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与要求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7收藏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与要求,第1张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撰写规范与要求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作为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也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一、内容及要求

 1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应该明确、精练,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题目的字数一般在25字以内,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2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摘要又称内容提要。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毕业论文的内容、方法、主要观点、成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以200-300字左右为宜。中文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中文摘要与中文关键词要单设一页。

 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应另起一页,其内容及格式应与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一致。

 3目录

 如果论文的各个部分有二级标题,则应在正文前设置目录,并将目录单设为一页。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标题相一致,层次要清晰。

 4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分,一般应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①绪论(前言、引言)

 绪论(前言、引言)一般作为第一部分,是毕业论文主体的开端。包括毕业论文的背景及目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状况、本课题的意义、采用的方法、具备的条件、本论文的构成及主要内容等。

 ②主体

 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按照内容分节论述论点。对论文中出现的引文要标注出处。

 ③结论

 毕业论文的结论单独作为一节编写。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是整个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

 5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毕业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确实参考过的文献,均应列入参考文献中。

 6后记

 后记中主要感谢导师和对毕业论文工作有直接贡献及帮助的人士和单位,也可发表一点感想。

 7附录

 对于一些不便放入正文中、但作为毕业论文又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可编入毕业论文的附录中。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附录不要超过正文。

 二、书写规范与编排要求

 1文字

 用汉语规范文字书写,本专业规定字数在5000字及其以上。

 2书写

 毕业论文版面不分栏,一律在计算机上用Word输入,用A4纸规格编排,行间距为20磅。

 3字体和字号 正标题:3号黑体 节标题:4号黑体 目录:小4号宋体 正文:小4号宋体 页码:5号宋体

 字母: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

 4页面设置

 ①页眉和页脚

 页眉为15cm,上写“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用5号宋体。 页脚为175cm。页脚内容即页码。

 ②页边距

 上边距:25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0mm;右边距:25mm。

 ③页码的书写及编排

 毕业论文页码从绪论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居中排列。封面、“论文独创声明”、“摘要”、目录不编页码。

 5封面

 统一使用学校提供的电子版毕业论文封面进行编排、打印。

 6扉页

 扉页为“论文独创声明”。统一使用人文传媒学院提供的电子版格式“论文独创声明”进行编排、打印。正式提交给学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学校留存时,由本人在签字栏内签字。

 7摘要

 中文摘要包括题目、“摘 要:”字样、摘要正文和关键词。摘要正文下面空一行打印“关键词:”,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所有文字均用小4号宋体。

 外文摘要字体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体,格式与中文摘要相同。

 8注释

 论文注释,是对文本的补充说明。注释的对象包括相关的书籍和报刊文章。注释须清晰注明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报刊名、出版年代或卷(期、号)、页码。论文注释用尾注。尾注一般位于正文的末尾,列出引文的出处等。尾注由两个关联的部分组成,包括注释引用标记和其对应的注释文本。

 注释引用标记一般用圆圈内数字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例如: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①

 表示此结果援引自正文的末尾“注释”栏的“①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页。”

 9参考文献

 一般参考文献的著录、编写格式为:

 ①期刊文献的格式:序号,作者,文章题目名,文献标识,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例:

 11金振华:《柳永与李清照歌词之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②图书文献的格式:序号,作者,书名,文献标识,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例:

 17唐圭璋编著:《全宋词》[Z],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③会议文献的格式:序号,作者,文章题目名,文献标识,会议名或论文集名,年份。

 26王辉:《漫谈古诗中的菊花意象》[J],唐代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2007年。

 ④英文图书文献的格式:序号,作者,书名,文献标识,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例:

 43Page, Norman Thomas Hardy [Z]Routledge &Kegan Paul Ltd,1977

 参考文献包括相关的书籍和报刊文章,要求按文献作者的姓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其中,如是中国作者,按作者的姓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同姓的按姓名第二字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如是外国作者,已译为中文的外国作者的书或报刊文章,按作者的姓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未译为中文的英文文献,应按照作者的姓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将作者的姓提到最前,用逗号和后面的名隔开,按作者的姓的首字母顺序排列,第一字母相同的按第二字母顺序排列,依次类推)。

 三、印刷与装订

 毕业论文用A4幅面白纸单面印刷,左侧装订。按以下顺序排列:①封面;②扉页;③中文摘要和关键词;④英文摘要和关键词;⑤目录;⑥正文;⑦注释;⑧参考文献;⑨后记;⑩附录;11封底。

;

关于中国报纸起源的几种说法

(1)周朝说

我们在前面提到,先秦时代的周朝出现了记事的史官和采风的乐官,因此,有人就推测,像《春秋》和《诗经》这样的史籍,在当时很可能就是一种报纸,它们带有宣传和公报的性质。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几位外国学者,比如说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多年的美国新闻学者白瑞华。但是,这种说法大部分只是学者们的大胆假设,并没有足够的史实根据。先秦的任何典籍中也没有记载周朝的“报纸”的文字。所以,这种说法不能成立。

(2)汉朝说

持这种说法的以我国著名的新闻史学家戈公振为代表。在他的《中国报学史》中的有一节专门论述汉朝的报纸,节的题目是“汉有邸报乎?”他认为,汉朝幅员广大,工商繁荣,文化发达,各藩王与汉武帝之间关系密切,对于京师的政治情报,必定有殷切的需求,而邸报自然应运而生了。应该承认,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汉朝的确具备了一定的抄发报纸的客观条件,而且也的确有了“邸”这个机构,但是,却没有关于“邸报应运而生”这样类似的记载,在现存的汉朝文献资料中,也看不到“邸报”的字样。因此,汉朝有报纸的说法也不能成立。

