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籍都有哪些?(正规书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1收藏

中医典籍都有哪些?(正规书籍),第1张

十星的中医典籍:

《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

九星的中医典籍:

《温病条辨》,《内外伤辨惑论》,《内科摘要》,《外科发挥》,《温热论》,《景岳全书》,《正续名医类案》,《脾胃论》,《兰室秘藏》,《正体类要》,《张氏医通》

八星中医书籍:

《旧德堂医案》,《伤寒来苏集》,《临证指南》,《医学衷中参西录》,《陆氏三世医验》,《寓意草》,《丹溪心法》,《冯氏锦囊》,《温热经纬》,《王孟英医案》,《医宗必读》,《杂兵源流犀烛》,《证治汇补》,《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宣明论方》,《医学心悟》

注意看一下图中两册中医书籍左上角,回答中的所有中医书籍在均出自基内,且内中都有电子书的中医书籍可看

点评一下这些中医书籍:

《温病条辨》《温热论》

有人说现在人没多少温病,所以条辨不重要,其实只是医生没研究过温病,不觉得该用而已。比如桑杏汤,沙参麦冬汤,桑菊饮都非常常用,包括宣痹汤,加减复脉汤,加减木防己汤也都常用,关键在于会不会用,想不想得到。

《景岳全书》

我极爱读景岳全书,景岳因杂症谟偏于补阴而被诟病,其实景岳哪里算偏,如《医贯》,《杂症会心录》才能叫偏,景岳教人八纲辨证,教人治病求本,教人重视补虚,教人少开大方,我毫不讳言,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书。

《正续名医类案》

读一读这种综合性的医案,可以学到各家所长,因此这本书尤其重要,我更爱读续一些。

《脾胃论》,《兰室秘藏》

李东垣真的很神,方子神,议论神,配伍神。对内经阴虚的发挥,及对脾胃的论述,被大多数医家认为是开千古不传之秘,我也这样认为。

《内外伤辨惑论》

用我自己的一个医案来表述我的观点吧。

余挚友某,畴昔自诉头痛,咽痒,腹胀,失眠。余诊之,脉沉而弱,曰:此气也。以四七汤合七气汤加槟榔,大腹皮。七日服用不过四剂,而气顺咽清,头痛大减。余询其仅服四剂之故,其曰:七日以来大醉三次,是以未饮。

《内科摘要》,《外科发挥》,《正体类要》等

薛立斋是中医历史上的关键角色,他讲的方剂,每个方贡献,我都恨不能背下来,对药物的理解也是巅峰水平。当然最最关键的是医案,其实也备受诟病,即便大家如李冠仙也会对薛一男子,一妇人这种语焉不详的记载发起抨击。但即便如此,薛氏医案的详实,和通过补虚治疗大病的思路也可称震古烁今,就看你能不能识证了。

《张氏医通》

张璐是明末清初极耀眼的大家,同时代的傅青主,吕留良,高鼓峰也都毫不逊色,但成就最高的反而是张璐,医通极厚,极能扩宽思路,而且百家理论无不摘录,足称王道。所以这种书更要反复看,反复抄。明清医家但凡不刚愎自用,能够尽得百家之长的,都是大家,不可忽视。

《冯氏锦囊》

这本书包罗万象,包括儿科妇科,这本书讲的也很全面,甚至冯兆张被尊为儿科大师。锦囊中的药性讲的也极好,而且没有那么多装的色彩,八星群书,锦囊第一,足称完备。

《温热经纬》《王孟英医案》

温病有多重要,这两本就有多重要,甘寒养阴,轻可去实,重视津液等等。四明称伤寒论全书都在提醒医生要重视津液,王孟英用详实,丰富的医案告诫我们温病学的不可或缺,与薛立斋作摘要异曲同工,不过读这本书不能走入误区。医生不能撇开莫须有的门路之见,妄学医。

《医宗必读》

这本书算是指路明灯,但凡李中梓写的,都非常经典,无论医论,脉学,还是药理,内科,都极有过人之处,我连个尤其也写不出来,足见这本书之经典。最可惜的是,必读中的内科太少了,真的意犹未尽。另外,用这本书学伤寒也蛮不错。

《杂兵源流犀烛》

这本书与医通可谓双璧,一句废话都没有,全是干货,不过恐怕老沈也未必能够全部记住,最后的还是作为工具书,天天翻看,开发思路。

《证治汇补》《旧德堂医案》

我极赞赏李用粹,李很少用成方,顶多选一个小方打底,然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加减用药,这是最高明医生的选择,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这本书我抄的次数最多(除脉学书),基本每天上班都带,

《伤寒来苏集》

柯琴是一位神人,极聪慧,解古方也解的极妙。伤寒的注解我基本读完了,还是推荐这一本,别的我都不会再提,特别是近人的著作,免得打口水仗。历代医家治病,但凡多读过基本医案,也不会说出六经与经络无关这样的话,言尽于此。

