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1、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玩具身上有不同数字的粘贴。
教师:“小朋友看。玩具身上有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和圆点数是相同的。
2、教师提出整理的要求:
※观察每个盒上的大小、数字,引导幼儿了解每个盒里只能放两个玩具,它们身上的数字相加必须等于5。教师举例:先拿一个数字是4的玩具放好,启发幼儿说出再应该拿数字是几的玩具(1)。
※请幼儿观察小盒下面的记录纸,教师边启发幼儿想一想应该怎样写加法算式记录整理结果(41=5),边出示写好的算式。
※请幼儿观察小筐上的即时贴颜色,告诉幼儿负责整理与自己身上即时贴颜色相同的区域。
※看哪组幼儿整理的快,记录的准。
3、幼儿分组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及时记录整理结果,并督促幼儿整理后马上回位子坐好,鼓励整理好的幼儿可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录结果。
4、全部整理后,与幼儿一起检查整理结果是否正确。
三、请各组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
1、教师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讲讲算式所代表的意思,理解加法交换的规律。
2、鼓励幼儿给玩具超市取个好听的名字。
四、以买玩具的游戏形式学习5的加法。
1、教师:“超市布置好了,我要5元钱去买一个喜欢的玩具(拿出信封里的5元钱),我买了一个4元钱的※※,还剩几元钱?应该怎样记录?”教师出示范例5-4=1
2、请幼儿从小椅子下取出信封,看看里面有几元钱?请幼儿用手里的5元钱到玩具城买喜欢的玩具。
3、提出要求:每人只买一个玩具,并把自己花了多少钱,剩了多少钱也要向老师一样记录下来。
4、请幼儿以口编应用题的方法,介绍自己购买的玩具及记录,老师同样以算式的形式在展示板上展示幼儿记录结果。引导幼儿理解加减互逆的规律。
五、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教材分析
《小猪家的房顶》,活动来自《弯弯绕绕》这个主题活动,主题活动从引领幼儿进入生活环境中的弯绕世界开始,让他们面对各种物体,饶有兴趣地去发掘和体验与之相关的造型、作用和乐趣,然后用他们熟悉的材料和方式去创造一片弯弯绕绕的天地。本活动以“小猪的新房子”为情景,小猪一家造了新房子,这幢房子的房顶是梯形的从而导入活动,让幼儿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找出梯形图形。活动中,让幼儿动脑动手的过程中,调动各种感官,插上想象的翅膀,主动学习、不断成长。
活动目标
1、了解梯形的基本特征,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找出梯形
2、认识不同的梯形,发展观察、比较、动手能力。
3、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1页《梯形大聚会》。
2、:由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组合而成的一间屋顶为梯形的房子,图形可以拆分。
3、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等各种梯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纸(数量与幼儿人数相同),剪刀。
4、人手一张白纸,上画三个正方形;剪刀。
活动过程
(一)找梯形
1引导幼儿关注“小猪的新房子”:小猪一家造了新房子,这幢房子的屋顶很特别,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这幢房子上有什么形状。
2请幼儿在“小猪的新房子”中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数一数各有几个。
3剩下的形状就是小猪家的房顶,这个形状叫什么(梯形)摸一摸它和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样
4将梯形倒着放、斜着放,请幼儿说说这个图形还是不是梯形。
5出示直角梯形。这个一边可以当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6出示等腰梯形。这个两边有一样长滑梯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二)变梯形
1猪妈妈又生了很多猪宝宝,她准备给每只小猪盖一幢房子,小猪们都喜欢梯形的房顶,请你们一起来帮忙!
