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古籍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及其各部类的代表著
什么叫“经、史、子、集”
经、史、子、集是我国图书分类的名称,统称“四部”,又可分为甲部、乙部、丙部、丁部。
“经部”指儒家的经典。经部之下又有小类。清代的《四库全书》经部之下又分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四库全书》史部之下又分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官职、政书、目录、史评等十五类。
“子部”包括政治、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共十四类。
“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四库全书》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类。
这种四部分类法自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作为一种传统分法,它在类分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http://xxyvipsinacom/data/data_110htm
经部代表著: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史部代表著:《史记》、《资治通鉴》
子部代表著:《老子》、《庄子》
集部代表著:《李太白集》、《杜工部集》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光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是《汉书》(东汉·班固)
二十四史
01史记 (汉·司马迁)
02汉书 (汉·班固)
03后汉书 (范晔、司马彪)
04裴注三国志 (晋·陈寿)
05晋书 (唐·房玄龄等)
06宋书 (南朝梁·沈约)
07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08梁书 (唐·姚思廉)
09陈书 (唐·姚思廉)
10魏书 (北齐·魏收)
11北齐书 (唐·李百药)
12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13隋书 (唐·魏徵等)
14南史 (唐·李延寿)
15北史 (唐·李延寿)
16旧唐书 (后晋·沈昫等)
17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18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20宋史 (元·脱脱等)
21辽史 (元·脱脱等)
22金史 (元·脱脱等)
23元史 (明·宋濂等)
24明史 (清·张廷玉等)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
经史 jīng shǐ 我国传统图书分类一般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其中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和小学(文字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经史”一般特指这两类书。另外,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总集、专集。经:是指儒家列为经典和注释经典的著作,如“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史:记述历史史实、地理疆域、官职等的书。有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如《左传》;有以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纪传体历史著作,如《史记》;有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纪事本末体的历史著作,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有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的国别体历史著作,如《国语》、《战国策》等。“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出自《新唐书·艺文志一》:“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 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1、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等 2、史:史书,即正史;如二十四史等; 3、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如《韩非子》、《鬼谷子》等; 4、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如《楚辞》、道经、佛经等。
历史名著《资治通鉴》中确实有吃人的记载:
黄巢军中无粮,掠人为食。生投于锥硝,并骨食之。
黄巢平,秦宗权复炽,军行无粮,车载腌尸以从。以盐尸为粮,也是中国的一大发明。
再晚些,朱茂贞和朱全忠争夺天子,冬,大雪。城中食物已尽。冻饿死不可胜数,有些人卧而未死,肉已经被人割了。市场卖肉,人肉数百,犬肉五百。
刘守光围沧州。城中食尽。选男女赢弱者烹之,以给军食。
更早些,忘莽末年“关中人相食”。
隋末,民外为盗贼所掠,内为官吏所赋。生计无遣。无食,吃掉草木和树皮后,煮白土为食。诸物皆尽,乃相自食。
将人肉分为三六九等而吃人的记载出自宋·庄绰《鸡肋编》:
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开始吃人,江淮之间人相食,一斗米要数十千钱,人肉比猪肉还便宜;肉质还分等级,男女老幼不等,“自靖康丙午岁(1126年),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擦千里,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盗贼、官兵以至居民,更互相食。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老瘦男子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杀戮焚溺饥饿疾疫陷堕,其死已众,又加之以相食,杜少陵谓'丧乱死多门',信矣,不意老眼亲见此时,呜呼痛哉!”
王小波的《红拂夜奔》谈到:
隋炀帝在位时,常在洛阳城外招募菜人,应募者可以从城外搬到城里住些日子,有吃有喝有房子住。等到他养得肥胖,皇帝大宴各国使节时,就给他脑后一棒,把他打晕,然后剥去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在身上抹上番茄酱,端上桌去招待食人生番。端上桌时是活人,端下来就只剩一副骨架。有时候碰上那些酋长的胃口不好,只把内脏吃掉了,剩下空帮子却活过来,那就是最可怕的事。那个菜人从盘子里醒来,抬起头来一看,原来鼓鼓的肚皮只剩了个大窟窿,总要惨叫一声:"怕的就是这个!"据我所知,每次皇帝招募菜人,应募者都极多,这都是为了在被吃掉之前能在洛阳城里住几天。这一点在我看来很难理解,因为洛阳不过是个烂泥塘罢了,而且相当招蚊子,但是有好多人并不这样看。对于他们来说,洛阳是宇宙的中心,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洛阳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大城。
本文2023-08-09 04:01: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