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刻经处详细资料大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9浏览:1收藏

金陵刻经处详细资料大全,第1张

金陵刻经处在南京闹市区淮海路与延龄巷交界处,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35号。始建于同治五年(1866年),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金陵刻经处 地理位置 :南京市白下区淮海路35号 开放时间 :不对外开放 所属城市 :江苏省南京市 所属国家 :中国 行前必读,景区动态,景区介绍,关键信息,简介,历史,建筑,流通书目, 简介 金陵刻经处是晚清著名学者杨仁山先生一手创办起来的。杨仁山,名文会,祖籍安徽石埭(今石台县)。他自幼颖悟,淡泊功名,早年立志习孔、孟、老、庄诸子之业,并学天文、舆地、历算、音韵等。他还精通多国语言,早年曾以参赞身份,随外交家曾纪泽出使欧洲各国。因此在他的身上,既体现著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根底,也洋溢着西方近代科学文化的精神。晚清著名学者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等,都同他有密切的交往。戊戌六君子之首的谭嗣同的《仁学》,就是在杨仁山南京的寓所里写成的。 金陵刻经处 历史 杨仁山27岁那年,因感染时疫,始真正接触佛法。此前曾有一老尼授他一册《金刚经》,但怀归展读,卒难获解。病愈后,他检读《大乘起信论》,爱不释手,竟连读五遍,遂窥得其奥旨,并对佛教产生信仰,从此广求佛经,研究佛学,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治五年(1866年),杨仁山移居南京,参与咸丰兵火后的城市建设工作。当时江南久历兵燹,加之太平天国的狭隘宗教政策,使佛教典籍损毁殆尽.甚至连最普通的《无量寿经》和《十六观经》也难以觅得。这使他深感只有佛典广为流通,方能弘扬佛法,普济众生,遂与志同道合者十余人募捐集资,创办了金陵经书处(即金陵刻经处前身),经营刻经事业。 刻经处草创时期,设写手1人,刻手7人,主僧1人,香火2人。发起人中,以曾创扬州砖桥“江北刻经处”的江都郑学川赞助最力,而杨仁山“乃就金陵差次,擘画刻经。日则董理工程,夜则潜心佛学,校勘佛经而外,或诵经念佛,或静坐作观,往往至漏尽就寝”。金陵刻经处初设于北极阁,继迁至杨仁山位于常府街的家中,后又转迁至花牌楼(今太平路)一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杨仁山又把在延龄巷的住宅60多间并宅基地6亩多无偿捐给刻经处,作为永久刻印经像、收藏经版、流通佛经的庄严场所,为弘扬佛法、推动佛教事业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金陵刻经处正式成立后,杨仁山对各类佛教典籍更是热心搜求,并先后从日本和朝鲜等国寻回了《中论疏》、《百论疏》、《唯识述记》、《因明论疏》、《华严三昧章》等约300种国内早已散佚的隋唐佛教著述,加以刻印流布,使得三论宗、慈恩宗、华严宗等佛教宗派教义复明,俾便后人研讨。