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清泉,映照古今--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坎坷一生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深邃,曲曲折折,反反复复,即使相隔上百年,也能在某个空间相遇,同命相连,似曾相似。
李煜,一代词帝,南唐后主,享遍了金陵的繁花似锦,烟雨婆娑,却在汴梁留下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哀愁;李清照,一代词后,千古第一才女,名动汴梁,才情冠绝天下,却在金陵写下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万丈情丝。
时间停滞,空间凝结,或许,在浩瀚天宇的某个角落,词帝词后正在赏花品茗,吟风对月,也或许正在倾听着往事如烟,那份悠悠如菊、如水的心声。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很多人认识李清照,都是从这首富有乡村生活气息的小令开始的。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1084年生于山东章丘明水镇(今济南)。其父李格非任职朝廷,其母王氏,在李清照出生半年之后,带着对她的无限不舍与依恋离开了人世。不久之后,李格非又与另一个王氏,王拱辰的孙女结为连理,好在继母王氏对李清照也算克尽本分,疼爱有加。李清照在生父继母的关怀下,慢慢成长,像掌心的宝玉,晶莹而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济南,号称泉城,明水,清澈明净,柔和悠然。于李清照而言,这明水镇,自是她自娱自乐的天地。水一样的乡村,造就了水一样的柔美清纯,又加上李格非有意无意的栽培、熏陶,童年的李清照,就超乎了平常人家的孩子,对文学诗词甚是喜爱。
公元1089年,李清照随父母迁至汴梁。京城的富庶、繁华、热闹非凡,极大的开阔了她的视野,于悄无声息处,吸收着时光的馈赠。几年之后,一个在明水划船弄水的孩童,已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如春花般娇艳的的少女。少女初长成,心中的层层涟漪也就此荡漾开去。以前的纯净俏皮也变成了少女的春花秋月,丝丝柔情。
她(他)们,注定是成双的一对。姻缘在你叹春惜秋的不经意间,就与你撞个满怀。
那年,她十八,柔情似水,清风拂面,丽如朝霞;那年,他二十一,风度翩翩,正气凌然,腹有诗书。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对的人,人生何求。那夜,烛光摇曳,树影重重,在掀开盖头于视线相撞的瞬间,她确定了,他就是她朝思暮想的他,他也看清了,她就是他心心相恋的她。
那一天,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那时,她(他)们青春正盛,她(他)们的结合,像雨露般透明、澄澈,爱情,在心底的最深处,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她(他)们相濡以沐,如影随形。她(他)都认准了,对方就是自己百年修得的佳人,是余生最美的花,最亮的月。
岁月的静好往往是短暂的,美丽的瞬间往往另一段是苦楚的酝酿。
宋徽宗,中国文学、艺术历史上诗词、书画造诣颇深的帝王,可政治上却混乱有余,清明不足,就像他的瘦金体,秀如修竹,却怎么也找不出帝王的豪情、胆识和四海之志。
新旧两党在朝中争权夺利,左右朝政,尔虞我诈,势不两立。李清照之父李格非,赵明诚之父赵廷之,均在朝野的纷争中与世长辞,赫然而去。
此时,京城的繁华于她(他)们而言,只是喧闹罢了,再不是那个温暖的家了。饱尝世态炎凉,离别之苦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回到了青州的老宅。
青州不比京城,却多了一份优雅与宁静,淡然与超俗。书房名曰“归来堂”,卧室名曰“易安室”。李清照夫妇二人,又回到了以前饮酒赌书、诗词歌赋、收古藏今的悠闲生活。于闲聊中,觅得一方净土;于逗趣中,享受爱情的滋润。
草是那样的绿,花是无边的红,酒是痴情的醉,人是别样的红。心更近了,爱更深了。李清照在青州再一次寻得了梦中的美丽与芬芳。她想:就这样平平淡淡与他为伴,与诗词为伴,与金石为伴过完一生,也是人生的至美。
从二十四岁到三十八岁,李清照把最美的人生年华留在了青州。青州,就是她心中的那个世外桃源,人生的绝美之境。《金石录》手稿也在此间编撰而成,那是她(他)们共同的心血,也是爱情的见证。
于李清照而言,有他在,一切就知足了。于赵明诚而言,不惑之年,仍想着能在朝廷中施展才华,获得更高的价值,青州,毕竟太冷清了。
终于,一纸调令,如他所愿,赵明诚就任莱州。可不知是长期的厮守,还是青州的冷清,让他失去了当初的爱意,走的时候竟然没有带上视他为唯一的李清照,连句像样的道别都没有,就奔赴莱州去了。
李清照深感忧愁,他不在了,青州已不是那个青州了,留下的尽是无奈和愁思。几个月后,李清照来到莱州,所见所闻,却泛起了更多的孤独。赵明诚经常出没于莺歌燕舞之地,真是风花雪月,笑语盈盈。
他已不是那个她日思夜想的他,已不再是风度翩翩,一身正气的美少年。心与心的之间产生了一种不可名状的裂痕。共赏、品读、逗趣也只能是偶尔的美丽画卷,一种奢侈。青烟残灯下的莱州,是那样的萧瑟、寂寞、寒意逼人。
公元1124年,又一纸调令,李清照随赵明诚又奔赴淄州。淄州又稍稍安慰了李清照受伤的心,她(他)们又重新专注旧书古籍,金石的研究与考证,只是少了许多的欢笑。或许,在莱州、淄州,李清照会经常想起她爱的青州,泪水也经常朦胧了她的眸子。
花艳过后就是凋零,平静过后就是另一段起伏。动荡纷争之中,美也只能是瞬间的烟火,灿烂过后便是缥缈的尘埃。
1125年,金兵的铁骑,摧毁了北宋的边防。
1126年,都城汴梁失守。
1127年,徽、钦二帝被俘,史称“靖康之耻”。
那本是草长莺歌、柳絮纷飞的季节,可空气中弥漫着的尽是无助的哭喊声和哒哒的铁骑声。春花不再红,春雨不再柔,那个春天,尽比秋天更加悲凉、荒芜。其时,赵明诚母亲亡故。失了魂的赵明诚竟然又一个人独自离开,却把身后事留给李清照处理。
