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理论在宋元时期有什么成果?
尽管到了宋代,手法医学经历了隋唐时期的高潮后暂时走入了低谷,宋太医局取消了隋唐以来持续近400年的按摩科,《宋史》所记载的按摩专著《按摩法》和《按摩要法》均已失传,但从公元960年北宋建国开始,历经南宋、金、元约400余年的时间内,推拿学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停止发展的步伐。
公元992年,北宋翰林医官王怀隐在广泛收集民间效验方的基础上,参阅北宋以前各种方书,集体编撰成医学巨著《太平圣惠方》,该书对当时推拿疗法中的膏摩法进行了总结,记载了大量的膏摩、药摩方,仅治疗眼疾的膏摩方就有6首。同时,对摩膏的制备也较唐代有了改进,对膏摩的部位也有了新的认识,摩顶、摩腰得到了重视,并出现了铁匙等膏摩工具。
如“治一切眼疾,及生发,退热毒风,摩顶膏方”,由莲子草等12味药物组成,其制法是“细锉,绵裹,于铛中。先下油酥及莲子草汁,然后下诸药,以文火煎半日,即以武火煎之,候莲子草汁尽,其膏即成。去滓,更细澄滤过油,瓷瓶盛。每次用时,夜间临卧时,以铁匙取少许,涂顶上,细细以匙摩,摩令消散入发孔中,顿觉清凉。轻者不过五六度,重者用膏半剂即差。膏摩之法,每隔三夜一度摩之,甚妙。并日,恐药驱风毒太急,乍有触动。其膏治肾虚眼暗,及五脏毒风,气上冲脑,脑脂流下为内障。方书所不治者,此能疗之。遍除眼暗映翳,赤眼风毒,冷热泪出,眼睛如针刺痛,无不差者。摩膏候,三两日便能生发,风毒自散也”。
《圣济总录》是宋徽宗时由朝廷组织人员编写的一部医学巨著,成书于1111—1117年。
该书的第四卷治法篇对按摩疗法进行了专门论述,认为不应将按摩与导引混为一谈,并进一步区分了“按”与“摩”,认为“按”为单纯用手法,而“摩”则可结合药物,手法有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该书在理论上提出推拿具有“开达抑遏”的作用,并认为“大补益摩膏”可摩腰补肾,提出推拿补虚的理论。
《圣济总录》的大补益摩膏经金元时期的医家朱丹溪的大力倡导得到了广泛应用。清代医家徐灵胎在《兰台轨范》中介绍了当时的应用盛况:“有人专用丹溪腰摩方治形体之病,老人虚人极验,其术甚行”。《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对大补益摩膏的药物组成、调制及实用方法、适应范围等作了详细的阐述:“治五劳七伤,腰膝冷痛,鬓发早白,面色萎黄,水脏久冷,疝气下坠,耳聋眼暗,痔漏肠风。凡百疾病,悉能疗除。兼治女人子脏久冷,头鬓疏薄,面生皯黯,风劳血气,产后诸疾,赤白带下。大补益摩膏方:木香、丁香、零陵香、附子(炮裂)、沉香、吴茱萸、干姜(炮)、舶上硫黄(研)、桂(去粗皮)、白矾(烧灰研)各一两,麝香(研)、腻粉(研)各一分。右一十二味,捣罗八味为末,与四味研者和匀,炼蜜丸如鸡头实大。每先取生姜自然汁一合,煎沸,投水一盏,药一丸同煎。良久化破,以指研之,就温室中蘸药摩腰上,药尽为度。仍以绵裹肚系之,有倾,腰上如火。久用之,血脉舒畅,容颜悦泽”。
张子和为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他在其代表作《儒门事亲》中把按摩归入汗、吐、下三法中的汗法。在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上,该书有以木梳梳乳治疗乳痈、以推揉法配合泻下药治疗妇人腹中有块、自我揉腹催吐治疗伤食及伤酒、按摩治疗小儿腹内痞块等。
《医说》是南宋医家张杲撰写的,刊于1224年。该书介绍了下肢骨折自我搓滚舒筋的康复疗法:“道人詹永志,信州人。初应募为卒,右胫折为三,困顿且绝。军帅命舁营医救。凿出败骨数寸。半年稍愈,抉杖缓行,骨空处皆再生,独脚筋挛缩不能伸。既落军籍,沦于乞丐。经三年,遇朱道人,亦旧在辕门。问曰:汝伤未复,初何不求医?对曰:穷无一文,岂堪办此。朱曰:正不费一文,但得大竹管长尺许,钻一窍,系以绳,挂于腰间。每坐则置地上,举足搓衮之,勿挤工程,久当有效。詹用其说,两日便觉骨髓宽畅,试猛伸足,与常日差远。不两月,病筋悉舒,与未坠时等。予顷见丁子章,以病足故,作转轴踏脚用之,其理正同。不若此为简便。无力者立可办也”。
《世医得效方》为元代医家危亦林撰写,刊于1345年。该书阐述了应用倒悬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髓关节脱臼和坐凳架梯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手法治疗方法,可谓医学史上的创举。大约同时期问世的《回回药方》也介绍了脊柱骨折的手法复位方法:“用一张床,使病人覆卧,将棉布十字缠胸上,又在膝上复缠至腰间,用力扯,医人以手按其骨。令病人覆卧,医人以脚踏出骨节上,立少时。或将擀面推于脱出的骨上,用力擀入本处”。