2出示长方形、三角形纸。请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把长方形(三角形)变成梯形,谁来试试
3幼儿尝试用折的方法来变梯形,再将剪下来的梯形贴在白纸上原来画的正方形房子上,作为“小猪家的房顶”。
(三)梯形大聚会
1出示幼儿活动材料《数学》第21页《梯形大聚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寻找、涂色、连线活动再次感知梯形的特征。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需要帮助的幼儿。
教学反思
活动第一环节:找梯形。我制作了课件,出示小猪的,为活动创设“小猪告诉大家好消息,它家造新房子”的活动情景,激发活动兴趣。然后让幼儿找一找这幢房子的房顶特别之处,然后引出梯形,并让幼儿认识梯形。本环节中,我重点让幼儿感知梯形倒着放、斜着放,还是梯形。这里自我感觉对梯形的介绍不精炼,没有把梯形和长方形作一个透彻的比较,所以部分幼儿还不能把长方形和梯形区分出来。接着是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这里方老师也提出了建议,活动中,我太强调让幼儿认识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确,我把目标定得太高了,不符合中班幼儿的接受能力。
第二环节:变梯形,把长方形和三角形转换成梯形。以情景:“猪妈妈又生了很多宝宝,她准备给每只小猪盖一幢房子,小猪们都喜欢梯形的房顶,请你们一起帮忙!”导入下环节。我的设计意图是把长方形、三角形转换成梯形,感知长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关系。我设计了一个很难的环节,而且在幼儿操作前,也没有做到清楚的讲解示范,一开始就让幼儿自己探索,导致部分幼儿不能转换出正确的梯形。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目标:1、进一步掌握几何图形的特征,尝试将两个或三个图形进行重叠,培养观察能力和平面感知能力。
2、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操作方法和结果。。
3、通过小组操作,培养合作的能力。
准备:1、教师操作大图一份、演示课件。神秘袋一个,各种图形片。
2、人手1份操作纸、一组一套聪明树操作材料
过程:
1、摸摸神秘袋,复习各种图形。(三角形、圆形、方形、菱形、梯形、椭圆形)
师:看,老师这儿有一个神秘口袋,里面藏着许多图形宝宝,一起来看老师是怎么请他们出来的。(教师示范,通过小手摸一摸,知道是什么图形)请幼儿操作。
2、图形捉迷藏,通过课件集体观察图形叠加。
师:"瞧,这图形宝宝们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出示图例一(二个图形):你能知道哪些图形藏在一起了。(通过课件分解图形)
出示图例二(三个图形):你知道几个图形藏在一起了。
3、集体操作聪明树。
教师示范
师:看这个有一棵聪明树,树上有许多聪明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呢?
这儿还有许多聪明果呢?如果每个聪明果都能找对答案,那就成功完成任务啦!
"看,这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呀?(红色)那我们就要用红色聪明果来帮助寻找答案。然后把它放在答案的上面就行啦。
(老师示范一个,请个别幼儿操作)
4、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练习。
5、出示聪明树操作材料,各组轮流操作。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 任务完成得太出色啦!那你们会合作吗?下面请每一组小朋友一一轮流合作完成聪明树,比一比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设计思路
《漂流屋》是大班语言领域文学活动中的一篇故事。作品内容寓意美好,语言生动形象。讲述了一对小兄妹制作漂流屋与小动物们共同分享的美妙故事。
针对幼儿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存在自私,霸道,不愿与同伴分享玩具、图书等情况而制订本次活动计划。根据教材特点,我设计了两个教育环节“理解故事”和“制作漂流屋”,以集中教育活动的形式来开展。通过听、学、讨论等形式领会文学作品寓意、情感,知道美好的事物应该和大家共同分享。
活动目标
1、能领会文学作品的情感和简单寓意,知道美好的事物应该和大家共同分享。
2、学习边看图书边学讲故事。