另外还有东晋说等,我们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从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报纸的起源是需要用能看到的实物或是确定的记载来证实的,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曾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做学问需要有这样的方法“大胆推测、小心论证”,这用在我们新闻史的研究中也非常合适,我们需要根据现有的材料大胆的推测一些材料背后的事情,但是翻回头还需要找大量的史料来对想法进行论证,只有想法是不够的。

根据现有的材料,比较可靠的说法是:中国的报纸开始于唐朝。

3、唐代的进奏院状报

到了唐朝,我们知道,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空前繁荣强大的一个朝代。它采取了一种与前朝不同的行政制度——藩镇制度。我们在中学历史中已经学到,藩镇割据的形势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随着藩镇势力的日益发展,各藩镇的办事代表“节度使”纷纷在京都设立自己的办事机构,叫做“邸”,后来又改叫做“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这里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地方长官呈递章奏,下达文书,办理需要和政府中枢各部门请示汇报、联系交涉的各项事宜,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其中,我们注意到,由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们,为地方长官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而传抄的报告,已经不同于以往的诏书性质的文件,诏书是有强制性的行政公文,而这些报告,却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仅仅是提供了信息,因此它是一种专门用来传递新闻的渠道。而“邸”或“进奏院”这样的机构,也就成为藩镇首领们设在首都的、了解朝廷和全国情况的信息中心。只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的,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还有称“留邸状报”的等等。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唐代确实存在“进奏院状报”的话,那么它将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现在,我们需要证明的就是,唐代确实有“进奏院状报”。有两种途径:一是需要在古籍中找到关于这种形态的报纸存在的确切记载,或者是找到“进奏院状报”的实物来证明。恰巧,这两方面的证据我们都已经找到了。

(1)先说史料的记载。

在唐人的著作和有关唐代的史籍中,已出现“新闻”、“编辑”等名词,至于“报”、“状”、“条报”、“杂报”等词语,更是频繁使用。在有些著作中还对此作了具体的描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个叫孙樵的人在自己的著作《经纬集》中的一篇文章《读“开元杂报”》。

孙樵,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弟子,生活在公元八百多年的唐朝中后期,曾作过中上级的政府官员。

孙樵的《读“开元杂报”》作于公元851年,这一年,他在科举考试中中了进士,从自己的家乡——襄汉(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一带,来到皇都长安,在长安亲眼看到了“进奏院状报”之后,回想起自己在家乡曾经见到的出自开元年间(713-741)的报纸,所作的一篇文章。(见附录)

在这篇文章中,孙樵生动地描绘了开元杂报的有关情况,使我们研究我国最早的报纸产生情况的宝贵资料。

在文章中,关于《开元杂报》的外观提了两点:一,“数十幅书”,也就是几十张未加装订的单页书面材料。二,“系日条事,不立首末”,也就是按日记事,没头没尾,各页之间互不衔接。

关于它的内容,文章中举了几个例子:“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等等,孙樵后来拿《开元录》核对了一下,“条条可复”,也就是说都可以得到印证。(《开元录》是关于唐朝开元年间的编年史,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我们从其他的史书中仍然可以验证,《开元杂报》的内容确实是发生在开元年间的政治事件。)

孙樵还把他在襄汉间看到的《开元杂报》与后来在长安看到的“条报朝廷事者”相类比,可见它们是同一类型的东西。它的存在,为唐代中期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奏院状报”提供了一个证明。

我们把它和现在的报纸相比较一下,可以发现,孙樵所看到的“数十幅书”,在当时并没有正式名称,“开元杂报”只是孙樵随意给它加的一个称呼。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是否印刷,现在也还没有定论,但是它肯定是经过复制的多份“条报于外者”的,而且,内容纪录的是最近发生的新闻,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它就是我国的早期报纸。这也就证明了我国在唐代就出现了官方发布、抄录、传播新闻的做法,时间可以追溯到孙樵《读“开元杂报”》一文中引述的史实的上限,也就是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

《开元杂报》的原件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后人根据孙樵的记载作了一份复制品。(见附录)

(2)现存的唐代报纸——“敦煌进奏院状”

我们说,孙樵的《读“开元杂报”》虽然从史实上为我国唐代报纸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是,“开元杂报”却并不存在了,这不得不使人遗憾。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先后发现了两份唐朝进奏院状报的原件,再次为我国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实物证据。这两份报纸分别保存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这两份进奏院状,都是唐僖宗时期,有驻地在沙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因为沙州在今敦煌地区,这两份进奏院状又都曾长期封存于敦煌莫高窟,属于敦煌文物,所以被称为“敦煌进奏院状”。(见方汉奇通史54页图)

从两者的内容看,并不是朝廷公文所载的,而是进奏院官员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的性质,因此,它和开元杂报一样,也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4、我国早期报纸的形态

从以上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我国早期报纸的特征:

内容:进奏院下发的这些报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等等朝廷的政事活动。

发行:这些报状是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传发的,它的主要读者是各地的藩镇长官。

版式:这些报状无报头、无固定名称,有的称为“进奏院状”,有的称为“邸吏状”,有的称为“报状”或“状报”等等。不分栏,只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纪录。

新闻来源: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有的则是他们所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所有这些特征,我们用先前给出的“报纸”的定义来衡量一下,就可以看出,我国早期的报纸并不符合报纸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只能说,它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但正是这种原始状态的报纸,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新闻传播渠道的主导。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情况。

三、我国古代报纸的发展

我国古代报纸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宋朝时的发达、明朝时的独立、清朝时的完备。下面我们就依次来看一下它的发展轨迹。

1、发达的宋朝报纸

我国早期的报纸,到了宋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在封建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发行的官报:邸报。负责发行邸报的机构是进奏院。

