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上古神话谱系图,要完整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1收藏

求中国上古神话谱系图,要完整的,第1张

上古神话诸神 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早于盘古而生。 创世神: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 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中国神谱通常有"三皇五帝"一说,通常是指天地人三皇,分别是伏羲、神农与女娲和黄帝 、颛顼(四子:虐鬼、魍魉、送穷鬼、梼杌,孙:老童、太子长琴、黎、重、彭祖)、帝俊(妻羲和、常羲)、尧、舜。 1、盘古:开天辟地之神,最早出现在东汉神话书《三五历年记》中。他不仅开天辟地,而且垂死化身,成就了万物。从他的原始风貌上看,盘古处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位置上,既无祖辈亲人,又无后辈子孙,更无妻妾。后来,变成盘古真人以后,造神者才为他配备了家属和儿孙。 2、伏羲和女娲:伏羲据说是中国的太阳神,是雷神之子,即后来的东王公。按理说,作为东王公,其夫人应是西王母,但最早伏羲是个单身汉,有教人织网捕鱼、制作乐器及成就婚姻的神迹。后来,又被说成是与黄帝一起出现的五方帝之一的东方帝太昊。汉代以后,造神者逐渐地把他与女娲配为一对。女娲,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性大神。有补天、造人、化神、制作乐器、搭配婚姻等神功,汉代以后,被造神者嫁作伏羲妇。 3、神农、炎帝:炎帝,又称为神农氏。少昊母为皇娥、长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女儿女娃(后化身精卫鸟),还有一个小女儿,其名不可考。神农大约是农耕时代出现的主神。其神功有焚山造田、播种谷物以及尝百药、鞭百草以确定药性,后来被视为与炎帝合二为一的神,炎帝为名,神龙为号。在炎帝的名义下,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领袖。与黄帝有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血缘关系。作为南方天帝,成为以黄帝为核心的五方帝集团的成员之一。后来率领部署蚩尤等与黄帝打了一场名垂青史的神间大战。 4、黄帝及其五方帝集团:黄帝可算是中国远古神国第一代领导核心。原来是一位雷神。因为是五帝战争中的胜利者,一跃成为五方帝集团中的中央之帝,也就有第一领导之意。华夏民族的又一位精神领袖。据说,皇帝后来登龙成仙了。五方帝成员,除了东方帝太昊和南方帝炎帝外,还有西方帝少昊、北方帝颛顼。其中少昊本是东方之国的主神,后来可能是被信奉黄帝的民族打败,也可能是编制五方帝的需要,被移到了西方,并且被说成是黄帝之子,成为西方之帝。颛顼是北方之帝。有古籍说他是黄帝的曾孙,又有古籍说他是黄帝的孙子,但是,不管是曾孙也好还是孙子也好,颛顼与黄帝之间有血缘关系。黄帝时代的诸神陆吾、英招、离珠、金甲神、蚩尤、风伯雨师、赤松子、力牧、神皇、风后、应龙、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大庭氏、五龙氏 。 5、后稷:又名弃。其母践大人迹感孕而生之,后来屡次将他抛到荒郊野外,屡次被神灵保护,表现出非凡的神格。后稷是一位农神,携种子下世,教百民播种,因此有人把他说成是“烈山氏”之子,而这个烈山氏就是神农炎帝;换言之,后稷被说成是神农炎帝的儿子。然而,在《史记》中,太史公又为他安排了另一位父亲。司马迁一方面说,其母姜嫄感大人迹而生他,另一方面又说,姜嫄是帝喾的元妃,可见,帝喾就是后稷的父亲。帝喾又是黄帝的曾孙,这样一来,后稷就与黄帝挂上了钩。 6、尧:黄帝的玄孙,帝喾的又一子,又名放勋, 妻女皇。根据考证,尧的名号及禅让制的美谈出自春秋战国墨家之手,在此之前没有尧神。据《史记》“记载”,在尧临终之时,面临着将帝位传给外人还是传给自己的儿子丹朱的选择,尧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把权力传给了舜,从而成为实施禅让制的第一代圣王。 7、舜:黄帝的七世孙,姓姚,名重华,妻娥皇,女英。在舜出生之前,黄帝的这一支族早已沦为庶民了。由于舜的贤德,特别是他对待后母和同父异母的弟弟象的贤良,使得帝尧不仅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而且最后将帝位传给了他。舜又将帝位传让给贤德而非子孙的禹,成为实施禅让制的第二代圣王。 8、禹:黄帝的玄孙,父鲧,妻女娇,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按辈分,禹比舜大,但是,禹却是舜手下的大臣。受舜之命,子承父业,布山治水,终于完成了父亲鲧的未竟事业。禹发扬先帝的光荣传统,传贤而不传亲,成为实施禅让制的第三代圣王。 9、龟蛇二将: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10、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又名太上道君)、道德天尊(又名太上老君) 11、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12、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 13、蓬莱三仙(福禄寿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说是西汉杨成,又一说中是唐阳城 )、财神赵公明(一说比干,范蠡为文财神)、寿星南极仙翁 注:女寿星麻姑 14、四大天王: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 15、四值功曹:值年神李丙、值月神黄承乙、值日神周登、值时神刘洪 16、四大天师:张道陵、许逊、邱弘济、葛洪 17、四方神: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18、四渎龙神: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河神 19、北极四圣:天蓬元帅(猪八戒)[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雷使者等]、天佑(猷)元帅、翊圣元帅、玄武元帅(真武大帝) 20、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21、五炁真君:东方岁星木德真君、南方荧惑火德真君、西方太白金德真君、北方辰星水德真君、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22、五岳: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23、五方五老: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24、五斗星君:东斗星君、西斗星君、中斗星君、南斗星君、北斗星君 25、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鬼门关);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26、五大神龙: 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西海龙王敖闰、北海龙王敖顺、井海王 27、六丁六甲:六丁为阴神玉女、丁卯神司马卿、丁已神崔巨卿、丁未神石叔通、丁酉神臧文公、丁亥神张文通、丁丑神赵子玉,六甲为阳神玉男、甲子神王文卿、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长、甲午神卫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28、南斗六星君: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祉 29、六御:中央玉皇大帝(辅佐:国神)( 玉皇妻:王母娘娘,又称为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30、罗酆六天: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31、北斗七星君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天枢)、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天璇)、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天玑)、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天权)、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玉衡)、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开阳)、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摇光)。注: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 32、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33、增长天王手下八将: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刘俊、荀雷吉、庞煜、毕宗远;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四目) 34、九曜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罗睺(蚀星)、计都星、紫炁星、月孛星 35、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指国王或皇帝(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把他们的政权说成是受天命建立的,因此称国王或皇帝为天的儿子)。