在杨仁山的精心策划下,金陵刻经处还先后刊刻了《大藏辑要》,选佛典465种,计3300卷,另印刷佛像lO万余张。鲁迅先生在为其母祝寿时也曾在这里捐资刻印过《百喻经》。 出于弘扬佛法的考虑,杨仁山还为金陵刻经处规定了“三不刻”例,即:疑伪者不刻,文义浅俗者不刻,乩坛之书不刻。他曾说:“鄙人志愿,亟望金陵刻经处刻成全藏,务使校对刷印,均极精审,庶不致贻误学者。至他处所刻未精之本,听其自行流通,本处概不与之合并成书。”这固然是杨仁山立身做人的正直与研究学问严谨的体现,也是金陵刻经处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由于金陵刻经处刊印流通的经书有不少是我国古代失传的佛典,加之刻版采用了经文与注疏会合的方式,且划分段落,添加句读,并经严格校勘,各方信士皆誉其为“最精善之佛典版本”,与别处寺院直接从《明藏》、《龙藏》翻刻者相比,真有霄壤之别。 此外,佛像版雕工精湛也是金陵刻经处的一大特点。金陵刻经处现藏的《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图》、《慈悲观音像》、《灵山法会》等18种佛像雕版。均是杨仁山于同治、光绪年间参照《造像量度经》等资料,延请南京著名刻工潘文法、甘国有、姜文卿精心刻制完成的。尤其是由群像构成的《灵山法会》,人物形象多达97人,画面几无虚隙,但却层次分明,章法严整,人物神情各不相同。艺术价值甚高,堪称我国佛像版之绝品。 杨仁山逝世后归葬于刻经处的庭院中,并建塔纪念。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时,金陵刻经处之经版、房舍损毁殊甚。1952年上海佛教协会成立金陵刻经处护持委员会,赵朴初任主任委员,推徐平轩主持恢复工作。同年吕征结束四川江津支那内学院来南京,把内学院收藏的佛教文物、资料、经版等一并交刻经处。并首次刻补齐全印行《玄奘法师译撰全集》共76种,1347卷。1973年周恩来总理下达保护恢复金陵刻经处的指示。1980年刻经处得到完全恢复。1981年恢复刻印流通业务,深受国内外佛教界的赞赏。 建筑 金陵刻经处本为杨仁山自建私宅。占地面积11667平方米,房屋132间,有砖刻“金陵刻经处”门额,主要建筑有深柳堂、祗洹精舍、经版楼、杨仁山居士墓塔等。 深柳堂,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小瓦屋面,进深9檩8米,高6米。堂正中悬杨仁山画像和赵朴初题写的“深柳堂”匾额。经版处,原为平房,现已改建为两层楼房。门上悬赵朴初题<<经版楼>>匾额,内藏经版125318片。 金陵刻经处 墓塔,建于1928年,为六角形喇嘛塔,高888米,上刻“杨仁山居士之塔”。塔置于花窗围墙的塔院之中。塔院占地面积165平方米。 交通:游2线、1、27、31、46、60、80路公车可达。 规划定位:佛教文化展示中心。 流通书目 流通目录上经书的库存及邮寄方式(中国邮政免费邮寄)详见图册末页

