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古籍《灵宝毕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8浏览:3收藏

丹道古籍《灵宝毕法》,第1张

书名:太乙月孛雷君秘法

年代:明代

页数:43个筒子页,86面。

刻印方式:手抄本

简介:明代内府刻本就是明代皇家的刻书。作为皇家的刻书,明代内府刻书上承五代、两宋国子监刻书和元代兴文署刻书,下启清代内府(武英殿)刻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府刻书这一链条上重要的一环,也是古籍版本领域极为重要的版本类型之一。由于明代内府刻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由司礼监下属之经厂负责,所以内府所刻之书往往又被称为“司礼监本”或者“经厂本”。

《灵宝毕法》,五代后汉 钟离权著作。全名《秘传正阳真人灵宝毕法》,又名《钟离授吕公灵宝毕法》。《灵宝毕法》与《钟吕传道集》《太极修真指玄图》等为钟吕丹法嫡传西山派丹法主要经典。本书为明代内府刻本,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温馨提示:

1古籍书坊所发古籍是本人花费大量时间搜集而来,资源来自古籍收藏家、世界各大图书馆及论坛。内容真伪本人亦无从考证,仅供参考、鉴赏,请大家不要轻易尝试书中内容,否则后果自负!

2古籍书坊不会人为删减古籍内容,部分古籍因流传导致破损或缺页,均属正常现象!

3喜欢此文,烦请点赞并帮忙转发,在此感谢!更多珍贵古籍,请关注公号古籍书坊。

中国古代留下了许多名著。这些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我们学了很多书,但也只限于理解。比如我们要讲的中国四大古籍,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是很少有人读过!

第一册:山海经

是一本以神话为主流的书,内容包括的范围非常庞大。除了大量的神话材料外,还涉及到学术领域的方方面面,如宗教、哲学、历史、民族学、天文学、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医学和卫生学等。该书包罗万象,堪称当时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一直把山海经作为历史参考书,是中国历代史家必备的参考书。因为这本书历史悠久,就连司马迁写山海经的时候都觉得“史记,禹本纪都是妖怪,我不敢说什么。”对研究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都很有价值。

当然,这本书估计大家都很熟悉,可能会说出山海经里一些怪怪的名字,但真正完整的书不多吧?你读过吗?

第二册:山海经

,这是一本真正精彩的书。一方面,作者直面人生,揭露社会腐败,透析人性善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并不多见。另一方面,当作者参与书写饮食男女时,他使用了许多令世界震惊的*秽词语。这被人们视为古今第一*书,长期被列入禁书黑名单。

金瓶梅宋武在金瓶梅年杀了自己的小姨子的故事作为引子。通过对封建时代资产阶级势力的代表——官僚、恶霸、富商西门庆的罪恶生活的描写,揭露了北宋中期社会的黑暗与腐败,具有深刻的认知价值。但是,作为禁书,读过的人肯定不多。

第三册:金瓶梅

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学经验和学术理论,吸收了天文学、历法和数学、心理学等理论。秦汉以前,应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

对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作了全面的阐述,建立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成为我国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当然,黄帝内经的很多内容都不太好理解,而作为医学书籍就更没人感兴趣了吧?

第四册:伤寒论

是中华民族的经典之作,是祁门、刘仁、太乙三大秘中的第一秘。是易经最高水平的预测。被誉为帝王之学,夺取天地创世之学,也是研究天体、人、地球运动规律的科学巨著。

又称“怪门”、“怪门墩”、“墩家墩”,预测精度很高。有句老话为证:学会避怪门,人家也不用问。目前,道术被广泛使用。但常被视为占卜之书,是许多玄学大师的必读之书。但是大部分人大概都入门不了吧?