1释义

编辑

天子,是古时臣民对于帝王的称呼。

历代帝王一直 鼓吹“君权神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出处

《诗经·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

《史记·五帝本纪》:“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

示例

[唐] 高适《 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然值天子英武,练于情事,絫泽所参,众志如结。”

《 东周列国志》第一回:“话说周朝,自武王伐纣,即天子位,成康继之,那都是 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毕公、史佚等一班贤臣 辅政,真个 文修武偃,物阜民安。”

《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探源

天子:顾名思义,天之嫡长子。

其命源天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他们还宣扬自己生下来就有许多瑞徵,还有所谓“ 天子气”。人们还把他们比作龙,称为“ 真龙天子”。封建阶级宣扬天子“受命于天”,是上天委任于人间的代理人,受天命约束。

天子即天之元子,天是人格化的自然界,被认为是宇宙最高的主宰,世间万物都是天地孕育的后代,天为父,所以号“皇天”,地为母,所以叫“后土”。因此,凡人皆为天之子。按照 宗法制度来说,只有嫡长子才有权力继承父的遗产,因此天子就是天的嫡传子孙。

一般认为,将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称为“天子”始于周代。儒经《 尚书》中说,天神改变了他对自己的长子、大国商国君主的任命。因此,天子的含义,乃是天的长子或嗣子,即后世所说的太子、今日 君主制国家的王储。因此,原则上说,许多人都是天神之子,都有做天子的资格,只要有德行。儒学把《尚书》作为自己的经,也就对《尚书》的说法坚信不移。中国历史上想做皇帝(天子)的人人数众多,儒经为他们提供了理论根据。

“天子之说”随时代变迁与发展而不断进化。

汉代 司马迁作《 史记》,说从尧舜开始, 夏代、 商代、周代、 秦代的君主,都是 黄帝的后裔。因此,这些君主都是名副其实的、血统意义上的天神之子,而他们经过世代的积累德行,做了天子,是非常合理的。但是汉代开国皇帝 刘邦,出身平民,他的父亲都没有名字,就更加找不到他以前的世系。所以司马迁对于他能够做天子非常不理解,猜想他大概是天派遣的大圣人,不然的话,不会在几年的时间里就取得政权,做了天子。汉代儒者为了找到刘邦的天神血统,经历了近200年的努力。最后,儒者 贾逵在《 左传》中找到,尧的后代中有一个叫 刘累的,曾经做过夏代的臣子。刘邦,就是刘累的后代。这样,刘邦就可以通过尧,上溯到黄帝,被认为是具有天神血统的人。刘邦之后, 王莽、 曹丕做皇帝,也都要把自己的血统上溯到舜,再上溯到黄帝,以证明自己做天子的合理性。

然而封建阶级统治者要证明自己有天神的血统是 个非常困难的事,之后由于天神观念的变化,黄帝等也不再被承认是天神,而只承认他们是人帝,即使能够找到黄帝的血统也失去了意义,这时候,出来了感生帝说。

