呢?专家认为当中有两大原因。

  首先是因为民间对“太岁”的传说从古至今一直流传,而且一些相关的记载很悬乎,比如说,秦始皇曾认定“太岁”为长生不老的灵药,命令徐福率部下千方百计找寻。而据古代文献记载,在中国北方民间,“太岁”是一种传说中的凶神。俗语中就有“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犯太岁”等说法。因此,每当各地发现有疑似“太岁”的生物后,人们就会异常关注,媒体争相报道炒作。

  其次,科学界目前的研究结果还未能清楚解释组成“太岁”的菌群复合体究竟为何物。李泰辉说,全球的科学家对于菌类的研究还非常有限,目前存在于自然界的包括黏菌在内的真菌大约在150万-200万种,科学界大约只对其中5%的菌类品种有研究,仍有过百万以上的菌类尚未能验明正身。因此,专家毫不讳言说,即使这次中山大学对该物质的分子系统有新的研究进展,科学界依然还难以给这个复杂的生物正式冠名。

  附表:六十太岁星君的姓名

  甲子金辨,乙丑陈才,丙寅沈兴,丁卯耿章,戊辰赵达,己巳郭灿,庚午王清,辛未李訽,壬申刘旺,癸酉康志,

  甲戌訾广,乙亥吴保,丙子郭嘉,丁丑汪文,戊寅曾光,己卯龚仲,庚辰章德,辛己郑祖,壬午陆明,癸未魏仁,

  甲申方杰,乙酉蒋嵩,丙戌白敏,丁亥封济,戊子郑堂,己丑潘佑,庚寅邬桓,辛卯范宁,壬辰彭泰,癸巳徐斝,

  甲午章诚,乙未杨贤,丙申管仲,丁酉康杰,戊戌姜武,己亥谢焘,庚子卢超,辛丑汤信,壬寅贺谔,癸卯皮时,

  甲辰李诚,乙巳吴遂,丙午文哲,丁未缪丙,戊申喻志,己酉程实,庚戌猊秘,辛亥叶坚,壬子丘德,癸丑林朴,

  甲寅张朝,乙卯万清,丙辰辛亚,丁巳易彦,戊午黎卿,己未傅傥,庚申毛梓,辛酉石政,壬戌洪克,癸亥卢程

  天文历法中的“太岁”

  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岁星由西向东运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根据《汉书·天文志》所载战国时代的天象记录,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第二年岁星运行到玄枵(xiao),太岁便运行到大火(卯),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卯”,其余由此类推。

  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屈原《离骚》:“摄提贞与孟陬(zou)兮,惟庚寅吾以降”,一般认为这里的摄提就是作为太岁年名的摄提格,是说屈原出生于“太岁在寅”之年;孟陬(zou)指夏历正月建寅之月;庚寅是生日的干支。这样说来,屈原的生辰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粘菌复合体之说不可靠

  王朝江统计发现,从1992年至今,全国各地共发现“太岁”18次。“现在拆迁工程增多,但15年才发现了18次,可见在古代,‘太岁’是多么的稀罕!”王朝江感叹说。

  物以稀为贵,“太岁”也因此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又称其为肉灵芝,称其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而唐代文人笔记中则记载了一人因冒犯“太岁”,而遭到报复家破人亡的故事。

  王朝江表示,近年来发现的“太岁”都被解释为粘菌复合体,是一种介于菌、藻类植物和原生动物之间的种类。但从全国各地发现的“太岁”来看,他们形态、颜色、发现地点各异,粘菌复合体之说可靠吗?

  第一次见到“太岁”后,王朝江将撕下的一小块表皮悄悄带了回来,在显微镜下观察却没有发现细胞结构。“难道这个根本就不是生命体?”