浓烟滚滚、嘶声震天、残垣断壁、满目凋零。一路上李清照看到了太多的泪水,太多的流离失所,可她不也是其中的一员,向南,去寻找一线生的希望。
1128年,李清照携带着大量的古籍、字画、金石,来到了江宁。见面的瞬间,夫妻二人泪流满面,无以言说。李清照明白,曾经的明水、汴梁、青州是再也回不去了,只能在梦里,去一览故国的大好河山了。
江宁成了她新的栖身之地。江南,小桥流水,青石幽幽,可在此刻李清照的眼中,也是失了色彩的,毫无诗情画意。街头巷尾满是背井离乡的灾民,幽怨和哭声充斥着江宁的每一个角落。
那时的李清照肯定在心中是想到过李后主的,词后词帝的相遇,在这个曾经歌舞升平的金陵,却没有诗意的花香,尽是“一江春水愁”,“庭院深深思”。
历史的坎坷还在继续,作为负责江宁守城的赵明诚,既没有顶天立地的男儿担当,也没有载入史册的胆略,江宁叛军兵变,他竟然弃城而逃,失了文人的气节,负了百姓的期望,成为了他在千年历史中抹不去的污点,遮不住的人生败笔。
李清照作为一词人,一女子,为国破家亡而奋笔疾书,奔走呼号,却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生钟情的他,却没有挺直脊梁的勇气,弃了城,乱了心,失了大义。
李清照忧国忧民,才冠天下,可那个时代,国家的政权哪有她一个女人施展的余地。她不能上表朝廷,不能参与决策,唯有通过诗词的呐喊,警醒世人。她明知赵构并非明君,但她只能寄希望于他,期盼他有一天能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挥师北上,收拾旧山河,重回故都。
1129年,李清照和赵明诚西去至池阳,途中,路过乌江,留下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悲愤呐喊,成为千古绝唱。
人生起起伏伏,你已经千疮百孔,身心憔悴不堪,可一个浪花还未消失,另个更大的大浪又向你无情地扑来。刚至池阳,朝廷的又一纸任命即至,命赵明诚任职湖州。赵明诚头也不回,快马加鞭,向东而去。她明白,他想洗刷耻辱,为国建功。
只是这一走还是太过匆忙,池州,又只剩下李清照一个人孤冷的背影。一日复一日,终于等来了他的信笺。她急切地打开赵明诚的信,得到的却是他已染病,叫她速去建康。在建康看到骨瘦如柴,生命垂已的赵明诚时,李清照泪如雨下,悲痛欲绝。
八月十八日,赵明诚与世长别。他去了,只留下她一人。昔日的凤冠霞帔,高头大马,并没有换来一生的厮守。即使赵明诚也曾她他有过忧愁,有过恨,可他毕竟是她的丈夫,一生至爱啊。从此,再没有人为她撑伞遮阳,遮风挡雨了。这一走,就是人间与阴间,再无相会的时光;这一别,太痛,太残忍;这一逝,河山还没收复,魂难归故里,还有她(他)们的《金石录》,没有最终完稿
太多太多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太多太多的人生美好,还没来得及去细细品味
建康,一座曾经无边烂漫的城,于李清照,却是无比的伤心之地,况且,建康也已经不再安康了。她只好继续向南,拖着伤痕累累的心,来到了南宋都城——临安。毕竟那里还有皇帝在,即使微光昏暗,也是有一点点光明的。
现实的无情并没有就此停止,瑟瑟的秋风还在捶打着枯枝败叶。
在临安,李清照遇到了张汝舟。张汝舟其人品德低劣,龌龊不堪。当年汴梁的诗词大会上,因为追求李清照不得,就以“女子抛头露面,有失伦理”来羞辱李清照。临安,一个远离故土的城,此时的李清照太需要一个人的陪伴,来化解她心中的伤痛,她毕竟只是一个弱弱的女子。
在张汝舟的不断诱骗下和其弟弟李迒的多次劝说下,李清照坐上了那顶红色的花轿,嫁给了张汝舟。可婚后不久,张汝舟不但抢夺了她的钱财,文物古籍,还对她多次谩骂,拳脚相加。一个才女,一个词人,一个已经身心俱损的李清照哪能再受得这般苦楚,万般无奈之下,告了张汝舟,官司赢了,自己却也因此受了牢狱之灾。
伤痕累累时的这份感情付出,彻底浇灭了李清照心里最后的一点星火,结束了她对爱情的最后一丝念想。
她抱着和赵明诚撰写的《金石录》,痛哭流涕,泪流不止。时间还在流逝,花开花落,春去秋来,生命的轨迹是有限的,她没有多少时间来悲叹,哀愁。李清照整理了混乱的心情,想着过往的点点滴滴,望着《金石录》的手稿,想到了她的赵明诚,他还有心愿未了。她又一次点燃了夜晚的灯火,夜以继日,校验着《金石录》的手稿,墨香四溢,满屋芬芳。
公元1134年,李清照用尽了她毕生之深情,写完了《金石录》后续,给后世留下了又一篇深情佳作,为后人称颂不已,千古流芳。
公元1156年,时年七十三岁的李清照,怀着对亲人故国的无限思念,离开了人世。一代才女,易安居士,终于走完了她那曲折、坎坷、悲凉、让人不禁潸然泪下的一生。从此,她不再哀愁,不再悲苦,在世界的另一边,那里正春色满园,香花烂漫,那里没有悲离,没有烽烟,没有国破,尽是清水明月、诗词金石,还有那凌秋的菊,傲雪的梅,惊起的一滩鸥鹭。
明代杨慎《词品》有云,“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于秦七(秦观),黄九(黄庭坚)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
清代沈谦曾评,“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1987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水星的一座环形山以李清照的名字来命名。
回首李清照的一生,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感伤颇多。儿时的纯真、少女的忧思、清澈的爱情、故国的情怀,人世无常,爱恨离别伴随了她的一生。他爱梅,梅,幽香淡泊,傲雪而立,开于凌冬,独自芬芳,可却要经历寒冬的刺骨,那梅,幽香却孤独着。
李清照的诗词,前期清丽雅致,细腻温婉,多写叹春惜秋,闺阁生活,后期凄凉哀婉,沉郁忧伤,多写离愁别思,故国情怀。一女子,深虑国家荣辱、前途和未来,其品,甚是高洁,其对中国后世文学文人的影响,可谓巨大,被誉为“词后”、“词宗”、“千古第一才女”。