感生帝说是汉代儒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后世也造成了重要的影响。感生帝说的要点是,皇帝的祖先,都是感受了天上五帝之一的精气而降生的。精气就是灵魂,也就是说,皇帝的祖先,都是得到了某位天神赋予的灵魂而降生的,所以他是天之子。从南北朝后期开始,国家正式把感生帝列为祭祀对象,至于五帝中哪一位是当朝皇帝的感生帝,则由儒者根据五行理论加以推算。

宋代 张载又改进了关于天子的学说。他认为,天地降生了人,因而它是我们大家的父母。但是,皇帝是我们父母的 宗子,即嗣子,大臣等都是宗子的管家。所有的人皆为同胞,所有的物皆为朋友。这样,不需要感生帝说,天子也有了合法的地位。几百年后,明朝在改革祭祀制度的时候,取消了五帝祭祀,也不再祭祀感生帝,因为关于天子又有了新的说法。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丙丁之间,天子贤达,士夫无出其( 袁可立)右者。”

2全表

编辑

说明:1以下 凡加 号的,为 追谥。2不列入后世 追尊的部落首领“ 三皇五帝”。

夏朝

禹(世称 大禹) 姒文命

太康

仲康

羿(又称 后羿[yì],原为 有穷国国君)

寒浞(后羿的 家臣)

少康

予(杼)

不降

扃(jiǒng)

廑(jǐn)

孔甲

桀姒 履癸

商朝

汤(世称 成汤、 商汤) 子天乙(又名子履)

太丁

外丙

仲壬

伊尹

太甲( 太宗)

沃丁

太庚

小甲

雍己

太戊( 中宗)

中丁

外壬

河亶甲

祖乙

祖辛

沃甲

祖丁

南庚

阳甲

盘庚

小辛

小乙

武丁( 高宗)

祖庚

祖甲

廪辛

康丁

武乙

文丁

帝乙

帝辛( 纣王)

西周

 周文王 姬昌( 武则天废唐建周时,被 追尊为 周 始祖文皇帝)

周武王 姬发

周成王 姬诵

周康王 姬钊

周昭王 姬瑕

周穆王 姬满

周共王 姬繄扈

周懿王 姬喜

周孝王 姬辟方

周夷王 姬燮(xiè)

周厉王 姬胡

周宣王 姬静

周幽王 姬宫湦(shēng)

周携王姬余臣

东周

周平王 姬宜臼

周桓王 姬林

周庄王 姬佗

周釐王 姬胡齐

周惠王 姬阆(làng)

周王子 姬颓(也称 周废王)

周襄王 姬郑

周王子姬带(也称周废王)

周顷王 姬壬臣

周匡王 姬班

周定王 姬瑜

周简王 姬夷

周灵王 姬泄心

周景王 姬贵

周悼王 姬猛

周敬王 姬匄

周王子 姬朝(也称周废王)

周元王 姬仁

周贞定王 姬介

周哀王 姬去疾

周思王 姬叔

周考王 姬嵬

周威烈王 姬午

周安王 姬骄

周烈王 姬囏(jiān)

周显王 姬扁

周慎靓王 姬定

周赧王 姬延

周惠王姬杰(也称周 昭文君)

秦朝

秦惠文王 嬴驷(也称 秦惠王)

秦武王 嬴荡

秦昭襄王 嬴则(也称 秦昭王)

秦孝文王 嬴柱

秦庄襄王 嬴子楚( 秦始皇 称帝时,被 追尊为 太上皇帝)

秦始皇 嬴政

秦二世 嬴胡亥

秦三世 嬴 子婴

西楚

西楚霸王 项羽

西汉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前少帝 刘恭

汉后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汉武帝 刘彻

汉昭帝 刘弗陵

汉废帝/ 昌邑王 刘贺

汉宣帝 刘询

汉元帝 刘奭(shì)

汉成帝 刘骜

汉哀帝 刘欣

汉平帝 刘衎

汉孺子 刘婴(仅为皇太子, 王莽 摄政)

新朝

新 始祖/新 太祖/ 建兴帝 王莽

玄汉

更始帝 刘玄

赤眉汉

建世帝 刘盆子

成家

成家帝 公孙述

东汉

汉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前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汉后少帝/ 弘农怀王 刘辩

汉献帝 刘协

三国

1魏

魏武帝 曹操

魏文帝 曹丕

魏明帝 曹睿

魏 少帝/ 齐王/邵陵厉公 曹芳

高贵乡公 曹髦

魏元帝/ 陈留王 曹奂

2蜀

昭烈帝 刘备

后主 刘禅

3吴

 武烈帝 孙坚

 长沙桓王 孙策

吴大帝 孙权

吴废帝/ 会稽王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文帝 孙和

吴末帝/ 乌程侯 孙皓

西晋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赵王 司马伦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东晋

