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墓里出古籍散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3收藏

魏王墓里出古籍散文,第1张

  在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古黄河北岸,有一个叫卫辉市的地方,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财神之乡。自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设置汲县,先后为州治、路治、府治和道治,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卫辉市区西南10公里娘娘庙村南200米处,有一个古墓,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墓遗址。不要小看这个古墓遗址,就是在这里,公元三世纪被魏晋时期,在一个盗墓贼的“帮助”下,中国又一个著名的古文化,在这里被发现。

 中国古代有“侍奉死人如同侍奉活人一样”的说法,因此古人,特别是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经常将生前最珍贵的物品殉葬,以便在阴间继续使用和占有。一些王公贵族们更是在年轻时候便开始修建陵墓,堆积财富,以供身后享用。如此“厚葬”,刺激了对以获取墓穴中的稀世宝藏为目的的盗墓贼的贪心,所以,中国的古墓遗址,多数都有被盗的痕迹。当然,这个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墓遗址也不例外。

 到了西晋武帝年间,汲郡有个叫不准的人,他是个盗墓贼,在这里盗墓的时候,挖开了这座古墓。在这座墓里发现很多竹简,于是这些盗墓贼就地取材,抽出竹简当火把用来照明。看到墓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撤退了。后来有人发现墓被盗,报告官府。官府将墓内及散落地上的竹片收集起来,但只收回了不准盗墓时照明用的一大批竹简。竹简上面写的都是蝌蚪形状的文字,然后装了几大车,运到都城洛阳后,交给西晋朝廷。这批竹简由汲县运到京师洛阳以后,晋武帝命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整理。经过苟勖、校书郎傅瓒等人对这批竹简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发现竹简是包括《穆天子传》在内的魏国史书,十分珍贵。后又经卫恒等学者的进一步整理,共整理出古书16种75篇,还有《纪年》13篇。该书原无名字﹐后世以所记史事属于编年体﹐称为《纪年》﹐又以原书为竹简﹐也称为《竹书》﹐一般称为《竹书纪年》。后来,史学家又依出土地,命名这批竹书为《汲冢书》。

 《竹书纪年》文字简洁,系编年史,类似于《春秋》,比较真实地记录了魏国史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以后,郭璞《穆天子传注》、干宝的'《搜神记》、郦道元的《水经注》、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欧阳询的《艺文类聚》、李善的《文选注》、刘知己的《史通》、李昉的《太平御览》、王存的《元丰九域志》、罗泌的《路史》、胡应麟的《三坟补选》、鲍彪的《战国策注》、顾炎武的《日知缘》以及现代史学家郭沫若在其著作中,都曾引用此书,用其中的史实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

 看来这个魏国国君也是个喜欢读书的主,在自己的墓里,埋了那么多古书。那个叫不准的盗墓贼也是很巧合,偏偏盗开了这座墓,使这部古代著作重见天日,才有了后来《竹书纪年》这个古代文化的发现。遗憾的是,被当火把烧掉了一些,否则,这部古书将更加完整,看来,什么事情也没有完美的。

沈从文的湘西散文系列,代表了其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不仅为人们展现了湘西的山光水色、风土人情,而且也包含着作者对人生与民族的思索。这其中的《从文自传》,是作者在离开湘西之前个人20年生命历程的自我叙述,同时也是对湘西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环境的描画。在许多人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后者研究的同时,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前者的思考。《从文自传》中的沈从文,作为个体生命,在20年的生命体验中,从自在的个人生活走向了一条自觉、自醒的人生道路。使他完成这一过程的,是“一部大书”和“多部小书”的共同作用。

最初的沈从文,不懂得什么是人生,不知道什么是战争,是一个喜爱接近自然的顽童。他想方设法接近外面的一切事物:捉鱼、放风筝,听黄鹂叫,摘各种树上的果实,抓蟋蟀,斗蟋蟀……甚至“有时逃学又只是到山上去偷人家园地里的李子枇杷,主人拿着长长的竹竿子大骂着追来时,就飞奔而逃,逃到远处一面吃那个赃物,一面还唱山歌气那主人”(《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