她去了,可她一直在,就像那深空中的水星,永恒、璀璨、夺目。她留下的诗词,其幽香的文人情怀,就像那明水的一方清泉,碧澄透亮,映照着古今的你我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实际上,真正的善本仍应主要着眼于书的内容,着眼于古籍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善本 国籍 :中国 书籍善本,完整定义,善本简论,什么叫善本,衡量评价标准,历史沿革,学术观点, 书籍善本 由于历代藏书家中,善本肯定是旧本,那些抄写、刻印年代较近的只能是普通本,如晚清藏书家丁丙在其《善本书室藏书志》的编例中,规定收书范围是:1、旧刻;2、精本;3、旧抄;4、旧校。他按照那个时代的标准,将旧刻规定为宋元版书,精本为明代精刻。依据这一划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藏家心目中的善本的定义年代界限也日益后移。 民国时期,明刻本渐渐进入旧刻行列,二十世纪中期以后,乾隆以前刻本全都变成了善本,甚至无论残缺多少,有无错讹,均以年代划界。70年代末,《中国善本书总目》开始编纂,在确定收录标准和范围时,规定了“三性”、“九条”,这应该是对善本概念的一个完整周详的表述。 完整定义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或抄写的图书。 《江西全省图说》善本 (2)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版本模糊,流传较多者不在内)。 (3)清代乾隆及乾隆年以前流传较少的印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印行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及较少见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前的有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抄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抄本。 (8)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印刷水平的各种活字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9)明代印谱,清代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钤印本(有特色或有亲笔题记的)。 善本简论 什么叫善本 善本的最初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文字讹误的书本。 宋刻《金石录》善本 汉朝人已经说到。《汉书·河间献王传》有云:“从民间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朱弁《曲洧旧闻》说:宋人“穆伯长好学古文,始得韩、柳善本,欲二家集行于世,乃自镂版,鬻于相国寺”。 叶梦得《石林燕语》说:“唐以前,凡书籍皆写本,未有模印之法,人以藏书为贵。书不多有,而藏者精于校勘,故往往皆有善本。” 宋人对善本的看法,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凡书籍必须精加仇校方为善本,否则便是俗本、劣本。” 明清两代学者对善本的界说大致与宋人相同。 清张之洞给善本提出了三条标准,比较合理。 张之洞《书目答问·輶轩语·语学篇》:“善本非纸白版新之谓,谓其为前辈通人用古刻数本,精校细勘,不讹不误之本也。善本之义有三:一曰足本(无阙卷、无删削),二曰精本(精校注),三曰旧本(旧刻旧抄)。” 钱塘丁丙对什么是善本也提出了四条标准:一是旧刻;二是精本;三是旧抄;四是旧校。 丁丙四例,略足本,而特标旧校于精本,特指明刊,实较张氏所标三义,更为精到。 衡量评价标准 三性 1.历史文物性。 所谓历史文物性,当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古书版印、抄写的时代较早而具有历史文物价值。 二是指古书可作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文献实物见证而具有某种纪念意义。 2.学术资料性。 所谓学术资料性,除了指经过精校细勘,文字上讹误较少和经过前代学人精注精疏的稿本、写本、抄本、印本以外,还应包括古书中那些在学术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或在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某一人物、某一事件的资料方面,有比较集中、比较完善、比较少见的稿本、写本、抄本、印本。 3.艺术代表性。 所谓艺术代表性,主要指那些能反映我国古代各种印刷技术的发明、发展和成熟水平;或是在装帧上能反映我国古代书籍各种装帧形制的演变;或是用纸特异,印刷精良,能反映我国古代造纸工艺的进步和印刷技术水平的古书。 九条 1.元代及元代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包括残本与散叶) 2.明代刻、抄写的图书。(包括具有特殊价值的残本与散叶)但版印模糊,流传较多者不收。 3.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 4.太平天国及历代农民革命政权所刊印的图书。 5.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6.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7.辛亥革命以前的名人学者批校、题跋或过录前人批校而有参考价值的印本、抄本。 8.在印刷术上能反映古代印刷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精校版画、插画的刻本。 9.印谱明代的全收,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印谱的钤印本,有特色的亲笔题记的收,一般不收。 历史沿革 最早出现善本概念是宋代,是指版刻书籍的精品。善就是好的意思,“善本”的原始内涵指那些版刻古籍中的校刊好、装帧好,时代久、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书籍。版刻书籍是用木版雕刻文字印刷成书,唐以前没有发明印刷术,用刀笔刻写笔刻在竹简、缣帛、纸和羊皮上。 