你知道所有这些精彩的书吗?你读过其中一本吗?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七方之太乙丹 31 太乙丹的别名 32 组成 33 制法 34 太乙丹的用法用量 35 功能主治 4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卫生家宝》方之太乙丹 41 组成 42 主治 43 太乙丹的用法用量 44 制备方法 45 用药禁忌 5 《疡医大全》卷二十二引敬恕堂江方之太乙丹 51 组成 52 主治 53 太乙丹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6 《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之太乙丹 61 组成 62 主治 63 制备方法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太乙丹 1 拼音

tài yǐ dān

2 概述

太乙丹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四首。

3 《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七方之太乙丹

太乙丹即《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七记载的紫金锭[1]。

31 太乙丹的别名

原名太乙紫金丹,又名太乙紫金锭、紫金丹、太乙玉枢丹、太乙丹、玉枢丹、神仙追毒丸、神仙万病解毒丸、神仙解毒万病丸、万病解毒丸、万病解毒丹、解毒万病丹[2]。

32 组成

山慈菇(去皮,洗,焙)、文蛤(即五倍子,洗,焙)各二两,千金子仁(研去油,取霜)一两,红芽大戟(去芦,洗,焙)一两半,麝香三钱(《外科正宗》方加朱砂、雄黄各三钱,其他方书多遵该二方,但有的组成药物与剂量略有出入)[2]。

33 制法

上药研细末,用糯米煮浓饮和药,作一钱一锭[2]。

34 太乙丹的用法用量

用井花水或薄荷汤磨服,取利一二行,再用温粥补养[2]。

35 功能主治

《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七方之太乙丹功能解诸毒,疗诸疮,利关窍,治百病[2]。凡一切饮食药毒,蛊毒瘴气,死牛马等毒,用凉水磨服一钱;痈疽发背,疔毒杨梅疮等,用凉水或酒磨涂患处;阴阳二毒,伤寒瘟疫,喉痹喉风,用冷水入薄荷汁数匙化下;心气痛并诸气,用淡酒化下;泄泻痢疾,霍乱绞肠,用薄荷汤下;中风癫痫,筋挛骨痛,温酒送下;自缢溺水,心头尚温者,冷水磨灌;传尸痨瘵,凉水化服;疟疾将发时,东流水煎桃枝汤化服;女人经闭,红花酒化服;小儿惊风疳痢,薄荷煎汤送下;头风头痛,酒研贴两太阳穴上;诸腹鼓胀,麦芽煎汤送下;风虫牙痛,酒磨涂患处,亦吞服少许;打仆伤损,松节煎酒送下;烫火伤,毒蛇恶犬,一切虫伤,用冰水磨涂患处,并内服[2]。

4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卫生家宝》方之太乙丹 41 组成

五灵脂半斤(去土石),木鳖子半斤(去壳,别研),草乌2两(去皮尖),僵蚕4两(炒,去丝嘴),钱子地龙半斤(布袋去土,不见火),川乌4两(去皮尖),防风4两(去芦),白胶香6两(别研),麝香半两(别研),脑子2钱(别研),好墨(烧用)4两,桑柴炭(好醋浸宿)4两。

42 主治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卫生家宝》方之太乙丹主治瘫痪诸风疾。

43 太乙丹的用法用量

每丸分3服,用生姜、薄荷研自然汁浸,温酒1盏嚼下。须腊日或端午日合。

4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弹子大,阴干。

45 用药禁忌

忌发风物;孕妇不可服。

5 《疡医大全》卷二十二引敬恕堂江方之太乙丹 51 组成

顶好藤黄50两,赤小豆20两,天南星20两,川五倍子100两(炒微黄),当门子5两。

52 主治

《疡医大全》卷二十二引敬恕堂江方之太乙丹主治一切无名肿毒。

53 太乙丹的用法用量

用醋磨敷,自消。

54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用白及20两打糊和捣成锭。

6 《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之太乙丹 61 组成

广木香1钱,麝香3分,丁香1钱,茅术(去皮毛,晒)1钱,沉香(镑,晒)1钱,西黄3分,雄黄1钱2分。

62 主治

《疡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之太乙丹主治一切痧证,山岚瘴气,暑气恶心,肚腹疼痛。

