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1收藏

古籍的简介,第1张

“古”是相对于“今”而来的,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皆可称之为古籍。 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特定形式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知识、传播思想,图书才开始出现。在《中国古籍编撰史》中提出图书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构件:

(1)知识信息; (2)著作方式;

(3)文字;

(4)物质载体;

(5)文字制作技术;

(6)装订形式。

以这六条标准来衡量诸多图书起源的几种说法:“陶器说”过分强调陶文的作用,但陶文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河图洛书”只是出自荒古的神话传说,不足为凭;甲骨、青铜、石刻均不能称之为图书。

著名书史学家钱存训指出:书籍的起源,当追溯到竹简木牍,编以书绳,聚简成篇,如同今日的书籍册页一般。

先解释“古籍”的“籍”。“籍”在这里就是书,“古籍”是古书的雅称。什么样的东西才算书,殷商时龟腹甲、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只是占卜后刻上去的卜辞,并未构成书。商周时青铜器上的铭文即所谓“金文”是王公贵族们对铸器缘起的记述,尽管有时为了夸耀自己的功勋,文字很长,但其性质仍和后世纪功颂德的碑刻相近似,也不能算书。中国殷商时已开始在竹木简上写文字,《尚书》的《多士》篇里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册”的古文字就像两根带子缚了一排竹木简,“典”则像以手持册或将册放在几案上面。但这种典册在殷商时仍不是书,而只是诏令之类的文字,保存起来犹如后世之所谓档案。到西周、春秋时,档案留下来的就更多了。西周、春秋时人做了不少四言诗,草拟了贵族间各种礼仪的节目单或细则;还有周人用蓍草占卦的卦辞、爻辞;春秋时诸侯国按年月日写下来的大事记即“春秋”或“史记”。这些,都归祝、史们掌管。其中除大事记是后来史书的雏形外,其余所有的仍都没有编成书,只能算档案,或称之为文献。到春秋末战国初,学术文化从祝、史手里解放出来,孔子以及战国时的学者才把积累的档案文献编成《诗》、《书》、《礼》、《易》、《春秋》等教材,作哲理化的讲解。这些教材叫做“经”,讲解经的记录编写后叫做“传”或“说”,经、传、说以外的记载叫做“记”。同时,战国各个学派即后人所谓先秦诸子也有不少论著,并出现了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专著。这些经、传、说、记和先秦诸子论著、科技专著才是中国最早的书,最早的古籍。《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最早的书也就是这一批古籍。以后收入列朝公私书目属于经、史、子、集的各种著作,在今天也被公认为古籍。 学术观点: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图书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发展着。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无一不向社会传播文明,传递知识。但久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所以,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较清晰。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著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珍本与善本的界定,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宋效先老师曾在1987年发表论文指出:“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而在李致忠老师的观点中认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和词汇中,“善本”就是珍贵的、值钱的、罕见的传本,这实际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义。时代久远,传世孤罕的书籍,自然珍贵。甚至虽有明显的文字讹脱,反被视为珍贵版本,这在古今中外都有实例可举。本来“珍”并不等于“善”,罕见的东西并不一定真好,可是谁也不会把珍贵的东西视若粪土。这就在实际上把“珍”、“善”合流了。彭令先生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说,凡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古籍精品,都应视为珍本;珍本与善本的核心价值都是文献价值,文物价值为基础,文物价值主要是在确定古籍的真赝、年代、版本的基础上得出的,艺术价值对于古籍来说是形式。文物价值、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都高的古籍,无疑是善本;有时候,对于某种价值特别突出的古籍,也应视为善本。 中国古籍传统的分类法采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四部下再细分为四十四类:

经部,以儒家经典及其释作为主,例如《御笔诗经图》,也收录古乐、文字方面的书籍。

史部,主要收录各种体裁的史书,另纳入地理、政书及目录类图书。

子部的范围比较广,诸子百家、算术、天文、生物、医学、军事、艺术、宗教、占卜、堪舆、命算、笔记、小说、类书等,皆入子部。 集部,则录诗文集、文学评论及词曲方面的著作;个人著作称“别集”,集体创作称“总集”(例如:《六家文选》)。 中国印刷术的演变:

雕版印刷发端于唐代,宋代以后成为传统中国图书制作生产重要方式。较早的雕版,一次只能印出一种颜色,称为“单印”;若将规格完全一样的几块版面,分别在不同的部位着上不同的颜色,重复迭印,就可产生二色、三色、四色,甚至五色的效果,称为“套印”;以套印技巧印制的书,就称为“套印本”,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的彩色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用铜铸或木造成一个个独立的字体,再拼成版面印刷(图4《御制数理精蕴》),乾隆皇帝将宫中以木活字印刷的书称为“聚珍版”。石板印刷是西洋技术,在清末传入中国,因有快速、价廉的优点,很快地通行起来。 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名称。

1.书衣:俗称书皮,也称封皮。(修复技术规范228)是为保护书而在书的前后加的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2.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修复技术规范229)

3.书叶:按文稿顺序排列的书写、印制的单张纸叶。(修复技术规范29)

4.封面:位于护叶之后、所有书叶之前。常镌刻书名、作者、刊刻时间及地点等项内容。(修复技术规范218)

5.护叶:也称副叶,用以保护书芯或连接书衣。(修复技术规范219)一般是一张空白纸。在书名叶或前或后。

6.书芯:指书衣以内或未上书皮以前已订在一起的书册。(修复技术规范220)

7.书脑:书芯订捻、缝线以右的部分。(修复技术规范224)即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

8.书背:又称书脊,与书口相对,上下封皮相隔或连接的部分,相当于书籍的厚薄度。(修复技术规范225)即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所以称书脊。

9.书头:书籍上端切口处。修复技术规范221)又称为书首。

10.书根:(修复技术规范222用的术语叫“书脚”,解释为:书籍下端切口处,亦称书根。)有些古籍在书根上有书名、卷数、册数,但书根上这些题名不一定准确,有些是刻板时印上,有些是藏书者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护而写上去的,多半是简名。 11.书角:天头和地脚右端。(修复技术规范227)

⊙「志」与「记」

壹、

1「志」有记载、纪录之义,以「志」为名的作品殆可归于「记」。

2 以「记」名篇的作品魏晋以前少見,唐、宋渐多,「以論为记」,韩愈、柳宗元已开其端,在议論风发的宋代更是常見现象。

3古代称「记」的文章很多,也有一些称「志」的,如归有光(项脊轩志)。记的文章内容、手法丰富而多样。内容有记人、记事、记物、记风景等类。写作手法上,有的偏重叙述、描写,有的偏重议论、抒情,灵活多样。杂记文常常因为不同的内容和写作手法而与其他文体发生某些交叉关系,根据所写的内容,杂记文大致可分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和人事杂记四类。

4「记」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志」则大多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归有光自己对「志」、「记」的用法,也有严格的区分。例如在他的文集之中有〈野鹤轩壁记〉、〈沧浪亭记〉等,都用以记「事」;而如〈寒花葬志等〉,则以「志」为篇名,以记录人物事迹为主。〈项脊轩志〉名为记「物」,但内容以记「人物事迹」为主,故以「志」为名,不过四库备要题为项脊轩记。

贰、

「志」有记载、纪录之义,以「志」为名的作品殆可归于「记」。

历代有关于「记」体的讨论文献约有以下数端

劉勰《文心雕龍‧书记》:

书记广大,衣被事体,笔札杂名,古今多品。

劉勰可說把所有难以归属的文章都置于「书记」一類,并未特别对「记」有所說明,可能因为「记」之文章在劉勰当时并未明显形成一類作品,后人虽将「书」另立一類,但「记」類文章之内容仍然包容广大。

南宋叶适:

明代吴讷《文章辨体‧序說》:

窃尝考之:记之名,始于《戴记》、《学记》等篇。记之文,《文选》弗载。后之作者,固以韩退之〈画记〉、柳子厚游山諸记为体之正。然观韩之〈燕喜亭记〉,亦微载议論于中。至柳之记新堂、铁爐步,则议論之辞多矣。迨至欧、苏而后,始专有以論议为记者,宜乎后山諸老以是为言也。大抵记者,盖所以备不忘。如记营建,当记月日之久近,工费之多少,主佐之姓名,叙事之后,略作议論以结之,此为正体。至若范文正公之记严祠、欧阳文忠公之记昼锦堂、苏东坡之记山房藏书、张文潜之记进学斋、晦翁之作〈婺源书阁记〉,虽专尚议論,然其言足以垂世而立教,弗害其为体之变也。学者以是求之,则必有以得之矣。

吴纳认为后之作者以为记体文章成立于韩柳的记錄文和游记文,是纯粹的记錄、叙事,不參杂议論于文中。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說》对杂记则言:

按《金石例》云:「记者,记事之文也。」……其盛自唐始也。其文以叙事为主,后人不知其体,顾以议論杂之。顾陈师道云:「韩退之作记,记其事耳,今之记乃論也。」盖亦有感于此矣。然观〈燕喜亭记〉已涉议論,而欧、苏以下,议論浸多,则记体之变,豈一朝一夕之故哉?

徐师曾认为只有记日月、工费之類才是记事文的正体,而载入议論就是变体。其实,所谓变体,正是唐宋以后叙事文的一大特点。问题不在有没有议論,主要看议論是否适当,是否与记叙聯系紧密。

姚鼐《古文辞類纂》在〈序目〉之「右碑志類下编」言:

杂记類者,亦碑文之属。碑主于称颂功德,记则所纪大小事殊,取义各異,故有作序与铭诗全用碑文体者,又有为纪事而不以刻石者。柳子厚纪事小文,或谓之序,然实记之類也。

姚鼐认为杂记亦是碑文一類,是扩大了碑文的定义范围。

综上所言,「记」体散文虽然起源很早,但真正以「记」名篇的,魏晋以前倒还少見;若是以议論为主的,当是属于变体记文。「以論为记」,韩愈、柳宗元已开其端,在议論风发的宋代更是常見现象。

我国古代称「记」的文章很多,也有一些称「志」的,如归有光(项脊轩志)。记的文章内容、手法丰富而多样。内容有记人、记事、记物、记风景等类。写作手法上,有的偏重叙述、描写,有的偏重议论、抒情,灵活多样。杂记文常常因为不同的内容和写作手法而与其他文体发生某些交叉关系,根据所写的内容,杂记文大致可分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和人事杂记四类:

一、台阁名胜记

古时修造亭台楼阁,往往撰文记叙建筑、修葺的过程和历史沿革。登临观赏名胜古迹时,也常常撰文记叙这些建筑物的历史风貌,抒发伤古悼今的感慨。台阁名胜记在记事之外,偏重发挥议论,抒发感慨,行文自由。唐宋古文家写过不少优秀的台阁胜记,例如,柳宗元的(永州韦使君新堂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喜雨亭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等。可见台阁名胜记并不是闲适的应景文章,不少名篇都具有充实的思想内容和较大的社会意义。

二、山水游记

游记也是散文的一种。它往往用轻快的笔调和生动的描写,记叙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政治生活、公私风貌、风士人情和山川景物、名胜古迹等等。我国文学中的游记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但严格地说,这些作品还能算是纯粹的游记,如吴均的(与宋元思书)描写富春江的自然景色,只是粗线条的勾勒,缺乏细致地描写。具有个性特征自然景物的山水游记是从唐朝开始的。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将山水游记的散文体裁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他写的每篇游记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从此以后,游记文学在文学史上便具有特殊的地位。到了宋代,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则借助山水来抒发议论,阐明哲理;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则把叙事、写景、抒情三者熔为一炉;陆游用日记的形式写了(入蜀记);明代抒写山水小品的作家很多,如袁宏道、钟惺、张岱等等,流派不同,风格各异。末期还出现游记专著,如(徐霞客游记),不仅提供了广博的水文、地理方面的科学知识,而且文笔清新流利、绚丽多彩;清代的游记散文虽不及明代,亦有一些佳作,例如方苞的(游雁荡山)、姚鼐的(登泰山记)等等。