清代太医院将医学分科设定为九科,不设按摩科。除正骨科采用手法治疗和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主动结合手法治疗外,推拿手法基本在民间流传和发展。《医宗金鉴》是乾隆年间由朝廷组织人员,由太医院判吴谦于1742年主编完成的一部大型医学丛书。该书作为太医院的教科书,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清以前的正骨治疗手法,其中以“正骨八法”为代表的骨伤科治疗手法至今仍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医宗金鉴》认为,手法为“正骨之首务”,确立了手法在正骨科的地位:“夫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但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愈可之迟速,乃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其法也。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况所伤之处,多有关于性命者,如七窍上通脑髓,膈近心君,四末受伤,痛苦人心者。即或其人元气素壮,败血易于流散,可以克期而愈,手法亦不可乱施;若元气素弱,一旦被伤,势已难支,设手法再误,则万难挽回矣。此所以尤当审慎者也。盖正骨者,须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复善用夫手法,然后治自多效。诚以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己之卷舒,高下疾徐,轻重开合,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也。较之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医宗金鉴》详细论述了摸、接、端、提、推、拿、按、摩“正骨八法”,这是对正骨手法的首次科学总结。其中的摸法为诊断手法,又称扪诊、摸诊或触诊。接、端、提主要是骨折整复手法;推、拿、按、摩主要是软组织手法。该书对“筋”(即软组织)病的观察与分类、对骨病的描述和“骨缝开错”理论的提出、对骨伤推拿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医宗金鉴》记载了很多骨伤推拿手法,如:
关于胸椎错骨缝(后关节紊乱),该书主张先手法放松软组织,再行按脊复位手法,并配合药物内服外敷:“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者,瘀聚凝结,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内服正骨紫金丹,再敷定痛散,以烧红铁器烙之,觉热去敷药,再贴混元膏”。
关于腰部软组织损伤,该书卷八十九介绍了一种牵引上身舒筋法:“腰骨,即脊骨十四椎、十五椎、十六椎间骨也。若跌打损伤,瘀聚凝结,身必俯卧,若欲仰卧、侧卧皆不能也。疼痛难忍,腰筋僵硬,宜手法:将两旁脊筋向内归附膂骨,治者立于高处将病人两手高举,则脊筋全舒,再令病人仰面昂胸,则膂骨正而患除矣。内服补筋丸,外贴万灵膏,灸熨止痛散”。
关于头部跌打损伤,该书采用拔伸颈椎加棒击足心法治疗:“凡头被伤,而骨未碎筋未断,虽瘀聚肿痛者,皆为可治。先以手法端提颈项筋骨,再用布缠头二三层令紧,再以振梃轻轻拍击足心,令五脏之气上下宣通,瘀血开散,则不奔心,亦不呕呃,而心神安矣。若已缠头,拍击足心竟不觉痛,昏不知人,痰响如拽锯,身体僵硬,口溢涎沫,乃气血垂绝也,不治”。
关于颞颌关节脱位,该书主张“单脱者为错,双脱者为落。凡治单脱者,用手法摘下不脱者,以两手捧下颏,稍外拽,复向内托之,则双钩皆人上环矣。再以布自地阁缠绕头顶以固之”。
除《医宗金鉴》外,清代其他医学专著如《捏骨秘法》、《伤科大成》、《按摩经》、《动功按摩秘诀》、《石室秘录》、《伤科补要》、《一指定禅》等均有不少骨伤手法治疗的内容。
小儿推拿兴起于明代后期,首先在中国的南方地区民间流行。清代小儿推拿在民间进一步流传并向全国发展。正如《厘正按摩要术》陈桂馨序所说:“按摩一法,北人常用之。
曩在京师,见直隶满洲人,往往饮啖后,或小有不适,辄用此法,云能消胀懑,舒经络,亦却病之良方也。南人专以治小儿,名曰‘推拿’。习是术者,不必皆医。每见版锓‘某某氏推拿惊科’悬诸市。故知医者略而不求,而妇人女子藉为啖饭地也”。
除了在民间流传外,小儿推拿也得到了一些医生(主要是儿科医生)的重视。如康熙时名医夏鼎不仅以药饵活人,而且将推拿法用于儿科治疗。所著《幼科铁镜》一书,就以推拿为主。
在此期间,小儿推拿适应证从早期的惊风扩大为小儿科大多数疾病。
这一时期小儿推拿著作的数量明显增加,但主要以继承为主,述而不著作,在理论、手法和临床上未见重大创新。
清代质量较高的小儿推拿著作有《推拿广意》、《幼科推拿秘书》、《幼科铁镜》、《保赤推拿法》、《推拿小儿全书》、《厘正按摩要术》等。