63 制备方法

中华上古之神,人首蛇身,为伏羲之妹,风姓。起初以泥土造人,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而后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补天,斩龟足以撑天。 古籍中有关女娲的记载 《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注:“女娲人头蛇身。” 《说文解字》:“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山海经·大荒西经》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淮南子·说林篇》:“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娲所以七十化也。” 《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绎史》卷三引《风俗通》:“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 《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 《博雅》引《世本》云:"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 《帝王世纪》:"女娲氏,风姓,承疱羲制度,始作笙簧"。 太乙真人 阐教十二金仙之一,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有法宝九龙神火罩等。 建派于乾元山金光洞。又称太一真人、泰一真人。太乙真人又称太一真人、泰一真人。史记封禅书载:天神贵者太一。天官书曰:中宫天极星,其一多者为太乙常居之所。汉武帝在长安东南郊设太一坛,以五常为辅。礼记亦载有太一天帝。道教吸其信仰,尊为天皇太乙,加以奉祀。陶景弘之真灵位业图第一神阶中,列有玉天太乙真君,居玉清仙境,号令群真人。道教又尊称为太乙救苦天尊,道经云:天尊为天界专门拯救不幸坠入地狱的亡魂之大神,受苦难者只要祈求,呼叫天尊之圣名,就能得到救助,解厄消难。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方之太乙膏 31 组成 32 制法 3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4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方之太乙膏 41 组成 42 制法 4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44 功能主治 5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太乙膏 51 太乙膏的别名 52 组成 53 制法 54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55 功能主治 56 附注 6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之太乙膏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药奁启秘》方之太乙膏 71 组成 72 主治 7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8 《普济方》卷三○二引《太平圣惠方》之太乙膏 81 组成 82 主治 8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医学心悟》卷六方之太乙膏 91 组成 92 功效主治 93 制备方法 10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九方之太乙膏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05 用药禁忌 11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二方之太乙膏 111 组成 112 主治 11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2 《普济方》卷三一四方之太乙膏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13 《广笔记》卷三方之太乙膏 131 组成 132 主治 14 《杏苑》卷七方之太乙膏 141 组成 142 主治 143 制备方法 1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太乙膏 1 拼音

tài yǐ gāo

2 概述

太乙膏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二首。

3 《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方之太乙膏 31 组成

没药四钱,黄丹五两,樟丹一钱,麝香三钱,轻粉、乳香各二钱,清油一斤[1]。

32 制法

以清油、黄丹熬成膏,用柳枝搅,加入藜芦七枝,旋旋加下,以藜芦尽为度,停火,不住手搅至滴水不散,入余药搅匀,磁器内盛用[1]。

3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每次少许敷患处[1]。

3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方之太乙膏主治瘰疬。[1]

4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方之太乙膏 41 组成

白芷、苍术、石膏(醋炒)、白胶香、没药、黄丹各五钱[1]。

42 制法

上药为末,麻油四两(或桐油),先煎油,柳枝搅,次入白芷等煎少顷,再入白胶香、石膏等同煎,试欲成珠,再入黄蜡一两,再熬片刻,用生布滤过成膏[1]。

4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摊贴疮口[1]。

4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疡医》卷六方之太乙膏主治创伤,痈疽,疖毒[1]。

5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太乙膏

太乙膏即《外科正宗》卷一方记载的加味太一膏[1]。

51 太乙膏的别名

太一膏、加味太乙膏[2]。

52 组成

肉桂、白芷、当归、玄参、赤芍药、生地黄、大黄、土木鳖各二两,槐枝、柳枝各一百段,阿魏三钱,轻粉四钱,血余一两,黄丹四十两,乳香末五钱,没药末三钱[2]。

53 制法

先用麻油五斤,将前十味人浸,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后,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滤净药渣,投血余再熬溶化后。每净油一斤下黄丹六两五钱,徐投徐搅,至发白烟,气味香馥即成。滴水试老嫩合宜时下阿魏,待化尽再下乳香、没药、轻粉搅匀,入水中分别搂成半斤块,扯拔百转,再换冷水浸凝[2]。