这样的生活让他感到乐趣无穷。在六七岁的沈从文看来,学校外面的各种新鲜事物远比整日诵读《诗经》《尚书》《幼学琼林》这些古籍更能吸引他的心灵,而他也意识到自己的心在为着那些新鲜声音、新鲜颜色、新鲜气味而跳动。有了多次的逃学经历,接触到了新鲜事物,学校对他而言便失去了兴味。即使有父亲的严厉恐吓,也仍不为之而动。仍旧“什么事皆只好用耳朵去听,眼睛去看,直到看无可看听无可听时”(《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才想到回家。

沈从文的这种自在的生活状态,不是偶然的个体行为所形成的,而是受着湘西共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是在个人身上显得尤为突出。至此,就不能不说湘西的文化特色。湘西可算一个较封闭的地区,受外界影响较小。人民多是一种原始性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满清对苗民的镇压,使得当地人民为反抗压迫而团结起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且不受拘束,形成了刚直的民性和纯朴的民风。最重要的是原始的人民大多没有受到正规教育,因而其思维不受拘束和局限,且更注重感性事物和感官体验,所以从行为到精神皆注重一种原生态的发展模式,更接近自然,崇尚自然,在人与自然中产生一种和谐,因而自在无为的思想已蕴于湘西民众之中。具体到沈从文个人,从一出生便浸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接受和被渗入这种思想是必然的。

在体现这种共性的同时,不可否认,沈从文又挥洒着自己的个性——爱自由。他对自由追求的程度可从下面一段文字感受到:“我一面被处罚跪在房中的一隅,一面便记得各种事情,想象恰如生了一对翅膀,凭经验飞到各样动人事物上去。”(《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个人对自由的向往,使得沈从文忘记了受罚的痛苦,即使身体被束缚在一隅,内心也要感受各样事物,不放过想象的机会。为了得到自由,他所关心的只是如何逃学,甚至连家人的爱护都变为一种牵制,不受拘束成为最大的快乐。在离开亲人后,“那么欢喜看一切新奇东西,听一切新奇声响,且那么渴慕自由,所以初初离开本乡时,深觉得无量快乐”(《辰州》)。

因此,可以说崇尚自然的湘西文化和向往自由的特性成就了沈从文这个为感受自然而逃学记录最高的顽童。

沈从文不是一个顽劣或为玩而玩的人。童年的他在玩中散发出个人早期的感情和性格特征,即爱美之心和求知之心。

在一个顽童的内心后面,隐藏着一颗热爱来自自然和生命之美的心。首先是爱有声、有色、有味的自然。听“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剸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甚至还有蟋蟀的声音,摇铃铛卖煤油的声音,看巴掌大的活鲤鱼在网中蹦跳,糜碎了的尸体,看那些木工手艺人新雕的佛像贴了多少金,看各样水碾水碓,各形式水车,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尝刺莓的味道,沿路的桃李,黄泥里的红萝卜,野樱桃,枇杷,茶莓……这所有的一切,不仅给沈从文各种感官的享受,同时也让他体验到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发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若他没有感受美的心灵,那么一切对于他而言都会变得陌生,他的各种感官也在美的面前失去功能。然而在离开湘西十年后所创作的这部作品,将一切他所接触过的事物逐一展现出来,可见这些美的事物和这种美的感受已在他心灵上留有深深的烙印。

然后是对展现人性之美的湘西人的热爱。湘西人有着强盛的生命力、洒脱的生命形态和执着的生命追求。对此,沈从文给予了充分的尊重,甚至受其影响。《从文自传》中描画有不同性格的人与他们各异的行为人生,但这些人却共同拥有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预备兵技术班里的教官,是个杠杆技术极好的人,给沈从文的印象也十分好。他“不管作什么总去作,不太关心成败得失”的人生态度,就是在跟这位教官的训练中形成的。同时背井离乡,随军到辰州,却在“墙壁各处是膏药,地下各处是瓦片同乱草,草中留下成堆黑色的干粪便”(《辰州》)这种环境下,在异常快乐中打扫收拾,毫不在乎所见的一切脏污,只顾享受着初来乍到的新鲜感。

在怀化镇,拉风箱打铁的小工人是多么勇敢又快乐地工作着,不关心劳动的苦累;抑或在寒冷的十一月下溪里泅一阵水,不在乎严寒冻骨甚至个人生命。他们为快乐而活着,没有太多的利害考虑。这种洒脱,不受外在事物束缚,只看重个人的情感体验。

