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代依依昔别时有什么风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15收藏

在汉代依依昔别时有什么风俗,第1张

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牛郎织女不忍离别,隔河相望,化作牵牛星和织女星。

牛郎织女,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也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其余三个为《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喜鹊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牛郎织女"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来发展成为七夕节。每到过节时,古代女性会向着天上的织女星和牛郎星许愿,希望自己能有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与美好的姻缘。

民间传说

牛郎织女是非常有名的一个汉族民间传说故事,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纴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浪漫情怀:

牛郎织女的故事,由古典中蕴含浪漫,更反映了难能可贵牛郎织女的浪漫情怀。

牛郎织女的故事,由古典中蕴含浪漫,更反映了难能可贵的曲折爱情。我们相信,在天河的两侧,牛郎织女一直默默地守护着彼此,一直见证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可贵精神,激励着青年男女追求美好爱情的决心和勇气!

我国古籍中最早关于牛郎、织女的记载是《诗经小雅大东》篇,但是文中只说织女和牵牛是天河中相近的两颗星宿,两者并没有什么关联。直到汉时,这两颗星宿才被转化为具体人物,班固在《两都赋》中说:"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意思是说,汉宫昆明池边有牵牛、织女两座石人像。最早记载牛郎织女是夫妇的文学作品,要算《文选洛神赋》了,文中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由此来看,牛郎、织女的故事并不是原本就有的,而是渐渐被古人所意会的。现在所见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

版本一:《荆楚岁时记》云:"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哀其独处,许配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饪,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这种说法与一则民间传说极为相似。相传,牛郎和织女原本都是天上的星宿,牛郎放牧,织女织布,两人兢兢业业,十分勤劳,深得玉皇大帝的喜欢。于是,玉帝便赐婚于他们两人,让两人结为夫妻。但不承想,牛郎和织女在婚后如胶似漆,以致荒废了工作。玉帝盛怒之下,让乌鹊传旨只准他们每七天相会一次。但是乌鹊却误传成每年七夕相会一次。据说,在民间,每当七夕过后,乌鹊身上的羽毛就会脱光,这是对乌鹊传错命令的惩罚,罚它脱毛为牛郎织女相会时搭桥。

版本二:相传,织女是玉帝与瑶姬的女儿,她在见到牵牛后,两人一见钟情,情投意合,便私订终身,但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恋爱的。于是,王母娘娘便将牵牛贬到了人间,并惩罚织女不停地织云锦。织女坐在织机旁常常泪流满面,但她还是会尽心织好云锦,为的就是博得王母娘娘大发慈悲,让牵牛早日返回天庭。某日,几个仙女见织女整日苦闷,便恳求王母娘娘让她们一起去人间的碧莲池一游。王母娘娘心情正好,便应允了她们。 话说牵牛被贬到凡间后,生在了一个农民家中,取名"牛郎"。由于父母早逝,哥哥和嫂子待牛郎非常刻薄,于是牛郎便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一同生活。殊不知,这头老牛就是当年为牵牛求情,被王母娘娘贬到人间的金牛星。一天,老牛突然对牛郎说:"你今天去碧莲池一趟,那边有几个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仙衣藏起来,红色仙衣的主人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会说话,知道它是个神物,便照着老牛的话做了。那件红色仙衣的主人正是织女,虽然牛郎已经记不起织女,但织女认出了他就是牵牛。于是,织女答应了牛郎的求婚,两人结为夫妇,开始了幸福的生活。不久,他们还生下了一儿一女。 可是,好景不长,王母娘娘知道了此事,速派天兵天将将织女捉回天庭。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回来的牛郎告诉她说:"老牛死了,它说让我剥下它的皮,紧急的时候可以披着它飞上天。"织女听后,自然明白老牛的意思,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埋葬了老牛。就在这时,刮来一阵大风,织女被天兵天将带走了。牛郎见状,便赶紧披上老牛的皮,挑上一对箩筐,箩筐里坐着他们的一对儿女。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正好赶来。她见状,便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在牛郎和织女中间一划,顿时,一条波涛滚滚的天河横在了牛郎和织女中间。 牛郎带着两个孩子在天河这边哭,织女在天河的另一边望着夫君和儿女也哭得声嘶力竭。王母娘娘也被这场面感动,便让牛郎和两个孩子留在了天上,只准每年的七月七日让他们在鹊桥相会。现在,我们在秋夜天空的繁星中,还可以看到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明亮的星星,这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在牵牛星的两边还有两颗小星星,这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对儿女。

每年的6月,可能是说再见最多的月份。一大群年轻人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开始了人生的课程。而这第一课就是—— 学会告别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类的情感方式。我们已经很难理解古代人何以将送别看得如此重要,那种依依不舍,那种执手相看泪眼,那种行行复行行,那种长亭更短亭。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一别,可能经年不见,或许就是永诀。

毕业在即,那些欢聚的日子一去不返。开心也好,不舍也罢,我们都不得不加入这场盛大的告别之中。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如果后会无期,那我们要学会好好告别。

十里长亭

长亭 ”在中国的古典文学里已成为一个传统的送别意象,这与古代送别习俗分不开。

长亭,词典里的解释是古时设在路旁的亭舍,常用为饯别处;也指旅程遥远。在李白的《菩萨蛮》词中,就有这样的记述:“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上载:“ 亭,人所安定也。 ”又《风俗通》∶“ 亭,留也,行旅宿会之所馆也。 ”同时,有的人也用来作为迎宾送客的场所。而近城的长亭经常是人们送别的地方。

这在古诗词里可略窥一二。如宋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林逋在《点绛唇》中写道:“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此外《西厢记》中崔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可以说将长亭分别和相思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弘一法师李叔同脍炙人口的“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更是表明长亭送别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渭阳南浦