54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用时每取一块,铜勺内复化,摊贴患处[2]。

55 功能主治

《外科正宗》卷一方之太乙膏主治发背,痈疽,恶疮,跌打伤损,湿痰流毒,筋骨走注作痛,烫火伤等[2]。

56 附注

本方由《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仙太一膏加味而来[2]。

6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之太乙膏 61 处方

脑子3克(研)轻粉 乳香各6克(研)麝香9克(研)没药12克(研)黄丹150克

62 制法

上用清油500克,先下黄丹熬,用柳枝搅,又用憨儿葱7枝,先下1枝熬焦,再下一枝,葱尽为度,下火不住手搅,观冷热得所,人脑子等药搅匀,瓷器盛之。

63 功能主治

《卫生宝鉴》卷十三方之太乙膏治疬子疮。

64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用时旋摊。

65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三

7 《药奁启秘》方之太乙膏 71 组成

麻油1斤,桐油1斤,血余1两。

72 主治

《药奁启秘》方之太乙膏主治一切痈疽,不论已溃未溃。

7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用时隔水炖烊摊贴。

74 制备方法

先将麻油入锅煎数沸,再入桐油、血余烊化,下净飞黄丹12两以柳木棍不住手搅之,文火收膏,须老嫩得中,置冷水内,以减其热度,储置瓷器备用。

8 《普济方》卷三○二引《太平圣惠方》之太乙膏 81 组成

白芷5钱,乳香5钱,没药5钱,苍术5钱,白胶香5钱,石膏(醋炒)5钱,黄丹5钱。

82 主治

《普济方》卷三○二引《太平圣惠方》之太乙膏主治金疮箭镞,痈疽疖毒。

8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损伤敷疮口,自然肉不痛。

8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真清油4两,桐油真者亦可,以黄蜡1两,先煎油,柳枝搅;次入白芷等4昧,煎少顷;却入胶香、石膏、黄丹,得同煎试欲成珠;却入蜡同煎片时,用生布滤过,瓦器收藏,用油单摊之。

9 《医学心悟》卷六方之太乙膏 91 组成

肉桂1钱5分,白芷5钱,当归5钱,玄参5钱,赤芍5钱,生地5钱,大黄5钱,土木鳖5钱,乳香(末)2钱,没药(末)2钱,阿魏1钱,轻粉1钱5分,血余1团,黄丹6两5钱。

92 功效主治

《医学心悟》卷六方之太乙膏功在提脓。主治一切痈疽肿毒。

93 制备方法

以上各药,用真麻油1斤浸入,春5、夏3、秋7、冬10日,倾入锅内,文武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住火片时,用布袋滤净药滓,将锅展净,入油,下血余再熬,以柳枝挑看,候血余熬枯浮起,方算熬熟。每净油1斤,将炒过黄丹6两5钱,徐徐投入,不住手搅,候锅内先发青烟,后至白烟迭迭旋起,其膏已成,将膏滴入水中,试软硬得中,端下锅来,方下阿魏撒膏面上,候化尽,次下乳香、没药、轻粉,搅匀,倾入水内,以柳木搅成一块。

10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九方之太乙膏 101 组成

当归2两,生地2两,白芍2两,玄参2两,大黄2两,甘草4两。

102 主治

《罗氏会约医镜》卷十九方之太乙膏主治一切疮毒。

10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一切疮疡并宜贴之。先用隔蒜艾灸,更服活命饮,以收全功。

104 制备方法

用麻油2斤,入砂锅煎药至枯黑,去滓,加黄丹3两再煎,至滴水成珠为度。

105 用药禁忌

忌铁。

11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二方之太乙膏 111 组成

好虢丹2两半,男生发(洗,焙)2钱,木鳖仁(碎)3枚,肥白巴豆肉18粒。

112 主治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二方之太乙膏主治痈疽,发背,恶毒。

11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贴用。

114 制备方法

上用麻油4两,慢火先煎巴豆、木鳖、发团,更换柳枝搅,准发耗5分,顿冷炉,绢滤,再暖入净虢丹,换柳枝频搅,候色变,滴入水成珠,随意入乳香末,再煎沸,倾入瓷器,候凝,覆泥3日。

12 《普济方》卷三一四方之太乙膏 121 组成

黄丹4两,木鳖子9枚(去皮),巴豆90粒,大麻子70个(去皮),柳枝2两,槐枝2两,桃枝2两,香白芷1钱,苍术(随用),杏仁(随用),穿山甲1个,清油半斤,没药1钱,川芎1钱,当归1钱,人参1钱,乳香1钱,轻粉1钱,黄连(随用),黄芩(随用),黄柏(随用),铜青(随用)。