金陵竹刻是中国传统竹雕艺术的重要艺术流派之一,与嘉定派并驾齐驱,成为中国竹雕艺术的双璧。

金陵竹雕以浅刻、简刻风格著称于世,这种技法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廖廖数笔却意境深远。同时,金陵竹雕对圆雕运用颇为讲究,材质选择甚严,雕刻时善于因形取势,不多做人工修饰而古朴淡雅。金陵派擅长竹刻书法,使中国传统竹刻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金陵竹刻在历史上技艺精湛,名家辈出,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金陵竹刻 类别 :中国传统竹雕艺术 风格 :浅刻、简刻 时间 :明代中期 简介,金陵竹刻,创始人物, 简介 明代中期,与嘉定竹刻同时崛起的还有金陵(今南京)竹刻。嘉定竹刻以深刻见长,金陵竹刻则以浅刻和略刻取胜。金陵竹刻则以浅刻和略刻取胜。金陵竹刻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李耀,字文甫。据史载:“其善雕扇骨,所镌花草皆玲珑有致,亦能刻牙章,为文征明长子三桥捉刀。”濮澄,字仲谦,生于万历十年(1585年)。他的竹刻,善于根据竹的形态,随形施刻,利用竹的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经手略刮磨,勾勒数刀,便与凡异。 金陵竹刻 竹刻艺术在明末的兴盛还与当时的社会审美风气有一定关系。明代中后期,社会风尚一反明初的“非世家不架高堂,衣饰器皿不敢奢侈”的“简朴”风尚,社会生活逐渐奢靡,缙绅士大夫“导奢导*”,绣户雕栋,花石园林,原本古雅简朴的竹器,也开始精雕细琢,成为他们爱不释手的案头文玩。流风所及,普通市民也莫不“群相蹈之”。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竹刻艺术的发展。 明清时期,竹雕艺术尤以朱鹤所创的嘉定派和濮仲谦所创的金陵派最为突出,两派并驾齐驱,成为中国竹刻艺术史的双璧。 嘉定竹派为明嘉靖、隆庆(1522-1572)年间朱鹤所创,他擅长诗文书画,艺术造诣极深;通古篆,得缪篆不传之密,所以在其竹雕设计、制作中,常以笔法融于刀法之中,所制笔筒、香筒、臂搁、佛像等,或朴茂质拙,或精妙细致,多以“洼隆浅深”,刻五六层的镂空深刻透雕并行制作而成。在他看来,竹刻如不透雕、深雕,就不成其为雕刻。与精雕细镂、刻意求工的嘉定竹派迥然不同,金陵竹派则以浅刻、简刻风格著称于世,这种技法雕镂不深而层次不减,表面略加刮磨,寥寥数笔却意境深远。同时,金陵竹派对圆雕运用颇为讲究,材质选择甚严,雕刻时善于因形取势,不多作人工修饰而古朴淡雅。金陵派擅长竹刻书法,使中国的传统竹刻平添了浓郁的文人气息。这都是金陵竹派的艺术魅力所在,为其主要特征的具体表现。 创始人物 然而,金陵竹派自濮澄创立后,得其亲授或直接受其影响者较少。濮氏之后,仅潘西风、方絜成就最为卓著,名声显赫,被后人视为金陵派竹刻艺术承传的两大支柱。他们以用刀很浅的浮雕技法为主,随形施刻,自然成器,格调高雅。 金陵竹派创始人濮澄(1582-?年),字仲谦,金陵人,主要活动于万历、崇祯年间。他刻竹以浅刻为主,线面结合,与嘉定派竹刻“高、深、透”的风格迥异,刻出的景物颇具中国画的笔情墨趣。他擅长竹根雕,往往能熟练根据竹材的自然形态,以简洁的刀法,略施雕凿,随形施刻,自然成器,匠心独运,以自然天趣见胜。明末张岱(1597-1679年)《陶庵梦忆》卷一专门有濮仲谦雕刻的记载:“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鬻鬻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物辄腾贵。三山街润泽于仲谦之手者数十人焉,而仲谦赤贫自如也。于友人座间见有佳竹、佳犀,辄自为之。