唐发明了模印法后,宋的雕版印刷已经非常发达,书籍发行量大增。印书分官刻和民刻,官刻是由朝廷经办的,质量好。民间作坊质量参差不齐,装帧、脱字、讹字、纸张、字迹等存在种种问题。宋代是版刻鼎盛时期,于是出现了对善本和不善本的研究。 不同版本书籍收录文献多寡、校勘精劣程度各不相同,就有了足本和残本、精本和劣本的差别;书籍版本出现早晚、珍稀程度不同,就有了古本和今本、孤本和复本的差别。善本的内涵也比原来更扩大了,以后许多学者对善本的概念不断总结归纳,最后形成了现在通用的善本“三性”、“九条”说。 善本的时代下限,现在一般确定在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 学术观点 中国有6000年的文明史,图书作为重要的标志文明的牌记,与中国古老的文明社会并驾齐驱发展着。从壁石、钟鼎、竹简、尺牍、缣帛到纸张,无一不向社会传播文明,传递知识。但久经改朝换代、天灾人祸,能保留下的古书少之又少。所以,古书收藏爱好者认清古籍中孤本、善本、珍本的界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孤本的概念比较清晰。凡国内藏书只此一部的,未见各家收藏、着录的,一概称为国内孤本。 珍本与善本的界定,历来为版本鉴定学者所争论。宋效先老师曾在1987年发表论文指出:“珍本是比较稀见或比较珍贵之本,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而在李致忠老师的观点中认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和辞汇中,“善本”就是珍贵的、值钱的、罕见的传本,这实际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义。时代久远,传世孤罕的书籍,自然珍贵。甚至虽有明显的文字讹脱,反被视为珍贵版本,这在古今中外都有实例可举。本来“珍”并不等于“善”,罕见的东西并不一定真好,可是谁也不会把珍贵的东西视若粪土。这就在实际上把“珍”、“善”合流了。 彭令先生认为,从广义的角度说,凡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古籍精品,都应视为珍本;珍本与善本的核心价值都是文献价值,文物价值为基础,文物价值主要是在确定古籍的真赝、年代、版本的基础上得出的,艺术价值对于古籍来说是形式。文物价值、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都高的古籍,无疑是善本;有时候,对于某种价值特别突出的古籍,也应视为善本。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 小说
解析:
宋代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人。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聪慧,十二岁作《六论》,一挥而就,言简意赅,气势雄浑,得到欧阳修的赞赏,从此名闻四方。青年时,多次外游,和王安石友善,常有诗文往来,并将安石推荐给欧阳修。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后,调任太平州司法参军。翌年,召回京师,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79)先后在齐、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颇有政声。元丰三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著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除其奸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齐州杂诗序》)由于他思想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对王安石变法有些看法不同。他认为法愈密,则弊愈多。但是曾巩也不主张死守成法,他对在位者的因循苟且表示不满,提出“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战国策目录序》)的观点。主张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对法制作必要的改革。在行动上,他能够维护新法,在齐州为官时,能力行保甲之法,使州人安居乐业。
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慢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在《南齐书目录序》中说:“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他强调只有“蓄道德能文章者”,才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宋史》本传说他“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他的议论性散文,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唐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援古事以证辩,论得失而重理,语言婉曲流畅,节奏舒缓不迫,可与欧阳修的《朋党论》媲美。他的记叙性散文,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著名的《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通情达理。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叙事委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炼,结构十分严谨。《战国策目录序》论辩入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一扫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王安石曾赞叹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赠曾子固》)苏轼也说:“醉翁门下士,杂从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