沈从文欣赏这自然流露的人性美,赞叹他们,并且受他们的“辐射”,形成了“把钱花光后仍然有说有笑,躺在温暖软和的棉军服上面,说粗野的故事,喝寒冷的北风,让船儿慢慢拉去”(《船上》)的洒脱态度。“凭着一种无挂无碍到处为生的感情,接近了自然的秘密。”(《保靖》)在四川,同沈从文住处相邻的那个大王,对天妹的不顾生死的追求,以及被杀前的从容,都体现湘西人对生命毫不掩饰、毫不怯懦的追求和敢作敢为的坦荡胸怀。沈从文对此的热爱,转化为他以后笔下湘西人勇敢、豪爽、慷慨的人物性格。

同时,沈从文还拥有一颗旺盛的求知心,这也是他从自在走向自醒的重要条件。沈从文求得的知识源自用人事写成的大书和用文字写成的小书,并且主要是“小书—大书—小书”的变化过程。他的早起教育由富于胆气与常识的母亲承担。“我的教育得于母亲的不少,她告我认字,告我认识药名,告我思考和决断——做男子极不可少的思考以后的决断。”(《我的家庭》)他从六岁进入私塾,虽然兴趣不在《论语》等书本上,但记忆力极好的沈从文却对书上的背诵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此后更多的知识则来源于那本大书。在逃学中,他学会了爬树、钓鱼、捕捉蚱蜢、分别蚱蜢、泅水、练习沉入水底的耐久力,以及在社会中懂得了“人”的事情。“这点富于人性的姿态,我当时就很能欣赏它,注意到这些时,始终没有丑恶的感觉。”(《怀化镇》)在同文秘书谈话时,得到火车,轮船,鱼雷艇等新奇事物的知识;又从姨夫那儿了解了“宋元哲学”“大乘”“进化论”等。

此后在军中,沈从文或受他人鼓励,或是自觉接触了许许多多的书本知识。从姓文秘书那儿读到了《辞源》,同别人一起订《申报》看,又得到了机会去接触宋明清的旧画,铜器与古瓷,并阅读《四部丛刊》《西清古鉴》等书。在调进报馆后,又在印刷工头的影响下,翻看《新潮》《改造》等具有先进思想的杂志,了解到白话文以及五四新思想。对于书本知识,沈从文已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近。由强烈的追求那本大书到主动获得小书上的知识,沈从文有了要了解新世界的欲望。也正是这种求知之心,成为促使他离开湘西的因素之一。

《从文自传》中的沈从文是一个理想上乐观但现实中悲观的结合体。

沈从文的思想中存有一块乐观向上的精神园地。凡事不考虑得失,不注重成败,甚至有种“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气魄,都可以体现这一点。自然,这仍和渗透到他骨髓中的湘西特有的人生态度和开放的家庭教育有密切联系。

但当这一乐观遇到诸多残酷的现实景象时,沈从文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忧郁和悲观情绪。“我感觉到我是寂寞的。”(《女难》)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和他个人的经历和所面对的现实有关。

首先,沈从文有种“自卑情节”。曾得到满清提督衔、先后做过云南昭通镇守使、贵州总督的祖父留有一份光荣和一份产业,父亲生来就有将军的风仪,后人多以军人家世而骄傲。外祖父是本地最早的贡生,母亲机警,舅父是有新头脑的人。这样的家庭环境是沈从文心中有一种优越自足的感觉。但由于父亲的刺袁失败,逃亡他处,家中破产了。沈从文也渐渐失去了优越感,并不得不在外谋生。

在悲己的同时,他也为所看到的杀人场面而悲。他所见的杀人数目非常的多:在凤凰县革命失败后,“每天必杀一百左右,每次杀五十个人时,行刑兵士还只是二十个人”。“河滩的尸首总常常躺下四五百”(《辛亥革命的一课》);在清乡,民三左右杀了两千,民五时杀了三千,沈从文所在的军队又杀了两千;在怀化镇,又眼开杀过七百人。杀人的过程也非常草率:有的人只是捉来问问就胡乱杀了,有的就马马虎虎宣布一下罪状杀掉。对于杀人,太多人是为了看热闹,而对于杀人的人,杀人则成为茶余酒后的谈笑主题。对此,沈从文的评价是“看到许多所谓人类做出的蠢事”(《怀化镇》)。而在其内心深处,却有着说不出的忧伤和悲愤。他所热爱的湘西人在拥有洒脱的一面时,也具备了一种麻木。对这些人他多少有“悲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从悲己到悲他人、悲现实,沈从文不自觉地将自己那份乐观隐藏于心。