意偶不属,虽势劫之、利啖之,终不可得。”清初学者宋荔裳在《竹罂草堂歌》中赞誉濮仲谦“大璞不斫”、“轮囷盘屈”、“匠心奇创”,也说仲谦能略施刀凿以见自然之趣。刘銮《五石瓠》称之为“水磨器”。他用这种技法刻制扇股、酒杯、笔筒、臂搁之类器物,古雅可爱,妙绝一时,受世人喜爱。 一般而言,金陵竹派擅长的毛雕、浅刻属竹面雕刻的阴文类刻法。毛雕最浅,刻痕细如毫发,大多一笔以一刀刻成,刻痕带有毛刺,一般不宜深刻的器物和细部都用此法。浅刻,刻痕很浅,往往需要在高光下才能看清刀痕的一种刻法,为凹刻之最浅者,大都用于臂搁及扇骨。其刀痕不仅有线,而且有面,能刻出书画的笔情墨趣。广义的浅刻也包括阳文类中极浅的浮雕,濮仲谦的浅刻就是如此,以画面和谐丰富,刀法简约圆熟著称。濮仲谦真迹,传世极罕,大抵雕工繁琐而题材庸俗者,多为后人伪刻。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濮仲谦竹根雕松树形小壶,形状奇特,壶身、壶盖和壶底雕成一株苍劲的古松;壶把、壶嘴作两根盘屈的松枝;周身枝繁叶茂,犹如一片树荫,其构思新颖,刀法简练,风格浑朴。而王世襄先生旧藏雪景寒林图臂搁,则为濮仲谦竹刻的典型作品,近景山石坡陀,古木枒槎间茅舍三间;远景山峰耸立,山石以阴文披麻解索皴为之,极简约概括。其布局刀法,于简率中见朴拙之致,耐人寻味。左有程嘉燧(1565-1643年)崇祯十二年题诗。 当然,明末金陵竹派的崛起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产生还与正德、嘉靖年间的金陵竹刻家李耀有一定的关联。李耀,名昭,字文甫,技艺精湛,对濮仲谦竹刻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李耀称得上是金陵竹派的先驱。他擅长象牙印章,以刀代笔绘山水、花鸟,风格简洁明快。明代篆刻大师文彭所作牙章,多出其手。又工扇骨雕刻,所镌花草,皆玲珑有致,声名远播,至清代还有“旧京扇,贵李昭”之说。濮澄刻扇,其实就步李耀后尘。 金陵竹派的艺术特色可以“简朴高雅” 四字概括。 所谓“简朴”,竹材价廉易得,刻成后不须敷色,不须涂油,不须髹漆,刻出即成;甚至取天然形态稍事刮磨成器,以见拙朴简单之趣,归纳地说竹刻材料和处理手法的朴素、简洁。所谓“高”,指竹刻的艺术价值高。正因为竹材价廉易得,故刻者必须殚精竭智,创造多种技法,博采各种题材,度形制器,状态写神,发挥竹材特点,与其他雕刻工艺试比高低、一争短长,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亦指刻制技艺的高超。所谓“雅”,指的是竹刻艺术品最富书卷气,竹刻工艺由工匠刻制走向文人创作,于是,竹刻追求的情趣有了质的变化——工匠气日益减弱,书卷气逐渐增加,竹刻逐渐成为文人士大夫的案头清供和掌中珍玩。 事实上,竹刻艺术在清代中期发生了一个显著的变化,即出现了一大批造诣极高的竹刻艺术家,其区别于一般工匠之处在于,他们不仅对雕刻技法能运用自如,而且自己本身就是文学修养很高的艺术家,常常亲自参与竹刻制作,对作品的造型和纹饰进行设计,汲取书画艺术的营养,使作品脱去了一般工匠的俗气,更具典雅的文人气质;并由此改变了人们以往视竹木一类雕刻工艺为“奇技*巧”的观念,把玩名家竹刻逐渐成为一种风雅之事。 乾隆时潘西凤(1736-1795)就是一位典型的文人竹刻家。他成就颇高,将金陵竹派进一步发扬光大。潘西凤是浙江新昌人。视竹如命,酷爱刻竹,十分重视雕刻技法的运用、纹饰题材的选择和造型构图的创新,故有人赞诗云:“老桐与竹结知音,苦竹雕镂若费心。”其竹雕师承濮澄,以浅刻为主,擅长利用竹材天然畸形、卷曲、蚀痕略加雕琢为器而神形兼备,刀法简练精到,绝无率略之处,被郑板桥(1693-1765年)赞之为“濮阳仲谦以后一人”。潘西凤仕途困顿,曾为年羹尧(1679-1726年)幕僚,多所匡助,后有献不纳,即衣而归,以鬻艺为生,曾精选佳竹,摹刻王羲之“十七帖”,尽得其神韵,精妙绝伦,后经书法家翁方纲鉴赏题跋,遂身价倍增,嘉庆间被纳入内府,变为皇家珍宝。