曾巩也擅长写诗,有四百余首传世。其诗或雄浑瑰伟,或委婉超逸,无不含义深刻,妙趣横生。五古《追租》,描绘了“今岁九夏旱,赤日万里灼”,“计虽卖强壮,势不旭弱”的惨状,发出“暴吏体宜除,浮费义可削”的呼声,与王安石的《兼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绝句《西楼》、《城南》,清新隽永,具有王安石晚年诗作的风致。他的咏物诗多数富有新意,如《咏柳》诗:“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以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力,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别开生面。曾巩的诗作,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又为其文名所掩,故不甚为人们所注意。后人有曾巩能文不能诗之说,其实不是不公正的。
曾巩一生整理古籍、编校史书,也很有成就。《战国策》、《说苑》、《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都曾经过他的校勘。《战国策》和《说苑》两书,多亏他访求采录,才免于散失。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借以“辨章学术,镜考源流”。曾巩好藏书,珍藏古籍达两万多册;收集篆刻五百卷,名为《 金石录》。
曾巩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识其微,故能“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其弟曾肇,说他的文章“一落纸,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唯恐得之晚也”。(曾肇《亡兄行状》,见《元丰类稿》卷末)
曾巩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宋元学案》云:“陈无己(师道)好学苦志,以文谒曾子固,子固为点去百十字,文约而义意加备,无己大服”
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称为唐宋八大家。
1、柳宗元
字子厚,汉族,河东人,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2、韩愈
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等。
3、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4、苏洵
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5、苏轼
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6、苏辙
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其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 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栾城集》等行于世。
7、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出生于临川军之新淦县,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8、曾巩
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元丰四年,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柳宗元
—韩愈
—欧阳修
—苏洵
—王安石
—曾巩
—苏辙
列夫·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对于一个人呢,同样适用。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李清照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呢?
李清照(1084—1155),易安居士。父李格非,“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官至礼部员外郎。母,王珪之外孙女,《宋史》载“亦善文”。李清照生在书香门第之家,受到良好的教育。夫赵明诚,金石专家,二人伉俪情深,琴瑟和谐。李清照一生七八十首作品,却与杜甫、李白比肩。并被誉为:一代词宗。1987年,以其名为水星一环形山命名。何其幸运!
但如果我们真正走进李清照的后半生,就会发现所有的绚烂不过是一道匆匆而逝的光影。所有的荣光、情爱、荣辱都付与那“欲语还休”的隐衷之中。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闲愁暗恨,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首词为李清照青州时所作。因党争,夫妻二人于1107年回到青州,开始了十年神仙眷侣的生活。每日与金石古籍为伴,赌书泼茶,好不快活。《金石录后序》记载:“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如此志同道合,恩爱情浓的夫妻如今为何平添许多新愁呢?一向豪爽无拘的李清照为何如此兴味阑珊呢?