(1)邸报

邸报,只是从宋朝开始的,对封建官报的最经常最习惯使用的一种称呼。宋朝的报纸和唐朝一样,也没有固定的名称,邸报是其中一种。

宋朝建立之初,对唐朝的进奏院进行了整顿,我们知道,唐朝的进奏院是由各地方藩镇首领建立的,他们各自为政,各进奏院的官员们只负责摘录各自的长官所需要的信息。这种状况到宋代有了质变。宋朝在这些分散的进奏院之上建立了一个都进奏院,对各进奏院的活动实行统一管理,其中负责信息采集和传报工作的进奏官或邸吏,由封建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这样一来,原来由各个地方诸州的进奏院自行开展的对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新闻信息传递的工作,就逐步由中枢部门接管,只是在发报环节上,仍由各地的进奏院和进奏官们负责。因此,和唐代的进奏院状比起来,宋代的邸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的特征和封建官报的色彩。

首先,它已经不像唐代进奏院那样,只是一种由派驻首都的进奏官向自己的上级藩镇长官报告新闻的新闻信,而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照一定制度,一式多份地发往诸路州郡,向地方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第二,它的读者已经不像唐代进奏院那样,只限于少数藩镇长官,而是逐渐扩展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

第三,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信息量逐渐加大,新闻的时效性也有所加强。

第四,它是定期连续发行的。发行的周期,各时期不太一样,从每日、每五日到每月,都有过。

不过,虽然邸报比起进奏院状报来显示出更多的进步性,但是邸报和进奏院状报在本质上都是同一种事物,他们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即都是封建官报。这一点大家要引起注意。

宋朝邸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战报、刑罚等。

为了巩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宋代开始注意到对邸报的传发工作进行管理。其中,严令规定了不许刊登的一些不利于统治的内容,比如说灾异、军情、朝廷机事(也就是皇帝认为容易引起反对和非议的一些事情)、还有未经批转公布的臣僚章疏,这些内容一般都是不允许报道的。为此,宋代还实行了“定本”制度,“定本”,指的是经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出这个范围。

(2)小报

另外,宋朝之所以被称为我国古代报纸的发达时期,原因不仅仅在于邸报有了质的发展,还在于,在宋朝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古代报纸——小报。说到小报,我们一定会想起“小道消息”这个词,它和我们正常的信息来源相对,是一种非官方的说法。有时候,小道消息比正规的消息来得早,有时候,小道消息传播了正规渠道不传播、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又是迫切想知道的新闻。

“小报”记载的也是非官方发布的消息,它是我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由于这种报纸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的和官方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闻,满足了他们对朝廷人事变动和政事活动消息的需求,成为邸报的重要补充。而且,可以说,小报是比邸报更为先进的报纸。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仍从报纸本身的特征来看。

首先,小报的内容较为丰富,可读性较高。大家翻回去看一下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邸报,它的内容很局限,无非是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这些正常的朝廷政事。而小报比起邸报来,内容则广泛的多,有进奏官提供的邸报没有报道的事情,也有从朝廷泄露出来的和报探大街上窃听到的,等等,内容多,来源广,人们读小报的积极性大大超过读邸报。

其次,小报传播迅速、时效性较强。由于小报不用审查,因此小报往往比邸报传播的早,而且快。

另外,小报的读者面也更广,不仅是官员、士大夫知识分子,社会上关心朝廷政事的人,也有不少是小报的热心读者。

小报的出版,打破了封建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突破了官方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垄断和封锁,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和很强的生命力,一直延续到清末。但同时,它也触犯了封建统治者议论朝政的禁忌,泄露了新闻,因此,小报自诞生之日起,都一直处于非法的身份,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查禁。

2、明朝时民间报房的出现和报业的独立

目前有关元朝新闻事业的记载不多,因此,这段时期在新闻事业史上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到了明朝,我国古代报纸的发布抄传情况又有了巨大的突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民间报房的出现和报业的独立。

明朝的新闻事业与以前的朝代有所区别,它不设进奏院,而是由中枢部门统一安排封建官报的发布抄传工作。发自首都的官报仍被习惯地成为邸报。

明朝邸报的发布和抄传活动,主要通过三个环节:通政司、六科、提塘。通政司汇集各类题奏和地方上报的信息,也就是说臣僚们的章奏,要让皇帝看到,必须经过通政司,因此朝野人士对这个部门都十分重视,认为它是“朝廷的喉舌”;六科收集和发布有关的诏令和题奏,通政司的给皇帝的章奏,经过御览之后,有一部分就交给六科分类抄传,他们抄录的内容逐日装订成册,成为邸报的母本,为了工作方便,六科设在故宫午门外的阙右门和端门之间的长廊一带;提塘的办公地点称为“提塘报房”,没有固定的地点,靠租民房来维持,一般也离故宫不远,比如说,《醒世姻缘传》中提到的一处提塘报房就设在人民大会堂西南侧一带。提塘将这些诏令和题奏从六科抄出,经过筛选和复制,传发到省,再传到府县,通过辗转抄录,在各级官绅中传阅,这就是明代邸报抄传活动的全过程。

明朝邸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增加了社会新闻,比如说,有这样一则史料:

弘治末,随州应山县女子生髭,长三寸余,见于邸报。

与抄发邸报的地方——提塘报房相比,明代更具重要意义的是民间报房的产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由于邸报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内容非常有限,是许多人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新闻。小报的产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但是由于小报是私自发行,政府很难对其施加有效的控制。于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从明朝开始,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翻印部分邸报稿件,公开出售。这样,从事抄报和送报工作,就成了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这一现象在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比如说,明末有一个叫祁佳彪的御史,在他的日记中曾经记录了这样一件事:

何甥来,云送邸报为业。

其中的何甥,是他的亲戚,他的职业就是送邸报。这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姓名可考的与邸报发行活动有关的人。

明朝既有抄报行、报房,又有送报人,作为独立的社会行业之一的报业也正在形成,这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3、清朝的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