3、尝试运用多种技能制作各种“小屋”,发挥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动手制作能力。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1、教师利用柚子皮、泡沫板自制漂流屋。
2、音乐录音带、幼儿人手一本小图书、贴绒挂图(自绘)。
3、泡沫、小木片、雪糕盒、纸盒、矿泉水瓶、白乳胶、双面胶、水彩笔、蜡笔、绘画纸、剪刀、皱纹纸、及时贴、刻刀等材料。
活动过程
环节一:理解故事
1、出示水盆中的漂流屋,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师:小朋友快过来看看水里漂来的是什么呀
幼:像个小房子;还有窗户呢
幼:老师,这个小房子是谁做的
幼:这么小,谁住得进去呀老师,这给谁住呀
师:小朋友有这么多的问题啊!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漂流屋》这个故事好吗听完小朋友就知道了。
2、音乐声中,教师边演示贴绒挂图边完整讲述故事。
师:原来,这个小房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呢
幼:漂流屋
师:漂流屋就是一种可以在水上漂来漂去的小屋子,大家喜欢这个故事吗你喜欢故事中哪些人物为什么喜欢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教师适当指导。
3、结合小图书,幼儿学习边看图书边学讲故事。
师:小朋友翻开手中的小图书,我们一起来边看图书边学讲故事好吗老师还有很多问题要让小朋友们来思考呢
提问(穿插于边看边学讲故事中):是谁发现了漂流屋青蛙有没有独占了漂流屋河边的小动物分别用什么做屋子小动物们在漂流屋里干什么漂流屋原来的主人是谁小兄妹发现漂流屋时心情怎么样当看到漂流屋有了新主人他们心情又是怎样的
4、组织幼儿讨论:
师:青蛙和光着脚丫的小兄妹有了美好的东西时他们是怎么做的
幼:小兄妹把漂亮的漂流屋送给小动物们。
幼:青蛙请朋友们一起住到漂亮的漂流屋里。
师:对了,美好的'事物要和大家共同分享。大家以后要怎么向他们学习呢(教师指导幼儿讲述)
环节二:制作漂流屋
5、组织幼儿在配乐朗读的良好气氛中尝试制作漂流屋。
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漂流屋送给家人,朋友或是小动物呢
幼:老师,我想送给您;我想送给小松鼠;我想送给爸爸可以吗……
师:大家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找朋友商量以后合作来完成,使用剪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废纸屑不乱扔,如果要使用刻刀,可以请老师帮忙。(幼儿动手制作时教师从旁指导协助完成)
6、欣赏作品,互赠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以柚皮制作的精美小屋出现,引起幼儿强烈的兴趣。幼儿听故事非常认真,积极思考。幼儿学习边看图边学讲故事中穿插的许多提问,让幼儿更易理解故事内容,明白美好的事物要和大家共同分享。
教师在活动中语言生动形象,自绘挂图精美形象。对幼儿的回答适时地加以引导,使幼儿轻松学习,寓教于乐,掌握故事寓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导幼儿感受与同伴分享、交流图书的乐趣。
2、引导幼儿能按顺序新闻记者图书,发展幼儿交往和口语表达能力。
3、让幼儿了解图书种类的多样性,古籍书的作用,知道图书由封面、封底、目录和正文组成,学习正确的看书方法,懂得爱惜图书。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带喜欢的图书一本。准备一本有目录的大书。
2、共同收集不同种类的书,如布书、立体书,电子书等。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将收集来的图书有序地布置在图书区,引导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参观并向书的特点、内容等,激发幼儿对各类图书的兴趣。
2、通过阅读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图书。
(1)幼儿人手一册图书自由阅读,教师观察幼儿是否会按顺序一页一页地翻看。
(2)讨论:书有什么作用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3、帮助幼儿了解目录的作用。
(1)引导幼儿查看自己的书的目录,能根据目录查找书中的内容。
(2)比一比谁的速度快:教师报页码,幼儿找对应的故事;教师报故事序号,幼儿找页码,临座的小朋友之间相互检查。
(3)讨论:目录有什么作用?