香已冷,被已乱,妆未整,尘已满,日上三竿,无心收拾。李清照万种愁情,一腔哀怨,本想与丈夫一吐为快,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有什么不能说的呢?诗人多情,看着镜中清瘦如许的自己,直截了当指出不是“病酒”,不是“悲秋”。她为什么瘦了呢?
“武陵人”典出《幽明录》。汉朝刘晨、阮肇到天姥山采药,遇到两位仙女,应邀,与仙女生活了半年多时间,回家后,发现已是自己的第七世孙。“秦楼”又称凤楼,相传春秋时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将女儿弄玉许配给他。一天,萧史吹箫,凤凰飞来,二人骑凤凰飞走。两个典故隐约点出了二人问题之所在。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41岁的赵明诚到山东莱州任知州。但赵明诚这次并没有带清照同往,而是将清照一人留在了青州。当时赵明诚已当有“天台之遇”。按说古时娶妾并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情,但李清照如此惶恐,可知两人感情上已经出现了很大的裂痕。已入中年的赵明诚李清照一直没有子嗣,当是一个很重要的不可说之忧。
南宋诗人翟耆年《籀史》言赵明诚文物收藏可谓丰富,但“无子能保其遗余,每为之叹息也”。《籀史》写于宋高宗的绍兴十二年,李清照在世。南宋人洪适《隶释》也写到“赵君无嗣”。该书写于宋孝宗乾道二年,距李清照去世十二年的时间。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李清照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赵明诚有侍妾,但没有后代。可见无子嗣应该不是李清照的原因,但那个时代,谁会去替女子辩驳。随着年龄日益增大,且赵明诚心已不在,李清照内心之焦灼可想而知。
后在家人的催促下,李清照去莱州探望赵明诚。但赵明诚整日迷恋于官场应酬,平生爱好搁置一旁。备受冷落的李清照作《感怀》抒发不满: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何至此。青州从事孔方兄,终日纷纷喜生事。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
李清照是对金钱、衣食毫不在意的人,《金石录后序》有证。为何此时对窗寒败几、空无所有的居室如此不满呢?究其原因,在于心境。昔日志同道合、恩爱甜蜜之夫妻已无话可说,貌合神离。
莱州三年,赵明诚赴淄州任职。偶得白居易书写之《楞严经》,欣喜若狂,飞马回家,与妻子共赏。二人感情在慢慢恢复,但好景不长,一场更大的浩劫正渐渐逼来。
1127年,金军南下,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赵构在南京称帝,史称南宋。
兵荒马乱之际,人们都在奔走逃命。“闻金人犯京师,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金石录后序》)。李清照夫妇知道,金石难以保全,不唯金石,两人以后的出路也需考虑。
正逢赵明诚母亲郭氏在江宁去世,赵明诚奔丧。两人合计,将金石运往江南。于是分开两路。赵明诚奔丧,李清照回青州故居,清理金石收藏。但文物如此之多,如何运送。“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好一个繁琐的挑选甄别过程。二人金石方面的热爱何其浓烈,哪一件文物不见证了二人的恩爱时光。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面对乱局,只能舍弃。
十二月,青州兵变,十余屋金石化为灰烬,李清照拼命保住了一件文物——蔡襄《赵氏神妙帖》,这幅字帖当时是在东京时买的,耗费二十万。李清照路上遇到强盗,始终怀抱字帖,躲过此劫。赵明诚在帖的跋中叙述了这个过程。好不惊险!
