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来历
中国文字已有五千年历史,但是早期的文字,已不可得见,今传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简称甲文)。所谓甲骨文,就是刻或写在龟甲及牛骨上的文字。这些文字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另外在地下出土了很多商周时代的铜器,上面铸有很多铭文,称为钟鼎文(简称金文)。这两种文字,因为是现在所能见到最早的文字,所以又称为「古文」。
周宣王太史籀曾做籀文(又称大篆) ,一部份籀文形体还可以在说文解字中看到。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李斯奏同文字,于是小篆通行,说文解字一书,就是以说解小篆为根本。汉朝以后,文字渐趋约易,隶书变成汉代通行的文字。魏晋以后,字体变为楷书,楷书书写容易,通行后就保持了相当大的稳定性,一直沿用至今。楷书通行同时,为了书写的便利,也出现行书及草书,这些都是楷书的变体
仓颉造字
《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说,过去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发出哭声。《荀子》、《韩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流传更广,影响更深。
过去的历史学家们曾考证过仓颉是否实有其人,如果有,大约在哪个时代,由于缺乏确凿的史料,很难得出结论。
有人推测仓颉是黄帝的史官。《荀子•解蔽篇》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有人解释说,这里的“壹”指正道,也就是正确的规律。荀子认为,仓颉是一个因为集中使用文字而摸着它的规律从而整理了文字的专家。因此,一般认为,在汉字从原始的文字过渡到较为规范的文字的过程中,他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由此推断,这样的一个人,在汉字起源阶段的晚期,一定会存在的。
但“仓颉造字”的说法只是传说而已。因为文字绝对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汉字是个庞大繁富的体系,不经过很长的时间是不能创制成功的。
陶文
汉字的远祖。 在中国的史前期以及有史早期,汉字产生前,最像是文字的符号就是陶文。陶文已经出土的资料很多,但它不像甲骨文那样有成文的篇幅,只有单个的符号。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商代晚期,现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为最早,大约自公元前4800——4300年之间。此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也都有陶文。陶文多半刻在陶钵外口缘的黑宽带纹和黑色倒三角纹上,极少数刻在陶盆外壁和陶钵底部,一般器物上只有一个陶文。对这些陶文的性质,学界看法不一。裘锡圭认为是“记号”,郭沫若认为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而于省吾等学者则认为已属文字范畴。唐立庵(兰)先生在谈到大汶口文化陶文时说,这“是现行文字的远祖,它们已经有5500年左右的历史了”。破解陶文很困难,至今也只有几个字能猜测它相当于后代的某字。不过,陶文与汉字有渊源关系,应该是肯定的。
甲骨文
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中国真正的文字。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前1400)的文字。这些文字因为刻在兽骨或龟甲上,故名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划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内容,除极少数属於记事外,大部分是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故又称"卜辞"或"占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阳县(原是殷代故都),所以又称为"殷墟文字"。严格地讲,只有到了甲骨文,才称得上是书法。因为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章法。而此前的图画符号并不全有这三种要素。
金文
古代把铜称为金,所以人们把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青铜最早出现在商周,形成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化,青铜器大致可分为十余类,主要有食器、酒器、水器、兵器、车马器及各种工具等。
西周中期起,青铜器中出现了大小相次的编钟,它是祭祀和宴食的主要礼器。青铜器中的鼎多用作煮牲畜祭天敬祖的祭祀用器,后来钟鼎还成了国家政权的象征。由于钟与鼎是青铜器中重要的礼器,所以金文又称钟鼎文。
金文是重要的历史资料。《礼记》说:"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汉《铭论》说:"钟鼎礼乐之书,昭德纪功,以示子孙。"以此显示,金文主要是为统治者祭天敬祖和歌功颂德之用的。铭文的书法艺术与青铜器的造型艺术是一个整体,正是金文线条章法的书法艺术与瑰丽的造型装饰艺术相辉映,使青铜器成为美的化身。
商代中期起青铜器开始加铸铭文,商代后期到西周前期,青铜器变得厚重,制作日趋精美。常以云雷纹为底,衬托饕餮纹和夔纹,给人一种深沉神密、狰狞威严的气氛。金文是用泥范浇铸的,这一点与用刀刻的甲骨文有很大区别。
《司母戊鼎》是商代的代表作品,金文文字以事物的形象构形,点画采用描写事物的天然曲线,常用一、二根线条高度概括客观事物的特征。西周的金文又有新的变化,1976年在陕西临潼发现了武王征商的利簋,铭文记述了武王牧野之战获胜的经过,字迹凝重稳健,为西周早期的代表作品。到了西周后期,青铜器渐趋简陋,但铭文却不断丰富,金文的书法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书体娴熟、优美、奔放。当时金文主要有三类风格:第一类,运笔舒展,字迹端正,笔画均匀,代表作品有《静簋》、《大克鼎》、《毛公鼎》等;第二类,笔势圆润,形体遒劲华丽,疏密得当,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水准;到了西周末年,出现了如《虢季子白盘》一类字形方整的铭文,成为另一种风格,这类风格开拓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书风。
石鼓文