4、集体讨论正确阅读的方法:阅读图书要一页一页地翻,身体要坐正,不能躺在床上看书,不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眼睛与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文字和图画对应起来阅读等。
5、幼儿自由结伴,讲述自己书中的故事,并与同伴交换图书,提醒幼儿正确的看书方法。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制作“我的书”,可将故事画成置之不理画装订后,画上封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并引导幼儿互相分享,交流。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纸绳,探索纸绳有承重力的特点。
2、通过实验知道纸里有纤维,学习找纤维的走向。
3、积极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餐巾纸若干、皱纹纸若干,装满水的牛奶桶若干、塑料箩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拎一拎。
1、教师出示面巾纸和瓶子:今天面巾纸要和瓶子做游戏,游戏的方法是:用一张薄薄的面巾纸把这么重的瓶子给拎起来,记住只能请面巾纸来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2、幼儿想一想、说一说。
3、组织交流,引出将纸制作成纸绳。
4、幼儿自主尝试。
5、组织交流:为什么有的能成功拎起来,有的在拎的时候面巾纸断了失败了呢?
二、游戏:撕一撕。
1、导语:为什么刚才我们有的小朋友成功了,有的小朋友失败了呢?其实面巾纸里藏着秘密,想解开面巾纸的秘密吗?那我们来玩一个撕纸的游戏,沿着餐巾纸的每条边撕一撕,看看能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组织交流:有什么不一样?(有的边能撕成条条,有的边撕成碎片。)
4、揭示纸纤维的走向特性:面巾纸里藏着的秘密是纸的纤维走向(边讲边用记号笔做上纸纤维的走向记号)。我们顺着纤维走向把面巾纸拧成绳,纸的纤维结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御外界拉的力量,这样纸绳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游戏:拎一拎。
1、导语:现在你们知道了这个秘密,想不想再试一试呢?这次我们要先找一找纸的纤维走向,然后再做一根有力量的纸绳,记得还要拧紧点哦,这样会更牢固。
2、幼儿再次尝试,体验成功的乐趣。
四、合作游戏:做长绳。
1、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纸,瞧,这是什么纸?(教师出示皱纹纸)皱纹纸能做纸绳吗?
2、教师出示事先给幼儿准备好的皱纹纸,交代要求,请两个小朋友合作,一起拧一根长绳。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纸绳宁好后讨论猜测:你们做的长绳有没有力量呢?能不能拎起重物呢?
5、教师和孩子一起实验验证。(合作拎两桶、再合作拎更多的桶等)
6、讨论猜测:现在我想用长绳拎起小朋友,你们猜一猜能不能成功?(教师用一根长绳实验,失败了)
7、讨论怎么办?引出把我们做的长绳和在一起,这样纸绳的承重力更大。
8、教师把幼儿制作的长绳全部合起来,变成一根又长又粗的大绳,尝试拎起小朋友,体验团结力量大。结束活动。
五、活动延伸: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纸,它们能不能变成很有力量的纸绳呢?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活动目标:
1、能运用数字、符号等记录自己"撒花片"的结果,学习9的组成。
2、学习从9的分合推导出10的分合,能有序地进行10的分合。
活动准备:
1、放大的9的分合式1张,红色、黑色的记号笔各一支。
2、幼儿人手1盘9个花瓣,笔若干。
3、撒花瓣记录单,9的分合式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明确"撒花瓣"游戏的规则与要求。
1、请幼儿观察并说出盘中花瓣的数量。
2、教师示范并交代游戏的规则与要求。
二、幼儿进行"撒花瓣"的游戏活动三、展示记录,引导幼儿交流分享1、展示大家的记录单,请幼儿根据个别幼儿的记录,说说这名幼儿每次撒花瓣的结果,学习同伴的记录策略。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个别幼儿的记录,发现并将9分成有8个答案,并将8个答案按序进行调整。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四、教师引导幼儿由9的分合推导出10的分合。
1、教师出示9的分合式,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2、教师引导幼儿继续讨论。
3、教师带领幼儿讨论并完成第一组答案的修改。
五、请幼儿把自己的记录单(9的分合式)改变成10的分合式。
六、展示个别幼儿的修改结果,教师和幼儿共同认读10的分合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理解并学习使用叠词,培养幼儿爱看书、喜爱读书的好习惯。
2、让幼儿学会说“我喜欢在……”的句式。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准备:
1、《我喜欢》大书一本,小书人手一册。
2、大书事先用纸遮住。
教学过程:
1、简单谈话,引出话题:
(师):“请小朋友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还要说说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如喜欢吃什么,喜欢住在哪里?……”让幼儿自由讨论,畅所欲言。
2、教师小结: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大书,上面提到了一些刚才小朋友没提到的动物,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这本书好吗?