《推拿广意》3卷,为清代熊应雄所辑,陈世凯重订,约成书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又名《小儿推拿广意》。上卷首列总论,论述推拿在小儿惊风治疗中的作用,其大旨源于《补要袖珍小儿方论》;次叙儿科诊断和治疗手法,介绍手足45个小儿推拿特定穴的主治,以图谱示之;手法着重介绍推法和拿法,并提出了“推拿手部次第”和“推拿面部次第”,即手部和头面部的推拿操作常规程序;还绘有“推坎宫”、“推攒竹”、“打马过天河”等21帧手法操作图,并有文字详解;最后为“脏腑歌”,源于《小儿按摩经》“手法歌”和《小儿推拿秘旨》“五脏主病歌”,论述脏腑病证的小儿推拿方法。中卷主要论述胎毒、惊风、诸热等17种病证的推拿治疗。下卷附有治疗儿科常见病的内服、外用方剂187首。该书是清代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也是影响最大的小儿推拿著作。明代的小儿推拿,大多以治疗惊风为主,其他疾病往往述之不详。本书除专设惊风一门外,还设诸热、伤寒、呕吐、泄泻、腹痛、痢疾、疟疾、积症、痞症、病症、咳嗽、肿胀、目疾、杂症诸门,扩大了小儿推拿的治疗范围。本书和明末《万育仙书》中所绘的推拿手法操作图,是对小儿推拿的一大贡献。
《幼科推拿秘书》5卷,为骆如龙所撰写,骆民新抄订,成书于康熙三十年(1691)。该书卷四有“推拿病证分类”。
《幼科铁镜》6卷,为夏鼎所撰,成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该书为儿科专著,但作者特别重视小儿推拿,卷一即载有小儿推拿法,凡例中亦有小儿推拿内容。书中所录小儿推拿法,均为作者家传或临床亲验,图穴亦经两代考索。临床不效者,如“老汉扳罾”、“猿猴摘果”之类,均予删除。作者认为“用推拿就是用药味”,故作“推拿代药赋”。如以“推上三关,代却麻黄、肉桂;退下六腑,替来滑石、羚羊”。推拿须在下午,不宜在早晨;慢惊属虚,宜药不宜推等观点,亦成一家之言。
《保赤推拿法》为夏云集编著,成书于光绪十年(1885)。书前凡例,首释拿、推、掐、搓、摇、捻、扯、揉、运、刮、分、和等12种小儿推拿常用手法,言简意赅;次述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并附有“推拿药赋”。正文首先描述开天门、分推太阴太阳、掐天庭至承浆以及揉耳摇头四法,主张推拿小儿皆应先用此四法以开关窍,然后辨证择用诸法。其次简介揉太阳等穴的手法操作及主治,并主张推毕各穴以掐肩井收功。作者世传医道,并亲自在金陵育婴堂设小儿推拿专科,故是书所录手法,均为切合临床之实用效法。
《推拿小儿全书》为徐宗礼编著,光绪三年(1877)成书。开始部分为三字句歌诀体,后人称之为《推拿三字经》。后有“推拿三字经序”和四言脉诀,并有推拿插图和操作方法,内容比三字经多。徐氏认为古书所载推拿,皆适用于小儿,而人的经络气血,老幼没有本质的不同。只要根据年龄大小相应地调整推拿次数,小儿推拿法同样适用于成人。手法操作上,主张四岁以下婴儿推拿300次,小儿为3000次,16岁以上的成人可达3万次,并主张独穴多推,如霍乱吐泻独推板门,流行性腮腺炎独取六腑。本书推拿治疗范围亦有所扩大。除常见的小儿疾病以外,作者还根据当时的疾病流行情况,将推拿用于治疗霍乱、瘟疫、流行性腮腺炎、疮疡、肺结核、肾虚牙痛等病证。徐宗礼还以方剂的功效类比、概括穴位推拿的作用,如推三关功同参附汤,运八卦为调中益气汤等。
《厘正按摩要术》4卷,为张振鋆所编著,成书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又被称为《小儿按摩术》。该书对明代以来流行的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小儿推拿八种基本手法作了全面总结,还介绍了20种外治法的具体运用以及24种小儿常见病证的辨证、推拿和方药治疗,并将胸腹按诊法引入了小儿推拿。本书是清代后期小儿推拿手法学较重要的著作。
尽管明代中后叶按摩科被取消,直至清代成人内妇杂病的推拿治疗也不能正规开展,但是仍有一些内妇科甚至眼科的手法治疗的内容散见于不少当时的医学文献之中。
推拿流传至海外始于商代。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黄帝内经》对推拿发源于洛阳有明确记载。推拿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运用推拿手法或借助一定的推拿工具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推拿按摩
到了宋金元时期,推拿疗法进一步发展,其治疗范围更加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损伤折跌者”,在妇产科中也进行了运用,如运用腹部按摩手法催产。由宋太医院编著的《圣济总录》对推拿进行了总结、归纳和分析,认为推拿和导引是两门不同的学科,就推拿的含义及按法与摩法的区别进行了阐述。
举世闻名
摩法为推拿手法名。是指用手指或手掌附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作环行而有节奏抚摩的手法。