借助于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大书和充满传统知识与时代思想的众多小书,沈从文由顽童走向了成熟,由生命的自在走向了自我觉醒。这便是《从文自传》中一个凤凰之子20年的成长过程。

董祀妻传

题解

本篇选自《列女传》。蔡琰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着名的女诗人之一,她的不幸遭遇,使她创作了五言《悲愤诗》这一文学历史上的杰作。在正史之中设《列女传》本就是范晔的一大创举,而一生三嫁的蔡琰又被列为其中,则更加体现了范晔超人的胆识和离经叛道的精神。此传后世曾遭到许多非议,而这些非议,又更加突出了范晔高出众人的目光。

原文

陈留董祀妻者,同郡察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

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1]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之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2]祀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

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3],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才)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4]。”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注释

[1]请:请罪,请求赦免。

[2]追原:赦免。

[3]坟籍:三坟五典等古籍。

[4]真草:指当时的楷书。唯命:谨慎地复命。

译文

陈留(今属河南开封)董祀的妻子,是同郡蔡邕的女儿,名为琰,字为文姬。学问十分广博,有才华,能言善辩。又懂得音律。先嫁给河东卫仲道,丈夫去世后,没有儿子,重回到了娘家。兴平年间,天下发生大乱。文姬被胡骑掳去,委身南匈奴左贤王。在匈奴的十二年中,她生下了两个儿子。曹操以前与蔡邕是好朋友,同情蔡邕后嗣无人,于是派使者拿着金子和玉璧将文姬赎回来,再嫁给董祀。

董祀做过屯田都尉,犯了死罪,文姬到曹操那里请求赦免。当时一些朝廷大官和远方使节都在座。曹操对众宾客说:“蔡伯喈的女儿在门外,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等到文姬进来,蓬头赤脚,叩头请罪,说话时口齿清晰,神情很是悲恸。大家听了都变了颜色。曹操说:“情况的确可怜,但是命令已经下达了,怎么办?”文姬说:“您老人家马厩里马匹上万数,将士多如树林,何不赶快派一匹快马,追回文件,救救垂死的性命呢?”曹操很受感动,便收回成命,免了董祀的死罪。当时天气正冷,便赐给文姬头巾鞋袜等物。

这事后,曹操趁便问蔡文姬:“听说你家从前就藏有不少古书,你还能记得一些吗?”文姬说:“从前我父亲赐给我古书四千多卷,因流离逃难,生灵涂炭,没有留下一点。现在我能背诵下来的只有四百余篇了。”曹操说:“我现在派十名书吏到你家去抄下来。”文姬道:“我听说男女的界限很严,按礼节不能亲相传授。请您给我一些纸笔,我会用正楷写下来献给您。”于是抄书送给曹操,文字没有丝毫遗漏。

原文

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其辞曰:“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5]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6]。马边县(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还顾邈冥冥[7],肝脾为烂腐。所略(掠)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机微间,辄言毙降虏。要当以亭刃[8],我曹不活汝。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9]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10],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兼有同时辈[11],相送告离别。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12]。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念我出腹子[13],匈(胸)臆为摧败。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白骨不知谁,从横莫覆盖。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茕茕[14]对孤景,怛咤糜[15]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16]。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17],竭心自勖[18]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19]。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注释