3、学习阅读故事“我喜欢”。
(1)先读题目,然后展开第一页,请幼儿观察图中有什么,它喜欢在哪儿干什么?由此学习句式:我喜欢在……
(2)重点学习词语:“飘来飘去”,请幼儿例举还有什么可以用飘来飘去形容。
(3)用同样方法学习故事中的每一句话和一些叠词,并向幼儿介绍一些不常见的动物的生活习性。
(4)最后一页向幼儿提问:“这本书”是指哪本书,为什么会喜欢这本书,由此说出这本书的颜色鲜艳、丰富,动物形象可爱,还能学到很多知识,所以喜欢这本书,培养幼儿对书的爱好与兴趣。
(5)师生一起边指边读书。
延伸活动:
巩固学习叠词,游戏方法:老师说第一个字,请幼儿组成一个叠词。如:推——推来推去;让——让来让去;滚——滚来滚去;摇——摇来摇去;晃——晃来晃去等。
活动反思:
教师在组织幼儿谈论有关动物习性、行为特征的话题时,他们非常积极,纷纷用肢体语言来表示自己对动物的认识,逐步了解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喜欢在哪里活动,喜欢做什么,喜欢怎样生活?教师还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整理原有的知识、经验,进一步深化了他们对小动物的认识。
1 写作中如何运用文言文~
纵观新课改这套实验教材,仍按以前的单元数编排。单元相同,课文数相同,但每单元设计的内容体系不同,新颖而且富有哲理性。又特别是文言文,打破了以前集中编排的形式,而是根据各年级的需要或分散在各单元,或集中学习。根据这种编排形式,应该如何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呢?
一、教师要深入地解读文本,并以自己的深情解读引导学生更好的阅读。
譬如《桃花源记》一文,在让学生感受优美景色的同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欧阳修“与民同乐”在失意时胸怀坦荡,寄情山水;范仲淹同样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自真情点拨,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中,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打开其心志,激励其阅读的兴趣。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建构文言文教学的新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能力。换言之,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在自主阅读实践中炼就他们的阅读能力。以前教学,生怕学生学不懂,教师不敢大胆放手,让他们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进行学习,一篇文章逐字逐句全由教师包办,这样抑制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变得很被动。现在可就不同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从教法、学法上都进行了改变,从让学生通读全文到理解关键字、词、句这一过程,由教师引导学生互动的方式完成的。
三、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其作品的内涵。
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电教手段,给他们以直观形象的感知,从中获取知识。文言文涉及知识广,学生掌握多,理解难,学生不深入,往往读得乏味,那么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从而为学生自觉、自主阅读做好必要的准备。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教学情景,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使其自然而然地走近文言文中,与他们“面对面”地对话,心与心的沟通,在心灵碰撞中去体味作品的景、事、情。
进行了这样的一些尝试,上《与朱元思书》时,课前让学生预习,课上首先展示投影,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从而营造了学习气氛激发起了学生对这里山水的向往,导引出学生从内心深处急切了解课文内容的渴望。
四、培养情感,增强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能力。
学习语文,其主要目的就是学习语言。而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学习文言文也是这样,必须加强朗读、背诵,才能培养和增强感受能力。常言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也只有通过朗读、背诵,才能把握整篇文章,弄清字、词、句、段、篇的用法、安排和布局,才能体味语言、语调和方式、方法,体味优秀文言文语言的简练、深刻和优美。
五、提高对文言文的了解、理解和运用,继承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是教学文言文的目的和归宿。
“学以致用”这是我们学习一切知道的目的,有的是现在用,有的是将来用。而在目前白话普及时代,文言文学习主要重在了解、理解和继承,主要是增强传统文化素养,而在运用上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是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并在有时发挥着比白话文还重要的作用。运用时,主要在其优美性、简练性和哲理性,如“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千里之堤,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寥寥数字,短短数语,就能说明很深刻的道理,其美感、哲理和简练是白话文所望尘莫及的。但要做到在生工作、学习、生活中,在说话、写作中信手拈来,就必须熟练,让学生多读、多背和博览是关键。