《临证指南医案》

这是一本极不适合初学者或者半瓶水的书,认真学的,读了自然能发掘奇妙,不过还是可惜太过语焉不详,但顶级中医治病大略如叶天士,能够留下这本书,就已经幸甚,我推荐读原书,徐灵胎有太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医学衷中参西录》

是个中医,应该没有不读这本的,只是可惜这本书并不全面,不过但凡讲到的都足可效仿,只是白璧也有微瑕,千万别尽信一家之言,白术山药必用生,我是不信的。没人不喜欢这本书,张的新方我也常用。

《陆氏三世医验》

脉学是中医中璀璨耀眼的宝珠,如果不能精通,那就是方证对应,和朱丹溪批评过的局方之学并无不同,这本书是学习脉学,研究古人医案最重要的一本书之一,而且大家的书都是精品,远非刚愎自用者可比。

《寓意草》

喻嘉言是个爱秀的人,历史上这种人多数不行,喻嘉言是个例外,喻氏最重要的三本书,只有这一本成就最高,讲理颇精,议论有理。不过喻也有过于自信而轻视诸老的弊端,读一读就明白了,这本读起来偏费劲些,也隐晦些,但又很重要。

《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局方发挥》

心法这本书,算内科,总结的很到位,不过后世医家,特别是我之前写到的书都有更详尽的总结,所以一般不读也是可以的,不过我之前推荐的,我也只是读过两遍,并未太深入。《格致余论》有得说,作为医论医案的结合,而且又不长,说一句必读不为过。我读的第一本古书,就是高三逛书店买的这本,对我来讲,感情蛮深,其实这本书不太适合初学者,我当时只能当故事书读,我读过不下二十遍,自己想当然的评论都一大堆,现在看来笑掉大牙。至于《局方发挥》肯定没有八星的必要,但也很薄,而且讲了很重要的道理,半天看完不亏。

《宣明论方》

四大家的书,我只有刘河间的读不进去,唯一读进去的就是这本,刘将内经的薄厥,痿痹,风疟等扩充治法,不可谓不精,读了能更有助于理解素问,理解方药,完素极擅长内经,而且不是理论上的擅长,所以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其他的书,我认真研究后再补充。

《医学心悟》

我一直在想,这本书够不够八星,确实这本书太过简略了,只有伤寒讲的丰富,但世上懒人是很多的,不想多读书,那就读这本,不仅是个初学,哪怕学富五车也能从中学到很多,比如加味甘桔汤,止嗽散,益母胜金丹,启膈散都足称神剂,而且医论和伤寒都讲的极好,好过当代全部。所以八星是很值得的,切不可忽视。

《扁鹊心书》为书名。南宋·窦材撰。三卷。成书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本书主要介绍各家灸法、临床应用、艾灸摄生等。书末为附方,多为丹药及附、桂等。本书首次提出“睡圣散”灸前服用,使昏睡而不知灸痛。《扁鹊心书》为综合性医书。三卷(另有《神农》一卷)。宋·窦材撰于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作者以《内经》为医学之根本,故其所论皆本乎《内经》。上卷论经络、灸法等;中卷分述伤寒诸证和杂病;下卷续载内科杂病,兼论外科、妇科、儿科和一些病证。《神方》一卷列94方,分别介绍其主治和服用法。窦氏比较重视灸刺,临床经验丰富,书中还载有中药麻醉法。本书后经清·胡珏参论百余条,1765年由王琦予以重校刊行。现存多种清刻本。

详见百科词条:扁鹊心书 [ 最后修订于2015/6/24 9:16:12 共30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中国古代著名医书有以下这些:

1《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

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2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

3《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东晋时期葛洪著。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

4《脉经》

脉学著作,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脉经》系我国现存较早的脉学专书,首次系统归纳了24种脉象,对其性状作出具体描述,初步肯定了有关三部脉的定位诊断,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基础,并有指导临床实践之意义。同时《脉经》还保存了大量古代中医文献资料。

5《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

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参考资料1:_神农本草经

参考资料2:_金匮要略

参考资料3:_肘后备急方

参考资料4:_脉经

参考资料5:_针灸甲乙经

①本书系薛己及其父亲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其中薛己所撰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外科枢要》、《外科经验方》、《正体类要》、《口齿类要》、《疠疡机要》、《妇科撮要》。所注疏有王纶《明医杂著》,陈自明《外科精要》及《妇人大全良方》,陈文中《小儿痘疹方论》,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保婴金镜录》;所校者有滑寿《难经本义》,倪维德《元机启微》,陶华《痈疽神秘验方》,朱震亨《平治荟萃》,马宗素《伤寒钤法》,杜清碧《敖氏伤寒金镜录》。薛铠所集者有《保婴撮要》;所校者有徐彦纯《本草发挥》,滑寿《十四经发挥》,各详专条。此外本书还有《薛氏医案十六种》,《薛氏医案九种》等版本。