122 主治

《普济方》卷三一四方之太乙膏主治疮肿伤折。

123 太乙膏的用法用量

上药依法煎熬。

13 《广笔记》卷三方之太乙膏 131 组成

玄参、白芷、生地、甘草、当归、血余(多)、大黄(多)。

132 主治

《广笔记》卷三方之太乙膏主治肿毒。

14 《杏苑》卷七方之太乙膏 141 组成

赤芍药3钱,生地黄3钱,香白芷3钱,玄参3钱,官桂3钱,大黄3钱,当归3钱,木鳖子2钱5分,白及2钱5分,绯丹8两(汤泡,另研细,临入炒紫乘热下),白蔹2钱半。

142 主治

《杏苑》卷七方之太乙膏主治肠痈下脓血,寒热腹疼。

143 制备方法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七方之太乙紫金锭 31 太乙紫金锭的别名 32 组成 33 制法 34 太乙紫金锭的用法用量 35 功能主治 4 《同寿录》卷一方之太乙紫金锭 41 太乙紫金锭的别名 42 组成 43 功效主治 44 太乙紫金锭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46 用药禁忌 5 《文堂集验方》卷一方之太乙紫金锭 51 组成 52 主治 53 太乙紫金锭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55 用药禁忌 6 《饲鹤亭集方》之太乙紫金锭 61 组成 62 主治 63 制备方法 64 用药禁忌 7 《串雅补》卷四方之太乙紫金锭 71 组成 72 主治 73 太乙紫金锭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太乙紫金锭 1 拼音

tài yǐ zǐ jīn dìng

2 概述

太乙紫金锭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五首。

3 《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七方之太乙紫金锭

太乙紫金锭为方剂名,即《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七方记载的紫金锭的别名[1]。

31 太乙紫金锭的别名

原名太乙紫金丹,又名太乙紫金锭、紫金丹、太乙玉枢丹、太乙丹、玉枢丹、神仙追毒丸、神仙万病解毒丸、神仙解毒万病丸、万病解毒丸、万病解毒丹、解毒万病丹[2]。

32 组成

山慈菇(去皮,洗,焙)、文蛤(即五倍子,洗,焙)各二两,千金子仁(研去油,取霜)一两,红芽大戟(去芦,洗,焙)一两半,麝香三钱(《外科正宗》方加朱砂、雄黄各三钱,其他方书多遵该二方,但有的组成药物与剂量略有出入)[2]。

33 制法

上药研细末,用糯米煮浓饮和药,作一钱一锭[2]。

34 太乙紫金锭的用法用量

用井花水或薄荷汤磨服,取利一二行,再用温粥补养[2]。

35 功能主治

《是斋百一选方》卷十七方之太乙紫金锭功能解诸毒,疗诸疮,利关窍,治百病[2]。凡一切饮食药毒,蛊毒瘴气,死牛马等毒,用凉水磨服一钱;痈疽发背,疔毒杨梅疮等,用凉水或酒磨涂患处;阴阳二毒,伤寒瘟疫,喉痹喉风,用冷水入薄荷汁数匙化下;心气痛并诸气,用淡酒化下;泄泻痢疾,霍乱绞肠,用薄荷汤下;中风癫痫,筋挛骨痛,温酒送下;自缢溺水,心头尚温者,冷水磨灌;传尸痨瘵,凉水化服;疟疾将发时,东流水煎桃枝汤化服;女人经闭,红花酒化服;小儿惊风疳痢,薄荷煎汤送下;头风头痛,酒研贴两太阳穴上;诸腹鼓胀,麦芽煎汤送下;风虫牙痛,酒磨涂患处,亦吞服少许;打仆伤损,松节煎酒送下;烫火伤,毒蛇恶犬,一切虫伤,用冰水磨涂患处,并内服[2]。

4 《同寿录》卷一方之太乙紫金锭 41 太乙紫金锭的别名

玉枢丹

42 组成

红芽大戟3两5钱,千金子(去油,净霜)2两4钱,草河车3两2钱(净粉),朱砂(飞净)4两,腰面雄黄4两,毛慈菇(去皮净,切片)4两,五倍子3两5钱(又名文蛤),麝香(净肉)3钱。

