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的发展历程
艾灸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灸法对百余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历史上曾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
灸法是随着火的应用而产生的,并在其应用实践中不断发展。灸法究竟是何时,由何人发明的已经无从考察。但是,可以肯定地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艾灸治病就已经很流行了,那么艾灸的出现就应该更早。目前可以看到的艾灸治病的医案不是记录在医书当中,而是记录在史书《左传》中。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得了一场大病,于是请当时的名医,秦国太医令医缓来医治。医缓检查晋景公的疾病后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晋朝杜预注解,“攻”指艾灸,“达”指针刺。这段文字是说,医缓认为晋景公的病治不好了,因为病位于“肓之上,膏之下”,既不能艾灸,也不能针刺,吃药也治不了了。这也是成语“病入膏肓”的来历。虽然医缓没治好晋景公的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战国时期,艾灸就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了。
以前,认为在医学专著中,灸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但是,随着考古发现,对艾灸的认识也在不断的修正。1973年在我国湖南长沙马王堆发掘了三号汉墓,这是一次颠覆历史的重大考古发现。在出土的众多文物中,发现了3篇记载有关经脉灸法的帛书,是目前见到的《内经》以前的珍贵医学文献,也把对中医艾灸的认识大大提前了。通过这3篇残缺不全的文字,我们依然能够窥测远古先民以火治病的起源、方法和应用。
艾灸法 是一种独立的治疗保健方法,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人们利用火以后,被火灼伤,发现具有治病、疗伤的效果而逐渐产生的。
艾灸法的发明来源于北方。在医学专著中,最早见于《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凛冽,其民乐野处而觅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的应用,同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所谓艾灸疗法,是利用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在历代的针灸著作中,多数将针刺与艾灸并列论述,不过由于灸法对人体易产生灼伤,故逐渐失传,现在各中医院的针灸科只见针刺而不见艾灸,实属中医的悲哀。近几年由于中医养生文化重新兴起,人们又重视起具有神奇疗效的艾灸疗法。尤其是现代艾灸疗法的出现,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艾灸疗法的燃烧及污染环境,操作不便,易灼伤患者等难题,使中国博大精深的艾灸疗法的普及成为可能。
明代朱权发明了艾卷,即用艾灸法用于治疗。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疗法。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脾·至阴 5 肾·至阴 6 长夏季节·至阴 7 地·至阴 8 经穴名·至阴 81 至阴穴的别名 82 出处 83 穴名解 84 特异性 85 所属部位 86 至阴穴的定位 87 至阴穴的取法 88 至阴穴穴位解剖 881 层次解剖 882 穴区神经、血管 89 至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810 至阴穴主治病证 811 刺灸法 8111 刺法 8112 灸法 812 至阴穴的配伍 813 特效 814 文献摘要 815 至阴穴研究进展 8151 针刺至阴对子宫的影响 8152 治疗胎位不正 8153 治疗痛经 8154 治疗难产 8155 治疗胎盘滞留 8156 治疗痔疮术后尿潴留 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至阴 1 拼音
zhì yīn
2 英文参考zhìyīn BL67 [中国针灸学词典]
zhìyī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6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6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至阴:1脾;2肾;3长夏季节;4地;5经穴名。
4 脾·至阴至阴指脾[1][2]。至,到达[1]。脾属太阴,太阴为三阴之始,故称脾为至阴[1]。《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阴中之至阴,脾也。”
5 肾·至阴至阴指肾[1][2]。至,极的意思[1]。肾主水,藏精,为人身 之原,故又称肾为至阴[1]。《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
6 长夏季节·至阴至阴指农历六月[1]。至阴指长夏季节,农历六月左右[2]。《黄帝内经素问·痹论》:“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王冰注:“至阴谓戊己月及土寄王月也。”
7 地·至阴至阴指地[1]。《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至阴虚,天气绝。”马莳注:“地位于下,为至阴。”
8 经穴名·至阴穴位 至阴 汉语拼音 Zhiyin 罗马拼音 Chihyin 美国英译名 Extreme Yin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67 日本 67 法