元帝 司马睿

明帝 司马绍

成帝 司马衍

康帝 司马岳

穆帝 司马聃

哀帝 司马丕

废帝/ 海西公 司马奕

简文帝 司马昱

孝武帝 司马曜

安帝 司马德宗

恭帝 司马德文

桓楚

楚宣武帝 桓温( 桓彝之子)

楚武悼帝 桓玄(桓温之子),403-404年在位

楚帝 桓谦( 桓冲之子),404-405年在位,年号 天康

楚帝 桓振( 桓石虔之子),405年在位,死于该年

楚帝 桓石绥( 桓豁之子),405年在位,死于该年

十六国

1成汉

成景帝 李特

(成)秦文王 李流

成武帝 李雄

成哀帝 李班

成 废帝/幽公 李期

汉昭文帝 李寿

汉末主 李势

2汉赵

汉光文帝 刘渊

汉废帝/ 梁王 刘和

汉昭武帝 刘聪

汉隐帝 刘粲

(赵) 秦王 刘曜

3后赵

明帝 石勒

文帝 石弘

武帝 石虎

正帝 石世

成帝 石遵

仁武帝 石鉴

兴武帝 石祗

4冉魏

武悼天王 冉闵

惠帝 冉智

5前凉

 武穆王张轨

昭王 张寔

成王 张茂

文王 张骏

桓王 张重华

哀王 张耀灵

威王 张祚

冲王 张玄靓

悼王 张天锡

凉王 张大豫

6后凉

景昭帝 吕婆楼

懿武帝 吕光

隐王 吕绍

灵帝 吕纂

后主 吕隆

7西凉

武昭王 李暠

后主 李歆

末主 李恂

8南凉

武王 秃发乌孤

康王 秃发利鹿孤

景王 秃发傉檀

9北凉

文王 段业

武宣王 沮渠蒙逊

哀王 沮渠牧犍

高昌王 沮渠无讳

河西王 沮渠安周

10前燕

武宣帝 慕容廆

文明帝 慕容皝

景昭帝 慕容俊

幽帝 慕容暐

11后燕

成武帝 慕容垂

惠愍帝 慕容宝

开封公 慕容详

赵王 慕容麟

昭武帝 慕容盛

昭文帝 慕容熙

12西燕

归帝 慕容泓

威帝 慕容冲

昌平王 段随

中帝 慕容顗

文帝 慕容瑶

代帝 慕容忠

末帝 慕容永

13北燕

惠懿帝 高云

文成帝 冯跋

昭成帝 冯弘

14南燕

献武帝 慕容德

末主 慕容超

15胡夏

桓帝 刘卫辰

武烈帝 赫连勃勃

德武帝 赫连昌

平武帝 赫连定

16前秦

惠武帝 苻洪

高祖 苻健

厉王 苻生

世祖 苻坚

哀平帝 苻丕

太宗 苻登

后主 苻崇

17后秦

武昭帝 姚苌

文桓帝 姚兴

末主 姚泓

18西秦

宣烈王 乞伏国仁

武元王 乞伏乾归

文昭王 乞伏炽磐

厉武王 乞伏暮末

19代国

拓跋猗卢

拓跋普根

拓跋始生

平文帝 拓跋郁律

惠帝 拓跋贺傉

炀帝 拓跋纥那

烈帝 拓跋翳槐

昭成帝 拓跋什翼犍

20西蜀

蜀王 谯纵

南朝

1宋

穆帝 刘翘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文帝 刘义隆

元帝 刘劭

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明帝 刘彧

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准

2齐

高帝 萧道成

武帝 萧赜

废帝/郁林王 萧昭业

废帝/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废帝/东昏侯 萧宝卷

和帝 萧宝融

3梁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废帝/豫章王 萧栋

废帝/ 武陵王 萧纪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4西梁(后梁)

宣帝 萧詧(chá)

明帝 萧岿

靖帝 萧琮

5陈

武帝 陈霸先

文帝 陈蒨

废帝 陈伯宗

宣帝 陈顼

炀帝/后主 陈叔宝

北朝

1北魏

道武帝 拓跋珪

明元帝 拓跋嗣

太武帝 拓跋焘

南安王 拓跋余

文成帝 拓跋浚

献文帝 拓跋弘

孝文帝 元宏(原名 拓跋宏)

宣武帝 元恪

孝明帝 元诩

殇帝元氏( 元姑娘)

幼主 元钊

孝庄帝 元子攸

废帝/长广王 元晔

节闵帝 元恭

废帝/安定王 元朗

孝武帝 元脩(xiū)

2东魏

孝静帝 元善见

3西魏

文帝 元宝炬

废帝 元钦

恭帝 元廓(又名 拓跋廓)