石鼓文 先秦刻石文字 。我国遗存至今的石刻文字,要属《石鼓文》时间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石作鼓形,共十鼓,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游猎,故又称“猎碣”。因被弃于陈仓云野,也称“陈仓十碣”。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石原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唐初被发现。自唐代杜甫、韦应物、韩愈作歌诗以后,始显于世。一说为宋代司马池(司马光之父)搜得其九,移置府学,皇祜(1049—1053)间向传师始得其全。大观(1107—1110)中迁至东京(今河南洛阳)辟雍,后入内府保和殿稽古阁。金人破汴,辇归燕京,置国子学大成门内。1937年抗战爆发后,石鼓文南迁至蜀,战争结束后始运回北平,现藏故宫博物院。其刻石年代,唐代张怀瓘、窦皋、韩愈等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以为周宣王时物;宋代董逋、程大昌等以为周成王时物;金代马定国以为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刻;清代俞正燮以为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刻;以为秦物者,始自宋代郑樵,清代震钧以为秦文公时物;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叶十一年(前374)刻,详见《石鼓年代考》。刻石文多残损,北宋欧阳修所录已仅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氏《天一阁》藏宋拓本仅四百六十二字,今其中一鼓已一字无存唐初“虞、褚、欧阳共称古妙”(引自《元和郡县图志》)。张怀瓘《书断》云:“《石鼓文》开阖古文,畅其戚锐,但折直劲迅,有如铁针而端委旁逸又婉润焉。”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谓:“《石鼓》如金钿委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传世墨拓善本有元代赵孟頫藏本(即范氏《天—阁》藏本)、明代安国藏中权本、先锋本(亦称“前茅本”)、后劲本,皆宋拓本。《天一阁》本已毁于火,后三种俱在日本。有影印本行世。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
其书法字体多取长方形,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笔力稳健,石与形,诗与字浑然一体,充满古朴雄浑之美。
小纂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人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的产物。秦王朝使用经过整理的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灭了各地文字异行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异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著重要的角色。 除了小篆,包含甲骨文、金文,被统称为中国字的古文字;古文字学的发展,对于促进中国古代历史、哲学、经济、法律、文化、科学技术的研究,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隶书
小篆虽然是较整齐的长方形,结构由均匀圆转的线条组成,但是书写起来相当不方便,且字形繁复,由于种种缺点,故在民间很快地出现了一种新字体,将小篆的端庄工整、圆转弯曲的线条写成带方折的,这种字体据说当时在下层小官吏、工匠、奴隶中较为流行,所以称为「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字体,中国文字发展历史就脱离古文字阶段进入隶楷阶段,汉代以后,小篆成为主要用来刻印章、铭金文的古字体。 隶书的形成使文字从随物体形状描书的字符,变成由一些平直笔划所组成的简单字符,这种改变大大地提高了书写的速度。中国文字由小篆转变为隶书,叫做「隶变」,隶变是中国文字发展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结束了古文字的阶段,使中国文字进入更为定型的阶段,隶变之后的文字,接近现在所使用的文字,也比古文字更容易辨识了。
草书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草书是辅助隶书的一种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书形成的过程中,因为官府的佐、史经常需要使用起草文书,因而影响了草书的流传。进入东汉后,经过文人、书法家的加工,草书就有了比较规整、严格的形体,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场合,称之为「章草」,带有一点隶书的味道,保留了隶书的拨挑和捺笔。草书由于字形太过于简单,彼此容易混淆,所以无法像隶书取代小篆那样,取代隶书成为主要的字体。 在楷书产生后,草书在楷书的基础下进一步发展,不但笔划之间可以勾连,上下之间也可以连写,隶书笔划的某些特征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种类型的草书,称之为「今草」。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像楷书那么工整,也不像草书那么奔放;如果楷书像人的坐,草书人的跑,那么行书就是人的行走,因为行书比楷书随便些,可以写得快,又不像草书潦草的让人看不懂,所以最受到人们的喜爱。 行书大概在魏晋时代就开始在民间流行了,被称为「书圣」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创作了大量的行书作品,长期以来价倍受人们的喜爱。行书没有严格的书写规则,写得规矩一点、接近楷书的,称为真行或行楷;写得放纵一点、草书味道比较浓厚的,称为行草,行书写起来比楷书快,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人,因此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楷书
楷书在字体结构方面,与隶书差不多,但楷书将隶书笔划的写法改变了,且由扁形的隶书改为基本上呈现方形的楷书,即所谓的「方块字」。楷书也称为正书、真书,说明了楷书是提供人学习和运用的正规书体。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东汉末年的钟繇,从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还多少残留著隶书的笔意。楷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经历了不少变化,到了隋唐之后才基本定型,定型后的楷书,笔划、结构都相当精致、严谨,如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就是范本之一。
中国文字进入楷书阶段后,字形还再继续简化,但字体就没有太大的变化了,做为我国四大发明术之一的印刷术,就是以楷书做为印书的主要字体,在宋朝刻印的书籍中,楷书被美术化,写得更加规矩而漂亮,称为「宋体字」,后来还有模仿宋体字而加以变化的,叫做「仿宋体」。我们今天阅读的书籍、报刊上所用的字体,大致上是这一种风格的楷书变体。
http://wwwhang123com/miyu/(谜语大全网站,附有谜底)
http://baikebaiducom/view/8170htm(甲骨文百科)
http://wwwsinologycn/main/News_Show2aspNewsID=834&NewsPage=2 (甲骨文书法)
http://wwwguoxuecom/(国学网站)
http://wwwhang123com/miyu/(谜语大全网站,附有谜底)
http://baikebaiducom/view/8170htm(甲骨文百科)
http://wwwsinologycn/main/News_Show2aspNewsID=834&NewsPage=2 (甲骨文书法)
下面的这个网站是汉字演变的视频~~~
参考资料:
首先是中国古典语言学。了解古代文学和经典的编排和研究。它以古代文献和经典的形式和内容,组织其校对、标点、注释、鉴定、汇编、汇编等各个环节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史以经典史为中心。经典成为古代文献学的中心。确定哪些异文必须注出,以示读者。从义理、考据两方面着眼,(异文)版本来源是重要方面。
其次是书籍版本。中国古籍是指1911年革命前出现的书籍。对于各种形式的古籍版本,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善本仅限于清朝乾隆60年,即古籍。1795年以前的书籍一般都是稀有书籍。现存的古籍中,有史迹、学术资料、艺术表现的,或虽不完整但只有一两本,且很少流传的,都可以算是珍本。周代末期出现的简策,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图书。1930年在内蒙古发掘的居延汉简,是我国现存最古的成册书籍。
再者中国电子文献数据库。内容包括经、史、子、藏四个部分,其中以史为主,经、字、藏为辅。如果按门类归类,又可分为宗教文献、医学文献、文献与收藏、政治书籍、阶级书籍和史料收藏。新书目),77246万字,几乎涵盖了所有重要经典。文字周围大多围以长方形边框或图案,刻书者用以申明版权以及广告宣传的一种特殊标识。
另外可以从汉学典藏数据库中学习。是面向中国图书馆、中国文化研究机构、专业研究人员和文史爱好者的中国古籍全文信息检索系统。它囊括了从先秦到民国2000多年所有以汉字为载体的古籍,也囊括了清代学者对当代相关古籍研究的重要成果。数据库包括古籍精选版本,即古籍母本或现存最早的版本和精炼版本,基本涵盖了所有重要的古籍文献。
1古汉语常识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种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是从语法角度来说的,而不是从词汇角度来谈的。一般来说,一个词的基本的语法功能是固定的,活用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功能,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临时性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水”受助动词“能”修饰,作谓语,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它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定语、宾语,而本句中功能改变,成了别的词类。
由于这种功能是临时性的,离开了这种环境,活用就不存在了。发展到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就很少了。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不同,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朝”是名词,朝庭。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是动词“朝拜”。
词的兼类是词义引伸的结果,是一个词所固有的。词类活用是一个词的临时性的功能,是不固定的。
二、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既保留了名词的意义,又具有动词的功能。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译为现代汉语,有的译为述宾短语,[动+名]如: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吕氏春秋•上农》 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 《左传•哀公十六年》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有的译为状中短语,([介+名]+动),如: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
《史记•商君列传》 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 《聊斋志异妖术》 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
韩愈《原道》 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报任安书》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 《说苑•贵德》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具有动词的功能。
有的译为状中短语,[形+动],如: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徐珂《冯婉贞》 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韩非子说林》 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 《庄子•盗跖》 三、使动用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指主语使宾语施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这种词类活用现象。
译为“使(让,叫)……。” 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将”是名词的使动用,齐威王想让孙膑作将。“作将”这个行为不是齐威王所发出的,而是齐威王让孙膑发出的。
使动句与一般的主谓宾句式不一致。一般宾语是谓语动词涉及的对象,使动句中宾语却是动作的发出者;一般句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使动句中谓语却是陈述宾语的。
使动句翻译为主使宾动。使动用法,它用的是述宾短语的形式表达的是兼语式的内容。
但它又与兼语式不一,兼语式中要出现使令性动词:使、令、命等。使动句中无。
使动用法中,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动词、数词活用而来。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为使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成为(或产生)谓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交宗觚而失其政,魏相冯离而亡其国。 《韩非子•问田》 明主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曹操《论吏士行能令》 专有名词、名词性的词组也能活用为使动词。如: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 《左传定公十年》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按照作谓语的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向发出动作。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史记苏秦列传》 驱之不前,却之不止,左之不左,右之不右。 《韩非子•外右上》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诗经•小雅•斯干》 名词用作使动词,其后宾语也有省略的。 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荀子•天论》 同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还是使动词,无形式上的区别。 智伯伐中行氏,并吞其地,豫让背其主而臣智伯。