  第二次发现“太岁”后,他又将其中的一块带了回来。记者在王朝江的实验室内见到了养在特殊水中的“太岁”,两年多的时间,它已经从小枣大小长到了核桃大小。这块“太岁”呈深褐色,王朝江表示这可能与生长环境中的色素有关。

  一般菌种在显微镜下放大400倍左右就可以清楚看到菌丝了,但“太岁”切片在放大1000倍后还是看不到任何组织。如果将其组织放在营养液中培养会有什么结果呢?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王朝江迈出了“太岁”研究难能可贵的一步。

  ■突破

  “太岁”接种块长出菌丝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朝江再次获得一块“太岁”样本。他经过认真消毒,将其切割成两三毫米的接种块,分别放到30个试管的培养液中。

  24小时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在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结构的“怪物”,竟然长出了5毫米长的菌丝。这一结果与“粘菌复合体”之说相去甚远。

  王朝江将这些接种块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后发现,菜豆形的孢子和一条条菌丝清晰可见。

  王朝江表示,他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太岁”是真菌构成的组织体,而非粘菌复合体。“虽然各地发现的类似的东西都叫‘太岁’,只是质感一样,但形态上差距很大。我的研究至少表明这些不明生物体被统称为‘太岁’或是‘粘菌复合体’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太岁’至少包括粘菌复合体和真菌两种。”

  王朝江说,他虽然成功培养出了“太岁”菌丝,但距重获“太岁”实体还有很长一段路。

1、义利之辩

鲁国有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见到同胞遭遇不幸,沦落为奴隶,只要能够把这些人赎回来帮助他们恢复自由,就可以从国家获得金钱的补偿和奖励。

孔子的学生子贡,把鲁国人从外国赎回来,但不向国家领取金钱。孔子说:“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圣人做的事,可用来改变民风世俗,教导可以传授给百姓,不仅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为。

现在鲁国富的人少穷人多,向国家领取补偿金,对你没有任何损失;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孔子的另一学生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获救者为了表示感谢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2、孔子学琴

孔子在学习方面是很虚心,尤为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

孔子苦苦地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了很多日子,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

又过了相当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是孔子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孔子反复的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

3、孔子相师

《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

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长叹一声,俯下身子对项橐和蔼地说:“后生可畏,我当拜你为师。”回头对弟子们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矣。要不耻下问。”经孔子这一褒奖,项橐便名扬九州,震动朝野。

4、受困陈蔡

吴伐陈、楚救陈之际,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随即出发。陈、蔡大夫惧怕孔子为楚国所用,便将孔子围困在陈、蔡野外,孔子等人不得行,绝粮七日,许多弟子病倒不起。弟子中多有不快者,孔子仍旧讲诵不绝。后来派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接孔子。

5、藏书始祖

孔子于68岁返回鲁国,开始整理图书典籍。尤其是在晚年,主要精力是用在校勘、整理典籍方面,孔子是中国最早的图书整理者,相传他整理《诗经》、《尚书》等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孔子在整理文献中,创立了揭示文献“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目录学方法。为《诗》、《书》作序,或附于书后,或临于书首,或另出单行,这在揭示文献的内容上起重要作用。

孔子整理图书所定的《六艺》,对汉代刘向、刘歆父子在《别录》、《七略》书目分类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向他提建议,“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矣”。孔子通过国家的藏书,了解了虞、夏、商、周四代的典章制度和历史。

他所收藏的图书主要以《诗》、《书》、《礼》、《乐》、《春秋》等。《公羊解诂》载孔子“使子夏等十四人救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说明在编定《六经》时,广泛搜集各国典籍。故后,“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

崔法珍:金代潞州崔进之女。她在山西、陕西部分地区断臂化缘,募资刊刻《赵城金藏》,大约在金熙宗皇统9年(1149年)前后,于天宁寺组成“开雕大藏经版会”负责刻造,到金世宗大定13年(1173年)完工,历时约30年方成。