到了清代,民间报房有了明显的发展,以京报的刊行为代表。

明代的民间报房,更多是依靠着提塘报房的,他们的消息仍然得自六科和提塘,所刊行的报纸与邸报内容基本一致。到了清朝乾隆年间,一部分人开始从提塘报房中分化出来,他们摆脱了官方的身份,专门以编发报纸为职业。清代的民间报房具有了更强的独立性,他们所刊发的报纸,也与以前的邸报有了明显的变化。清代民间报房所处的报纸,统称为京报,这些报房因而也被称作京报房。

大家把教材翻到25页,这是一份清代京报的封面。我们知道,在这之前的报纸是没有报头和封面的。这时报纸的封面是用**的连史纸作的,所以有“黄皮京报”的名称。封面上用“京报”两字作为报头,因此,清代的京报,又可以写作《京报》。报头下面通常给有某某报房的印戳,比如我们书上的这个,就盖的是“集文报房”,说明这份报纸出自当时的集文报房。当时北京存在的像这样有名号的民间报房很多,聚兴、集文、同顺、公兴、连升等十余家。每期报纸一般为4-10页,对叠后装订成册,大小就同书上的差不多。

京报的内容与当时的邸报基本相近,包括宫门抄、上谕和章奏三大部分。宫门抄,实际上就是由朝廷内部传出、张贴于宫门外的新闻,主要包括朝廷的重大活动,比如召见军机、臣僚们的谢恩谢赏、朝廷的典礼和祭祀活动等等。上谕部分主要是照发皇帝的谕旨,任免、褒奖、赏赐等等。章奏部分是臣僚们的奏疏,包括皇帝的批示。由于这些内容很多,一天的报纸不可能全部容纳,因此选择上的不同,就成为京报和邸报之间、以及各报房所处的京报之间的区别。

京报的发行范围不像官方的邸报,只局限于官府的官员中,而是发自社会各界、甚至全国各地。据史料记载,在晚清时期,京报的发行量曾达到1万份左右,这在当时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数字。我们知道,邸报的发行是靠提塘从京城、到省城、再到县乡这样一级一级来完成的,而京报则是由各报房雇用的送报人直接送给订户的,在北京的订户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就可以收到前一天的报纸,外地订户最快的两天就可以收到,而边远的省份也能订阅到京报,只不过收到的要慢一些,需要1个月的时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京报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

另外,与民间报纸相对的朝廷官报——邸报,仍然是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在清朝,这种官方新闻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地方新闻事业的开创上。也就是说,除首都北京外,清代的各省省会和大一点的地方州府,也出现了专门的新闻传播活动。

在清代的地方新闻事业中,各省的提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代的提塘分京塘和省塘两种,京塘就是设在北京的提塘,它和我们前面提到的明朝时的提塘相类似。此外,在各省的省会还设立了各自的提塘,叫做省塘,他们除了按规定向各衙门发送官文书和转发来自京都的官报外,也通过自设的报房,翻印京报,向省内的官绅出售。这些翻印的京报,已经不局限于官僚机构内部传抄的官报。

除了翻印京报外,地方报房还刊行了一种报纸,受到当地官绅们的注意,这种报纸叫做“辕门抄”。辕门抄,是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私营报纸。它们和当地发行的京报相配合,以个体供中央信息,一个提供地方信息,成为地方人士了解政情的两个重要渠道。

以上就是我国古代报纸发展的一个大致情况,内容非常多,为了使大家有个清晰的印象,我们在最后对我国古代报纸的状况作一个小结。

四、小结

我国的古代报纸,分为官报和民报两种。其中官报指的是“邸报”,它有很多名称,比如“状”、“邸吏状”、“进奏院状报”、“朝报”、“邸钞”等等,“邸报”是一个约定俗成的通称。民报又包括两种,一种是产生于宋代的非法的小报,另一种是出现于清朝的合法的京报。它们突破了官方的信息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民众的意见和需求,和邸报比起来,形式和内容都更为先进,具有更多的社会进步性。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不论是官方的“邸报”,还是民间的小报和京报,都只能是古代报纸。它们共同的具有古代报纸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什么呢?是通过与现代报纸相比较,而得出的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它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也没有任何言论。

其次,它的形式也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只是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也没有标题,更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不同新闻体裁的区分。它没有四开或对开的版面,而是抄印在单张的纸上,或者装订成小册子的形式。

中国古代的邸报,有1100多年的历史,小报有近千年的历史,民间报房出版的京报、辕门抄,也有近400年的历史。它们从诞生到结束,持续的时间都不算短,但发展不快,形式内容的变化不大,在信息量和新闻的时效性等方面,都难以和西方的近代报纸相比。这些报纸之所以发展缓慢,固然受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各王朝限制报纸出版的文化政策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封建自然经济的制约。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生活,安土重迁、分散经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状态,都不利于新闻事业的发展。在这样的土壤上,很难产生对新闻的数量和时效要求较高,和商品化的程度较高的报纸。明末清初,受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影响,一度出现过产生这类报纸的契机,但很快就在日益激化的阶级和民族矛盾面前,被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扼杀了。

古代报纸长期发展不快、变化不大的状态,直到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被迫瓦解,封建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被迫取消,和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以后,才有所改变。但是这时,旧时的邸报和京报,从形式到内容都已完全僵化,适应不了改变的要求,无法再继续发展下去,只得逐渐被近代化的新型报纸所取代。

孙樵《读“开元杂报”》:

樵曩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某略曰: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安北奏诸蕃君长请扈从封禅。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一刻罢。如此,凡数十百条。樵当时未知何等书,徒以为朝廷近所行事。有自长安来者,出其书示之,则曰:“吾居长安中,新天子嗣国及穷虏自溃,则见行南郊礼,安有籍田事乎?况九推非天子礼耶?又尝入太学,见丛甓(pi,四声)负土而起若堂皇者,就视得石刻,乃射堂旧地,则射堂废已久矣。国家安能行大射礼耶?自关以东,水不败田,则旱败苗,百姓入常赋不足,至有卖子为豪家役者。吾尝背华走洛,遇西戌还兵千人,县给一食,力屈不支。国家则能东封?从官禁兵安能仰给耶?北虏惊啮边甿(meng二声),势不可控,宰相驰出责战,尚未报功。况西关复惊于西戎,安有扈从事耶?武皇帝御史以窃议宰相事,望岭南走者四人,至今卿士□舌相戒。况宰相陈奏于仗罢乎?安有廷铮事焉?”语未及终,有知书者自外来,曰:“此皆开元政事,该当时条报于外者。”樵后得《开元录》验之,条条可复。然尚以为前朝庭所行,不当尽为坠典。及来长安,日见条报朝廷事者,徒曰今日除某官,明日授某官,今日幸于某,明日畋(tian二声)于某,诚不类数十幅书。桥恨不生为太平男子,及睹开元中书,如奋臂出其间,因取其书帛而漫志其末。凡补缺文者十三,改讹文者十一。是岁大中五年也。

开元杂报复制图

几个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网站:

http://wwwchuanboxuenet 传播学论坛

新的《传播学论坛》开设有“重点推荐”、“热点问题”、“近期热点”、“专家、学者视角”、“传播人视点”、“网上学术会”、“媒介批评”、 “学子论坛”、“学术、著作评介”、“学者、传人访谈”、“信息专栏”、“调研报告”、“研究资料”、“新书架”等十多个窗口,并新开设了“网上学堂”以满足广大学子。所有内容分类设为“传播理论”、“新闻传播”、“舆论传播”、“教育传播”、“报纸传播”、“书刊传播”、“广播影视传播”、“广告传播”、“网络传播”、“公关传播”、“传媒传播”、“传媒经营与管理”、“企业传播”、“行政事业传播 ”、“经济传播”、“政治传播科技传播”、“文化传播”、“军事传播”、“局域传播与国际传播”、“传播方式与技艺”、“学者与传人推介”等共二十余个栏目,以保证阅者资料查询的需要。

《传播学论坛》是一家专业学术网站,创办于2001年上半年,5月正式上网。

《传播学论坛》编辑部是一种新型结构——虚拟化编辑部。编辑人员在大陆和香港两地工作。有大学教授,有传媒的高级编辑,有新闻传播研究专家、学者。是科研、教学、传媒三位一体的综合体。论坛编辑均是自愿者,至今义务工作。

创办人阮志孝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所副研究员,是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科研与教学的学者,熟悉传媒,有较深厚的学术背景和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在其策划与运作之下,自创办以来,《传播学论坛》发展迅速,不到半年时间,每日浏览量就达到数百台IP。现在,在一般情况下,一日上千台IP。浏览总量现已达60多万多台IP。

《传播学论坛》的受众都是大专以上的知识分子,主要群体是新闻、传播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教师和博士、硕士、本科生及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广告公司、咨询传播公司等从事传播工作的记者、编辑、公关人员等传媒工作者。

《传播学论坛》创立的初衷是:为社会提供一个自由学术空间,并以此凝聚一批有志之士,以更为高远开阔的眼界来尽可能全面的研究作为人类三大活动之一的传播活动及种种传播现象;对局限的、支离的、片面的各种传播现象研究加以系统整合,为传播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系统的科学贡献一份力量。

创办三年多来,《传播学论坛》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不仅发表了大量国际国内知名专家的论著,而且刊载了大量后起之秀的高质量的文论,被各华文重要学术网

 任何写作都是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和范例的,陕西师范大学本科大学生必经的毕业 论文 也是同样的。

 一、 毕业论文 (设计)主要构件

 (一)封面

 (二)论文正文部分

 (三) 参考文献

 (四)致谢

 二、各构件的内容及技术规范

 (一)封面的内容及技术规范

 1封面由学校或院系统一印制,具体内容由学生打印或填写。

 2封面的技术规范

 封面内容的填写或打印,要美观、工整、清晰,提交论文的具体时间,用汉字打印或书写(如二○○五年四月),外语等特殊专业除外。

 (二)论文正文部分的内容及技术规范

 1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格式:文科类参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理工科类参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格式要求打印,但是不分栏排版;特殊学科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格式可由院(系)统一规定。

 为了与下角零相区别,理工科类毕业论文(设计)中的句号可使用实心点,建议同一专业的学生使用同一标准。

 2论文正文部分的内容及字体要求

 (1)总题目用3号宋体、加粗,副标题用小3号宋体。

 (2)姓名用4号楷体。

 (3)作者有关信息括号内的具体单位、地址、邮编用小4号宋体。

 (4)摘要两字用小4号黑体,中间空一字;摘要的具体内容用小4号楷体;约200~300字;行距为20磅。

 (5)关键词三个字用小4号黑体;关键词的具体内容用小4号楷体;3~5个。

 (6)论文主体部分

 ①论文一级标题,4号宋体、加粗;

 ②论文二级标题,小4号宋体、加粗;

 ③论文主体部分除一级、二级标题外,全部用小4号宋体;行距为20磅。

 (7)英文题名、英文作者署名及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与中文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之后。

 (8)英文总题目用Times New Roman 四号字体、加粗。副标题用Times New Roman 小4号字体。

 (9)英文作者署名及单位用Times New Roman 小4号字体

 (10)英文摘要Abstract用小4号黑体,加粗;具体内容用 Times New Roman 小4号字体。

 (11)英文关键词Key Words用小4号黑体,加粗;几个关键词均用Times New Roman 小4号字体。

 (三)参考文献及注释的技术规范

 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及注释的格式相应地参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要求执行。详细如下:

 1文科参考文献及注释技术规范

 注释是对文章篇名、作者等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篇名、作者注置于当页地脚;文内有关特定内容注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置于当页地脚;注释序号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引用文献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同一文献在一文中被反复引用者用第一次出现的序号标示,属著作者应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页码或章、节、篇名。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排列顺序以正文出现的先后为准;表上以[参考文献]作为标示;序号左顶格,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参考文献表置于文末,按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其格式为:

 (1)专著(含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汇编、多卷书、丛书等)[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页码

 示例:

 [1] 余敏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179-193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58-260

 [3] 王夫之宋论[M]刻本金陵:曾氏,1845(清同治四年)

 (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至页码

  唐代的进奏院状报

  到了唐朝,我们知道,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空前繁荣强大的一个朝代。它采取了一种与前朝不同的行政制度——藩镇制度。我们在中学历史中已经学到,藩镇割据的形势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随着藩镇势力的日益发展,各藩镇的办事代表“节度使”纷纷在京都设立自己的办事机构,叫做“邸”,后来又改叫做“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这里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地方长官呈递章奏,下达文书,办理需要和政府中枢各部门请示汇报、联系交涉的各项事宜,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其中,我们注意到,由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们,为地方长官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而传抄的报告,已经不同于以往的诏书性质的文件,诏书是有强制性的行政公文,而这些报告,却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仅仅是提供了信息,因此它是一种专门用来传递新闻的渠道。而“邸”或“进奏院”这样的机构,也就成为藩镇首领们设在首都的、了解朝廷和全国情况的信息中心。只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的,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还有称“留邸状报”的等等。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唐代确实存在“进奏院状报”的话,那么它将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现在,我们需要证明的就是,唐代确实有“进奏院状报”。有两种途径:一是需要在古籍中找到关于这种形态的报纸存在的确切记载,或者是找到“进奏院状报”的实物来证明。恰巧,这两方面的证据我们都已经找到了。

  (1)先说史料的记载。

  在唐人的著作和有关唐代的史籍中,已出现“新闻”、“编辑”等名词,至于“报”、“状”、“条报”、“杂报”等词语,更是频繁使用。在有些著作中还对此作了具体的描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个叫孙樵的人在自己的著作《经纬集》中的一篇文章《读“开元杂报”》。

  孙樵,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弟子,生活在公元八百多年的唐朝中后期,曾作过中上级的政府官员。

  孙樵的《读“开元杂报”》作于公元851年,这一年,他在科举考试中中了进士,从自己的家乡——襄汉(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一带,来到皇都长安,在长安亲眼看到了“进奏院状报”之后,回想起自己在家乡曾经见到的出自开元年间(713-741)的报纸,所作的一篇文章。(见附录)

  在这篇文章中,孙樵生动地描绘了开元杂报的有关情况,使我们研究我国最早的报纸产生情况的宝贵资料。

  在文章中,关于《开元杂报》的外观提了两点:一,“数十幅书”,也就是几十张未加装订的单页书面材料。二,“系日条事,不立首末”,也就是按日记事,没头没尾,各页之间互不衔接。

  关于它的内容,文章中举了几个例子:“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等等,孙樵后来拿《开元录》核对了一下,“条条可复”,也就是说都可以得到印证。(《开元录》是关于唐朝开元年间的编年史,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我们从其他的史书中仍然可以验证,《开元杂报》的内容确实是发生在开元年间的政治事件。)

  孙樵还把他在襄汉间看到的《开元杂报》与后来在长安看到的“条报朝廷事者”相类比,可见它们是同一类型的东西。它的存在,为唐代中期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奏院状报”提供了一个证明。

  我们把它和现在的报纸相比较一下,可以发现,孙樵所看到的“数十幅书”,在当时并没有正式名称,“开元杂报”只是孙樵随意给它加的一个称呼。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是否印刷,现在也还没有定论,但是它肯定是经过复制的多份“条报于外者”的,而且,内容纪录的是最近发生的新闻,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它就是我国的早期报纸。这也就证明了我国在唐代就出现了官方发布、抄录、传播新闻的做法,时间可以追溯到孙樵《读“开元杂报”》一文中引述的史实的上限,也就是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

  《开元杂报》的原件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后人根据孙樵的记载作了一份复制品。(见附录)

  (2)现存的唐代报纸——“敦煌进奏院状”

  我们说,孙樵的《读“开元杂报”》虽然从史实上为我国唐代报纸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是,“开元杂报”却并不存在了,这不得不使人遗憾。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先后发现了两份唐朝进奏院状报的原件,再次为我国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实物证据。这两份报纸分别保存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这两份进奏院状,都是唐僖宗时期,有驻地在沙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因为沙州在今敦煌地区,这两份进奏院状又都曾长期封存于敦煌莫高窟,属于敦煌文物,所以被称为“敦煌进奏院状”。(见方汉奇通史54页图)

  从两者的内容看,并不是朝廷公文所载的,而是进奏院官员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的性质,因此,它和开元杂报一样,也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4、我国早期报纸的形态

  从以上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我国早期报纸的特征:

  内容:进奏院下发的这些报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等等朝廷的政事活动。

  发行:这些报状是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传发的,它的主要读者是各地的藩镇长官。

  版式:这些报状无报头、无固定名称,有的称为“进奏院状”,有的称为“邸吏状”,有的称为“报状”或“状报”等等。不分栏,只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纪录。

  新闻来源:它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有的则是他们所获得的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的。

  所有这些特征,我们用先前给出的“报纸”的定义来衡量一下,就可以看出,我国早期的报纸并不符合报纸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只能说,它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但正是这种原始状态的报纸,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新闻传播渠道的主导。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我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情况。

  三、我国古代报纸的发展

  我国古代报纸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宋朝时的发达、明朝时的独立、清朝时的完备。下面我们就依次来看一下它的发展轨迹。