[5]平土:指没有经过战乱的地方。

[6]相撑拒:指死堆积。

[7]邈冥冥:渺远迷茫貌。

[8]要:通“腰”。亭刃:刺刀,腰刀。亭:通“揨”,刺杀。

[9]苍者:平头百姓。

[10]邂逅:不期而遇。徼:侥幸。这句是说平时所觊望的事情意外地实现了。

[11]同时辈:当年一同被掳掠去的人。

[12]遄征:疾行。日遐迈:一天一天地走远了。

[13]出腹子:亲生儿女。

[14]茕茕:孤独。

[15]怛咤:惊痛而发声。糜:摧毁。

[16]相宽大:劝我宽心。

[17]新人:指作者重嫁的丈夫董祀。

[18]勖:勉励。

[19]捐废:被人轻视的女人,常常怕被新人抛弃。

译文

后来文姬对乱离的遭遇十分伤感,追述往事,作《悲愤》诗二首。第一首是这样写的:“汉室政权旁落,董卓破坏天常。图谋篡夺王位,先行杀害忠良。逼迫献帝迁都,挟天子以自强。海内到处兴兵,都想讨伐不祥。董卓带兵东下,金甲闪闪发光。中原士兵懦弱,董兵多属胡羌。胡兵占领城邑,所向无有抵挡。杀人不眨魔眼,尸骸遍布路旁。马边挂着男头,马后拖着女郎。长驱向西入关,哪管道路远长。回首旧都已远,尸体已经腐烂。掳掠成千上万,父母妻子离散。有的骨肉被俘,相见不敢声张。稍有违背胡意,就受到杀俘的威胁。刀柄握在我手,随时要你脑袋。谁敢爱惜性命,只是不堪打骂。有时鞭挞交加,毒痛催人泪下。早晨边走边号,晚上痛哭悲泣。真是求死不得,想活谈何容易。老天爷呀何罪,我竟遭此大祸。

“边陲与中原不同,野蛮不知道义。天寒霜雪满天,春夏都有北风。大风吹我衣裳,呼呼钻入耳际。想起父母亲人,唉声叹气不已。听到有客外来,心中十分欢喜。连忙打听消息,可惜不同乡里。忽然喜从天降,骨肉亲来迎己。欣喜自己脱身,可惜抛弃儿子。亲生骨肉心肝,永别再无会期。生死从此永隔,不忍母子分离。儿子挽住我颈,追问母去哪里。别人说母将走,何时再能相聚。母亲平日爱我,今日为何不慈?我们尚未成年,母亲何不三思?见此情景心伤,恍惚如狂如痴。边哭边用手摸,临行忽又迟疑。与我同时被掠的伙伴,前来与我告别。慕我独得生还,哭声令人胆裂。马儿站着不行,车轮忘记转辙。观者不尽欷嘘,路人也在呜咽。

抛开骨肉情怀,狠心挥动马鞭。悠悠道路三千,何日才能相见?想我亲生姣儿,心中好似油煎。到家亲人全无,又无亲戚在外。城郭变为山林,庭宇遍生荆艾。白骨不知是谁,无人去为掩盖。出门不听人声,豺狼狂呼乱吠。茕茕顾影自怜,伤心痛彻肝肺。登高遥望远方,魂魄忽飞天外。好像寿命已完,旁人替我宽慰。勉强缓过气来,虽生有何意义。再嫁给我董郎,内心有所依傍。我是命苦 ,担心再被抛弃。人生曾几何时,终年不免忧虑。”

原文

其二章曰:“嗟薄祐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门户单。身执略兮入西关,历险阻兮之羌蛮。山谷眇兮路曼曼(漫漫),眷东顾兮但悲叹。冥当寝兮不能安,饥当食兮不能餐。常流涕兮眦不干。薄志节兮念死难,虽苟活兮无形颜。惟彼方兮远阳精,阴气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尘冥冥,有草木兮春不荣。人似禽兮食臭腥,言兜离兮状窈停。岁聿幕兮时迈征,夜悠长兮禁门扃。不能寐兮起屏菅,登胡殿兮临广庭。玄云合兮翳月星,北风厉兮肃泠泠。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嘤嘤。乐人兴兮弹琴筝,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匈愤盈,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家既迎兮当归宁,临长路兮捐所生。儿呼母兮号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追持我兮走茕茕,顿复起兮毁颜形。还顾之兮破人情,心怛绝兮死复生。”

赞曰:端操有踪,幽闲有容。区明风烈,昭我管彤。

译文

第二首为:“可怜福薄遭灾难,宗族灭绝门户单。身被俘虏去匈奴,历尽艰险到羌蛮。路途遥远山谷多,向东回首心悲叹。晚上睡觉不安宁,饥当进食不能餐。常常啼哭泪难干。缺乏志节想死难,即使活着无形颜。到了远方天气寒,北风呼呼雪花飞。沙漠成堆天色暗,草木无处能生长。人似禽鸟吃臭腥,说起话来听不明。天寒岁暮我远征,晚上紧紧关上门。不能入睡心常惊,登上胡殿到广庭。黑云压城遮星月,北风号呼响泠泠。胡笳呜呜边马吵,孤雁声音更凄清。乐人有兴弹琴筝,和声听来悲且清。心中苦闷无处诉,想说又怕惊他人。含看眼泪往肚吞。家中来人接归宁,只得抛开小儿郎。儿哭母声母心摧,掩着耳朵不敢听。孤身一人转回程,对镜已不似人形。回想自己太绝情,心中忧愁死复生。”