基本介绍 本名 :崔法珍 别称 :宏教大师 所处时代 :金 出生地 :潞州长子县 主要成就 :募资刊刻《赵城金藏》 个人生平,赵城金藏,石刻来源,前世今生,历史记载,无名贡献, 个人生平 崔法珍:金代潞州崔进之女。她在山西、陕西部分地区断臂化缘,募资刊刻《赵城金藏》,大约在金熙宗皇统9年(1149年)前后,于天宁寺组成“开雕大藏经版会”负责刻造,到金世宗大定13年(1173年)完工,历时约30年方成。金藏刻成后,崔法珍于大定十八年(1178年)将印本送到燕京,受到金世宗的重视,在圣安寺设坛为崔授比丘尼戒。3年后,崔又将经版送到中都(即今北京)印刷流通,总计168113万板,6980卷。为表彰她的功绩,大定二十三年(1183年),崔法珍被赐紫衣,并受封为“宏教大师”。可叹的是,做出重大贡献的崔法珍在《赵城金藏》的题跋中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赵城金藏 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新馆的一间藏书库里,一排排书柜比肩而立,里面的卷轴码放齐整。不论春夏秋冬,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20摄氏度,淡淡的书香弥漫。这里珍藏的是一部长达4813卷的金代汉文大藏经《赵城金藏》,它名列国图四大镇馆之宝,与之比肩的是《永乐大典》、《敦煌遗书》和《四库全书》。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安世高、鸠摩罗什、玄奘、义净等大师将佛教典籍翻译成汉语之后,千百年来,佛藏的集成工作一直没有间断。以唐代《开元释教录》为基础,宋代出现了我国第一部佛教大藏经即《开宝藏》,之后又陆续出现了《赵城金藏》、《永乐北藏》等多部大藏经。这些出自不同时代的大藏经系统地保留了数量庞大的佛教经典,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的大藏经文化,也使得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保留佛教经典最完整的国家。 石刻来源 在诸多大藏经中,《赵城金藏》因其不可思议之发心、不可思议之命运,蕴含了不可思议之传奇。 原来,在洪洞广胜寺里藏有众多历代经卷,由于金、元年间多年战乱频仍,地属金国的山西,又处在战争的前沿。不仅给百姓带来了灾难,被称为“净土”的佛门,也难以得到安宁。兵灾所及,生灵涂炭,僧侣逃亡,许多寺院经卷散失,被抢、被焚。地处霍山脚下的广胜寺当然也难以幸免。

金朝虽是“海内用兵,宁岁无几”的朝代,但从海陵王到世宗、章宗,也有一段较为稳定的时期,佛教的发展又渐兴盛。修复和重刊散失的典籍就成了各寺院和佛门信徒的一项当务之急。这就有了民女崔法珍断臂劝募刻经的动人故事。