43 功效主治

《同寿录》卷一方之太乙紫金锭功在祛邪辟秽。主治瘴疟暑恶,霍乱腹痛,中风痰盛,喉闭瞪膈,无名疔肿,赤白下痢,小儿惊风等。

44 太乙紫金锭的用法用量

山岚瘴气,暑行触秽,及空心感触秽恶,用少许噙嚼,则邪毒不侵;绞肠腹痛,霍乱吐泻,姜汤磨服;中风卒倒,不省人事,痰涎壅盛,牙关紧急,姜汤磨服;咽闭喉风,薄荷汤磨服;膨胀噎膈,麦芽汤磨服;中蛊毒及诸药毒,饮食河豚、恶菌、死畜等肉,滚水磨服,得吐利即解;痈疽发背,无名疔肿,一切恶毒、恶疮,无灰酒磨服取汗,再用凉水磨涂患处;一切疟,温酒磨服;一切蛇、蝎、疯犬并毒虫所伤,无灰酒磨服,再用凉水磨敷患处;中阴阳二毒,狂言烦闷,躁乱不宁,凉水磨服;白痢,姜汤磨服;赤痢,凉水磨服;小儿痰涎壅盛,急慢惊风,薄荷汤磨服;常佩在身,能祛邪辟秽。

45 制备方法

上各为细末,加冰片2钱,同研极细粉,用小汤圆捣烂和匀,印锭。

46 用药禁忌

痈疽已溃及孕妇忌服。

5 《文堂集验方》卷一方之太乙紫金锭 51 组成

山慈菇(洗去毛皮,切片,焙,研细末)3两,五倍子(捶破,拣净,研细)2两,麝香(拣净毛皮)3钱,千金子(去壳取仁,色白者,研碎,用纸数10层,夹去油,数易,成霜)1两,红芽大戟(去芦根,洗净,晒干,研细末)1两,朱砂(水飞净)1两2钱,雄黄(水飞净)3钱,山豆根(晒干,研)6钱。

52 主治

《文堂集验方》卷一方之太乙紫金锭主治山岚瘴气,呕吐霍乱,中风卒倒,中暑中热,乳蛾喉闭,痈疽发背,妇人经闭,小儿惊风。

53 太乙紫金锭的用法用量

一切饮食药毒蛊毒,及吃死牛马六畜等肉,恶菌河豚之类,人误食之,胀闷昏倒,急用温汤磨服,得吐利即解;山岚瘴气,途行触秽,即时呕吐,憎寒壮热者,用凉水磨服1钱,轻者5分;途行少许噙嚼,则邪不侵;中风卒倒,用生姜汤磨服;痈疽发背,一切无名肿毒,用无灰酒磨服,外用米醋磨涂患处,中留一孔,日夜数次,已溃只涂勿服;一切咽喉风闭,双蛾单蛾,汤水不进,无药可救者,用冷薄荷汤磨服,或口中噙化,立时即通;风火牙痛,用少许含化痛处;中热中暑,温井水磨服,或吐或泻,生姜汤磨服;一切水泻急痛,霍乱绞肠痧,赤白暑痢,用姜汤磨服;男妇急中癫邪,唱叫奔走,用石菖蒲煎汤磨服;一切毒虫恶蛇,疯犬咬伤,随即发肿,昏闷喊叫,命在须臾,用酒磨灌下,并涂患处,再吃葱汤1碗,盖被出汗,立苏;小儿急慢惊风,一切寒暑疾病,用薄荷汤磨服;膨胀噎膈,用麦芽汤磨服;妇女经水不通,红花汤磨服;暑疟邪疟,临发时,取东流水煎桃柳枝汤磨服;遇天行疫症传染者,用桃根煎汤,磨浓,抹入鼻孔,次服少许,任入病家,再不沾染,时常佩带,能祛诸邪。大人每服1钱,虚弱者减半。小儿未及周岁者,半分1分,12岁者,每服23分。或吐或利即效。势重者,连进2服。

54 制备方法

各药先期制就,宜端午、七夕或上吉日,净室修合。将各药秤准,入 钵中,再研数百转,方入石臼中,加糯米粉糊如汤团厚者,调和燥湿得中,用木杵捣12001300下,至光润为度。每锭35分至1钱不拘。

