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孝悌,出自哪一部典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守孝悌,出自哪一部典籍?,第1张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由于《千字文》、《三字经》等启蒙读物不利于清政府的愚民统治,一本极力宣扬封建等级观念,以方便清朝统治者的工具性读物《弟子规》应运而生。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分为七个部分: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以德育修养为名义,而后一项属于智育修养,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清规戒律,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的等级观念践行

《训蒙文》在成书之初受到清朝政府大力推广而广泛流传,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其中表述了部分传统文化,但其大多内容与现今亲子教育思想、哲学思维以及部分法律背道而驰。

弟子规〈入则孝〉原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古籍中孝和顺的定义是不同的,孝是指对父母尽孝,顺是指听从父母之命而不违背。

古人讲孝道,并没有说要孝顺。孔子和孟子都说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则顺,不该顺时就一定不能顺。如果父母之命是错误的,你明知不对却又无条件服从,这就是不孝,是陷父母于不义。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