《淮南子•主术》 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则哀公臣仲尼。 《韩非子•五蠹》 (三)动词的使动用 主语使宾语产生谓语动词所具有的行为或动作,其中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最为常见。
如: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史•淮阴侯列传》 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卧赤子于天下之上而安。 贾谊《治安策》 予,天下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孟子•万下》 (虞卿请赵王曰)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赵王曰:“人亦宁朝人耳,何故宁朝于人也?” 《战国策•赵策四》 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 《国语•周语下》 1、使动双宾语 动词的使动用,不仅可以带一个宾语,还可带两个宾语,一个宾语指人,一个指物。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宣公二年》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
2推荐一本学习古汉语的书
可以选择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打下一个良好的文言文基础。古代汉语大致包括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等几大块,需要循序渐进地学习。推荐参考书《说文解字注》、《汉语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古汉语词典》,有的不一定要买,图书馆可以借。
您喜欢历史,那么可以先从《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历史散文学起。然后就可以看《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更长的史传文学。
读古书特别需要注意后人的注解,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书的内容。
3古汉语常识
一、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在句中临时改变了它的基本职能,充当了别的词类这种语法现象。
词类活用是从语法角度来说的,而不是从词汇角度来谈的。一般来说,一个词的基本的语法功能是固定的,活用只是一种临时性的功能,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环境,这种临时性的功能就不存在了。
《荀子•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水”受助动词“能”修饰,作谓语,由名词活用为动词,它的基本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定语、宾语,而本句中功能改变,成了别的词类。
由于这种功能是临时性的,离开了这种环境,活用就不存在了。发展到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就很少了。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不同,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入朝见威王。”“朝”是名词,朝庭。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是动词“朝拜”。
词的兼类是词义引伸的结果,是一个词所固有的。词类活用是一个词的临时性的功能,是不固定的。
二、名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既保留了名词的意义,又具有动词的功能。名词活用为动词后,译为现代汉语,有的译为述宾短语,[动+名]如: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吕氏春秋•上农》 子高曰:“微二子者,楚不国矣。” 《左传•哀公十六年》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有的译为状中短语,([介+名]+动),如: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
《史记•商君列传》 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 《聊斋志异妖术》 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
韩愈《原道》 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 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 《报任安书》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 《说苑•贵德》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后具有动词的功能。
有的译为状中短语,[形+动],如: 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徐珂《冯婉贞》 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 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韩非子说林》 有的完全译为动词,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 《庄子•盗跖》 三、使动用法 (一)什么是使动用法 指主语使宾语施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这种词类活用现象。
译为“使(让,叫)……。” 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将”是名词的使动用,齐威王想让孙膑作将。“作将”这个行为不是齐威王所发出的,而是齐威王让孙膑发出的。
使动句与一般的主谓宾句式不一致。一般宾语是谓语动词涉及的对象,使动句中宾语却是动作的发出者;一般句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使动句中谓语却是陈述宾语的。
使动句翻译为主使宾动。使动用法,它用的是述宾短语的形式表达的是兼语式的内容。
但它又与兼语式不一,兼语式中要出现使令性动词:使、令、命等。使动句中无。