六、文言文教学中,可采取多种阅读形式。
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分组读、个别读,在读中解惑;既可读全篇,也可读某一段,还可读某一句或几句;故事性强而有人物对话的可分角色读。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语调,进而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读去领悟,让学生身临其事、身临其境、身临其历史,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运用之妙,存乎于心”的学习
2 如何又快又熟练的背语文文言文先了解每段大意,清楚每一句文言文的意思,通过分段来背。用叠加句子、段落的方法进行连贯记忆。
比如:一篇文言文有三个段落,从第一段落第一句开始,念几遍,盖上书背几遍,接着打开书念第二句,盖上书背第二句几遍后,这时候趁第一句的记忆还在,就连着第一句一起把这两句背下来。
以此类推。背完第一段后,再打开书读几遍,看着注释或者现代文翻译背一下,圈出遗忘的关键字。接着就可以开始第二段的背诵。背完第二段后,两段一起读几遍,试着连起来背诵。
第一天背不熟没关系,第二天早上再起来读几遍,接下来几天都需要不断的读和背。(可以利用课间、吃饭前、午睡前等零碎的时间来读。)
3 怎样可以学好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人所用的语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再使用。但它是现代文的源泉,仍然以各种方式影响着现代文。因此,要真正学好现代文,就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文言文基础。老一辈作家、学者如鲁迅、茅盾、钱钟书、梁实秋等人都有深厚的古文根底,作品中洋溢着浓郁的古典气息,语言简洁准确、典雅传神。鲁迅先生从年轻时就大量阅读和研究古代小说,这对他后来的小说创作影响很大;茅盾背诵《红楼梦》的功力历来为人称道;钱钟书首先是一代学者,学贯中西,尤以国学见长,其次才是作家。世人只知有《围城》,而不知有《管锥编》;梁实秋深谙古典,博览经史子集,体现在其散文作品中,不仅是语言的古雅淳厚,收放自如,还有用典之信手拈来,曲尽其妙。梁氏读书之广与运用之活实在令人叹服。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文言文呢?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一、掌握基本的语言结构。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其中,词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句可分为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五大类。系统掌握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弄清其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和联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
二、正确断句。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可用,因此,如何断句直接影响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断句须注意以下几点:理解关键词语,判断词与词之间关系;了解一定的古代文化赏识;掌握文中对话、转述、引用的规律;根据句首和句尾的词语以及句中的惯用语进行判断。
三、学会正确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忠实原作,字字敲定,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补充省略的部分;调整语序;适当增减。
四、反复诵读。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诵读可以培养语感,达到熟练阅读其他古代作品的目的。此外,古文很讲究内在的韵律和节奏,反复诵读可以充分领略作品的音乐美,提高学习兴趣
4 怎样学好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之功,文言文阅读尤其如此。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平时的由一时的积累,并善于在阅读中熟练地运用。
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足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老师已讲清楚,自己也明白,这就够了。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等到过了一年半载,就一篇也不记得了。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
积累离不开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化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那么,需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这些是对每一位高中生的最起码的要求。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5 怎么才能很快的学好文言文老梁回答,一定要给我分啊!!!!而且要多加悬赏啊!!!!!!!!!!!!!!!!!!!!!!!!!!!!!!!!!!!!!!!!!!!