55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忌甜物、甘草12日。

6 《饲鹤亭集方》之太乙紫金锭 61 组成

毛慈菇4两,文蛤2两,大戟3两,千金霜2两,雄黄4钱,朱砂1两,麝香4钱,丁香4钱,冰片2钱。

62 主治

《饲鹤亭集方》之太乙紫金锭主治四时疫疠,山岚瘴气,霍乱吐泻,肚腹疼痛,牙关紧急,癫狂迷乱,及小儿惊风,疔毒。

63 制备方法

糯米糊打成锭,每重1分。

64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7 《串雅补》卷四方之太乙紫金锭 71 组成

生大黄2两,茅苍术2两,川芎2两,紫苏3两,黄柏3两,荆芥3两,大茴3两,香附3两,桂皮3两,薄荷4两,细辛2两,杜仲1两,陈皮4两,生草2两,川椒2两。

72 主治

《串雅补》卷四方之太乙紫金锭主治外感发热,心胃疼痛,四肢腰背痛,疟疾痔漏,妇人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

73 太乙紫金锭的用法用量

外感发热,头痛饱闷,川芎、苏叶汤磨服。心胃疼痛,陈皮、炙草汤磨服;呕吐清水,炒米汤磨服;腰疼背痛,补骨脂、杜仲酒煎磨服;红白痢疾,苦参、艾叶、醋煎磨服;新久疟疾,白芥子酒煎磨服;四肢痛风,红花酒煎磨服;痔疮、痔漏,槐花煎酒磨服;妇人经水不调,姜汤磨服;小儿百病,薄荷汤磨服;跌打损伤,红花酒磨服;外科疮疡,银花汤磨服。

74 制备方法

论语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史记

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道德经

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著作,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庄子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孟子

孟子与孔子被后人合称孔孟。《孟子》一书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荀子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著作。由荀子及其弟子所著,旨在总结先秦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子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大学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中庸

《中庸》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是一篇论述儒家人性修养的散文。经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南宋朱熹作《中庸集注》,最终和《大学》、《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提出的“五达道”、“三达德”、“慎独自修”、“至诚尽性”等内容,对为人处事,人性修养有重要影响。

资治通鉴

由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是中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包括秦、汉、晋、隋、唐统一王朝和战国七雄、魏蜀吴三国、五胡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等其他政权,共1362年的逐年记载详细历史。《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都是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二人并称“史学两司马”。

山海经

《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目录 1 拼音 2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21 组成 22 功效 23 主治 24 太乙紫金片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太乙紫金片 1 拼音

tài yǐ zǐ jīn piàn

2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21 组成

茅慈菇2两,五倍子(捶破,拣去虫土,刮净毛)2两,千金子霜1两,红毛大戟1两5钱,麝香3钱,梅冰片3钱,苏合油1两。

22 功效

芳香通窍,辟秽解毒。

23 主治

霍乱痧胀,山岚瘴气,中暑昏厥,水土不服,喉风中毒,中风诸痫,小儿急惊风,以及暑湿瘟疫,秽浊熏蒸,神识昏乱危急诸症。

24 太乙紫金片的用法用量

每服3至8分,小儿酌减,凉开水化服。

25 制备方法

上各取净粉,加糯米糊捶成薄片,洒金(或用京墨),切而用之。

26 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

古籍中的太乙紫金片 《医学心悟》:[卷四咽喉(口舌齿唇)]走马喉风

鼻中,随以解毒雄黄丸,醋磨灌之。太乙紫金丹亦佳,紫金丹,《医学心悟》清程国彭公元16441911年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

丁香五分,柿蒂三十个;脘腹痛甚,加炒延胡钱半,紫金片四分;若转筋甚,加酒炒木瓜钱半,生苡仁六钱,原

《重订通俗伤寒论》:[第八章·伤寒兼证]第十七节·赤膈伤寒

气之法。连诊五日。皆从此方加减。去紫金丹。加紫金片。或加新绛、旋覆、橘络。通其肺络。或加竹沥、梨汁

《外科正宗》:[卷之二上部疽毒门]疔疮论第十七

不计其数。一女子久患劳瘵,为尸虫所噬,磨服一锭,片时吐下小虫十余条,后服苏合香丸,其病顿失,调理月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清凉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