不管怎样,建炎二年(1128)正月,时年46岁的李清照来到金陵,与丈夫团聚。未几,赵明诚出任江宁知府。
但江南的烟雨无法消磨清照的思乡之情,她希冀朝廷光复旧土,克复神州。写下了“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等诗句。但南宋朝廷在“销金窝儿”的温柔之乡迷失心智,优游卒岁。
在李清照感怀国事,希冀北归的同时,赵明诚却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
建炎三年(1129)二月,听闻部卒谋反,不顾自身江宁知府之责任,和几个部下乘夜色攀梯吊绳逃跑。
赵明诚被罢官,李清照无奈追随。逃亡途中,李清照写下了震撼人心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不知这样的诗句赵明诚听到后,当是怎样的神情。
正当赵明诚汗颜、悔恨交加之际,朝廷不计前嫌,任命他为湖州知州。赵明诚感激涕零,飞马面圣。但谁料途中染上疟疾,救治不当,奄奄一息,李清照从池州飞驰探病,十余天光景,赵明诚即撒手人寰,时年49岁。
李清照心情可以想见,中年丧夫,且没有子嗣,一切都只能自己料理。沉痛中,李清照写下《祭赵湖州文》,仅剩残句:“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叹息赵明诚走得太急太早,只留下了她一个人。这两句诗里,我们已经看到了李清照的深痛。虽然她也怨恨赵明诚宵遁,但赵明诚后来的举动已表明他的心迹。不管如何,在李清照看来,赵明诚可以被称为“国之坚城”,同时也是她的“家之坚城”。没有赵明诚,李清照该何去何从。
《孤雁儿》词写出了李清照丧夫之后的苦楚: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首句即指出寡居之苦。室内再无知心之人,只有那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断灭后的玉炉陪着自己。室内凄清,内心苦楚。寂静中,一声笛怨惊破诗人之遐思。看窗外细雨潇潇,不禁泪落如雨。遥想当年踏雪寻诗之情,怎不让人怅然。如今再想折梅花赋诗以赠,再也不能够了。
唐元稹曾有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死,除却巫山不是云。当时李清照又何曾不是如此想。这对二十八年的夫妻就此阴阳两隔。虽然曾经发生龃龉,有些不快,但当斯人已去,李清照才体会到知己的可贵。今后谁还能和她一起赌书泼茶,共享金石之乐呢?
但时局的变化容不得李清照过多思恋。金军长驱直入再次南下,赵构又再次携带群臣逃窜。接下来李清照面对的将是更加苦楚的人生历程。
李清照当时46岁,没有丈夫,没有子嗣。在“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时代,李清照无人依傍。为了丈夫留下的“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器皿,茵褥,可待百客”的文物,她不得不抖擞精神,寻找出路。
她想到了赵明诚的妹夫李擢,当时任兵部侍郎,在洪州,于是将文物运往洪州。殊料洪州很快沦陷,无数金石化为灰烟。无奈李清照决定带着“岿然独存”的一些文物投奔弟弟李迒。李迒当时任敕令局的删定官,是跟随皇帝的人。李清照决定跟着皇帝跑,皇帝去哪她去哪。
谁知这时却遭到了“玉壶颁金”之诬。原来赵明诚病重时,一位叫张飞卿的士子曾让赵明诚辨别一个玉壶的真假。赵明诚是金石方面的专家,帮人辨别真伪很是寻常。不料竟有人诬传赵明诚将玉壶献给了金人,卖国求荣。“大惶怖,不敢言,亦不敢遂已”(《金石录后序》)。李清照为证明清白,决定将手中珍贵文物全部上缴朝廷。但呈现皇帝谈何容易。宋高宗当时已成惊弓之鸟。
高宗逃亡何其之速:从建康至镇江,还未停歇,又至越州(今绍兴),未几,又至明州(今宁波),还未喘息,又乘船至舟山岛,之后由海路至台州,又海路至温州。清照疲于追赶,每每扑空。无奈之下将一些文物寄于嵊州,后因战火,也无影无踪。绍兴元年(1131),李清照由越中返临安,暂居会稽一钟姓人家,夜间文物遭盗。
战火的焚烧、铁蹄的催逼、惶惶不可终日的惊惧,可叹的世,仓皇的人,构成了一幅多么触目惊心的流民图。
李清照《清平乐》写出了当时情状:“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李清照一生爱梅,咏梅之作甚多。但在这首词中,却尽显无心赏梅之沉重。少女时光,踏雪赏梅,“常插梅花醉”。如今一梅在手,却无心观赏。只是漫不经心的揉搓,落得“满衣清泪”。回想一年来遭遇,背井离乡,四处飘零,饱受折磨,怎不让人心伤。如今头发稀疏,两鬓斑白,憔悴不堪,更无心赏风中之梅花了。何况“晚来风势”,雨中之梅还能经受几时?这里不仅指自然界之风雨,更指当时的政治局势、国家形势,斗霜傲寒的梅花在这晚来风急的摧折之下,怕也经受不住了吧。风雨飘摇之中的人呢?