要学好文言文,就要多做这方面的题目或者多看一些文言文方面的书,多翻译一些文言篇目和故事,从而提高文言水平。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1、古籍需要保护,但利用是对古籍最好的保护。古籍不能只是“束之高阁”与世隔绝,从故宫让更多馆藏走出库房,到古籍数字资源的免费阅览,这种变化的背后是技术之变,如今的文物保护技术、数字化技术让传统的保护手段有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这种变化更是观念之变,图书馆、博物馆回归公益属性,让更多的免费资源惠及于民,这既符合公众期待,也是文化传承的职责所在。
2、古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是知识的宝库。古籍文献中蕴藏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可供挖掘的内容十分丰富,我们如今很多问题都可以从典籍中寻根溯源,回到古籍寻找答案。
如何用扫描仪扫图
使用方法如下:
打开一体机扫描仪上盖,把要扫描的文件或面朝下压在下面。
在电脑里双击“我的电脑”,在我的电脑里点扫描仪图标(一体机安装好驱动以后就有这个图标了)。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扫描仪和照像机向导”,然后点击“确定”。
点击“下一步”,选择类型“彩色照片”,纸张来源“平板”,再点击“下一步”输入文件名,文件格式,保存位置,如我输入文件名“557”,文件格式“JPG”,保存位置“桌面”,点击“下一步”。
开始扫描,有进度条显示
扫描完,选择“什么都不做,我处理完这些照片”,点击“下一步”,点击“完成”
这时桌面上就有扫描。
批量扫描装订成册的书刊需要专业的非接触式书刊扫描仪,无需拆装订,直接打开书刊放在稿台上,扫描自上而下进行。赛数OS15000非接触式书刊扫描仪。。
专业书刊扫描仪怎么扫成册资料呢?
以赛数书刊扫描仪为例,成册资料无需拆卷,直接打开放在扫描仪稿台上面,按扫描键就能直接扫描资料了。
图书如何用扫描仪登记
1启动书刊扫描仪软件,设置本次扫描的工程名称以及数字图像文件的储存文件夹
2待扫描设备充实预热后,起头扫描操作。扫描前应将册本、档案、古籍等原件平方在扫描设备的工作台上。
3按照原件的环境和操纵目标,在扫描软件中设置合理的色彩模式、分辩率等手艺参数,变换分歧的对比度及亮度参数多次扫描册本、档案、古籍之后并进行比力,从中选择最好的扫描结果进行叠加比力的功能,可以改变响应的设置以便获得更好的扫描结果。
4为了合理办理采集后的数字图像文件,需将数字图像文件保留在预先设置的计较机文件夹中。并按拍照关划定,给文件夹和图像文件定名。
5书刊扫描仪扫描书籍的详细步骤将扫描环节的相关信息填写到档案等工作流程单中,包罗扫描时问题间、扫描设备型号、手艺参数、操作人等信息,同时在功课单中填写扫描中呈现的问题等相关环境和处置事项,以备过后查检。
注重事项书刊扫描仪在扫描时,应确保扫描仪完当作“白均衡”调整
对于需要分幅处置的原件,应按照原件的幅面尺寸预先拟定分幅方案。
如何用扫描仪快速大量扫描书籍着急啊!!!好几百页的书呢!!可不是一本书!
002021扫描电子书籍免费下载
d6qz
扫描,指通过电子束、无线电波等的左右移动在屏幕上显示出画面或图形。
买一本《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研究前面符识(zhi去声)说明,钻研内文圈点方法,买支中性笔,用红笔芯,我用的是晨光的,笔芯型号MG-6139红。我不是做广告,这是我用了不少之后的经验。丹巾
阅读文学古籍,也可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相结合。古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则是靠记忆和口头传承的艺术或技能,二者往往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我在阅读宋元话本的时候,就借助于听书的经验,解决了一些困惑的问题。现存的话本或详或略,或雅或俗,总的说都不会是实况录音的记录。因此有的被认为是拟话本,如鲁迅对《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宣和遗事》的判断。有人认为话本只是故事的代称,如日本的增田涉等学者。还有人不承认宋元话本的存在,认为都是明代人改写的小说。其实,说话人一般有底本,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北方的评书艺人,把提纲式的简本叫做“梁子”,把语录式的繁本叫做“册子”,但也不会是实况的记录。如现代评书名家刘兰芳播讲《岳飞传》的时候,每天要写上万字的稿本,但还是要加上许多临场发挥。我在参观苏州评弹博物馆的时候,注意到收藏的弹词话本,一般只有唱篇,没有表白;有的虽有表白,也很简略。也有已整理成书的,一般也不像场上说唱的那么详细生动。