方法是用手掌面或手指指面贴附于治疗部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轻缓而有节律的盘旋摩擦。用手掌进行者称摩擦法,用手指进行者称指摩法。
摩法有理气和中,活血止痛,散瘀消积的功效。常用于消化道疾患及软组织急性损伤者。《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内功图说·分行外功》:“两手摩腹,移行百步,除积滞。”
摩法常配合揉法、推法应用。为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还可用滑石粉、姜葱汁、松节油、 乳等作为辅助药物。
详见百科词条:摩法 [ 最后修订于2016/3/15 23:51:51 共42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医推拿,又称「 」、「按跷」、「导引」、「案扤」、「摩消」等。是依据中医理论,在体表特定部位施以各种手法,或配合某些肢体活动,来恢复或改善身体机能的方法。 推拿是人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属中医学重要部分。
中医推拿简便安全,疗效显著,一直被广泛应用。
据文献记载,中医 发源于河南洛阳区。早在秦汉时期已有专著《黄帝岐伯 十卷》,说明秦汉以前, 已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医疗手段。虽然该书早已失传,幸而同期完成的经典《黄帝内经》中,亦有不少相关章节;对于 起源、手法、临床应用、适应症、治疗原理都有阐述。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最先提倡「膏摩」疗法,即将配制好的膏药涂抹在患者体表,然后用手法在其上抚摩擦揉,具有手法与药用双重作用,这不仅提高疗效,亦扩大了 的应用范畴。
魏晋南北朝时期,膏摩疗法进一步发展。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首次为膏摩的药方、辨证和制造方法等作系统总结。陶弘景又在《养性延命录》中,介绍了啄齿、熨眼、按目、牵耳、梳头、摩面、擦身等成套导引、 动作。成为后世养生保健、疾病自疗之自我推拿法源头。
隋唐时期是中医推拿的盛世。宫廷太医署正式设立 专科,并把 专业分级为 博士、 师、 工等,主理 教学和治疗工作。此时的 基础理论、诊断技术及治疗方面都已发展到相当水平,可以认为近代推拿的雏型经已形成。另外,由于经济、文化、交通发达,对外交流频繁,推拿也随中医学传入朝鲜、日本、阿拉伯等。
宋金元时期, 运用范畴扩大。由于其间战争频繁,跌打损伤较多,孕育了后世正骨推拿分科。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 导引方法,医生开始习武,一方面是为了提升体质,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习武给患者提供新的内容。将 导引与武术结合,对后世 发展有很大影响。
明代的 治疗非常盛行。 属十三个医学科目之一,太医院设有 科,针对内科、儿科、骨伤科等疾病。在小儿治疗方面,当时积累了很多经验和理论知识,形成了独有的小儿推拿体系。著名小儿推拿专著相继问世,如《小儿 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等。「推拿」这一名称也是由此时开始。另外,以成人为对象的民间 开始活跃,称为摸先生。
清代的医院虽不设推拿科,但由于疗效显著,不论在官方还是民间,仍广泛应用,专著发表很多。如熊应雄《小儿推拿广意》、骆如龙《幼科推拿秘书》、钱怀村《小儿推拿直录》、夏云集《保赤推拿法》。《医宗金鉴》对推拿手法治疗骨伤疾病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将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确立了正骨推拿的分科。
清末民国时期,中医发展几乎停顿。推拿受到比其它中医专科更为严重的摧残和压制,一些有识之士不愿意学习推拿,许多正骨推拿医师文化水平不高,以致得不到承认。推拿专业更受官方抵制,只能在民间流行。虽然如此,推拿简便有效,在民间继续有一定的发展,形成许多流派。如在一指禅推拿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滚法推拿;在练功和武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平推法推拿或称为内功推拿。
1949年以后,中医推拿疗法再度受重视。许多医疗机构重新设有 科或正骨科,培养不少专业人材。开始整理历史文献,研究作用和治疗原理,用现代方法来对推拿手法进行探索。
本文2023-08-09 05:05: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