国 莫兰特氏 V67 富耶氏 V67 德国 B67 英国 B67 美国 BI67
至阴为经穴名(zhìyīn BL67)[2]。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1][2]。至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五行属金[2][3]。至即到达,阴为阳之对,此指阴经,足太阳经至此处交足少阴肾经,故名至阴[2]。至阴穴主治头面、腰膝、胎产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翳,鼻衄,耳鸣耳聋,项背疼痛,胸胁痛,腰胁相引急痛,膝肿,转筋,寒湿脚气,两足生疮,热病汗不出,烦心,瘈疭,小便不利,疝气,失精,疟疾,皮肤瘙痒,死胎,胎衣不下,难产,胎位不正,胞衣不下,目痛,鼻塞,昏厥,鼽衄,滞产,现代又多用至阴穴治疗神经性头痛,胎盘滞留,脑溢血,脑血管病后遗症,尿潴留,遗精,眼结膜充血,角膜白斑等。
81 至阴穴的别名独阴(《经穴纂要》)。
82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膀胱,出于至阴。
83 穴名解至即到达,阴为阳之对,此指阴经,足太阳经至此处交足少阴肾经,故名至阴[2]。
至,有极、最之义。阴,暗也,与阳对言。《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解精微论》:“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足太阳之脉从头走足,至此已阳尽阴生,交入足少阴之经脏矣,故即以至阴名之。至阴者肾脏之同义语,与经脉交接之处也。《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谓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同为仓廪之本,为至阴之类,通于土气。足部为本经之终,土为足部之所践,亦与至阴之义有关。本经自申脉以下,有阳极反阴、动极生静之意,故以“至阴二字名其末穴。即谓本经之气,由此复行于阴分也。即《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所谓“太阳根于至阴”之义也。杨上善谓:“至阴是肾少阴脉也,是阴之极,阳生之处,故曰至阴。”[4]
84 特异性至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五行属金[2][3]。
85 所属部位趾端[5]
86 至阴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至阴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3]。
至阴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1]。
至阴穴位于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伸足取之[2]。
图49(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至阴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至阴穴在足部的位置
至阴穴在足部的位置
至阴穴在足部的位置(肌肉)
至阴穴在足部的位置(骨骼)
87 至阴穴的取法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足小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取穴。
至阴穴位于足趾,小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伸足取之[2]。
快速取穴:足小趾外侧,趾甲外侧缘与下缘各作一垂线,其交点处即是至阴穴[6]。
88 至阴穴穴位解剖至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骨膜。皮下筋膜致密,由纤维束和脂肪组织形成。有趾背动脉及趾底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分布著趾底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小趾端的动脉来自第四跖背动脉在跖趾关节附近分出的趾背动脉;跖骨底动脉在跖趾关节底面分出的趾底动脉以及弓状动脉发出至小趾的趾背动脉,在趾端这些动脉与对侧同外动脉互相吻合,而形成丰富而密集的血管网。
8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甲根[2]。
皮肤→皮下组织[7]。
882 穴区神经、血管有趾背神经和动脉的分支分布[7]。
布有趾底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并有趾背动脉及趾底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1]。
89 至阴穴的功效与作用至阴穴具有正胎催产,理气活血,清头明目的功效。
至阴穴有通头窍、调胎产的作用[2]。
至阴穴为太阳膀胱经之终末穴,脉气由此输入足少阴肾经,故为阴阳交接之处[8]。按照“阳动阴静,阳生阴长”的原则,故至阴穴可治疗妇科及产科病证,尤其以治疗胎位不正为最[8]。阴极则阳生,故可调补肾气、矫正胎位,为治疗胎位不正的首选穴[8]。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循行于头、项部,至阴穴又为井穴,配五行属金,应于肺,肺开窍于鼻,故又可治疗头面五官病[8]。
至阴穴系膀胱经之井穴,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清利头目、矫正胎位的作用[4]。
810 至阴穴主治病证至阴穴主治头面、腰膝、胎产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翳,鼻衄,耳鸣耳聋,项背疼痛,胸胁痛,腰胁相引急痛,膝肿,转筋,寒湿脚气,两足生疮,热病汗不出,烦心,瘈疭,小便不利,疝气,失精,疟疾,皮肤瘙痒,死胎,胎衣不下,难产,胎位不正,胞衣不下,目痛,鼻塞,昏厥,鼽衄,滞产,现代又多用至阴穴治疗神经性头痛,胎盘滞留,脑溢血,脑血管病后遗症,尿潴留,遗精,眼结膜充血,角膜白斑等。