当然,也有老艺人自己整理成比较详备的底本,或徒弟继续加工的繁本,那是很少见的。例如苏州评话老艺人陆耀庭和顾宏伯,都有说《三国志》的脚本,是自己编写的抄本,都把一部分脚本送给了学生王忠元。王忠元自己又整理了一个脚本。2015年5月18日,王忠元遗孀华琦把三种脚本都捐赠给了苏州评弹博物馆,成为一时佳话(何兵《留住名家珍贵史料,三部手稿展现戏痴情怀》,据《古代小说研究网》转载2015年5月20日《姑苏晚报》)。师父整理了自己的底本,最后送给了徒弟,这是曲艺界常有的事,有些话本大概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因此就有了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征,形成了世代累积型的作品。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注意到宋元时期的特定背景,文化重心逐渐下移,特别是元代一度停止科举,文人没有出路,走向民间,出现了不少书会才人。他们为艺人编写脚本,杂剧、散曲是大宗的,都见于《录鬼簿》。但编写话本的只见陆显之《好儿赵正》一例。“腹笥有文史”的朱桂英女士,讲的是“道君艮岳及秦太师事”,则是讲史家(见杨维祯《送朱女士桂英演史序》),但有无话本留传,亦未可知。现存的《宣和遗事》则是收集了许多史料的一部话本,编者掌握不少史传和诗词的资源,文化修养较深,应该说是当时的“才人”。但《宣和遗事》可能并未全部付诸场上演说。我认为这也是话本的一种类型。因此我提出了讲史平话的多样性问题,对古代作品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但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有些艺术性不强的本子,却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意义,如《宣和遗事》就是。
清代的话本如《清风闸》《飞跎子传》也是艺人自己整理的,但比较简略,又没有才人帮他润色。俞樾虽然对《三侠五义》作了一点修改,但没有仔细加工,所以没能像《水浒传》那样成为杰作。
苏州评弹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许多世代累积型的话本和多种流派的唱腔。我作为苏州评弹的老听客,很关心它的保护和传承。在探讨近体诗的格律及吟诵问题时,觉得苏州评弹在雅化和格律化的过程中,曾深受近体诗的影响,特别是以马如飞为代表的《珍珠塔》和马调系统的唱腔,最能体现传统的吟诵方法。因此写了《苏州评弹与格律诗的吟诵》等文章,希望能以吟诵的方式来扩展传统诗词的传承,包括对诗词格律的普及。另一方面,也希望苏州评弹的艺人,能继承并发展前人的经验,适当借鉴传统诗词的格律,提高评弹的艺术性。反过来,吟诵家也可以借鉴曲艺家的唱腔,适当改进吟诵的音乐性。例如平起式的七言诗,如果结句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的,在苏州评弹里一般都是在第六字上延长行腔,而在第七字时却很快收束,与其他剧种大多在末字上延长行腔迥然不同。我觉得近体诗的吟诵,也可以适当夸张第六字的长音,显示“二四六分明”的平仄反差。最近在电视上听到上海陆锦花女士指导、培养的小学生,用苏州评弹唱腔吟唱的唐诗,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平长仄短的声调,也很好地给少年儿童传播了古典诗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诗教方式,值得重视和提倡。
“常州吟诵”已被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赵元任先生的吟诗方法为代表的。在目前百花齐放的吟诵流派中,我认为“常州吟诵”可以代表吴语地区及大多数方言地区的传统吟诵方法,以“平长仄短”的声调和两字节、三字尾为基本节奏,是和近体诗的格律相适应的,完全可以作为“非遗”保护并传承下去。其他流派的吟诵,是否分别列入“非遗”,还有研究讨论的必要。至于以音阶高低为艺术手段的歌唱方法则是在探讨和试验中的创新,同样可以为传统诗词的传播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中华书局)
本文2023-08-09 05:45: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