4北齐

神武帝 高欢

文襄帝 高澄

文宣帝 高洋

废帝 高殷

孝昭帝 高演

武成帝 高湛

后主 高纬

安德王 高延宗

幼主 高恒

范阳王 高绍义

5北周

文帝 宇文泰

孝闵帝 宇文觉

明帝 宇文毓

武帝 宇文邕

宣帝 宇文赟

静帝 宇文阐(本名宇文衍)

隋朝

隋文帝 杨坚

隋炀帝 杨广

隋恭帝 杨侑

隋秦王 杨浩

隋越王 杨侗

许国

许 太祖高皇帝 宇文化及

唐朝

唐高祖 李渊

唐太宗 李世民

唐高宗 李治

唐中宗 李显

唐睿宗 李旦

武周

南周 则天大圣皇帝 武曌

唐朝(复辟)

唐中宗 李显

唐殇帝/ 少帝 李重茂

唐睿宗 李旦

唐玄宗 李隆基

唐肃宗 李亨

唐代宗 李豫

唐德宗 李适(kuò)

唐顺宗 李诵

唐宪宗 李纯

唐穆宗 李恒

唐敬宗 李湛

唐文宗 李昂

唐武宗 李炎

唐宣宗 李忱(chén)

唐懿宗 李漼(cuǐ)

唐僖宗 李儇(huán)

唐昭宗 李晔(yè)

唐哀帝 李柷(zhù)

五代

1后梁

太祖 朱温

废帝/ 郢王 朱友珪

末帝朱瑱(即 朱贞、 朱友贞)

2后唐

太祖 李克用

庄宗 李存勖

明宗 李亶( 李嗣源)

闵帝 李从厚

末帝 李从珂

3后晋

高祖 石敬瑭

出帝 石重贵

4后汉

高祖 刘暠

隐皇帝 刘承佑

湘阴公 刘赟

5后周

太祖 郭威

世宗 柴荣

恭帝 柴宗训

十国

1吴越

太祖 钱鏐

世宗 钱元瓘

成宗 钱弘佐

忠逊王 钱弘倧

忠懿王 钱弘俶

2闽国

太祖 王审知

嗣王 王延翰

惠宗 王延钧

康宗 王昶

景宗 王曦

世宗 王延政

3殷国

世宗睿武帝王延政

4荆南(南平)

武信王 高季兴

文献王 高从海( 高从诲)

贞懿王 高保融

贞安王 高保勖

德仁王 高继冲

5南楚

武穆王 马殷

衡阳王 马希声

文昭王 马希范

前废王 马希广

恭孝王 马希萼

后废王 马希崇

6南吴

太祖 杨行密

烈宗 杨渥

高祖 杨渭

让帝 杨溥

7岐国

忠敬王 李茂贞

8桀燕

桀王 刘仁恭

燕王 刘守光

9南唐

义祖 徐温

烈祖 李昪

元宗 李璟

后主 李煜

10北汉

世祖 刘旻(原名 刘崇)

睿宗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11南汉

烈宗 刘隐

高祖 刘龑

殇帝 刘玢

中宗 刘晟

后主 刘鋹

12前蜀

高祖 王建

后主 王衍(本名 王宗衍)

13后蜀

高祖 孟知祥

后主 孟昶

北宋

宋太祖 赵匡胤

宋太宗 赵炅

宋真宗 赵恒

宋仁宗 赵祯

宋英宗 赵曙(义名 王华)

宋神宗 赵顼

宋哲宗 赵煦

宋徽宗 赵佶

宋钦宗 赵桓

南宋

宋高宗 赵构

宋 正安帝/ 元懿太子 赵旉(即 赵敷)

宋孝宗 赵昚

宋光宗 赵淳

宋宁宗 赵扩

宋理宗 赵昀

宋度宗 赵禥

宋恭帝 赵显

宋端宗 赵昰

宋少帝 赵昺

刘齐

武烈帝 刘豫

辽朝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辽太宗 耶律德光

辽世宗 耶律阮

辽穆宗 耶律璟

辽景宗 耶律贤

辽圣宗 耶律隆绪

辽兴宗 耶律宗真

辽道宗 耶律洪基

天祚帝 耶律延禧

北辽

辽宣宗 耶律淳

梁王 耶律雅里

西辽

辽德宗 耶律大石

感天后 萧塔不烟

辽仁宗 耶律夷列

承天皇帝 耶律普速完

辽末帝 耶律直鲁古

辽恭帝 屈出律

西夏

太祖 李继迁

太宗 李德明

景宗 李元昊

毅宗 李谅祚

惠宗 李秉常

崇宗 李乾顺

仁宗 李仁孝

桓宗 李纯佑

襄宗 李安全

神宗 李遵顼

献宗 李德旺

末帝 李睍(xiàn)