赞论说:操守端正有踪迹可寻,文静娴雅有风采可睹。区分彰明其遣风余烈,光大我史笔所记。

1、藏经纸:唐人写经所用的一种纸张,颜色黄褐,犹如茶色,略有棉性,质地厚硬,不透明。

2、毛边纸:色呈米黄,故亦称黄纸。正面光,背面稍涩,质地略脆,韧性稍差,牢固度次于太史连纸。《常昭合志稿》云:“隐湖毛氏所用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毛边,薄者曰毛太,至今犹存其名不绝。”然据《中国雕版源流考》称,明司礼监造纸名色中,既有“毛边”名称,则非始于明末以毛晋得名可知。清乾隆以后印书用纸,除太史连纸、棉纸外,有一大部分是用毛边纸印的。

3、毛太纸:与毛边纸颜色相似,质地略差,纸幅也较小,厚薄不等,有明显的直纹。清同治光绪间,用此纸印书较多。

4、棉连纸:实际是宣纸的一种。汪六吉制造的称六吉棉连,色白如玉,匀净细腻,绵软有韧性,摹拓碑帖彝器多用之。清末比较考究的印本,也多用棉连纸。

5、太史连:比开化纸色略黄,质地细腻匀净,绵软有韧性。清雍正年间用铜活字排印的殿版《古今图书集成》所采用的两种纸,一为开化纸,一即太史连纸。

6、官堆纸:色黄比毛边纸略厚,金陵书局印书多采用之。

7、白绵纸:白绵纸印本书籍是明刻本的一大特色,尤其在正德至万历年间大为使用。“明白绵纸本”近乎明版好书的代称,故藏家自当珍视之。历来认为白绵纸就是由绵茧所造的纸,但经过现代科学方法的检测,得知白绵纸实际是楮皮纸的一种。

8、开化纸:开化纸产生于明中晚期,到清三代大为盛行,殿版书几乎均用此纸来印刷,到嘉庆之后逐渐失传了。由于开化纸洁白细腻,薄而有韧性,再加上雕版精良,所以印出的书真正称得上纸白墨黑。到民国初年,陶湘的其中一项专藏就是开化纸本,因此而赢得了“陶开化”的雅称。因开化纸产量不大,除殿版书使用外,民间使用极少,故用开化纸所印的书,按今天的藏书标准均为较好的版本

9、连史纸:元代人费著在其所作《蜀笺谱》中说:“凡纸皆有连二、连三、连四笺。又有青白笺,背青面白……”这是连史纸的最早记载。连四纸从明代开始又称连史纸,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连二、连三、连四是造纸时所用抄纸帘的使用方法的名称。

连史纸在清代时印书大量使用,过去一直认为清代最好的印书纸是开化纸,后来得以见到宫内陈设用书几乎都是用连史纸,从这点上看来,连史纸并非像书界以往认为的那样不高档。

10、皮纸:皮纸是用楮树皮和桑树皮所造的纸。产生于唐代,由于皮纸生产成本较高,故一般讲究的书才用皮纸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皮纸坚韧、抗蛀,比麻纸更加洁白平滑,而有的皮纸在生产过程中也加入一些麻料,所以用肉眼看,有时候皮纸看上去像麻纸,如南宋廖莹中世采堂本《昌黎先生集》习惯说法是白麻纸,而其实是白色桑皮纸。

明代官方刻书主要是用皮纸和白棉纸,故而从收藏角度上看,凡皮纸本书大部分都是好书。对于初入门者这是一个简单的办法。

11、竹纸:竹纸就是用竹的整个茎杆,经过几十道工序而加工成纸的。中国造纸最初是用麻料破布,而后发展到用树皮纤维造纸,这是造纸术的一大进步,而从树皮纤维发展到用整个茎杆造纸又是一大进步,使得纸得以降低成本而大量普及。

竹纸产生于唐末,但没有普及,到宋代才大量使用。但今天流传下来的宋版书用纸大多数是麻纸,其主要原因是竹纸发脆易碎,而在当时好书都是用麻纸来刷。现今市场流通的明清古籍绝大多数是用竹纸,就纸张的性质而言,竹纸本是常见的几种明清用纸中除土纸外最差的一种。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