  1、发达的宋朝报纸

  我国早期的报纸,到了宋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在封建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发行的官报:邸报。负责发行邸报的机构是进奏院。

  (1)邸报

  邸报,只是从宋朝开始的,对封建官报的最经常最习惯使用的一种称呼。宋朝的报纸和唐朝一样,也没有固定的名称,邸报是其中一种。

  宋朝建立之初,对唐朝的进奏院进行了整顿,我们知道,唐朝的进奏院是由各地方藩镇首领建立的,他们各自为政,各进奏院的官员们只负责摘录各自的长官所需要的信息。这种状况到宋代有了质变。宋朝在这些分散的进奏院之上建立了一个都进奏院,对各进奏院的活动实行统一管理,其中负责信息采集和传报工作的进奏官或邸吏,由封建中央政府统一领导。

  这样一来,原来由各个地方诸州的进奏院自行开展的对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新闻信息传递的工作,就逐步由中枢部门接管,只是在发报环节上,仍由各地的进奏院和进奏官们负责。因此,和唐代的进奏院状比起来,宋代的邸报具有更多的报纸的特征和封建官报的色彩。

  首先,它已经不像唐代进奏院那样,只是一种由派驻首都的进奏官向自己的上级藩镇长官报告新闻的新闻信,而是一种在封建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按照一定制度,一式多份地发往诸路州郡,向地方传报朝廷信息的中央一级官报。

  第二,它的读者已经不像唐代进奏院那样,只限于少数藩镇长官,而是逐渐扩展到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

  第三,它已经完全从官文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信息量逐渐加大,新闻的时效性也有所加强。

  第四,它是定期连续发行的。发行的周期,各时期不太一样,从每日、每五日到每月,都有过。

  不过,虽然邸报比起进奏院状报来显示出更多的进步性,但是邸报和进奏院状报在本质上都是同一种事物,他们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即都是封建官报。这一点大家要引起注意。

  宋朝邸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吏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战报、刑罚等。

  为了巩固皇权、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宋代开始注意到对邸报的传发工作进行管理。其中,严令规定了不许刊登的一些不利于统治的内容,比如说灾异、军情、朝廷机事(也就是皇帝认为容易引起反对和非议的一些事情)、还有未经批转公布的臣僚章疏,这些内容一般都是不允许报道的。为此,宋代还实行了“定本”制度,“定本”,指的是经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出这个范围。

  (2)小报

  另外,宋朝之所以被称为我国古代报纸的发达时期,原因不仅仅在于邸报有了质的发展,还在于,在宋朝出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古代报纸——小报。说到小报,我们一定会想起“小道消息”这个词,它和我们正常的信息来源相对,是一种非官方的说法。有时候,小道消息比正规的消息来得早,有时候,小道消息传播了正规渠道不传播、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又是迫切想知道的新闻。

  “小报”记载的也是非官方发布的消息,它是我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由于这种报纸为读者提供了不少官报所不载的和官方禁止发表的文件和新闻,满足了他们对朝廷人事变动和政事活动消息的需求,成为邸报的重要补充。而且,可以说,小报是比邸报更为先进的报纸。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仍从报纸本身的特征来看。

  首先,小报的内容较为丰富,可读性较高。大家翻回去看一下我们前面提到过的邸报,它的内容很局限,无非是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这些正常的朝廷政事。而小报比起邸报来,内容则广泛的多,有进奏官提供的邸报没有报道的事情,也有从朝廷泄露出来的和报探大街上窃听到的,等等,内容多,来源广,人们读小报的积极性大大超过读邸报。

  其次,小报传播迅速、时效性较强。由于小报不用审查,因此小报往往比邸报传播的早,而且快。

  另外,小报的读者面也更广,不仅是官员、士

  《邸报》是我国在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作“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

  随着造纸的发明和发展,东汉年间,我国用植物纤维造了纸,《邸报》已用纸来抄写,从而使《邸报》得到进一步发展,更便于发行和传递。到了唐代,由于驿道的改善,《邸报》的传送就更快了。唐玄宗时(公元713年到755年)《邸报》又称《开元杂报》,采用雕版印刷。记载着某日京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等等,已成全国新闻刊物了。到了宋朝《邸报》的发行时间趋向固定,明代设立专门出《邸报》的通政司,专门管理《邸报》的出版发行。

  到了明末崇祯年间,《邸报》从手抄或木刻印刷改为活字印刷,规模也就更大了。

  清朝时代《邸报》发行量更多了,后来改名为《京报》,成为广大官吏、学者、甚至平民都能阅读的报纸了。

  《邸报》或《京报》一直出版到1917年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了刊行。

  《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从上面情况可以得到证实。西方有不少有认为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在公元前59年所创建的《每日纪闻》,这是一种传递紧急军情的官报,但是这种报纸的寿命不长,不久就停办了。就办报年代而言,我国的《邸报》出现在西汉初年公元前二世纪左右,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要早一个世纪。

  报纸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1)周朝说

  我们在前面提到,先秦时代的周朝出现了记事的史官和采风的乐官,因此,有人就推测,像《春秋》和《诗经》这样的史籍,在当时很可能就是一种报纸,它们带有宣传和公报的性质。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几位外国学者,比如说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多年的美国新闻学者白瑞华。但是,这种说法大部分只是学者们的大胆假设,并没有足够的史实根据。先秦的任何典籍中也没有记载周朝的“报纸”的文字。所以,这种说法不能成立。