金朝

金太祖 完颜旻

金太宗 完颜晟

金熙宗 完颜亶

金废帝/ 海陵王 完颜亮

金世宗 完颜雍

金章宗 完颜璟

卫绍王 完颜永济

金宣宗 完颜珣

金哀宗 完颜守绪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元朝(孛儿只斤氏)

元太祖 铁木真( 成吉思汗)

元睿宗 拖雷( 监国)(也可那颜)

元太宗 窝阔台(木亦坚汗)

乃马真后( 称制)

元定宗 贵由(贵由汗)

海迷失后(称制)

元宪宗 蒙哥(蒙哥汗)

元世祖 忽必烈(薛禅汗)

元成宗 铁穆耳(完泽笃汗)

元武宗 海山(曲律汗)

元仁宗 爱育黎拔力八达(普颜笃汗)

元英宗 硕德八剌(格坚汗)

泰定帝 也孙铁木儿

天顺帝 阿速吉八

元文宗 图帖睦尔(札牙笃汗)

元明宗和世 瓎(là,忽都笃可汗)

元宁宗懿璘质班(宜林奇葆汉)

元惠宗 妥懽帖睦尔(乌哈图汗)

元昭宗爱猷识理答腊(必里可图)

元益宗 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可汗)

明朝

明太祖 朱元璋(洪武)

明惠宗 朱允炆(建文)

明成祖 朱棣( 庙号初为 明太宗)(永乐)

明仁宗 朱高炽(洪熙)

明宣宗 朱瞻基(宣德)

明英宗 朱祁镇(正统、天顺)

明代宗 朱祁钰(景泰)

明宪宗 朱见深(成化)

明孝宗 朱佑樘(弘治)

明武宗 朱厚照(正德)

明世宗 朱厚熜(嘉靖)

明穆宗 朱载垕(隆庆)

明神宗 朱翊钧(万历)

明光宗 朱常洛(泰昌)

明熹宗 朱由校(天启)

明思宗 朱由检(崇祯)

大顺

李自成,年号 永昌

大西

张献忠,年号 大顺

南明

明安宗 朱由崧,年号 弘光

明绍宗 朱聿键,年号 隆武

明昭宗 朱由榔,年号 永历

明文宗 朱聿鐭,年号 绍武

清朝

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

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崇德)

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乾隆)

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 嘉庆)

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

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

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同治)

清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光绪)

清 废帝 爱新觉罗·溥仪( 宣统)

太平天囯

天王 洪秀全

幼天王 洪天贵福

中华帝国

中华帝国皇帝 袁世凯,年号 洪宪

3相关

编辑

古代 帝王 称谓

1、天子

《 礼记》:“君天下曰天子。”

《 汉书》:“王者父事天,故爵称天子。”

《春秋繁录》:“尊者取 尊号,卑者取 卑号。故德侔天地者,皇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

2、皇帝

《 书》:“皇帝清问下民。”

《 管子》:“明一者皇,察道者帝。”

《 诗谱》:“德合北辰者皆称皇,感五帝坐星者皆称帝。”

《 史记 秦始皇本纪》:“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百虎通义》:“汉制:天子称皇帝,其嫡嗣称皇太子。”

《 独断》:“皇帝至尊之称。皇者,煌也。 盛德煌煌,无所不照也。帝者,谛也。能行 天道,事天审谛,故称皇帝。”

3、皇上

《皇太子宴元圃宣猷堂有令赋诗》:“ 皇上纂隆,经教宏远。”

4、今上

《史记· 秦本纪》:“今上以重法绳之。”

5、皇

《 尔雅》:“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 说文》:“皇,大也,自从。自,始也。始皇这,三皇太君也。”

《风俗通》:“三皇: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称曰皇。”

6、帝

《 尔雅》:“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 说文》:“帝,谛也,王天下之号也。”

《 独断》:“上古天子:庖牲氏、 神农氏称皇,尧、舜称帝,夏、商、周称王。”

《 白虎通义》:“德象天地称帝,仁义所生称王,帝者天号,王者,五行之称。”

7、陛下

《独断》:“陛下者,陛,阶也。天子必有近臣,执兵 陈于陛侧,以戒不虞。谓之陛下者,群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天子,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义也。”“天子自称为朕,臣民称之曰陛下。”

8、殿下:魏晋六朝都称 殿下。

9、圣上:在《 汉书》中一般都称 圣上。

上述中称天子自称朕,那么我们看看这是由谁那开始的,我们看看史记中的记载, 秦始皇已经统一了六国, 李斯等大臣商议说:“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其实从秦始皇开始,后世皇帝都自称朕了。但在这之前,其实朕,只是我的意思,大家都可以用,只是到了秦始皇开始,只能天子独用了。天子

其实皇帝还有很多自称,小子、冲人、孤、寡、不谷。那么我们看看相关的记载都有些什么。

《 论语》:“ 予小子履。”