关于崔法珍“断臂劝募”,《赵城金藏》的跋文年序中,记述了这位民女主持募化刻印这部煌煌巨著的始末。 据载,她是在金熙宗皇统九年(1149年)开始断臂劝募的。募化地主要在山西和陕西两省。她从山西河津出发,过黄河,到秦地白水、昆沙镇、蒲城,后又返回晋南,历太平、解州、安邑、夏县、翼城、猗氏、荣河、万泉、临汾等地,后又南行至芮城、平陆,旁涉晋东南的潞州、长子等地,关于她劝募的行踪路线,在《金藏》跋文年序中也有记述。 就像一个苦行僧那样,她一路行走,一路行募,她的行为终于感动了许多人。不少信徒纷纷施钱、施树、施骡,施布,倾其所有,有的甚至以破产相赠。就这样,民女崔法珍以刚强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甩一条独臂,在深沟大壑,在荒岭野村,无论寒暑,风霜雨雪,不倦地行走着,行走着。从金熙宗皇统九年,到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劝募完成,共经历了24年。这24年,她走了几十万里路,经受了多少苦难,谁能说得清! 雕刻大藏经的经资终于化募筹齐了,崔法珍又忙着招募工匠,终于在山西解州(今运城市解州镇)静林山天宁寺动工了。 崔法珍主持刻印的大藏经,基本上是《开宝藏》的复刻本,全部经卷总共1379部、6943卷,达6000多万字。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天宁寺的雕刻印制完成。 为了一部大藏经,崔法珍从断臂劝募,到刻印完成,竟是历经了29年!29年的风雨沧桑,29年的含辛茹苦,民女崔法珍从青丝满头,竟到了双鬓染霜! 崔法珍将印本送到燕京,受到了金世宗的接见,并在圣安寺设坛为她授比丘尼戒。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她又将经版送到燕京,印行流通。两年后,崔法珍被赐封为紫衣弘教大师。闻名于世的《赵城金藏》,即由崔法珍的刻本而来。 民女崔法珍(弘教大师)功德圆满,她的贡献名垂千古! 崔法珍发誓愿雕造藏经 最初敕赐弘教大师雕藏经板院记 前世今生 2011年04月29日 《赵城金藏》是中国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物换星移的时空坐标中,这部古籍究竟因何而珍贵?它的前世今生有过怎样惊心动魄的传奇经历?那个打造国宝的金代长治女人,有过怎样非凡的人生?采访组在古籍的引领下,重返历史现场,撩开时间的面纱…… 《赵城金藏》的前世今生 1998年,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节目以《两卷佛经的传奇故事》为题,播出了两卷《赵城金藏》一段不平常的经历。节目中称:《赵城金藏》是中国国家图书馆镇馆的四大珍藏之一,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鸿篇巨制、印制精美的佛教全集发起者,竟然是金代长治的一位普通百姓之女,她的名字叫崔法珍。 她有怎么样异乎寻常的人生?也许是她笃信佛教,也许她惊世骇俗,也许她命运坎坷……总之,崔法珍毅然选择的是一条艰苦卓绝而又不被常人理解的道路。带着种种猜想,采访组踏上了寻访之旅,企图在这位传奇女子走过的大地上,触摸到历史的年轮,还原《赵城金藏》的前世今生。 6月9日,我们驱车来到了沁源县阎寨。这是一个依山傍水、风光旖旎的小村,它的每寸土地、每块石头,都留下了光辉灿烂的足迹,它曾是 太岳区党委、决死一纵队司令部、太岳军区司令部的驻地, 、陈赓、安子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战斗、生活过,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史料,其中也包括抢救《赵城金藏》。 1942年4月27日夜晚,八路军人背马驮,将《赵城金藏》安全运出寺,战士们一边背着经卷,一边与敌人周旋,为保护经卷,刘元璋等同志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且不说八百年的无数劫难,仅在抗日战争的八年中,侵略者垂涎、国民党的争夺,《赵城经藏》几易其手,可谓是历尽劫波!1949年的春天,北平刚刚解放,中央便电令太行行署将《赵城金藏》运至北平,交北平图书馆收藏。