所制畸形卷竹臂搁,虫蚀斑痕,宛然在目,似未经人手,而别具天然之趣。铭文款识,著字无多,隽永有味,可见潘西凤刻竹亦有“大璞不斫”的天工之妙。 潘西凤的传世之作不多,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竹根雕梅花笔筒最具代表性,造型上粗下细,底部特意安置一随形紫檀木座,以求平稳。笔筒竹材在截取掉原有的须根后,显露出累累疤痕,高低错落,大小不一,形象奇特;这些痕疤经打磨后,在其顶端浅刻雕琢出各式梅花花瓣,形态逼真,匠心独运,朴拙之中透出灵秀之气。其上隶书刻款:“虚其心,坚其节,供我文房,与共朝夕。老桐。”一语双关,更使笔筒频添了几分文人气息。 正如赵汝珍《古玩指南》所言“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书画之难人所共知,今乃易以刀、竹,其难当更逾书画也。”清代后期,竹人日以视于竹上摹拟书画为能事,竞相效仿,渐成风气,由此盛行于往昔的嘉定竹派之圆雕、高浮雕、透雕技法日趋式微,几成绝响。而与此同时,惯用浅刻的金陵竹派则有起死回生之势,一度重新流行,但也毕竟是强弩之末。道光以后,金陵竹派逐渐销声匿迹,几近失传。当时,金陵竹派传人多以濮仲谦浅刻的“大璞不斫”为旨归,刀法崇尚简率拙朴,以自然天趣和再现书画笔情墨趣为最高追求。他们认为精雕细琢,易露匠气,匠人作品,工巧有余,而天趣不足。在题材上,除画本、小像外,多名家书画,蔬果小品,或自题自刻,尤喜摹刻金石文字,亦体现了文人的偏好。品种以扇骨、臂搁、笔筒、竹杖为主——这些品类也正是文人所喜爱和常用的。 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寓居浙江黄岩的安徽歙县人方絜成为金陵竹派的主要支柱。他秉承濮澄遗风,刻竹成果也粲然可观,成为金陵竹派后期的代表人物。方絜,工诗文、善书画、精铁笔,尤擅刻竹,人称“方竹”,阴阳凹凸、勾勒皴擦,心手相得,皆合金陵竹派法度。尤以竹臂搁和竹内黄上用阳文浅浮雕法雕刻人物或肖像最为突出,面部用陷地浅浮雕,其余部分用阴刻,两者配合恰到好处,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人称“绝艺”,论者称其刻法为“陷地浅刻”。当时不少名人都请方絜刻过小像。《前尘梦影录》记载,方絜“为释六舟达受(1791-1858)作庐山行脚图像于臂搁,须眉毕现,而为阮元作八十小像更佳。”方絜所刻山水、花卉、人物和肖像,皆以自己的画作为蓝本,极富个性。他运刀如用笔,善于将笔法之变化,融入刀法之中,显露中国书法所特有的韵味,赢得世人好评。李兰九《西云诗钞》云:“方子诗画兼能事,精于镌刻本余技。岂知翻样出汗青,复擅传神到刻翠”,赞叹之辞溢于言表。上海博物馆藏苏武像臂搁为方絜的代表作,苏武持旌节端坐于地,仪态严肃,衣纹简练,刻法以竹表为地,下刀不深,风格秀雅。 纵观金陵竹派数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它从早期的质拙浑朴,发展为中期的典雅多姿,再嬗变为晚期的平浅单一,虽时有变化,但总体风格保持大体一致,在以雕刻再现书画的艺术趋向中,以浅刻、简刻独领 ,以竹刻之意趣求笔墨之情韵,达到了竹刻与书画艺术的完美结合。但应该指出的是,也正是以雕刻再现书画艺术,造成了竹刻为书画所囿,此也是清代后期金陵竹派趋向单调浅显的症结所在。正如金西厓先生在《竹刻艺术》一书中感叹:“竹刻与书画,尽多相通之处,但雕刻终究是雕刻。雕刻为立体艺术,书画为平面艺术,岂可尽废立体艺术,而代之以平面艺术故竹刻中书画之意趣若愈多,雕刻之意趣必愈少,竹刻岂能为书画之附庸哉!”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作为古代中国长期遵守的 传统节日 上巳节 在各地流传十分广泛。