使动用法中,有的是由形容词、名词、动词、数词活用而来。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为使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二)名词的使动用法 主语使宾语成为(或产生)谓语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交宗觚而失其政,魏相冯离而亡其国。 《韩非子•问田》 明主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曹操《论吏士行能令》 专有名词、名词性的词组也能活用为使动词。如: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 《左传定公十年》 方位名词的使动用:主语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按照作谓语的方位名词所表示的方向发出动作。 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齐而不信苏子矣。
《史记苏秦列传》 驱之不前,却之不止,左之不左,右之不右。 《韩非子•外右上》 筑室百堵,西南其户。
《诗经•小雅•斯干》 名词用作使动词,其后宾语也有省略的。 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
《荀子•天论》 同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还是使动词,无形式上的区别。 智伯伐中行氏,并吞其地,豫让背其主而臣智伯。
《淮南子•主术》 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则哀公臣仲尼。 《韩非子•五蠹》 (三)动词的使动用 主语使宾语产生谓语动词所具有的行为或动作,其中不及物动词用如使动词最为常见。
如: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史•淮阴侯列传》 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卧赤子于天下之上而安。 贾谊《治安策》 予,天下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孟子•万下》 (虞卿请赵王曰)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赵王曰:“人亦宁朝人耳,何故宁朝于人也?” 《战国策•赵策四》 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 《国语•周语下》 1、使动双宾语 动词的使动用,不仅可以带一个宾语,还可带两个宾语,一个宾语指人,一个指物。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左传宣公二年》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
4什么是古汉语文字学
以古籍文献(包括出土文献)所用汉字为研究对象。
通常所说的“文字学”,多指这种文字学,也叫“汉字学”或“字学”。主要研究汉字的起源、性质、发展规律、结构、形音义的关系、古文字的考释等。
近几十年由于古文字资料大量出土,关于古文字的考释和研究则成为其分支学科——古文字学。汉字历史悠久,文字学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文字学属于“小学”的范围,包括对汉字形、音、义的研究。近几十年来,文字学剂着重于汉字形体结构方面的研究,与训诂学、音韵学分立。
东汉以前,关于汉字的著作,基本上都还是正字性质的汉字汇编。许慎《说文解字》的出现,标志着文字学的正式建立。
参见“古文字学”条。
5古代汉语知识
46 望日
47 宫、商、角、徵、羽
53 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称骈体。
54 原文: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译文:太行山的南麓有个叫盘谷的地方。盘谷中间,泉水甜美而土地肥沃,草木丰茂,居民稀少。或者说:“因为它处在两山环抱之间,所以叫‘盘’。”或者说:“这个谷,境地幽静而山势险阻,是隐居的人盘旋的地方。”我的朋友李愿就隐居在这里。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广义的汉字指从石刻字符、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的文字,狭义指以正楷作为标准写法的汉字,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现代汉字。
汉字为上古时代的中华民族先民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石刻字符以及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隶书,至唐朝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正楷。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汉字在古代已发展至高度完备的水准,不单中国使用,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都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东亚诸国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创制汉字。
非汉语体系中,日本将部分汉字自行作简后成为现在的日本新字体,韩国也制定了官方的朝鲜汉字使用规范;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汉字现今已不再具有官方规范地位。
扩展资料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曾认为是甲骨文。就所见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铸刻在青铜器上。
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4672字,学者认识的已有一千多字,只是商代文字的部分保留,名甲骨文,特有学科——甲骨学。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当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甚至语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在古代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群岛,以及位于婆罗洲的兰芳共和国,汉字都曾是该国正式文书的唯一系统,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文明的传播分享有着重要作用。
由于汉字和发声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比较容易被其他民族所借用,如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都曾经有过不会说汉语,单纯用汉字书写的历史阶段。汉字的这个特点对于维系一个文化圈—一个充满各种互相不能交流的方言群体的民族——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在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琉球群岛,汉字被融合成它们语言的文字“汉字(かんじ)”、“汉字(한자)”、“汉字(hán tự)”。
本文2023-08-09 04:28:3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