渭阳 ”最早出现在《诗经》。《秦风·渭阳》中写道:“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渭阳,即是渭水之南,这设置了水边送别的场景,此后,渭阳,也就成了人们送别的地方。

明代王韦《柳条枝》中说:“ 渭水西来万里遥,行人归去水迢迢。 ”杜甫“ 寒空巫缺曙,落日渭阳情 ”,杜牧“ 寒空金锡响,欲过渭阳津 ”等,“渭阳”都取送别之意。

另一个常见的水边送别地点是南浦。 屈原《九歌·河伯》中有诗句云:“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浦与渭阳,异曲同工。

此后,许多送别都在水边,诗人墨客借用“南浦”来指代离别。所以“南浦”在送别诗中很常见:唐白居易《南浦别》中曰:“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江淹在《别赋》中写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显而易见,南浦已成为古人水边送别的场所。

折柳祈福

古代还有折下柳枝赠予远行人,表达祝福的习俗。 柳,“留”也。 柳枝柔软,随风飘拂,有一种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态,与离别的心态恰相吻合。

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相传是取自于《诗经》中的《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柳”与“留”谐音,借此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折柳送别”流行于汉代,记录汉代都城长安和畿辅地区地理状况的古籍《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城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因为当时送人一般送至灞桥分手,其情其景往往令人肝肠寸断。

南北朝时期,“折杨柳”之俗已风行各地,南方与北方都出现了以“折杨柳”为题目的诗文。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有《折杨柳》:“杨柳乱成丝, 攀折上春时……”在北朝,则有《折杨柳歌》(其一):“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因为折柳相送盛行,在当年送别最集中的灞桥,附近的柳树条都被随手折光了。因为无法折到长柳枝,唐诗人孟郊《横吹曲辞·折杨柳》诗中只好解释道:“ 莫言短枝条,中有长相思。

同时,折柳赠别是对旅人行途安全的祝吉。古人视柳树为可以辟邪却鬼的“鬼怖木”,行人带上它,可使鬼魅望而生畏,远远躲开,确保旅程的平安。

攀花送行

所谓“ 攀花 ”,就是采折花草。攀花送别之俗起源于何时?准确时代一时也难以说清,至少在唐朝已颇为流行。

李白《江夏送张丞》称:“ 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 ”攀花送行在唐朝为何能流行开来?与其时花卉消费习惯的形成有极大的关系。 在唐朝,卖花与买花都很平常。 白居易便写有《买花》诗:“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当时的花价也不贵,往往是随行就市。

在古代,攀花送别与折柳相赠同时流行,并不矛盾,没有柳时就送花。唐戴叔伦《送吕少府》诗称:“ 共醉流芳独归去,故园高士日相亲。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从诗中看,当时由于路边没有柳树,戴叔伦便随手折了桐花送给远行的友人。

那么古人都送什么花呢?除了上面的桐花(梧桐树花)之外,梅花、牡丹、山茶花,桃花、杏花,樱桃花甚至不知名的野花只要随手可摘,都可以送。

如唐代“ 折花狂人 ”元稹曾用樱桃花送别,其《折枝花赠行》诗写道:“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元稹还曾折牡丹花送别,其《赠李十二牡丹花片,因以饯行》诗称:“莺涩余声絮堕风,牡丹花尽叶成丛。”

祖饯饮酒

王维千古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记录的就是祖践请酒送行的场面,古谓“ 饯饮 ”,是古代最为常见的一种送别方式,至今仍流行。

这种送别方式一般在远行者上路前举行,最早源于先秦时已流行的一种叫“祖”的风俗。

“祖”,原本是出行时祭祀路神的行为,目的是祈求旅途平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称: “祖者,行神,送行之祭,故曰‘祖’也。”后来干脆将送行喝酒称为“祖”,东汉学者郑玄即称:“将行而饮酒,曰‘祖’。”

“祖”,又称“祖行”,在先秦时属“七祀”(或“五礼”)之一,为“行祀礼”,时人出行必不可缺。

“祖行”颇为讲究,有一套成熟的程序,多在驿馆内或路边设帐,摆上酒筵,称为“祖帐”,也称“祖饯”、“祖席”、“祖筵”等。这种送别方式在唐朝的文人中间特别盛行。

而饮酒饯别的风俗更加久远,最初成于西周。 《诗经·邶风·泉水》“出宿于泲,饮饯于祢”就反映了周代的饯别习俗。汉代以后,饯别的活动越来越多。

饯别之时,酒是不可缺少之物。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中就记载,东汉郑玄应诏前往袁绍帐下做官之前,亲朋好友前来送行,“饯之城东”,到场者三百余人,“皆离席奉觞,自旦及暮”,郑玄饮酒300余杯方才成行。

现代世界由于科技高度发展,时空的概念与古代大不相同,天涯变成咫尺,因此人们对于离别已经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

即使亲人远在地球的另一端,也可以随时视频通话,宛在眼前;如果实在思念难遏,坐飞机十几个小时即可团聚。

但在如此方便快捷的当下,相见真的变得更加容易了吗? 我们忙碌于各自的生活之中,缺少了对于感情的珍重,缺少了相见的理由,有时一个转身就是此生不复相见了。

人们喜欢用“ 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遇 ”安慰自己。那些假装潇洒的转身和稀松平常的道别里,藏着对重逢的渴望——别搞得那么伤感啦,反正我们很快还会再见面的。

但现实往往没这么友好。真正的离别来得猝不及防。你不知道你对他说的哪句话,会成为最后一句话,你也不知道你望向她的哪一眼,会是最后一眼。

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

愿我们都能学会好好告别。

撰 文 | 东家

图 片丨 网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