而不同的地区,在庆祝上巳节时也有不同的民俗活动。

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古代金陵的上巳节怎么过。

 上巳的名称首见于汉代的古籍,名称大概定于汉代。汉代及以前虽已经把上巳定为正式节日,使古老的祓禊活动有确定的时间,但农历三月上巳每年都不固定,为了方便和统一,魏晋后干脆将上巳节定在了三月初三日。上巳节这一天,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过节方式。

 南京上巳节:荠花满金陵

古代金陵,即今南京,民间当时有民谣道:“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这天,南京人都习惯用荠菜花来煮鸡蛋,传说食之可治头痛。妇女们则把荠菜花戴在头上,藉以消灾灭难。据《钱塘县志》载:“上巳,出游西湖,士女皆带荠花。”而苏州民间,人们还把荠菜花挂在门头、锅灶上或床上,《清嘉录》曰:“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陉上,以厌虫蚁。”

 除南京外,汉族民间还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以及歌会等活动。后期除了祭祀之外,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这个节日也是男男女女相会、出游踏青的日子,亦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女儿节。

 如四川忠县等地有“三月会”,举行纪念抗敌将领巴蔓子的盛大活动,是日,群众抬巴蔓子的偶像绕城游行,后跟社火队,玩龙灯、舞狮子,家家张灯结彩,燃放爆竹,热闹非凡。

 而闽台地区三月三则为“三月节”,“采鼠麹(曲)草,合米粉为粿以祀其先”(清乾隆帝《台湾府志》),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的上巳节扫墓,兼具踏青、除去不祥的意思。

 而我国其他各少数民俗亦在三月三上巳节这天有庆祝活动。壮族民间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另壮族人民多于三月三扫墓,蒸五色糯米饭等。

 布依族同胞于三月三时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而如畲族、黎族、土家族、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民族也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

 结束语:三月三上巳节,在我国古代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都是各地各民族共庆的节日,只是不同民族,或许对节日的称谓会有所不同,但节日内容大多类似,是祭祀先祖、迎春踏青、祛邪祈福的节日。

1、林黛玉和薛宝钗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解析:这首判词位于“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一页,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两株枯干的树木,树木上悬挂着一围玉带,树下有一堆积雪,雪下有一股金簪。

判词前两句“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引用了古籍《世说新语》和《后汉书》中的两个故事,意思是像谢道韫那样才思敏捷的林黛玉和像乐羊子妻子那样奉劝丈夫读书求取功名的薛宝钗都令人叹息怜悯。

判词后两句“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运用谐音和双关,“玉带林”中的“带”谐音“黛”,把“玉带林”倒过来就是“林黛玉”,“挂”既指玉带悬挂在两株枯木(双木为林)上,也暗示着贾宝玉总是牵挂着林黛玉;“雪”谐音“薛”,暗含着薛宝钗结局的冷落与凄苦。

2、贾元春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解析:这首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橼。“弓”谐音“宫”(宫闱),“橼”谐音“元”,指贾元春被选进宫里,先做女史,后被封为“凤藻宫尚书”,被加封为“贤德妃”,像五月火红的石榴花一样辉煌灿烂,但是贾元春透过表象,明白了皇权的实质。

虽然贾元春的荣耀超过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但是,贾元春却在20几岁就暴病而亡,正像那“一声震得人方恐,回收想看已成灰”的爆竹,刹那光华转瞬即逝。

3、贾探春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解析:这首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两个放风筝的人,一片汪洋大海,一条大船,船上有一个女子正在掩面泣涕。

画面与判词后面两句“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意思相同,暗指贾探春在清明时节离开贾府,像断线风筝一样远嫁到千里之遥的海边,一去不返,只能在梦中回到家乡。虽然贾探春精明能干,志向高远,但是因为她生长于封建王朝末期,她的命运偏偏越来越不济。

4、史湘云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解析:这首判词的画面上画着几缕飞动的云彩,一湾流逝的水。画面上的“飞云”与“逝水”对应判词中的“湘江水逝楚云飞”,既指人名“史湘云”,又暗用《高唐赋》中楚怀王在梦中与巫山神女相会的典故,比喻史湘云与丈夫夫妻生活的短暂。

判词的前面两句“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是说史湘云在婴儿时期就父母双亡,虽然家庭非常富贵,但她并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后面两句“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表达作者对史湘云婚后好景不长,转眼间夫妻离散的哀伤之情。

5、妙玉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解析:这首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一块精美的玉,陷落在污浊的泥垢之中。画面上的“美玉”寓指妙玉的法号,又与判词中“金玉质”呼应,比喻妙玉出身不凡——她是苏州仕宦人家的**,心性高洁。