  (2)汉朝说

  持这种说法的以我国著名的新闻史学家戈公振为代表。在他的《中国报学史》中的有一节专门论述汉朝的报纸,节的题目是“汉有邸报乎”他认为,汉朝幅员广大,工商繁荣,文化发达,各藩王与汉武帝之间关系密切,对于京师的政治情报,必定有殷切的需求,而邸报自然应运而生了。应该承认,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汉朝的确具备了一定的抄发报纸的客观条件,而且也的确有了“邸”这个机构,但是,却没有关于“邸报应运而生”这样类似的记载,在现存的汉朝文献资料中,也看不到“邸报”的字样。因此,汉朝有报纸的说法也不能成立。

  另外还有东晋说等,我们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从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报纸的起源是需要用能看到的实物或是确定的记载来证实的,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曾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做学问需要有这样的方法“大胆推测、小心论证”,这用在我们新闻史的研究中也非常合适,我们需要根据现有的材料大胆的推测一些材料背后的事情,但是翻回头还需要找大量的史料来对想法进行论证,只有想法是不够的。

  根据现有的材料,比较可靠的说法是:中国的报纸开始于唐朝。

  3、唐代的进奏院状报

  到了唐朝,我们知道,这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空前繁荣强大的一个朝代。它采取了一种与前朝不同的行政制度——藩镇制度。我们在中学历史中已经学到,藩镇割据的形势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随着藩镇势力的日益发展,各藩镇的办事代表“节度使”纷纷在京都设立自己的办事机构,叫做“邸”,后来又改叫做“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这里的负责人也就叫做“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他们的工作是为所代表的地方长官呈递章奏,下达文书,办理需要和政府中枢各部门请示汇报、联系交涉的各项事宜,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其中,我们注意到,由邸吏或者是进奏官们,为地方长官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而传抄的报告,已经不同于以往的诏书性质的文件,诏书是有强制性的行政公文,而这些报告,却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仅仅是提供了信息,因此它是一种专门用来传递新闻的渠道。而“邸”或“进奏院”这样的机构,也就成为藩镇首领们设在首都的、了解朝廷和全国情况的信息中心。只是这些报告在当时没有固定的称呼,有称“进奏院状报”的,也有称“状报”或“报状”的,还有称“留邸状报”的等等。因此,可以这么说,如果唐代确实存在“进奏院状报”的话,那么它将是我国最早的报纸。

  现在,我们需要证明的就是,唐代确实有“进奏院状报”。有两种途径:一是需要在古籍中找到关于这种形态的报纸存在的确切记载,或者是找到“进奏院状报”的实物来证明。恰巧,这两方面的证据我们都已经找到了。

  (1)先说史料的记载。

  在唐人的著作和有关唐代的史籍中,已出现“新闻”、“编辑”等名词,至于“报”、“状”、“条报”、“杂报”等词语,更是频繁使用。在有些著作中还对此作了具体的描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个叫孙樵的人在自己的著作《经纬集》中的一篇文章《读“开元杂报”》。

  孙樵,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弟子,生活在公元八百多年的唐朝中后期,曾作过中上级的政府官员。

  孙樵的《读“开元杂报”》作于公元851年,这一年,他在科举考试中中了进士,从自己的家乡——襄汉(也就是今天的湖北)一带,来到皇都长安,在长安亲眼看到了“进奏院状报”之后,回想起自己在家乡曾经见到的出自开元年间(713-741)的报纸,所作的一篇文章。(见附录)

  在这篇文章中,孙樵生动地描绘了开元杂报的有关情况,使我们研究我国最早的报纸产生情况的宝贵资料。

  在文章中,关于《开元杂报》的外观提了两点:一,“数十幅书”,也就是几十张未加装订的单页书面材料。二,“系日条事,不立首末”,也就是按日记事,没头没尾,各页之间互不衔接。

  关于它的内容,文章中举了几个例子:“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等等,孙樵后来拿《开元录》核对了一下,“条条可复”,也就是说都可以得到印证。(《开元录》是关于唐朝开元年间的编年史,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但我们从其他的史书中仍然可以验证,《开元杂报》的内容确实是发生在开元年间的政治事件。)

  孙樵还把他在襄汉间看到的《开元杂报》与后来在长安看到的“条报朝廷事者”相类比,可见它们是同一类型的东西。它的存在,为唐代中期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奏院状报”提供了一个证明。

  我们把它和现在的报纸相比较一下,可以发现,孙樵所看到的“数十幅书”,在当时并没有正式名称,“开元杂报”只是孙樵随意给它加的一个称呼。它没有固定的刊期和报头,是否印刷,现在也还没有定论,但是它肯定是经过复制的多份“条报于外者”的,而且,内容纪录的是最近发生的新闻,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它就是我国的早期报纸。这也就证明了我国在唐代就出现了官方发布、抄录、传播新闻的做法,时间可以追溯到孙樵《读“开元杂报”》一文中引述的史实的上限,也就是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

  《开元杂报》的原件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了,后人根据孙樵的记载作了一份复制品。(见附录)

  (2)现存的唐代报纸——“敦煌进奏院状”

  我们说,孙樵的《读“开元杂报”》虽然从史实上为我国唐代报纸的出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但是,“开元杂报”却并不存在了,这不得不使人遗憾。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先后发现了两份唐朝进奏院状报的原件,再次为我国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实物证据。这两份报纸分别保存于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这两份进奏院状,都是唐僖宗时期,有驻地在沙州的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发回沙州的,因为沙州在今敦煌地区,这两份进奏院状又都曾长期封存于敦煌莫高窟,属于敦煌文物,所以被称为“敦煌进奏院状”。(见方汉奇通史54页图)

  从两者的内容看,并不是朝廷公文所载的,而是进奏院官员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的性质,因此,它和开元杂报一样,也属于一种由官文书向正式官报转化过程中的原始状态的报纸。

  4、我国早期报纸的形态

  从以上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我国早期报纸的特征:

  内容:进奏院下发的这些报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皇帝的活动、皇帝的诏旨、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等等朝廷的政事活动。

  发行:这些报状是不定期地由首都向地方传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