《尚书汤誓》:“非台小子,敢行称乱。”

《尚书说命》:“台小子旧学于甘盘。”

《尚书大诰》:“洪维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

《 老子》:“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以上所说的天子称谓其实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词,只是出处或许有所不知而已,但下面要讲讲天子的古称,这其实对我们读古籍是有很大帮助的。

《尔雅》:“林、烝、天、帝、皇、王、后、辟、公、侯,君也。”

《尚书》:“克绥厥猷惟后。”

《易》:“后以施命诰四方。”

《 白虎通义》:“以揖让受 于君,故称后。”

《 说文》:“后,继体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厂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

元后

《 尚书》:“汝终陡元后。”

君王

《诗》:“室家君王。”

后王

《尚书说命》:“树后 王君公。”

素王

《史记殷本纪》:“ 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

大君

《 易》:“大君有命,开国承家。”

社君

《 七略》:“三载社君。”注明一下,这里指的是 幼君。

天辟

《前汉五行志》:“天子曰天辟。”

官家

《 湘山野录》:“李侍读仲容善饮,真宗饮量无敌,饮则召公,一夕,上命巨觥,仲容曰:‘告关家,免巨觥。’”

其余大致还有几十种叫法,比如 大官、君天、真主、天公、 崖公、太上、大宗、先民、大尊、朝廷、车驾、至尊、元首、九重、万岁、 万乘、人主、 上等。

  这是一个传说:

  为造皇陵,刘伯温为洪武皇帝保举了一位“奇人”,此人身怀异术,通天晓地,足可担当建造“皇陵”之重任,但他本是深山中的隐逸之辈,恐其找借口推诿,故献画一卷,等将他召至宫中,先明示其意,然后不论他答不答应,只要把这轴图画给他一看,他必不敢再行推托。

  洪武皇帝将信将疑,就立刻遣人将刘伯温保举的“高人”请来,此人的姓名是“封王礼”,他本是在巴蜀之地烧炼铅汞的方外之士,也常做些倒斗的勾当,专门喜欢搜寻一些“丹砂异书”之类的古物。

  封王礼被召至金殿之上,得知是要让他修造“皇陵”,自古有道是“伴君如伴虎”,这是极容易掉脑袋的事情,他哪肯答应,忙谎称自己不懂“葬制”和“寻龙”之道,想要推托掉这份“皇差”。

  洪武皇帝一看果不出刘伯温所料,就让人把那卷图画取出来,给封王礼当面观看,封王礼看了图中所绘,当时就惊得魂不附体,跪倒驾前,连称:“皇上恕罪,草民实该万死。”

  原来刘伯温这幅画,画中所绘是一派险峻的悬崖绝壁,壁上挂棺而悬,藏了许多“悬棺”,画中有几个盗墓贼,其中一个贼人抱着松皮粗鳞的棺材盖子正在用力挪动,显然是刚刚揭开棺盖;另有一贼攀在绝险的陡壁上,拿绳索套在棺中古尸颈中,把棺中老者的尸体拽得坐了起来;还有两个盗墓贼蹲在棺材旁边,从棺中抱出一块块“骨甲”,那骨甲上满是“星图”和“蜗虫古篆”。

  画幅旁边注着一行字“观山盗骨图”,封王礼看此图看得心惊肉跳,原来画中所绘的盗墓场面,正是其先祖所为。

  “封氏”为地方上极有名望的豪族。祖祖辈辈都居住在巫山棺材峡。那峡中地形险恶剥断,藏有无数“悬棺”,封氏现任就曾经在“棺材峡”中**过许多“天书异器”,借此发迹,习得了许多失传已久的巫术,进而痴迷“炉火之术”。

  到了元末明初,传到封王礼这辈,自称“棺山太保”,仗着精通“棺山指迷术”。在各地秘密发掘古冢山陵,实际上封家有得是钱,其辈盗墓的动机,主要是为了那些藏在墓中的古卷古籍,此刻见了“观山盗骨图”,还以为自家的秘行败露,惊动了天子,肯定逃不开灭门之祸,而且这件事从无外人知道,这说明皇上身边有“高人”。对“棺山盗墓”之事必定是一清二楚。此时只好硬着头皮,按照洪武皇帝的要求设计皇陵。

  刘伯温当时在朝中已萌生退意,但在修建皇陵之事上,被皇帝逼得脱不开身,想起世上还有这么一伙“棺山太保”,最是精通陵谱和遁甲之术,就把这件“皇差”推到了他们头上,他还算留些情面,只把画卷称做“观山盗骨”。并未明言实际是“棺山盗墓”。

  封氏专攻奇门异术,行事手段常人难料,而且从骨甲中掌握了许多风水秘术。对陵墓结构和选址都有独到之处,使洪武皇帝十分满意,御赐封王礼和他的几个弟子纯金腰牌,从此以后称为“观山太保”,留在御前听用,专职为皇家建造陵墓。

为什么清朝的官帽上有顶子,帽后有花翎?