至此,《赵城经藏》运交北平图书馆保存,才结束了一年多颠沛流离的命运。 千年古籍的旷世劫难 一窗昏晓,万卷古今。千年的古籍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是人类文明的守望者,任何一次的寻访,都是一次与历史的一次对话,这对话穿越久远的时空,绵延不绝。 沁源一位知情者告诉我们,六十多年前,稀世国宝《赵城金藏》现于乱世,从此揭开了一段离奇的身世传奇。1934年12月,南京《国风》杂志报导此藏的发现。之后,日僧曾专程来广胜寺以每市尺一元银圆的高价收买《赵城金藏》,未遂。后来,日本僧人专程来到广胜寺,要以22万银元收买这部藏经,遭到护法僧人的断然拒绝。1937年9月,日军侵入雁北,国民党军长李默痷驻守赵城,找广胜寺住持和尚力空法师,准备运走《赵城金藏》,力空与当地绅士不允,并将《赵城金藏》全部封存于飞虹塔内。 1938年2月26日,日军占领赵城,广胜寺已在日军占领区内,离日军道觉村据点仅一公里。1940年至1941年间,日军多次询问供养在广胜寺的《赵城金藏》。1942年春,日本 派遣“东方文化考察团”来赵城活动,驻道觉村的日军向寺内提出要于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期间上藏有佛经的飞虹塔游览。 国宝有难!晋冀豫边区太岳二地委书记史健指示:一定要在敌人登塔前将《金藏》转移出来。1942年农历三月十四的晚上,八路军抢运队伍编成若干小组,并拉开距离,轻步前进。经过一夜的奔波,四千余卷《赵城金藏》于4月28日被转移到了地委机关驻地安泽县亢驿村。由于日军发动了“五一大扫荡”,经卷未能按计画运往太岳区委所在地。反扫荡结束后,经卷方被送至太岳区委驻地沁源县。 上党人用艰苦和毅力镌刻了这一举世无双的文化瑰宝,同样,上党人用鲜血和生命保护了这一举世无双的文化瑰宝。今天,我们寻访到了很多国宝背后的故事,始终为这片神气的土地充满自豪、感叹和敬仰。 民间完成的文化工程 有着如此传奇背景的《赵城金藏》,它所依据的藏经版本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将它放在佛经的历史长河里进行考量,《赵城金藏》又有着怎样的地位? 存世古籍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赵城金藏》成书于金大定十八年,是我国大藏经中的孤本。因其雕刻于金代,故称《金藏》,又因原藏于山西洪洞县赵城镇,故称《赵城金藏》。现存4813卷,卷轴装。这部经藏在文物学、佛学、印刷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极高,它几乎涉及了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文学、建筑、天文、历算、医学、艺术等所有领域。 《赵城金藏》是宋代《开宝藏》的复刻本。《开宝大藏经》是我国第一部木刻大藏经,收录了唐朝玄奘法师从印度取回的佛经。然而岁月沧桑,千百年后,大藏经已经损毁殆尽。《赵城金藏》的重现,不但让世人重新看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大藏经的原貌,更为中华文明的薪火相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样的文化壮举,在历史上也只有《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可以媲美。然而,《永乐大典》、《四库全书》都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举全国之力修纂而成。那么《赵城金藏》到底是由谁组织雕刻的呢?在金代,雕版印刷还属于一种尖端科技,仅仅凭民间女子的一己之力怎么完成如此巨大的文化工程呢? 《永乐大典》中记载,金代潞州民女崔法珍,把自己的一只胳膊断掉,然后在民间化缘。为了一部大藏经,崔法珍从断臂劝募,到刻印完成,历经29年。29年的风雨沧桑,29年的含辛茹苦,民女崔法珍从青丝满头,竟到了双鬓染霜。全部经卷总共1379部、6943卷,达6000多万字。 在崔法珍的故里长子县,像这样非常精美的佛像残件很多。 