三、书画杂物记

古代有一种专为记述书画和器物、而题写的小文,一般是记述该书画的内容,物件的形状,以及其形制或艺术特点,得之或失之的情况等。这类记文的写法,有的偏重于如实的记物,记有关得失情况;有的因记书画而怀人,因记物件而发议论、生感慨。这类小文除以「记」名篇外,有时也署「序某」或「某序」,如柳宗元的(序饮)、(序棋),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等,它们与序跋文之「序」不同体,从性质上看,乃属记文类。另外,有的画记称「书某画后」,如苏轼的(书蒲永升画后);还有一些「记」的文章从某些事物加以议论发挥的,如司马光(谏院题名记),是作者为谏院题名刻石写的「题记」,文章以质朴的语言,精炼的词句,阐明谏官的重责大任和身为谏官的应有品德。曾巩(墨池记)是篇借事立议的短文,文章由墨池遗迹说到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尽心学书,再由书法、谈到治学与修养道德的方法与态度。

四、人物杂记

人物杂记是以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多数以「记」名篇,也有一部分以「志」名篇。这里的「志」与「记」同义。如范仲淹的(严先生祠堂记),歌颂东汉隐士严光的高风亮节;宋钱公辅的(义田记),表彰范仲淹置义田,赈济老弱贫残的义行;欧阳修的(相州画锦堂记),称扬韩琦的谦逊与功业;清全祖望的(梅花岭记),悼念史可法的忠烈精神;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则通过对他家一间百年老屋兴废情况的描写,记述他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并围绕着几件家庭琐事,表达他对家人的怀念。

「记」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志」则大多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归有光自己对「志」、「记」的用法,也有严格的区分。例如在他的文集之中有野鹤轩壁记、沧浪亭记等,都用以记「事」;而如寒花葬志等,则以「志」为篇名,以记录人物事迹为主。项脊轩志名为记「物」,但内容以记「人物事迹」为主,故以「志」为名,不过四库备要题为项脊轩记。

1缘由:

荔枝在古时已被称为荔枝。中国的古籍中荔枝最初作"离枝"。一般相信荔枝是源自中国南部的野生森林。公元三世纪时张勃着的《吴录》有 "苍梧多荔枝,生山中,人家亦种之" 的记载。苍梧便在今日的广西境内。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的原始森林中仍然可以找到野生的荔枝树。又《西京杂记》所载,公元前二世纪汉朝刘邦称帝时,南海尉赵佗以荔枝进奉。公元一世纪的《民物志》,三世纪的《广志》中,荔枝都是作为岭南物产登录。由此可见,荔枝在中国南部的裁种和生产已有二千年的历史。

2诗句例证:

晚唐诗人杜牧《过华清宫三绝》诗有:“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是唐明皇为博杨贵妃红颜一笑,不惜劳师动众,千里送荔枝的事。

苏东坡在宋哲宗绍圣年间被贬岭南,在绍圣二年第一次吃到荔枝。以后多次在他诗词内提到荔枝,当中以《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最为著名,亦足见他对荔枝的喜爱

明·徐勃《咏荔枝膜》:“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3产地及营养价值

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岭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驰名中外,有"果王"之称。荔枝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园锥花序,花小,无花瓣,绿白或淡**,有芳香。果园形,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属无患子科植物。 荔枝荔枝营养丰富,据分析,每一百毫升果汁中含有维生素丙1320~7172豪克,含有可溶性固形物129~21%,为增进身体健康的营养品。据《本草纲目》载:荔枝可"止渴、益人颜色……,通神、益智、健气(补脑建身)、治瘰疬、瘤赘……"等病。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