 从古籍文献中的记载或**电视上演的宫廷戏中,如果注意观察,可以发现明朝以前的官员和清朝的官员,除了官服不同,戴的官帽样式也不同。明朝之前大多是我们熟悉的乌纱帽,而清朝的官帽则是顶戴花翎。

 那么,为什么清朝的官帽上有顶子,帽后还插着一束花翎呢?

 清朝以前的官帽,就是我们常见的乌纱帽。乌纱帽是以乌纱制成的帽子,原是民间常用的一种便帽。最早源自于东晋成帝时,凡在宫中做事的官员,都戴一种叫乌纱帢的帽子。到了南朝宋,这种帽子开始普及,乌纱帽成为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乌纱帽正式成为官服的一部分,则始于隋朝,盛行于唐朝。

 宋太祖即位后,为免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就下令在乌纱帽两边各加一个翅,只要有人脑袋一动,软翅就会跟着颤动,皇帝居高临下,一目了然。明朝时,乌纱帽始定为官帽,老百姓就不能再戴了。如《明史‧舆服志三》上载︰“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乌纱帽于是成为官职的代称。

 清朝时,由于民族性不同,清帝改冠服制,服饰以满族服装为主,官帽也与明朝截然不同,以礼帽代之,帽后都拖一束花翎,称为“顶戴花翎”。清朝官帽,有上朝戴的朝冠与平时戴的吉服冠两种,亦即有礼帽、便帽之分。这两种帽子又各有冬、夏二式。

 清朝官员戴的礼帽,又称为大帽,有冬季戴的“暖帽”和夏季戴的“凉帽”两种款式。依据规定,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暖帽大多为圆形样式,中间饰以红缨,冠顶有顶珠,帽檐反折向上,檐面质料多为皮质,也有呢料、绒布、绸缎等。凉帽多为圆锥形的笠帽,用玉草、竹丝或藤丝编织而成,外罩绫罗,多为白色,亦有湖蓝色、**,顶上缀有红缨、顶珠。

 顶戴、花翎都是清朝官品的冠饰,也是区分官阶大小的重要标帜。清朝官吏品级,依帽上顶珠的颜色和质地来区别,称为“顶戴”,也可作顶带、顶子、顶珠,就是指装在官帽顶上正中的饰物。

 朝冠顶子共分三层,顶端为尖型宝石,中为球型珠宝,下为金属底座;吉服冠顶子只有球型珠宝与金属底座两部分。底座有金制,也有铜制,上面并镂刻花纹。按照清朝礼制,顶珠质地以宝石为主,一品官为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为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为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镂花金,九品用阳纹镂花。冠上无顶珠即无官品。

 此外,清朝的官帽,在顶珠下都装有翎管,目地是用来安插花翎。翎管约两寸长,圆柱型。文武大官所戴翎管都是用各类玉石、象牙或玻璃烧制而成,当时以翡翠翎管最珍贵、盛行,但官品低的官员只准用红玉。

 玉制翎管(网络)

 清朝官员礼冠上用来区别品级的羽饰,有“花翎”、“蓝翎”两种,又称为翎子,以花翎为贵。花翎以孔雀毛做成,俗称孔雀翎;蓝翎以鹖羽制成,色蓝,故称。在清朝昭梿《啸亭续录。花翎蓝翎定制》上载︰“凡领侍卫府员、护军营、前锋营、火器营、銮仪卫满员五品以上者,皆冠戴孔雀花翎,六品以下者冠戴鹖羽蓝翎,以为辨别。”

 所以,蓝翎是赐予六品以下而在皇宫、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亦可赏赐给官阶低的功臣。但后来赐戴浮滥,出钱即可得。

 孔雀翎上有眼状的圆圈,一个圆圈算一眼,故花翎又分单眼、双眼、三眼,以三眼最为尊贵。因此,花翎主要是以翎眼多寡来区分官吏等级。如《清会典。礼部四。冠服》上载:“孔雀翎,翎端三圆文者,贝子戴之。二圆文者,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之。一圆文者,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护军各统领、参领、前锋侍卫,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一等护卫均得戴之。翎根并缀蓝翎。”

 花翎原本是清朝皇帝赏赐给有功勋的大臣或贵族的冠饰,代表荣耀与官阶。花翎有昭示官爵品秩、赏赐勋业的作用,故其规定严格,不可随意佩戴。如有擅戴者,则送吏部从严处罚,若被罚以拔去花翎,则表示解除他的一切职务。

 到清末,随着花翎赏赐范围扩大,也就不及之前尊贵,五品以上的官,不用勋赏只要捐纳就可得花翎戴。后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国库空虚,捐例大开,用钱就可以买到花翎戴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