故国、故土、故人、故物,一一离她而去,昔日的所有一一与她剥离,唯留下来的是她越来越糟糕的身体和日益惨淡的心情。
生死未卜,前路不可期。
绍兴二年(1132)春三月,李清照病了,病得非常厉害,以至到了“牛蚁不分”的地步。弟弟悉心照料,心急如焚。
这时张汝舟走进了李清照的生命,凭借他高超的演技和三寸不烂之舌,成功骗取了李清照弟弟的信任,也骗取了李清照的信任。可惜一代才女本想找一个人依靠,不料却走进一个肮脏的深渊。
李清照《投内翰綦公崇礼书》详细叙说了自己和张汝舟纠葛的过程。夫死、国破、流离、病重,多重打击下,李清照变得如此脆弱。在弟弟劝说下,找一个可以依靠的人,也无可厚非。谁知结婚不到一百天,张汝舟就暴露出了他的丑恶嘴脸。他和李清照结婚,目的就是为了将他听闻的李清照夫妇的众多金石珍藏收入囊中。结婚后张汝舟发现金石数量远远不如自己听闻,况这些李清照以生命捍卫的金石,更是赵明诚留给自己的唯一念想,绝不会轻易交出。张汝舟于是开始对李清照拳脚相向。
“自是花中第一流”清高如许的李清照痛心疾首:“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身既怀臭之可嫌,惟求脱去;彼素抱璧之将往,决欲杀之。”没想到自己清清白白之身,竟被一个肮脏低劣的市侩之徒玷污。虚伪、阴险、丑陋之张汝舟就如同牲口市场上贩卖牲口的市侩一样,让李清照觉得恶心。
李清照提出离婚,但未达目的的张汝舟不允。李清照决意拼得鱼死网破也要与张汝舟划清界限。
于是南宋朝出现了一件“朝野皆惊”的离婚官司。李清照告发张汝舟“妄增举数之官”,虚报考试次数,谋求官职。张汝舟被开除公职,发配至广西柳州。李清照因告发丈夫,按照宋律,坐牢两年。李清照知道,以她的才名,至此,她“难逃万世之讥”,并且无颜“见中朝之士”。但即便如此,也绝不与张汝舟同流合污。这再次显示了李清照刚烈的一面。
所幸,在亲友帮助下,李清照九天后从牢中放出。
时人,即便是后世之人,许多对李清照之再嫁嘲笑讥讽。但多少人忘记了李清照当时的处境,年至半百,孤身一人,年老色衰,又无子嗣,且生逢乱世,体弱多病,朝不保夕。
人们往往很容易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指摘旁人的不是,但很少有人设身处地去思考当事人选择的隐忧。
鲁迅曾经说: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
经历了这些,李清照已走至人生的暮年。
《武陵春》词云: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春尚好,也想换一种心情,但曾经的往事一幕幕浮现脑海,历历在目,乱了心神,泪了双目。一直认为痛可表达,但哀是说不出的。痛了,可以歇斯底里地嚎叫谩骂,一吐为快。但哀呢,哀是一种无声无力的情绪,像一粒石划入水中,慢慢晕染开来,荡满整个身心,仿佛世界离你而去,唯剩一声叹息。
孤独的李清照,当不断闪现以前的时光。和赵明诚赌书泼茶之馨香欢乐,仿佛又回到从前,脸上浮现一丝浅笑,但随即看到孤清的院落,方知刚才不过是一时的恍惚,泪水开始滑落。当想起再嫁后的屈辱,沸沸扬扬,一世清白遭受玷污,内心激起万分悲愤和悔恼。但又能如何,世事如风,随风飘散。
晚年凄凉中,李清照只能将精力思绪投入到赵明诚未竟的《金石录》的编撰中,以此来与斯人达精神的重合与遥望。
但南渡的哀伤终难释怀。《永遇乐》更将这种孤寂悲凉推上一层:“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又到一年元宵佳节,绚丽、热闹,但这些已经丝毫不能引起作者的喜悦之情,反而增添几多愁绪。虽有友人相召,但热闹是他人的,诗人只愿待在屋里。还记得李清照年轻时的词句吗?“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俏皮娇羞;“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的甜蜜烂漫;“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自信疏狂;《词论》中“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批判前朝文坛名流“破碎何足名家”之独立不羁,此时再不复当初之模样。
李清照多希望南宋朝廷能收复失地,她多次上书。《上枢密韩肖胄诗》:“子孙南渡今几许,漂流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天。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一代词宗”李清照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七十二岁。随着她的去世,一切都静止了,丧夫之痛、无嗣之苦、流离之悲、难言之伤,一切都不会再有。赵明诚泉下有知,当挽住老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了吧。
也知所有的苦难都是一种成全,所谓“家国不幸诗家幸”。但这样的安慰又分明是一种自欺,谁不愿自己的一生安谧静好。
李清照的后半生是孤苦的、饱受非议的,但又是高贵的,那种坚定地与小人划清界限,那份强烈的收复失地的家国怀想,那份对金石、对诗歌、对生命的执著顽强,无不充盈着感人的力量。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就是李清照。无论何种境遇,她都遵从自己的本心,捍卫自己的尊严。她的高洁、尊贵、才情,给几百年后的我们,甚至给更久远的人们无穷的滋养。
本文2023-08-09 05:05:1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1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