判词前面两句“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是说妙玉想要保持洁净,想要皈依佛门净土,结果却事与愿违。判词后面两句“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指妙玉遭人嫉恨,被贼人掳走,在海边遇害。

6、贾迎春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解析:这首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一头凶恶的狼,追扑一个美女,想要吃掉她。画面和判词都暗示贾迎春的悲惨遭遇——贾迎春嫁给了穷凶极恶的男人孙绍祖,惨遭蹂躏,一年之后就被折磨而死。

判词引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出自《东田集》的寓言——东郭先生在中山国救了一只被赵简子追赶得走投无路的狼,狼得救后却想吃掉东郭先生果腹,而且“子”“系”两个字组合起来是“孙(孙)”字,所以“子系中山狼”就是指贾迎春的丈夫孙绍祖就像那只忘恩负义的狼,残酷虐待贾迎春。

另一个是出自《枕中记》的故事——道士吕翁给寒儒卢生一个神奇的枕头,卢生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醒来后才发现黄粱米饭还没有蒸熟,比喻贾迎春的人生就像黄粱梦那样短暂虚幻。

7、贾惜春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解析:这首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一座古老的庙宇,里面有一个美人独自坐着浏览经卷。画面和判词都暗示贾惜春出家为尼的结局。贾家的没落和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让本就冷漠的贾惜春更加心灰意冷,于是,她带发修行,穿着黑色的僧尼服装,向他人乞求食物。

注意:贾元春和贾惜春的判词中都有“三春”,所指人物却有所不同:贾元春判词中的“三春”指三个妹妹——贾迎春、贾探春和贾惜春,而贾惜春判词中的“三春”指三个姐姐——贾元春、贾迎春和贾探春。

8、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解析:这首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一片冰山,上面栖息着一只雌凤。

画上的“雌凤”象征女强人王熙凤,判词中的“凡鸟”有两层含义:一是点出“王熙凤”的名字——“凡”和“鸟”组合成“鳯(凤)”字,二是引用出自《世说新语》的典故——吕安拜访嵇康,却遇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吕安在门上写了一个“凤”字,嘲笑嵇喜是“凡鸟”。画上的“冰山”比喻王熙凤作为靠山的财势像冰山那样难以持久。

“一从二令三人木”的含义难以确知,有人认为它指的是贾琏在不同时期对待王熙凤的不同态度:先是“听从”,再是“使令”,后是“休弃”。

9、贾巧姐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解析:这首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一座荒村野店,一个美人在里面纺纱织布。画面暗指贾巧姐最终成为一个以纺绩为生的乡村妇女。

判词前面两句“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的意思是贾府失势以后,贾巧姐被“狠舅奸兄”所出卖。判词的后面两句“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的意思是因为贾巧姐的母亲王熙凤曾经接济过乡下老太刘姥姥,刘姥姥知恩图报,搭救贾巧姐跳出火坑。判词中的“巧”语意双关,既指贾巧姐的名字,也含有“凑巧”遇到恩人之意。

10、李纨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解析:这首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一盆茂盛的兰花,旁边有一位穿戴着凤冠霞帔的美人。画面上的“茂兰”和判词“到头谁似一盆兰”的“兰”都是指李纨的儿子贾兰在贾府众多子孙中最为显贵;画面上的“凤冠霞帔”寓指李纨因子得贵,诰命加身。

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既寓指“李纨”的姓名,又寓指李纨生下儿子贾兰以后,丈夫贾珠就去世了。判词后面两句“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意思难以确定,有人认为它化用了唐朝僧人寒山的诗句“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水比。水结即成冰,冰消返成水”,寓指李纨青春丧偶,辛勤育儿,儿子成器,赢得荣华,寿命却不长,只留下诰封的虚名,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11、秦可卿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解析:这首判词的画面上画着一座高楼大厦,一个美人悬梁自缢。画面暗示了秦可卿在天香楼自缢身亡的结局。判词主要批判了宁国府的贾珍等人贪*好色、伤风败俗的污秽行径招致贾府的没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