至阴穴主治头面、腰膝、胎产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翳、鼻衄、耳鸣耳聋、项背疼痛、胸胁痛、腰胁相引急痛、膝肿、转筋、寒湿脚气、两足生疮、热病汗不出、烦心、瘈疭、小便不利、疝气、失精、疟疾、皮肤瘙痒、死胎、胎衣不下、难产等[2]。
至阴穴主治胎位不正,难产,胞衣不下;头痛,目痛,鼻塞,鼻衄[9]。
至阴穴主治头痛、鼻塞、鼻衄、目痛、胞衣不下、胎位不正、难产[7]。
至阴穴主治头痛,昏厥,鼻塞,目翳,鼽衄,滞产,胞衣不下,以及胎位不正等[1]。
现代又多用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神经性头痛等[2]。
1 妇产科系统疾病:胎位不正,难产,胎盘滞留;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脑溢血,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后遗症;
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遗精;
4 五官科系统疾病:眼结膜充血,角膜白斑,鼻塞。
811 刺灸法 8111 刺法浅刺01寸[9][7],或用三棱针点刺[9]。
针刺01~02寸[2][1];或点刺出血[1]。
8112 灸法可灸[2]。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1]。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10~20分钟。
矫正胎位,多用灸法[9][7]。
艾灸至阴穴,每日灸1次,每次10~15分钟,可纠正胎位不正。以足小趾皮肤潮红为度,注意灸前排空小便,松开腰带,以利胎儿活动。[6]
812 至阴穴的配伍至阴配三阴交、有调冲任,理胞宫的作用,主治胞衣不下,难产。
至阴配风池、攒竹,有祛风邪,清头目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痛。
至阴配百会、合谷、涌泉,治胎位不正[9]。
至阴配尺泽、迎香、太阳、合谷,治感冒[9]。
至阴配风池、百会、太阳、太冲,治头痛[9]。
813 特效掐按至阴穴可纠正胎位不正[6]。
814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头重鼻衄及瘛疭、汗不出、烦心、足下热、不欲近衣、项痛、目翳、鼻及小便皆不利,至阴主之。疝,至阴主之。风寒从足小趾起、脉痹上下、胸胁痛无常处,至阴主之。
《针灸集成》:胞衣不下,足小趾尖三壮、中极、肩井穴主之。
《医宗金鉴》:妇人横产,子手先出。
《医宗金鉴》:主治目痛,视不明,迎风流泪,胬肉攀睛,白翳眦痒,雀目诸疾。
《肘后歌》:头面之疾针至阴。
815 至阴穴研究进展 8151 针刺至阴对子宫的影响动物实验分别针刺妊娠家兔的“至阴”、“三阴交”,持续运针3~5 min,观察,结果表明针刺过程中的子宫收缩及胎动程度与针刺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且与针刺手法的轻重也不无关系。家兔实验结果显示妊娠家兔血液中催产素含量明显高于未妊娠家兔,表明针刺“至阴”对妊娠家兔可能有提高体内催产素释放量的作用。[8]
针刺或艾灸至阴穴,可使子宫活动加强,宫缩频率加快,子宫紧张度升高,胎儿心率加快[2]。
针刺或艾灸人或家兔的“至阴穴”,可使子宫活动加强,宫缩频率加快,子宫紧张度升高,胎儿心率加快。
8152 治疗胎位不正转胎位一般横位成功率最高,臀位次之,足位较差。艾灸、激光针至阴,均可转胎位,成功率高。另又通过100例转位失败者分娩过程观察,发现有羊水过少、胎儿巨大、脐带过短、脐带绕颈或绕脚、双胎、子宫畸形及前置胎盘等因素,此种情况应采取其他方法。
用至阴穴治疗胎位不正,临床多用艾条灸法[2]。以横位成功率最高,臀位次之,足位较差[2]。以妊娠8个月,腹壁紧张度一般,灸后胎动活跃的经产妇疗效最佳[2]。
1)艾灸法:胎位转正66例,仅有3例无效;胎位矫正100例,仅有3例无效;妊娠29~40周的各类胎位异常孕妇,接受艾灸治疗的共2096例,用艾条灸其两侧的至阴,灼热的强度以不产生灼痛为限,其矫正率为903%,其中有86%的病例胎位于1~4次艾灸后矫正,其余的14%于5~10次艾灸后矫正;在总数2096例中,2041例为臀位(矫正成功1841例),28例为横位(全部矫正成功),在初产妇及6胎以内的经产妇,其疗效无明显变化。在矫正成功病例中进行了实验观察,例如,对33例测定了一些内分泌活动的变化情况,发现孕妇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及17酮皮质类固醇的数值,艾灸前即高于非孕妇。艾灸后,孕妇的这些激素数值进一步明显升高,测定灸前灸后血浆游离皮质醇的数值,得出类似结果,这些结果提示,艾灸使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兴奋,从而增强子宫活动,同时胎儿活动也增加(胎儿心率加快),有助于胎位的矫正。[8]
2)针刺法:1~5次矫正124例,成功率为954%;矫正61例,占871%,无效9例;[8]
3)针灸并用方法:臀位66例中,矫正成功者51例,无效15例;21例横位中,成功18例,无效3例;胎位矫正211例,随访皆顺产;[8]
其他方法:胎位矫正24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06%;胎位矫正者132例,未矫正者18例,其中1次矫正者103例,2次矫正者24例,3次矫正者5例,3次以上视为无效计算;[8]
8153 治疗痛经用艾灸至阴治疗宫寒痛经,于月经来潮前3d艾灸双侧至阴各15~20 min,每日1次,至月经结束为一疗程,治疗1例,病史3年,2个疗程痊愈,随访两年未复发。[8]
8154 治疗难产产妇素有风湿性心脏病,使用催产素效果不佳,速取艾炷如皂核大灸至阴,先灸左侧,灸7壮后开始官缩,胎位下降三指,再灸7壮即生产,胎儿顺利娩出,母子平安。[8]
8155 治疗胎盘滞留针刺至阴穴治疗胎盘滞留30例,快速针刺至阴01~02寸, 逐渐增大,留针5~10 min,快者3 min,慢者10 min,平均6~7 min娩出胎盘。[8]
8156 治疗痔疮术后尿潴留本文2023-08-08 22:57: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