历史记载 潞州长子县崔进之女,名法珍,自幼好道,年十三岁断臂出家,尝发誓愿雕造藏经,垂三十年方克有成。大定十有八年,始印经一藏进于朝。奉敕旨,令左右街、十大寺僧,香花迎经,于大圣安寺安置。既而宣法珍,见于宫中尼寺,赐坐设斋。法珍奏言:“臣所印藏经,已蒙圣恩,安置名刹。所造经板,亦愿上进,庶得流布圣教,仰报国恩。”奉诏许之,乃命圣安寺为法珍建坛,落发受具,为比丘尼,仍赐钱千万,洎内阁赐五百万,起运经板。至二十一年,进到京师,其所进经板,凡一十六万八千一百一十三,计陆千九百八十为卷,上命有司,选通经沙门导遵等五人校正。至二十三年,赐法珍紫衣,号弘教大师。其导遵等,亦赐紫衣德号。其同心协力雕经板杨惠温等七十二人,并给戒牒,许礼弘教大师为师。仍置经板于大昊天寺,遂流通焉。韪哉!眷遇之隆,古未有也。自昔释迦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灵山演法,各随众生根器利钝方便,分别大小乘教,为世津梁,后人因之,识心达本,悟无为法者,不可以数计矣。然教法之兴,虽系于人,亦由其时。自汉明帝,历魏晋以来,虽有释氏经典,所传由未广也。其后,玄奘、义净二大士跋涉轇海,至天竺国,不惮艰苦,磨以岁月,得经教焉。自是震旦佛法备矣。是以城邑山林、精蓝塔庙,或建宝藏,或为转轮,安置经典,为世福田,若缁若素,书写受持,顶戴奉行者,无处无之。盖如来本愿,欲使众生见闻而获福也。然今弘教大师备修苦行,以刊镂藏板为本愿,于是协力助缘刘法善等五十余人,亦皆断臂,燃臂燃指,刳眼割肝,至有舍家产、鬻男女者,助修经板胜事,始终三十年之久,方得成就。呜呼,可谓难也哉!己门人慧仁等,具言刊经本末,谒文于东平赵渢述记,时岁次己丑。仙林讲寺祇殿鲍善恢为是本寺藏典缺少,尝往碛砂、妙严二刹印补,见彼经板皆有朽烂欠缺,发心备板,化募众缘,命工刊补,幸获完备。今善恢自思,刊补小缘,经于岁月,率难成就。想当时弘教大师自幼出家,断臂设誓刊刻藏板,始终三十年方得成就,实为世间第一稀有功德。而复遇金世宗皇帝敕赐钱及号记焉。善哉!得非有是道,复有是人,有是人,复遇是时,此其所以成难成之功,庶不负如来付嘱之意。呜呼!前哲之功,于斯盛矣!惧夫久而泯其所由,无传于世,因而刊之,使后贤观其所由,遂不昧弘教大师之功也耶! 时永乐九年岁次辛卯孟冬望日杭州仙林万善戒坛祇殿善恢谨题。 此藏卷轴之富,工事之巨,原刻历三十载星霜,补雕劳十余路僧众,创此伟业者,宁遂湮没不彰乎?理决其不然也。 无名贡献 崔法珍是个传奇。采访组的寻访箭头指向了长子县。我们再次跨越时空,审视著这位谱写了传奇的长治古代的女子。这位普通民女,竟然创造了中国文化史上的辉煌壮举。更让人感叹的是,作出如此重大贡献的崔法珍,在《赵城金藏》的题跋中,却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崔法珍是山西潞州长子县人,其父名崔进。法珍自幼就喜欢佛教,13岁时发愿向佛,断臂出家。她出家之后,发誓要雕造大藏经,感动了乡里,不少信徒纷纷施钱、施树、施骡,施布,倾其所有,有的甚至倾家相赠。就这样,民女崔法珍以刚强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甩一条独臂,在深沟大壑,在荒山野岭,无论寒暑,风霜雨雪,不倦地行走着,行走着。从皇统九年一直走到大定十三年,这24年,她走了几十万里路,经受了多少苦难,谁能说得清! 6月10日,采访组来到了沁源县灵空山顶峰,远远望去,平阳大地尽收眼底。沁河、霍泉伏流八十里,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上党大地,在河流蜿蜒的步履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崔法珍奔波在灵山秀水间的身影……多少惊叹与感动,始终涌动在山水间。 她年纪轻轻,居然断掉了自己的一只臂膀,这真是一个非常女子的非常之举。何以如此决绝?一定是源自于她内心的那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上党人的忠勇和刚烈由此可见一斑。今天,无论沁源人还是长治人,依然传承著这样的忠勇和刚烈,从这些平凡百姓的脸庞上,也许我们可以遥想,八百年前,崔法珍同样的青春面孔,同样的青春岁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