②指薛己内科医案。

目录 1 拼音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22 标准编号 23 处方 24 制法 25 性状 26 鉴别 27 检查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附: 1 古籍中的妇科乌金丸 1 拼音

fù kē wū jīn wán

2 中药部颁标准 21 拼音名

Fuke Wujin Wan

22 标准编号

WS3B054991

23 处方

香附(醋制) 80g 蚕茧(炭) 40g 当归 60g 肉桂 10g 没药(醋制) 10g 红花 60g 益母草 40g 五灵脂(醋制) 20g 大黄 80g 乳香(醋制) 10g 苏木 60g 乌药 20g 木香 10g 莪术(醋制) 20g 桃仁 20g 黑豆 480g 延胡索(醋制) 20g

24 制法

以上十七味,除黑豆、红花、苏木外;其余香附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混匀,将黑豆、苏木加水煎煮 2小时,滤过,红花用 8倍量的黄酒煎煮30分钟, 滤过,合并以上滤液,浓缩后与药粉混匀,烘干,粉碎成细粉。每 100g粉末加炼蜜 120 ~ 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25 性状

本品为褐色或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

26 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 物,其周围 7~8 细胞作放射状环列。腺鳞头部 4~8 细胞,柄单细胞;非腺毛 1~ 4 细胞,草酸钙簇晶大,直径 60 ~140 μm。薄壁细胞仿锤形,有极细微的斜向交错纹 理。

2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8页)。

28 功能与主治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血瘀经闭、腹痛烦燥。

29 用法与用量

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 1丸,一日 2次。

210 注意

孕妇忌服。

211 规格

每丸重 6g

212 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妇科乌金丸 《竹林女科证治》:[卷三保产下]附灵枢保产黑神丹

早,食硬卧冷所致者,用当归一钱酒煎研送,并宜接服妇科回生至宝丹(此丸杭城大药肆备之)。若痛时有块,痛

《妇科秘方》:万病回生丹治产后十八症

箔为衣,每服九丸。空心酒送,一服痛止。产后血气攻心单方∶香附研为末,每服二钱,好酒热下。《妇科秘方》

《妇科秘方》:调经论

瘦,胎前产后皆可∶归身川芎白芍熟地陈皮茯苓乌药香附白芷山楂苍术浓朴小柴胡甘草花粉水煎服。《妇科秘方》

《妇科玉尺》:[卷五带下]治滞下病方

两)朱砂(三两)龙骨(二两另研)酒丸。每二十丸。盐汤下。《妇科玉尺》清沈金鳌公元16441911年

《妇科玉尺》:[卷五]带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归榆汤的用法用量 5 注意 6 各家论述 7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归榆汤 1 拼音

guī yú tāng

2 处方

当归、甘草、地榆、枳壳、荆芥、薄荷、柏叶。

3 功能主治

产后阴蚀。

4 归榆汤的用法用量

熏洗产门。

5 注意

玉门闭后,疮已合,方可用之。

6 各家论述

归、榆凉血养血,荆、薄去风散浮热,柏叶、甘草清火,苍术燥湿,作汤熏洗,则风火清,湿热降,气血充足,而阴蚀之症自愈矣。

7 摘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

古籍中的归榆汤 《续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卷三十三(外科)]癖

实时安。(《百乙方》)缪仲淳亲试治便毒甚验。棉地榆四两,白酒三碗,煎一碗,空心服,虽肿者亦愈。加穿

《周慎斋遗书》:[卷七]肠风

,每服五钱,煎服。秦艽丸川芎(二两)白芍(四两)归身(四两)香附(四两醋炒)秦艽(四两)槐花(四两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四胎前门]心腹痛

》手拈散四七汤加归、芍。四磨汤小乌沉汤安胎饮除地榆。以上诸方皆可选用。《证治准绳·女科》明王肯堂公

《女科证治准绳》:[卷之四胎前门]心腹痛

》手拈散四七汤加归、芍。四磨汤小乌沉汤安胎饮除地榆。以上诸方皆可选用。《女科证治准绳》明王肯堂公元

《妇科玉尺》:[卷三临产]治临产病方

产科(departmentofobstetrics)为古代医学分科名,是治疗妇女生产疾病的医学专科。为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元代分医学为十三科,产科专门治疗妇女疾病,相当于现在的妇产科。此宋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医学分为九科时,产科已成为一科,元丰改制后的九科中仍有产科的设置。元代产科中包括妇人杂病,实际上是妇产科。明代十三科中设妇科(其中包括产科内容)。清初十一科中也设妇科,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后取消。

详见百科词条:产科 [ 最后修订于2016/7/22 22:00:12 共20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